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軍高層對康定事件直接定性為叛亂。據情報,在澤郎被毒殺之前,仁澤與曲珍就頻繁派人接觸。當霹靂軍顧問為此表達疑慮時,澤郎聽後卻哈哈大笑,聲稱曲珍聯係父母和部落族人乃人之常情,不值得大驚小怪。如今澤郎屍骨未寒,曲珍便匆忙讓丹增繼位並逼眾人效忠,還與殺人凶手勾連,怎麽不令人生疑。眼下正是對蒙元備戰的關鍵時期,歐陽軒決定快刀斬亂麻解決這個來自後背的隱患。既然拿不到確切的證據,那就不拘泥證據,索性直接出兵介入。
鑒定茲事體大,議長李爽親自前往黎州坐鎮協調,澤郎的嫡長子阿旺也中斷了在崇慶府的學業,隨行其一同返回。率軍前往康定平叛的,是霹靂軍著名的蕃人將領頓珠,此次他帶了一個山地營和一個特種營,兩者皆裝備精良又訓練有素,擅長山地作戰。頓珠本是康定人,隨行的一千名士兵中也有不少蕃人戰士,其中康定籍士兵便有二百餘人。作為霹靂軍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康定不少山寨部落與川西有著極為緊密的經濟文化聯係,對霹靂軍好感極深。以上優勢,使得頓珠自進入康定之後並未遇到阻攔,反而在後勤、情報等方麵得到諸多支持,如同主場作戰一樣。
頓珠率軍進抵打箭爐城堡之下,遇到了第一次攻擊。打箭爐城堡是康定官衙所在,也是澤郎一家的居所,眼下被曲珍和歸附其偽政權的二百餘名叛軍所占據。歸附曲珍的共有五百餘名叛軍,由於城堡太小容不下所有叛軍,故曲珍命令其餘的三百餘人前去與仁澤部落騎兵匯合——她怕這些叛軍後悔,又轉而保持中立,或被霹靂軍消滅。聽聞霹靂軍的到來,原來保持中立的山寨和康定輕型團的官兵,紛紛與頓珠取得聯係,聲言堅決擁護阿旺成為首領,並加入到討伐曲珍和仁澤的大軍之中。一時間,平叛大軍達到了四千人之多。
打箭爐城堡高居數百米的山腰之上,又有威力強大的要塞火炮封鎖了上下山的唯一道路,急切之間根本無法攻占。曲珍一夥憑險據守,不僅割了前去勸降使者的耳朵,還狂妄叫囂霹靂軍三年也休想攻上來。叛軍一夥之所以如此狂妄,是因為城堡牆體既高大又堅固,也因糧草彈藥十分充足。幾年前,一支數千人的蒙軍精銳試圖從康定方向襲擊霹靂軍,便在打箭爐城堡下碰得頭破血流,不得不灰溜溜退回到草原。即便打箭爐城堡上沒有火炮,要將其攻下也是極難,更何況叛軍也有火炮。這些火炮雖然是霹靂軍淘汰的老舊火炮,但憑據居高臨下的優勢,射程和威力都增加不少。
頓珠所率的山地營和特種營皆是輕裝部隊,重火力隻有5斤輕炮和水冷機槍,而康定的輕型團也是輕裝戰力。沒有重炮,要拿下打箭爐城堡唯有強攻,唯有用人命去填。當然,頓珠也可以等後方運來重炮才發動進攻。要對抗居高臨下的叛軍火炮,步兵團配置的10斤炮力有不逮,非得用師屬炮兵的20斤重炮,如果考慮高寒山區火藥燃燒不充分而導致的射程和威力減小問題,用40斤重炮才有十足的把握擊破厚厚的堡牆。隻不過重型火炮從川西運往康定,水路隻能走到黎州。黎州之後的道路崎嶇難行,適合馬幫而不能通過炮車。即便將重炮折為零件,分別運到康定後再組裝,其最核心的主體部件——炮管,也因過於沉重,運輸難度也極其大。
時值初冬,康定的天氣已經十分寒冷,而草原上更是酷寒。頓珠原本不想在冬日前往草原,而是想以圍點打援戰術,以打箭爐城堡為誘餌,借助深山峽穀地形聚殲前來救援的仁澤部族騎兵。仁澤也不傻,他隻是派了小股部隊前來襲擾,主力仍留在草原上。頓珠眼見計謀不成,便留了山地營圍住打箭爐城堡,自己則率特種營、康定輕型團和各山寨部族民兵,共三千人馬前往草原。特種營雖然隻有五百人,卻是全軍的絕對主力。隨行的康定輕型團隻剩下了八百餘人,其中輕騎兵約占一半,裝備雖然與霹靂軍預備役部隊一樣,但經曆叛亂之後,士氣不高。民兵人數有一千七百人,其中有七百為騎兵,但不管裝備還是訓練都隻能算湊合。
敵人的人數稍多,有三千五百人,其中三千二百人為仁澤征召的本部騎兵,另外三百餘人為康定輕型團的叛逃人員。後者因打箭爐城堡過小而被曲珍派到仁澤部尋找蔽護,不料卻被派來把康定峽穀通往草原的山口。派他們充作炮灰的理由也十分充分:熟悉地形、擅長防守、火器之利......。仁澤當然知道他們守不住山口,但“崽賣爺田不心疼”,用曲珍的人來消耗霹靂軍,對他又並沒有損失。為了讓霹靂軍堵在山口的時間更長,也為防止這些人複叛,仁澤又派了五百騎兵屯駐其後,充作臨軍。
叛軍把守的山口雖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卻也是險要的隘口,隻需滾下巨石或往下砸石頭便夠進攻方喝一壺,更何況這些叛軍可是霹靂軍親手訓練出來的,不僅有火槍、手雷、地雷,還有十餘門老舊輕型火炮。特種營配備的5斤炮雖然性能遠勝叛軍的火炮,但由於空氣稀薄和仰攻的原因,並不能射擊到隘口的敵人。相反,叛軍的火炮卻能對進攻方構成嚴重威脅。眼見敵人火力凶猛,頓珠隻得命令全軍退到敵人火炮射程之外,又命步兵以三人一組零星陣形,借助山體和岩石掩護,緩慢向上滲透。
滲透戰術並沒有收到多大的效果。滲透的人少,會遭到占據地形和兵力優勢的叛軍反擊,滲透的人過多,又會遭到火炮的集火射擊。三日的進攻下來,霹靂軍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反而損失數十名士兵,唯有的收獲僅是摸清了叛軍的人員和火力部署。死傷的士兵不少是跟隨頓珠多年的特種營精銳,這讓他惱怒不已。眼見霹靂軍進退兩難,叛軍的氣焰開始囂張起來,他們滿嘴汙言穢語,大聲嘲弄霹靂軍士兵。特種團的士兵多蕃人,他們自然能聽懂叛軍的話語,一個個被激得氣血翻湧,紛紛麵見頓珠要求強攻山口。
頓珠也被罵得七竅生煙。其母親是草原部落首領的奴隸,由於地位輕賤,屢遭侵犯甚至被強令為權貴們侍寢。那些叛軍便罵他是賤種,罵他是來曆不明的野種。饒是經曆多年血與火的考驗,頓珠的心性已磨煉得異常沉著冷靜,聽得這些侮辱語言,此刻也是按捺不住,下令準備強攻山口。隨行的參謀長聞令大驚,雖然強攻會奪下山口,但必然會死傷慘重。隻不過眼見群情激憤,他也不敢當麵頂撞頓珠,隻得向頓珠聲稱需要至少一日才能準備妥當,又派了人請康定輕型團和隨行的民兵指揮官前來議事。
鑒定茲事體大,議長李爽親自前往黎州坐鎮協調,澤郎的嫡長子阿旺也中斷了在崇慶府的學業,隨行其一同返回。率軍前往康定平叛的,是霹靂軍著名的蕃人將領頓珠,此次他帶了一個山地營和一個特種營,兩者皆裝備精良又訓練有素,擅長山地作戰。頓珠本是康定人,隨行的一千名士兵中也有不少蕃人戰士,其中康定籍士兵便有二百餘人。作為霹靂軍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康定不少山寨部落與川西有著極為緊密的經濟文化聯係,對霹靂軍好感極深。以上優勢,使得頓珠自進入康定之後並未遇到阻攔,反而在後勤、情報等方麵得到諸多支持,如同主場作戰一樣。
頓珠率軍進抵打箭爐城堡之下,遇到了第一次攻擊。打箭爐城堡是康定官衙所在,也是澤郎一家的居所,眼下被曲珍和歸附其偽政權的二百餘名叛軍所占據。歸附曲珍的共有五百餘名叛軍,由於城堡太小容不下所有叛軍,故曲珍命令其餘的三百餘人前去與仁澤部落騎兵匯合——她怕這些叛軍後悔,又轉而保持中立,或被霹靂軍消滅。聽聞霹靂軍的到來,原來保持中立的山寨和康定輕型團的官兵,紛紛與頓珠取得聯係,聲言堅決擁護阿旺成為首領,並加入到討伐曲珍和仁澤的大軍之中。一時間,平叛大軍達到了四千人之多。
打箭爐城堡高居數百米的山腰之上,又有威力強大的要塞火炮封鎖了上下山的唯一道路,急切之間根本無法攻占。曲珍一夥憑險據守,不僅割了前去勸降使者的耳朵,還狂妄叫囂霹靂軍三年也休想攻上來。叛軍一夥之所以如此狂妄,是因為城堡牆體既高大又堅固,也因糧草彈藥十分充足。幾年前,一支數千人的蒙軍精銳試圖從康定方向襲擊霹靂軍,便在打箭爐城堡下碰得頭破血流,不得不灰溜溜退回到草原。即便打箭爐城堡上沒有火炮,要將其攻下也是極難,更何況叛軍也有火炮。這些火炮雖然是霹靂軍淘汰的老舊火炮,但憑據居高臨下的優勢,射程和威力都增加不少。
頓珠所率的山地營和特種營皆是輕裝部隊,重火力隻有5斤輕炮和水冷機槍,而康定的輕型團也是輕裝戰力。沒有重炮,要拿下打箭爐城堡唯有強攻,唯有用人命去填。當然,頓珠也可以等後方運來重炮才發動進攻。要對抗居高臨下的叛軍火炮,步兵團配置的10斤炮力有不逮,非得用師屬炮兵的20斤重炮,如果考慮高寒山區火藥燃燒不充分而導致的射程和威力減小問題,用40斤重炮才有十足的把握擊破厚厚的堡牆。隻不過重型火炮從川西運往康定,水路隻能走到黎州。黎州之後的道路崎嶇難行,適合馬幫而不能通過炮車。即便將重炮折為零件,分別運到康定後再組裝,其最核心的主體部件——炮管,也因過於沉重,運輸難度也極其大。
時值初冬,康定的天氣已經十分寒冷,而草原上更是酷寒。頓珠原本不想在冬日前往草原,而是想以圍點打援戰術,以打箭爐城堡為誘餌,借助深山峽穀地形聚殲前來救援的仁澤部族騎兵。仁澤也不傻,他隻是派了小股部隊前來襲擾,主力仍留在草原上。頓珠眼見計謀不成,便留了山地營圍住打箭爐城堡,自己則率特種營、康定輕型團和各山寨部族民兵,共三千人馬前往草原。特種營雖然隻有五百人,卻是全軍的絕對主力。隨行的康定輕型團隻剩下了八百餘人,其中輕騎兵約占一半,裝備雖然與霹靂軍預備役部隊一樣,但經曆叛亂之後,士氣不高。民兵人數有一千七百人,其中有七百為騎兵,但不管裝備還是訓練都隻能算湊合。
敵人的人數稍多,有三千五百人,其中三千二百人為仁澤征召的本部騎兵,另外三百餘人為康定輕型團的叛逃人員。後者因打箭爐城堡過小而被曲珍派到仁澤部尋找蔽護,不料卻被派來把康定峽穀通往草原的山口。派他們充作炮灰的理由也十分充分:熟悉地形、擅長防守、火器之利......。仁澤當然知道他們守不住山口,但“崽賣爺田不心疼”,用曲珍的人來消耗霹靂軍,對他又並沒有損失。為了讓霹靂軍堵在山口的時間更長,也為防止這些人複叛,仁澤又派了五百騎兵屯駐其後,充作臨軍。
叛軍把守的山口雖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卻也是險要的隘口,隻需滾下巨石或往下砸石頭便夠進攻方喝一壺,更何況這些叛軍可是霹靂軍親手訓練出來的,不僅有火槍、手雷、地雷,還有十餘門老舊輕型火炮。特種營配備的5斤炮雖然性能遠勝叛軍的火炮,但由於空氣稀薄和仰攻的原因,並不能射擊到隘口的敵人。相反,叛軍的火炮卻能對進攻方構成嚴重威脅。眼見敵人火力凶猛,頓珠隻得命令全軍退到敵人火炮射程之外,又命步兵以三人一組零星陣形,借助山體和岩石掩護,緩慢向上滲透。
滲透戰術並沒有收到多大的效果。滲透的人少,會遭到占據地形和兵力優勢的叛軍反擊,滲透的人過多,又會遭到火炮的集火射擊。三日的進攻下來,霹靂軍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反而損失數十名士兵,唯有的收獲僅是摸清了叛軍的人員和火力部署。死傷的士兵不少是跟隨頓珠多年的特種營精銳,這讓他惱怒不已。眼見霹靂軍進退兩難,叛軍的氣焰開始囂張起來,他們滿嘴汙言穢語,大聲嘲弄霹靂軍士兵。特種團的士兵多蕃人,他們自然能聽懂叛軍的話語,一個個被激得氣血翻湧,紛紛麵見頓珠要求強攻山口。
頓珠也被罵得七竅生煙。其母親是草原部落首領的奴隸,由於地位輕賤,屢遭侵犯甚至被強令為權貴們侍寢。那些叛軍便罵他是賤種,罵他是來曆不明的野種。饒是經曆多年血與火的考驗,頓珠的心性已磨煉得異常沉著冷靜,聽得這些侮辱語言,此刻也是按捺不住,下令準備強攻山口。隨行的參謀長聞令大驚,雖然強攻會奪下山口,但必然會死傷慘重。隻不過眼見群情激憤,他也不敢當麵頂撞頓珠,隻得向頓珠聲稱需要至少一日才能準備妥當,又派了人請康定輕型團和隨行的民兵指揮官前來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