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為國立言
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作者:引火鬆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給我閉嘴!”見自家弟弟居然也反過來責怪自己,李善長氣的低聲怒斥。
李存佑才學平平,本就是仰賴著兄長李善長維生,連他都因為寶鈔之事告吹而心生怨懟,更別提其他的朝堂諸官了。
李善長轉過頭,看到那些幾天前還對自己卑躬屈膝的朝堂諸公,如今都隱帶埋怨。他心中不免咯噔一下,自己欲以寶鈔之利拉攏朝官複出,卻不想上位不按常理出牌。自己這是出招不成,反噬己身……
“李相,您多少拿出個辦法來啊!”吏部尚書詹同急道。朝堂上就他一個人冒死上奏,這一回加征朝官家屬商稅,自己定然是首當其衝。若是毫無作為,自家辛辛苦苦攢下的家產說不定就要損失殆盡……
惶恐急切之下,對李善長的語氣已是帶著幾分不善。
這就是以金銀之利拉攏人心的壞處,一但無利可圖,非但他人不再恭順,甚至心中還要倒打一耙,將沒能謀取到好處的黑鍋歸咎於試圖利誘之人。看著父親與二叔滿麵愁容,一旁李善長的長子李祺卻是心中暗喜。
寶鈔之事告吹了也好,這樣父親就做不成權臣。自古權臣哪裏會有好下場?李家分明已經位列國公,富貴已極……
“諸君稍安勿躁,老夫且思量一番。”與李祺所想不同,李善長卻並未放棄這一次機會。“當今之計,需先打消上位意欲加征商稅的想法。”
“無論是寶鈔還是增稅,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為朝廷聚財,解決國庫財匱之危。”
“那麽,隻要這加征商稅之法,無法聚斂財富的話……”
諸官都呆住了,詹同戰戰兢兢的開口:“李相莫非是要我等……抗稅?”
“陛下有言在先,拒繳者必論其罪。這……”
“哈哈,諸位這是關心則亂啊。陛下加征商稅,還不是要通過戶部?”
“也不必行險抗稅,老夫方才,便想到了一個萬全之法……”
說著,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將他想到的謀劃娓娓道來。
隨著李善長的話語,本來惶恐的諸官竟然漸漸不再焦急,一個個盛讚李相高明雲雲。倒是李善長的身後,李祺越聽,卻越是心驚。
“父親為心中權欲蒙蔽,竟越加過分了!”看著被眾星捧月、洋洋得意的父親,李祺卻是已經流了一身的冷汗。
“若是此事被陛下知道了……那豈不是……欺君?”
“……不成,為我李家存亡,需得想出個辦法來……”
李祺心中,漸漸下了個決定。
……
這邊廂,朱肅獻完了商稅之策後,便與朱棡一同來到了太子府。
並非隻是來尋朱標,朱棣、朱樉、沐英亦皆在此處。一見沐英,朱肅便將煉鋼成功的好消息告訴了他,沐英也是大喜。
“三殿下竟然煉出了低碳鋼?這可太好了!這麽說,小五你所說的,那些可以隨身攜帶的迅雷銃、以及可以持續發射,而不必擔憂炸膛的新式火銃,都能打造出來了?”沐英雙眼發出亮光。
“還是多賴老五的圖紙。而且,要想造出那些火銃槍械,還需要車床等精工試製……”說著,他將目光看向朱肅:“老五,你還有什麽圖紙,一並交予我好了。你為人跳脫,哪有那心力專注在這些枯燥的試製上。”
“況且你已經主理國子監,二哥老四亦皆有職務,我也已經向爹申請入工部主職,這些國朝重器你肚子裏還有多少,全掏出來給我得了。”
總覺得朱棡話裏有話,眼神也是難明,似乎已經瞞不住這位精明的三哥了,朱肅也隻好訕笑的顧左右而言他:“好,好。回頭我就將車床等等的圖紙一並給三哥送上。火銃船炮等等東西的研製,就要仰賴三哥了。”
“有了新式武器,我大明對外開疆拓土,就如虎添翼了罷!”朱棣也是激動道。“錦衣衛的職務雖也威風,但如今想來,還是在沙場上領兵殺敵過癮。”
“老五,爹準備何時出兵滅了北元,你可有眉目?”
“北元百足之蟲,哪有那麽容易平滅的。”朱肅笑道。“不過我看爹的意思,估計是想先對付倭島。”
“先前咱們已在倭島埋下了暗子,隻要事有進展,高先生等必會攛掇倭國皇室,向我大明遞交國書請兵。”
“倭島資源豐富,取之既能永絕倭寇之患,還可大大增強國力。到時候駐兵倭國,正是新式武器有大用之時!”
此言一出,幾人盡皆振奮,朱標看朱棣沐英幾個摩拳擦掌,幾乎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倭島去,不由笑道:“五弟就別撩撥他們了。此時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要想征倭,就要造船造槍造炮,還要國庫豐盈、朝野平靜。如今五弟正在改革儒學,父皇亦正整肅朝綱。先靖內憂,方可專心外事。這些事且急不得。”
“幾位殿下,宋濂大人與誠意伯求見。”幾個兄弟正聊著,有小廝進來稟道。
“哦,想必是來尋我的。”朱肅站起身來。“我畢竟年歲尚淺,故而有些事還需請這兩位老大人出山襄助。”
“大哥,且借府上書房一用。”
“去罷去罷。”朱標微笑道。自有內侍上前,為朱肅引路至書房。過得一會,便有人將宋濂與劉伯溫二人領了過來,朱肅忙起身相迎:“本該本王親自去尋兩位先生,可城中千頭萬緒,實在脫不開身。累兩位先生辛苦了。”
“無妨,無妨。”宋濂嗬嗬笑道。“我與誠意伯離府日久,此次回城,倒是正好回家看看。”
“不知殿下喚我二人前來,有何見教?”
朱肅請兩人坐下,又畢恭畢敬為兩位老者倒好茶,方認真道:“實不相瞞,確實有兩樁要事,分別需要兩位先生襄助。”
“蒙父皇器重,要本王主理國子監。此前儒門學子多有牽強附會,曲解聖人之意者,國子監生亦多受其害。”
“本王身為國子監祭酒,主理此等為國掄才之所,自然更要慎之又慎。”
“因此……本王準備編一著作,為國立言,重定儒學乾坤!”朱肅道。
(本章完)
李存佑才學平平,本就是仰賴著兄長李善長維生,連他都因為寶鈔之事告吹而心生怨懟,更別提其他的朝堂諸官了。
李善長轉過頭,看到那些幾天前還對自己卑躬屈膝的朝堂諸公,如今都隱帶埋怨。他心中不免咯噔一下,自己欲以寶鈔之利拉攏朝官複出,卻不想上位不按常理出牌。自己這是出招不成,反噬己身……
“李相,您多少拿出個辦法來啊!”吏部尚書詹同急道。朝堂上就他一個人冒死上奏,這一回加征朝官家屬商稅,自己定然是首當其衝。若是毫無作為,自家辛辛苦苦攢下的家產說不定就要損失殆盡……
惶恐急切之下,對李善長的語氣已是帶著幾分不善。
這就是以金銀之利拉攏人心的壞處,一但無利可圖,非但他人不再恭順,甚至心中還要倒打一耙,將沒能謀取到好處的黑鍋歸咎於試圖利誘之人。看著父親與二叔滿麵愁容,一旁李善長的長子李祺卻是心中暗喜。
寶鈔之事告吹了也好,這樣父親就做不成權臣。自古權臣哪裏會有好下場?李家分明已經位列國公,富貴已極……
“諸君稍安勿躁,老夫且思量一番。”與李祺所想不同,李善長卻並未放棄這一次機會。“當今之計,需先打消上位意欲加征商稅的想法。”
“無論是寶鈔還是增稅,其根本目的,都是要為朝廷聚財,解決國庫財匱之危。”
“那麽,隻要這加征商稅之法,無法聚斂財富的話……”
諸官都呆住了,詹同戰戰兢兢的開口:“李相莫非是要我等……抗稅?”
“陛下有言在先,拒繳者必論其罪。這……”
“哈哈,諸位這是關心則亂啊。陛下加征商稅,還不是要通過戶部?”
“也不必行險抗稅,老夫方才,便想到了一個萬全之法……”
說著,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將他想到的謀劃娓娓道來。
隨著李善長的話語,本來惶恐的諸官竟然漸漸不再焦急,一個個盛讚李相高明雲雲。倒是李善長的身後,李祺越聽,卻越是心驚。
“父親為心中權欲蒙蔽,竟越加過分了!”看著被眾星捧月、洋洋得意的父親,李祺卻是已經流了一身的冷汗。
“若是此事被陛下知道了……那豈不是……欺君?”
“……不成,為我李家存亡,需得想出個辦法來……”
李祺心中,漸漸下了個決定。
……
這邊廂,朱肅獻完了商稅之策後,便與朱棡一同來到了太子府。
並非隻是來尋朱標,朱棣、朱樉、沐英亦皆在此處。一見沐英,朱肅便將煉鋼成功的好消息告訴了他,沐英也是大喜。
“三殿下竟然煉出了低碳鋼?這可太好了!這麽說,小五你所說的,那些可以隨身攜帶的迅雷銃、以及可以持續發射,而不必擔憂炸膛的新式火銃,都能打造出來了?”沐英雙眼發出亮光。
“還是多賴老五的圖紙。而且,要想造出那些火銃槍械,還需要車床等精工試製……”說著,他將目光看向朱肅:“老五,你還有什麽圖紙,一並交予我好了。你為人跳脫,哪有那心力專注在這些枯燥的試製上。”
“況且你已經主理國子監,二哥老四亦皆有職務,我也已經向爹申請入工部主職,這些國朝重器你肚子裏還有多少,全掏出來給我得了。”
總覺得朱棡話裏有話,眼神也是難明,似乎已經瞞不住這位精明的三哥了,朱肅也隻好訕笑的顧左右而言他:“好,好。回頭我就將車床等等的圖紙一並給三哥送上。火銃船炮等等東西的研製,就要仰賴三哥了。”
“有了新式武器,我大明對外開疆拓土,就如虎添翼了罷!”朱棣也是激動道。“錦衣衛的職務雖也威風,但如今想來,還是在沙場上領兵殺敵過癮。”
“老五,爹準備何時出兵滅了北元,你可有眉目?”
“北元百足之蟲,哪有那麽容易平滅的。”朱肅笑道。“不過我看爹的意思,估計是想先對付倭島。”
“先前咱們已在倭島埋下了暗子,隻要事有進展,高先生等必會攛掇倭國皇室,向我大明遞交國書請兵。”
“倭島資源豐富,取之既能永絕倭寇之患,還可大大增強國力。到時候駐兵倭國,正是新式武器有大用之時!”
此言一出,幾人盡皆振奮,朱標看朱棣沐英幾個摩拳擦掌,幾乎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倭島去,不由笑道:“五弟就別撩撥他們了。此時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要想征倭,就要造船造槍造炮,還要國庫豐盈、朝野平靜。如今五弟正在改革儒學,父皇亦正整肅朝綱。先靖內憂,方可專心外事。這些事且急不得。”
“幾位殿下,宋濂大人與誠意伯求見。”幾個兄弟正聊著,有小廝進來稟道。
“哦,想必是來尋我的。”朱肅站起身來。“我畢竟年歲尚淺,故而有些事還需請這兩位老大人出山襄助。”
“大哥,且借府上書房一用。”
“去罷去罷。”朱標微笑道。自有內侍上前,為朱肅引路至書房。過得一會,便有人將宋濂與劉伯溫二人領了過來,朱肅忙起身相迎:“本該本王親自去尋兩位先生,可城中千頭萬緒,實在脫不開身。累兩位先生辛苦了。”
“無妨,無妨。”宋濂嗬嗬笑道。“我與誠意伯離府日久,此次回城,倒是正好回家看看。”
“不知殿下喚我二人前來,有何見教?”
朱肅請兩人坐下,又畢恭畢敬為兩位老者倒好茶,方認真道:“實不相瞞,確實有兩樁要事,分別需要兩位先生襄助。”
“蒙父皇器重,要本王主理國子監。此前儒門學子多有牽強附會,曲解聖人之意者,國子監生亦多受其害。”
“本王身為國子監祭酒,主理此等為國掄才之所,自然更要慎之又慎。”
“因此……本王準備編一著作,為國立言,重定儒學乾坤!”朱肅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