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如果你們兩家可以齊心,並且決定打壓李家,我可以說服南懷一些人給與支持,至於什麽樣的支持,我暫時不能答複。


    第二:我可以保證,竹林王家沒有取代李家的心思,李家留下的利益都是你們兩家的。


    第三:官府勢力之中遠的隻能靠你們,至於易城,隻要不有礙於土家之事,我保證胡縣令不會插手,甚至關鍵時刻可以幫忙。”


    王魁和江潮陽的談話,在王魁的三點意見之後結束。江潮陽匆匆趕往家族中心辰溪。而王魁恢複竹林造紙坊的生產,不過仍舊沒有往北麵買出紙張。


    十一月二十五。


    “什麽?很忙?那算了吧,也沒什麽大事!”王魁入易城準備拜會胡景,不過胡景忙於軍務,會麵沒有進行,王魁隻送上拜貼和百兩現銀以示問候,然後王魁在易城遊玩一番後返回竹林。


    同一時間,江家家族動作頻繁出動聯係沅陵吳家後,江家老家主於這一天北上拜會吳家家主。


    十一月二十九日。


    “嗬嗬!依依,可想死了我了……去,小香,不許偷看。”竹林一切事務簡單而有序的進行,竹林商客依舊來來往往,王魁則閑得無事,難得的在家陪依依玩耍,不時地和丫環小香逗樂。


    而此時的辰溪沅陵兩個大商家開始秘密大規模調動核心人員,鋪設到辰州北部中部等地。


    日子進入十二月。


    “……大哥,咱們隻是做做準備,不一定要動手,不會出什麽大事。既然總要亂,別燒到咱們便是了。你覺得呢?……”王魁並沒有去找楚行南,隻是寫了封信,告訴他紙業內部爭鬥的真實情況。


    “白掌櫃,咱們也是老朋友,我就不費話,我要運貨到辰溪,但是要盡量保密,還有不能經過易城。價格……”信一送出,王魁就找到一個老朋友——碼頭最早建到竹林的和家大馬幫掌櫃和數,談一筆買賣。


    還是在同一時間,真正的鬥爭開始。李家終於察覺到局麵的怪異,有人刻意從李家各個鋪麵大量收購紙張,另外兩家則有意無意的歇業,許多客源湧入李家紙鋪,李家開始感到存貨壓力。


    十二月十日。


    “收工了,嗬嗬。這個月獎金怕是能有二十文……”一個竹林民歡天喜地的對旁邊的一個滿身塵土的同伴講。


    “那是,東家什麽時候虧待過我們……!”


    “聽說你準備搬家了?小子,挺能攢錢的嘛!什麽時候把五妹子娶了啊?……”


    “快了快了……”


    易城城防大營試用半月結束,竹林建房隊任務完成回到竹林,結算同時完畢,王魁個人入帳八百兩。同時竹林第五個大糧倉(萬斤)被楚行南的楚行米記裝滿,錢財由造紙坊的利潤扣除部分,賒賬部分。


    竹林村村戶低金購買竹林新房滿五十戶,保守估計,最多半年竹林老戶一百六都有能力用五到十兩的銀錢購買王魁價值翻倍的房屋,(除了八家,王魁在後麵的購房協議裏加入一條:房屋買賣權歸買賣人共同所有,二次出讓利益歸購買人,但買賣須經出售人王魁確認)。


    為此兩事,王魁設下千人宴,請的整個竹林村戶,包括原先老村戶一百六十餘戶(有些是竹林變化之後回歸的)、趙家村四十餘戶、以及八百難民中在各個王魁產業中表現優異的六十餘戶、最後還加上如竹林周邊如平村小杆村等鄰近村寨有人在竹林謀生的人。


    九十九桌除去村民自己入禮(類似百家宴時各家都出錢或者物的禮數)花費僅僅三百兩,盡管管理財務的全叔認為王魁有打腫臉充胖子的嫌疑,卻因為王魁的霸權主義沒能反對下來。


    竹林千人宴的那天,辰州商人確認一個信息,辰州三大墨寶商決裂,江吳兩家聯手,無利出售自己的商品,先打價格牌。


    十二月十六。


    “王東家,幸不辱命,貨物已經入了江家庫房。”和數拿著手裏的一份信函,笑嘻嘻的拜會王魁。


    “噢?那就好……!”王魁並沒有看信,他派家丁付波跟隨和家的馬隊一路趕往辰溪,一路上不停的帶回消息,王魁自然清楚情況。


    而兩人所說的貨物,便是王魁一直沒有出售囤積下來的竹林紙。


    在北麵,李家可以動用的光明手段結束,自然無法撼動兩大對頭的治壓,不過一直以來,為什麽兩家都沒有過聯手,自然各有各的顧忌。


    現在,王魁以控製造紙源頭為起點,迫使聯合兩家打擊李氏,一切撕破臉皮,結果自然不死不休的局麵。


    不過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家無論這麽多年的積累,不是說死就死的。


    十二月二十三日,又一個春節前夕。


    辰溪以南六十裏外發生結案,被搶的是江家貨隊,貨物錢財被劫不說,壓貨人三死六傷。知情者自然都在猜測李家開始動用自己的非常規手段,而且又狠又有效。


    不過不等江家吳家反映,辰州境內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一時間人心惶惶,私家駝隊紛紛雇傭大馬幫協助運輸。


    在從前發生類似事件的時刻,一個是官府方麵基本保持靜默,等待利益格局穩定之後介入,好處一樣不會少,也不會惹上麻煩。另一方麵,其他商人集團一般都不參與這樣的內鬥,以免事態擴大話。


    而李家動用非常規手段,一般兩個結果,吳家江家以牙還牙,直到一方挺不住,牆倒眾人推,李家萬劫不複。另一種對手知難而退,局麵回到衝突之前,大家握手言和。


    一開始,按王魁的計劃看,出現第二種結果的可能更大,甚至第一種情況幾乎不可能,江家吳家不太可能冒著兩敗俱傷的危險滅掉李家。


    不過李家顯然牛年不利,他們遇到一個突發事件,說是突發,也不盡然,許多人也還是看到了可能性,比如長行客向崇文,比如京城裏的皇帝大臣,比如王魁等等,那就是土家族和朝廷開戰了。


    王魁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吃午飯。而帶來這個消息的人,是楚行南的心腹大管家劉複。


    “二爺,是真的,真打了!麻陽城城防軍出城駐紮了,隨時準備抵禦彭士愁的部隊。”劉複如是說。


    “我……!怎麽會真打呢?這不還沒到時候啊!”王魁兩眼神遊天外,一付讓人哭笑不得的表情。


    “公子?怎麽沒到時候?”連一同聽消息的全國鋼也好奇的問,王魁的反應有些失常。


    “別問,別問,我要去靜靜。我……!算了,全叔,你招呼劉管家吧!”王魁一麵走,一麵簡單交待。


    “這是……我?……沒道理啊!……我怎麽了我,……!”直到王魁走進後堂,口裏不清不楚地念著些奇怪的話語,留下麵麵相窺的全國剛和劉複。


    王魁為什麽一付受打擊的表現,說起來很簡單。王魁雖然感激土家族激變給自己帶來的機會,而且安於利用這樣的機會發展竹林,但是那是有前提的——在王魁有限的古代曆史記憶裏,這場局部戰鬥是不該在這個時候爆發的。


    那是公元九三九年,彭士愁率錦州溪州集結出的萬餘兵勇反楚,最先開始攻打辰、澧二州。楚王馬希範雖然奢華,但國家實力尚存,他當即派遣大將劉勍、廖匡齊率靜州士卒五千人討伐。


    具體戰況記不起來,但結果王魁記得,彭士愁兵敗,率殘餘人馬退守一個叫保山寨的堡壘。


    僵持一年有餘,公元九四零年,劉勍才用火攻拿下保山寨,而彭士愁則逃入深山。臨走之時他遣其子彭師嵩率土家族各部酋長放下武器,投降朝廷。


    劉勍班師,並將彭師嵩作為人質帶回了長沙。馬希範此時得意之餘,更加不會忘記歌頌自己的公德。他特地在溪州立了一個銅柱紀念此事。


    銅柱用銅五千斤鑄成,呈六角棱形,中空,上刻一篇銘文,其中有雲:“王曰:‘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不奪其財,不貪其土……吾伐叛德柔,敢無師古?奪財貪地,實所不為。乃依前奏授彭士愁溪州刺史,諸子將吏,鹹複職員,錫賚有差,俾安其土……’”


    馬希範在中國曆史上雖算不上是偉大人物,但他在處理與溪州土家族的關係方麵,卻是值得讚賞的。此銅柱今仍存,王魁曾經就在網上見過關於這根柱子的報道,沒想到的事,居然今天用上了關於這件事情的地方,真是世事難料的緊。


    “唉!應該不是我吧!”王魁鬱悶的是,顯然現在不是公元九三九年,然而彭士愁卻實實在在的開始了四年後的反叛之戰,雖說穿越能夠改變曆史前進的軌跡,不過王魁一直認為那是大神們的事情,何時和自己這樣的小人物掛上了購了?怎麽看都覺得不是自己的錯,王魁越想越覺得是這樣的,所以他不停的提醒自己:“應該不是我!我是個局外人”(未完待續)


    GET /u/114/114505/38814228.shtm HTTP/1.0


    Host: www.asxs.com


    X-Forwarded-For: 109.236.60.67


    X-Real-IP: 109.236.60.67


    Connection: close


    Accept: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6.0.2486.0 Safari/537.36 Edge/13.10586


    Referer: https://www.asxs.com/view/10281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之亂世豪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字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字營並收藏五代之亂世豪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