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王孚十足的紈絝子弟一個,吳氏心裏多少有些不是滋味,沒想到自己省親一趟後,王孚不但考中了秀才,將家裏生意也打理得井井有條,越做越紅火。
一切都是因為遇到秦川。
眼下裏,王孚醉心學業,若能考中舉人,讓她給秦川當牛做馬都行。大抵天下女子,無不盼著自家夫君,科舉及第,成為於東華門外唱名的好男兒。
今世所謂秀才相公,相公二字本為宰相的稱呼,隨著科舉大興,於是女子也稱呼自家讀書的丈夫為相公。
實是盼望自家的夫君,成為宰相。
由此這個稱呼普及在外,相公也成了秀才的別稱。
王孚專心科舉製藝的小本子。
他往常看書如何都是看不下去的,這次卻看得入神。其實不是他轉性,而是看的是科舉製藝的原本,乃是秦川親自用心寫出來的。
如今秦川元神的力量已經恢複接近道門陰神的程度,當然,隻是元神的力量,論本質和陰神是不可同日而語。
大約是半斤八兩的區別。
秦川元神本質是八兩黃金,道門接近陰神的神魂本質半斤廢鐵。
秦川判斷,陰神隻有在成為鬼仙,經曆一兩次雷劫後,才能和元神在本質上有相比較的資格。
秦川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量太少。
元神壯大受限於道種,道種又需要靈機、道韻,如今靈氣反而是最為次要了。雖然靈氣依舊重要,可是獲取的途徑有許多。
道韻的話,要去書院,潛入進去是不行的,鬼仙偷入進去都沒然後了。至於走正規路線進書院就得科舉,科舉的話,那就得按部就班等著,或者開恩科。
此外,靈機他雖然獲取過一次,但還是沒有具體眉目。
暫時希望玉湖冰雁這裏會出現轉機,找到獲取靈機的新途徑。
他對此分析過許多次,心知轉機要出現在玉湖、冰雁的神位提升上,這個時間不遠了。
玉湖和冰雁近來吸收的香火很是平穩,還有增多的趨勢,這是上錯花轎嫁對郎作為最先傳播出去的話本,影響力往四方擴散,引動的姻緣香火有一個平穩略帶上升的趨勢。
蓋因上錯花轎嫁對郎和所作其他話本、文章不同,姻緣二字,對男女都是極重要的事。
年少慕艾,乃人之常情。
上錯花轎的故事,明顯抓住了這個核心要點,隻要讀過一回,就很難忘卻。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神靈的香火,多是由此而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玉湖和冰雁的潛力很大,等她們神位再次提高,秦川可以幫助她們在附近立廟了。
如此,兩人成長起來,亦是秦川將來的一個臂助。
她們能存身世間,有兩個極為重要的關鍵,一個是小倩,另一個便是秦川。秦川的重要性甚至排在小倩前麵。
從某種意義上,兩人算是秦川和小倩生出來的。
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
聽著有些島國。
當然,平時相處,他們還是很隨意的。
…
…
接下來一段日子,直到月底,王孚都在攻讀科舉製藝。他從來沒覺得讀書這麽令人上頭,上麵的文字,如潺潺流水進入心間,難以忘懷。
一字一句,都印刻在心頭。
直到月底,妻子吳氏提醒,馬上要參加歲考了。
他才驚醒過來。
自己還沒寫一篇完整的八股文,看看到底有沒有進步。
可是時間來不及了。
吳氏以為王孚早有準備,哪知道丈夫一直沉迷在科舉製藝的綱領裏,難以自拔。
她服侍王孚穿衣,催促他早點出門。
王孚懷著忐忑的心情離開王家,到了府學。
秦川最後才姍姍來遲。
來不及打招呼,很快就開始歲考。
歲考的試卷發下,看了題目。
王孚心裏豁然有悟,開始書寫,往常麵對這樣的題目,他連破題都不知如何下手,這次一瞧之下,就有了眉目,開始做題。
直到要交卷的時候,一篇完整的八股文總算做出來了。
中規中矩。
可是對他而言,算是破天荒的進步。
考試結果很快出來,列為四等。成績有五等,他沒有列在末等,儼然有極大的進步。
雖然因此還是受到顧提學的斥責,可還是讓王孚備受鼓舞。他才十天就有這樣的進步,再給他幾個月試試?
王孚感受到了科舉的快樂。
不過歲考裏,秦川仍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名。但這個第一,由府學教授黃名士提過異議。
這次倒不是黃名士有心作梗,而是秦川的文章跟如今主流的理學相悖,甚至近乎當世主流儒學眼中的異端。
“聖帝之心,唯虛而能通也。夫深山之居,舜之心無心也,無心斯無所不通矣。”
這個世界許多地方與秦川的前世的現代世界曆史似是而非。
三皇五帝是有的。
比如禹江的禹,正是人皇大禹。
可是具體的事跡又和秦川所知的三皇五帝事跡有所出入。譬如禹皇修成了陽神,肉身成就人仙,乃是三皇五帝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他在現代的曆史,就是相對唯物一點。
當然,唯物也不是說不信鬼神。而是鬼神要作為客觀存在,能被識別解析。這個世界的鬼神可以當初客觀存在,但他在現代時,所接觸的事物,至少沒有證明鬼神是客觀存在的。
不同世界,不能用同一套理論和道理去現套。
當然,兩個世界的禹評價也有區別。
譬如現代世界曆史上的禹,更多記載裏,乃是通過禪讓上位的說法。而此方世界主流的記載,基本都是禹皇修成陽神、肉身成就人仙,逼迫了上一代聖皇瞬退位。
因為禹皇更強,更有實力。
其實兩種說法,兩個世界都兼而有之,隻是各自側重點不一樣。
秦川通過自身的經曆,自然能判定,像禹這樣的存在,投影不止這個聊齋世界,還有其他許多世界。
有他經曆過,更有他未經曆過的。
從某種意義上,他的高度很高。
這不是道種帶來的,而是有過親身經曆,自身辨析論證得來。
自己悟出的道理,和別人講述的道理,意義大不相同。
有禹皇這個榜樣存在,秦川當然要學習人家肉身人仙、神魂修成陽神的做法。不過他的神魂是元神,按理說他能觸摸的天花板比這個世界的禹皇要高。
陽神到底是陰神鬼仙經曆九次雷劫而成。
元神本質上,比陰神起點高很多。
知行合一才是正理。
他能估計出前麵的路,可對不對,還要身體力行走過去。
這個世界儒學,目前的主流是停留在知上,對行不重視。所以務虛清談之風,大行其道。
秦川也理解,任何世界,都有類似的時候。
動嘴敲鍵盤,可比身體力行要簡單許多。
平時袖手高談闊論,意氣洋洋,仿佛就能真左右天下大勢似的。
往往代入進去了,真以為自己是古之縱橫家。
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
其實縱橫家也沒那麽大的能量,隻不過懂得因勢利導。
不要把順應天道的力量,當成自己的力量,否則會很膨脹。
秦川還是懂得反省自己的。
但是歲考的八股文,卻有些另辟蹊徑。他要試試新任提學的喜好。這篇有心學苗頭的八股文,正是試金石。
沒有什麽是永遠一家獨大的,理學的壟斷地位非是牢不可破。
士大夫固然有墮落的群體,但也有真正想要做些事,尋找出路的存在,當然也有左右搖擺的。
雖然黃名士據理力爭,顧提學還是給了秦川歲考第一名的待遇。
這跟他對秦川印象分高還是有關係的。
那篇物不平則鳴,實在寫得太好,現在都應該送到書院去了,書院的先生們,肯定都會認真審視那篇文章。
雖然在八股文裏,寫有悖於理學正道的文章,實在很大膽。
但細細讀來,也沒什麽真正出格之處,有理有據。
何況隻是府學歲考而已。
又不是正式的鄉試科場。
莫說歲考,便是縣試、府試、院試等,也多看文采,而不注重內容學問的流派。
蓋因這些考生大都還年紀小,思想正是跳脫的時候。
八股文實在夠禁錮人了。
沒必要一來就給少年人上八股製藝的強度。
人年少時,怎能不氣盛呢?
不氣盛還是年輕人嗎?
這幾乎是各地童生試,默認的潛規則。
所以才會有某些士子,年紀輕輕考中秀才,卻很難考中舉人。因為多年碰壁後,仍是少年意氣,不肯俯身屈就科場八股。
但官場是需要懂得妥協的。
童生試是為了保留少年人的意氣,鄉試、會試,則是選當官的。
如果新進士個個意氣昂揚,他們這些老官僚怎麽受得了。
顧提學其實也有些頹氣,所以看到物不平則鳴那篇才特有感觸。他母親是高來高去的俠女,快意恩仇的劍仙人物。
雖然從小沒見過,可血脈裏多少繼承了母親的任俠之氣,隻是很少有機會表現出來。
何況近來有一件事,他還是挺糾結的。
…
…
“陛下要陵州府奉迎佛骨舍利,讓本府之人供奉,還要為此建造佛塔,大興土木。”
“不行絕對不行。”
“此乃亂命。”
周知府聽說自神都發來的中旨的內容,大為著惱,當即大發脾氣。
(本章完)
一切都是因為遇到秦川。
眼下裏,王孚醉心學業,若能考中舉人,讓她給秦川當牛做馬都行。大抵天下女子,無不盼著自家夫君,科舉及第,成為於東華門外唱名的好男兒。
今世所謂秀才相公,相公二字本為宰相的稱呼,隨著科舉大興,於是女子也稱呼自家讀書的丈夫為相公。
實是盼望自家的夫君,成為宰相。
由此這個稱呼普及在外,相公也成了秀才的別稱。
王孚專心科舉製藝的小本子。
他往常看書如何都是看不下去的,這次卻看得入神。其實不是他轉性,而是看的是科舉製藝的原本,乃是秦川親自用心寫出來的。
如今秦川元神的力量已經恢複接近道門陰神的程度,當然,隻是元神的力量,論本質和陰神是不可同日而語。
大約是半斤八兩的區別。
秦川元神本質是八兩黃金,道門接近陰神的神魂本質半斤廢鐵。
秦川判斷,陰神隻有在成為鬼仙,經曆一兩次雷劫後,才能和元神在本質上有相比較的資格。
秦川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量太少。
元神壯大受限於道種,道種又需要靈機、道韻,如今靈氣反而是最為次要了。雖然靈氣依舊重要,可是獲取的途徑有許多。
道韻的話,要去書院,潛入進去是不行的,鬼仙偷入進去都沒然後了。至於走正規路線進書院就得科舉,科舉的話,那就得按部就班等著,或者開恩科。
此外,靈機他雖然獲取過一次,但還是沒有具體眉目。
暫時希望玉湖冰雁這裏會出現轉機,找到獲取靈機的新途徑。
他對此分析過許多次,心知轉機要出現在玉湖、冰雁的神位提升上,這個時間不遠了。
玉湖和冰雁近來吸收的香火很是平穩,還有增多的趨勢,這是上錯花轎嫁對郎作為最先傳播出去的話本,影響力往四方擴散,引動的姻緣香火有一個平穩略帶上升的趨勢。
蓋因上錯花轎嫁對郎和所作其他話本、文章不同,姻緣二字,對男女都是極重要的事。
年少慕艾,乃人之常情。
上錯花轎的故事,明顯抓住了這個核心要點,隻要讀過一回,就很難忘卻。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神靈的香火,多是由此而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玉湖和冰雁的潛力很大,等她們神位再次提高,秦川可以幫助她們在附近立廟了。
如此,兩人成長起來,亦是秦川將來的一個臂助。
她們能存身世間,有兩個極為重要的關鍵,一個是小倩,另一個便是秦川。秦川的重要性甚至排在小倩前麵。
從某種意義上,兩人算是秦川和小倩生出來的。
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
聽著有些島國。
當然,平時相處,他們還是很隨意的。
…
…
接下來一段日子,直到月底,王孚都在攻讀科舉製藝。他從來沒覺得讀書這麽令人上頭,上麵的文字,如潺潺流水進入心間,難以忘懷。
一字一句,都印刻在心頭。
直到月底,妻子吳氏提醒,馬上要參加歲考了。
他才驚醒過來。
自己還沒寫一篇完整的八股文,看看到底有沒有進步。
可是時間來不及了。
吳氏以為王孚早有準備,哪知道丈夫一直沉迷在科舉製藝的綱領裏,難以自拔。
她服侍王孚穿衣,催促他早點出門。
王孚懷著忐忑的心情離開王家,到了府學。
秦川最後才姍姍來遲。
來不及打招呼,很快就開始歲考。
歲考的試卷發下,看了題目。
王孚心裏豁然有悟,開始書寫,往常麵對這樣的題目,他連破題都不知如何下手,這次一瞧之下,就有了眉目,開始做題。
直到要交卷的時候,一篇完整的八股文總算做出來了。
中規中矩。
可是對他而言,算是破天荒的進步。
考試結果很快出來,列為四等。成績有五等,他沒有列在末等,儼然有極大的進步。
雖然因此還是受到顧提學的斥責,可還是讓王孚備受鼓舞。他才十天就有這樣的進步,再給他幾個月試試?
王孚感受到了科舉的快樂。
不過歲考裏,秦川仍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名。但這個第一,由府學教授黃名士提過異議。
這次倒不是黃名士有心作梗,而是秦川的文章跟如今主流的理學相悖,甚至近乎當世主流儒學眼中的異端。
“聖帝之心,唯虛而能通也。夫深山之居,舜之心無心也,無心斯無所不通矣。”
這個世界許多地方與秦川的前世的現代世界曆史似是而非。
三皇五帝是有的。
比如禹江的禹,正是人皇大禹。
可是具體的事跡又和秦川所知的三皇五帝事跡有所出入。譬如禹皇修成了陽神,肉身成就人仙,乃是三皇五帝中成就最大的一位。
他在現代的曆史,就是相對唯物一點。
當然,唯物也不是說不信鬼神。而是鬼神要作為客觀存在,能被識別解析。這個世界的鬼神可以當初客觀存在,但他在現代時,所接觸的事物,至少沒有證明鬼神是客觀存在的。
不同世界,不能用同一套理論和道理去現套。
當然,兩個世界的禹評價也有區別。
譬如現代世界曆史上的禹,更多記載裏,乃是通過禪讓上位的說法。而此方世界主流的記載,基本都是禹皇修成陽神、肉身成就人仙,逼迫了上一代聖皇瞬退位。
因為禹皇更強,更有實力。
其實兩種說法,兩個世界都兼而有之,隻是各自側重點不一樣。
秦川通過自身的經曆,自然能判定,像禹這樣的存在,投影不止這個聊齋世界,還有其他許多世界。
有他經曆過,更有他未經曆過的。
從某種意義上,他的高度很高。
這不是道種帶來的,而是有過親身經曆,自身辨析論證得來。
自己悟出的道理,和別人講述的道理,意義大不相同。
有禹皇這個榜樣存在,秦川當然要學習人家肉身人仙、神魂修成陽神的做法。不過他的神魂是元神,按理說他能觸摸的天花板比這個世界的禹皇要高。
陽神到底是陰神鬼仙經曆九次雷劫而成。
元神本質上,比陰神起點高很多。
知行合一才是正理。
他能估計出前麵的路,可對不對,還要身體力行走過去。
這個世界儒學,目前的主流是停留在知上,對行不重視。所以務虛清談之風,大行其道。
秦川也理解,任何世界,都有類似的時候。
動嘴敲鍵盤,可比身體力行要簡單許多。
平時袖手高談闊論,意氣洋洋,仿佛就能真左右天下大勢似的。
往往代入進去了,真以為自己是古之縱橫家。
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
其實縱橫家也沒那麽大的能量,隻不過懂得因勢利導。
不要把順應天道的力量,當成自己的力量,否則會很膨脹。
秦川還是懂得反省自己的。
但是歲考的八股文,卻有些另辟蹊徑。他要試試新任提學的喜好。這篇有心學苗頭的八股文,正是試金石。
沒有什麽是永遠一家獨大的,理學的壟斷地位非是牢不可破。
士大夫固然有墮落的群體,但也有真正想要做些事,尋找出路的存在,當然也有左右搖擺的。
雖然黃名士據理力爭,顧提學還是給了秦川歲考第一名的待遇。
這跟他對秦川印象分高還是有關係的。
那篇物不平則鳴,實在寫得太好,現在都應該送到書院去了,書院的先生們,肯定都會認真審視那篇文章。
雖然在八股文裏,寫有悖於理學正道的文章,實在很大膽。
但細細讀來,也沒什麽真正出格之處,有理有據。
何況隻是府學歲考而已。
又不是正式的鄉試科場。
莫說歲考,便是縣試、府試、院試等,也多看文采,而不注重內容學問的流派。
蓋因這些考生大都還年紀小,思想正是跳脫的時候。
八股文實在夠禁錮人了。
沒必要一來就給少年人上八股製藝的強度。
人年少時,怎能不氣盛呢?
不氣盛還是年輕人嗎?
這幾乎是各地童生試,默認的潛規則。
所以才會有某些士子,年紀輕輕考中秀才,卻很難考中舉人。因為多年碰壁後,仍是少年意氣,不肯俯身屈就科場八股。
但官場是需要懂得妥協的。
童生試是為了保留少年人的意氣,鄉試、會試,則是選當官的。
如果新進士個個意氣昂揚,他們這些老官僚怎麽受得了。
顧提學其實也有些頹氣,所以看到物不平則鳴那篇才特有感觸。他母親是高來高去的俠女,快意恩仇的劍仙人物。
雖然從小沒見過,可血脈裏多少繼承了母親的任俠之氣,隻是很少有機會表現出來。
何況近來有一件事,他還是挺糾結的。
…
…
“陛下要陵州府奉迎佛骨舍利,讓本府之人供奉,還要為此建造佛塔,大興土木。”
“不行絕對不行。”
“此乃亂命。”
周知府聽說自神都發來的中旨的內容,大為著惱,當即大發脾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