宋歡打哈哈算是把這件事揭過。


    主要是傅淵之並沒有緊抓不放。


    傅淵之在宋歡身邊這麽久,心裏其實有些想法,隻是他一直沒說出來而已。


    如今這麽問,其實也有提醒宋歡的意思。


    傅淵之不管宋歡究竟什麽來曆,他隻知道,她是他一生都要保護陪伴的人。


    如此就好。


    隻要她能在自己身邊。


    有些東西,探清究竟又如何,不過徒增煩惱而已。


    阿弟想起一路以來所見所聞,又說道,“有商隊!他們可以幫忙推廣啊?”


    宋歡和傅淵之都沒有急著回答他的問題。


    宋歡隻說道,“這個問題,你可以先自己想想。”


    阿弟咀嚼著嘴裏的番麥,感受著滿嘴鮮香甜味,待咽下後,這才應了一聲。


    其實這件事中不僅需要承擔運輸推廣的傳播者,還得有願意承擔後果的接受者。


    突然出現了一種糧種,且比之水稻不差,曬幹後存儲得當放置一年兩年都不成問題的糧食,對於百姓而言無異於天上掉餡兒餅的事。


    百姓沒有特地的“技術專家”指導,全靠自己種植經驗摸索,不知會不會成活,也不知會不會結果。


    即便有膽子大的人願意嚐試,也會因為不懂其種植條件,可能導致失敗,這樣不僅浪費了土地資源,還浪費了時間。


    這些成本都是老百姓承擔不起的。


    當然,官方強製肯定不一樣。


    但問題就在於番麥不是強製種植。


    這就在一定程度就抑製了它的傳播速度。


    就算是番薯,也是經過陳家六代人的努力才傳至多個省。


    六代人之後,朝廷才下令強製各省種植,並附帶兼職“技術專家”的縣令,這才能遍及全國。


    但陳家這樣的儒商又豈是這麽容易有的?


    何為儒商?


    即以儒者之仁心經商,不欺不詐不哄不騙,不取不義之財,不為不仁之事,富而好禮,兼濟天下。


    陳家耗時六代人的努力才等來了朝廷的推廣。


    所以,商隊即便有這個心,也沒陳家這份能耐。


    而一路過來,又能看到幾個如陳家一般的儒商?


    朝堂局勢越來越緊張。


    當今在登上帝位前期尚能知人善任,政治上算得上是個雄才大略之人,在位這麽多年,稱雄一時,但晚年卻沉溺享受,整日縱欲無度。


    當今並無嫡子。


    眾皇子皆為庶出,都具有繼承君位的資格。


    當今在選擇繼承人問題上優柔寡斷。


    當朝的局勢,大部分原因都因此造成。


    這其中,唯有二皇子風王,四皇子璟王最有可能登上那個位置。


    再加上還有一個心懷異誌的武安侯在旁虎視眈眈。


    天下各方勢力不是想趁機為家族掙得翻身機會,就是想遠離渾水保全自身,哪裏還有一份兼濟天下,為百姓的心?


    ……


    宋歡幾人發現了玉米,再加上阿弟有一些小心思,幾人便在村裏一戶姓高的人家暫時落腳。


    這裏是會稽郡越城下轄的長留村。


    比陽江府等級排在上遊的上村的村落還要好一些。


    當地人因為有水稻、番麥、番薯之類的糧食,基本能一日兩餐管飽。


    這日


    阿弟又讓傅淵之和宋歡陪同去了高家種植番麥的地裏。


    阿弟對農事並不是一無所知,相反,因為和梁家幾年接觸下來,他相比宋歡還知道一些訣竅。


    比如什麽時候下雨水稻得到灌漿,這樣當年的水稻才能長得飽滿。


    比如學會看天氣,如果天氣不好的話,就得提前收稻,以免下大雨把穀粒都砸落了,等等。


    阿弟把記錄本以及阿姐製作的炭筆拿了出來。


    他昨日征得了高家主人的同意,可以把他們已經摘完番麥的番麥杆拔出來。


    反正不拔,他們也得踩斷丟地裏,等它們曬幹了後才會拿回家裏引柴。


    阿弟先是觀察了生長最好的一片土壤。


    地勢較平坦。


    土層深厚、質地疏鬆、通透性好。


    肥力中等以上。


    保水、保肥力較好。


    而太過貧瘠,石頭比泥土還多的土地是種不活它的。


    這是高家人告知的經驗。


    畢竟在五六月的時候已經被曬死,現在也看不到了。


    阿弟一一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書中。


    接著又觀察了玉米,傅淵之在觀察的同時,也把它的形貌描述寫了下來,“幹葉類稷,花類稻穗,其苞如拳而長,其須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與頂,實結於節,真異穀也。”


    觀察完後,阿弟就把番麥根部的土慢慢用手扒拉開,盡量不傷到它的根係。


    宋歡和傅淵之見此也蹲下幫忙。


    一刻鍾後。


    三人把番麥根拔了出來。


    阿弟和傅淵之大致估量了一下。


    番麥根係大部分集中在一尺左右範圍內,少部分根係延伸更長。


    因為沒有工具,暫時不能探究會延伸至多長。


    但是從這裏就能夠知道,番麥需要的土質至少得有一尺以上的深度。


    其實,宋歡覺得可以在這些植株的側邊,挖出一個坑出來,到時候可以直觀得到一個類似生物課本上的根係結構示意圖。


    不過,有了之前的不小心,在沒有更穩妥的婉轉提示之前,還是用這種老辦法吧,不過就是速度慢一些而已。


    宋歡見阿弟和傅淵之都在觀察玉米本身的情況下,還在觀察地勢和土壤,可偏偏就沒有想到氣候的問題。


    宋歡咬咬牙,心一橫,麵上做出一副剛想起的模樣,上前提問(醒)道,“阿弟,之前聽你提起雨水給稻子灌漿的事兒,這番麥顆粒這麽大,是不是需要更多的雨水?”


    “而且,這土好像也比其他地方的要更濕潤一些?”


    阿弟被這麽一提醒,再仔細觀察了一下,還真是!


    隨即用沾滿泥巴的手拍額,開心道,“是哦!還是阿姐觀察更細致!”


    阿弟這麽一說,又急忙把這些因素加進去。


    宋歡見他在記筆記,又走到另一片玉米地,那裏有一小塊被大樹遮擋住陽光的幾株玉米。


    宋歡做驚疑狀,說道,“咦?這幾株怎麽比其他地方的差那麽多?”


    阿弟和傅淵之也跟著過來,阿弟打量了一下周遭的環境,說道,“很有可能是因為照不到太陽,它被這棵樹擋住陽光了,所以才長得沒其他地方的好!”


    宋歡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很有可能!”


    阿弟連忙又把這一種可能寫進了記錄本裏。


    後麵沒說話的傅淵之默默觀察番麥,神色自若。


    宋歡引導得太過明顯,他看出來了。


    感謝昨天投推薦票的寶子們~


    感謝餘木子美美的媽咪的月票呢~


    第二章今天13點哈~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淵歡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柒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柒耶並收藏宋淵歡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