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法淨和尚為何專要等我走到小覺空麵前才出來?這是怎麽回事?”


    “哈!哈!哈!”老和尚又昂首笑道,“關鍵就在這裏,這是由老納我一手安排的!”


    “你安排的?想做什麽?”孫可行急切地問道。


    “善哉!老納今天終於算是找到一位功德兼備的人物!”老和尚看著孫可行很滿意地說道,“法淨之所以狠打小覺空是想試探你是否有仁慈之心!現在看來,你果然是老納願望中的有德之士!而且法淨一甩臂膀便知道你的功底,他那一下子足有千斤之力,碰著人非死即傷!而閣下卻是完好無損,可見你的功底也非是一般。”


    孫可行聽到這,竟有些慚愧,說道:“人出門在外常長見識,實在不知老方丈手下竟還有如此非凡之徒,實在佩服!佩服!”


    “大可不必!他們連同老納一起應佩服你!而且我們還有求於你!”


    “噢?老方丈莫不是在譏笑我?我今天敗倒在你徒弟之下,有何理由讓你們佩服我?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難道一個人會佩服敗倒在自己腳下的人?”


    “善哉!”老和尚微笑著點頭說道,“實話告訴你,那法淨和尚沒什麽能耐,隻是他的四兩撥千斤煉得純熟而已!他若真的與你較量起來,必會敗在你的劍下!所以老納及時製止了你們!不過他的四兩撥千斤曾使‘江南七行怪’三對半都是肩頭枕地的,而今天他僅使你痛痛快快地坐在地上,可見你的功底之深。老納正要尋找你這樣的武士!現在老納可以問你的尊姓大名了。”


    孫可行聽了,微微一笑,說道:“晚輩姓孫,名可行,在‘蜀東六雄’裏排行老五,綽號‘繩鏢劍舞’!”


    “阿彌陀佛!原來是孫大俠,請還請不來呢!今日讓老納遇到,真乃天賜良機!老衲早就聞聽‘蜀東六雄’乃天下一流豪傑人物!來!孫大俠!請這邊坐!”


    老和尚說著,便和孫可行在院中的一棵大鬆柏下的石桌石凳前坐了下來。隨即,又一名小沙彌端茶送到石桌之上。


    “孫大俠!請用茶!”老和尚客氣地說道。


    “老方丈請!”孫可行攤手說道。


    於是,老和尚凝望著孫可行說道:“今天孫大俠有幸前來,實在是我東林寺一大榮幸!不過,為何你的兄弟們沒一起來?”


    “是我先行一步,他們隨後就到。”孫可行簡略地回答之後,又反思著問道,“你剛才說法淨和尚曾使‘江南七行怪’全全倒地,這是怎麽一回事?不是說他們七人全被殺死在這廬山了麽?”


    “是啊!”老和尚緩緩點頭說道,“那次是他們七人特意與法淨和尚比試的。可他們誰也沒抵擋住法淨的四兩撥千斤!不過他們七人全都大笑著認輸了!可在那事後不久,竟發生令人痛心的事。他們七人,三人被殺死在了含鄱口,三人慘死在仙人洞;有一人是從龍首崖上摔下去的,身上還帶著劍傷。真可惜這片山清水秀之地,竟發生這等殘害之事,實在有辱我佛門的清淨!我們豈能容忍,我正要散發武林貼,遍請天下豪傑來報仇雪恨!”


    “原來如此!我們也是為此而來。”孫可行有些激動,說道,“老方丈人老心不老,還在為這江湖之事操心,實在令我孫某打心底佩服!”


    “哈!哈!哈!孫大俠言語爽快,不愧為當今之雄才。我等老矣,這懲惡雪恨之事就全憑你們這輩拋頭露麵、赴湯蹈火了!”


    “老方丈盡管放心!我們已為此走過山山水水,不殺掉那凶手誓不為人!”孫可行說著,不覺又大動肝火,心中來氣:不僅要為天下武林報仇,也要為我的“白玉馬”報伊雪恨。


    “善哉!你們果然在奔波尋找殺客!老納實感心慰!可是老納的這份心思,何時才能得以解脫?如今許多江湖豪傑被殺之事接連傳來,還有許多象你們這樣的勇士在尋找那殺手。但是,那殺手的武功極為高強,老納實在為你們的身心安危擔心。老納曾一度想隱藏你們這樣的勇士,可他們更多人卻執意要去殺賊報仇而白白丟掉性命。”


    “老方丈的心情我很理解,可我們身為中原武士,不能見死不救、見仇不報!為了讓更多的武士不再被殘殺,我們寧願跨刀山、赴火海,也決不做一個袖手旁觀之小人!”


    “善哉!說得好!世上有你這樣的武林誌士,我看此仇不愁不報!”


    “所以我們此次前來廬山就是要再查看一下‘江南七行怪’被殺的現場,或許還能得到一些線索!”


    “噢!……”老和尚沉思了一下,說道:“多少天的風風雨雨,他們的屍體早已不見,現場更無所查尋。真可惜‘江南七行怪’就這樣從江湖消失殆盡!他們本想效仿曾結廬在此的匡氏七兄弟,然而矢誌未成,卻慘遭殺身之禍,還不如匡氏七兄悄然離去是為尚好!”


    “噢!”孫可行點點頭問道,“老方丈說的這匡氏七兄是……”


    “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廬山的來曆就與這匡氏七兄有關!”


    “噢!”孫可行不禁湧來興趣,急忙問道,“這廬山也有它的來曆?請老方丈講講看!”


    孫可行剛剛說完,從遠處的門外突然又傳來了叫喝聲:“你這小兔崽(宰)子!不好好幹活!不好好幹活!不好好幹活!我打死你!打死你!……”


    “哎喲!”孫可行急忙向寺院門外瞅著說道,“老方丈!外邊是不是又來人了?”


    “哈!哈!哈!”老和尚大笑著說道,“孫大俠!難道你沒聽出來,這是小覺空在打法淨!這回是他們倆鬧著玩的,並沒有外人前來!”


    “這是為什麽?他倆是不是有些神經問題?”孫可行猜疑著問道。


    “唉!沒有!沒有!”老和尚笑著說道,“這是法淨償還給小覺空的,互不欠打!而且他倆還把這作為一場練功呢!”


    “嘿!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我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見到這樣練功的!”孫可行卷著袖子說道。


    “不過這在我們寺門前已是常事,見多不怪!”老和尚放下茶杯說道,“我還是給你講講這潯陽城南的廬山吧!”


    “喔!”孫可行恍然一悟,忙說道,“老方丈請講!我是很樂意聽的。一來可以消遣,二來可以長長見識哩!”


    “善哉!”老和尚微笑著點頭說道,“凡是遊人墨客到此,老納都會向他們講起。今日有幸給孫大俠講述,實乃貧僧一大快事。要說這東林寺,它始建於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名僧慧遠在此建寺講學,至今已曆五百二十一年。慧遠在這東林寺內創設蓮社也就是白蓮社,倡導彌陀淨土法門,所以後人就尊稱他淨土宗始祖。唐朝的揚州高僧鑒真在東渡扶桑之前,曾前來本寺。後來鑒真便和本寺智恩和尚同渡東海傳經講學!東晉的陶淵明、山南道士陸修靜,還有唐朝的茶神陸羽、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也都是這裏的常客!你看這山,險峰峽穀,懸崖怪石,銀泉飛瀑,激石穿雲;綠林翠鳥,江湖清秀;雲霧飄渺,瞬息萬變!山上有三大名寺、五大叢林,也就是西林、東林、大林三大名寺,海會、秀峰、萬杉、棲賢、歸宗五大叢林,還有仙人洞、白鹿洞、羲之洞、大天池、小天池、醉石館、龍首崖、五老峰、漢陽峰、三寶樹、九疊屏、三疊泉、陸羽泉、溫泉、青玉峽等等名勝古跡。這就是名揚天下避暑和遊覽的勝地——廬山!可是遠在西周時期,此山並不叫廬山。相傳那時有匡氏七兄弟想超脫世間塵網閣籠,便隱居於此,立誌不任。周烈王聞知此事,立即派專使前去拜訪。可是到了那裏,匡氏七兄早已悄然離去,僅留下他們的茅草廬舍。自那以後,人們便稱此山為廬山、匡山。多年來,到此遊山觀光者絡繹不絕。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的美稱!然而,自從結義在此修德養性的‘江南七行怪’被殘殺以後,遊客便日漸稀少。今日幸會‘蜀東六雄’將要拜會於此,我的一樁心事也就要解決了。”


    “噢!……”孫可行好象聽出了話外之音,急忙問道,“不知老方丈有何心事?”


    “善哉!”老和尚不禁起身微笑著說道,“依我看還是等你的幾位老兄到此我們再作商議!孫大俠!隨老納來!”


    孫可行聽了這話,心生好奇,起身隨著老方丈緩緩向前方走去。


    這時,老方丈用手掌環指著寺院說道:“你看我寺雖然人手不多,可在這紅牆綠瓦、古柏參天、香爐鳧鳧的僧院內,倒也覺得清靜!遊客在此吃齋歇腳,必得佳所。所以到此的遊客沒有不願住上幾日的!”


    “嗯!佛門靜地是個好地方!”孫可行接著說道,“老方丈在此修行多年,想必一定是位心揣天下的清高之人,不知老方丈對如今天下有何高見?”


    “阿彌陀佛!”老方丈捋著白胡須歎口氣說道,“出家之人,不想過問世事。過問了反而會憂心傷肺導致內亂,還是不言為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