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十八年正月初一,重慶府城。城中雖然沒有張燈結彩,還不時有巡邏的士兵列隊走過,卻沒有衝淡春節的氣氛,街巷房舍仍一片喜氣洋洋。街道上行人稀少,但臉上皆洋溢著幸福的笑意與滿足感。商鋪和食肆多已關門,但小巷街坊中彌漫著肉、糕點等食物的香味,讓人不由得口舌生津。在過去的一年中雖然遭受了水災,但巴蜀的農業產值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反而略有增加。受益於蒸氣機和水力機械的推廣,工廠和礦山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產能得到了飛速的提升。


    此時的霹靂軍總部——原來的四川製置司衙門內,則是人員進進出出,幕僚和官員們一臉嚴肅又步伐匆忙,一片忙碌的景象。在一間大房子內,歐陽軒手中捏著幾張薄薄的信紙,俯身盯著正中的巨型沙盤,在他身旁的還有參謀總長曾勇、情報總長蘇三兒和新任幕僚長夏小根。信紙來自臨安中樞的一名“火狐”臥底,信中稱在剛過去陽邏堡之戰中,元軍主帥伯顏率軍一舉潰宋淮西製置使夏貴所率的大軍並渡過長江。在元軍威壓和呂文煥等降元宋將的勸諭之下,漢陽、鄂州等城守軍紛紛投降,長江防線土崩瓦解。


    對於臨安政權來說,這個消息猶如睛天霹靂,朝野震動。陽邏堡一失,意味著原本倚仗的長江天險成了元軍進攻的坦途。情急之下,趙宋皇室不得不詔令天下起兵勤王,又聽從群臣“非師臣親出不可”的呼聲,要賈似道領兵禦敵。蒙元軍的凶悍賈似道當然清楚,前去禦敵會有去無回。實際上,早在襄陽戰役期間,賈似道就迫於形勢,一麵多次上書皇帝,請求到前線督戰,卻暗中指使心腹向皇帝上書,聲稱中樞離不開賈相,這種無恥行為居然屢屢得逞。這次他又欲故伎重施,無奈形勢實在太嚴重,垂簾聽政的謝太後在洶湧的民意之下允其所請,這使得他不得不捏著鼻子,接受了都督諸路宋軍之職,開都督府於臨安。賈似道擅長權術和陰謀內訌,卻並無統帥之才,更無軍事之能,故其遲遲不肯動身奔赴前線。他仍心存幻想,派了心腹使者悄悄前去聯絡伯顏,試圖割地賠款並稱臣,與蒙元劃江而治。與此同時,他也向霹靂軍派出了急使。


    陽邏堡居於大江之中,四麵環水,號稱無法攻克的天險,漢陽、鄂州也為堅城,卻被輕易拿下或不戰而降,數十萬宋軍或死或降,或聞風而逃。此戰將宋軍的無能和臨安的腐朽,暴露得淋漓盡致。從兵力對比來說,宋軍人數並不在劣勢,甚至遠超過元軍,之所以一敗塗地,除了戰鬥意誌薄弱外,也與其內部攻訐不和有關。在戰役關鍵時侯,夏貴聽聞元軍已渡江,竟然帶頭逃跑,並沿江縱兵搶掠,逃回廬州後堅守不出。荊湖安撫使朱襈孫聽聞夏貴逃跑,也連夜率十萬大軍逃回江陵。這兩位主將竟然為了保存實力,竟然坐視鄂州被蒙軍圍攻而不顧,這讓鄂州守將張晏然、程鵬飛徹底寒心,索性降了元軍。


    此戰也凸現了蒙元水軍的進步。在劉整的漚心瀝血經略之下,元軍已有大小戰船數千艘水兵數萬人,雖然質量數量仍不能與宋軍相比。要知道,僅夏貴麾下的淮西軍便有大小船隻上萬艘,水兵十餘萬人,密密麻麻的戰船在江中綿延達三十裏地。朱襈孫麾下的戰船雖然略少,但也有幾千艘。隻不過,如此龐大的水上戰力,卻在陽邏堡之戰中,竟然不是元軍的一合力。話說元軍水軍極其驍勇,其采用戰船在水中強衝,步騎在兩岸射擊的方式,宋軍船隻均不敢擋,紛紛逃竄,最遠的甚至一潰千裏,直逃到揚州才停下來。


    接到加急情報之後,歐陽軒並沒有下令出兵,而是選擇了靜靜等待。他在等待蒙元和臨安使者的到來。宋軍不堪一戰,一潰千裏,實際上早在歐陽軒的預料之中,霹靂軍也在重慶會議上議定了應對措施。又等了月餘,臨安和忽必烈的使者一前一後到達了重慶府。臨安當然是要求霹靂軍出兵,朝廷的勤王詔令發出後,諸軍之中竟然隻有淮東的李庭芝和荊湖的張世傑響應,且李庭芝還被元軍牢牢牽製在揚州府,無法領兵前來臨安救駕,這讓朝堂高官們慌了神。此次前來重慶府,趙氏皇室畫了個更大的餅:封歐陽軒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永鎮西南。


    忽必烈的使者也是請霹靂軍出兵——雙方聯手共滅趙宋政權,事成之後蒙軍據北方,霹靂軍據南方,雙方劃江而治,世代友好。歐陽軒當然知道這兩方都想拿霹靂軍當槍使,蒙元狼子野心固然不可信,但臨安那些腦滿腸肥的高官和宗室也不是好鳥,他們對忠心耿耿又戰功赫赫的嶽飛、孟珙、王堅等人都是或殺或貶,怎麽可能會善待異端思想的自己。火狐從臨安傳回來的情報來看,趙氏皇室和朝廷高官對霹靂軍之恨日漸加深,甚至強於蒙元政權。畢竟他們看來,蒙古人雖然是蠻族,卻也開始信奉孔孟之道,而霹靂軍信奉的人人平等的那一套,卻是在挖掉臨安政權的地基,刨自己的祖墳。


    唐順按照歐陽軒的意思,對兩邊的使者提供充足的吃喝,對其出兵的請求,卻不可置否。霹靂軍的隻讀不回,對蒙元使者來說其實是好事,忽必烈並不是真的想與歐陽軒聯手,而是想借此來穩住霹靂軍,他巴不得這樣一直拖下去。軍情似火,讓臨安使者心中愈發焦急,使出渾身解數套弄唐順之話。又是在一場酒後,唐順帶著醉意告訴他,軒哥兒的底線是,趙氏可以繼續當皇帝,國號也可以不變,但要還政於民,實行虛君製度,舉國之內人人平等,官員須得受百姓監督。臨安使者雖然聽得此話大駭,心中直呼大逆不道,但也隻得急急回了臨安如實報告。趙氏皇室和朝中高官聽聞之後,自然是大罵不止。


    霹靂軍想要做在後的黃雀,元軍如何不知?眼見霹靂軍隻讀不回,忽必烈下令元軍急攻。他要先以雷霆之勢解決掉臨安政權,再讓霹靂軍和歐陽軒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代價。數十萬元軍在嚴令之下,猶如餓虎撲食,一路摧枯拉朽,將擋路的宋軍防線撕得粉碎。畏於元軍淩厲的攻勢,沿江的黃州、蘄州、江州、嶽州、安慶等堅城守軍紛紛投降,就連朝廷倚為國之柱石的大將範文虎也在池州獻城投降。局勢糜爛如此,一直磨磨蹭蹭不肯上前線的賈似道終於躲無可躲,隻得率軍開往前線,卻在蕪湖丁家洲一戰中一敗塗地。在此戰中,又是夏貴在戰事稍有挫敗時便率先逃跑,賈似道和主將孫虎臣見狀,也拋下軍隊獨自逃命,兩人單舸一路狂奔,直逃至揚州才停下來,其所率的十三萬大軍損失殆盡。而這支大軍,已是宋軍最後的生力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之霹靂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寂靜的銀鬆森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寂靜的銀鬆森林並收藏南宋之霹靂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