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吐蕃王朝


    這吐蕃,是個野蠻的混合民族,在隋末唐初在青藏高原上建立的奴隸製政權。到鬆讚幹布任讚普時,吐蕃定都拉薩,開始強盛。貞觀十四年(640年),鬆讚幹布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先未答應,後又以文成公主嫁之,友好往來,不絕於途。


    到了高宗鹹亨初年,吐蕃奴隸主貴族大開邊釁,盡占吐穀渾故地(今青海西部地區),向唐朝內地進逼。以後長期處於時戰時和狀態。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發生後,唐朝邊兵多內調平叛,吐蕃乘虛進攻。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攻據長安。撤兵後,於次年(764年)攻占唐朝河西節度使府所在地涼州(甘肅武威)。


    敦煌當時是沙州治所,大曆元年(766年),新任河西節度使楊休明以涼州失守,移治沙州。其後甘州(甘肅張掖)、肅州(甘肅酒泉,甘肅省之稱就是由甘州和肅州的合並簡稱。)、瓜州(治所晉昌,在甘肅安西東南。)先後被吐蕃攻占,敦煌處於四麵包圍中,和內地交通完全斷絕,但仍在堅守抗戰中。堅守的主將先是楊休明,後有沙州刺史周鼎、閻朝等。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才被吐蕃占領,堅持了長達十多年之久,這不能不令人驚歎!不能不說是曆史上一道奇跡!


    這首詞就蘊含著這些光榮曆史,充分反映了在唐朝和吐蕃的激烈爭鬥中,敦煌人民強烈愛國熱情和鬥爭精神。他們急切盼望:‘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這‘聖顏’,也就是指天子、皇帝。在封建社會,皇帝是國家的象征,這種忠君報國的思想,當時往往會迸射出巨大的鬥爭精神,支配著人們進行英勇頑強的鬥爭。因而,這首《菩薩蠻》詞所表現的鬥爭精神,並沒有因沙州被吐蕃攻占而消失。


    據《新唐書·吐蕃傳》所載,‘州人皆胡服臣虜,每歲時祀父祖,衣中國之服,號慟而藏之。’這說明當時被迫稱臣於吐蕃的敦煌人們始終沒有忘記對中原的眷戀與熱愛。


    過了六十多年,到了宣宗大中初年,敦煌又出了一位‘神將’張義潮,率領沙州人民收複了沙、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十一州之地,大中五年(851年),並派遣使臣向唐宣宗奉獻十一州圖籍,使河湟廣大地區複歸於唐。


    這首《菩薩蠻》寫出了對吐蕃分割疆土的憤慨,並對於融融泄泄的大統一局麵表現了真誠的向往。其詞樸素而情茂,真切、激人振奮,是上等佳作,已在詞史上獲得了崇高地位。這就是我為各位將軍所吟唱的一首曲子詞,但她所蘊含的曆史並非僅此這些!”


    “郡主果然是博學多才!”慕容天水終於驚歎道:“沒想到郡主對敦煌的曆史竟是如此了如指掌,聽君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


    “是啊!”宋克金也隨聲附和道:“郡主能說能唱,令我等萬分敬佩!”


    “將軍說哪兒的話!也許我這是班門弄斧罷了。想必各位將軍比我還要了解這敦煌的過去。”


    “嗯!過去的曆史我們不應該忘記,希望這首敦煌曲詞從此更要激勵現在和將來的人們。”


    “慕容將軍所言即是!”葉麗絲不由起身說道:“其實我看得出,各位都是守衛敦煌的幹將,也許在日後不久,你們能為驅逐外蕃入侵而立下不朽的豐功偉績。”


    慕容天水聞聽此言,感覺此話有弦外之音,便試探著問道:“莫非郡主知道這敦煌城將會有外蕃入侵?”


    “這是西域邊境,外敵入侵是常有之事!”葉麗絲又仿佛沉浸在如煙往事之中:“不論是黨項、白蘭,還是吐蕃、多彌部落,都想爭奪這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多年的混戰,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帶給人們無數的災難!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我阿爸原本是吐穀渾部落的首領,不想在抗吐蕃的戰鬥中慘死戰場。後來我們的殘餘部落又遭外敵各部的劫掠,早已名存實亡,而我則在這敦煌城內暫得棲身之所,算是過了一段平靜之日。可我無時不刻不想再為我阿爸和部落報仇雪恨,隻恨我是一介女流,心有餘而力不足!”


    聞聽葉麗絲(斯)郡主的一陣義憤之辭,慕容天水不禁安慰道:“郡主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曆史變遷,時代更換,戰爭就是曆史永遠的印跡,必有很多人要在戰爭中流血犧牲,但其最終目的還是要走向一個新的平衡。往事如煙,一切要隨機隨緣而定;過去的事已再所難免,何必總為它常思念、淚漣漣。相信你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一定能實現你心中的夙願。”


    “將軍所言,令我如飲甘露。我今日在此能和各位將軍一起暢所欲言,我的心情真是開朗多了。”


    見此情形,慕容天水的麵容上不由掠過一絲微笑,雙手端詳(祥)著《敦煌曲譜》,道:“這是一本上等佳作!郡主能否將它給在下借閱一晚?”


    聞聽這一請求,葉麗斯頓感是求之不得,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便爽然應道:“當然可以!隻要將軍喜歡,別說是一晚上,就是借閱一千零一夜也可以呀!”


    “什麽借閱一晚又一千零一夜的!”宋克金見慕容天水和葉麗絲話很投機,忍不住大笑道:“我看郡主幹脆送給將軍得了!”


    宋克金此話一出,立時引得甚三位偏將哄然大笑。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瞧老宋那話說的,“我看郡主幹脆送給將軍得了!”這話讓慕容天水和葉麗絲聽了倒也罷,知道是說的這本《敦煌曲譜》。但李明朝、張天祥、王明義三人聽了卻不完全這麽想,說的是要把這本書送給將軍,但他們聽來又好像是要把“郡主送給將軍”,簡直是一語雙關的奇妙!很難說,宋克金在說這話的同時有無此等雙關的含意。但按他心中的意願來說,他當然最希望將軍和郡主能夠成雙成對,更何況今日之事還是他特意按排的?即使當時他尚無此意,相信他望見其他三位偏將哄然大笑之狀一定能悟出他們把自己的話已誤導了另外一層含意。但這也無妨,簡直是弄巧成拙、大快人心也哉!故此,宋克金也忍不住跟著眾人哄笑起來。


    再說此時的慕容天水和葉麗絲郡主見到眾人像是在故意開他倆的玩笑,知道這夥人又不知道亂想到哪裏去了,都不禁心中又好氣又好笑地拭目以待,仿佛是倒要看看他們究竟能笑多久?


    終於,笑聲平息。慕容天水將《敦煌曲譜》揣入懷中,說道:“好了!各位!咱們再到別處去遊觀一下,就該回去了。至於這本書,等我看完了會親自送到郡主府上。”


    “將軍請!”


    於是,葉麗絲郡主目送著他們五位將軍下山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