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七夕夜王詰複仇難遂願
元衝在海明樓飽食了一頓生魚膾。臨近黃昏,他趁著天色尚明離開了酒樓,帶著幺紅和兩個護衛直奔城南而去。
途經一條僻巷時,幺紅按捺不住心頭的困惑,小心問道:“幫主,說好的東去渭州,怎麽又往南走了?”
元衝懶洋洋的打了個嗬欠,道:“改去九蓮峰。”
“幫主去九蓮峰做甚?”幺紅追問道。
“多嘴!”元衝揮了下鞭,“這也是你該問的?”
幺紅聽了趕忙俯首認錯。
王詰和樓月一路跟蹤著元衝,見巷道四下陰暗荒僻,於是一連甩出了數支梅花箭鏢。那兩個護衛中鏢倒地,幺紅險被擊中,躲到了一株樹後。
元衝避過了箭鏢,飛身下馬大喝一聲:“何人膽敢行凶?”
樓月和王詰並未答話,蒙著麵挺劍直撲上前,左右夾擊元衝。元衝不慌不忙抽出了大刀,以一敵二。他刀法嫻熟、剛勁有力,逼得王詰、樓月步步後退。七八個回合,王詰和樓月明顯落了下風。兩人見勢不妙欲行退走,卻又被元衝、幺紅死死纏住,一時難以脫身。
不遠處,一隊巡邏的官兵聞聲趕了過來。
危急時刻,忽見兩個蒙麵漢子趕到,一麵拚死敵住了元衝,一麵急呼王詰、樓月逃走。
王詰聽那蒙麵漢子話音耳熟,知是李雲翰和武七,登時鬆了口氣。
元衝和李雲翰、武七分別交了手,見兩人皆為五行刀法,不禁有些困惑。
武七拚死敵住了元衝,力道與刀法不相上下。打鬥了四五個回合後,武七並未戀戰,掩護著眾人且戰且退,到了巷口一個縱身跳出了圈外;元衝因有要事在身,並未追趕,帶著幺紅匆匆離去。
李雲翰率眾人逃到了一座破舊的寺院。一進屋內,他便對著王詰責斥道:“你也太魯莽了,這麽大的事也不提前說一聲。”
“事急矣,不想連累了兄長……”王詰深表歉意。
“李兄怎知此事?”樓月問。
“你說呢?”李雲翰微微一笑,“‘七夕’之約,話裏有話,豈能瞞得過我。”
“多謝兄長相助,”樓月唉歎了聲,“隻可惜沒殺了元衝那狗賊!”
李雲翰說,元衝武功極高,即使他們三人聯手也未必能勝。
王詰點了下頭,道:“沒錯,此人武功確在你我之上,力道強勁、刀法純熟,頗似李兄之五行劍法。”
“當然像了,他也曾拜紫旭真人為師呢。”李雲翰道。
“原來如此。”王詰靜默了下,“對了,剛才聽他們說要去九蓮峰,不知意欲何為?”
“九蓮峰,”李雲翰腦海裏迅速閃過褚慶詢問武德秘寶的畫麵,“莫非是為了尋寶……”
“尋什麽寶?”
“武德秘寶。”李雲翰說著取下了玉佩,遞與武七,“七郞,帶上此佩速去九蓮峰,請師父多加提防。”
武七諾了聲,接過玉佩領命而去。
沉默了一陣,王詰又道:“對了,上次我去宗正寺查閱皇室族譜,找到了有關隱太子的記錄:他膝下兩女之事較為詳盡,而所生五子隻寫夭亡,再無多言;由此看來,當初隱太子罹難之後,除了兩個女兒僥幸活著,再沒留下任何子嗣了。”
李雲翰驚道:“真的?”
“我親眼所見,豈能騙你!”
“你是沒騙我。”李雲翰思忖了片刻,“不過,史籍曆來是由勝者所寫,這其中的隱晦之情,或許隻有上蒼曉得了!”
屋內一時寂然。
忽然從門外傳來了一陣朗笑,隨著屋門一開,從暗黑之中走進來了一位中年女子,眾人抬頭一看,卻是平鈺公主。原來平鈺悟出了王詰所言,帶人一路跟蹤到了寺院。
見眾人驚慌未定,平鈺高聲笑道:“什麽名滿天下的才子,原來是一夥雞鳴狗盜之徒罷了!”
“殿下,你……”王詰支吾其辭。
“言而無信。”平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私會小情人,讓我在皇兄跟前丟盡了臉麵!”
“師姐息怒,是我約他來的。”李雲翰解釋道。
“是麽?這深更半夜的,一個個腰懸利刃能幹出什麽好事!”平鈺凝視著李雲翰,“你呀,還真拿自個兒當皇親了,竟想從皇譜裏為自己找一個出身,這下該死心了!”
“真的不會假,假的也真不了。”李雲翰一臉淡定。
“還嘴硬呢。”平鈺白了他一眼,又走到了樓月跟前,諷笑道,“喲,這小妖女又回京了!”
樓月厲聲道:“為父報仇,這也有錯?”
平鈺哼了聲,將目光移向了王詰:“你堂堂七尺男兒,卻屢屢食言,真是個口是心非的小人!”
“師姐言重了。”李雲翰欠了下身子,“俗言說,強扭的瓜不甜,殿下又豈能以勢欺人、奪人所愛!”
“是麽?這隻瓜呢,不管它是甜是苦,我是摘定了。”
“休得蠻橫!”樓月按劍上前,“為了王詰,我願與你比試一番。若是我輸了,王詰跟你;你若輸了,以後別再找他!”
“想贏我?行,你出招吧。”平鈺冷笑一聲,旋即亮出了劍來。
樓月也不答話,抽出劍來比劃了下,隨之與她對打在了一起。
王詰在一邊見了心裏發慌,卻不知如何是好。
李雲翰見樓月漸落下風,於是輕甩了下袖扇滅了蠟燭,登時屋內漆黑一片。平鈺見狀隻好停下了手,怒道:“誰做的手腳?”
屋內一片靜寂。
“天意唄。”李雲翰重新點燃了蠟燭,“佛堂之前舞刀弄劍、褻瀆聖靈,連老天也看不過去了。”
“什麽天意,分明是你不想看我贏她!”平鈺說畢走到了王詰身邊,輕拉了下他,勸他一起走。
樓月趁平鈺不備,突然揮起劍來從身後猛刺了過去。
平鈺聞聽響動,身子一扭躲了過去。不料緊接著第二劍又刺了過來,平鈺躲避不及,眼看著刀尖就要刺中她的左臂。好在王詰及時出手,一掌擊倒了樓月。
樓月麵露痛苦從地上爬了起來,痛責王詰,為何打她?
“你背後傷人,也太卑鄙了!”王詰憤然道。
“哼,你敢罵我……”樓月顫抖了幾下,淚水將出。
“大夥可親眼見的,”平鈺一臉不屑對著樓月,“就算你贏了,仍是個下三濫貨色!”
“哼,你倆都罵我;”樓月見狀分外委曲,淚水奪眶而出,“我這就走!”
樓月說畢扭捏著身子出了屋子。
王詰上前幾步欲追趕樓月,被李雲翰拉了回來,道:“讓她走吧;她滿腦子全是仇恨,也該清醒一下了。”
王詰望著樓月遠去的背影,長長歎息了一聲。
“師姐受驚了,”李雲翰凝視著平鈺,“此事既因王詰而起,當由他作一了斷。”
王詰聽了很是為難,訥訥了半晌才道:“樓家有恩於我,樓父遇害,月兒又落得如此光景,我怎能棄之不管!”
“那我呢?”平鈺問。
王詰一時難以作答。
“當斷不斷必生禍亂!”李雲翰怒視著王詰,“是時候該做作決斷了。”
“殿下,要不這樣,等我為樓伯報了仇,報答過樓家的恩情再說。”王詰小聲道。
“你倆可真行,說來說去,又將我給繞進去了。”平鈺緊盯著王詰,“行,我再信你一次;不過,在沒除掉凶手之前,你還得聽我的。”
王詰無奈的點了下頭。
待平鈺走開了,王詰趕忙出了寺院去追尋樓月。
樓月並沒走多遠。兩人見麵後相互對視了一陣,王詰先開口致了歉意,誓言會斷了與平鈺之情。
樓月見他淚語相告情意懇切,不免有所釋懷,心一軟原諒了他。
當晚,王詰找了一家僻靜小客棧投宿,兩人同床共寢又恩愛如初。
因擔心元衝報複,次日一早,王詰帶著樓月出了京城,到了三官廟。兩人穿過廟後的一片黑鬆林,拐過了一道山梁,眼前是一片高低不等由磚石壘成的塔林。塔林正南方向有一塊開闊的平地,搭建了七八間房舍,雖是簡陋卻也整齊雅致。
王詰對樓月說,此處名為塔坡,讓她在此放心休養;待日後有了機會,再設法為父報仇。
“嗯。”樓月眼含秋波,輕皺了下眉,“隻是初到此地,何以安心住下?”
“放心,待會兒見過一人,你就放心了。”王詰說畢信步走到了其中一處三開間的房門前,輕輕叩門。
不一會兒門開了,從屋裏走出了一位白眉老僧,原來他正是王詰的師父智明長老。
王詰拱手行禮,拜見過師父。
智明問他,此來何事?
王詰看了眼身邊的樓月,道:“這位樓姑娘,因家人不幸遇難,弟子想帶她在此小住幾日,還望師父恩準。”
智明輕捋長須,凝視了樓月一陣,道:“姑娘眉宇之間暗藏一股殺氣,不知有何苦衷?”
“長老見諒,”樓月雙眉一蹙,“家父為人所殺而報仇不得,故此心生殺氣。”
“因報難料呀。”智明微微一笑,“姑娘且住下,但願這天地之靈氣可洗淨姑娘心頭之恨,重拾平靜。”
樓月欠身道:“謝長老教誨。”
“師父不僅德行深厚,武功也是非比尋常。”王詰對著樓月說。
“太好了,不知長老能否教我?”樓月懇求智明。
“姑娘見笑了,老衲不過粗通些拳腳功夫而已。”智明長老微閉雙目,“況且武學種類繁多,拳腳、兵械、內功、暗器……不知姑娘想學哪一樣?”
樓月怯聲道:“我呢,想學最簡單、又最厲害的……”
“這可難煞老衲了。”智明神色肅然,“初次相見,不知姑娘武學根底深淺,可否先演練一下。”
樓月諾了聲,隨即抽出了劍演練了起來。
待安排好了樓月,王詰又趕回了太樂署。他擔心自己遲到了而受賈升責斥,心神不安的看著樂工們演練了一陣。見一切如常,心方才安穩了。到了午後,忽接黎清派人捎來了口信,說有要事請他前往黎宅一敘。他趁著歇息空當,悄悄溜出了樂坊,匆匆趕往黎宅。
王詰走了沒多久,寧芯奉命前來找他,卻沒見到人,當心起了恨意。
到了黎宅,王詰見過黎清,稍作寒暄了一陣。黎清神色凝重,輕歎了聲,道:“我就要離開長安了,臨行之前想與王兄道聲別。”
王詰感覺事出突然,問這是為何?
黎清給他斟滿了一杯酒、遞上,不緊不慢的說,他一向自視清高,數年來從不與達官貴人們交往,推掉了許多宴會曲樂之邀,得罪了不少人……此次被辭,他更是無臉在京城待下去了。
“黎兄風骨清奇、不事諂媚,實在令人敬佩。”王詰緊蹙雙眉,“不知黎兄又要去往何地?”
“東都洛陽。黎某剛過中年,上有二老下有孩童,還需找份活計養活他們。”黎清喝了口酒,“東都樂坊有我舊人,我想去那兒討份差事做。”
“好。”王詰點了下頭,“黎兄離別之日,小弟定要前往送行。”
“王兄不必了。”黎清淒然一笑,“王兄新到太樂署,一應大小事務皆需親身而為,已是勞累不堪,更何況賈升那廝緊盯著不放呢。”
王詰苦笑了下,道:“嗯,也罷。”
兩人雖在樂坊一同共事的時間不長,可是皆視對方為難得的知音,一說起來就沒個完,且飲且談一直喝到了黃昏。
元衝在海明樓飽食了一頓生魚膾。臨近黃昏,他趁著天色尚明離開了酒樓,帶著幺紅和兩個護衛直奔城南而去。
途經一條僻巷時,幺紅按捺不住心頭的困惑,小心問道:“幫主,說好的東去渭州,怎麽又往南走了?”
元衝懶洋洋的打了個嗬欠,道:“改去九蓮峰。”
“幫主去九蓮峰做甚?”幺紅追問道。
“多嘴!”元衝揮了下鞭,“這也是你該問的?”
幺紅聽了趕忙俯首認錯。
王詰和樓月一路跟蹤著元衝,見巷道四下陰暗荒僻,於是一連甩出了數支梅花箭鏢。那兩個護衛中鏢倒地,幺紅險被擊中,躲到了一株樹後。
元衝避過了箭鏢,飛身下馬大喝一聲:“何人膽敢行凶?”
樓月和王詰並未答話,蒙著麵挺劍直撲上前,左右夾擊元衝。元衝不慌不忙抽出了大刀,以一敵二。他刀法嫻熟、剛勁有力,逼得王詰、樓月步步後退。七八個回合,王詰和樓月明顯落了下風。兩人見勢不妙欲行退走,卻又被元衝、幺紅死死纏住,一時難以脫身。
不遠處,一隊巡邏的官兵聞聲趕了過來。
危急時刻,忽見兩個蒙麵漢子趕到,一麵拚死敵住了元衝,一麵急呼王詰、樓月逃走。
王詰聽那蒙麵漢子話音耳熟,知是李雲翰和武七,登時鬆了口氣。
元衝和李雲翰、武七分別交了手,見兩人皆為五行刀法,不禁有些困惑。
武七拚死敵住了元衝,力道與刀法不相上下。打鬥了四五個回合後,武七並未戀戰,掩護著眾人且戰且退,到了巷口一個縱身跳出了圈外;元衝因有要事在身,並未追趕,帶著幺紅匆匆離去。
李雲翰率眾人逃到了一座破舊的寺院。一進屋內,他便對著王詰責斥道:“你也太魯莽了,這麽大的事也不提前說一聲。”
“事急矣,不想連累了兄長……”王詰深表歉意。
“李兄怎知此事?”樓月問。
“你說呢?”李雲翰微微一笑,“‘七夕’之約,話裏有話,豈能瞞得過我。”
“多謝兄長相助,”樓月唉歎了聲,“隻可惜沒殺了元衝那狗賊!”
李雲翰說,元衝武功極高,即使他們三人聯手也未必能勝。
王詰點了下頭,道:“沒錯,此人武功確在你我之上,力道強勁、刀法純熟,頗似李兄之五行劍法。”
“當然像了,他也曾拜紫旭真人為師呢。”李雲翰道。
“原來如此。”王詰靜默了下,“對了,剛才聽他們說要去九蓮峰,不知意欲何為?”
“九蓮峰,”李雲翰腦海裏迅速閃過褚慶詢問武德秘寶的畫麵,“莫非是為了尋寶……”
“尋什麽寶?”
“武德秘寶。”李雲翰說著取下了玉佩,遞與武七,“七郞,帶上此佩速去九蓮峰,請師父多加提防。”
武七諾了聲,接過玉佩領命而去。
沉默了一陣,王詰又道:“對了,上次我去宗正寺查閱皇室族譜,找到了有關隱太子的記錄:他膝下兩女之事較為詳盡,而所生五子隻寫夭亡,再無多言;由此看來,當初隱太子罹難之後,除了兩個女兒僥幸活著,再沒留下任何子嗣了。”
李雲翰驚道:“真的?”
“我親眼所見,豈能騙你!”
“你是沒騙我。”李雲翰思忖了片刻,“不過,史籍曆來是由勝者所寫,這其中的隱晦之情,或許隻有上蒼曉得了!”
屋內一時寂然。
忽然從門外傳來了一陣朗笑,隨著屋門一開,從暗黑之中走進來了一位中年女子,眾人抬頭一看,卻是平鈺公主。原來平鈺悟出了王詰所言,帶人一路跟蹤到了寺院。
見眾人驚慌未定,平鈺高聲笑道:“什麽名滿天下的才子,原來是一夥雞鳴狗盜之徒罷了!”
“殿下,你……”王詰支吾其辭。
“言而無信。”平鈺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私會小情人,讓我在皇兄跟前丟盡了臉麵!”
“師姐息怒,是我約他來的。”李雲翰解釋道。
“是麽?這深更半夜的,一個個腰懸利刃能幹出什麽好事!”平鈺凝視著李雲翰,“你呀,還真拿自個兒當皇親了,竟想從皇譜裏為自己找一個出身,這下該死心了!”
“真的不會假,假的也真不了。”李雲翰一臉淡定。
“還嘴硬呢。”平鈺白了他一眼,又走到了樓月跟前,諷笑道,“喲,這小妖女又回京了!”
樓月厲聲道:“為父報仇,這也有錯?”
平鈺哼了聲,將目光移向了王詰:“你堂堂七尺男兒,卻屢屢食言,真是個口是心非的小人!”
“師姐言重了。”李雲翰欠了下身子,“俗言說,強扭的瓜不甜,殿下又豈能以勢欺人、奪人所愛!”
“是麽?這隻瓜呢,不管它是甜是苦,我是摘定了。”
“休得蠻橫!”樓月按劍上前,“為了王詰,我願與你比試一番。若是我輸了,王詰跟你;你若輸了,以後別再找他!”
“想贏我?行,你出招吧。”平鈺冷笑一聲,旋即亮出了劍來。
樓月也不答話,抽出劍來比劃了下,隨之與她對打在了一起。
王詰在一邊見了心裏發慌,卻不知如何是好。
李雲翰見樓月漸落下風,於是輕甩了下袖扇滅了蠟燭,登時屋內漆黑一片。平鈺見狀隻好停下了手,怒道:“誰做的手腳?”
屋內一片靜寂。
“天意唄。”李雲翰重新點燃了蠟燭,“佛堂之前舞刀弄劍、褻瀆聖靈,連老天也看不過去了。”
“什麽天意,分明是你不想看我贏她!”平鈺說畢走到了王詰身邊,輕拉了下他,勸他一起走。
樓月趁平鈺不備,突然揮起劍來從身後猛刺了過去。
平鈺聞聽響動,身子一扭躲了過去。不料緊接著第二劍又刺了過來,平鈺躲避不及,眼看著刀尖就要刺中她的左臂。好在王詰及時出手,一掌擊倒了樓月。
樓月麵露痛苦從地上爬了起來,痛責王詰,為何打她?
“你背後傷人,也太卑鄙了!”王詰憤然道。
“哼,你敢罵我……”樓月顫抖了幾下,淚水將出。
“大夥可親眼見的,”平鈺一臉不屑對著樓月,“就算你贏了,仍是個下三濫貨色!”
“哼,你倆都罵我;”樓月見狀分外委曲,淚水奪眶而出,“我這就走!”
樓月說畢扭捏著身子出了屋子。
王詰上前幾步欲追趕樓月,被李雲翰拉了回來,道:“讓她走吧;她滿腦子全是仇恨,也該清醒一下了。”
王詰望著樓月遠去的背影,長長歎息了一聲。
“師姐受驚了,”李雲翰凝視著平鈺,“此事既因王詰而起,當由他作一了斷。”
王詰聽了很是為難,訥訥了半晌才道:“樓家有恩於我,樓父遇害,月兒又落得如此光景,我怎能棄之不管!”
“那我呢?”平鈺問。
王詰一時難以作答。
“當斷不斷必生禍亂!”李雲翰怒視著王詰,“是時候該做作決斷了。”
“殿下,要不這樣,等我為樓伯報了仇,報答過樓家的恩情再說。”王詰小聲道。
“你倆可真行,說來說去,又將我給繞進去了。”平鈺緊盯著王詰,“行,我再信你一次;不過,在沒除掉凶手之前,你還得聽我的。”
王詰無奈的點了下頭。
待平鈺走開了,王詰趕忙出了寺院去追尋樓月。
樓月並沒走多遠。兩人見麵後相互對視了一陣,王詰先開口致了歉意,誓言會斷了與平鈺之情。
樓月見他淚語相告情意懇切,不免有所釋懷,心一軟原諒了他。
當晚,王詰找了一家僻靜小客棧投宿,兩人同床共寢又恩愛如初。
因擔心元衝報複,次日一早,王詰帶著樓月出了京城,到了三官廟。兩人穿過廟後的一片黑鬆林,拐過了一道山梁,眼前是一片高低不等由磚石壘成的塔林。塔林正南方向有一塊開闊的平地,搭建了七八間房舍,雖是簡陋卻也整齊雅致。
王詰對樓月說,此處名為塔坡,讓她在此放心休養;待日後有了機會,再設法為父報仇。
“嗯。”樓月眼含秋波,輕皺了下眉,“隻是初到此地,何以安心住下?”
“放心,待會兒見過一人,你就放心了。”王詰說畢信步走到了其中一處三開間的房門前,輕輕叩門。
不一會兒門開了,從屋裏走出了一位白眉老僧,原來他正是王詰的師父智明長老。
王詰拱手行禮,拜見過師父。
智明問他,此來何事?
王詰看了眼身邊的樓月,道:“這位樓姑娘,因家人不幸遇難,弟子想帶她在此小住幾日,還望師父恩準。”
智明輕捋長須,凝視了樓月一陣,道:“姑娘眉宇之間暗藏一股殺氣,不知有何苦衷?”
“長老見諒,”樓月雙眉一蹙,“家父為人所殺而報仇不得,故此心生殺氣。”
“因報難料呀。”智明微微一笑,“姑娘且住下,但願這天地之靈氣可洗淨姑娘心頭之恨,重拾平靜。”
樓月欠身道:“謝長老教誨。”
“師父不僅德行深厚,武功也是非比尋常。”王詰對著樓月說。
“太好了,不知長老能否教我?”樓月懇求智明。
“姑娘見笑了,老衲不過粗通些拳腳功夫而已。”智明長老微閉雙目,“況且武學種類繁多,拳腳、兵械、內功、暗器……不知姑娘想學哪一樣?”
樓月怯聲道:“我呢,想學最簡單、又最厲害的……”
“這可難煞老衲了。”智明神色肅然,“初次相見,不知姑娘武學根底深淺,可否先演練一下。”
樓月諾了聲,隨即抽出了劍演練了起來。
待安排好了樓月,王詰又趕回了太樂署。他擔心自己遲到了而受賈升責斥,心神不安的看著樂工們演練了一陣。見一切如常,心方才安穩了。到了午後,忽接黎清派人捎來了口信,說有要事請他前往黎宅一敘。他趁著歇息空當,悄悄溜出了樂坊,匆匆趕往黎宅。
王詰走了沒多久,寧芯奉命前來找他,卻沒見到人,當心起了恨意。
到了黎宅,王詰見過黎清,稍作寒暄了一陣。黎清神色凝重,輕歎了聲,道:“我就要離開長安了,臨行之前想與王兄道聲別。”
王詰感覺事出突然,問這是為何?
黎清給他斟滿了一杯酒、遞上,不緊不慢的說,他一向自視清高,數年來從不與達官貴人們交往,推掉了許多宴會曲樂之邀,得罪了不少人……此次被辭,他更是無臉在京城待下去了。
“黎兄風骨清奇、不事諂媚,實在令人敬佩。”王詰緊蹙雙眉,“不知黎兄又要去往何地?”
“東都洛陽。黎某剛過中年,上有二老下有孩童,還需找份活計養活他們。”黎清喝了口酒,“東都樂坊有我舊人,我想去那兒討份差事做。”
“好。”王詰點了下頭,“黎兄離別之日,小弟定要前往送行。”
“王兄不必了。”黎清淒然一笑,“王兄新到太樂署,一應大小事務皆需親身而為,已是勞累不堪,更何況賈升那廝緊盯著不放呢。”
王詰苦笑了下,道:“嗯,也罷。”
兩人雖在樂坊一同共事的時間不長,可是皆視對方為難得的知音,一說起來就沒個完,且飲且談一直喝到了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