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楓橋古鎮


    楓橋古鎮位於大運河(此段今稱上塘河)、古驛道與楓江的交匯處,沿河灣形成兩條市街——楓橋大街和寒山寺弄,隨河成市,因水成街,依寺成鎮,具有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


    市鎮的形成和興盛得益於古驛道和大運河。途經楓橋的古道東連閶門,西通望亭、無錫,漢唐以來就是蘇州連接內地的交通幹道。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江南運河疏浚開通,從杭州揚帆直上,經蘇州,渡長江,可直抵中原,形成了以古都洛陽為中心、貫通南北的大運河水係,直接促進了沿河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楓橋地處水陸孔道,成為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南宋詩人範成大《楓橋》詩:


    朱門白壁枕灣流,桃李無言滿屋頭。


    牆上浮圖路旁堠,送人南北管離愁。


    行旅休憩,商賈聚集,使這裏的市井日益繁殷。宋元之際,釋英《重到楓橋》有“晚泊楓橋市,冥搜憶舊遊”之句,此時的楓橋已經以市肆聞名遐邇。


    明人鄭若曾在《楓橋險要說》中記載:“自閶門至楓橋將十裏,南北二岸民居櫛比,而南岸尤盛。凡四方難得之貨,靡所不有過者,爛然奪目。楓橋尤為商舶淵數,上江、江北菽、粟、棉花大貿易鹹聚焉。南北往來之客,停撓解維,俱在於此。”他又在《閶西築城論》中說:“閶至楓橋數裏間;商民居積所萃,視他省一雄郡矣。”唐伯虎也有詩雲:“金閶門外楓橋路,萬家月色迷煙霧”。當時,金閶楓橋的繁華已不亞於姑蘇城內,以致有人提議要在閶胥迤西一帶擴建城池。


    及至清代,以楓橋為中心,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米豆集散地,其繁盛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天下四鎮”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楓橋一帶的名人第宅、園圃亭林比戶而起,如殷裴仲的鬆鶴堂:戈載、戈宙襄的廣居,惠磐卿的冷香別館,段玉裁寄居的一枝園,顧廣折的思適齋等,其中袁廷禱的漁隱小圃尤擅樓台泉石之勝。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軍隊進逼蘇城,清軍一炬,使十裏官塘化為一片焦土。從此,楓橋由金閶沿河的商業中心衰落為郊外鄉間小鎮。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對古鎮進行了規劃建設和環境整治,鎮東入口處建造了古色古香的楓橋史跡史料陳列館(現稱楓橋苑)、寒山別院,以及遊船碼頭和停車場,整潔的石板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各色工藝品爭豔鬥妍,中外遊客熙熙攘攘。寒山寺弄口的楓橋書場,高朋滿座,一曲曲彈詞開篇,伴隨著叮叮咯咯的弦索之聲,使整個古鎮沉浸在濃濃的水鄉風情之中。


    楓橋,在寒山寺北,距山門不過百步之遙,猶如一彎新月橫跨在楓江之上。楓江,又稱楓橋塘、楓裏星河,南接胥江、越來溪,是蘇州古城和太湖的另一條北上水道。南宋範成大《吳郡誌》曰“楓橋,在閶門外九裏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經由,末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就是其中膾炙人口的名篇;著名歌星毛寧所唱《濤聲依舊》就是由此詩演化而來。張祜的《楓橋》(一作杜牧《懷吳中馮秀才》)也是廣為傳誦的佳作,詩雲: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憶重遊歲月遙。


    惟有別時因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當年投筆從戎,西赴巴蜀,途徑蘇州,深感任重道遠,寫下了思慮深沉的《宿楓橋》,詩雲:


    七年不到楓橋寺,客枕依然半夜鍾。


    風月末須輕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曆代文人雅士的吟詠之作不勝枚舉,明人高啟在《泊楓橋》中發出這樣的感歎:


    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裏楓橋獨有名。


    幾度經過憶張繼,烏啼月落又鍾聲。


    楓橋,舊又作封橋,同音字的通用。北宋朱長文在《吳郡圖經續記》中指出:


    普明禪院,在吳縣西十裏楓橋。楓橋之名遠矣,杜牧詩嚐及之,張繼有《晚泊》一絕。孫承祐嚐於此建塔。近長老僧慶來住持,凡四五十年,修飾完備,麵山臨水,可以遊息。舊或誤為封橋,今丞相士郇公頃居吳門,親筆張繼一絕於石,而“楓”字遂正。文中提到的“今丞相王郇公”,就是宋仁宗時大學士王矽,曾書寫《楓橋夜泊》詩碑,立石寺中。王矽和朱長文都認為橋名當作“楓橋”。但是,明初盧熊在《蘇州府誌》中則有不同的見解:


    楓橋,去閶門七裏。《豹隱紀談》雲舊作封橋。王郇公居吳時,書張繼詩,刻石作“楓”宇,相承至今。天平寺藏經多唐人書,背有“封橋常住”四字朱印。知府吳潛至寺,賦詩雲“借問封橋橋畔人”,筆史言之,潛不肯改,信有據也。翁逢龍亦有詩,且雲寺有藏經,題“至和三年曹文迺所寫,施封橋寺”。作“楓”者非。熊嚐見佛書,曹氏所寫,益可信雲。其實,在蘇州古地名中,歧文異字是常見的現象。據《吳郡圖經續記》、《吳郡誌》載,“閶門”又作“昌門”,“匠門”又作“將門”,“葑門”又“封門”,都是信手拈來的實例。“楓橋”與“封橋”,大概也隻是正稱和俗稱之別。


    楓橋是蘇州有名的古跡,始建年代不詳。當年張繼夜泊時所見的唐代古橋早已不存,現在的這座半圓形單孔石橋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的。橋長三十九點六米,寬五點二七米,跨度十米,東堍與鐵鈴關相連。寒山寺外的《楓橋夜泊》石碑,依然如故,依然安在。遊人可乘坐畫舫,穿行橋洞,在水上飽覽古橋、古關、古鎮、古刹的清幽景色,領略《楓橋夜泊》的意境。


    鐵鈴關,又稱楓橋敵樓,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巡撫禦史尚維持為抵禦倭寇而建。據方誌記載,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倭寇燒閶閻門楓橋一帶,“焚掠殆遍”,“積蓄纖悉無遺”。一年後,倭寇又自滸墅關竄犯楓橋。經蘇州軍民英勇奮戰,終於全殲寇賊。明人鄭若曾在《楓橋險要說》中記載:“天下財貨莫盛於蘇州,蘇州財貨莫盛於閶門。倭寇垂涎,往事可鑒。楓橋北近射讀、長蕩,南通齾塘、太湖。寇之所熱中者,城內十一,而此地十九。”為了加強金閶一帶的防衛,楓橋敵樓拔地而起,“方廣周十三丈有奇,高三丈六尺有奇,下壘石為基,四麵瓷磚,中為三層,上覆以瓦,旁置多孔,發矢石銃炮”。平時可以登高僚望,巡視戒備,戰時可以舉煙報警,藏軍固守,與關前的河道、橋梁構成一道扼守蘇州城西的重要軍事屏障。


    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關樓重修。次年,巡撫陶渤將其改建為文昌閣,以昌文運。現在鐵鈴關上的樓閣是1987年重建的,但下部基台仍是明清故物。當年與楓橋敵樓同時建造的還有葑門敵樓和木瀆敵樓,葑門敵樓早己廢毀,木瀆樓的殘基也於五十年代拆除。因此,鐵鈴關就成為蘇州惟一保存較為完好的抗倭關樓遺跡。


    鐵鈴關與楓橋相連,橋蘊姑蘇水鄉之秀,樓顯古道關隘之雄,剛柔兼濟,堪稱江南絕景。清人吳照《寒山寺題壁》詩雲:


    漠漠雲低水國天,吳江風景劇可憐。


    鐵鈴關外煙如畫,人立楓橋數客船。


    江村橋在寒山寺前,與楓橋南北相對,同臥楓江。河對岸就是昔日有名的西塘,舊有法華庵、聽鍾橋、漁隱小圃等勝跡,曾是文人詩酒留連的地方。


    現存花崗石單孔石橋係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重建,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橋長三十八點七米,寬三米,跨度七點四米。置身橋上,寒山寺的殿堂樓閣、泉石花木曆曆在目;漫步對岸,透過橋洞可見寺院照牆,古橋寶刹,構成一幅絕妙的圖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