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葉麗絲郡主


    好!對這吐穀渾的介紹至此暫停,讓我們繼續書歸正傳:


    話說此時此境的慕容天水從遙遠的吐穀渾王朝又重新回到這鳴沙山邊,卻聽見那優美的《陽關曲》依舊在輕飄飄地沐浴著這古老的山畔和遊人的耳邊。


    “慕容將軍!”宋克金的一聲長叫,終於打斷慕容天水纏纏綿綿的思絮,“如此美麗的天涯歌女,我們何不前去一觀?!”


    話說之間,宋克金和其他三位副將已推推攘攘把慕容天水向山腰引去……


    功夫不大,這五位將領終於悄悄站到那位依舊撫琴而歌的女子身後。但是,這位女子似乎絲毫沒有發覺他們,直到她讓琴弦演奏完了最後一絲顫抖。


    “好!啪啪啪啪!”宋克金等人突然鼓掌歡呼著走向那位女子,但唯有慕容天水卻依舊無動於衷地站在原處!仿佛他還在沉浸於《陽關曲》的悠美餘音裏……


    “郡主真是人美、歌美、琴聲美!下官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宋將軍過講!”隻見那位女子早已起身含首致謝,謙辭道:“真優美的應該是將軍才是!”


    “郡主!來我給你介紹介紹我們新上任的鎮西大將軍。”宋克金說著,已將郡主帶至慕容天水身前,春風滿麵地說道:“這就是我們的慕容將軍!”


    “見過慕容將軍!”


    “哦!郡主免禮!”


    “慕容將軍!這位就是葉麗絲郡主!乃是敦煌城內文武雙全的一流才女!”


    “宋將軍過講!民女不才!讓各位將軍見笑了。”


    “郡主這說的是哪裏話?”慕容天水忍不住說道:“你的聲色才藝真可謂是天下一絕,我們豈會笑你?”


    慕容天水此話一出,葉麗絲立即明眸望了一眼他那英俊威武的眉目和麵孔,卻略有一絲傷感地說道:“但隻可能是春風滿麵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慕容天水聞聽此言,仿佛聽出了弦外之音,立即說道:“郡主的一首琴歌,我想天下人聽了,都會是你的知音!怎麽會知音難覓呢?”


    “慕容將軍的話真令我耳目一新,讓我好心動。多少年來,我還是頭一回聽到這樣的話。”


    “郡主過講!我想現在我們五位都應該是你的千載難逢的知音,你何必愁在心中?”


    慕容天水此話既出,眾人都不禁相視而笑。隻見宋克金接聲說道:“既然我們都是你的知音,就請郡主再為我們彈唱一曲。”


    話說之間,宋克金已一步當先地把眾人引到平放於石台之上的古琴旁邊。


    “郡主請!”於是,葉麗絲在宋克金的再三要求下重新坐在古琴麵前。而這時身後的慕容天水已清晰地望見,在那古琴的左邊正放著一本書,就在這一刹那,他的心底不禁怦然一動,因為這本書正是他夢寐以求試欲得到而一直未能潛心鑽研的一部世間上品好書。


    試問這是一本什麽書?實不相瞞,這本書就是《敦煌曲譜》。說到這,我還要給各位講一段小插曲,希望我們勿忘國恥,“曆來強盜要侵入,最終必送命!”“孩子!這是你的家!孩子!趕走它!”更不要忘了為中國音樂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這《敦煌曲譜》原密藏在敦煌石窟,於十九世紀初始被發現。1908年7月,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來到莫高窟,偷走了很多文物,其中一卷就是著名的《敦煌曲譜》。《敦煌曲譜》上麵畫有很多彎彎曲曲、圈圈點點的符號。由於1000多年來樂器、樂理、譜式、記譜方法的發展和變化,資料失散,這些樂譜符號長久已來已無從了解。唐代音樂一時竟成了千古之謎。直至1964年,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葉棟開始探究敦煌曲譜,一直到1981年共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他終於把中國唐代誰也看不懂的樂譜——《敦煌唐人琵琶大曲曲譜》(共25首)成功地破譯為現代五線譜。葉棟讓唐代音樂重放新(心)聲,為中國的音樂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中國的音樂史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葉(頁),但願葉棟教授的大名能和這大唐敦煌曲譜一樣源遠流長、萬古流芳……永不衰竭!


    翻過這一葉,讓我們重新書歸正傳。話說慕容天水望見眼前的這本《敦煌曲譜》,他忍不住向葉麗絲問道:“郡主!這本書天下罕見,你如何得到這本書?”


    聞聽此問,葉麗絲不禁回眸一笑,道:“這是傳抄的手本!而且這些曲譜裏我都給付上了一首曲子詞,用以自娛自樂,實在難登大雅之堂!”


    “原來是手抄本!”慕容天水不由心中暗道:“其真本果然難得一見!但是能看到這手抄本已是三生有幸,想必其內涵一定是大同小異。”


    想到這,慕容天水隨即請求道:“郡主!我能否翻閱一下這本書?”


    “當然可以!給你!”葉麗絲應聲之下,已將《敦煌曲譜》遞給了慕容天水。於是,慕容天水翻開《敦煌曲譜》,便見一行行、一排排的曲譜符號和曲詞映入眼簾。恰在這時,隨著一聲悅耳動人的琴聲,葉麗絲那迷人的歌喉再次嘹亮在鳴沙山畔。隨著那幽揚真切的歌詞傳入耳廓,《敦煌曲譜》裏這首《菩薩蠻》也映入慕容天水的眼孔:


    “敦煌——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向——龍庭——,麟台——早有名——。


    隻恨——隔蕃部,情懇——難申——訴。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


    琴聲、歌聲漸漸止息,餘音裏再次爆發出鼓掌叫好之聲。


    “郡主真是觸景生情!”宋克金脫口而出道:“張口一唱,就是敦煌出神將。該不是唱我們吧?”


    聞聽此言,葉麗絲笑而答道:“當然不是!但也可能是!”


    “此話怎講?”宋克金疑惑道。


    “這首詞寫的是敦煌的曆史,說此地過去屢出‘神將’。但這首《菩薩蠻》的詞意也可能激勵現在和將來的人。”


    再說此時的慕容天水聞聽此言,不由深入地問道:“這歌詞既是在寫敦煌的曆史,郡主能否再為我等詳細介紹一下?”


    “好吧!”葉麗絲便開始如數家珍地向這五位將士解說道:“其實敦煌曲子詞中有十八首《菩薩蠻》,這是其中較早的一首,最遲亦當該作於唐德宗建中初年(公元780年)。上闋是寫敦煌的光輝曆史,說她過去屢出‘神將’,使得諸蕃遠遠地表示欽敬,不敢進犯,‘神將’向大唐朝廷竭忠盡智,受到嘉獎,英雄榜上早已有了他們的名字。這裏所說的過去的‘神將’,可知的有沙州刺史賈思順,在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曾大破吐蕃軍,其他的已難考知。下闋寫的是道路隔絕以後的情況,‘隻恨隔蕃部,情懇難申訴。’他們隻恨吐蕃把道路隔斷,使得他們不能向朝廷傾訴衷腸,流露出他們對唐王朝中央的深厚感情。最後兩句表達了作者和敦煌人民強烈的願望:‘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早晚’即何時之意,是當時的俗語。‘狼蕃’,這是當時對處於敵對狀態的吐蕃的蔑稱,而把朝見皇帝稱為‘拜聖顏’,說明了他們對大唐天子的崇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