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開春選畢竟是皇帝禦極以來頭一次。一時之間天下各個州郡無不聞風而動,從當地士宦閨秀推選德容俱佳的佳麗一級級向帝城選報;帝都之中,勳貴之家自然也都不肯落於人後,凡是家中有適齡未嫁的女兒,也都各自尋門路托人情,拜情年高德勳的京城貴婦到家中做客,借機引薦自家女兒,若能求得幾句佳評,便可以將畫像八字以及物評一總遞送入宮,請皇後親自過目。
這一來皇後就忙得不可開交。除了要品評家世,人品,梳理親貴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還要廣召宮中年輩高的一些太妃一起斟酌取舍。等到終於初步選定了三十人候選,已經是六月了。
這一年熱得格外早。窗外早已經綠樹成蔭。鳳棲宮屋宇深廣,熱氣被層層阻隔,到皇後寢宮已經沒剩下多少勢力了。
皇後卻仍然覺得心煩氣躁。命芍藥牡丹一人執一把紈扇在身後扇風,一邊自己拿帕子小心翼翼印著額角的汗珠,皺眉問竇長清:“你說翕王是什麽時候入京的?”
“翕王車駕昨日黃昏抵達城外,沒有聖命不敢入城,便在城下紮營。照舊例,應該三日後才能奉旨入城。隻是……”
皇後不用聽完已經明白:“翕王被陛下推阻了這許久,如何還肯受這番拘束?隻怕人已經進來了?”
竇長清無聲默認。
聖武皇帝諸子中,翕王是碩果僅存仍然在世的一個。雖然這些年受皇帝猜忌遠居外藩,但他這身份和輩分,就算行事隨意些,皇帝也無可奈何。
皇後撫著額角問:“他現在在哪裏?”
“陛下正在觀海亭召見翕王。”
皇後歎了口氣,吩咐道:“更衣吧,正好剛定了春選的三十個入圍人選,也去請陛下過目。”
竇長清十分為難,想了想還是小心勸道:“娘娘,今日初三,等上兩日,陛下過來再過目不遲。”
皇後已經站了起來,一邊皺眉看著海棠百合拿出覲見要穿的袍服,一邊歎氣:“若是等到那個時候,就遲了。”
竇長清還要再勸,皇後過來按住他的手:“阿翁,你擔心什麽我都明白。我擔心什麽,你也清楚。無用的話就不要說了。翕王回來,我總歸是要見他的。恪哥兒能不能平安從邊郡脫身也全在他的身上,就是再難,我也得去。”
竇長清張了張嘴,卻啞口無言,隻得愁悶地點了點頭,躬身退開。
幾個侍女一起幫皇後更衣梳頭,不一時便收拾停當。竇長清為皇後掀開湘妃簾,麵上仍舊一派愁苦。皇後見他這個樣子,隻得停住腳步,想了想說:“你今日就不要跟我去了。”
竇長清一驚,抬起頭:“娘娘……”
“翕王入宮,無事便好。若是生事,就是大事。你去讓那個孩子掌控好薛嬋,到時候隻怕隻有她才能解圍。”
竇長清一怔,點了點頭:“娘娘放心。”
皇後淡淡一笑,昂首離去。
入選佳麗的出身,評語雖然都隻有寥寥數語,因要配上畫像,便也頗具規模。皇後帶著一行隨從浩浩蕩蕩來到玉橋下,見守在橋下是天極殿四大常侍中的叫江嶽的,不禁有些詫異,問道:“怎麽是你在這兒?秦公公和吳公公呢?”
江嶽的職責是掌管皇帝的車輿儀仗,平日多在外朝行走,並不常出現在內苑。但皇後他還是認識的,一邊下跪行禮,一邊回答道:“秦公公在裏麵伺候,吳公公陛下另有遣派,今日不在禁中。”
皇後聽見秦固原在裏麵,心頭微微鬆了些。
觀海亭本並非皇帝正式書房,雖然他一向在此接見大臣,規矩卻遠比天極殿,英華殿之類的地方鬆弛。皇後這一身袍服到這裏來已屬過於鄭重其事。她進了觀海亭,目不斜視地行叩拜大禮,更是將其中氣氛搞得不倫不類起來。
皇帝心中有數,靜靜坐在原處等她行完禮才吩咐秦固原:“都是自家骨肉,哪裏用得著這樣多禮。固原,給皇後看坐。”
這話中卻有紕漏,秦固原過去扶起皇後,低聲道:“娘娘,翕王殿下也在。”
皇後鎮定地點點頭,轉向觀海亭中剩餘那人。
翕王是聖武皇帝晚年所得,年齡比皇帝也就大個七八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歲,這些年雖遠在藩地,看上去意氣風發,器宇軒昂,絲毫不見半分頹意。與當年相較,唯一的改變不過是唇上短髭蓄得更密了些,眼角淺布了些紋路,立在那裏儼然多了些即便皇帝也不具備的沉穩氣質。
皇後一絲不苟地斂袖行了個家禮:“見過叔父。”
皇帝原本不錯眼珠地盯著兩人打量,至此才低頭去拿麵前的茶杯。隻聽翕王朗聲笑道:“娘娘這是體恤我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給我留了麵子不讓我跪拜麽?”
皇後笑道:“陛下不是說了嗎?自家骨肉,跪來拜去,難免會生分了。”
翕王目中帶笑,款款將皇後從頭到腳細細打量了一番,笑道:“當日先帝病榻前應對,先帝說起陛下和娘娘,直誇佳兒佳婦天造地設。當時我口中雖然附和,心中卻不以為然,以為陛下英明果敢,阿庭卻失之爛漫,怕日後會被陛下欺負嘞。沒想到如今看來,還是先帝眼毒,看人精準。阿庭如今出落得,已經是一派母儀天下的風範了。”
皇後以家禮尊他為長輩,他就毫不客氣地端出長輩的架子來,直呼皇後閨名。秦固原暗中蹙眉,隻覺翕王這次來,全然沒有韜光養晦的意思,竟是毫不介意得罪皇帝夫婦。他敢這樣張揚,隻怕底氣十足。
然而皇帝竟似對此全無察覺,隻是無聲地抿嘴微笑,竟連目中的寒意都已經斂去。皇後餘光瞥見,心頭一緊,麵上卻對翕王笑道:“叔父卻又說當年那些事做什麽?叔父一路舟車勞頓,剛到城下,連整頓休息都顧不得便來覲見,倒是我來得冒昧,打擾了叔父和陛下敘舊呢。”
皇帝到這時才問:“你做什麽來了?”
皇後溫然一笑,似乎有些羞赧,又似乎有些尷尬地瞧了翕王一眼,一時並不回答。
“翕王是朕唯一的長輩了,又不是外人,有什麽不好說的?”
皇後這才像是鬆了口氣:“也不是私事。我與幾位太妃選出了春選的人選,本來早該拿來給陛下過目,又怕其中有疏忽,少不得反複核查了幾遍,今日一早最後敲定,便送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翕王:“倒是擾了叔父的正事。”
“哪裏,哪裏。陛下充實內宮,子息繁茂才是國家之本,才是真正的正事。娘娘要真是這樣想就是在說我為老不尊,不明事理了。”
皇帝嗬嗬地笑,無奈搖頭:“翕王這話倒是把朕給駁住了,竟不知該如何作答才好。阿庭也是,在翕王麵前還見外什麽?正好請他一起參詳,若有他中意的名門貴女,朕也不會小氣,也會賞賜給他的。”他像是突然想起來,轉向翕王:“我記得前年你的王妃薨逝,竟是一直沒有再為你續上,不如就從這些人裏選幾個出來,由朕賜婚便是。”
“陛下還是饒了臣吧。”翕王連連擺手,像是卻之不及:“內闈那些婦人實在難搞,人太多頭疼。何況我的元妃過世不滿三年,這就再娶也說不過去。到底是陳郡謝氏出身,這點麵子總要給嶽家留的。更何況,哪裏有從陛下春選中搶先要人的道理?陛下這是想讓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戳臣的脊背骨呢。”
皇帝不過一說,便也作罷。忍了忍,終究還是說了句:“道理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這內府之事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翕王眉尖微微挑動了一下,一言不發。
一時吳佛進來,在皇帝身邊耳語了幾句。皇帝便起身苦笑道:“民間都說做皇帝有多好,連睡覺的枕頭都是金的,羨煞多少人。哪裏知道是此身非我有,終日隻營營。這不,和自家叔父閑聊幾句就有人看不過眼了,偏要把朕從這半日閑中給拉扯出去,去營營這天下。翕王寬座,讓皇後陪你說會兒話。固原,你跟我走。”
翕王和皇後都連忙起身,目送著皇帝帶著秦固原和吳佛揚長而去。
皇帝此舉皇後並不意外,隻是沒想到他竟然真的就這樣撤手而去,一時間心頭酸楚苦澀,百般滋味,最後都化作了轉身麵對翕王時的笑容。
“陛下自禦極以來日理萬機,為了那些國事也是操碎了心。我常見他連頓午膳都顧不得吃。能在這裏閑聊這許久,已經很難得了。”
“那是自然。一國之君,旰衣宵食也是難免的。畢竟朝堂邊郡,政務軍務,那麽多事情都等他去定奪,確實身不由己。”翕王一邊說著,走到皇後麵前,居高臨下地審視著她,目中仍舊帶笑,聲音卻柔和了許多:“你做這皇後,隻怕也費心勞力,不得安生呢。”
皇帝在時一直無時無刻不纏繞在周身的緊張感便倏然消失。皇後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鬆懈,卻還是覺得這身袍服也沒有那麽厚重了,天氣也沒有那麽炎熱了,仿佛是悶熱了許久,突然來了一陣清風,讓人痛快地鬆了口氣。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微妙的眩暈中。
皇後沒有回答翕王的話,轉身去看窗外。六月已是菡萏盛開,風荷並舉的季節。外麵湖上一碧萬頃,數不盡的荷花盛開。蜻蜓點點在花間飛舞,時上時下,竟有一隻飛進窗,直接落在了皇後的發髻上。
翕王笑道:“你看看,這卻不能怪旁人了,總是這樣招蜂引蝶。”
這一來皇後就忙得不可開交。除了要品評家世,人品,梳理親貴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還要廣召宮中年輩高的一些太妃一起斟酌取舍。等到終於初步選定了三十人候選,已經是六月了。
這一年熱得格外早。窗外早已經綠樹成蔭。鳳棲宮屋宇深廣,熱氣被層層阻隔,到皇後寢宮已經沒剩下多少勢力了。
皇後卻仍然覺得心煩氣躁。命芍藥牡丹一人執一把紈扇在身後扇風,一邊自己拿帕子小心翼翼印著額角的汗珠,皺眉問竇長清:“你說翕王是什麽時候入京的?”
“翕王車駕昨日黃昏抵達城外,沒有聖命不敢入城,便在城下紮營。照舊例,應該三日後才能奉旨入城。隻是……”
皇後不用聽完已經明白:“翕王被陛下推阻了這許久,如何還肯受這番拘束?隻怕人已經進來了?”
竇長清無聲默認。
聖武皇帝諸子中,翕王是碩果僅存仍然在世的一個。雖然這些年受皇帝猜忌遠居外藩,但他這身份和輩分,就算行事隨意些,皇帝也無可奈何。
皇後撫著額角問:“他現在在哪裏?”
“陛下正在觀海亭召見翕王。”
皇後歎了口氣,吩咐道:“更衣吧,正好剛定了春選的三十個入圍人選,也去請陛下過目。”
竇長清十分為難,想了想還是小心勸道:“娘娘,今日初三,等上兩日,陛下過來再過目不遲。”
皇後已經站了起來,一邊皺眉看著海棠百合拿出覲見要穿的袍服,一邊歎氣:“若是等到那個時候,就遲了。”
竇長清還要再勸,皇後過來按住他的手:“阿翁,你擔心什麽我都明白。我擔心什麽,你也清楚。無用的話就不要說了。翕王回來,我總歸是要見他的。恪哥兒能不能平安從邊郡脫身也全在他的身上,就是再難,我也得去。”
竇長清張了張嘴,卻啞口無言,隻得愁悶地點了點頭,躬身退開。
幾個侍女一起幫皇後更衣梳頭,不一時便收拾停當。竇長清為皇後掀開湘妃簾,麵上仍舊一派愁苦。皇後見他這個樣子,隻得停住腳步,想了想說:“你今日就不要跟我去了。”
竇長清一驚,抬起頭:“娘娘……”
“翕王入宮,無事便好。若是生事,就是大事。你去讓那個孩子掌控好薛嬋,到時候隻怕隻有她才能解圍。”
竇長清一怔,點了點頭:“娘娘放心。”
皇後淡淡一笑,昂首離去。
入選佳麗的出身,評語雖然都隻有寥寥數語,因要配上畫像,便也頗具規模。皇後帶著一行隨從浩浩蕩蕩來到玉橋下,見守在橋下是天極殿四大常侍中的叫江嶽的,不禁有些詫異,問道:“怎麽是你在這兒?秦公公和吳公公呢?”
江嶽的職責是掌管皇帝的車輿儀仗,平日多在外朝行走,並不常出現在內苑。但皇後他還是認識的,一邊下跪行禮,一邊回答道:“秦公公在裏麵伺候,吳公公陛下另有遣派,今日不在禁中。”
皇後聽見秦固原在裏麵,心頭微微鬆了些。
觀海亭本並非皇帝正式書房,雖然他一向在此接見大臣,規矩卻遠比天極殿,英華殿之類的地方鬆弛。皇後這一身袍服到這裏來已屬過於鄭重其事。她進了觀海亭,目不斜視地行叩拜大禮,更是將其中氣氛搞得不倫不類起來。
皇帝心中有數,靜靜坐在原處等她行完禮才吩咐秦固原:“都是自家骨肉,哪裏用得著這樣多禮。固原,給皇後看坐。”
這話中卻有紕漏,秦固原過去扶起皇後,低聲道:“娘娘,翕王殿下也在。”
皇後鎮定地點點頭,轉向觀海亭中剩餘那人。
翕王是聖武皇帝晚年所得,年齡比皇帝也就大個七八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歲,這些年雖遠在藩地,看上去意氣風發,器宇軒昂,絲毫不見半分頹意。與當年相較,唯一的改變不過是唇上短髭蓄得更密了些,眼角淺布了些紋路,立在那裏儼然多了些即便皇帝也不具備的沉穩氣質。
皇後一絲不苟地斂袖行了個家禮:“見過叔父。”
皇帝原本不錯眼珠地盯著兩人打量,至此才低頭去拿麵前的茶杯。隻聽翕王朗聲笑道:“娘娘這是體恤我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給我留了麵子不讓我跪拜麽?”
皇後笑道:“陛下不是說了嗎?自家骨肉,跪來拜去,難免會生分了。”
翕王目中帶笑,款款將皇後從頭到腳細細打量了一番,笑道:“當日先帝病榻前應對,先帝說起陛下和娘娘,直誇佳兒佳婦天造地設。當時我口中雖然附和,心中卻不以為然,以為陛下英明果敢,阿庭卻失之爛漫,怕日後會被陛下欺負嘞。沒想到如今看來,還是先帝眼毒,看人精準。阿庭如今出落得,已經是一派母儀天下的風範了。”
皇後以家禮尊他為長輩,他就毫不客氣地端出長輩的架子來,直呼皇後閨名。秦固原暗中蹙眉,隻覺翕王這次來,全然沒有韜光養晦的意思,竟是毫不介意得罪皇帝夫婦。他敢這樣張揚,隻怕底氣十足。
然而皇帝竟似對此全無察覺,隻是無聲地抿嘴微笑,竟連目中的寒意都已經斂去。皇後餘光瞥見,心頭一緊,麵上卻對翕王笑道:“叔父卻又說當年那些事做什麽?叔父一路舟車勞頓,剛到城下,連整頓休息都顧不得便來覲見,倒是我來得冒昧,打擾了叔父和陛下敘舊呢。”
皇帝到這時才問:“你做什麽來了?”
皇後溫然一笑,似乎有些羞赧,又似乎有些尷尬地瞧了翕王一眼,一時並不回答。
“翕王是朕唯一的長輩了,又不是外人,有什麽不好說的?”
皇後這才像是鬆了口氣:“也不是私事。我與幾位太妃選出了春選的人選,本來早該拿來給陛下過目,又怕其中有疏忽,少不得反複核查了幾遍,今日一早最後敲定,便送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翕王:“倒是擾了叔父的正事。”
“哪裏,哪裏。陛下充實內宮,子息繁茂才是國家之本,才是真正的正事。娘娘要真是這樣想就是在說我為老不尊,不明事理了。”
皇帝嗬嗬地笑,無奈搖頭:“翕王這話倒是把朕給駁住了,竟不知該如何作答才好。阿庭也是,在翕王麵前還見外什麽?正好請他一起參詳,若有他中意的名門貴女,朕也不會小氣,也會賞賜給他的。”他像是突然想起來,轉向翕王:“我記得前年你的王妃薨逝,竟是一直沒有再為你續上,不如就從這些人裏選幾個出來,由朕賜婚便是。”
“陛下還是饒了臣吧。”翕王連連擺手,像是卻之不及:“內闈那些婦人實在難搞,人太多頭疼。何況我的元妃過世不滿三年,這就再娶也說不過去。到底是陳郡謝氏出身,這點麵子總要給嶽家留的。更何況,哪裏有從陛下春選中搶先要人的道理?陛下這是想讓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戳臣的脊背骨呢。”
皇帝不過一說,便也作罷。忍了忍,終究還是說了句:“道理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這內府之事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翕王眉尖微微挑動了一下,一言不發。
一時吳佛進來,在皇帝身邊耳語了幾句。皇帝便起身苦笑道:“民間都說做皇帝有多好,連睡覺的枕頭都是金的,羨煞多少人。哪裏知道是此身非我有,終日隻營營。這不,和自家叔父閑聊幾句就有人看不過眼了,偏要把朕從這半日閑中給拉扯出去,去營營這天下。翕王寬座,讓皇後陪你說會兒話。固原,你跟我走。”
翕王和皇後都連忙起身,目送著皇帝帶著秦固原和吳佛揚長而去。
皇帝此舉皇後並不意外,隻是沒想到他竟然真的就這樣撤手而去,一時間心頭酸楚苦澀,百般滋味,最後都化作了轉身麵對翕王時的笑容。
“陛下自禦極以來日理萬機,為了那些國事也是操碎了心。我常見他連頓午膳都顧不得吃。能在這裏閑聊這許久,已經很難得了。”
“那是自然。一國之君,旰衣宵食也是難免的。畢竟朝堂邊郡,政務軍務,那麽多事情都等他去定奪,確實身不由己。”翕王一邊說著,走到皇後麵前,居高臨下地審視著她,目中仍舊帶笑,聲音卻柔和了許多:“你做這皇後,隻怕也費心勞力,不得安生呢。”
皇帝在時一直無時無刻不纏繞在周身的緊張感便倏然消失。皇後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鬆懈,卻還是覺得這身袍服也沒有那麽厚重了,天氣也沒有那麽炎熱了,仿佛是悶熱了許久,突然來了一陣清風,讓人痛快地鬆了口氣。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微妙的眩暈中。
皇後沒有回答翕王的話,轉身去看窗外。六月已是菡萏盛開,風荷並舉的季節。外麵湖上一碧萬頃,數不盡的荷花盛開。蜻蜓點點在花間飛舞,時上時下,竟有一隻飛進窗,直接落在了皇後的發髻上。
翕王笑道:“你看看,這卻不能怪旁人了,總是這樣招蜂引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