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的三件大事中,歐陽軒最看重的平息蕃區叛亂之後的善後事宜。當澤郎身死,康定及周邊蕃人部落紛紛叛亂的消息傳來之時,霹靂軍高層均感到吃驚和悲痛,要知道澤郎正值壯年,年齡還小於歐陽軒。作為霹靂軍最早的商業夥伴和最親密的盟友之一,澤郎因霹靂軍幫助而奪回打箭爐,也為霹靂軍商貿業發展特別是戰馬貿易貢獻甚巨,更成為防止蒙軍從蕃區草原偷襲川西平原的前哨與屏障。在親密無間的合作中,雙方一同發展壯大,一路走過風風雨雨的十餘年,可謂患難與共。
澤郎是被康定以西七百裏,一名叫仁澤的草原部落首領殺害的。仁澤所在部落原本地小人少,但其在邏些(拉薩)朝佛期間,與駐紮在邏些的蒙軍搭上了線,由此迅速發展壯大。在蒙古人的支持下,仁澤兼並了周邊的十餘個草原部落,領地麵積在短短幾年間膨脹到方圓近千裏,部民十萬餘眾,騎兵人數超過三千人,成為邏些以東的蕃區草原上僅次於康定的第二大勢力。澤郎治下麵積方圓過千裏,有人口二十餘萬,雖然軍力隻有一個輕型團,人數僅有一千五百人,但由於裝備了火器又經霹靂軍教官的訓練,但戰鬥力比仁澤部落的軍力高出一大截。正因為如此,周邊的草原部落才奉澤郎為盟主,而沒有承認既有蒙古人支持,又有宗教勢力背書的仁澤為老大。
澤郎當然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但這些年來康定的發展太順——在霹靂軍的幫助下,不管是武力還是財力均是碾壓對手,他心中已生驕意,早已淡忘了草原鬥爭的殘酷性。在他看來有強大的實力作為背書,他可以威懾說服仁澤部落,不必以兵戎相見的方式達到合作共贏。為此,他無視霹靂軍顧問的再三警告,接受了仁澤的邀請,執意前往距康定五百裏的草原上與之會談。為了表達善意,澤郎隻帶了一個排的衛兵。在他看來,即便仁澤有不軌意圖,自己也可以從容退回到自己的領地。在霹靂軍顧問的堅持之下,澤郎將一個輕騎兵營派到了距會談地點一百裏的山穀駐紮。
霹靂軍的情報顯示,仁澤是個野心勃勃之人,其立誌要成為鬆讚幹布一樣的雄主,建立縱橫萬裏的吐蕃帝國,重現西與大食爭雄,東與大唐爭鋒的輝煌。在仁澤看來,澤郎是阻擋其實現雄心夢想的障礙,必須要除掉。更何況,蒙古人和邏些貴族都為澤郎的人頭開出了高額的懸賞。蒙古人仇恨澤郎,是因為他不僅擋住進軍川西之路,還幫販運了大量的戰馬,極大提升了霹靂軍騎兵的戰力。邏些的貴族們之所以仇恨澤郎,是因為澤郎同霹靂軍一樣奉行世俗主義,不肯做宗教的附庸。仁澤內心也不願做宗教的附庸,更不甘心做蒙古人的馬前卒。這兩者要利用他,他何嚐也不是利用兩者。仁澤不光對蒙古人和邏些虛與委蛇,還派了使者向霹靂軍上表歸附,並對外聲稱自己獲得了霹靂軍的支持。
按照蕃區草原的習俗,來者是客,須好酒好肉招待,而客人也不應對主人的食物提出質疑,隻有毫不猶豫地大吃大喝才是對主人的好客之道的最好回應。既然雙方會談,部落糾紛和個人恩怨便不得帶到宴會上,即便雙方最後不歡而散,也隻能在戰場上以勝負解決問題。出於根深蒂固的觀念,澤郎不相信對方敢在酒中下毒,便在談笑間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但他顯然低估了仁澤的狠毒。宴會還沒有結束,澤郎便七竅流血倒地,其手下的衛兵也在猝不及防之間被突襲,十餘人被殺,其餘則被繳了械。仁澤當然知道擺鴻門宴是草原的大忌,而在宴會上下毒,更會讓自己聲譽變得極壞,但仍然執意而為之。在他看來,要成事就要不擇手段,有不服者盡可武力鎮壓之。
毒殺澤郎隻是仁澤連環計劃的第一步。隻有控製了澤郎手下的軍隊,才能將整個康定轄地鯨吞。仁澤派了喇嘛前往康定分散在各地的營地,勸說駐軍歸附自己。吐蕃帝國以宗教立國,其雖然解體多年,但影響力仍在。康定的軍隊由霹靂軍一手訓練而成,軍中仍有數十位教官和顧問,影響力不容小覷。但如今澤郎已死,人心惶惶之際,麵對喇嘛的勸說,竟然有不少軍官猶豫起來。他們中有人直接歸附了仁澤,有人殺了喇嘛以示與仁澤不共戴天,並派人前往黎州報信。大部分軍官雖保持中立,但派人把軍中的霹靂軍顧問和教官看管起來。
仁澤雖然不懂“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也深諳其中道理。眼見勸降軍隊不成,他便推出了大殺招——澤郎的小妾曲珍及剛出生的一歲幼子丹增。澤郎共有五個妻子,曲珍是第五個妻子,因美貌而最受澤郎寵愛,其心思縝密頗有些手段,不少澤郎身邊人因其得勢,也見風使舵成了其親信。如今澤郎已死,曲珍便在親信的擁護下,擅自宣布丹增為新的康定之主,並宣布與仁澤結盟。她之所以這樣做,不僅是因為她出身仁澤部落,而是因為其明白,如果不借助仁澤的力量,根本壓服不了各方勢力。丹增不過是個還在吃奶的幼兒,康定大權自然落入了曲珍手中。
澤郎共有三男五女八個兒女,其中長子阿旺由正妻所生,是澤郎生前指定的繼承人。由於澤郎正妻多年前病故,也因為作為未來的首領培養,阿旺在七歲時便被送到崇慶府學習,時年十一歲。無論從任何情況來看,阿旺才是首領的當然人選,如果他回到康定,肯定會被眾人擁立為主。曲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搶先一步讓自己幼兒繼位,將生米煮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之後,再徐徐圖之。當然,她這樣做也有其底氣,其內有康定衙門所在的打箭爐城堡的三百守軍的支持,外有娘家仁澤部落作為奧援。至於霹靂軍倒不足為懼,畢竟打箭爐城堡兵精糧足,又雄居險峻的半山腰,更有十餘門威力強大的火炮。
曲珍宣布丹增為新首領後,一麵與仁澤取得聯係,請他派兵屯兵邊境以壯聲威,又派人拜訪下轄各山寨和草原部族。在威逼利誘之下,有不少寨主和部族見風使舵,表態擁戴丹增為新首領,隻有少數山寨公開反對曲珍,堅持阿旺才能繼承大位,但大部分山寨部族持中立態度。一方麵這畢竟這是澤郎的家事,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在康定地區有著重要影響力的霹靂軍尚未作出回應,輕率作出選擇極可能誤了身家性命。曲珍眼見情況不妙,又向康定輕型團的連營軍官們施以重賄。在金元攻勢下,有一名營長和三名連長宣布支持丹增繼位,但大部分軍官和士兵仍保持中立。
澤郎是被康定以西七百裏,一名叫仁澤的草原部落首領殺害的。仁澤所在部落原本地小人少,但其在邏些(拉薩)朝佛期間,與駐紮在邏些的蒙軍搭上了線,由此迅速發展壯大。在蒙古人的支持下,仁澤兼並了周邊的十餘個草原部落,領地麵積在短短幾年間膨脹到方圓近千裏,部民十萬餘眾,騎兵人數超過三千人,成為邏些以東的蕃區草原上僅次於康定的第二大勢力。澤郎治下麵積方圓過千裏,有人口二十餘萬,雖然軍力隻有一個輕型團,人數僅有一千五百人,但由於裝備了火器又經霹靂軍教官的訓練,但戰鬥力比仁澤部落的軍力高出一大截。正因為如此,周邊的草原部落才奉澤郎為盟主,而沒有承認既有蒙古人支持,又有宗教勢力背書的仁澤為老大。
澤郎當然也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但這些年來康定的發展太順——在霹靂軍的幫助下,不管是武力還是財力均是碾壓對手,他心中已生驕意,早已淡忘了草原鬥爭的殘酷性。在他看來有強大的實力作為背書,他可以威懾說服仁澤部落,不必以兵戎相見的方式達到合作共贏。為此,他無視霹靂軍顧問的再三警告,接受了仁澤的邀請,執意前往距康定五百裏的草原上與之會談。為了表達善意,澤郎隻帶了一個排的衛兵。在他看來,即便仁澤有不軌意圖,自己也可以從容退回到自己的領地。在霹靂軍顧問的堅持之下,澤郎將一個輕騎兵營派到了距會談地點一百裏的山穀駐紮。
霹靂軍的情報顯示,仁澤是個野心勃勃之人,其立誌要成為鬆讚幹布一樣的雄主,建立縱橫萬裏的吐蕃帝國,重現西與大食爭雄,東與大唐爭鋒的輝煌。在仁澤看來,澤郎是阻擋其實現雄心夢想的障礙,必須要除掉。更何況,蒙古人和邏些貴族都為澤郎的人頭開出了高額的懸賞。蒙古人仇恨澤郎,是因為他不僅擋住進軍川西之路,還幫販運了大量的戰馬,極大提升了霹靂軍騎兵的戰力。邏些的貴族們之所以仇恨澤郎,是因為澤郎同霹靂軍一樣奉行世俗主義,不肯做宗教的附庸。仁澤內心也不願做宗教的附庸,更不甘心做蒙古人的馬前卒。這兩者要利用他,他何嚐也不是利用兩者。仁澤不光對蒙古人和邏些虛與委蛇,還派了使者向霹靂軍上表歸附,並對外聲稱自己獲得了霹靂軍的支持。
按照蕃區草原的習俗,來者是客,須好酒好肉招待,而客人也不應對主人的食物提出質疑,隻有毫不猶豫地大吃大喝才是對主人的好客之道的最好回應。既然雙方會談,部落糾紛和個人恩怨便不得帶到宴會上,即便雙方最後不歡而散,也隻能在戰場上以勝負解決問題。出於根深蒂固的觀念,澤郎不相信對方敢在酒中下毒,便在談笑間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但他顯然低估了仁澤的狠毒。宴會還沒有結束,澤郎便七竅流血倒地,其手下的衛兵也在猝不及防之間被突襲,十餘人被殺,其餘則被繳了械。仁澤當然知道擺鴻門宴是草原的大忌,而在宴會上下毒,更會讓自己聲譽變得極壞,但仍然執意而為之。在他看來,要成事就要不擇手段,有不服者盡可武力鎮壓之。
毒殺澤郎隻是仁澤連環計劃的第一步。隻有控製了澤郎手下的軍隊,才能將整個康定轄地鯨吞。仁澤派了喇嘛前往康定分散在各地的營地,勸說駐軍歸附自己。吐蕃帝國以宗教立國,其雖然解體多年,但影響力仍在。康定的軍隊由霹靂軍一手訓練而成,軍中仍有數十位教官和顧問,影響力不容小覷。但如今澤郎已死,人心惶惶之際,麵對喇嘛的勸說,竟然有不少軍官猶豫起來。他們中有人直接歸附了仁澤,有人殺了喇嘛以示與仁澤不共戴天,並派人前往黎州報信。大部分軍官雖保持中立,但派人把軍中的霹靂軍顧問和教官看管起來。
仁澤雖然不懂“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也深諳其中道理。眼見勸降軍隊不成,他便推出了大殺招——澤郎的小妾曲珍及剛出生的一歲幼子丹增。澤郎共有五個妻子,曲珍是第五個妻子,因美貌而最受澤郎寵愛,其心思縝密頗有些手段,不少澤郎身邊人因其得勢,也見風使舵成了其親信。如今澤郎已死,曲珍便在親信的擁護下,擅自宣布丹增為新的康定之主,並宣布與仁澤結盟。她之所以這樣做,不僅是因為她出身仁澤部落,而是因為其明白,如果不借助仁澤的力量,根本壓服不了各方勢力。丹增不過是個還在吃奶的幼兒,康定大權自然落入了曲珍手中。
澤郎共有三男五女八個兒女,其中長子阿旺由正妻所生,是澤郎生前指定的繼承人。由於澤郎正妻多年前病故,也因為作為未來的首領培養,阿旺在七歲時便被送到崇慶府學習,時年十一歲。無論從任何情況來看,阿旺才是首領的當然人選,如果他回到康定,肯定會被眾人擁立為主。曲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搶先一步讓自己幼兒繼位,將生米煮成熟飯造成既成事實之後,再徐徐圖之。當然,她這樣做也有其底氣,其內有康定衙門所在的打箭爐城堡的三百守軍的支持,外有娘家仁澤部落作為奧援。至於霹靂軍倒不足為懼,畢竟打箭爐城堡兵精糧足,又雄居險峻的半山腰,更有十餘門威力強大的火炮。
曲珍宣布丹增為新首領後,一麵與仁澤取得聯係,請他派兵屯兵邊境以壯聲威,又派人拜訪下轄各山寨和草原部族。在威逼利誘之下,有不少寨主和部族見風使舵,表態擁戴丹增為新首領,隻有少數山寨公開反對曲珍,堅持阿旺才能繼承大位,但大部分山寨部族持中立態度。一方麵這畢竟這是澤郎的家事,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在康定地區有著重要影響力的霹靂軍尚未作出回應,輕率作出選擇極可能誤了身家性命。曲珍眼見情況不妙,又向康定輕型團的連營軍官們施以重賄。在金元攻勢下,有一名營長和三名連長宣布支持丹增繼位,但大部分軍官和士兵仍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