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心理谘詢問題求教於一位業內朋友。心理學博大精深,我研習多日,隻是一知半解,不得其門而入。幸友人不棄,誨我不倦,令我茅塞初開。今錄在茲,作為個人求知道路上的一個坐標,亦或可對其他有興趣的朋友有所助益。


    心理治療“對人不對病”


    精神疾病患者的症狀,好比海麵上的大風大浪,原因是海底有火山在爆發。醫學幹預隻是撫平海麵上的風浪,心理幹預則是要找到海底的火山口,徹底解決問題。


    你是心理谘詢師,但我首先想問問你對西醫治療精神疾病的看法。我知道有一些心理谘詢師是反對用藥的,認為藥物治標不治本、有副作用等等。你怎麽看?


    我不排斥藥物幹預這條路。我也不認為心理治療可以包打天下。比如遇到精神分裂症病人來谘詢,我是要轉診的;中度以上的抑鬱症患者,我也囑咐他要配合用藥。從心理治療到藥物治療,從社區醫院到專科醫院,應是協同的係統。不同的患者,在不同的階段,可以用不同的治療方式,甚至可以組合治療。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我經常作這樣一個比喻:疾病發作的時候,患者的種種症狀好比海麵上的大風大浪;風浪的根源,則是海底下有火山在爆發。醫學幹預隻是撫平海麵上的風浪,至於海底下火山爆發,它管不了。心理幹預,則是要找到海底的火山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如此說,西醫治療精神疾病,治好了,隻是臨床治愈,把症狀消除。當然這也非常重要。如果海麵上波濤太洶湧,你就沒法進到海底。所以先要用藥物幹預,等波濤小一點兒,心理治療才能入手。


    我不希望把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對立起來。對於精神疾病患者來說,用什麽方法治療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好起來。


    西醫治療精神疾病,依據的原理是:精神疾病大多是大腦內神經遞質失衡所致,醫學幹預就是用藥物來調節大腦內的化學平衡。我想問,精神疾病心理幹預的機理是什麽?心理學承認大腦疾病的生理基礎是神經遞質失衡嗎?


    藥物幹預和心理幹預屬於兩個體係,兩條路完全不同,不應該簡單地用這一種去套另一種。兩者的科學機理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西醫的神經遞質理論,我可以接受。但我感覺,西醫針對的是病;而心理治療針對的是這個人。在症狀之外,還有一個軸是人格,是人格成長。心理治療是兩者兼顧的。


    西醫治療的原理,現在基本明確了,至少有了一個方向。但心理治療的原理,比較複雜,說不清。有時候就是一種感覺。可能需要自己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看一眼就知道是怎麽回事兒。


    舉一個例子。我曾接待過一個病人,是抑鬱狀態。但是讓她來谘詢的痛點,是糾結於不知道未來的路怎麽走。整天糾結著,有點兒像強迫思維。


    因此,谘詢的時候,我跟著她談,就談不下去。看到她第一眼,我就產生一個感覺,覺得她很幹。20來歲的姑娘,按道理正水靈著呢,可是她那麽幹枯,活力在流失。我意識到她可能會有抑鬱的問題,就反饋給她:“你好像水分在流失。”聽到我這句話,她流淚了,本來凝固的情緒開始流動了。


    抑鬱症患者如果情緒動起來了,就已經在好轉。但這是怎麽發生的,我說不清。我隻是跟她建立了一個關係。


    她是不是覺得,你說中了她的心思,於是你們產生交流,就可以進行下去了?


    起碼我們不會在那些強迫思維上轉了。那些糾結無意義,是她在抑鬱狀態下的表現。如果她的抑鬱解決了,糾結的具體問題自然好辦。隻在思維這個層麵跟她解釋沒有用。


    如何積累直覺


    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來訪者建立良好的關係。


    說到這,我想起艾瑞克森的一段往事。作為心理治療大師,艾瑞克森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溝通者”,他的治療中很大一部分努力,都花在和患者建立溝通上。


    曾經有個病人,住院多年,不和任何人說話,沒有人能夠知道他在想什麽。一天,病人在院子裏待著,艾瑞克森走到他麵前,突然把他的衣服脫下來,翻過來重新給他穿上;然後,把自己的衣服也脫下來,翻過來穿上。這一瞬間,病人對他露出從未有過的笑容。然後,艾瑞克森拍拍他的肩膀說:“現在,把你的事情告訴我吧。”從此,這個病人開始和他說話。至於治療,則是後來的事情了。


    這是典型的溝通問題。你知道,認知療法的媒介是語言。對語言能力發展後才形成創傷的人,認知療法是有用的。但是對在語言前期,即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受到創傷的人,隻能用非語言的方式來治療。


    我理解艾瑞克森的這個病人,應該是在語言前期受過創傷,因此你和他說什麽都沒有用。艾瑞克森後來和他同頻了,才能建立溝通。


    那艾瑞克森為什麽用反穿衣服的方式來同頻呢?反穿衣服象征著什麽?


    這個不知道。可能因為他的特殊經曆,他會有一些特殊的天賦。這就是我剛才講的,可能就是一個感覺、直覺。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你能不能和患者連接上。


    心理治療很多時候隻是靠主觀感受。它不像生理問題那麽清晰。


    如果這樣,是不是你們平常在工作中也充滿了困惑?比如,你在這一步,並不確切地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走?對於能不能治好患者心裏並沒有把握?


    當然,心理治療沒有標準答案。我們也不是神仙。


    不過,我有一個同事說,心理谘詢師應該像一個不倒翁。在治療的時候,兩個人都倒了,是不行的。至少,谘詢師可以讓來訪者看到,即使治療無效,谘詢師還能站起來。這本身也有治療作用。在同樣惡劣、不舒服的狀態下,他發現你還活著,就知道自己也能活著。這是一個無言的支持。


    你發現你不是孤獨的,還有人跟你在一起,這本身就是治療。


    你剛才提到的感覺、直覺,可以學習嗎?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從大量個案中總結提高。至於直覺,我覺得每個人都能有,隻是平時沒有開發它。學習、體驗、觀察,慢慢你就會形成感覺。


    再說具體些。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具身認知”(embodiedcog


    itio


    ),簡單地說,是指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態之間有著強烈的聯係,生理體驗可以“激活”心理感覺。反之亦然。


    我曾經接待過一個抑鬱的來訪者。她是被人強行帶來的,情緒很抵觸,不肯說話。我首先想和她建立關係,在這過程中,我感覺到我的胸口又熱又堵,像火一樣燒。這就叫具身。我明白了她有不想表達的東西。這時候和她說啥都沒用,因為她的情緒通道都被堵死了。


    這可以用科學來說明嗎?


    最初我也覺得很詫異、震驚,因為這違背了我們的教育背景。但是隨著訓練、個案的增多,我這方麵的感覺越來越清晰。其實我們都有這個能力,隻不過自己沒有注意,缺乏訓練,慢慢湮沒了。


    後來怎麽樣了?


    我對她說:“你的情緒在我胸口體現出來了。”她說:“是的,我堵得慌,什麽都不想說。”從這時,我倆才開始建立了關係。


    我說:“那你就回去,把你的怒火宣泄掉,咱們再說別的。”我建議她去找到讓她憤怒的人,把該說的話說出來。她按我說的去做,後來有了比較明顯的好轉。我再和她談話,就能夠進行下去了。


    童年創傷和感情缺失


    一個人的童年創傷,被一層層防禦所覆蓋,最後終於被擊穿,表現為心理障礙。


    說到這兒,我還是想問:心理學認可大腦疾病的生理基礎嗎?比如你剛才說的,一個人的童年創傷,被一層層防禦所覆蓋,最後終於被擊穿,表現為心理障礙。這時,他的大腦是否會有生理改變?也就是說,他表現出的心理障礙,是否會有生理基礎?


    兩者並不矛盾。心理學絕不否定社會基礎、生理基礎。一個人病了,內在外在的因素都會有。


    我再舉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一個雙相障礙個案。他病發時會打他媽媽,吃了多年的藥。他的家族裏,也有好幾個人抑鬱。慢慢隨著谘詢深入,我發現,遺傳當然是一個解釋;但這個家族,從祖輩開始,就沒有愛的能力,給不了下一代感情的東西。這些孩子就各自發展出一些護身的本領;再到下一代,有吸毒的,還有其他各自的補償方式;再到第三代,就有抑鬱、強迫的問題等等。我覺得這個家族是缺少溫情的,沒有愛的能力。


    你的意思是,在這個案例中,作為物質基礎的基因隻是表象,實質是感情的缺失?


    或者是教養方式吧。


    我還遇到過一個恐懼症個案。他到現在也沒結婚。他的症狀是不能見血,地上有個黑點,他就覺得是血,會很恐懼。後來我慢慢發現,他說起來好像有點兒強迫,其實是在往妄想的方向發展。他一方麵表現得很規矩、認真;另一麵又很想牛仔、風流。他平常把這一方麵全壓下去,但當進入親密關係時,焦慮、恐懼都表現出來了。他的家族中,表弟表妹的婚姻情感都有麻煩。他們小時候都是跟著祖輩長大的,這之中可能有教養方式的問題。


    剛才你反複說到“創傷”。是不是說,心理疾患可以理解為小時候精神創傷在成年後的顯性化?


    大致可以。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創傷,或大或小。還有一些微創傷。有的孩子天性相對敏感,再加上父母回應不到位,日積月累,對於別的孩子不是什麽事,對於他就可能形成大的問題。


    心理治療是係統工程


    很多孩子抑鬱也好、雙相也好,其實是家庭問題在他身上的反應。這時候家庭療法可能會有效果。如果父母不參與,孩子很難真正好起來。


    心理學門派眾多,你屬於精神分析這一派?


    也可以這麽理解。精神分析籠統地說,是在潛意識層麵工作。這更多是用隱喻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抑鬱症,其隱喻是不斷攻擊自己,所以極端時會有自殺問題。隱喻被破解後,即意識化後,或表達出憤怒後,他就會有所好轉。


    心理學還有哪些門派?


    一般的心理治療,主要有認知療法、行為療法、家庭治療、精神分析等。


    什麽叫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是以家庭為對象來實施的團體心理治療模式,其目標是協助家庭消除異常、病態情況。家庭治療認為,個人的改變有賴於家庭整體的改變。家庭治療不著重於家庭成員個人的內在心理構造與狀態分析,而將焦點放在家庭成員的互動與關係上,從家庭係統角度去解釋個人的行為與問題。


    舉個例子。我曾經做過一次家庭雕塑療法。案主的後背有很嚴重的病變,但他自己也說不清是怎麽回事兒。我給他做家庭雕塑的時候,找了6個人,扮演他家裏的6口人。這6個人並不知道他家庭內部的關係是什麽樣的,隻能跟著感覺走。這時扮演他哥哥的那個人,忽然覺得後背特別難受。這個感覺是完全說不清楚的,比精神分析更說不清。的確案主就是後背出了問題。


    還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在美國得了雙相情感障礙。因為離得太遠,我建議他在當地找一個治療師。他就找了一個家庭治療的。那個家庭治療師見他第一麵就說,你們家是不是有人出軌了?確實如此,家庭是一個係統,隻是症狀表現在了孩子身上。


    家庭治療就是把家庭當做一個整體,來發現其中成員的創傷?


    差不多。很多孩子抑鬱也好、雙相也好,其實是家庭問題在他身上的反應。這時候家庭療法可能會有效果。如果父母不參與,孩子很難真正好起來。


    潛意識和催眠


    誘導來訪者進入潛意識狀態,把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進患者的思維和情感,推動人潛在的能力,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我知道心理分析門派中,還有催眠療法。這比較神秘,講一講好嗎?


    催眠療法是指借助暗示性語言,誘導來訪者進入一種特殊的潛意識狀態,把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進患者的思維和情感,推動人潛在的能力,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催眠的方法可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就是通過簡短的言語或輕柔的撫摸,使對方進入類似睡眠的狀態;間接法借助於光亮的小物體或單調低沉的聲源,讓患者凝視、傾聽,或以“催眠物”接觸頭或四肢,而施治者則在一旁反複暗示患者進入催眠狀態。


    此時,可根據患者的病症,用正麵而又肯定的語言向他明確指出,有關症狀將消失;或進行精神分析,找出其致病的心理根源。治療後,再及時喚醒患者或暗示患者逐漸醒來。


    潛意識怎樣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潛意識是指人類心理活動中,不能認知或沒有認知到的部分,是人們已經發生但並未達到意識狀態的心理活動過程。


    潛意識雖然無法覺察,但它影響意識體驗的方式卻是最基本的。人在幼年時會被動地獲得一些觀念,並不自覺地將這種觀念內化到自己的“係統”之中。弗洛伊德說:“一個兒童如何認知、如何麵對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將深刻地影響兒童的發展,並可能在以後形成精神病的症狀。”如果在兒童周圍有不良影響,它就會潛移默化地潛藏在兒童的心靈深處,引導他的處世態度和方法。


    一個人在幼年期是沒有這種分析能力的,催眠則可借助潛意識狀態,找到不良心理問題的源頭,使本人意識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或潛意識深處的觀念,並用成年以後獲得的經驗和分析能力,對這種觀念做出判斷,從而達到糾正的目的。


    被催眠者是睡著了嗎?


    不是,催眠不是睡著。被催眠者非常清醒,甚至比平常更清醒。催眠隻是讓被催眠者進入潛意識狀態,這樣才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剛才我們提到的艾瑞克森,經常讓患者睜著眼睛接受催眠。


    狹義的催眠不是睡眠。催眠分淺、中、深度,會有兩個狀態:一是潛意識打開,但意識是清醒的,隻是淺、中度;二是意識不太清醒,這就是深度催眠。一般我們谘詢用淺到中度就可以了。太深了,患者的言語會模糊,就沒法進入進一步的治療。


    如果被催眠時自己是清醒的,那豈不是說,需要患者配合?


    所有的催眠本質上都是自我催眠。如果你拒絕,沒人催眠得了。艾瑞克森被稱為催眠大師,隻是說他更容易繞過別人的防禦。


    患者在催眠中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是當真還是不當真?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意象,用以引導患者宣泄內心的情緒。當然這麽做要非常謹慎。要看時機。時機成熟了,才能碰,不然效果不好。


    因為這需要和患者的互動。他覺得安全,才會解除防禦,互動才有可能;他覺得不安全,你強行帶著他走,他感到更不安全,會抵觸,這就叫阻抗。


    對未知保持敬畏


    科學的態度,本性的善良,還有專業知識,對於谘詢師來說是最基本的。


    這樣看來,心理谘詢是一件非常複雜和艱難的事情。


    心理谘詢師也有很多無能為力的時候。你需要去感受到底發生了什麽,你自己有什麽感覺。很多時候你感受不到,因為來訪者會自我防禦。


    症狀其實是一種表達,是隱喻的表達。患者無法從正常渠道表達,就會用生病的渠道表達。我們需要與症狀和解,不是去抗拒它。這樣它就不是威脅性的了。


    醫生這一行,一定是越幹膽越小。你要對未知保持敬畏,尤其當你麵對的是一個人。


    作為心理谘詢師,最難的是和來訪者建立良好的關係。心理谘詢其實不是把我的價值觀灌輸給你,而是把自己放空來接受你。


    一個心理谘詢師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麽?


    好的心理谘詢師,起碼人格要健全。個人成長很重要。所以我們一直在學習、體驗、督導,不會停下來。自我成長要跟上,否則會在工作中摻雜個人的因素,比如價值感、成就感、自己的情結等等。


    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那麽完善。一個谘詢師,不可能解決自己的所有問題,但至少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哪一塊會有症狀。例如,如果我有同性戀傾向,給來訪者做谘詢時,就要意識到自己這個狀況,做必要的調整。如果你對自己覺察不夠,不但看不好患者,還會把自己的情緒帶給對方,可能給他帶來二次創傷。


    總結一下:科學的態度,本性的善良,還有專業知識,對於谘詢師來說,是最基本的素質。


    一種病痛,本身就包含著治愈的力量。這是對抑鬱症康複之路的生動寫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渡過:抑鬱症治愈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進並收藏渡過:抑鬱症治愈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