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九蓮峰再會恩師
數日未見,樓月很是思念王詰,這日又到歸義坊來找他。
王樸有些難為情,於是謊說王詰最近忙於公事,連著好些日子都沒回家了。
樓月聽了有些失望,可她並不急著離開,前前後後幫著王詢收拾過屋子,做好了飯才走。
王詰的母親看著樓月遠去的背影,欣喜道:“這姑娘不錯,手腳勤快又善解人意,跟親閨女一樣。”
王樸問,你看上了?
“嗯,”王母點了點頭,雙眉一蹙,“唉,也不知王詰是怎麽想的……”
“他呀,能娶月兒是他的福份!”王父慨歎道。
因女兒外出,樓泉一人在藥鋪料理著生意。由於顧客驟然增多,他一時應付不過來,有些手忙腳亂的。
忽然一個頭戴灰色襆頭身著皂衣的壯漢走了進來,將屋子四下裏掃視了一遍。
原來此人乃是幺紅,奉元衝之令前來查找那兩枚丟失的官印。
幺紅一眼瞥見了櫃架上的那隻牛皮包裹,急忙拿起來看了下。他對著樓泉壓低了聲音,問:“店家,這包裹裏的東西呢?”
樓泉正忙於手頭上的生意,沒好氣的說,扔了。
“扔到哪兒了?”
“不就兩塊破石頭……扔到後院了。”樓泉很不耐煩,回道。
“店家,麻煩你找一下。”幺紅懇求著。
“你是誰呀?沒看我正忙著!”樓泉白了幺紅一眼。
幺紅說,他就是那個包裹的失主。
“你……”樓泉丟開了顧客,走上前來仔細打量了他一番,“客官既是失主,請問那官印又是從何而來?”
幺紅聽後愣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說清楚了,我再去找!”樓泉厲聲喝道。
幺紅見藥鋪人多怕露了破綻,於是拱了拱手,道:“拜托您了,東西先放著,待我家主人來了再取。”
幺紅說畢悻悻離去。
管家倪遂從河東幫碼頭回來後,急忙向褚慶做了匯報:據元衝預計,若是路途順利的話,那批良馬、砂金將於近日運抵京畿。
褚慶聽後滿意的點了下頭。
倪遂並不急著離開,說他還打聽到了一件事:聽說幫會不小心弄丟了兩枚官印,元衝為此甚是惱怒,將那管事的給沉河了……
“這個元衝,行事可真是魯莽,回頭我非得好好訓斥他一番不可。”褚慶一臉怒色,靜坐了一會才緩過了神,命倪遂多備些玉器,上九蓮峰時用。
因褚慶交待的太急,倪遂於是趕緊去了庫房,從漁陽送來的岫玉中挑選出一些精美的玉器,裝了滿滿一箱。
待備好了玉器,褚慶當即帶著倪遂等人出了山莊,直奔九蓮峰。
這一次因有監院塗坤暗中助力,紫旭真人破例接待了他。
到了馭鶴亭下,褚慶深施一禮,道:“晚生慶壹,前來拜見真人。”
倪遂隨即呈上了禮箱,笑道:“這些玉器,還請真人笑納。”
不待紫旭真人發話,塗坤趕忙接過了禮箱將它放在了案幾上,小心打開了。
紫旭真人瞥了眼禮箱,輕撫著銀須,道:“公子不辭辛勞兩次造訪,不知有何事?”
“恕晚生冒昧,欲請真人出山。”
“出山,”紫旭微微一笑,“貧道老朽之身,何談什麽出山?”
“真人見笑了,”褚慶畢恭畢敬道,“晚生自小長於漁陽,時遭突厥、契丹犯境入侵,百姓苦無寧日;而真人曾戍邊多年威望猶在,如能下山救百姓於水火,實乃社稷之幸也。”
“貧道隱沒江湖多年、悉心研道,早已不聞世事了。”
褚慶忙道:“真人過謙了。哪怕您輕車簡從到邊關走上一遭,也算是功德無量!”
“天地有命,道法自然,”紫旭站直了身子,“我意已決,你不必再勸了。來人,送客。”
褚慶感覺十分尷尬,佇立於原地一動不動。
“這些玉器,請公子原樣帶回吧。”紫旭說。
“這……真人不是喜歡玉器麽?”褚慶怯聲問道。
“沒錯,貧道是愛玉,可隻鍾愛那些和田古玉,”紫旭神色漠然,“至於這些碧玉,貧道並無絲毫興趣。”
褚慶一聽登時傻了眼,半晌說不出話來。
“公子請帶回吧,”塗坤向褚慶使了個眼色,將禮物又送還給了倪遂。
“好吧,晚生告辭了。”褚慶幹笑了下,對著紫旭行過了禮,轉身離開了玉華觀。
出了道觀,褚慶心裏十分懊喪,騎在馬上一點精神也沒有。
行至半山腰,突然從半空掠過一隻老鷹,直撲他的坐騎而來。馬兒受了驚,撒開四蹄沿著崎嶇山道狂奔而下。
褚慶趕忙勒緊了馬韁,卻一時約束不住;眼看著前方百步開外就是一處陡彎,他驚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時,李雲翰帶著武七到了陡彎處,忽見從山上飛奔下一騎,頓覺情勢不妙,於是高聲喊道:“快,鬆開馬鐙!”
褚慶聽了當即清醒了過來,趕忙將兩腳脫離了馬鐙。
眨眼之間,那匹馬衝到了陡彎處。武七飛身一躍,將褚慶拽下了坐騎。
那匹馬直衝而下,瞬間墜入了深穀。
褚慶站起了身子喘了一會兒氣才緩過神來,拜謝過李雲翰和武七。
褚慶說他叫慶壹,從漁陽到京行商,做些絲綢、茶葉生意;此番進山是到玉華觀遊玩。
交談之中,當他得知紫旭真人是李雲翰的師父時,不禁多了一個心眼,暗中留下了仆人阿蒯前去盯梢。
李雲翰到了玉華觀,欲拜見紫旭真人。可是道童爾秋以事先沒有約定為由一口給回絕了。
李雲翰取下了玉佩,讓爾秋拿著前去通報。
爾秋見他誠意十足,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走開了。
不一會兒,監院塗坤到了觀外,將李雲翰、武七帶到了馭鶴亭下。
李雲翰疾步上前拜見過師父,不料紫旭十分冷淡,道:“十餘年了,若不是見到此佩,貧道還真給忘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些年來,弟子無時不想念恩師。”李雲翰小心回道。
“那,為何今日才來見我?”
“說來話長。三年之前,家父突遭病故,弟子在家守孝,雖有師姐傳訊,可一時脫身不得。待弟子守孝一畢,進京見過了師姐,方知師父下落。”
紫旭真人沉默了片刻,還過了玉佩,說若再沒別的事,他可以下山了。
紫旭真人說罷扭身欲走,被李雲翰叫住了;他回過了頭,問李雲翰還有何事?
“十餘年前那日,師父為何突然離開了青城山?”李雲翰問。
“噢,原來是此事;”紫旭凝視了他一陣,微閉著雙目,緩緩道來,“那些年青城山上佛、道兩派為爭房舍、田產而械鬥不斷、屢有傷亡,官府亦無能為力。為師奉旨前往調停,依遵旨意:‘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田產各為一半’,遂平息了兩方數十年的恩怨。為師原本打算多住些時日,不料忽接家兄病危之訊,隻好匆忙離去。”
“噢,原來如此;”李雲翰頓了下,“弟子再問一句,師父雲遊四方為何帶著小盈師姐?”
“這,”紫旭沉吟了片刻,“還是等以後她告訴你吧。”
“那,小盈師姐傳話也是師父之意?”
“嗯,”紫旭真人手撚長須,微微一笑,“有仙人曾一連三日托夢,說我此生和一個戴魚龍玉佩者有緣。”
李雲翰聽了心有所悟,又取下了玉佩,捧上道:“此佩乃先祖所傳已逾百年,是我李氏族人血脈的象征。家父臨終之前,一再叮囑我善待此佩,不得輕易示人……”
未等李雲翰說完,紫旭打斷了他的話:“那你為何又將它係於腰間、招搖於市?”
“為了認祖歸宗;如遇高人識得此佩,或可解我家世之謎。”
紫旭聽了微微點頭,接過玉佩細細端詳了一陣,雙眉緊皺,道:“此玉背後有一道蛇形血沁,不祥哪。”
“哦?”李雲翰心頭一震。
“不過,好在此玉曆經多年洗磨,其惡運殆已褪盡,你也不必太過在意。”紫旭說著將玉佩還給了他。
李雲翰收好了玉佩,又說他想留下來多陪陪師父。
紫旭真人凝視了他一陣,將視線轉向了群峰;良久,他回過頭來,道:“好吧。盈兒雖入道門,可仍貪戀紅塵。為師年歲已高,也隻有寄厚望於你了。”
當日,李雲翰和武七留宿於玉華觀,下榻於觀內的一間簡陋的偏房裏。
在山上一連待了數日,也不見紫旭真人的麵,李雲翰為此頗覺不安。有時他去廳堂聽聽居士傳道,有時帶著武七到各處峰巒坡穀間遊走,賞略一下山林美景。
這日清晨,李雲翰像往常一樣早早起了床,在院內陪著武七練劍,忽然紫旭真人帶著塗坤到了,對著他朗聲道:“歇息了幾日,你可以下山了。”
“師父,這是為何?”李雲翰問。
紫旭手拈長須,道:“自你上山之後,道術、劍法皆有所長進;不過,因你今世塵緣太重,還需到俗世了清才是。”
李雲翰猶豫了下,道:“弟子不想走!”
“世事自有定數,”紫旭嗬嗬一笑,“以後若是想念為師,上山來找便是。”
紫旭說著命塗坤取過了一隻包裹,說是送他的盤纏。
李雲翰接過那隻包裹掂量了下,感覺十分的沉重;他打開了包裹,裏麵是一堆碎金銀塊。
“師父,這盤纏未免太重了;”李雲翰說著將包裹放下了,揖首再拜,“弟子告辭了!”
李雲翰說罷帶著武七頭也不回地走了。
紫旭凝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佇立了許久,直到那遠影消失在淡淡的霧靄裏。
數日未見,樓月很是思念王詰,這日又到歸義坊來找他。
王樸有些難為情,於是謊說王詰最近忙於公事,連著好些日子都沒回家了。
樓月聽了有些失望,可她並不急著離開,前前後後幫著王詢收拾過屋子,做好了飯才走。
王詰的母親看著樓月遠去的背影,欣喜道:“這姑娘不錯,手腳勤快又善解人意,跟親閨女一樣。”
王樸問,你看上了?
“嗯,”王母點了點頭,雙眉一蹙,“唉,也不知王詰是怎麽想的……”
“他呀,能娶月兒是他的福份!”王父慨歎道。
因女兒外出,樓泉一人在藥鋪料理著生意。由於顧客驟然增多,他一時應付不過來,有些手忙腳亂的。
忽然一個頭戴灰色襆頭身著皂衣的壯漢走了進來,將屋子四下裏掃視了一遍。
原來此人乃是幺紅,奉元衝之令前來查找那兩枚丟失的官印。
幺紅一眼瞥見了櫃架上的那隻牛皮包裹,急忙拿起來看了下。他對著樓泉壓低了聲音,問:“店家,這包裹裏的東西呢?”
樓泉正忙於手頭上的生意,沒好氣的說,扔了。
“扔到哪兒了?”
“不就兩塊破石頭……扔到後院了。”樓泉很不耐煩,回道。
“店家,麻煩你找一下。”幺紅懇求著。
“你是誰呀?沒看我正忙著!”樓泉白了幺紅一眼。
幺紅說,他就是那個包裹的失主。
“你……”樓泉丟開了顧客,走上前來仔細打量了他一番,“客官既是失主,請問那官印又是從何而來?”
幺紅聽後愣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說清楚了,我再去找!”樓泉厲聲喝道。
幺紅見藥鋪人多怕露了破綻,於是拱了拱手,道:“拜托您了,東西先放著,待我家主人來了再取。”
幺紅說畢悻悻離去。
管家倪遂從河東幫碼頭回來後,急忙向褚慶做了匯報:據元衝預計,若是路途順利的話,那批良馬、砂金將於近日運抵京畿。
褚慶聽後滿意的點了下頭。
倪遂並不急著離開,說他還打聽到了一件事:聽說幫會不小心弄丟了兩枚官印,元衝為此甚是惱怒,將那管事的給沉河了……
“這個元衝,行事可真是魯莽,回頭我非得好好訓斥他一番不可。”褚慶一臉怒色,靜坐了一會才緩過了神,命倪遂多備些玉器,上九蓮峰時用。
因褚慶交待的太急,倪遂於是趕緊去了庫房,從漁陽送來的岫玉中挑選出一些精美的玉器,裝了滿滿一箱。
待備好了玉器,褚慶當即帶著倪遂等人出了山莊,直奔九蓮峰。
這一次因有監院塗坤暗中助力,紫旭真人破例接待了他。
到了馭鶴亭下,褚慶深施一禮,道:“晚生慶壹,前來拜見真人。”
倪遂隨即呈上了禮箱,笑道:“這些玉器,還請真人笑納。”
不待紫旭真人發話,塗坤趕忙接過了禮箱將它放在了案幾上,小心打開了。
紫旭真人瞥了眼禮箱,輕撫著銀須,道:“公子不辭辛勞兩次造訪,不知有何事?”
“恕晚生冒昧,欲請真人出山。”
“出山,”紫旭微微一笑,“貧道老朽之身,何談什麽出山?”
“真人見笑了,”褚慶畢恭畢敬道,“晚生自小長於漁陽,時遭突厥、契丹犯境入侵,百姓苦無寧日;而真人曾戍邊多年威望猶在,如能下山救百姓於水火,實乃社稷之幸也。”
“貧道隱沒江湖多年、悉心研道,早已不聞世事了。”
褚慶忙道:“真人過謙了。哪怕您輕車簡從到邊關走上一遭,也算是功德無量!”
“天地有命,道法自然,”紫旭站直了身子,“我意已決,你不必再勸了。來人,送客。”
褚慶感覺十分尷尬,佇立於原地一動不動。
“這些玉器,請公子原樣帶回吧。”紫旭說。
“這……真人不是喜歡玉器麽?”褚慶怯聲問道。
“沒錯,貧道是愛玉,可隻鍾愛那些和田古玉,”紫旭神色漠然,“至於這些碧玉,貧道並無絲毫興趣。”
褚慶一聽登時傻了眼,半晌說不出話來。
“公子請帶回吧,”塗坤向褚慶使了個眼色,將禮物又送還給了倪遂。
“好吧,晚生告辭了。”褚慶幹笑了下,對著紫旭行過了禮,轉身離開了玉華觀。
出了道觀,褚慶心裏十分懊喪,騎在馬上一點精神也沒有。
行至半山腰,突然從半空掠過一隻老鷹,直撲他的坐騎而來。馬兒受了驚,撒開四蹄沿著崎嶇山道狂奔而下。
褚慶趕忙勒緊了馬韁,卻一時約束不住;眼看著前方百步開外就是一處陡彎,他驚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時,李雲翰帶著武七到了陡彎處,忽見從山上飛奔下一騎,頓覺情勢不妙,於是高聲喊道:“快,鬆開馬鐙!”
褚慶聽了當即清醒了過來,趕忙將兩腳脫離了馬鐙。
眨眼之間,那匹馬衝到了陡彎處。武七飛身一躍,將褚慶拽下了坐騎。
那匹馬直衝而下,瞬間墜入了深穀。
褚慶站起了身子喘了一會兒氣才緩過神來,拜謝過李雲翰和武七。
褚慶說他叫慶壹,從漁陽到京行商,做些絲綢、茶葉生意;此番進山是到玉華觀遊玩。
交談之中,當他得知紫旭真人是李雲翰的師父時,不禁多了一個心眼,暗中留下了仆人阿蒯前去盯梢。
李雲翰到了玉華觀,欲拜見紫旭真人。可是道童爾秋以事先沒有約定為由一口給回絕了。
李雲翰取下了玉佩,讓爾秋拿著前去通報。
爾秋見他誠意十足,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走開了。
不一會兒,監院塗坤到了觀外,將李雲翰、武七帶到了馭鶴亭下。
李雲翰疾步上前拜見過師父,不料紫旭十分冷淡,道:“十餘年了,若不是見到此佩,貧道還真給忘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些年來,弟子無時不想念恩師。”李雲翰小心回道。
“那,為何今日才來見我?”
“說來話長。三年之前,家父突遭病故,弟子在家守孝,雖有師姐傳訊,可一時脫身不得。待弟子守孝一畢,進京見過了師姐,方知師父下落。”
紫旭真人沉默了片刻,還過了玉佩,說若再沒別的事,他可以下山了。
紫旭真人說罷扭身欲走,被李雲翰叫住了;他回過了頭,問李雲翰還有何事?
“十餘年前那日,師父為何突然離開了青城山?”李雲翰問。
“噢,原來是此事;”紫旭凝視了他一陣,微閉著雙目,緩緩道來,“那些年青城山上佛、道兩派為爭房舍、田產而械鬥不斷、屢有傷亡,官府亦無能為力。為師奉旨前往調停,依遵旨意:‘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田產各為一半’,遂平息了兩方數十年的恩怨。為師原本打算多住些時日,不料忽接家兄病危之訊,隻好匆忙離去。”
“噢,原來如此;”李雲翰頓了下,“弟子再問一句,師父雲遊四方為何帶著小盈師姐?”
“這,”紫旭沉吟了片刻,“還是等以後她告訴你吧。”
“那,小盈師姐傳話也是師父之意?”
“嗯,”紫旭真人手撚長須,微微一笑,“有仙人曾一連三日托夢,說我此生和一個戴魚龍玉佩者有緣。”
李雲翰聽了心有所悟,又取下了玉佩,捧上道:“此佩乃先祖所傳已逾百年,是我李氏族人血脈的象征。家父臨終之前,一再叮囑我善待此佩,不得輕易示人……”
未等李雲翰說完,紫旭打斷了他的話:“那你為何又將它係於腰間、招搖於市?”
“為了認祖歸宗;如遇高人識得此佩,或可解我家世之謎。”
紫旭聽了微微點頭,接過玉佩細細端詳了一陣,雙眉緊皺,道:“此玉背後有一道蛇形血沁,不祥哪。”
“哦?”李雲翰心頭一震。
“不過,好在此玉曆經多年洗磨,其惡運殆已褪盡,你也不必太過在意。”紫旭說著將玉佩還給了他。
李雲翰收好了玉佩,又說他想留下來多陪陪師父。
紫旭真人凝視了他一陣,將視線轉向了群峰;良久,他回過頭來,道:“好吧。盈兒雖入道門,可仍貪戀紅塵。為師年歲已高,也隻有寄厚望於你了。”
當日,李雲翰和武七留宿於玉華觀,下榻於觀內的一間簡陋的偏房裏。
在山上一連待了數日,也不見紫旭真人的麵,李雲翰為此頗覺不安。有時他去廳堂聽聽居士傳道,有時帶著武七到各處峰巒坡穀間遊走,賞略一下山林美景。
這日清晨,李雲翰像往常一樣早早起了床,在院內陪著武七練劍,忽然紫旭真人帶著塗坤到了,對著他朗聲道:“歇息了幾日,你可以下山了。”
“師父,這是為何?”李雲翰問。
紫旭手拈長須,道:“自你上山之後,道術、劍法皆有所長進;不過,因你今世塵緣太重,還需到俗世了清才是。”
李雲翰猶豫了下,道:“弟子不想走!”
“世事自有定數,”紫旭嗬嗬一笑,“以後若是想念為師,上山來找便是。”
紫旭說著命塗坤取過了一隻包裹,說是送他的盤纏。
李雲翰接過那隻包裹掂量了下,感覺十分的沉重;他打開了包裹,裏麵是一堆碎金銀塊。
“師父,這盤纏未免太重了;”李雲翰說著將包裹放下了,揖首再拜,“弟子告辭了!”
李雲翰說罷帶著武七頭也不回地走了。
紫旭凝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佇立了許久,直到那遠影消失在淡淡的霧靄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