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陷迷情姑女暗鬥法


    惠王因仙瓊之事痛打了女兒,內心很是愧疚,於是前去撫慰她。


    李嫿見惠王到了,於是故作傷痛行走十分遲緩。


    惠王說,都怪他脾氣不好,傷著了女兒。


    李嫿說不怪父王,是她行事荒唐,險些讓他蒙羞。


    惠王上前欲察看傷情,李嫿扭捏了下身子又躲開了,說隻是傷了點皮肉,過幾日就好了。


    惠王聽後這才稍稍放下了心。


    這時,王詰興衝衝地來見李嫿,忽聞屋內有惠王的話音,趕忙停下了腳步,伏在了窗外偷聽二人談話。


    李嫿輕歎了一聲,道:“不知怎的,每到清明節前就會想起我娘,一點也睡不踏實。”


    “你娘過世的早,讓你從小吃了不少苦頭。再過一月,是她十周年祭日,父王要為她舉辦一場隆重的祭禮。”惠王臉帶憂傷,雙眼迷離,“對了,昨日你娘還托夢給我,說丟心不下你呢。”


    “哦?”


    惠王說,嫿兒也不小了,該找個如意郎君出嫁了。


    李嫿聽後臉唰的紅了,忙道:“父王不急,孩兒還沒想好呢。”


    惠王沉下臉來,道:“已過二十了,豈能不急!”


    李嫿說再緩一緩吧。


    “你呀,總是挑三揀四的,這不行那也不就。上個月,要不是郭翊勝了擂台,險些讓你嫁給了那個叫拔都的。這一回,父王要為你做主,擇一位佳婿。”


    李嫿聽了一時語塞。


    惠王說,他要為女兒從此次省試的中榜者中挑選一位。


    “父王,你怎知孩兒樂意不?”李嫿緊繃著臉。


    “當然要讓你滿意了。”惠王精神一振,“據說此次報考的豪門貴胄子弟不少,有前宰相房玄齡之後房澤,申國公崔遜之孫崔凱,對了,還有侍禦史楊嗣郎之子楊暄……隻要你看得上,準能說成!”


    “那他們要是沒考中呢?”


    “怎麽會呢?”惠王幹笑了下,“對於這些官宦子弟來說,中榜還不易如探囊取物一般。”


    李嫿說,那不過是一些紈絝子弟,她才不稀罕呢!


    惠王愣了下,道:“那,你想怎樣?”


    李嫿說她自小清閑好樂,若是有人能陪她整日彈琴賦詩,聊聊知心話,也就心滿意足了。


    惠王想了下,道:“按你所言,莫非是看上了那個落魄秀才——王詰?”


    李嫿有些羞澀,低下頭輕聲道:“是又怎樣?”


    惠王說,王詰雖有才華,可惜家境清寒,門不當戶不對!


    “那他要是中了呢?”李嫿反問道。


    惠王突然放聲大笑,道:“他能中?他要是中了,就隨你便!”


    “父王,這可是你說的,咱們一言為定。他若落榜,我聽你的;他要是中了呢,你得聽我的。”


    “你敢跟父王打賭;孩兒,這一回你輸定了!”惠王說罷揚長而去。


    王詰在窗外聽了內心惴惴不安。他等惠王走遠了,才進了屋子。


    “嫿兒,我錯了。”王詰大步上前,拱手行禮。


    李嫿哼了聲,將頭扭向了一邊。


    “還生我的氣?”王詰輕撫著李嫿。


    “若要我不生氣,你得答應我一件事。”


    王詰問何事?


    李嫿說,離開那個姓樓的!


    “這……”王詰身子一顫。


    “這什麽!難道我堂堂一個郡主還比不上那個開小店的?”


    “嫿兒,此事不急。目下省試在即,等過了這個關口再說。”


    李嫿搖了下頭,道:“別做夢了,有那麽多官宦子弟在,你還想中榜!”


    “嫿兒,剛才你和令父說的我全聽見了;為了你,這一次我豁出去了!”


    “好吧,公子,”李嫿點了下頭,“為讓你安心讀書備考,我已命人找了一處僻靜院落。”


    王詰驚喜道:“真的?”


    李嫿說房子在歸義坊,明日他便可搬去住下。


    李嫿說著從博古架上拿過一把鑰匙,遞給了他,道:“若是公子高中,此屋以後就歸你了。”


    王詰接過鑰匙,長長籲了口氣,道:“這下好了,父母來京也有地方住了。”


    “令父母要進京?”


    王詰“嗯”了聲,說父親身子一直患有咳喘舊疾,想帶他找京城名醫看看。


    “公子,可別忘了專心攻讀呀。”李嫿一邊提醒,一邊將臉湊近了王詰。


    王詰見她雙峰微顫、嬌聲嗲氣,登時頭腦一熱,將她攬入了懷裏……


    自從看上了王詰,平鈺為此常常是悶悶不樂、茶飯不思。


    侍女寧芯看出來了,勸道:“殿下既然看中了王公子,為何不向他表白?”


    平鈺訕訕一笑,說嫿兒賢孝,她不忍奪其所愛。


    “這有何難,隻要做的天衣無縫,她怎敢跟您較真!”寧芯說著湊到了近前,向平鈺出了個主意。


    平鈺聽後思量了一陣,點頭默許了。


    寧芯接令後,暗中派人去了昆明池,糾集了一群當地的農民,唆使他們前去惠王府鬧事。


    這夥人手舉著“毀我良田,還我家園”的木牌,圍堵在王府門前又哭又鬧,很快就聚攏了一大群圍觀者。


    一個白發老頭跪倒在地,向路人泣訴惠王的罪過。原來三四年前,惠王在昆明池邊修建私家莊園時,強占了他們的田地,拆毀了他們的家園,以致他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雖說有人告到了官府,可是由於惠王背後打點、買通了有關官員,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嫿正獨坐於寢室窗前,想念著王詰。忽聽巧珠說,有一群百姓圍聚在王府前鬧事,不禁有些心慌意亂、坐臥不安。


    惠王得知後勃然大怒,命姬管家帶著一幫子家丁手持棍棒,將前來尋訪鬧事的百姓強行驅趕走了。


    一連好幾日王詰沒回藥鋪住了,樓泉懷疑他已變了心。這日清晨,趁著打掃屋子的機會,緊鎖著眉頭,語氣沉重,道:“月兒,你也不小了,該找一門親事了。”


    “爹,你又催了;還是等王詰考完試再說吧。”樓月輕聲回道。


    “算了,還是別等他了!”


    樓月聽了登時一愣:“哦?”


    樓泉說,王詰整日出沒於王公貴侯家,怕是心早就變了;勸女兒還是另找一個合適的。


    樓月不信,說王詰不是那樣的人!


    “哼,他變沒變爹還能看不出來!”


    “爹——”


    “別等他了,”樓泉的口氣變得和緩了許多,“月兒,我看李先生不錯,既講義氣又懂得體貼……”


    樓月聽後臉騰的紅了,憤然道:“爹,你又瞎說了!”


    父女二人正說間,王詰回到了藥鋪。


    簡單寒暄了幾句,王詰轉身上了樓,去收拾自己的行李。


    不到一柱香的功夫,王詰便收拾好了行李,手拎肩背的下了樓。


    “你要搬走?”樓月攔住了。


    王詰“嗯”了聲,說父母後日要來長安,他已為二老在歸義坊另租了一處宅子。那兒清靜,正好能安心讀書。


    王詰說著掏出了一錠銀子,遞給了樓月,讓她貼補些家用。


    “你騙我!”樓月一把推開了,“歸義坊離惠王府那麽近,還不是方便你和那狐狸精約會。”


    “月兒,別胡說,我真是為了讀書備考!”


    “是麽?”樓月說著從那些行李裏翻找出了一隻香囊,背麵赫然繡著“李嫿”二字,問,“這又做何解釋?”


    王詰一時木然,愣怔不語。


    樓月將香囊狠狠地甩在了地上,道:“有此定情信物,你還有何話可說!”


    “唉,月兒,不就一隻香囊麽;我和她真的什麽也沒有!”王詰強辯道。


    “沒有?”樓月冷笑道,“那就寫份保證書來,斷了和她的來往!”


    王詰唉歎了一聲,無言以對。


    這時,寧芯進了藥鋪,她假裝奉李嫿之命,來接王詰去惠王府。


    樓月聽後登時來了氣:“正說著呢,她就派人來了。”


    王詰正在氣頭上,對著寧芯吼道:“走開,我不去了!”


    “公子,這怎麽成?”寧芯一臉肅然,“郡主的脾氣,你可是清楚的!”


    “哼,不去又能怎樣!”


    樓月冷笑道:“當然要去了。”


    “你,這是……”王詰一愣。


    “我跟你一塊去,看看那個狐狸精到底長的什麽心!”樓月道。


    “姓樓的,你敢辱罵郡主!”寧芯厲聲喝道。


    “罵了又怎的!”


    寧芯哼了一聲,將王詰拉到了門外,肅然道:“郡主吩咐了,昨夜之事誰也不許說!”


    樓月衝上前來對著寧芯喝道:“滾!告訴那個狐狸精,以後休要再找他!”


    寧芯並未理睬她,對著王詰道:“公子,你可得放清醒了。”


    “去,告訴郡主,以後我和她一刀兩斷!”王詰說著又回到了藥鋪。


    寧芯見計得逞,冷笑道:“公子真是絕情,可不要後悔喲。”


    當日,王詰不顧樓月勸阻將行李搬到了歸義坊新居。


    屋子雖略顯破舊,庭院也有些小,但有一架綠色葡萄藤纏繞、幾杆青竹相伴,倒也清靜雅致。


    王詰帶人將屋內屋外齊齊打掃了一遍,又置辦了些新家俱,才算是有了一個新家。


    過了兩日,弟弟王詢帶著父母趕到了京城。眾人見了麵,略作寒暄後,王詰帶著二老仔細看過了新居。王詰的父親王樸十分高興,慨歎道:“三年多沒見了,想不到詰兒會如此出息,住上了這麽大一處宅院。”


    王母也甚是寬慰,笑道:“詰兒,這下我和你爹可以安心了。”


    “隻要二老高興就好,”王詰輕輕歎了口氣,“這些年孩兒奔波在外,為了謀生個中辛酸一言難盡哪。”


    “嗯,爹明白,明白……”王樸點了點頭,回道。


    惠王府,李嫿寢室。


    李嫿獨自彈奏了一會兒琴,心情有些悵然,於是起身走到了窗前遠眺。


    平鈺大步進了屋子,高聲道:“嫿兒,令父要大禍臨頭了!”


    李嫿驚回頭,問:“小姑何出此言?”


    “你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


    李嫿搖了下頭,說她真不知。


    平鈺一臉肅然,說三年前,惠王在昆明池邊修築避暑山莊,強占了當地百姓數百畝良田。如今那些人無家可歸、四處尋訪,都鬧到王府了。


    “嗯,”李嫿故作鎮靜,輕聲道,“原來是此事。”


    “還有呢……”


    “哦?”


    “據說去年令尊奉旨查抄逆臣韋直宅邸,見其女容貌出眾,私帶回府納為小妾。可有此事?”平鈺問。


    李嫿見父親老底被揭,當下傻了眼。


    “這私納逆臣之女為妾,按大唐律法又該如何處置?”平鈺頓了下,“輕則下獄,重則杖罰!這兩件事,據說禦史台已收到了舉報,正準備彈劾他呢。”


    李嫿聽後驚恐萬分,道:“小姑,這可如何是好?”


    “想救令尊,難哪。”


    李嫿思忖了下,急忙向平鈺求救;說隻要能救父王一命,她說什麽也答應!


    “惠王行事太過,目下也隻有向皇兄求情了。”平鈺思忖了片刻,黯然道。


    李嫿跪倒在地,泣道:“小姑,父王要是有個好歹,我也不想活了。”


    “這個忙呢,我當然想幫了。”平鈺扶李嫿起來,緩緩道。


    “真的,那太好了。”李嫿聽了轉憂為喜。


    “那王公子陪我練琴一事,你可不要食言哪。”平鈺嘿嘿一笑,“以後呢,他就是我的了。”


    李嫿聽了頓覺眼前一黑,差點暈倒在地上……


    驚蜇過後,天氣驟然變得炎熱起來。


    陳業碩年過五旬,體胖怕熱;為納涼避暑,他仿照皇宮的“月涼殿”,偷偷在自家後院裏建造了一座涼屋,名曰“清涼閣”。


    為使涼屋避暑效果更好,他讓匠人們重新換裝了一副大的扇葉,調試一下水車。


    陳業碩手撚胡須,望著呼呼飛轉的扇葉送來一陣陣涼風,不由得得意的笑了。


    這時米管家前來匯報,說是他去過右相府了,林弗沒在家。


    陳業碩聽了很是納悶,自語道:“這麽熱的天,他會去哪兒呢?”


    其實此刻,林弗急欲見炫帝,正在趕往皇宮的路上。


    數日來,炫帝因沒有欣賞到瓊花而悶悶不樂。


    懿妃看出來了,提議他外出散心。兩人出了寢宮,沿著太液池畔漫步。


    堤岸兩側垂柳依依、花草芬芳,成群的鳥兒飛來飛去、婉轉啼鳴,陣陣暖風吹來令人十分愜意。


    “一夜春色香滿園。”炫帝觀賞了許久,一時興致盎然,“好久沒陪愛妃遊園了,今日朕要好好欣賞一下這春景。”


    懿妃扭了下腰,微喘著氣,輕搖著綢扇道:“妾妃累了,還是歇一會兒吧。”


    “這才走了幾步,愛妃就累了?”


    懿妃微閉著雙目,道:“昨夜妾妃一宿沒睡好,忽見這光景搖曳難免有些神誌恍惚。”


    “愛妃,怕是有什麽心事吧?”


    “嗯,”懿妃眉頭一蹙,“陛下,上次妾妃說的事您還記著吧?”


    炫帝愣了下,問何事?


    “陛下,左相人選可有著落了?”


    “原來是此事。”炫帝聽了嗬嗬一笑,“愛妃莫急,朕還沒定呢。”


    “陛下一再敷衍臣妃,莫不是怕林弗反對?”


    炫帝皺眉道:“此話何意?”


    “陛下,林弗獨攬朝政多年,朝臣們都看他的臉色行事,陛下豈能不有所顧慮呢。”


    “愛妃怎能這樣說呢,”炫帝登時變得嚴肅起來,“愛妃放心,有朕在,由不得他亂來!”


    “臣妃明白。”懿妃嫣然一笑,輕輕撫摸著他的身子,“陛下當然有辦法了。”


    兩人正嬉笑交談著,一個小黃門來報,說是林弗求見。


    炫帝哼了聲,道:“來得好;傳他覲見。”


    不一會兒,林弗到了涼亭下,拜見過炫帝。


    炫帝問他,此來何事?


    林弗說,因左相一事久拖未決,朝臣們頗有微辭,不知聖上作何打算?


    “愛卿費心了,”炫帝裝作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沒錯,此事久拖下去確也不是個辦法;林卿,你說呢?”


    “陛下,當初左相人選以褚漠寒、楊嗣郎兩人呼聲最高,然臣以為,若要陛下不得罪此二人,還需另擇他人。”


    “何人?”


    “工部尚書汪拱。”


    炫帝聽後有些不樂,沉下了臉,道:“褚漠寒才打發走了,可楊嗣郎還在哪。”


    “陛下,莫非擔心楊嗣郎有怨意吧?”


    “真是的,”炫帝板著臉,“難道楊嗣郎就不可為相?”


    林弗幹咳了下,道:“陛下,臣以為楊嗣郎與汪拱相比,各有優劣。楊嗣郎入朝不過數載,已領劍南節度使一銜,官居從三品,且身兼大小十餘職,已是格外重用。此人雖善理財,可資曆較淺,尚需曆練。而汪拱,已入朝十餘載,六部之中他大多任過職,諳熟各部事務。其二,此人忠於陛下、顧全大局,他任戶部色役使時,竭力征收租庸調,從而使大唐國庫為之充盈。”


    懿妃站在涼亭後的花蔭深處,聽了林弗所言,不禁十分惱火。


    “這豈是他汪拱一人之功。”炫帝頗不耐煩,瞪眼道,“當年租庸調一事搞得天下怨聲載道,各地官員多有上奏彈劾,告他貪汙受賄、中飽私囊。要不是朕盡力壓著,哼,他早就下大獄了!”


    “陛下,以往汪拱行事雖是嚴苛了些,那還不是為了陛下您哪。”


    “為朕……”炫帝聽了一頭霧水。


    “當然是了。”林甫嘿嘿一笑,不慌不忙道,“近些來來,陛下後宮賞賜、用度耗費日甚,可是又不能隨意到國庫中支取。試想一下,要是當年沒有他每年額外給後宮上貢的例銀,陛下哪來的錢花!“


    炫帝聽後一時語塞。


    林弗繼續說,楊嗣郎乃懿妃之兄,聖上為國選材當避用人唯親之嫌。


    炫帝聽後雖是反感,但一時又難以找出理由來駁斥,隻好陪著笑臉道:“好,朕明白了,且容朕再細細思量一下。”


    林弗諾了聲,隨即告辭而去。


    荊王府內,書房。


    荊王閱覽了一會公文,感覺有些困倦。他走到了窗前,遙望著遠山白雲,回想起昔日駐守江陵時,他和李雲翰飲酒暢談的那些快活日子,不免有些悵然。


    正凝思間,長史艾允來報,說汪拱請他前去桃穀山莊飲酒、賞花。


    “又是他!”荊王一擺手,“就說本王公務繁忙,去不了。”


    艾允說,汪拱已連著兩次相邀了;他要是再推脫不去,難免給人以閑話,說他不恤人情。


    荊王聽後有些無奈,猶豫了下答應了。


    艾允正欲離屋去做些準備,被荊王叫住了,問他可有李雲翰的下落?


    艾允道:“自上次街頭巧遇之後,在下曾派人四處查訪,至今還沒有線索。”


    “怪了,此次進京,他為何不來見本王,難道是不想入仕為官?”


    “殿下,一般寒士入仕,不外乎兩條路,一為科考,二為高官舉薦、陛下詔幸;依在下看來,他或是為求終南捷徑,隱居於林泉、待價而沽吧。”


    “不,你也太小看他了,”荊王笑了下,“此人行事磊落,不會為了自抬身價而去隱居的。”


    岑楓來見達複,說李雲翰近來除了飲酒賦詩、逛街遊玩,並未發現什麽異常。


    “他倒是瀟灑風流喲。”達複幹笑了下,“這些年了,無論走到哪兒,他仍是秉性不改。”


    靜默了一陣,岑楓又說李雲翰打算搬離折柳客棧,另找個地方安身。


    “他想搬家?”


    “是的。”


    “嗯,我知道了,”達複一揚眉,“你可要盯緊了,千萬別讓他出什麽差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賦之群英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旗並收藏大唐賦之群英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