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安回來特使帶回來的消息,並沒有出乎歐陽軒的意料——朝堂內外均拒絕了霹靂軍出兵援助襄陽的請求。趙氏皇室擔心的是霹靂軍會趁機擴大地盤,更會害怕民族、民權、民生的理念隨著霹靂軍的到來在江南傳播,進而動搖其統治基礎。皇帝趙禥是低能兒不假,卻也明白霹靂軍理念的殺傷力有多大。權相賈似道及其黨羽則擔心隨著霹靂軍的到來,讓其一手遮天的擅權治理出現裂隙,畢竟他們這些年作惡過甚,有太多人願意看到霹靂軍對其製衡,最好能夠兩敗俱傷。兩淮和京湖前線的宋軍將領們也不願意霹靂軍前來,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的無能。這些將領麵對蒙軍畏戰膽怯,麵對霹靂軍卻有著迷之自信,認為自己能憑堅城阻擋韃子進攻,為何要讓西南蠻夷來搶奪自己的功勞。


    臨安朝堂不肯同意霹靂軍兵援襄陽,卻又獅子大張口,以詔令的形式列出了長長的清單,包括海量的糧食、銅錢、刀矛鎧甲、火器、戰船,還有二十萬兩黃金和一百萬兩白銀,要求霹靂軍無償提供,甚至要求提供一千名製作火器的工匠。總之一句話:不要援軍,要錢要糧要武器。歐陽軒看到這個要求,直接笑了起來,他笑臨安朝堂上的高官腦回路如此清奇,居然敢提出如此要求,真以為霹靂軍是其任意拿捏的藩屬麽?他們真忘了幾年前沿海製置司水軍進犯流求,被打得大敗而回麽?莫非天睛了,雨停了,他們覺得自己又行了?


    歐陽軒隻當特使帶回的臨安詔令當作廢紙。以火器為核心的武器裝備是霹靂軍的核心資產,肯定不能提供給宋軍。以宋軍的一觸即潰和降將如毛降兵如潮的尿性,即便宋軍裝備了霹靂軍武器,終究也會成為運輸大隊長,被蒙軍繳獲並仿製,這是歐陽軒絕對不會容忍的。至於那些錢糧和黃金白銀,也不會真正用於抗蒙戰爭,而是會被朝廷高官上下其手貪墨掉。對於腐敗成風的臨安政權來說,貪墨軍餉乃是常規操作,根本不會有良心上的愧疚和一絲半點的負罪感。


    另一條消息則來自於襄陽前線——張順戰死。報著必死的信念,張順帶著從募集的三千民間義士,從淮東增援襄陽前線。他們駕舟逆流而上,突破蒙軍的數道封鎖線,終於突進了襄陽城,讓城中守軍為之一振。在此過程中張順身先士卒,身中數十箭,仍浴血奮戰,幸好有霹靂軍贈送的冷鍛鎧甲才沒有犧牲。將救援物資送到襄陽城之後,張順為徹底打破蒙軍的封鎖,又派了兩名死士潛出城外,與駐軍漢水下遊郢州的範文虎取得聯係,雙方約定在漢水龍尾洲夾擊蒙軍。到了約定時日,張順率軍乘夜如約趕到龍尾洲,迎接他的卻是劉整所率的數萬蒙古水軍,卻不見範文虎軍的一絲影子。寡不敵眾之下,張順率軍力戰不屈身死,全軍覆滅。


    就在張順率軍與蒙軍浴血死戰之時,範文虎卻在漢水下遊處看戲。在此戰前二日,他找來算命大師占卜,竟以打卦結果“風水驚疑”為由,下令全軍退屯三十裏,坐視張順率軍被蒙軍包圍剿殺。更令人氣憤的是,如此畏難怯戰,又視軍國重事為兒戲之人,居然能成為統領十萬大軍將領,還能在屢次慘敗後不被追究責任,皆因其為呂文德女婿,而他們的保護傘正是權傾朝野的奸相賈似道。張順試圖打破封鎖的失敗,不僅蒙軍使封鎖更加嚴密,也讓宋軍之中的仁儀之士徹底寒了心,直接斷絕了襄陽再獲得增援的可能。


    這兩條消息,讓霹靂軍上下再一次看清臨安政權腐敗透頂的本質,是活生生的政治教學案例,也順利成章平息了霹靂軍內部是否出兵援助襄陽的爭論。唐順深感愧疚,不顧年老體弱,專程從崇慶府趕到重慶府向歐陽軒賠罪。他帶來的,還有一封此前請願的醫學生的道歉血書。血書言辭懇請,充滿了對臨安腐敗政權的憤恨和對自身莽撞行為的悔意。實際上,對於唐順和醫學生們之前的請願,歐陽軒並沒有在意。在他看來,這些知識分子隻是不懂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太理想化看待事情了。


    除了這兩條消息之外,歐陽軒其後還收到一封來自淮東抗蒙前線的信件。信件的主人是張順的胞弟張貴。正是在霹靂軍建議下,張貴才沒有隨胞兄一同前往襄陽赴死。胞兄戰死,讓張貴看清了臨安政權的真麵目,讓其徹底絕望死心。他明白即便宋軍士兵再英勇,武器再先進,也無法戰勝彪悍的蒙古人。要將韃子趕出漢地恢複中原,要想為千千萬萬遭受屠戮的百姓報仇雪恨,唯有依靠政治清明紀律嚴明的霹靂軍了。痛定思痛後,他率誌同道合的五十餘名士卒脫離了宋軍,與霹靂軍北海艦隊取得了聯係。為表達與蒙軍與臨安腐敗官員的勢不兩立,張貴將所部命名為複仇軍。


    有了霹靂軍提供的精良火器、軍事教官和充足後勤物資,複仇軍的戰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不少民間義士也趕來投奔,使得複仇軍在短短一個月便從區區五十餘人增長到一千餘人,並在淮東前線紮下根來。在霹靂軍的指導下,張貴以水路通達的堅固堡寨為支撐,駕著小船對蒙軍前線的堡寨據點和屯墾點開展遊擊戰,搞得蒙軍焦頭爛額。蒙軍山東統軍司元帥塔出惱怒之下,調集了上萬大軍圍攻複仇軍,不料張貴卻憑借河汊密布的航道,輕易逃出了包圍圈,並在霹靂軍戰船的接應下,躲到了外海的島嶼。張貴告訴歐陽軒,待蒙軍攻勢稍斂,複仇軍又將回到淮東戰場上襲擊蒙軍,並伺機恢複和擴大建立據點。


    歐陽軒明白,爭論雖已平息,但霹靂軍接下來並非高忱無憂,而是要做好隨時大戰的準備。按照當下襄陽宋蒙力量的對比和糧草庫存情況,守軍最多隻能堅守半年左右。據情報,因為仿製火炮的威力不足以擊破襄陽和樊城的城防,忽必烈已命人往襄陽前線送去回回炮。這種威力巨大的石炮,投出的石頭重達百斤以上,對城防的破壞極大。反觀襄陽由於被圍日久,守城物資已消耗殆盡,能擊毀回回炮的火炮也因缺乏彈藥成了廢鐵,隻能眼睜睜挨打而無還手之力。


    針對接下來可能的變局,歐陽軒專門撰文闡述了當前的戰略,即沉著鎮定,靜觀事態發展。此文以政府?報的形式,不僅送到了霹靂軍高層手中,也在各州府縣官員、廠礦公司高管、軍隊將校之間傳閱。在文中歐陽軒告誡道,當下霹靂軍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大力發展經濟和科技,屯積戰爭物資,積極擴軍備戰,隨時迎接與敵人大戰。由於是政府公文,也為了防止泄密,此文寫得十分模糊。實際上,霹靂軍高層都知道,歐陽軒文中所指的敵人,不僅僅包括蒙軍,也包括臨安反動勢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之霹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靜的銀鬆森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靜的銀鬆森林並收藏南宋之霹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