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爆發之後,十三年來,為了適應嚴酷的環境,生活在避難所中的人類幸存者,從飲食習慣、經濟體係再到社會體製都有所改變。


    如今這個年月,空氣、水源和土壤都被泰坦細胞汙染。


    撒在農田裏的種子,隻能長出變異植物,如同巨大的食人花,瘋狂攻擊農夫。


    家禽和牲畜,也都變異成了泰坦獸。


    最初,人們不敢食用這些變異動植物。


    然而迫於資源極度匱乏,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硬著頭皮獵殺變異動植物,作為食物。


    久而久之,人們總結出兩條規律。


    長期食用變異動植物,能夠增強體魄,變得力氣更大,行動更敏捷。


    變異動植物體內的晶核,碾成粉末作為調料食用,可以被人體吸收,強化精神力。


    蘊含魔力的晶核,用途還不僅限於食物。


    所羅門公司研發的癌變抑製劑,配方當中最重要的兩種原料之一,就是晶核。


    傳統的化石能源和核能源,都受到泰坦細胞汙染,變得很不穩定,無法作為燃料。


    近年來,所羅門公司推出一項化時代的新發明,可以將晶核中的魔力提取出來,轉化成電能。


    隨著晶核發電機的問世,包括汽車在內的各種載具重獲新生。


    經過一番改裝,就能在晶核的驅使下恢複動力。


    如此一來,具有廣泛用途的晶核,就成了災變紀元最寶貴的資源,同時也是人們最信賴的通用貨幣。


    在舊時代,人類個體之間的戰鬥力差距,主要取決於使用的武器。


    彼此都是凡夫俗子,脆弱的血肉之軀,體格、敏捷和精神屬性,不存在本質差距。


    然而到了災變紀元,受到泰坦細胞刺激,再加上長期食用變異生物和晶核,短短十三年裏,人類發生了脫胎換骨的進化。


    個體之間的差距,甚於大象之於螞蟻。


    所羅門公司,對其管轄下的居民定期進行普查。


    普查項目包括體魄、精神和超能力等等。


    根據綜合評分,將居民劃分為四個等級。


    事實上,不止人類,泰坦獸和變異植物,也適用於這套分級標準。


    c級:感染泰坦細胞之後,能夠保持健全理智的普通人,普遍具有心靈感應能力,少數還進化出了不算太強的超能力。


    在康鎮廢墟,那個被菲尼克斯殺死的非裔女巨人,還有湖中的變異鯉魚和變異桃花水母,都屬於c級變異生物。


    b級:具有強力超自然技能的變異生物,包括且不限於讀心術、催眠術、幻術、念動力以及運用各種元素能量的超能力,統稱為“覺醒者”。


    噴吐“衝擊波”的菲尼克斯,勉強邁過“覺醒者”的門檻。


    卡托的“靈槍”,安妮運用風係魔力輔助飛行和戰鬥的“噴射引擎”,都屬於標準的b級超能力。


    艾倫的返祖變身,最初也被卡托誤認為是一種b級超能力。


    後來發現艾倫在石巨人形態下,還能變回人類形態,才意識到他的實力不僅於此。


    安妮比卡托看得更透徹。


    她已經開始懷疑,衡量變異者的這套等級體係,對自稱“先知”的艾倫,並不適用!


    更強的a級變異者,共同特征是能夠運用意念將自身肉體分解成離散的物質微粒,傳送到一定距離之外,然後重組肉身。


    傳送的距離和精確度,取決於精神屬性。


    因為這一特點,a級變異者也被稱為“漫遊者”。


    卡托和安妮認識的人當中,“漫遊者”的數量不超過十個。


    其中最強的一位,就是兩人的養父巴特勒教授。


    艾倫覺得,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也可以算作“漫遊者”。


    畢竟,他可以用魔法來實現傳送。


    居於變異者社會金字塔頂端的s級存在,被稱為“轉生者”。


    據說,“轉生者”可以將自身一部分泰坦細胞,連同精神印記,強行注入他人體內。


    通過精神印記,對其發號指令,如同操縱提線木偶。


    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傳說……


    當“轉生者”意外身亡,靈魂將會自動轉移到受印者體內,吞噬後者的魂靈,占據這具肉身,奪舍重生。


    “轉生者”這個稱號,就是由此而來。


    卡托和安妮,目前還沒接觸過真正的“轉生者”。


    巴特勒教授似乎是最接近這個境界的人,但他本人一再否認自己具有轉生能力。


    所羅門博士,倒是公開承認,自己是災變爆發以來,第一位晉升“轉生者”的人類。


    至於所羅門公司是否還存在其他轉生者?


    目前還沒有定論。


    在艾倫看來,“轉生者”的超能力,相當於結合了“魔魂壺”與“克隆術”。


    如果傳言屬實,“轉生者”還能用類似的手段,控製非生命物體,比如槍械和車輛。


    那麽,還得再加上“物品活化術”。


    這些手段,艾倫都可以用祈願術來模擬。


    但是綜合在一起,就連他都很難辦得到。


    不得不承認,“轉生者”的確有點兒本事。


    對應到術士世界的力量體係,差不多相當於8~9階術士。


    然而做出這一判斷不久之後,艾倫就意識到,自己還是低估了廢土世界的變異者。


    多年前,所羅門博士和巴特勒教授合作,嚐試以泰坦細胞為載體,重建舊時代的無線互聯網。


    兩人領導的科研團隊,最終獲得了成功。


    這套以人類自身作為硬件,構建起來的精神網絡,就是初代“泰坦網絡”。


    通過泰坦網絡,人們能夠以數據化的直觀方式了解自身狀態,共享信息,組建網絡社區。


    舊時代的互聯網生態,似乎又回來了,而且不依賴硬件設施,更方便也更靈活!


    然而時隔不久,人們就意識到,泰坦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從c級到s級超能力,得到泰坦網絡輔助,都變得比從前更加強大,用途也更廣泛。


    比如c級“心靈感應”,原本隻能感應到視野之內的生命信號。


    現在借助泰坦網絡,可以跟百裏外的好友進行遠程心靈通信。


    b級超能力“讀心術”,原本隻能偵測近在眼前的生物思想。


    現在借助泰坦網絡,鎖定一個實名注冊的id,就能“順著網線”窺視對方所思所想。


    a級“漫遊者”,依托泰坦網絡,大大擴張了傳送半徑。


    泰坦網絡的輻射區域,皆可來去自如!


    最恐怖的是s級“轉生者”。


    據傳可以將自身的靈魂備份,上傳到網絡服務器!


    “轉生者”的精神印記,上傳到泰坦網絡,相當於一種木馬病毒。


    被植入“木馬”的網絡用戶,不知不覺中成了“轉生者”的備用肉身。


    轉生者將靈魂備份下載到備用肉體當中,即可實現“轉生”。


    確切的說,是入侵並且剽竊他人的人生。


    超能力與泰坦網絡碰撞出的火花,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想要杜絕這些隱患,要麽拒絕上網,要麽完善網絡法規。


    第一條路,在所羅門公司掌控下的大都會避難所是行不通的。


    大都會避難所的居民,必須實名注冊網絡id,相當於災變時代的身份證。


    擁有合法網絡id的居民,可以獲得免費的住房和癌變抑製劑,以及安全保障。


    作為代價,人們必須接受一份網絡協議,也就是所謂的“所羅門協議”。


    簽署協議者自願接受實時體征監控,超過10%的癌變預警值,就要強製接受治療。


    這份名義上旨在完善網絡法規的協議,一經推出就引起巨大爭議。


    讚成者認為,接受網絡監控,首先可以更好的預防犯罪活動,有助於維持避難所的治安環境。


    更要緊的是及時發現那些重度癌變的感染者,預防患者精神失控,自爆傷人。


    災變紀元,感染泰坦細胞的新生兒,平均預期壽命隻有20歲。


    接受網絡監控,獲得及時治療,平均預期壽命可以延長到40歲。


    多數人覺得,為了預防犯罪,為了延長一倍壽命,犧牲部分隱私,並非不能忍受。


    反對者則認為“所羅門協議”開了個壞頭,人們一旦接受這份不公平的協議,將來就會被迫出讓更多的隱私和自由,直至變成徹頭徹尾的奴隸。


    從生到死,一言一行,所思所想,完全處於財閥集團的支配之下。


    這場爭論的最後,以多數人讚成“所羅門協議”劃下休止符。


    然而當“所羅門協議”獲得通過,實行數年之後,人們驚恐地發現,反對者當初的顧慮,正在一步步應驗!


    這份網絡協議,不斷增設條款,剝奪普通居民的自由,並且賦予上位者更多特權。


    如果隻看法律條文,似乎對所有居民的犯罪行為一視同仁。


    然而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上位者總是可以逃避懲罰,或者付出輕微代價就能脫罪。


    比如某位“漫遊者”,深夜闖進少女臥室,施行性侵。


    受害者事後報警,要求嚴懲暴徒。


    此人聲稱自己得了“賽博夢遊症”,進行了一次無意識的傳送,並且將少女的閨房,誤當成自己和妻子的臥室,然後就犯下了每一個男人在那種場合下都會犯的錯誤。


    網絡巡回法庭,公開審理此案。


    從陪審團到法官,階位最低的也是b級。


    最終判決被告做出象征性的賠償,外加半年的社區服務,就此結案。


    相似的案例,多到數不清。


    上位者即便犯了重罪,鐵證如山,被關進牢房,也能通過控辯交易獲得減刑或者假釋機會,風頭過後,照樣逍遙快活。


    時至今日,用一個老笑話描述“所羅門協議”及其相關的法律條文,再恰當不過:


    “法律以其莊嚴的平等,同樣禁止窮人以及百萬富翁睡橋洞、沿街乞討和偷麵包。”


    ……


    卡托和安妮對“所羅門協議”的控訴,使艾倫聯想到術士世界建立在血統論之上的貴族門閥統治。


    災變紀元的人類社會,不僅依舊存在森嚴的階級壁壘,上層對底層的壓迫,在某些方麵甚至比術士世界更殘酷。


    無法忍受“所羅門協議”的人,寧可放棄包括免費住房和醫療在內的一切福利,住在早已廢棄的地鐵站或者下水道裏,艱難討生活。


    更有甚者,主動走出避難所,在缺乏安全保障的荒野中謀求生存。


    這些沒有網絡身份的人,自稱“避世者”。


    巴特勒教授,曾是“所羅門協議”最堅定的支持者。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這份協議已經變質,成為套在下層民眾身上的枷鎖。


    巴特勒教授為此深感後悔,屢次倡議廢除不合理的網絡協議,卻都被董事會駁回。


    立場的轉變,導致他與所羅門博士多年的友誼徹底破裂,最終被排擠出局。


    失去權力和地位的巴特勒教授,認清了殘酷的現實。


    憤懣之下,帶著親友和學生離開大都會,在千裏之外的城市廢墟,創建了一處名為“自由城”的避難所,收留逃離大都會的避世者。


    雖然離開了大都會,但是巴特勒教授並沒有完全摒棄過往的一切,特別是那些已經被證明有益於人類社會的新技術。


    畢竟,技術本身沒有正邪善惡之分。


    在自由城,巴特勒教授領導建設了晶核發電廠,以及仿製癌變抑製劑的藥廠。


    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創建了向避世者們開放的泰坦網絡。


    相比大都會的“所羅門網絡”,自由城的“避世網絡”,其實就是一個劣質盜版貨,各項功能都比前者有所欠缺。


    後者最大的優勢在於,網絡協議更寬鬆。


    除了監控癌變症狀,對城內的網絡用戶不設任何限製。


    而在城外服務區,網絡用戶甚至有權拒絕監控,反正在城外自爆也不會傷及無辜。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自由城的居民已經超過十萬。


    為了更好的管理城市,抵禦泰坦獸和所羅門公司的傭兵入侵,巴特勒教授創建了一個名為“自由之翼”的避世者民兵組織。


    卡托和安妮,都是“自由之翼”的成員。


    就算是他們兩人,也不得不承認,“自由之翼”這個鬆散的民兵組織,戰鬥力遠遠比不上所羅門公司旗下武裝精良的傭兵團。


    “自由之翼”擅長的是遊擊戰,倘若正麵與所羅門傭兵團對抗,勝算近乎為零。


    這些年來,所羅門公司屢屢打擊“自由之翼”,但是又沒有徹底消滅這個組織。


    卡托認為,這是因為所羅門公司不願意為了消滅“自由之翼”,付出過大的犧牲。


    安妮則有不同的看法。


    她覺得所羅門博士並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冷血資本家,起碼對老友巴特勒尚存幾分情誼,不忍趕盡殺絕。


    ……


    求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饕餮術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程劍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程劍心並收藏饕餮術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