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擇師教導
重生三國:大喬不想當寡婦了 作者:宣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翊對宛城之事並不熟悉,但他不熟悉,邊鴻卻知道一些,“宛城太守名為東裏袞,守將都尉姓侯名音,也都是宛城本城之人。”
東裏袞、侯音。
孫翊念著這兩人的名字,覺得挺陌生的,“也沒聽說過此二人啊。可有過什麽戰功不?”
邊鴻搖頭,建安四年張繡再降曹操之後,宛城就成了曹操的軍械供倉,東裏袞和侯音也是新任於宛城,並不曾聽說有何戰功。
孫翊聽完,不由得大笑起來,“既無戰功也無建樹,沐猴而冠,草包而已。對付這樣的草包,兄長竟是殺雞用牛刀,待我三日之內,定下此城。
公鵠,隨我點兵,出發攻城!”
孫翊僅帶了三百士兵就出發,聽孫策聽說此事的時候,急忙召來建義校尉徐逸,吩咐他帶領五百士兵,馳援孫翊。
輕視敵手,乃是軍事大忌,即便宛城並無重兵鎮守,但城中軍械甚多,亦不能小覷。
孫策原本的打算是讓張昭和虞翻先寫一份檄文,令孫翊送往宛城,以江東之勢威懾宛城太守東裏袞獻城,然後讓孫翊帶兵入城接管宛城,為宛城太守。
孫翊好工匠之道,接管宛城,最是合理。
隻是這檄文尚未寫完,孫翊就已經點兵出發了,孫策氣得想把孫翊的頭擰下來割開來看看,裏頭到底裝的是什麽玩意。
周瑜隻能盡力安撫,孫策扶額長歎,“有這樣的兄弟,真的壽數都能少一半,孤就盼著能壽終正寢,就算是上天待孤不薄了。”
戰場上討生活的人,最是忌諱言說生死之事,可見孫策是真的被氣急了。
“當日就不該允他出來,就該在吳郡讓阿母看死他才好。”
周瑜連忙打圓場,“這就是在說氣話了,不至於不至於。”
孫翊性子倨傲難馴,但論起打仗來,也的確勇武無比。
孫策一臉地困惑,“明明都是同胞的兄弟,仲謀已然能獨當一麵,也不知是真的祖墳冒青煙了還是冒黑煙。”
周瑜心裏暗道,也可以是一邊冒青煙,一邊冒黑煙。
孫策一看見周瑜的眼神,就知道他又在琢磨什麽壞話了,一拳打在他的胸口,“你就這般看孤的笑話!”
“不是看笑話。季弼到底年紀還小,心性還有些不定,又是初入軍中,一連打的又都是勝仗,難免養得心氣高傲些。
如今身邊也少有人可以規勸教導。”
先前他還無意中聽見孫翊身邊的人都在捧他,也無人敢說一句不好。
說起此事,孫策倒覺得周瑜的話很有道理,“依公瑾之見,派何人在季弼身邊教導規勸著,更為合適呢?”
“此事我如何能知?”
孫策眼神微眯,在周瑜身上來回打轉,顯然是準備把主意打到周瑜本人的身上去。
周瑜連連擺手,“伯符可放過我吧,季弼本就對我甚為不滿,我說的話,他如何肯聽?”
這倒也是,孫翊這小子也不知是誰養出來的炮仗性子,書沒讀明白,嘴巴上倒是不饒人。有事兒沒事,但凡周瑜諫言,他非得要說出個一二三來將人駁得毫無臉麵。
這也就是周瑜雅量,沒同他太過計較。換了自己,都非得拉去暴打一頓才能解氣。
“子布如何?”孫策問道。
張昭容貌嚴正,敢於直言諫諍,別說是一個孫翊了,便是孫策和孫權都被他指著鼻子罵過。
這可是個硬骨頭。
也不知道孫翊碰上他,這倆到底誰的骨頭能更硬一點。
周瑜一臉看熱鬧的樣子,“你確定?”
“戰事一了,讓季弼鎮守宛城,令子布以長史之名規勸教導。”
孫策身邊諸位謀士,二張為翹楚。張紘自許都歸來後,便跟在孫權身邊為謀士。
而張昭無論是才華和德行,都是聲名遠揚,便是連禰衡這般的狂士也都能認同張昭的才華,便可見一斑。
“可子布性子如此剛直,你確定季弼不會一怒之下將人砍了?”
孫策在腦海中又過了一遍身邊可用之人,選出了原豫章太守華歆,“那就再加上華子魚,一剛一柔,總能製得住了吧!”
周瑜不置可否。
孫策繼續道,“季弼到底是孤兄弟,有時候便是管教起來,念及血脈之情,想到阿父阿母的教導,總是心有不忍。不若放手,由得子布和子魚輔佐。
子布聰哲不阿,絕不會因季弼為孤弟而奉承,子魚圓滑而仁德,季弼有此二人為師,近朱者赤,總能學到些吧。”
孫策本也隻是這麽隨口一說,但如今卻越想越合適。反正再差,也不能比現在這般任意妄為的性子更差了。
而且孫策也有一點小小的私心。
張昭此人性子剛正敢諫言是出了名的,但是追著屁股後麵要他納諫,使孫策也是深為苦惱。而且張昭諫諍是真的毫不給麵子,有時候也真的讓孫策下不來台。
有時候孫策一早上起來,聽見張昭有事要來匯報,他都覺得頭疼,想再躺回去,睡個回籠覺。
孫策暗戳戳地動了一點壞心思,還是讓孫翊也嚐嚐這天下名士的厲害吧。
是兄弟,那就誰也別落下。
“那此事就這麽定了,公瑾你有空寫封信,同子布說一說。”
周瑜指著自己,一臉不可思議,“汝且聽,人言否?”
自個兒不想去麵對張昭,卻讓自己去,合著讓他擋在前麵去挨張昭的罵唄。
“說得好似我寫了信,長史就能看在我的麵上,不寫信罵你了?”
孫策點頭,“反正信都得過一遍仲翔的手,他也不敢把這罵人的信直接送到孤麵前來。”
好家夥,想得倒挺明白的。
“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失傳已久的‘盜鍾掩耳’之術啊!”周瑜簡直無語至極,忍不住調侃道,“要不然,你也教教我唄。”
“這招你學了也沒用。”孫策一句回絕,“行了,別跟我說這有的沒的,有這空閑功夫,趕緊去寫信吧。”
他還要想一想,等孫翊被追回來,他要用點什麽手段,好治一治這小子衝動的毛病。
東裏袞、侯音。
孫翊念著這兩人的名字,覺得挺陌生的,“也沒聽說過此二人啊。可有過什麽戰功不?”
邊鴻搖頭,建安四年張繡再降曹操之後,宛城就成了曹操的軍械供倉,東裏袞和侯音也是新任於宛城,並不曾聽說有何戰功。
孫翊聽完,不由得大笑起來,“既無戰功也無建樹,沐猴而冠,草包而已。對付這樣的草包,兄長竟是殺雞用牛刀,待我三日之內,定下此城。
公鵠,隨我點兵,出發攻城!”
孫翊僅帶了三百士兵就出發,聽孫策聽說此事的時候,急忙召來建義校尉徐逸,吩咐他帶領五百士兵,馳援孫翊。
輕視敵手,乃是軍事大忌,即便宛城並無重兵鎮守,但城中軍械甚多,亦不能小覷。
孫策原本的打算是讓張昭和虞翻先寫一份檄文,令孫翊送往宛城,以江東之勢威懾宛城太守東裏袞獻城,然後讓孫翊帶兵入城接管宛城,為宛城太守。
孫翊好工匠之道,接管宛城,最是合理。
隻是這檄文尚未寫完,孫翊就已經點兵出發了,孫策氣得想把孫翊的頭擰下來割開來看看,裏頭到底裝的是什麽玩意。
周瑜隻能盡力安撫,孫策扶額長歎,“有這樣的兄弟,真的壽數都能少一半,孤就盼著能壽終正寢,就算是上天待孤不薄了。”
戰場上討生活的人,最是忌諱言說生死之事,可見孫策是真的被氣急了。
“當日就不該允他出來,就該在吳郡讓阿母看死他才好。”
周瑜連忙打圓場,“這就是在說氣話了,不至於不至於。”
孫翊性子倨傲難馴,但論起打仗來,也的確勇武無比。
孫策一臉地困惑,“明明都是同胞的兄弟,仲謀已然能獨當一麵,也不知是真的祖墳冒青煙了還是冒黑煙。”
周瑜心裏暗道,也可以是一邊冒青煙,一邊冒黑煙。
孫策一看見周瑜的眼神,就知道他又在琢磨什麽壞話了,一拳打在他的胸口,“你就這般看孤的笑話!”
“不是看笑話。季弼到底年紀還小,心性還有些不定,又是初入軍中,一連打的又都是勝仗,難免養得心氣高傲些。
如今身邊也少有人可以規勸教導。”
先前他還無意中聽見孫翊身邊的人都在捧他,也無人敢說一句不好。
說起此事,孫策倒覺得周瑜的話很有道理,“依公瑾之見,派何人在季弼身邊教導規勸著,更為合適呢?”
“此事我如何能知?”
孫策眼神微眯,在周瑜身上來回打轉,顯然是準備把主意打到周瑜本人的身上去。
周瑜連連擺手,“伯符可放過我吧,季弼本就對我甚為不滿,我說的話,他如何肯聽?”
這倒也是,孫翊這小子也不知是誰養出來的炮仗性子,書沒讀明白,嘴巴上倒是不饒人。有事兒沒事,但凡周瑜諫言,他非得要說出個一二三來將人駁得毫無臉麵。
這也就是周瑜雅量,沒同他太過計較。換了自己,都非得拉去暴打一頓才能解氣。
“子布如何?”孫策問道。
張昭容貌嚴正,敢於直言諫諍,別說是一個孫翊了,便是孫策和孫權都被他指著鼻子罵過。
這可是個硬骨頭。
也不知道孫翊碰上他,這倆到底誰的骨頭能更硬一點。
周瑜一臉看熱鬧的樣子,“你確定?”
“戰事一了,讓季弼鎮守宛城,令子布以長史之名規勸教導。”
孫策身邊諸位謀士,二張為翹楚。張紘自許都歸來後,便跟在孫權身邊為謀士。
而張昭無論是才華和德行,都是聲名遠揚,便是連禰衡這般的狂士也都能認同張昭的才華,便可見一斑。
“可子布性子如此剛直,你確定季弼不會一怒之下將人砍了?”
孫策在腦海中又過了一遍身邊可用之人,選出了原豫章太守華歆,“那就再加上華子魚,一剛一柔,總能製得住了吧!”
周瑜不置可否。
孫策繼續道,“季弼到底是孤兄弟,有時候便是管教起來,念及血脈之情,想到阿父阿母的教導,總是心有不忍。不若放手,由得子布和子魚輔佐。
子布聰哲不阿,絕不會因季弼為孤弟而奉承,子魚圓滑而仁德,季弼有此二人為師,近朱者赤,總能學到些吧。”
孫策本也隻是這麽隨口一說,但如今卻越想越合適。反正再差,也不能比現在這般任意妄為的性子更差了。
而且孫策也有一點小小的私心。
張昭此人性子剛正敢諫言是出了名的,但是追著屁股後麵要他納諫,使孫策也是深為苦惱。而且張昭諫諍是真的毫不給麵子,有時候也真的讓孫策下不來台。
有時候孫策一早上起來,聽見張昭有事要來匯報,他都覺得頭疼,想再躺回去,睡個回籠覺。
孫策暗戳戳地動了一點壞心思,還是讓孫翊也嚐嚐這天下名士的厲害吧。
是兄弟,那就誰也別落下。
“那此事就這麽定了,公瑾你有空寫封信,同子布說一說。”
周瑜指著自己,一臉不可思議,“汝且聽,人言否?”
自個兒不想去麵對張昭,卻讓自己去,合著讓他擋在前麵去挨張昭的罵唄。
“說得好似我寫了信,長史就能看在我的麵上,不寫信罵你了?”
孫策點頭,“反正信都得過一遍仲翔的手,他也不敢把這罵人的信直接送到孤麵前來。”
好家夥,想得倒挺明白的。
“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失傳已久的‘盜鍾掩耳’之術啊!”周瑜簡直無語至極,忍不住調侃道,“要不然,你也教教我唄。”
“這招你學了也沒用。”孫策一句回絕,“行了,別跟我說這有的沒的,有這空閑功夫,趕緊去寫信吧。”
他還要想一想,等孫翊被追回來,他要用點什麽手段,好治一治這小子衝動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