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殷:楚國的開國皇帝,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公元896年,我們的大唐朝廷任他為武安軍節度使,他有了立足之地。


    公元907年,後梁封馬殷為楚王,楚國人大多喜歡說自己的國家是這個時候建的。這個時候王魁還不知道在那裏呢!


    公元927年,後唐天成二年,正式冊封馬殷為楚國王,楚國正式成立。馬殷仿效朝廷體製,改潭州為長沙府,作為國都,並在長沙城內修宮殿,置百官,這才建立了一個名符其實的獨立王國,他讓“土宇既廣,乃養士息民”,采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的保境息民政策的同時,也奉行獎勵農桑、發展茶葉、倡導紡織、重視商業貿易。王魁還在二十一世紀逍遙。


    楚國地處南方各政權中心的地理優勢,一旦大力發展與中原和周邊的商業貿易,采取免收關稅(後世都沒人輕易敢),鼓勵買賣貨物(貿易),這在哪個士農工商的時代是非常不可思意的事,絕對可以招徠各國商人雲集荊楚之地,然而,就在馬殷大展拳腳的沒幾年。


    公元930,馬殷終於還是去仙界施展他遠大的報複去了,商人們剛剛在楚國找到了希望,沒想到隨著馬殷的離去就讓人覺得希望就此快要胎死腹中了,而也就是那一年,王魁還在易城苦苦思索自己怎麽活下去。


    公元931年的大楚出奇的平靜,平靜得讓廟堂上的人們惴惴不安,不過總算沒有什麽大事。那一年,王魁遊山玩水曆時半年,總算找到一個滿意的按身之所——竹林村。


    公元932,馬希聲追隨他偉大的父親而去,到是也有人懷疑他的離去與某位王子有密切的關聯,不過不知道是太過強勢還是其實不過是人們猜測宮廷變故一貫所帶有的有色眼鏡,而其實什麽都沒有發生。


    總之這一年馬殷的另一個兒子馬希範接過了兄弟的飯碗,繼承了父親的意誌,努力經營著自己這個不大不小的國度,不知道這個新的主子是不是有能力是這個國家從新煥發他的勃勃生機。


    而這個時候的王魁正忙著收拾土地……直到新年來了。


    “怎麽樣,覺得麻煩嗎?我想畢竟我們剛剛來這裏,能幫大家多做點什麽也不是什麽壞事,所以就先應下了”說話的就是王魁,而對麵聽著的是全國剛。


    “這有什麽難不難的,東家說了我們照辦就是了,到是個籠絡人心的好辦法,不過東家,我們討好他們做什麽?”全叔似乎理解錯了王魁的意思。


    王魁決定給全叔先打打預防針,要是老是這種態度和自己一起或許會是件不大不小的麻煩事,畢竟現在自己家裏對外的好多事都是他在做:“全叔,我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和大家好好的相處,我沒有要籠絡誰的意思,你看,要是我們每天都需要考慮這個考慮那個的,想著怎麽去拉攏討好或者每天想著怎麽為小利而奔忙,那我們當初遠離喧囂到這裏來的目的又是什麽呢?要記得,這裏能讓我們更快的適應新的生活!”


    “哦,是小的沒想周全,請公子原諒”全叔很難得看到王魁十分嚴肅認真的和自己說件什麽事,哪怕隨口給自己幾十兩銀子(確實不多,但全叔知道王魁的家底其實並不怎麽牢靠)都沒有現在這麽認真,所以他以為王魁有些生氣,一慌張連‘小的’出來。


    王魁看全叔一臉的嚴肅,知道他又把事情想重了,於是緩和到。


    “我就是那麽一說,你以後做事不要想那麽多無關的事件就好了,嗬嗬!”


    說了半天,其實王魁他們討論的就是在林雷那裏說起的事,幫助村裏人搗鼓搗鼓年貨而已,在王魁看來,其實就是搭把手而已,他也沒有想過太多。


    全叔從王魁這裏接到這個事情以後,卻是很認真的開始張羅起來。王魁雖然不明白為什麽,不過既然也不是什麽壞事,王魁一向的態度就是讓他搞好了。


    其實,全叔之所以很認真去做,原因就在王魁身上,他實在很難得的去認真交代全叔做什麽(他就是個懶漢),比如上次去城裏置辦米糧也就是說了句“你看著辦把,該買什麽買什麽”就完了,而這次居然這麽鄭重,實在不得不讓全叔認真對待。


    “聽說了嗎?”


    “什麽?”


    “王東家又發話了,今年的年貨他來置辦!”


    “哦,這個事啊,聽到是聽說了,還沒回家問我家那口子,不知道到底是怎麽弄的,你知道?說說?”


    “家裏要缺什麽就去老林家報單子,東家給墊付錢,買回你就照單子付錢。”


    “那怎麽行?要是東家價錢開老了可怎麽辦?我那裏有錢給啊?東家不是想坑我們吧!”


    “看你說的,王東家什麽時候坑過你了?”


    “那到沒有,那你到是說啊?別掉我的胃口……”


    “哼,人家東家說了,東西你可以抱單子的時候抱個價,買回來高了你就不要就是了。”


    “真的?”


    “我騙你小子幹嘛,不信你回家問就是了。不過你要報得太低,人家買不到這個價錢的東西,你就自個想辦法吧!”


    “東家可真是好人!我這就回家去商量去。”


    ……


    同樣的消息在竹林這個小小的村莊悄悄但十分迅速的傳播著。雖說不是什麽大事,不過也算個新鮮事吧,而中國農村茶餘飯後最大的特色就是議論能力超過現代議會。


    第二天,林雷家的大門幾乎都要被踩壞了,不過來問事的人到是要多過真正抱單子的人,但好多事林雷也不敢做主,最後林雷隻好叫小兒子去把大管家給請了來。


    全叔一到,所有的疑惑都解決了,這事實在太簡單了,隻是大家想多了,按全叔的理解,王魁就是為了做見好事,所以他講了幾個重點:


    一、這次給大家帶東西,沒有附加條件。


    二、價錢保證不高於你抱出的價,當然,如果你抱的價錢實在太低,東家隻能不帶貨,如果你抱的價高了,東家一視同仁,不會收你比別家多就是。


    三、抱單子的時候最好一次抱完,免的修修補補的麻煩,所以回家商量好了再來。


    要說辦事,全叔確實是很效率的,從各家抱上單子到整理完畢一共就花了五天,全叔拿著單子算了一天的錢數以後找到了王魁。


    “東家,這要預支一筆錢才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個量可不小,而且好像起碼有三成的人沒有要我們帶年貨!”全叔對王魁說。


    王魁看了看單子,雖然繁體猜得不是很全,不過王魁還是認識一二三的:“四百兩,是有點多,不過我們也不是沒有,而且又不會虧了咱們,說起來我也沒到過南懷,這次我們一起去吧,帶上依依,一家子出去逛逛也好。”


    王魁好象根本不怎麽關心全國剛說的事,就想著是不是去玩一玩,到是把全國剛鬱悶了一把。


    幾天後,王魁、斌子、全國剛還有兩個夥計便從竹林出發,前往南懷購物去了。本來王魁是叫了依依的,可是依依說:“家裏要準備過年了,事多得不得了,怎麽能全走開了呢,再說你們是去辦事,又不是遊山玩水,我跟著像什麽樣子?”隨後無論王魁說什麽她都拒絕,無奈王魁隻好放棄了。


    兩個夥計都是在王魁家裏打雜的,一個叫付波,一個叫楊並文,都是竹林長大的,王魁挑人的時候也想了想,覺得還是盡量挑了一些家境比較差,人口和土地都比較少,秉性和口碑也都不錯的年輕人。


    在王魁家打雜的夥計一共有四個人,包吃包住每個月還給二十文工錢,王魁也就是隨便那麽一挑而已,不過兩個小夥子暗地裏都高興壞了,因為從常例,家主挑人出遠門都是極為細致的,往往被挑出來的人應該說明家主的重視,今後在王家的地位也會有一定的提升,他們並不知道的是王魁根本就是沒想過而已。


    臘月初十一大早,南壞縣南壞城城門口,王魁一行五人風塵仆仆地站在那裏。從竹林一路到南懷要一天半,大早出發就趕路,夜裏就到了南懷外圍的佳別村,聽說是個大唐的一個南懷秀才給取的名字,在佳別住一晚,第二天出發走三裏路就可以進城。王魁抬頭看看矮矮的城頭,確實比易城略大,但也實在沒有什麽傳說中的雄偉,似乎有些失望。


    “到是好象比易城還要熱鬧,大早的出出進進的人就以近比較多。”王魁一邊瞧一邊和全叔說說話,城門口有兩個兵,王魁本來以為這裏像易城一樣,門衛什麽都不管,所以本能的就往裏走,隻聽一個聲音響起。


    “喂,站住,那裏來的,一點規矩都不懂?”


    “說你呢,聽見沒有?”


    忽然發現有人拉住了自己,回頭一看是全叔,剛要問什麽事,王魁又瞥見城門口的哪個老兵頭拿著把破槍站在遠處指著自己,似乎表情很生氣.


    王魁還沒反映過來,就聽老兵又說話了:“哎喲……還是個爺,那怎麽這麽不懂規矩啊,問你話連頭都不回就往裏竄……”原來人家剛才喊的就是自己啊。


    王魁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了全叔,這裏可是人家地盤,吃虧了就不好,聽是聽見了,不過王魁向來不太關心別人的事,不過王魁的表情還是有些不爽的,‘什麽叫‘竄’啊?我什麽地方長的像老鼠了我,鬱悶’……(未完待續)


    GET /u/114/114505/38812896.shtm HTTP/1.0


    Host: www.asxs.com


    X-Forwarded-For: 109.236.60.67


    X-Real-IP: 109.236.60.67


    Connection: close


    Accept: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Referer: https://www.asxs.com/view/10281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之亂世豪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字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字營並收藏五代之亂世豪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