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盜仙瓊郭翊悔罪爭郡治麵聖苦諫
到了後半夜,風住雨停,一輪皓月當空,繁星璀璨,蟲兒低鳴。
王詰站在院中仰望了一陣夜空,心裏陡然緊張了起來。
他黑著臉急步進了屋子,對著李雲翰嚷道:“醜時已過,哪有什麽風雨!”
“放心,該來的遲早會來的!”李雲翰喝了口酒,淡然一笑,“這一宿你也累了,還是早點睡吧。”
“我能睡得著?”王詰情緒十分激動,大聲道,“去時你說夜觀天象,今夜子時以後必有一場狂風暴雨;可都過了醜時,怎麽一點動靜也沒有?”
少淩聽後恍然大悟,道:“噢,我總算明白了,原來你想借老天之手,來一場暴風雨摧落京城百花。李兄呀,李兄,這一回你可是失算了!”
“可不是麽,”樓月歎了口氣,“想讓聖上降罪於老天,無疑是癡人說夢!”
王詰憤然道:“唉,他就是給我這樣說的……”
李雲翰見眾人言辭激烈內心不免有些緊張,他起身在院內踱了一圈,一麵掐指計算著。
他回過身子,對著眾人若無其事地說:“都去睡吧;一覺醒來,花落千萬家。”
“哼,睡不著。”杜少淩道。
“我,也失眠了。”樓月附和著。
王詰很是懊悔,歎息道:“唉,一失手成千古恨,悔都來不及了!”
當晚,王詰因擔心盜花之事敗露,為之輾轉反側一夜未曾安睡。
李雲翰倒是像什麽也沒發生過一樣,依舊酣睡如初。
清晨一覺醒來,李雲翰仰望了一陣天空,見天氣睛好,心裏不免有些緊張,可表麵上仍作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杜少淩和樓月見了,雖有滿腹牢騷,卻一時又不好當麵發作。
次日上午,京城天色晴好,碧空萬裏,暖陽高照。
炫帝一行人出了皇宮,林弗和楊嗣郎等群臣早已在宮門外等候多時了。
楊嗣郎上前奏道:“陛下,各國使節已恭候多時了,請啟駕吧。”
炫帝微微頷首,道:“好。”
林弗說,陛下今日賞花,雲淡風輕、晴空萬裏,就連老天也是格外的眷顧。
“不錯,春光明媚,確是好天氣。”炫帝環顧了下四周,問,“褚將軍呢?”
林弗說,據駱峰急報,因邊關突發敵情,褚漠寒已起身離京了。
炫帝聽後心頭不悅,輕歎了一聲,道:“褚將軍為國戍邊須臾不得安享太平,可真是忠心哪。”
“陛下,他怕是沒臉見您了。”楊嗣郎冷笑道。
“楊愛卿,你這是何意……”炫帝雙眉一皺,問。
“他在陛下麵前誇下海口,說拔都武藝高強天下無敵,孰料此人竟是一個草包,沒過幾招,就被九原郡守郭翊給打趴下了。”楊嗣郎道。
“噢,原來如此。”炫帝緩了下神,“郭翊,他回京了……”
“是的,陛下,臣正要向您稟報呢,”林弗幹咳了聲,“郭翊未經陛下恩準,擅離軍營進京遊玩,臣以為當以瀆職問罪。”
汪拱說,去冬臘月突厥突襲九原郡,郭翊輕敵疏於防備,致使當地百姓傷亡慘重。
林弗又道:“陛下,郭翊一向自視甚高,就連褚漠寒也不放在眼裏,還曾上表誣告於他;臣以為他此次擊敗拔都,就是為了報複褚將軍。還望陛下三思。”
炫帝聽後登時一怒,道:“好個郭翊,傳他到惠王府見駕!”
清晨,惠王一早起來,便去後院察看。當他發現仙瓊花瓣缺失,頓時驚懼萬分。
惠王一一查問過兵丁、仆人,方覺女兒最為可疑,於是急忙派人叫來了李嫿。
惠王閉緊了門,厲聲責問李嫿,仙瓊花瓣為何少了?
李嫿搪塞道:“不就少了幾片花瓣,或是老鼠吃了唄。”
惠王不信,再三追問之。李嫿不敢說出實情,隻是低著頭一個勁兒的啜泣。
惠王見女兒不肯實說,一怒之下掄起了拐杖。
李嫿見父親真的動怒了,挨了幾下打後,隻好道出了實情。
惠王聽罷頓覺天旋地轉,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他正思量著如何應對,姬管家來報,說是郭翊求見。
惠王聽了心生困惑,沉思了片刻答應了。
郭翊進屋後拜見過惠王,將盜花救母之事簡單述說了一遍。
見惠王臉色難看,郭翊從懷裏取出了一部兵書,呈上,道:“王爺,此事皆因郭某而起,在下願以這部祖傳兵書《黃石公三略》以作賠償。”
惠王遲疑了下接過了兵書,仔細辨認了一番,覺得像是真跡,於是強壓著內心的興奮,肅然道:“郭將軍,本王並不想難為你,隻是無法向陛下交待呀。”
“王爺勿憂,此事皆郭某一人之過,待會兒見了陛下,在下自會向他當麵請罪。”
惠王聽了頓覺釋然,又念他擂台比武擊敗了拔都,於是嗬嗬一笑:“那就有勞將軍了。”
此時,炫帝帶著文武大臣、以及各國使節等人浩浩蕩蕩的趕到了安興坊。
惠王心懷忐忑正在府門前恭候,見聖駕到了,急忙趕上前去迎駕。君臣二人禮畢,孰料還沒說上幾句,天色驟然大變,一團團烏雲掠過頭頂,四下裏頓時陰暗了起來。緊接著雷聲震震,狂風夾雜著鴿蛋大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將下來,一霎時猶如翻江倒海、萬馬奔騰。
眾人好似墜入黑漆漆深不見底的的峽穀裏,一時手忙腳亂,好不容易護衛著炫帝進了王府。
另一邊,月泉藥鋪。
李雲翰正陪著王詰、少淩二人坐在院裏飲茶,有些麵麵相覷無所適從,忽見風雨大作,頓時喜極而泣,仰天高呼:“天助我也!”
樓月衝了上來,和王詰激動地摟抱在了一起。
炫帝一行因突遭暴風雨而狼狽不堪,他換過了濕衣,坐在客廳裏歇息了許久,仍是驚魂未定。
楊嗣郎急匆匆進了屋,說外麵已風停雨住,天色轉晴。
“睛了?”
“是的,陛下。”
“那仙瓊可無恙?”炫帝急切地問。
楊嗣郎哭喪著臉,道:“陛下,這場風雨來勢凶猛,滿園花木毀傷殆盡,仙瓊也、全沒了。”
“唉,可惜哪,可惜!”炫帝聽後無比懊喪,唉歎了一會,仍有些不死心,想到花園看個究竟。
及至到了花園,炫帝被眼前的一片狼籍所驚呆:胳膊樣粗細的樹木或是被連根拔起,或是被攔腰吹折;花謝草萎,全沒了半點景致。瓊樹早已難覓蹤影,花架散落了一地。炫帝見了感到無比失落、傷感。
“林愛卿,各國使臣都到了,可是花影全無,這讓朕的臉麵何在?!”炫帝輕歎道。
“陛下莫憂,此乃天意也。”
“那如何向各國使臣交待?”炫帝又問。
林弗說,使臣們正在東廂房候見,尚不知情;不妨多賞賜些禮物打發他們走就是了。
惠王急忙插話,說府內有的是上好的蘇杭絲綢、精美瓷器,就隨便用吧。
炫帝猶豫了下,道:“是朕叫他們來賞花的,總得有個說辭吧。”
群臣聽了一時悄然無語。
韋溯對著炫帝道:“瓊花凋落,臣以為未必是壞事!”
林弗狠狠瞪了他一眼,道:“韋大人,休得亂言!”
韋溯並未理睬林弗,對著炫帝不緊不慢道:“陛下,前朝隋煬帝窮奢極欲耽於享樂,為賞瓊花三下揚州,修築運河濫用民力,水殿龍舟綿延百裏之遙,以至身死國滅。”
炫帝聽了很不是滋味,皺緊了眉頭。
林弗對著韋溯怒道:“大膽,你竟敢以前朝之事非議吾皇!”
“在下不敢。”韋溯回過身子,“陛下,臣已為您想好了說辭。”
“哦?”炫帝一愣。
“陛下不妨對各國使臣這樣說,昨夜上蒼托夢於陛下,治國理政需以仁愛為本。適逢驚蜇天降暴雨,此乃上蒼提醒世人,告誡各國使臣應以前朝煬帝為誡,戒奢以儉、體恤民力,方可成就萬世之業。”韋溯侃侃道來。
“嗯,不錯;”炫帝點了下頭,將目光轉向了高峻,“你就代朕跑一趟,照韋卿之意向使臣們傳達。還有,賞賜呢,一定要豐厚些!”
高峻應聲而去。
這時,朔方節度使褚言忠前來拜見。
炫帝見他四平八穩的模樣,笑道:“褚愛卿,你不是在家養病麽,也來王府湊什麽熱鬧?”
“陛下,老臣打了一輩子的仗,本不喜歡什麽花花草草的,可一聽說是仙瓊開花,也想來沾點瑞氣。”褚言忠回道。
炫帝歎息道:“可惜哪,全被方才那一場暴風雨吹沒了!”
“這……”褚言忠呐呐了半晌。
這時,郭翊從人群裏走了出來,上前拜道:“陛下,臣郭翊前來見駕!”
“哼,來得好,朕正要找你呢。”
“陛下莫非為仙瓊一事發怒?”郭翊頓了下,“請恕臣欺君之罪。”
炫帝一愣,道:“你越說朕倒是越糊塗了。”
郭翊道:“陛下,臣母年老體衰病入膏肓,急需用瓊花入藥救治。臣不得已讓郡主采花救母,臣有欺君之罪哪。”
炫帝聽後愣怔了片刻,問他此事當真?
“臣不敢有一字作假。”
惠王上前一步,道:“陛下,剛才郭將軍已向臣弟認過錯了;臣弟以為,如此孝義之士,就連上蒼也為之感動,為他降雨祈福。”
炫帝聽罷思量了片刻,沉下了臉:“郭翊,你為何擅離職守?”
“回稟陛下,一月之前臣曾向兵部連發兩封急報,請求回京述職,卻一直未見答複。此間突聞家母病危,故此匆匆回京。”
炫帝問林弗,可否收到九原郡急報?
林弗心裏一慌,仍故作鎮靜道:“陛下,中書省往來文書一向頗多,老臣近來身體不適,有些還沒來得及細看。”
炫帝“嗯”了聲,又扭頭對著郭翊:“你擅離軍營,一旦突厥來犯卻如何應敵?”
“回陛下,臣臨行之前,已令三軍嚴陣以待。自去歲遭襲後,臣已加固了城防。在城北、城東五裏地,新建了數座烽火台,又增派多路遊騎、斥候沿邊日夜巡查,以確保邊關無憂。”
惠王在一邊聽了臉露些許讚賞之情,高聲道:“陛下,郭將軍料敵於先、行事周密,不愧有名將之風範也。”
炫帝微微點了下頭,問荊王有何看法?
荊王道:“父皇自小教導兒臣,治國安邦以忠孝為本;郭將軍采花救母雖是有過,但其情可鑒;況且事後能及時悔過,還望父皇三思。”
“霖兒所言有理;朕今日雖未曾一睹仙瓊芳姿,不過能成全郭將軍孝道,也足感欣慰。”炫帝當即宣旨,赦免郭翊無罪。
郭翊道過謝,說他還有一事上奏。
炫帝問何事?
郭翊說,上次突厥趁我不備,繞道漁陽駐軍營地,從背後突襲九原城,致使我軍民多有傷亡。據他事後查知,皆因漁陽守軍不戰而退,有縱敵入侵之嫌。
汪拱怒道:“大膽,明明打了敗仗,卻要怪罪於他人!”
“汪大人,此非嫁禍於人,”郭翊回過身子,複對著炫帝,“陛下如若不信,臣願與褚漠寒當麵對質。”
林弗冷笑了下,道:“晚了,褚將軍已離京多時了。”
汪拱說,突厥狡計多端,且戰事瞬息萬變,認為郭翊一麵之辭不足為信!
“那,朕到底該信誰呢?”
林弗說,季溫現為三鎮兵馬監軍,可命他查辦此事。
炫帝並未思索,隨口應允了。
林弗又道:“陛下,前番遭襲皆因軍情不暢、指揮不一所致。若是能將九原郡劃歸褚漠寒轄製,臣敢保證必可杜絕類此之事。”
褚言忠聽了很是不滿:“九原郡可是俺朔方的地盤!”
郭翊說,如將九原郡交給褚漠寒,隻恐城中百姓不答應。
炫帝問,這是為何?
郭翊說,如今九原城內,有許多從漁陽周邊出逃的難民,尤以胡人百姓居多;一旦將此城交於褚漠寒,難民們怕又遭其毒手哪。
汪拱道:“哼,真是危言聳聽!”
“怎麽又是漁陽的難民?”炫帝歎了口氣,“郭翊,你且如實說來。”
郭翊說,此皆因褚漠寒修築雄武大營所致;他此番回京正是為了麵聖稟報此事。
“什麽雄武大營,朕怎麽從未聽說過呢?”炫帝問。
郭翊說,雄武大營在漁陽城以北,方圓十餘裏,外築高牆、內有兵舍,以及數百間打造兵械、儲藏糧草的府庫,城內圈養的牛羊、馬匹更是數以萬計。為修築此城,褚漠寒在河北一帶橫征暴斂、濫用苦力,致使民怨沸騰;百姓如有不從者,輕則棒打、重則殺頭,當地人為此惶恐不安,不得不流落他鄉。
炫帝聽罷直搖頭,輕歎道:“怪了,還有這等事!”
“陛下勿憂;”林弗道,“築城之事呢,臣曾聽褚漠寒說過。他說漁陽乃北境門戶,築此屏障既可加固城防,又利於長期駐守。當時臣以為這是節度使分內之事,也就未曾向您稟報。”
汪拱奏道:“陛下,郭翊小題大做實乃用心叵測,想借此離間君臣關係,還望陛下嚴懲。”
“汪大人,未免言過矣,”韋溯道,“既然因築城而致百姓怨聲載道,那郭將軍秉公直言又何罪之有!”
“嗯,這修築雄武城呢,既是為了禦敵入侵,也還說得過去;”炫帝沉思了片刻,“不過手段呢,確是過激了些。”
炫帝離座走了兩步,對著褚言忠道:“褚愛卿,你說呢?”
“他想搶俺的地盤,俺不答應!”褚言忠斷然道。
“褚將軍,你敢違背聖意?”林弗厲聲威嚇。
“將軍切莫意氣用事!”炫帝嘿嘿一笑,“再說了,你和褚漠寒又係兄弟,皆為朝廷效命……”
“陛下,為了大唐社稷,什麽兄弟不兄弟的!九原郡孤懸河西、地處荒僻,糧草給養皆由我朔方就近供給。要是交給了他,不但糧草給養難以解決,一旦突厥入侵,就連老臣也無法及時調兵回防呀。”褚言忠極力反駁道。
炫帝聽後一時難下決斷,問太子有何見解?
太子說,駐守於九原郡的天德軍以步兵為主,守城保民尚可;既然同羅騎兵已歸褚漠寒指揮,他以為此城仍歸朔方節製為好。
“君無戲言。”林弗冷笑道,“陛下已答應褚漠寒了,豈能輕改!”
炫帝聽了麵有難色,看了眼群臣,道:“這,朕是曾說過……”
褚言忠說,這有何難,他願找褚漠寒說明此情!
“好了,既然褚愛卿不答應,那也就算了,”炫帝轉憂為喜,“不過,你可要顧全大局,切莫傷了和氣!”
褚言忠高聲答應了。
炫帝又對著郭翊說,因念他事出有因,且恕他無罪;不過,為示懲戒,罰沒他一月的薪俸。
待郭翊謝恩過後,炫帝即命啟駕回宮,帶著眾臣匆匆離開了惠王府。
方才那一陣子狂風暴雨著實令褚漠寒有些恐慌。他在親仁坊的私邸默坐了許久,待風雨一停,便吩咐部下動身前往漁陽,並命褚慶隨他同行。
褚慶猶豫了下,說他還沒準備好呢。
褚漠寒高聲道:“不用準備了,這就走!”
“父帥,您不是讓我在京多待幾日嘛,怎麽又變卦了?”
駱峰說,漁陽距京千裏之遙,長公子來一趟也不易;京城繁華之地藏龍臥虎,何不讓他留下多經些世麵。
見父親黯然不語,褚慶又說,漁陽在京事務十分繁雜,既要協調邊鎮與朝廷的關係,又要籌措糧餉、操辦鹽運、馬匹等一些業務,他留下不正好能為父親分憂嗎?
“這些瑣碎之事,你也想做?”褚漠寒問。
“當然能做了;”褚慶不慌不忙,“父帥已是三鎮節度使了,手下十餘萬兵馬每日開支甚巨,而朝廷供應有限,若不多想想辦法怎成!”
褚漠寒聽了眉頭緊鎖,道:“是呀,朝廷每年就撥給俺那麽點糧餉,這多出來的人馬簹得靠俺自己解決。他娘的,再這麽耗下去,也真是撐不了多久了!”
河東幫幫主元衝道:“大帥,河東幫每年僅鹽運一項就獲利百萬之巨呢。”
“哼,那點銀子還不夠老子塞牙縫呢!”褚漠寒白了他一眼。
“大帥,您聽說過武德秘寶嗎?”駱峰聲音高亢,“據說此寶藏富甲天下,若得此寶,何愁什麽糧餉!”
“武德秘寶?”褚漠寒兩眼放光。
“是的。據傳大唐武德年間,隱太子將中原財寶秘藏於九蓮峰下,百餘年來從未被人發現。”
褚漠寒緊盯著駱峰,問:“你敢確定?”
“是的,大帥。”
褚漠寒掃視了一下眾人,將目光投向了元衝,命他負責尋寶一事。
“大帥——”元衝有些遲疑。
褚漠寒瞪眼道:“怎麽你敢違令不遵?”
褚慶說,元幫主幫務繁多,他願協助其尋寶。
“公子所言甚是。”駱峰細細道,“大帥,河東幫做的可不是一般的生意。元幫主呢,既要與各地官員打通關節,又要處理好幫務、買賣,這擔子著實不輕哪。要是能有長公子坐鎮統領,那就好了。”
褚漠寒哈哈一笑:“他娘的,你們倆一個逼,一個勸,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
褚慶身子一抖:“孩兒不敢。”
“大帥,雖說有林相處處袒護著您,不過朝政詭譎、變化無常,您還需多加小心。”駱峰瞅了眼褚慶,“長公子留下呢,一來可及時掌握朝廷動態,收集各方情報;其二呢,也能幫著處理些三鎮在京的事務,設法解決糧餉虧欠之事。”
褚慶隨即又懇求讓他留下來。
褚漠寒想量了一會,說留下可以;不過,絕不能暴露褚慶的真實身份。
“這是為何?”褚慶問。
“小心遭狗咬唄,”褚漠寒眯縫著眼,“天子腳下,不知有多少人在緊盯著俺呢。”
駱峰忙說,有他在,定保長公子無虞。
褚漠寒終於答應了,同時命拔都留下,做褚慶的貼身侍衛。
安排完這一切,褚漠寒便離開了私邸,匆匆趕回了漁陽。
到了後半夜,風住雨停,一輪皓月當空,繁星璀璨,蟲兒低鳴。
王詰站在院中仰望了一陣夜空,心裏陡然緊張了起來。
他黑著臉急步進了屋子,對著李雲翰嚷道:“醜時已過,哪有什麽風雨!”
“放心,該來的遲早會來的!”李雲翰喝了口酒,淡然一笑,“這一宿你也累了,還是早點睡吧。”
“我能睡得著?”王詰情緒十分激動,大聲道,“去時你說夜觀天象,今夜子時以後必有一場狂風暴雨;可都過了醜時,怎麽一點動靜也沒有?”
少淩聽後恍然大悟,道:“噢,我總算明白了,原來你想借老天之手,來一場暴風雨摧落京城百花。李兄呀,李兄,這一回你可是失算了!”
“可不是麽,”樓月歎了口氣,“想讓聖上降罪於老天,無疑是癡人說夢!”
王詰憤然道:“唉,他就是給我這樣說的……”
李雲翰見眾人言辭激烈內心不免有些緊張,他起身在院內踱了一圈,一麵掐指計算著。
他回過身子,對著眾人若無其事地說:“都去睡吧;一覺醒來,花落千萬家。”
“哼,睡不著。”杜少淩道。
“我,也失眠了。”樓月附和著。
王詰很是懊悔,歎息道:“唉,一失手成千古恨,悔都來不及了!”
當晚,王詰因擔心盜花之事敗露,為之輾轉反側一夜未曾安睡。
李雲翰倒是像什麽也沒發生過一樣,依舊酣睡如初。
清晨一覺醒來,李雲翰仰望了一陣天空,見天氣睛好,心裏不免有些緊張,可表麵上仍作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
杜少淩和樓月見了,雖有滿腹牢騷,卻一時又不好當麵發作。
次日上午,京城天色晴好,碧空萬裏,暖陽高照。
炫帝一行人出了皇宮,林弗和楊嗣郎等群臣早已在宮門外等候多時了。
楊嗣郎上前奏道:“陛下,各國使節已恭候多時了,請啟駕吧。”
炫帝微微頷首,道:“好。”
林弗說,陛下今日賞花,雲淡風輕、晴空萬裏,就連老天也是格外的眷顧。
“不錯,春光明媚,確是好天氣。”炫帝環顧了下四周,問,“褚將軍呢?”
林弗說,據駱峰急報,因邊關突發敵情,褚漠寒已起身離京了。
炫帝聽後心頭不悅,輕歎了一聲,道:“褚將軍為國戍邊須臾不得安享太平,可真是忠心哪。”
“陛下,他怕是沒臉見您了。”楊嗣郎冷笑道。
“楊愛卿,你這是何意……”炫帝雙眉一皺,問。
“他在陛下麵前誇下海口,說拔都武藝高強天下無敵,孰料此人竟是一個草包,沒過幾招,就被九原郡守郭翊給打趴下了。”楊嗣郎道。
“噢,原來如此。”炫帝緩了下神,“郭翊,他回京了……”
“是的,陛下,臣正要向您稟報呢,”林弗幹咳了聲,“郭翊未經陛下恩準,擅離軍營進京遊玩,臣以為當以瀆職問罪。”
汪拱說,去冬臘月突厥突襲九原郡,郭翊輕敵疏於防備,致使當地百姓傷亡慘重。
林弗又道:“陛下,郭翊一向自視甚高,就連褚漠寒也不放在眼裏,還曾上表誣告於他;臣以為他此次擊敗拔都,就是為了報複褚將軍。還望陛下三思。”
炫帝聽後登時一怒,道:“好個郭翊,傳他到惠王府見駕!”
清晨,惠王一早起來,便去後院察看。當他發現仙瓊花瓣缺失,頓時驚懼萬分。
惠王一一查問過兵丁、仆人,方覺女兒最為可疑,於是急忙派人叫來了李嫿。
惠王閉緊了門,厲聲責問李嫿,仙瓊花瓣為何少了?
李嫿搪塞道:“不就少了幾片花瓣,或是老鼠吃了唄。”
惠王不信,再三追問之。李嫿不敢說出實情,隻是低著頭一個勁兒的啜泣。
惠王見女兒不肯實說,一怒之下掄起了拐杖。
李嫿見父親真的動怒了,挨了幾下打後,隻好道出了實情。
惠王聽罷頓覺天旋地轉,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他正思量著如何應對,姬管家來報,說是郭翊求見。
惠王聽了心生困惑,沉思了片刻答應了。
郭翊進屋後拜見過惠王,將盜花救母之事簡單述說了一遍。
見惠王臉色難看,郭翊從懷裏取出了一部兵書,呈上,道:“王爺,此事皆因郭某而起,在下願以這部祖傳兵書《黃石公三略》以作賠償。”
惠王遲疑了下接過了兵書,仔細辨認了一番,覺得像是真跡,於是強壓著內心的興奮,肅然道:“郭將軍,本王並不想難為你,隻是無法向陛下交待呀。”
“王爺勿憂,此事皆郭某一人之過,待會兒見了陛下,在下自會向他當麵請罪。”
惠王聽了頓覺釋然,又念他擂台比武擊敗了拔都,於是嗬嗬一笑:“那就有勞將軍了。”
此時,炫帝帶著文武大臣、以及各國使節等人浩浩蕩蕩的趕到了安興坊。
惠王心懷忐忑正在府門前恭候,見聖駕到了,急忙趕上前去迎駕。君臣二人禮畢,孰料還沒說上幾句,天色驟然大變,一團團烏雲掠過頭頂,四下裏頓時陰暗了起來。緊接著雷聲震震,狂風夾雜著鴿蛋大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將下來,一霎時猶如翻江倒海、萬馬奔騰。
眾人好似墜入黑漆漆深不見底的的峽穀裏,一時手忙腳亂,好不容易護衛著炫帝進了王府。
另一邊,月泉藥鋪。
李雲翰正陪著王詰、少淩二人坐在院裏飲茶,有些麵麵相覷無所適從,忽見風雨大作,頓時喜極而泣,仰天高呼:“天助我也!”
樓月衝了上來,和王詰激動地摟抱在了一起。
炫帝一行因突遭暴風雨而狼狽不堪,他換過了濕衣,坐在客廳裏歇息了許久,仍是驚魂未定。
楊嗣郎急匆匆進了屋,說外麵已風停雨住,天色轉晴。
“睛了?”
“是的,陛下。”
“那仙瓊可無恙?”炫帝急切地問。
楊嗣郎哭喪著臉,道:“陛下,這場風雨來勢凶猛,滿園花木毀傷殆盡,仙瓊也、全沒了。”
“唉,可惜哪,可惜!”炫帝聽後無比懊喪,唉歎了一會,仍有些不死心,想到花園看個究竟。
及至到了花園,炫帝被眼前的一片狼籍所驚呆:胳膊樣粗細的樹木或是被連根拔起,或是被攔腰吹折;花謝草萎,全沒了半點景致。瓊樹早已難覓蹤影,花架散落了一地。炫帝見了感到無比失落、傷感。
“林愛卿,各國使臣都到了,可是花影全無,這讓朕的臉麵何在?!”炫帝輕歎道。
“陛下莫憂,此乃天意也。”
“那如何向各國使臣交待?”炫帝又問。
林弗說,使臣們正在東廂房候見,尚不知情;不妨多賞賜些禮物打發他們走就是了。
惠王急忙插話,說府內有的是上好的蘇杭絲綢、精美瓷器,就隨便用吧。
炫帝猶豫了下,道:“是朕叫他們來賞花的,總得有個說辭吧。”
群臣聽了一時悄然無語。
韋溯對著炫帝道:“瓊花凋落,臣以為未必是壞事!”
林弗狠狠瞪了他一眼,道:“韋大人,休得亂言!”
韋溯並未理睬林弗,對著炫帝不緊不慢道:“陛下,前朝隋煬帝窮奢極欲耽於享樂,為賞瓊花三下揚州,修築運河濫用民力,水殿龍舟綿延百裏之遙,以至身死國滅。”
炫帝聽了很不是滋味,皺緊了眉頭。
林弗對著韋溯怒道:“大膽,你竟敢以前朝之事非議吾皇!”
“在下不敢。”韋溯回過身子,“陛下,臣已為您想好了說辭。”
“哦?”炫帝一愣。
“陛下不妨對各國使臣這樣說,昨夜上蒼托夢於陛下,治國理政需以仁愛為本。適逢驚蜇天降暴雨,此乃上蒼提醒世人,告誡各國使臣應以前朝煬帝為誡,戒奢以儉、體恤民力,方可成就萬世之業。”韋溯侃侃道來。
“嗯,不錯;”炫帝點了下頭,將目光轉向了高峻,“你就代朕跑一趟,照韋卿之意向使臣們傳達。還有,賞賜呢,一定要豐厚些!”
高峻應聲而去。
這時,朔方節度使褚言忠前來拜見。
炫帝見他四平八穩的模樣,笑道:“褚愛卿,你不是在家養病麽,也來王府湊什麽熱鬧?”
“陛下,老臣打了一輩子的仗,本不喜歡什麽花花草草的,可一聽說是仙瓊開花,也想來沾點瑞氣。”褚言忠回道。
炫帝歎息道:“可惜哪,全被方才那一場暴風雨吹沒了!”
“這……”褚言忠呐呐了半晌。
這時,郭翊從人群裏走了出來,上前拜道:“陛下,臣郭翊前來見駕!”
“哼,來得好,朕正要找你呢。”
“陛下莫非為仙瓊一事發怒?”郭翊頓了下,“請恕臣欺君之罪。”
炫帝一愣,道:“你越說朕倒是越糊塗了。”
郭翊道:“陛下,臣母年老體衰病入膏肓,急需用瓊花入藥救治。臣不得已讓郡主采花救母,臣有欺君之罪哪。”
炫帝聽後愣怔了片刻,問他此事當真?
“臣不敢有一字作假。”
惠王上前一步,道:“陛下,剛才郭將軍已向臣弟認過錯了;臣弟以為,如此孝義之士,就連上蒼也為之感動,為他降雨祈福。”
炫帝聽罷思量了片刻,沉下了臉:“郭翊,你為何擅離職守?”
“回稟陛下,一月之前臣曾向兵部連發兩封急報,請求回京述職,卻一直未見答複。此間突聞家母病危,故此匆匆回京。”
炫帝問林弗,可否收到九原郡急報?
林弗心裏一慌,仍故作鎮靜道:“陛下,中書省往來文書一向頗多,老臣近來身體不適,有些還沒來得及細看。”
炫帝“嗯”了聲,又扭頭對著郭翊:“你擅離軍營,一旦突厥來犯卻如何應敵?”
“回陛下,臣臨行之前,已令三軍嚴陣以待。自去歲遭襲後,臣已加固了城防。在城北、城東五裏地,新建了數座烽火台,又增派多路遊騎、斥候沿邊日夜巡查,以確保邊關無憂。”
惠王在一邊聽了臉露些許讚賞之情,高聲道:“陛下,郭將軍料敵於先、行事周密,不愧有名將之風範也。”
炫帝微微點了下頭,問荊王有何看法?
荊王道:“父皇自小教導兒臣,治國安邦以忠孝為本;郭將軍采花救母雖是有過,但其情可鑒;況且事後能及時悔過,還望父皇三思。”
“霖兒所言有理;朕今日雖未曾一睹仙瓊芳姿,不過能成全郭將軍孝道,也足感欣慰。”炫帝當即宣旨,赦免郭翊無罪。
郭翊道過謝,說他還有一事上奏。
炫帝問何事?
郭翊說,上次突厥趁我不備,繞道漁陽駐軍營地,從背後突襲九原城,致使我軍民多有傷亡。據他事後查知,皆因漁陽守軍不戰而退,有縱敵入侵之嫌。
汪拱怒道:“大膽,明明打了敗仗,卻要怪罪於他人!”
“汪大人,此非嫁禍於人,”郭翊回過身子,複對著炫帝,“陛下如若不信,臣願與褚漠寒當麵對質。”
林弗冷笑了下,道:“晚了,褚將軍已離京多時了。”
汪拱說,突厥狡計多端,且戰事瞬息萬變,認為郭翊一麵之辭不足為信!
“那,朕到底該信誰呢?”
林弗說,季溫現為三鎮兵馬監軍,可命他查辦此事。
炫帝並未思索,隨口應允了。
林弗又道:“陛下,前番遭襲皆因軍情不暢、指揮不一所致。若是能將九原郡劃歸褚漠寒轄製,臣敢保證必可杜絕類此之事。”
褚言忠聽了很是不滿:“九原郡可是俺朔方的地盤!”
郭翊說,如將九原郡交給褚漠寒,隻恐城中百姓不答應。
炫帝問,這是為何?
郭翊說,如今九原城內,有許多從漁陽周邊出逃的難民,尤以胡人百姓居多;一旦將此城交於褚漠寒,難民們怕又遭其毒手哪。
汪拱道:“哼,真是危言聳聽!”
“怎麽又是漁陽的難民?”炫帝歎了口氣,“郭翊,你且如實說來。”
郭翊說,此皆因褚漠寒修築雄武大營所致;他此番回京正是為了麵聖稟報此事。
“什麽雄武大營,朕怎麽從未聽說過呢?”炫帝問。
郭翊說,雄武大營在漁陽城以北,方圓十餘裏,外築高牆、內有兵舍,以及數百間打造兵械、儲藏糧草的府庫,城內圈養的牛羊、馬匹更是數以萬計。為修築此城,褚漠寒在河北一帶橫征暴斂、濫用苦力,致使民怨沸騰;百姓如有不從者,輕則棒打、重則殺頭,當地人為此惶恐不安,不得不流落他鄉。
炫帝聽罷直搖頭,輕歎道:“怪了,還有這等事!”
“陛下勿憂;”林弗道,“築城之事呢,臣曾聽褚漠寒說過。他說漁陽乃北境門戶,築此屏障既可加固城防,又利於長期駐守。當時臣以為這是節度使分內之事,也就未曾向您稟報。”
汪拱奏道:“陛下,郭翊小題大做實乃用心叵測,想借此離間君臣關係,還望陛下嚴懲。”
“汪大人,未免言過矣,”韋溯道,“既然因築城而致百姓怨聲載道,那郭將軍秉公直言又何罪之有!”
“嗯,這修築雄武城呢,既是為了禦敵入侵,也還說得過去;”炫帝沉思了片刻,“不過手段呢,確是過激了些。”
炫帝離座走了兩步,對著褚言忠道:“褚愛卿,你說呢?”
“他想搶俺的地盤,俺不答應!”褚言忠斷然道。
“褚將軍,你敢違背聖意?”林弗厲聲威嚇。
“將軍切莫意氣用事!”炫帝嘿嘿一笑,“再說了,你和褚漠寒又係兄弟,皆為朝廷效命……”
“陛下,為了大唐社稷,什麽兄弟不兄弟的!九原郡孤懸河西、地處荒僻,糧草給養皆由我朔方就近供給。要是交給了他,不但糧草給養難以解決,一旦突厥入侵,就連老臣也無法及時調兵回防呀。”褚言忠極力反駁道。
炫帝聽後一時難下決斷,問太子有何見解?
太子說,駐守於九原郡的天德軍以步兵為主,守城保民尚可;既然同羅騎兵已歸褚漠寒指揮,他以為此城仍歸朔方節製為好。
“君無戲言。”林弗冷笑道,“陛下已答應褚漠寒了,豈能輕改!”
炫帝聽了麵有難色,看了眼群臣,道:“這,朕是曾說過……”
褚言忠說,這有何難,他願找褚漠寒說明此情!
“好了,既然褚愛卿不答應,那也就算了,”炫帝轉憂為喜,“不過,你可要顧全大局,切莫傷了和氣!”
褚言忠高聲答應了。
炫帝又對著郭翊說,因念他事出有因,且恕他無罪;不過,為示懲戒,罰沒他一月的薪俸。
待郭翊謝恩過後,炫帝即命啟駕回宮,帶著眾臣匆匆離開了惠王府。
方才那一陣子狂風暴雨著實令褚漠寒有些恐慌。他在親仁坊的私邸默坐了許久,待風雨一停,便吩咐部下動身前往漁陽,並命褚慶隨他同行。
褚慶猶豫了下,說他還沒準備好呢。
褚漠寒高聲道:“不用準備了,這就走!”
“父帥,您不是讓我在京多待幾日嘛,怎麽又變卦了?”
駱峰說,漁陽距京千裏之遙,長公子來一趟也不易;京城繁華之地藏龍臥虎,何不讓他留下多經些世麵。
見父親黯然不語,褚慶又說,漁陽在京事務十分繁雜,既要協調邊鎮與朝廷的關係,又要籌措糧餉、操辦鹽運、馬匹等一些業務,他留下不正好能為父親分憂嗎?
“這些瑣碎之事,你也想做?”褚漠寒問。
“當然能做了;”褚慶不慌不忙,“父帥已是三鎮節度使了,手下十餘萬兵馬每日開支甚巨,而朝廷供應有限,若不多想想辦法怎成!”
褚漠寒聽了眉頭緊鎖,道:“是呀,朝廷每年就撥給俺那麽點糧餉,這多出來的人馬簹得靠俺自己解決。他娘的,再這麽耗下去,也真是撐不了多久了!”
河東幫幫主元衝道:“大帥,河東幫每年僅鹽運一項就獲利百萬之巨呢。”
“哼,那點銀子還不夠老子塞牙縫呢!”褚漠寒白了他一眼。
“大帥,您聽說過武德秘寶嗎?”駱峰聲音高亢,“據說此寶藏富甲天下,若得此寶,何愁什麽糧餉!”
“武德秘寶?”褚漠寒兩眼放光。
“是的。據傳大唐武德年間,隱太子將中原財寶秘藏於九蓮峰下,百餘年來從未被人發現。”
褚漠寒緊盯著駱峰,問:“你敢確定?”
“是的,大帥。”
褚漠寒掃視了一下眾人,將目光投向了元衝,命他負責尋寶一事。
“大帥——”元衝有些遲疑。
褚漠寒瞪眼道:“怎麽你敢違令不遵?”
褚慶說,元幫主幫務繁多,他願協助其尋寶。
“公子所言甚是。”駱峰細細道,“大帥,河東幫做的可不是一般的生意。元幫主呢,既要與各地官員打通關節,又要處理好幫務、買賣,這擔子著實不輕哪。要是能有長公子坐鎮統領,那就好了。”
褚漠寒哈哈一笑:“他娘的,你們倆一個逼,一個勸,是不是早就串通好了?”
褚慶身子一抖:“孩兒不敢。”
“大帥,雖說有林相處處袒護著您,不過朝政詭譎、變化無常,您還需多加小心。”駱峰瞅了眼褚慶,“長公子留下呢,一來可及時掌握朝廷動態,收集各方情報;其二呢,也能幫著處理些三鎮在京的事務,設法解決糧餉虧欠之事。”
褚慶隨即又懇求讓他留下來。
褚漠寒想量了一會,說留下可以;不過,絕不能暴露褚慶的真實身份。
“這是為何?”褚慶問。
“小心遭狗咬唄,”褚漠寒眯縫著眼,“天子腳下,不知有多少人在緊盯著俺呢。”
駱峰忙說,有他在,定保長公子無虞。
褚漠寒終於答應了,同時命拔都留下,做褚慶的貼身侍衛。
安排完這一切,褚漠寒便離開了私邸,匆匆趕回了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