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賦之群英誌》
(上部)
詩雲:碧海掣鯨虛懷誌,蒼山喋血未有功。
安得四方升平日,一蓑煙雨笑群英。
第一章青城子臨京初遇寒
初春,天色朦朧,從終南山吹來的冷風夾雜著些濕氣,仍寒氣逼人。隨著一輪紅日升起,當它穿破了雲層灑下清晨的第一縷霞光時,巍巍長安城好似一位被喚醒了的巨人,大口呼吸著舒展開筋骨,又恢複了它那往日無與倫比的朝氣與活力。
城郊東南十裏開外,有一座不大起眼的道觀——靜雲觀;當霞光均勻地鋪灑在屋頂時,觀內的每一處角落都散發出絲絲暖意。
道觀後院的草坪上,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男子正在專心習劍。他蹼頭青巾、麵容清瘦,雙眸黑亮有神,舞起劍來如行雲流水,步步暗藏著殺機。他就是綽號青城子的江南名士——李雲翰。
李雲翰練了一通五行劍。待身子微微有些出汗了,於是停了下來,順手取過一邊的牛皮水囊,連飲了幾口酒。可是囊裏所存酒水不多,頃刻便已喝盡,這多少令他有些失落。
李雲翰輕歎了下,迎著朝陽眯上了雙眼,任由那上天投下的萬道霞光無私、溫柔的撫摸,腦海裏一霎時變得空空如也。
李雲翰回到了寢室,從行囊裏取出一隻褐色桃木護身符,凝視了一陣悵然若思,自語道:我該走了。
他收拾好桃符,背上行囊,大步出了寢室。
李雲翰走到了靜雲觀大門前,不料被兩個值守的小道姑攔住了,說是奉了淨塵法師之命,不讓他出門。
見李雲翰仍執意要走,那倆道姑倏的抽出了利劍,堵住了門口,欲逼他退回觀內。
“休得無禮!”隨著一聲喝叫,淨塵法師到了近前。她約莫四十歲左右,長相清臒麵色淡定,對著李雲翰欠身道:“先生初到為何急著要走?”
“一人獨居觀內,著實有些孤寂無聊;況且我已等了兩日,也不見持盈法師。”李雲翰道。
“先生見諒。”淨塵輕歎一聲,“先生突然登門造訪,不巧逢著仙姑外出雲遊去了,恐怕還得再多等些時日。”
“三日、五日,還是一月、兩月?”
“這就不好說了。”淨塵一臉平靜之色,“行走江湖,身不由己。何況先生與仙姑之約,已是三年前之事……不過,先生放心,我已派人傳信了,她若得知必來見你。”
“這,我可是等不及了。”
淨塵聽了莞爾一笑,道:“此觀雖小,可是飯菜、茶水、暖具樣樣皆備,可保先生寢食無憂;還有,西廂房尚有琴箏、笙簫等樂器,先生若是覺得孤寂、無聊盡可取之享用,以打發時光。”
“真不能出去?”
“是的。先生如有什麽急事,隻管吩咐下人照辦便是。”淨塵語氣堅定,說畢向小道姑使了個眼色。那小道姑立時走了過來,笑意盈盈拉著李雲翰回屋。
“唉,龍困淺水羅。”李雲翰見狀苦笑了下,“那就再等等吧。”
回到了寢室,李雲翰閉目斜躺了一陣,思緒仍難以平靜下來;他起身走到了窗前,但見院內草木蕭瑟,偶爾有幾聲鳥啼外一片寂寥。
李雲翰背上行李悄悄溜出了屋子,見四下無人疾步走到了後院牆下,縱身一躍出了靜雲觀。
沿著西去的官道步行了三四裏地,又下了一道高坡,一座巍峨莊嚴的城池赫然呈現在他的眼前。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仰天長歎道:“長安,我來了……”
清晨,初陽映照在長安街頭,一間間商鋪鱗次櫛比,行人衣著光鮮車馬往來穿梭,一切都像往常那樣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運行著,洋溢在一片祥和、安逸裏。
侍禦史達複年近三十,他麵容削瘦,劍眉下一對細目透射出銳利的寒光;因多年戍邊飽受風霜的吹打,臉色暗黃多皺。他身披著一件黑色鬥篷,騎馬快速行進著,街市的喧鬧、早春的美景從他眼前一一劃過。
突然從西北方向傳來了一陣喧鬧聲,瞬間打亂了都市裏的平靜。街頭的店家、行人不由得擰頭張望,紛紛投去驚疑的目光。
達複勒馬停足抬頭一望,隻見幾個開道的差役橫衝直撞而來,一麵高聲吆喝著,身後不遠處一隊官兵押解著三個囚犯欲前往西市行刑。
大理寺少卿季溫神色傲慢騎坐於馬上,他髭須稀疏,仰邁著灰白的臉,眼神陰冷掃視著緩緩前行的車隊。
一個困在木籠囚車裏的中年人犯臉帶憤懣之色,不時對著路人高呼著怨言,一邊用帶著鐐銬的手臂撞擊著木柵。
捕頭仝立紫黑闊臉,圓睜著雙目對那人犯罵道:“娘的,死到臨頭了還敢亂說,看老子不抽爛你的嘴!”說畢,他揮舞起了馬鞭便打。
那犯人蓬頭垢麵,使勁揚起了頭隔著木柵啐了他一口:“哼,一幫小人作惡多端,老天絕不會放不過你們的!”
隨著七八下響亮的鞭聲,那人犯臉上登時劃出了幾道血印,
血水和頭發粘在了一起。
達複認識那人犯,名叫韋直。此人原為太子妃韋氏之兄,因遭林弗等奸人陷害,被誣以謀逆之罪問斬。達複愛莫能助強壓住心頭的怒火,掉轉馬頭拐入了一條僻背巷子。因為此刻他有一件十分緊要的事,去少陽宮謁見太子李恒。
李恒乃炫帝第三子,早年被封為忠王。五年前沈麗妃在世時,因備受炫帝寵愛,她欲改立其子福王為儲,於是暗中勾結林弗等人,設計害死了前太子。孰料事後炫帝有所悔省,並未聽信沈麗妃所言,而是立李恒為太子。沈麗妃為此憂恐不已,一年後鬱鬱而終。
疾行了約莫半個時辰,達複趕到了少陽宮外。少陽宮位於大明宮東南角,占地不大,約莫十餘畝開外。
進了宮內,在太子府參軍岑燊的陪同下,達複神色匆匆趕到了前院,忽被一女子喊住了。達複駐足一看,卻是蕭良媛,正在陪太子的幼子李莧玩耍。
蕭良媛年近四旬,長得麵白膚淨,細眉下一對黑眸稍帶些幽怨。她原為達複之小姨,早年嫁與忠王,因其入府後多年未能生子,故而視達複如若己出,時常不遺餘力的接濟他。
達複疾步上前拱手行禮,向她問候道:“姨娘安好。”
“嗯,還好;”蕭良媛微微一笑,稍有些苦澀,“想見太子殿下?”
達複點頭道:“是的。”
蕭良媛輕歎了聲,道:“去吧,他正在齋室呢。”
達複諾了聲,隨即和岑燊走開了。
兩人進了齋室,一位身材稍胖的中年男子正俯身在亡妃吳氏、韋氏的靈位前焚香,一麵低聲禱告著,行動略顯得遲緩。他就是太子李恒,臉色雖是圓潤,可是眼神呆滯,額頭布滿了細密的皺紋。他的長子李聿和內侍總管付果神情肅然默立在一邊。
達複對著太子輕喚道:“殿下,安好。”
太子回過了頭,愣怔了片刻,急切道:“你可見著他了?”
“嗯,由第五祺安排,昨日已見過了。”達複頓了下,“殿下放心,韋兄雖受刑罰,但他一口咬定此案與殿下無關。”
太子聽後長籲了一口氣,神色黯然道:“今日他要走了,可惜本宮不能為他送行了。”
“殿下節哀。雖說此次又折一臂膀,可是殿下能逃過此劫,保住東宮之位,已是萬幸了。”達複道。
“唉,自立太子以來,本宮可真是命苦哪。吳妃病故多年,今韋妃又因其兄謀逆一案受驚嚇而去。”太子說著落下了淚水,“本宮每日惶恐不安如履薄冰,如此苟活下去還有什麽意思!”
達複按了下劍,道:“殿下,鐵衣社的兄弟們早就按捺不住了,隻待您一聲令下,定會與他們拚個魚死網破!”
“不可!”太子急忙揮手止住了,緩了下神,“林弗在朝中經營多年、權勢熏天,就連父皇也對他言聽計從;還有他手下那四大爪牙,工部尚書汪拱、戶部尚書陳業碩、大理寺少卿季溫、禦史中丞楊嗣郎,個個凶似虎狼一般,如何拚得!”
達複見太子臉帶怒色,趕忙低下了頭,心有不甘的“嗯”了聲。
岑燊在一邊看出了達複的心思,笑著拍了下他:“目下敵強我弱,若是貿然出擊,豈不正中了賊人的圈套!”
岑燊年約二十六七,劍眉俊目、氣宇不凡,早年曾隨達複一同戍邊朔方數載,後經其薦舉做了太子府參軍。
“唉,本宮勢單力薄,也隻有咽下這口氣了。”
屋內一時寂然。
忽然太子似乎想起了什麽,問道:“對了,石大人可回京了?”原來太子所說的這位石大人姓石名崢,乃當朝左相,性情秉直豪爽,因其嗜酒好飲,與秘書監賀文、惠王等人並稱為京城酒中八仙。
“沒有。”達複眼角劃過一絲焦慮,“石相此去冀州賑災,說是一個月,可如今兩個月早過了,也沒一點消息。”
太子聽了有些失望,想了想哀婉道:“石相為人耿直,在父皇麵前屢次為我開脫,早已成了林賊一黨的眼中釘,怕是他也自身難保哪。”
達複聽後趕忙勸他放心,說待石崢一回京去見他,提醒他多加防範。
太子“嗯,”了聲,眉目稍稍舒展了些。
“殿下,還有一事,”達複雙眉一皺,“前月陛下詔荊王進京,在下思來想去總覺有些不安哪。”
“這是為何?”太子問。
“此番詔荊王進京乃林弗所諫,在下懷疑他心存不軌哪。”見太子一臉困惑,達複又道,“若是他立荊王為儲,可如何是好?”
太子聽了頓覺心頭一涼,將目光緩緩的移到了付果身上。
付果年約二十出頭,臉色白嫩猶如孩童;他早年淨身入宮,在大太監高竣手下做事。雖其貌不揚但生來機靈聰慧,頗受高竣的賞識,三年前將其安排在了少陽宮當差。幾年下來,付果憑借著忠心與善揣人意,很快就成了太子的心腹。
付果眨了眨蝌蚪般的眼睛,臉色一沉道:“而今諸皇子之中,福王失寵已久,唯有荊王備受陛下青睞;若是林賊蠱惑陛下、煽動群臣擁立荊王,那可就糟了。”
“嗯,小果子所言有理。”太子唉歎了聲,道,“這些年來林賊每每興風作浪,必欲置本宮於死地;想必此番又暗藏詭計哪。”
眾人聽了一時黯然無語。
達複幹咳了聲,問太子:“殿下,可還記得那個青城子——李雲翰?”
“達卿舉薦的當然記得了。”太子點了下頭,容顏漸舒,“青城子乃江南名士,本王雖久居宮內,可也曾聞其大名。”
“殿下,在下曾與他義結金蘭,此人不僅熟讀諸子百家,精通縱橫之術,兼有俠義之風,民間多有傳言說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得之可安天下。殿下若得此人,何愁不能剪滅奸黨!”達複慨然道。
“嗯,本宮當然想重用他了。”太子倏的睜大了眼,問達複,“莫非他已答應了?”
“沒有。青城子雖有才學,可是生性高傲、淡薄名利,在下兩番派人去請,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太子聽了輕輕搖頭,肅然道:“但凡江湖上之高人雅士,難免會有一些架子、傲氣;他不願出山,那是因你的誠心還不夠!”
“是,在下明白。”達複臉起一絲紅暈,“雖未請得他出山,不過據鐵衣社手下報,李雲翰已從東魯起身,前往長安了。”
“他要進京……太好了。”太子臉上頓時劃過一絲笑意,“記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回,你無論如何都要帶他來見本宮。”
達複聽後旋即答應了:“是,殿下。”
太子慢慢轉過了身子,對著韋妃的靈位凝視了一陣,掉下了幾滴淚水,低聲道:“韋妃呀,你且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愛妃放心,此仇不報,本宮誓不為人!”
付果在一邊看了也有些難過,輕聲勸道:“殿下,您都累了半個時辰了,也該休息一下了。”
太子並未理會,仍癡癡的凝望著韋妃的牌位。
這時韋妃的幼子李莧悄悄溜進了屋子,跑到了她的靈位前,大聲喊道:“娘,你去哪兒了?怎麽再也見不著你了?娘,我要去找你……”
太子上前一把將他摟在了懷裏,不停的撫摸著。
“父王,昨夜孩兒又夢見娘了,”李莧晃了下腦袋,“她睜大了眼,直愣愣地看著我,一句話也不說……”
這時,蕭良媛匆忙進了屋子,上前拉開了李莧,說時候不早了,勸他該去讀書了。
“不,我想娘了,”李莧一把推開了蕭良媛,“我才不讀什麽破書呢!”
此刻在平康坊,當朝右相林弗的宅子顯得比往常熱鬧了許多。
林弗當日約請了工部尚書汪拱、禦史中丞楊嗣郎、戶部尚書陳業碩前來赴宴,特地為他們在月堂備下了百舌宴。
林弗年逾六旬,雙眼深邃發著幽光,髭須稀稀拉拉,配著副灰白多皺的長臉,看起來有些陰森可怖。林弗為相十餘年來,長袖善舞、權傾朝野,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他構陷臣僚屢設冤獄,害死了眾多無辜之人。林弗深知自己罪孽深重,為防人行刺,出行之時常常前呼後擁、戒備嚴密;並在其府內修建了一座廳堂,暗設了多重機關,供其招待、寢臥,名曰月堂。
林弗與汪拱等人見麵後略作寒暄,各自落座。
汪拱輕捋了下短須,望了眼滿桌的酒菜,對著林弗笑吟吟道:“林大人,不瞞您說,這些年來,汪某行遊天下遍嚐各種美食,方知隻有這道百舌宴才是人間至味。”
“可不是麽。”陳業碩挪了下肥胖的身子,附和道,“我等每次相聚,林相皆以此美味款待,實乃三生有幸也。”
汪拱兀自吃了兩口,吧嗒著嘴,道:“今日相聚,隻可惜少了季大人哪——”
楊嗣郎年約四旬,膚白細潤、五官俊朗;他看不慣汪拱的貪吃樣,厄斜著眼冷笑了一聲,道:“汪大人,可別顧自個兒貪嘴了;林相以百舌宴宴請,你可解此中深意?”
汪拱不屑道:“那還用說,當然是林相厚愛唄。”
“舌頭,你懂嗎?那可是說話的主兒;沒了它,天下還有誰敢在林相麵前胡言亂語、妄議朝政!”楊嗣郎板著麵孔,一副教訓人的口氣。
“嗯,是這麽個理兒;為人臣者,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呢一個字也不能說。”汪拱對著林弗嘿嘿一笑,“大人,您說呢?”
“還是楊大人最懂老夫的用心哪。”林弗掃視了下眾人,道,“老夫為相十多年,就悟出了一個理兒,為人臣者若想發達,舌頭往往比命還要金貴。”
“林大人所言甚是,我等願隨大人鞍前馬後、誓死相從。”陳業碩、汪拱說著端起了酒杯敬酒。
林弗端起酒杯小啜了一口,道:“各位今日難得一聚,請暢言便是。”
汪拱放下酒杯,想了想對著林弗道:“這幾年來,您不覺得陛下越來越不對勁兒了……”
楊嗣郎聽了眉頭一皺,問汪拱何出此言?
“這還用問?”汪拱幹笑了下,道,“自打懿妃入了內宮,陛下是越來疏遠福王了。”
“他還想爭儲位?”陳業碩挪了挪肥胖的身軀,對著汪拱輕輕一笑,“昔日其生母沈麗妃在世時,有林相力保,福王風頭一時無兩,大有取代太子之勢,可如今形勢全變了。”
“可不是麽,”楊嗣郎麵無表情,“福王自知立儲無望,整日鬱鬱寡歡沉迷於酒色之中,怕是命不久長矣。”
林弗聽了嗬嗬一笑,對著汪拱道:“說,還有呢。”
汪拱振作了下精神,道:“福王雖已失寵,不過我等與太子暗戰多年,積怨頗深,隻要陛下尚無明顯表態,無論如何也要設法換掉太子,鼎力擁戴福王。”
楊嗣郎冷笑道:“汪大人可真是不識趣哪!”
“嗯,聖意難測哪。”林弗陰笑道。
陳業碩稍作思忖,皺眉道:“隻是陛下深居內宮,我等又如何窺得聖意?”
楊嗣郎聽了趕忙對著林弗道:“大人,再過幾日便是福王生辰,在下願以此為由麵見陛下探問一回。”
“不必了,楊大人。”林弗眯縫著眼。
“哦?”
“不瞞爾等,老夫早已選好了奪嫡之人。”林弗道。
“何人?”
林弗漫不經心道:“十六皇子。老夫已奏請陛下召他回京了。”
“荊王,”汪拱一臉困惑,“他不是與太子自幼交好麽?
“沒錯,”林弗點了下頭,斜靠著椅背緩緩道來,“荊王自小長於十王府,頗受太子關愛,可那都是老黃曆了。時勢易也,如今他長大了,身居要位、獨鎮一方。據老夫觀察,荊王行事直率,剛猛有餘而思慮單純,要是我等言明擁他為儲,為了大位他豈能還會顧及兄弟之情?”
原來,自炫帝即位以後,在大明宮以南的永興坊修建了一座王府,將太子、福王、荊王等十餘位皇子安置於其內,任命心腹宦官主事,以監視、管束諸皇子的行動。諸皇子不僅集中居住,且嚴格禁止與群臣、邊將交結。
楊嗣郎想了想,對著林弗嘿嘿一笑:“看來大人是鐵了心要易儲了!”
汪拱聽後醒悟了過來,趕忙掉轉了風向,道:“林相屢發神威,太子早已成驚弓之鳥,這一回非將他換掉不可!”
“開弓豈有回頭箭!”林弗哼了聲,陰沉著臉,“此次又讓太子逃過了一劫,實在令老夫遺憾哪。”
汪拱瞅了楊嗣郎一眼,道:“楊大人,韋直一案可是由你主審的。”
楊嗣郎聽了身子猛的哆嗦了下,強作鎮靜道:“怎能怨我呢?韋直死硬,拒不招認太子牽連其中。還有,韋妃因此案驚懼而亡,陛下聞聽後也一時心軟,不想再深究下去了。”
“楊大人,可真會推脫哪。”林弗不冷不熱道。
楊嗣郎聽了心頭一緊,囁嚅著答不上話來。
靜默了片刻,林弗又問陳業碩,當下還有哪些朝官和東宮來往密切?
陳業碩思忖了一會,說像是沒什麽人了吧。
“不,你可是天天都能見到的。”林弗不緊不慢道。
“哦?”
“石崢。”林弗道。
汪拱聽了怒道:“這個忘恩負義的老家夥,也太拿自己當根蔥了,幾次三番在朝堂上和大人爭吵,虧得他還是您提拔上來的。”
“唉,老夫原以為他性格懦弱,能為我所用,沒想到擢升他做了左相,卻陡然變了心;”林弗長歎了口氣,“此番韋直犯案,他不僅不站在老夫一邊,反而替太子說情。”
“這兩年來,他跟東宮是越走越近了。”汪拱麵帶怒氣,對著林弗道,“隻要大人撥拉一下小拇指,在下就要了他的狗命!”
“老夫年歲大了,不僅手腳不聽使喚,心也軟了……”
“心軟被人欺哪。”陳業碩恨恨道,“石崢這老東西,真不識抬舉,不給他點顏色看,他還真忘了自己幾斤幾兩了。”
此話一出,屋內一霎時變得悄無聲息。
楊嗣郎道:“對了,石崢此去冀州巡視賑災,按說也該回京了,可不知何故,他至今尚未歸來。”
“他當然沒閑下了。據說他一到冀州,就搜羅了不少當地官員貪汙斂財的罪證,打算上奏陛下一查到底。”汪拱說著將目光移向了陳業碩,麵帶一絲得意,“賑災救濟曆來由戶部主管,沒準這一查起來,首當其衝會殃及陳大人吧。”
陳業碩聽後臉騰的紅了,怒道:“哼,敢查我?那就等著瞧,看誰先去死!”
“冀州北鄰漁陽,是褚漠寒的轄地。這案子一旦深究起來,不管牽連到朝廷哪一位官員,誰都躲不了,”楊嗣郎緊盯著林弗,“大人,您說呢?”
林弗“嗯”了聲,道:“欲廢太子,必先除掉此人!”
“是的,大人早該動手了。”陳業碩附和了一句。
林弗聽了微微頷首,將目光移向了汪拱、楊嗣郎,輕撚著胡須一副不經意的樣子,道:“扳倒了石崢,左相人選可就是你們二位了。”
汪、楊二人聽了暗自驚喜,趕忙道了聲謝。
“嗯,不錯,”林弗緊盯著汪拱,“還有,戶部侍郎蕭鬱你可要盯緊了。”
汪拱聽了誠惶誠恐道:“大人放心,我已令舍弟汪捍打入了蕭府,正在秘密查辦。”
林弗輕撚胡須,冷笑了下:“好,老夫就坐等你的好消息了……”
李雲翰進京後隨意遊賞了一陣,在街邊找了一家小酒館歇息。簡單用過餐,他吩咐店小二將酒水盛滿了水囊,付過錢欣然出了館子。
途經西市口時,眼前簇擁著黑壓壓的一群人,不時傳出幾聲唉歎來。
李雲翰有些好奇急步趕了過去。到了近前一看,方知是刑場。他掂起腳尖遠望,隻見韋直等三名死囚跪伏在地,兩個手持鋼刀的劊子手佇立在一旁。
監斬官季溫神情肅然端坐於台上,兩邊兵丁持械肅立,一派森嚴蕭殺之氣。
此時,一位身材苗條的年輕女子擠進了人群,她雙眉微蹙靜觀了一陣,眼含些許憤怒之情。原來此女名喚妙錦,乃漁陽駐京進奏官駱峰之女,三年前途經梁園時曾與李雲翰相識。當李雲翰從她身邊擠過去時,她側了下頭不經意間瞅了他一眼,似有些不滿之意,不過很快又收回了眼神。
李雲翰使勁擠到了人群靠前的位置,正待細看時,劊子手已手起刀落,韋直等人的頭顱紛紛落地,鮮血隨之四下噴濺開來。
台下圍觀之人見了多有哀歎,唏噓聲一片;還有人在低聲發怨,責罵林弗奸黨誤國、陷害忠良……
李雲翰默然佇立著,看著那血淋淋的場麵,一邊聽著身邊人們的私議、痛罵之聲,一陣寒意瞬時鑽心而過。
他不忍心再看下去,回過了身子長長歎息了一聲,恰好落在了妙錦的目光裏。妙錦覺得此人眼熟,想了想欲走上前來看個明白,不料人群散將開來擁擠不堪,很快將她推到了一邊。
待妙錦回過神來再找時,早已不見了李雲翰的蹤影,她默然凝思了一陣,不免有些失落、悵惘。
(上部)
詩雲:碧海掣鯨虛懷誌,蒼山喋血未有功。
安得四方升平日,一蓑煙雨笑群英。
第一章青城子臨京初遇寒
初春,天色朦朧,從終南山吹來的冷風夾雜著些濕氣,仍寒氣逼人。隨著一輪紅日升起,當它穿破了雲層灑下清晨的第一縷霞光時,巍巍長安城好似一位被喚醒了的巨人,大口呼吸著舒展開筋骨,又恢複了它那往日無與倫比的朝氣與活力。
城郊東南十裏開外,有一座不大起眼的道觀——靜雲觀;當霞光均勻地鋪灑在屋頂時,觀內的每一處角落都散發出絲絲暖意。
道觀後院的草坪上,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男子正在專心習劍。他蹼頭青巾、麵容清瘦,雙眸黑亮有神,舞起劍來如行雲流水,步步暗藏著殺機。他就是綽號青城子的江南名士——李雲翰。
李雲翰練了一通五行劍。待身子微微有些出汗了,於是停了下來,順手取過一邊的牛皮水囊,連飲了幾口酒。可是囊裏所存酒水不多,頃刻便已喝盡,這多少令他有些失落。
李雲翰輕歎了下,迎著朝陽眯上了雙眼,任由那上天投下的萬道霞光無私、溫柔的撫摸,腦海裏一霎時變得空空如也。
李雲翰回到了寢室,從行囊裏取出一隻褐色桃木護身符,凝視了一陣悵然若思,自語道:我該走了。
他收拾好桃符,背上行囊,大步出了寢室。
李雲翰走到了靜雲觀大門前,不料被兩個值守的小道姑攔住了,說是奉了淨塵法師之命,不讓他出門。
見李雲翰仍執意要走,那倆道姑倏的抽出了利劍,堵住了門口,欲逼他退回觀內。
“休得無禮!”隨著一聲喝叫,淨塵法師到了近前。她約莫四十歲左右,長相清臒麵色淡定,對著李雲翰欠身道:“先生初到為何急著要走?”
“一人獨居觀內,著實有些孤寂無聊;況且我已等了兩日,也不見持盈法師。”李雲翰道。
“先生見諒。”淨塵輕歎一聲,“先生突然登門造訪,不巧逢著仙姑外出雲遊去了,恐怕還得再多等些時日。”
“三日、五日,還是一月、兩月?”
“這就不好說了。”淨塵一臉平靜之色,“行走江湖,身不由己。何況先生與仙姑之約,已是三年前之事……不過,先生放心,我已派人傳信了,她若得知必來見你。”
“這,我可是等不及了。”
淨塵聽了莞爾一笑,道:“此觀雖小,可是飯菜、茶水、暖具樣樣皆備,可保先生寢食無憂;還有,西廂房尚有琴箏、笙簫等樂器,先生若是覺得孤寂、無聊盡可取之享用,以打發時光。”
“真不能出去?”
“是的。先生如有什麽急事,隻管吩咐下人照辦便是。”淨塵語氣堅定,說畢向小道姑使了個眼色。那小道姑立時走了過來,笑意盈盈拉著李雲翰回屋。
“唉,龍困淺水羅。”李雲翰見狀苦笑了下,“那就再等等吧。”
回到了寢室,李雲翰閉目斜躺了一陣,思緒仍難以平靜下來;他起身走到了窗前,但見院內草木蕭瑟,偶爾有幾聲鳥啼外一片寂寥。
李雲翰背上行李悄悄溜出了屋子,見四下無人疾步走到了後院牆下,縱身一躍出了靜雲觀。
沿著西去的官道步行了三四裏地,又下了一道高坡,一座巍峨莊嚴的城池赫然呈現在他的眼前。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仰天長歎道:“長安,我來了……”
清晨,初陽映照在長安街頭,一間間商鋪鱗次櫛比,行人衣著光鮮車馬往來穿梭,一切都像往常那樣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運行著,洋溢在一片祥和、安逸裏。
侍禦史達複年近三十,他麵容削瘦,劍眉下一對細目透射出銳利的寒光;因多年戍邊飽受風霜的吹打,臉色暗黃多皺。他身披著一件黑色鬥篷,騎馬快速行進著,街市的喧鬧、早春的美景從他眼前一一劃過。
突然從西北方向傳來了一陣喧鬧聲,瞬間打亂了都市裏的平靜。街頭的店家、行人不由得擰頭張望,紛紛投去驚疑的目光。
達複勒馬停足抬頭一望,隻見幾個開道的差役橫衝直撞而來,一麵高聲吆喝著,身後不遠處一隊官兵押解著三個囚犯欲前往西市行刑。
大理寺少卿季溫神色傲慢騎坐於馬上,他髭須稀疏,仰邁著灰白的臉,眼神陰冷掃視著緩緩前行的車隊。
一個困在木籠囚車裏的中年人犯臉帶憤懣之色,不時對著路人高呼著怨言,一邊用帶著鐐銬的手臂撞擊著木柵。
捕頭仝立紫黑闊臉,圓睜著雙目對那人犯罵道:“娘的,死到臨頭了還敢亂說,看老子不抽爛你的嘴!”說畢,他揮舞起了馬鞭便打。
那犯人蓬頭垢麵,使勁揚起了頭隔著木柵啐了他一口:“哼,一幫小人作惡多端,老天絕不會放不過你們的!”
隨著七八下響亮的鞭聲,那人犯臉上登時劃出了幾道血印,
血水和頭發粘在了一起。
達複認識那人犯,名叫韋直。此人原為太子妃韋氏之兄,因遭林弗等奸人陷害,被誣以謀逆之罪問斬。達複愛莫能助強壓住心頭的怒火,掉轉馬頭拐入了一條僻背巷子。因為此刻他有一件十分緊要的事,去少陽宮謁見太子李恒。
李恒乃炫帝第三子,早年被封為忠王。五年前沈麗妃在世時,因備受炫帝寵愛,她欲改立其子福王為儲,於是暗中勾結林弗等人,設計害死了前太子。孰料事後炫帝有所悔省,並未聽信沈麗妃所言,而是立李恒為太子。沈麗妃為此憂恐不已,一年後鬱鬱而終。
疾行了約莫半個時辰,達複趕到了少陽宮外。少陽宮位於大明宮東南角,占地不大,約莫十餘畝開外。
進了宮內,在太子府參軍岑燊的陪同下,達複神色匆匆趕到了前院,忽被一女子喊住了。達複駐足一看,卻是蕭良媛,正在陪太子的幼子李莧玩耍。
蕭良媛年近四旬,長得麵白膚淨,細眉下一對黑眸稍帶些幽怨。她原為達複之小姨,早年嫁與忠王,因其入府後多年未能生子,故而視達複如若己出,時常不遺餘力的接濟他。
達複疾步上前拱手行禮,向她問候道:“姨娘安好。”
“嗯,還好;”蕭良媛微微一笑,稍有些苦澀,“想見太子殿下?”
達複點頭道:“是的。”
蕭良媛輕歎了聲,道:“去吧,他正在齋室呢。”
達複諾了聲,隨即和岑燊走開了。
兩人進了齋室,一位身材稍胖的中年男子正俯身在亡妃吳氏、韋氏的靈位前焚香,一麵低聲禱告著,行動略顯得遲緩。他就是太子李恒,臉色雖是圓潤,可是眼神呆滯,額頭布滿了細密的皺紋。他的長子李聿和內侍總管付果神情肅然默立在一邊。
達複對著太子輕喚道:“殿下,安好。”
太子回過了頭,愣怔了片刻,急切道:“你可見著他了?”
“嗯,由第五祺安排,昨日已見過了。”達複頓了下,“殿下放心,韋兄雖受刑罰,但他一口咬定此案與殿下無關。”
太子聽後長籲了一口氣,神色黯然道:“今日他要走了,可惜本宮不能為他送行了。”
“殿下節哀。雖說此次又折一臂膀,可是殿下能逃過此劫,保住東宮之位,已是萬幸了。”達複道。
“唉,自立太子以來,本宮可真是命苦哪。吳妃病故多年,今韋妃又因其兄謀逆一案受驚嚇而去。”太子說著落下了淚水,“本宮每日惶恐不安如履薄冰,如此苟活下去還有什麽意思!”
達複按了下劍,道:“殿下,鐵衣社的兄弟們早就按捺不住了,隻待您一聲令下,定會與他們拚個魚死網破!”
“不可!”太子急忙揮手止住了,緩了下神,“林弗在朝中經營多年、權勢熏天,就連父皇也對他言聽計從;還有他手下那四大爪牙,工部尚書汪拱、戶部尚書陳業碩、大理寺少卿季溫、禦史中丞楊嗣郎,個個凶似虎狼一般,如何拚得!”
達複見太子臉帶怒色,趕忙低下了頭,心有不甘的“嗯”了聲。
岑燊在一邊看出了達複的心思,笑著拍了下他:“目下敵強我弱,若是貿然出擊,豈不正中了賊人的圈套!”
岑燊年約二十六七,劍眉俊目、氣宇不凡,早年曾隨達複一同戍邊朔方數載,後經其薦舉做了太子府參軍。
“唉,本宮勢單力薄,也隻有咽下這口氣了。”
屋內一時寂然。
忽然太子似乎想起了什麽,問道:“對了,石大人可回京了?”原來太子所說的這位石大人姓石名崢,乃當朝左相,性情秉直豪爽,因其嗜酒好飲,與秘書監賀文、惠王等人並稱為京城酒中八仙。
“沒有。”達複眼角劃過一絲焦慮,“石相此去冀州賑災,說是一個月,可如今兩個月早過了,也沒一點消息。”
太子聽了有些失望,想了想哀婉道:“石相為人耿直,在父皇麵前屢次為我開脫,早已成了林賊一黨的眼中釘,怕是他也自身難保哪。”
達複聽後趕忙勸他放心,說待石崢一回京去見他,提醒他多加防範。
太子“嗯,”了聲,眉目稍稍舒展了些。
“殿下,還有一事,”達複雙眉一皺,“前月陛下詔荊王進京,在下思來想去總覺有些不安哪。”
“這是為何?”太子問。
“此番詔荊王進京乃林弗所諫,在下懷疑他心存不軌哪。”見太子一臉困惑,達複又道,“若是他立荊王為儲,可如何是好?”
太子聽了頓覺心頭一涼,將目光緩緩的移到了付果身上。
付果年約二十出頭,臉色白嫩猶如孩童;他早年淨身入宮,在大太監高竣手下做事。雖其貌不揚但生來機靈聰慧,頗受高竣的賞識,三年前將其安排在了少陽宮當差。幾年下來,付果憑借著忠心與善揣人意,很快就成了太子的心腹。
付果眨了眨蝌蚪般的眼睛,臉色一沉道:“而今諸皇子之中,福王失寵已久,唯有荊王備受陛下青睞;若是林賊蠱惑陛下、煽動群臣擁立荊王,那可就糟了。”
“嗯,小果子所言有理。”太子唉歎了聲,道,“這些年來林賊每每興風作浪,必欲置本宮於死地;想必此番又暗藏詭計哪。”
眾人聽了一時黯然無語。
達複幹咳了聲,問太子:“殿下,可還記得那個青城子——李雲翰?”
“達卿舉薦的當然記得了。”太子點了下頭,容顏漸舒,“青城子乃江南名士,本王雖久居宮內,可也曾聞其大名。”
“殿下,在下曾與他義結金蘭,此人不僅熟讀諸子百家,精通縱橫之術,兼有俠義之風,民間多有傳言說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得之可安天下。殿下若得此人,何愁不能剪滅奸黨!”達複慨然道。
“嗯,本宮當然想重用他了。”太子倏的睜大了眼,問達複,“莫非他已答應了?”
“沒有。青城子雖有才學,可是生性高傲、淡薄名利,在下兩番派人去請,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太子聽了輕輕搖頭,肅然道:“但凡江湖上之高人雅士,難免會有一些架子、傲氣;他不願出山,那是因你的誠心還不夠!”
“是,在下明白。”達複臉起一絲紅暈,“雖未請得他出山,不過據鐵衣社手下報,李雲翰已從東魯起身,前往長安了。”
“他要進京……太好了。”太子臉上頓時劃過一絲笑意,“記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回,你無論如何都要帶他來見本宮。”
達複聽後旋即答應了:“是,殿下。”
太子慢慢轉過了身子,對著韋妃的靈位凝視了一陣,掉下了幾滴淚水,低聲道:“韋妃呀,你且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愛妃放心,此仇不報,本宮誓不為人!”
付果在一邊看了也有些難過,輕聲勸道:“殿下,您都累了半個時辰了,也該休息一下了。”
太子並未理會,仍癡癡的凝望著韋妃的牌位。
這時韋妃的幼子李莧悄悄溜進了屋子,跑到了她的靈位前,大聲喊道:“娘,你去哪兒了?怎麽再也見不著你了?娘,我要去找你……”
太子上前一把將他摟在了懷裏,不停的撫摸著。
“父王,昨夜孩兒又夢見娘了,”李莧晃了下腦袋,“她睜大了眼,直愣愣地看著我,一句話也不說……”
這時,蕭良媛匆忙進了屋子,上前拉開了李莧,說時候不早了,勸他該去讀書了。
“不,我想娘了,”李莧一把推開了蕭良媛,“我才不讀什麽破書呢!”
此刻在平康坊,當朝右相林弗的宅子顯得比往常熱鬧了許多。
林弗當日約請了工部尚書汪拱、禦史中丞楊嗣郎、戶部尚書陳業碩前來赴宴,特地為他們在月堂備下了百舌宴。
林弗年逾六旬,雙眼深邃發著幽光,髭須稀稀拉拉,配著副灰白多皺的長臉,看起來有些陰森可怖。林弗為相十餘年來,長袖善舞、權傾朝野,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他構陷臣僚屢設冤獄,害死了眾多無辜之人。林弗深知自己罪孽深重,為防人行刺,出行之時常常前呼後擁、戒備嚴密;並在其府內修建了一座廳堂,暗設了多重機關,供其招待、寢臥,名曰月堂。
林弗與汪拱等人見麵後略作寒暄,各自落座。
汪拱輕捋了下短須,望了眼滿桌的酒菜,對著林弗笑吟吟道:“林大人,不瞞您說,這些年來,汪某行遊天下遍嚐各種美食,方知隻有這道百舌宴才是人間至味。”
“可不是麽。”陳業碩挪了下肥胖的身子,附和道,“我等每次相聚,林相皆以此美味款待,實乃三生有幸也。”
汪拱兀自吃了兩口,吧嗒著嘴,道:“今日相聚,隻可惜少了季大人哪——”
楊嗣郎年約四旬,膚白細潤、五官俊朗;他看不慣汪拱的貪吃樣,厄斜著眼冷笑了一聲,道:“汪大人,可別顧自個兒貪嘴了;林相以百舌宴宴請,你可解此中深意?”
汪拱不屑道:“那還用說,當然是林相厚愛唄。”
“舌頭,你懂嗎?那可是說話的主兒;沒了它,天下還有誰敢在林相麵前胡言亂語、妄議朝政!”楊嗣郎板著麵孔,一副教訓人的口氣。
“嗯,是這麽個理兒;為人臣者,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呢一個字也不能說。”汪拱對著林弗嘿嘿一笑,“大人,您說呢?”
“還是楊大人最懂老夫的用心哪。”林弗掃視了下眾人,道,“老夫為相十多年,就悟出了一個理兒,為人臣者若想發達,舌頭往往比命還要金貴。”
“林大人所言甚是,我等願隨大人鞍前馬後、誓死相從。”陳業碩、汪拱說著端起了酒杯敬酒。
林弗端起酒杯小啜了一口,道:“各位今日難得一聚,請暢言便是。”
汪拱放下酒杯,想了想對著林弗道:“這幾年來,您不覺得陛下越來越不對勁兒了……”
楊嗣郎聽了眉頭一皺,問汪拱何出此言?
“這還用問?”汪拱幹笑了下,道,“自打懿妃入了內宮,陛下是越來疏遠福王了。”
“他還想爭儲位?”陳業碩挪了挪肥胖的身軀,對著汪拱輕輕一笑,“昔日其生母沈麗妃在世時,有林相力保,福王風頭一時無兩,大有取代太子之勢,可如今形勢全變了。”
“可不是麽,”楊嗣郎麵無表情,“福王自知立儲無望,整日鬱鬱寡歡沉迷於酒色之中,怕是命不久長矣。”
林弗聽了嗬嗬一笑,對著汪拱道:“說,還有呢。”
汪拱振作了下精神,道:“福王雖已失寵,不過我等與太子暗戰多年,積怨頗深,隻要陛下尚無明顯表態,無論如何也要設法換掉太子,鼎力擁戴福王。”
楊嗣郎冷笑道:“汪大人可真是不識趣哪!”
“嗯,聖意難測哪。”林弗陰笑道。
陳業碩稍作思忖,皺眉道:“隻是陛下深居內宮,我等又如何窺得聖意?”
楊嗣郎聽了趕忙對著林弗道:“大人,再過幾日便是福王生辰,在下願以此為由麵見陛下探問一回。”
“不必了,楊大人。”林弗眯縫著眼。
“哦?”
“不瞞爾等,老夫早已選好了奪嫡之人。”林弗道。
“何人?”
林弗漫不經心道:“十六皇子。老夫已奏請陛下召他回京了。”
“荊王,”汪拱一臉困惑,“他不是與太子自幼交好麽?
“沒錯,”林弗點了下頭,斜靠著椅背緩緩道來,“荊王自小長於十王府,頗受太子關愛,可那都是老黃曆了。時勢易也,如今他長大了,身居要位、獨鎮一方。據老夫觀察,荊王行事直率,剛猛有餘而思慮單純,要是我等言明擁他為儲,為了大位他豈能還會顧及兄弟之情?”
原來,自炫帝即位以後,在大明宮以南的永興坊修建了一座王府,將太子、福王、荊王等十餘位皇子安置於其內,任命心腹宦官主事,以監視、管束諸皇子的行動。諸皇子不僅集中居住,且嚴格禁止與群臣、邊將交結。
楊嗣郎想了想,對著林弗嘿嘿一笑:“看來大人是鐵了心要易儲了!”
汪拱聽後醒悟了過來,趕忙掉轉了風向,道:“林相屢發神威,太子早已成驚弓之鳥,這一回非將他換掉不可!”
“開弓豈有回頭箭!”林弗哼了聲,陰沉著臉,“此次又讓太子逃過了一劫,實在令老夫遺憾哪。”
汪拱瞅了楊嗣郎一眼,道:“楊大人,韋直一案可是由你主審的。”
楊嗣郎聽了身子猛的哆嗦了下,強作鎮靜道:“怎能怨我呢?韋直死硬,拒不招認太子牽連其中。還有,韋妃因此案驚懼而亡,陛下聞聽後也一時心軟,不想再深究下去了。”
“楊大人,可真會推脫哪。”林弗不冷不熱道。
楊嗣郎聽了心頭一緊,囁嚅著答不上話來。
靜默了片刻,林弗又問陳業碩,當下還有哪些朝官和東宮來往密切?
陳業碩思忖了一會,說像是沒什麽人了吧。
“不,你可是天天都能見到的。”林弗不緊不慢道。
“哦?”
“石崢。”林弗道。
汪拱聽了怒道:“這個忘恩負義的老家夥,也太拿自己當根蔥了,幾次三番在朝堂上和大人爭吵,虧得他還是您提拔上來的。”
“唉,老夫原以為他性格懦弱,能為我所用,沒想到擢升他做了左相,卻陡然變了心;”林弗長歎了口氣,“此番韋直犯案,他不僅不站在老夫一邊,反而替太子說情。”
“這兩年來,他跟東宮是越走越近了。”汪拱麵帶怒氣,對著林弗道,“隻要大人撥拉一下小拇指,在下就要了他的狗命!”
“老夫年歲大了,不僅手腳不聽使喚,心也軟了……”
“心軟被人欺哪。”陳業碩恨恨道,“石崢這老東西,真不識抬舉,不給他點顏色看,他還真忘了自己幾斤幾兩了。”
此話一出,屋內一霎時變得悄無聲息。
楊嗣郎道:“對了,石崢此去冀州巡視賑災,按說也該回京了,可不知何故,他至今尚未歸來。”
“他當然沒閑下了。據說他一到冀州,就搜羅了不少當地官員貪汙斂財的罪證,打算上奏陛下一查到底。”汪拱說著將目光移向了陳業碩,麵帶一絲得意,“賑災救濟曆來由戶部主管,沒準這一查起來,首當其衝會殃及陳大人吧。”
陳業碩聽後臉騰的紅了,怒道:“哼,敢查我?那就等著瞧,看誰先去死!”
“冀州北鄰漁陽,是褚漠寒的轄地。這案子一旦深究起來,不管牽連到朝廷哪一位官員,誰都躲不了,”楊嗣郎緊盯著林弗,“大人,您說呢?”
林弗“嗯”了聲,道:“欲廢太子,必先除掉此人!”
“是的,大人早該動手了。”陳業碩附和了一句。
林弗聽了微微頷首,將目光移向了汪拱、楊嗣郎,輕撚著胡須一副不經意的樣子,道:“扳倒了石崢,左相人選可就是你們二位了。”
汪、楊二人聽了暗自驚喜,趕忙道了聲謝。
“嗯,不錯,”林弗緊盯著汪拱,“還有,戶部侍郎蕭鬱你可要盯緊了。”
汪拱聽了誠惶誠恐道:“大人放心,我已令舍弟汪捍打入了蕭府,正在秘密查辦。”
林弗輕撚胡須,冷笑了下:“好,老夫就坐等你的好消息了……”
李雲翰進京後隨意遊賞了一陣,在街邊找了一家小酒館歇息。簡單用過餐,他吩咐店小二將酒水盛滿了水囊,付過錢欣然出了館子。
途經西市口時,眼前簇擁著黑壓壓的一群人,不時傳出幾聲唉歎來。
李雲翰有些好奇急步趕了過去。到了近前一看,方知是刑場。他掂起腳尖遠望,隻見韋直等三名死囚跪伏在地,兩個手持鋼刀的劊子手佇立在一旁。
監斬官季溫神情肅然端坐於台上,兩邊兵丁持械肅立,一派森嚴蕭殺之氣。
此時,一位身材苗條的年輕女子擠進了人群,她雙眉微蹙靜觀了一陣,眼含些許憤怒之情。原來此女名喚妙錦,乃漁陽駐京進奏官駱峰之女,三年前途經梁園時曾與李雲翰相識。當李雲翰從她身邊擠過去時,她側了下頭不經意間瞅了他一眼,似有些不滿之意,不過很快又收回了眼神。
李雲翰使勁擠到了人群靠前的位置,正待細看時,劊子手已手起刀落,韋直等人的頭顱紛紛落地,鮮血隨之四下噴濺開來。
台下圍觀之人見了多有哀歎,唏噓聲一片;還有人在低聲發怨,責罵林弗奸黨誤國、陷害忠良……
李雲翰默然佇立著,看著那血淋淋的場麵,一邊聽著身邊人們的私議、痛罵之聲,一陣寒意瞬時鑽心而過。
他不忍心再看下去,回過了身子長長歎息了一聲,恰好落在了妙錦的目光裏。妙錦覺得此人眼熟,想了想欲走上前來看個明白,不料人群散將開來擁擠不堪,很快將她推到了一邊。
待妙錦回過神來再找時,早已不見了李雲翰的蹤影,她默然凝思了一陣,不免有些失落、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