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 古癡今狂終成空
在深淵裏仰望星空:魏晉名士的卑微與驕傲 作者:北溟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至十四歲的時候,終於得到一個去洛陽的機會。他那沒什麽文化又愛絮絮叨叨的母親總愛跟他說,他家世代都是文化人。但有什麽用?到了他父親這一代,種地務農,每天與耕牛土地打交道,身上帶著“士兵籍”,等著國家征召參軍。趙至常常沮喪地想,他恐怕永遠也不能像那些讀書人一樣風度翩翩,口若懸河,讓人敬仰。為了圓一個恐怕永不能達成的夢想,他輾轉來到了洛水北岸的一座巍峨宏偉的官家建築——太學——當時的國立最高等經學研究院。
他站在門口,琢磨怎麽進去,突然看見一個奇怪的人,麵對著那排齊齊立在門外的石碑,抄碑文。他聽說過,那是正始二年,朝廷校定儒家《尚書》與《春秋》的內容之後用隸書、小篆和古文刻下的石碑。
這個奇怪的人,有一種讓人挪不開眼睛的光芒,明明在做一件怪異的事情,卻又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的瀟灑。他很高,穿得很普通,甚至有些不修邊幅,可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後來的人說他“美辭氣,有風儀”,說他“龍章鳳姿,天質自然”,說他“如孤鬆獨立,如玉山將崩”,那都對,卻都不能準確地形容他當時站在那裏的樣子。
所以,趙至便走上前去,十分熱切又唐突地問他的姓名。
那人笑:“你一個小孩子,問我姓名做什麽?”
趙至那時候很老實,回答道:“我看你氣度不凡,所以才問。別人,我還不稀罕問呢。”
那個人又笑了,竟然點了點頭,說講得有道理,然後他告訴了趙至他的名字。那個像光一樣照亮了趙至一輩子,也照亮了那個時代同樣滿腔熱血的年輕人的名字——
嵇康。
趙至向嵇康述說想要成為一個文化人的心願,但是他的父親總是叫他不要瞎想,好好種地,他很苦惱。嵇康就哈哈大笑,說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愛幹什麽就幹什麽。他還歡迎趙至去山陽他的家裏做客。那是嵇康隱居的地方,他娶了曹魏的宗室,長樂亭主,成了皇親國戚,在河南焦作百家岩一帶靠著公主的封地修了一個大莊園,嵇山別墅。他和他的好朋友呂安、向秀常常在那兒打鐵、喝酒、彈琴、辯論。嵇康說,當時的政治生態,有地位的人欺上淩下,驕橫的臣子肆意妄為,擁兵擅權。國君猜忌大臣,大臣算計國君,以前人搞政治是為了天下,現在的人搞政治是為了自己。嵇康也向趙至描述了他的理想:洛陽是一個有太多繁瑣禮儀,等級森嚴又虛偽無聊的地方,他想要一個簡樸自然的社會。他可以證明給天下看,擺脫那套虛偽禮法,自然、樸素,就可以快樂。
這之後,嵇康的樣子常常出現在趙至的腦子裏,自信、樸素,充滿理想主義,還有一種讓人著迷的,對權威的叛逆。第二年,趙至終於忍受不了日複一日沒有樂趣也沒有希望的務農生活,又被征發服兵役,於是裝瘋逃跑,披頭散發,赤腳走了好長好長的路,去山陽找嵇康。他終於看見了那座嵇康曾經興致勃勃向他描述的山陽別業,可是嵇康卻不在了。
趙至不知道,在他為了自由與理想摩拳擦掌裝瘋逃跑的那些日子,嵇康的命運並不如他表現出的那樣從容自信。
正始十年,高平陵政變,司馬師殺了輔政大臣曹爽,徹底激怒了本來就看不慣司馬家的各地挺曹勢力,一時間風起雲湧。本來,嵇康對曹爽也看不慣,可司馬師的行為卻徹底激怒了他——社會的道德底線被破壞了,原來糟糕,現在更糟糕。司馬師兄弟四處出擊,強逼有點名氣的知識分子表態,擁護他們的,高官厚祿;反對他們的,嚴刑伺候。對於從沒因為不服軟而被揍過的嵇康來說,保持沉默就是默許這種“流氓行徑”,所以嵇康罕見地、氣憤地跳了起來。一個叫毋丘儉的在壽春發動反對司馬師的武裝進攻時,嵇康認為是天下對司馬氏群起而攻之的時候了。已經三十二歲的嵇康像打了雞血一樣號召了好幾百人,也要扛著自家的鋤頭鐵鍬上前線。他興衝衝地找到了縣裏的領導山濤。山濤立刻潑他一盆冷水:不行。
山濤是很務實的人,從縣裏的辦公室主任開始做起,算是個明白人:這種烏合之眾怎麽能管用?當年黃巾起義幾十萬人浩浩蕩蕩被曹操帶著幾千人就給全殲了。無序的大多數永遠被有組織的少數人奴役。嵇康還沒來得及說動山濤,毌丘儉的首級就被送到了洛陽。
在這個亂世,嵇康手忙腳亂,可是卻又有原則:他需要一個好的社會。卻不知道,也許一個社會好,隻因為它從未存在。
毌丘儉反叛的第二年,司馬師死在鎮壓反叛的途中。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上台之後繼承了他的事業,繼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下,終於輪到嵇康表態了。
在趙至去山陽尋找嵇康之前,正是司馬昭頻頻派人向嵇康示好的時候。而嵇康,他冷笑一聲,高喊著要做隱士,跑到河東去找大道士孫登玩兒去了。一躲,就是三年。
三年過去,世道已經翻天覆地。原來的好朋友們,阮籍、山濤都做官去了。盡管做得隱晦無比,可到底是服了軟。司馬昭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禪讓”的把戲,向做皇帝最後衝刺。嵇康一看又火了:怎麽就沒人跳出來說一句“我反對”呢?他本來是無黨無派,看誰也不順眼,但天下噤聲的時候,他跳出來,便成了“旗幟”。
嵇康能幹什麽?無非是說話寫文章。簡單地說,就是司馬昭提倡什麽,他就反對什麽。
當時有個學者叫張邈,寫了一個《自然好學論》,說好學是人的本性。本來是挺好的文章,但是被司馬昭拿來當作號召大家去太學上學、讀經,繼而被他政治洗腦的材料。嵇康自然不願意,於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難自然好學論》。他說人生來就好吃懶做,怕苦怕累更怕死,哪有自然好學的?就是這篇文章,嵇康徹底站在了司馬昭的對立麵。
對於嵇康有些不分青紅皂白地唱反調,司馬昭一忍再忍。
司馬昭想請嵇康出來做官,讓小兄弟鍾會去探探口風。鍾會除了是一權臣,在文化圈裏也很有名。他的代表作《四本論》探討的才性問題有想法也有條理。可是,就是這麽一個人物,當年懷揣著自己的新書想去找嵇康求個序的時候,也隻敢把書從牆頭扔進去,怕這個從來不圓滑的嵇康把他的書說得一無是處。
這次,已經肥馬輕裘的權臣鍾會依然想以文化人的方式和嵇康套套近乎,可嵇康在打鐵,目不斜視地打鐵。本來就有點害怕嵇康的鍾會尷尬得手足無措。向秀在幫嵇康拉風箱,一邊是期期艾艾的鍾會,一邊是旁若無人的嵇康,向秀的汗變本加厲地往下淌。嵇康大概感受到了向秀如坐針氈,於是對著空氣問鍾會,你來聽什麽、看什麽啊?
鍾會一聽嵇康跟他說話了,渾身一激靈,斟酌了一下,才十分得意地以模棱兩可不知所雲卻顯得分外高級的方式回答道,看我所看到的,聽我所聽見的。
這兩句話頗有後來禪宗的機鋒色彩。他本以為此言一出,嵇康一定對他青眼有加,可沒想到嵇康哼都不哼一聲,繼續打鐵。鍾會臉上雖神色自如,但心裏卻全是挫折感。他在向司馬昭匯報的時候終於沒有保持住文化人虛懷若穀的形象,那張鎮定的麵皮撕破了。惱羞成怒的鍾會對司馬昭說,嵇康確實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是和諸葛亮一個級別的。但是他不聽話,你得殺了他。
司馬昭對此保持沉默,既不讚同也不反對,相當微妙。他還在等著嵇康表明立場,給他最後一個機會。嵇康的命運已經在懸崖邊上,千鈞一發。他的好朋友山濤最先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恰好司馬昭想讓山濤做吏部郎,山濤立刻舉薦嵇康,扔給他一根救命稻草,苦心勸他——畢竟他還有雙尚未成年的兒女。山濤大概知道嵇康一定會嗤之以鼻,說不定還要罵回來,然而山濤依然心存僥幸,希望嵇康看在孩子的分上接受這個職位。
嵇康是憤青,但不是愣頭青,局勢怎樣他心裏也有數,因而山濤的舉薦他既沒有拒絕亦沒有接受。他準備拖,拖到更重要的事情出現讓司馬昭忘了這一茬。卻沒想到兩年過去,“高貴鄉公事件”忽然爆發——年輕勢弱的小皇帝曹髦尚且能夠振臂一呼,大罵“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再坐等被廢黜、被侮辱。十八歲的少年皇帝帶著零星幾個心腹要去討伐司馬昭,卻被司馬昭的黨羽賈充指使手下一劍刺進胸口。
嵇康氣瘋了:司馬昭嚴重挑戰了他關於社會秩序的心理底線。連十八歲的孩子都曉得善惡正邪,難道他白白擔著年輕人的崇拜卻依然在家裏做縮頭烏龜嗎?於是嵇康到處搜羅能狠狠罵司馬昭一頓的由頭,他想到了山濤還等著自己去做官。
趙至興奮又傷心,他捧著那份被一遍遍謄寫,被太學生爭相傳閱,墨跡未幹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他知道,這篇文章會帶著嵇康的骨氣和風度流傳千古,但他也知道,嵇康,恐怕活不成了。山濤看到那份公開發表的絕交信的時候一定在歎息,甚至有些遺憾:如此有才華的男人,他們的交情就要盡了。不是因為絕交,而是因為,那個人命不久矣。
嵇康的絕交書裏有一句話狠狠蜇了司馬昭一下,他說自己“非湯、武而薄周、孔”。儒家是執政者的狼牙棒,司馬昭當時花了大力氣製造輿論,拾起儒家禮義仁和以及等級秩序的學說,特別強調“禪讓”是古代聖賢們推崇的執政模式,他們司馬家代替曹魏的政權也是順應天命。沒想到,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嵇康又來拆台,這一下蜇得司馬昭不輕,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這個人非除不可了。
於是就有了那件著名的“呂安案”。呂安的哥哥呂巽霸占了呂安的妻子,怕東窗事發,於是先下手為強,先告呂安一個不孝。這件事情當時震動不小——不孝是對禮法和儒家傳統最大的蔑視。可是嵇康知道,這不過是掛著禮法的羊頭兜售欲望的狗肉,於是他義憤填膺地殺上朝去要以朋友之名給呂安的德行作證明,隻是,自身難保的他卻和呂安一起被判了死刑。不過是一個引君入甕的局,但珍視友情的嵇康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
人總是要死的,死得慷慨精彩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在濁世搖尾乞憐地苟活,不如死了痛快。這是嵇康的邏輯。
他死的那天,《晉書》上說他“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很多年之後,這一幕還讓向秀魂牽夢縈,不能或忘。
那天洛陽城剛下過一陣暴雨,把天上的太陽洗得有些慘淡,蒼白得像是那個從容站在刑台上的中年人。他的表情看起來有點滄桑,眼神淡漠地看著台下或憤然或迷惘的太學生們,仿佛看見那個熟悉卻又久遠的自己。
他們來救他,要求他做他們的老師。他也許覺得有些吵鬧,因為此刻他隻想靜靜地來一曲弦歌一觚酒,對這一生做一個回顧。回憶是件靜謐的事情,不需要旁人的參與。隻需要酒,入混沌,融天地;需要琴,金徽玉軫,泠然於心。
趙至站在太學生們中間,望向嵇康,看著他平靜地看了眼太陽映在日晷上的影子,坐下來,彈出了那一曲《廣陵散》。信手揮弦,飛揚恣肆。趙至雖然得到過嵇康的稱讚,卻完全不敢說自己真正理解他。但趙至想,開天辟地,少有人能夠一輩子遵從自己的意願活得始終如一又如此瀟灑,而嵇康做到了,這是嵇康的驕傲。
這曲《廣陵散》,是一種震撼,長久地留在那天聽到它的人心中。很久之後,趙至讀起嵇康的《聲無哀樂論》,都還會想起那一幕。嵇康說得對,好的音樂,會震出我們心底早已被忽視的真情。於是哭,於是歎,一代一代,像是融進了血裏。趙至想,很多年後,也總會有人像他一樣每到失望、困頓,就會記起嵇康那天彈起《廣陵散》的樣子。
趙至後來出名了,在江夏、遼西做官,一路扶搖直上,回到洛陽。但他卻不知道,母親已經在他輾轉赴任的過程中死去了。而他的父親,為了不打斷他的仕途竟沒有告訴他這個消息。年少時候最想逃離的草廬卻成了他想回也回不去的地方。人生如同平地上的玻璃球,緩緩滾動,停下來的地方哪怕是自己費盡力氣追逐的,也總沾滿塵土,讓人有後悔有失落。他又回到洛水北岸太學的門口,儒家七經的石碑依然在,卻再也沒有那個高高大大又不修邊幅的抄經人。他想,嵇康的人生,恐怕是沒有後悔的吧。
他站在門口,琢磨怎麽進去,突然看見一個奇怪的人,麵對著那排齊齊立在門外的石碑,抄碑文。他聽說過,那是正始二年,朝廷校定儒家《尚書》與《春秋》的內容之後用隸書、小篆和古文刻下的石碑。
這個奇怪的人,有一種讓人挪不開眼睛的光芒,明明在做一件怪異的事情,卻又讓人覺得理所當然的瀟灑。他很高,穿得很普通,甚至有些不修邊幅,可有一種特別的魅力。後來的人說他“美辭氣,有風儀”,說他“龍章鳳姿,天質自然”,說他“如孤鬆獨立,如玉山將崩”,那都對,卻都不能準確地形容他當時站在那裏的樣子。
所以,趙至便走上前去,十分熱切又唐突地問他的姓名。
那人笑:“你一個小孩子,問我姓名做什麽?”
趙至那時候很老實,回答道:“我看你氣度不凡,所以才問。別人,我還不稀罕問呢。”
那個人又笑了,竟然點了點頭,說講得有道理,然後他告訴了趙至他的名字。那個像光一樣照亮了趙至一輩子,也照亮了那個時代同樣滿腔熱血的年輕人的名字——
嵇康。
趙至向嵇康述說想要成為一個文化人的心願,但是他的父親總是叫他不要瞎想,好好種地,他很苦惱。嵇康就哈哈大笑,說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他愛幹什麽就幹什麽。他還歡迎趙至去山陽他的家裏做客。那是嵇康隱居的地方,他娶了曹魏的宗室,長樂亭主,成了皇親國戚,在河南焦作百家岩一帶靠著公主的封地修了一個大莊園,嵇山別墅。他和他的好朋友呂安、向秀常常在那兒打鐵、喝酒、彈琴、辯論。嵇康說,當時的政治生態,有地位的人欺上淩下,驕橫的臣子肆意妄為,擁兵擅權。國君猜忌大臣,大臣算計國君,以前人搞政治是為了天下,現在的人搞政治是為了自己。嵇康也向趙至描述了他的理想:洛陽是一個有太多繁瑣禮儀,等級森嚴又虛偽無聊的地方,他想要一個簡樸自然的社會。他可以證明給天下看,擺脫那套虛偽禮法,自然、樸素,就可以快樂。
這之後,嵇康的樣子常常出現在趙至的腦子裏,自信、樸素,充滿理想主義,還有一種讓人著迷的,對權威的叛逆。第二年,趙至終於忍受不了日複一日沒有樂趣也沒有希望的務農生活,又被征發服兵役,於是裝瘋逃跑,披頭散發,赤腳走了好長好長的路,去山陽找嵇康。他終於看見了那座嵇康曾經興致勃勃向他描述的山陽別業,可是嵇康卻不在了。
趙至不知道,在他為了自由與理想摩拳擦掌裝瘋逃跑的那些日子,嵇康的命運並不如他表現出的那樣從容自信。
正始十年,高平陵政變,司馬師殺了輔政大臣曹爽,徹底激怒了本來就看不慣司馬家的各地挺曹勢力,一時間風起雲湧。本來,嵇康對曹爽也看不慣,可司馬師的行為卻徹底激怒了他——社會的道德底線被破壞了,原來糟糕,現在更糟糕。司馬師兄弟四處出擊,強逼有點名氣的知識分子表態,擁護他們的,高官厚祿;反對他們的,嚴刑伺候。對於從沒因為不服軟而被揍過的嵇康來說,保持沉默就是默許這種“流氓行徑”,所以嵇康罕見地、氣憤地跳了起來。一個叫毋丘儉的在壽春發動反對司馬師的武裝進攻時,嵇康認為是天下對司馬氏群起而攻之的時候了。已經三十二歲的嵇康像打了雞血一樣號召了好幾百人,也要扛著自家的鋤頭鐵鍬上前線。他興衝衝地找到了縣裏的領導山濤。山濤立刻潑他一盆冷水:不行。
山濤是很務實的人,從縣裏的辦公室主任開始做起,算是個明白人:這種烏合之眾怎麽能管用?當年黃巾起義幾十萬人浩浩蕩蕩被曹操帶著幾千人就給全殲了。無序的大多數永遠被有組織的少數人奴役。嵇康還沒來得及說動山濤,毌丘儉的首級就被送到了洛陽。
在這個亂世,嵇康手忙腳亂,可是卻又有原則:他需要一個好的社會。卻不知道,也許一個社會好,隻因為它從未存在。
毌丘儉反叛的第二年,司馬師死在鎮壓反叛的途中。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上台之後繼承了他的事業,繼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下,終於輪到嵇康表態了。
在趙至去山陽尋找嵇康之前,正是司馬昭頻頻派人向嵇康示好的時候。而嵇康,他冷笑一聲,高喊著要做隱士,跑到河東去找大道士孫登玩兒去了。一躲,就是三年。
三年過去,世道已經翻天覆地。原來的好朋友們,阮籍、山濤都做官去了。盡管做得隱晦無比,可到底是服了軟。司馬昭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禪讓”的把戲,向做皇帝最後衝刺。嵇康一看又火了:怎麽就沒人跳出來說一句“我反對”呢?他本來是無黨無派,看誰也不順眼,但天下噤聲的時候,他跳出來,便成了“旗幟”。
嵇康能幹什麽?無非是說話寫文章。簡單地說,就是司馬昭提倡什麽,他就反對什麽。
當時有個學者叫張邈,寫了一個《自然好學論》,說好學是人的本性。本來是挺好的文章,但是被司馬昭拿來當作號召大家去太學上學、讀經,繼而被他政治洗腦的材料。嵇康自然不願意,於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難自然好學論》。他說人生來就好吃懶做,怕苦怕累更怕死,哪有自然好學的?就是這篇文章,嵇康徹底站在了司馬昭的對立麵。
對於嵇康有些不分青紅皂白地唱反調,司馬昭一忍再忍。
司馬昭想請嵇康出來做官,讓小兄弟鍾會去探探口風。鍾會除了是一權臣,在文化圈裏也很有名。他的代表作《四本論》探討的才性問題有想法也有條理。可是,就是這麽一個人物,當年懷揣著自己的新書想去找嵇康求個序的時候,也隻敢把書從牆頭扔進去,怕這個從來不圓滑的嵇康把他的書說得一無是處。
這次,已經肥馬輕裘的權臣鍾會依然想以文化人的方式和嵇康套套近乎,可嵇康在打鐵,目不斜視地打鐵。本來就有點害怕嵇康的鍾會尷尬得手足無措。向秀在幫嵇康拉風箱,一邊是期期艾艾的鍾會,一邊是旁若無人的嵇康,向秀的汗變本加厲地往下淌。嵇康大概感受到了向秀如坐針氈,於是對著空氣問鍾會,你來聽什麽、看什麽啊?
鍾會一聽嵇康跟他說話了,渾身一激靈,斟酌了一下,才十分得意地以模棱兩可不知所雲卻顯得分外高級的方式回答道,看我所看到的,聽我所聽見的。
這兩句話頗有後來禪宗的機鋒色彩。他本以為此言一出,嵇康一定對他青眼有加,可沒想到嵇康哼都不哼一聲,繼續打鐵。鍾會臉上雖神色自如,但心裏卻全是挫折感。他在向司馬昭匯報的時候終於沒有保持住文化人虛懷若穀的形象,那張鎮定的麵皮撕破了。惱羞成怒的鍾會對司馬昭說,嵇康確實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是和諸葛亮一個級別的。但是他不聽話,你得殺了他。
司馬昭對此保持沉默,既不讚同也不反對,相當微妙。他還在等著嵇康表明立場,給他最後一個機會。嵇康的命運已經在懸崖邊上,千鈞一發。他的好朋友山濤最先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恰好司馬昭想讓山濤做吏部郎,山濤立刻舉薦嵇康,扔給他一根救命稻草,苦心勸他——畢竟他還有雙尚未成年的兒女。山濤大概知道嵇康一定會嗤之以鼻,說不定還要罵回來,然而山濤依然心存僥幸,希望嵇康看在孩子的分上接受這個職位。
嵇康是憤青,但不是愣頭青,局勢怎樣他心裏也有數,因而山濤的舉薦他既沒有拒絕亦沒有接受。他準備拖,拖到更重要的事情出現讓司馬昭忘了這一茬。卻沒想到兩年過去,“高貴鄉公事件”忽然爆發——年輕勢弱的小皇帝曹髦尚且能夠振臂一呼,大罵“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再坐等被廢黜、被侮辱。十八歲的少年皇帝帶著零星幾個心腹要去討伐司馬昭,卻被司馬昭的黨羽賈充指使手下一劍刺進胸口。
嵇康氣瘋了:司馬昭嚴重挑戰了他關於社會秩序的心理底線。連十八歲的孩子都曉得善惡正邪,難道他白白擔著年輕人的崇拜卻依然在家裏做縮頭烏龜嗎?於是嵇康到處搜羅能狠狠罵司馬昭一頓的由頭,他想到了山濤還等著自己去做官。
趙至興奮又傷心,他捧著那份被一遍遍謄寫,被太學生爭相傳閱,墨跡未幹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他知道,這篇文章會帶著嵇康的骨氣和風度流傳千古,但他也知道,嵇康,恐怕活不成了。山濤看到那份公開發表的絕交信的時候一定在歎息,甚至有些遺憾:如此有才華的男人,他們的交情就要盡了。不是因為絕交,而是因為,那個人命不久矣。
嵇康的絕交書裏有一句話狠狠蜇了司馬昭一下,他說自己“非湯、武而薄周、孔”。儒家是執政者的狼牙棒,司馬昭當時花了大力氣製造輿論,拾起儒家禮義仁和以及等級秩序的學說,特別強調“禪讓”是古代聖賢們推崇的執政模式,他們司馬家代替曹魏的政權也是順應天命。沒想到,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嵇康又來拆台,這一下蜇得司馬昭不輕,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這個人非除不可了。
於是就有了那件著名的“呂安案”。呂安的哥哥呂巽霸占了呂安的妻子,怕東窗事發,於是先下手為強,先告呂安一個不孝。這件事情當時震動不小——不孝是對禮法和儒家傳統最大的蔑視。可是嵇康知道,這不過是掛著禮法的羊頭兜售欲望的狗肉,於是他義憤填膺地殺上朝去要以朋友之名給呂安的德行作證明,隻是,自身難保的他卻和呂安一起被判了死刑。不過是一個引君入甕的局,但珍視友情的嵇康義無反顧地跳了進去。
人總是要死的,死得慷慨精彩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在濁世搖尾乞憐地苟活,不如死了痛快。這是嵇康的邏輯。
他死的那天,《晉書》上說他“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很多年之後,這一幕還讓向秀魂牽夢縈,不能或忘。
那天洛陽城剛下過一陣暴雨,把天上的太陽洗得有些慘淡,蒼白得像是那個從容站在刑台上的中年人。他的表情看起來有點滄桑,眼神淡漠地看著台下或憤然或迷惘的太學生們,仿佛看見那個熟悉卻又久遠的自己。
他們來救他,要求他做他們的老師。他也許覺得有些吵鬧,因為此刻他隻想靜靜地來一曲弦歌一觚酒,對這一生做一個回顧。回憶是件靜謐的事情,不需要旁人的參與。隻需要酒,入混沌,融天地;需要琴,金徽玉軫,泠然於心。
趙至站在太學生們中間,望向嵇康,看著他平靜地看了眼太陽映在日晷上的影子,坐下來,彈出了那一曲《廣陵散》。信手揮弦,飛揚恣肆。趙至雖然得到過嵇康的稱讚,卻完全不敢說自己真正理解他。但趙至想,開天辟地,少有人能夠一輩子遵從自己的意願活得始終如一又如此瀟灑,而嵇康做到了,這是嵇康的驕傲。
這曲《廣陵散》,是一種震撼,長久地留在那天聽到它的人心中。很久之後,趙至讀起嵇康的《聲無哀樂論》,都還會想起那一幕。嵇康說得對,好的音樂,會震出我們心底早已被忽視的真情。於是哭,於是歎,一代一代,像是融進了血裏。趙至想,很多年後,也總會有人像他一樣每到失望、困頓,就會記起嵇康那天彈起《廣陵散》的樣子。
趙至後來出名了,在江夏、遼西做官,一路扶搖直上,回到洛陽。但他卻不知道,母親已經在他輾轉赴任的過程中死去了。而他的父親,為了不打斷他的仕途竟沒有告訴他這個消息。年少時候最想逃離的草廬卻成了他想回也回不去的地方。人生如同平地上的玻璃球,緩緩滾動,停下來的地方哪怕是自己費盡力氣追逐的,也總沾滿塵土,讓人有後悔有失落。他又回到洛水北岸太學的門口,儒家七經的石碑依然在,卻再也沒有那個高高大大又不修邊幅的抄經人。他想,嵇康的人生,恐怕是沒有後悔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