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給抑鬱症患者“貼標簽”
渡過:抑鬱症治愈筆記 作者:張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翻譯家孫仲旭因抑鬱症離世(2014年8月28日),我原本沒打算寫什麽東西。因為就抑鬱症問題,我寫的已經夠多,實在沒有新的話要說了。
但是,這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懷念孫仲旭的文章對於他因抑鬱症自殺一事,有的想當然,有的不懂裝懂,有的似是而非,有的裝模作樣。總之,語多乖謬。我不得不就一些錯誤表述,談一談我的看法。
“認識他的幾位朋友都說,他那麽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熱愛翻譯、愛說話,怎麽可能得抑鬱症呢?”
怎樣才會得抑鬱症?不熱愛生活、不熱愛美食、不愛說話,才會得抑鬱症?照這麽說,孫仲旭讓你感覺到熱愛生活、熱愛美食、愛說話,是假裝的?
事實上,抑鬱症的病因相當複雜,目前全世界最前沿的研究,都未能就抑鬱症的成因給出肯定答案。一般認為,抑鬱症可能和基因、性格、環境、惡性應激事件有關。但這也不過是經驗推測,不是定論。
誰都有可能得抑鬱症。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得抑鬱症。抑鬱症是一種特異性疾病,患者的表現,也各不一樣。並非得了抑鬱症的人,就是性格壓抑、扭曲、陰鬱、不熱愛生活。請勿給抑鬱症患者亂貼標簽。
“這個夜晚注定難熬了。因你的死。活著不是比死更難嗎?爺們兒家不是應該選擇難事而不是簡單的事去做嗎?”
這位老兄對孫仲旭可謂情深意切。可惜錯了。抑鬱症患者自殺,不是不堅強。你會歎息晚期癌症患者自殺“不堅強”嗎?
事實上,抑鬱症患者因其大腦內部化學元素失衡,他的肉體和精神遭受個人意誌無法控製的雙重重創,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比癌症更深刻的痛苦。很多患者說,“生不如死”,絕不誇張。局外人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居高臨下甚至帶有一絲優越感地同情、開導或者指責他們,這是不科學也是不公平的。
請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抑鬱症患者“脆弱”,並下意識地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吧!
“福克納得知海明威自殺後,說了句令人心髒一顫的話。他說:我不喜歡一個走捷徑回家的人。仲旭兄,這也是我想跟你說的。可我不是不喜歡你,我隻是不喜歡你以這種決絕的方式離開。可我知,誰也沒有權力苛責你。你的世界沒有人能探知。”
自殺是“走捷徑”?如果福克納真的如此評價海明威,我感到遺憾;盡管你說,“誰也沒有權力苛責你”,但你這段話明顯隱含著指責。你未必了解抑鬱症,未必了解抑鬱症患者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真實痛苦,就“心髒一顫”,作這樣的評判,是不是太輕飄?
“一位讀者、寫作者在微信上私下裏說的,因為相近的文學趣味,他常在網上跟孫仲旭交流互動,一切微博上的交流都覺得他不可能得抑鬱症。”
診斷抑鬱症,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專業臨床技術,豈是微博交流就能判斷?
由於社會輿論對患者的蔑視,甚至患者本人也自我輕視,他會下意識地掩蓋病情,用最大的意誌力維持日常生活,不願意放棄“尊嚴”,不願意對人傾訴,從而進入惡性循環。人前強顏歡笑,背後暗自哭泣,這在臨床上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微笑型抑鬱症”。
“一位他的翻譯同行說,‘他明明說等我去廣州請我吃牛雜的!’”
同上。
“大概越自省的人活得越痛苦,但您翻譯的書還有寫過的字,都會留下來。”
的確,據經驗歸納,敏感、自尊、克己、自省的人,易於得抑鬱症。但這並非科學結論。而且,善於自省的人,未必多麽痛苦。請不要把孫仲旭的生活說得這麽悲苦,他不需要同情。
“8月初,孫仲旭結束在喀麥隆的4個月公務回到廣州,他給幾個朋友打了電話,說自己的精神狀況可能出了問題。”
我不知道這位朋友的轉述是否完整。不管這是孫仲旭的原話,還是略有出入,都不準確。
要知道,抑鬱症隻是一種心境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這裏所說的“心境低落”,可能是悶悶不樂,也可能悲痛欲絕,甚至悲觀厭世,但不是“精神狀況出了問題”。抑鬱症患者幾乎不出現精神病性症狀,患者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理性的。
因此,說抑鬱症是精神狀況出了問題,言重了。
“前兩年開始,他的狀態就不太好,以前他的生活更平穩,他個人也比較單純,現在他有些不適應這樣的環境了。”
這句話,似乎隱含著一層意思:一個人,生活變動、狀況不好、不適應環境,就會得抑鬱症。
沒這麽簡單。抑鬱症患者不是脆弱、“不適應環境”的同義詞。
“謝謝您翻譯了塞林格、伍迪·艾倫那麽多好作品。約過您一篇稿子,您客氣又禮貌。咋就抑鬱了呢?”
客氣、禮貌和是否抑鬱,找不到直接關聯。
“在這個時候再去追問,為什麽是孫仲旭得了抑鬱症並選擇主動退出這個世界,也許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
這句話有一半是正確的。全部正確應該是:不僅“這個時候”,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追問患者患病的原因。你沒有這個權力,而且你刨根問底也難有正確的結論。你能真正深入一個人的內心嗎?退一萬步,即使結論正確,意義亦有限。
更重要的是,如此追問,事實上構成了對抑鬱症患者的道德審判,滿足了你的窺視欲。這會讓患者自卑、自責、自外於人群。這是對患者的又一重傷害。
當然,從臨床上看,找到病因對於治療抑鬱症也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這個價值是有限的。在一個短時間內,僅僅個別誘因,不可能觸發抑鬱症。有的時候,確實沒有病因。況且,疾病既已爆發,病因就不再重要。就好像你用火柴點著爆竹,爆竹已經爆炸,你再追究火柴,無濟於事。
“孫仲旭生前正職海運法務,兼職翻譯的艱辛與不成比例的收入回報,也讓人對譯者當下的生存狀態深感憂慮。”
譯者生存狀態艱辛,肯定是事實。但這裏屬借題發揮,“借他人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討論問題,還是一碼歸一碼好。
逝者已矣。追悼逝者,請先理解他。表達感情,請先尊重他。不要想當然,不要信口開河;更不必裝模作樣,聲情並茂。一瞑之後,言行兩亡;無聊之徒,謬托知己。奈何!
勿給抑鬱症患者“貼標簽”。
但是,這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懷念孫仲旭的文章對於他因抑鬱症自殺一事,有的想當然,有的不懂裝懂,有的似是而非,有的裝模作樣。總之,語多乖謬。我不得不就一些錯誤表述,談一談我的看法。
“認識他的幾位朋友都說,他那麽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熱愛翻譯、愛說話,怎麽可能得抑鬱症呢?”
怎樣才會得抑鬱症?不熱愛生活、不熱愛美食、不愛說話,才會得抑鬱症?照這麽說,孫仲旭讓你感覺到熱愛生活、熱愛美食、愛說話,是假裝的?
事實上,抑鬱症的病因相當複雜,目前全世界最前沿的研究,都未能就抑鬱症的成因給出肯定答案。一般認為,抑鬱症可能和基因、性格、環境、惡性應激事件有關。但這也不過是經驗推測,不是定論。
誰都有可能得抑鬱症。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得抑鬱症。抑鬱症是一種特異性疾病,患者的表現,也各不一樣。並非得了抑鬱症的人,就是性格壓抑、扭曲、陰鬱、不熱愛生活。請勿給抑鬱症患者亂貼標簽。
“這個夜晚注定難熬了。因你的死。活著不是比死更難嗎?爺們兒家不是應該選擇難事而不是簡單的事去做嗎?”
這位老兄對孫仲旭可謂情深意切。可惜錯了。抑鬱症患者自殺,不是不堅強。你會歎息晚期癌症患者自殺“不堅強”嗎?
事實上,抑鬱症患者因其大腦內部化學元素失衡,他的肉體和精神遭受個人意誌無法控製的雙重重創,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比癌症更深刻的痛苦。很多患者說,“生不如死”,絕不誇張。局外人站在道德製高點上,居高臨下甚至帶有一絲優越感地同情、開導或者指責他們,這是不科學也是不公平的。
請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抑鬱症患者“脆弱”,並下意識地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吧!
“福克納得知海明威自殺後,說了句令人心髒一顫的話。他說:我不喜歡一個走捷徑回家的人。仲旭兄,這也是我想跟你說的。可我不是不喜歡你,我隻是不喜歡你以這種決絕的方式離開。可我知,誰也沒有權力苛責你。你的世界沒有人能探知。”
自殺是“走捷徑”?如果福克納真的如此評價海明威,我感到遺憾;盡管你說,“誰也沒有權力苛責你”,但你這段話明顯隱含著指責。你未必了解抑鬱症,未必了解抑鬱症患者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真實痛苦,就“心髒一顫”,作這樣的評判,是不是太輕飄?
“一位讀者、寫作者在微信上私下裏說的,因為相近的文學趣味,他常在網上跟孫仲旭交流互動,一切微博上的交流都覺得他不可能得抑鬱症。”
診斷抑鬱症,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專業臨床技術,豈是微博交流就能判斷?
由於社會輿論對患者的蔑視,甚至患者本人也自我輕視,他會下意識地掩蓋病情,用最大的意誌力維持日常生活,不願意放棄“尊嚴”,不願意對人傾訴,從而進入惡性循環。人前強顏歡笑,背後暗自哭泣,這在臨床上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微笑型抑鬱症”。
“一位他的翻譯同行說,‘他明明說等我去廣州請我吃牛雜的!’”
同上。
“大概越自省的人活得越痛苦,但您翻譯的書還有寫過的字,都會留下來。”
的確,據經驗歸納,敏感、自尊、克己、自省的人,易於得抑鬱症。但這並非科學結論。而且,善於自省的人,未必多麽痛苦。請不要把孫仲旭的生活說得這麽悲苦,他不需要同情。
“8月初,孫仲旭結束在喀麥隆的4個月公務回到廣州,他給幾個朋友打了電話,說自己的精神狀況可能出了問題。”
我不知道這位朋友的轉述是否完整。不管這是孫仲旭的原話,還是略有出入,都不準確。
要知道,抑鬱症隻是一種心境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這裏所說的“心境低落”,可能是悶悶不樂,也可能悲痛欲絕,甚至悲觀厭世,但不是“精神狀況出了問題”。抑鬱症患者幾乎不出現精神病性症狀,患者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理性的。
因此,說抑鬱症是精神狀況出了問題,言重了。
“前兩年開始,他的狀態就不太好,以前他的生活更平穩,他個人也比較單純,現在他有些不適應這樣的環境了。”
這句話,似乎隱含著一層意思:一個人,生活變動、狀況不好、不適應環境,就會得抑鬱症。
沒這麽簡單。抑鬱症患者不是脆弱、“不適應環境”的同義詞。
“謝謝您翻譯了塞林格、伍迪·艾倫那麽多好作品。約過您一篇稿子,您客氣又禮貌。咋就抑鬱了呢?”
客氣、禮貌和是否抑鬱,找不到直接關聯。
“在這個時候再去追問,為什麽是孫仲旭得了抑鬱症並選擇主動退出這個世界,也許已經沒有什麽意義了。”
這句話有一半是正確的。全部正確應該是:不僅“這個時候”,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去追問患者患病的原因。你沒有這個權力,而且你刨根問底也難有正確的結論。你能真正深入一個人的內心嗎?退一萬步,即使結論正確,意義亦有限。
更重要的是,如此追問,事實上構成了對抑鬱症患者的道德審判,滿足了你的窺視欲。這會讓患者自卑、自責、自外於人群。這是對患者的又一重傷害。
當然,從臨床上看,找到病因對於治療抑鬱症也許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這個價值是有限的。在一個短時間內,僅僅個別誘因,不可能觸發抑鬱症。有的時候,確實沒有病因。況且,疾病既已爆發,病因就不再重要。就好像你用火柴點著爆竹,爆竹已經爆炸,你再追究火柴,無濟於事。
“孫仲旭生前正職海運法務,兼職翻譯的艱辛與不成比例的收入回報,也讓人對譯者當下的生存狀態深感憂慮。”
譯者生存狀態艱辛,肯定是事實。但這裏屬借題發揮,“借他人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討論問題,還是一碼歸一碼好。
逝者已矣。追悼逝者,請先理解他。表達感情,請先尊重他。不要想當然,不要信口開河;更不必裝模作樣,聲情並茂。一瞑之後,言行兩亡;無聊之徒,謬托知己。奈何!
勿給抑鬱症患者“貼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