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軍十八年五月,澉浦。澉浦離臨安府不足百裏,雖然隻是一座小城,卻座落在長江通往臨安海路的必經之路上,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十分興旺繁榮。此刻澉浦的更是人聲鼎沸,擁擠繁忙更勝以往。這些人員說的也不是吳儂軟語,而是充滿肅殺鏗鏘的北地口音。外海更是千帆林立,那隻船隻的也不是商旅民船,而是裝備著弩炮、投石機的大型戰船。最中間的那數十艘船,其兩側的舷體密排著窗口,赫然是火炮戰船。數百艘輕快迅捷的中小型戰船,則在四周遊走,護衛著這些艨艟巨船。
這些戰船是蒙元大將董文炳的麾下。從建康府出發之後,董文炳率水軍沿江而下,一路勢如破竹,沿途俘獲和收附了大量的宋軍降船降兵,到達澉浦時其手下已有十萬之眾,船隻近萬艘。這些船隻中,擄來的商船和漁船達一半以上,皆用來運輸糧草輜重和人員。戰船數量隻有三千餘艘,其中配備弩炮投石機的大型戰船一百餘艘,多為繳獲或投降的宋軍水師船隻。其餘的一千餘艘戰船,多是用於跳幫作戰的小型戰船,另外便是用於突擊、偵察騷擾的白鷂海船和哨馬船。
自董文炳率軍入海之後,便不斷收到霹靂軍戰船在臨安周邊出沒的情報。為此,他派出了數十艘白鷂海船四下偵察。據這些偵察船回報,霹靂軍並無主力戰艦出現,其出動的都是輕快戰船,數量也較少,頻密出現長江口、臨安和舟山周邊海域。見了白鷂海船前來,這些船隻便遠遠地避開。蒙元水師將領據此認為,滅宋戰爭關乎周邊海上勢力的商貿利益,霹靂軍的這種偵察行動無可厚非。董文炳也自信滿滿,認為即便霹靂軍出兵幹涉也不足為懼,自己有水兵十萬戰船三千,還有數十艘火炮戰船。“蟻多咬死象”,隻要霹靂軍膽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正是因為正種心態,他仍按照原有計劃進軍,隻是下令加強偵察與警戒。三路往臨安進發的元軍中,西路的阿剌軍受阻於溧陽西南的伍芽山,中路伯顏的主力受阻於常州,唯有自己所率東路最快,如果不出意外,可以獲得奪得臨安的首功。
正是這種心態,董文炳並沒有將泉州送來的密信放在心上。眼見臨安政權行將就木,蒲壽庚暗中了投降蒙元政權,並得到了忽必烈仍讓其主管市舶司的承諾。隻不過他明白如果不蕩平霹靂軍,蒲氏家族仍然無法掌握海外貿易。為此,蒲壽庚屢次進言忽必烈,勸其拿下臨安之後,一舉奪下流求、濟州和瓊州這三島和交趾。這些地方一失,霹靂軍與南洋、西洋等海外據點的聯係將被切斷,會慢慢失血而衰落,蒲氏家族便可一步步將其接管。蒙元大舉攻宋後,他便派人觀察著霹靂軍船隻的一舉一動,其探子發現霹靂軍的商業貿易正常,但艦隊活動頗有異常。蒲壽庚在密信中提醒董文炳,霹靂軍的東海艦隊在流求大規模集結,而南海艦隊離開星島往東南方向而去,不知所蹤。
與董文炳不同,蒲壽庚篤定霹靂軍對攻打臨安的蒙元水軍動手,隻是不知道何時動手,會出動多少軍艦。他作出這樣的判斷,並不是因為霹靂軍抗蒙的宣傳口號,也不是因為霹靂軍是臨安名義上的臣屬,甚至不是為了製衡蒙元政權,而是為了海外貿易。蒲壽庚家族以海貿起家,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利益有多大,也知道霹靂軍如果沒有海外貿易,實力將會大減。從他商人的角度看來,霹靂軍必然會趁蒙元水軍大舉進攻臨安之時,將其消滅打殘,摧毀蒙元水軍的根基,讓其在極長的時間內無法威脅其製海權,從而確保海上貿易霸權。
實事求是的地說,蒲壽庚的眼光十分毒辣,雖然他的判斷理由隻對了一半。霹靂軍雖然不會容忍製海權旁落,但抗蒙卻是最核心的目標,絕非隻是口號。重慶會議之後,南海、東海和北海這三支艦隊便開始了決戰準備。東海艦隊的主力戰艦紛紛回到台北,新任艦隊司令夏大根也前往各個港口、分艦隊實地考察;北海艦隊的主力則隱藏到了小流求群島的偏僻島嶼之上,艦隊司令張宣與海軍陸戰軍長吳青兩人,則率參謀人員進行了多次登陸聯合演練;南海艦隊主力在司令樂全安的率領下,從星島先向東南方航行,在香料群島附近又折回西北方向,秘密到達了流求東海岸兩個海港,這兩個港口分別叫宜蘭和花蓮,由歐陽軒親自命名。
當曹軒、昝萬壽和董虎分別率軍向河東、洛陽和六盤山進發時,海軍艦隊也出發了。按照重慶會議的決定和歐陽軒的授權,在徹底控製長江航道之前,東線的戰事將由流求都督黃大根全權負責,東、南、北這三海艦隊及海軍陸戰軍皆由其節製。當得知伯顏的元軍主力渡過長江之時,黃大根動手了。夏大根的東海艦隊的任務是控製肅清長江航道上的元軍水軍,阻止元軍南援和北返。樂全安的南海艦隊的任務則是擊潰董文炳所率元軍水師,黃大根還特別叮囑樂全安,軒哥兒特別交待,如遇元軍將領張弘範,要盡量將其擊斃。
蒙元水師經過劉整等人漚心瀝血的發展,加上繳獲和投降的宋軍船隻,船隻總數量已達到驚人二萬餘艘,軍力號稱二十萬。這些水上軍力董文炳所率的東路攻宋大軍便占了一半,另有數千船隻數萬人控製長江沿線,山東等北方漢地隻有數百船隻和數千水軍。懸殊的戰船和兵力差距,在夏大根和樂全安看來仍然優勢在我。已方的戰船數雖遠遜於蒙元水軍,水兵數量也不及其五分之一,但戰力卻不可同日而語。此時的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可謂兵強馬壯,各擁有主力戰艦近百艘,另有數百艘護衛船和輔助船隻,更擁有上萬經驗豐富的水手。
率先出擊的是南海艦隊,前鋒是數十艘輕護船和“梭鏢魚”型偵察船。按照樂全安的命令,輕快小船將沿途遇見的商船、漁船押回流求,不聽命令者當場擊沉,除此之外他們還將前出建立封鎖線,驅離元軍的偵察船,防止艦隊行蹤泄露。新研製的梭鏢魚型船隻和改進後的輕護船,不管是船速與火力均勝過敵人白鷂海船隻。董文炳其派出的偵察船都在沿岸八十裏內活動,並沒有發現東海艦隊的接近。
董文炳及手下的將領們正沉浸在即將奪取臨安的喜悅之中。他們眼下臨安不足百裏,如果按照正常行程,不到三日便可到達。之所以停在澉浦,一方麵是因為通往臨安的錢塘江航道淺窄,隻有中小型船隻才適宜航行,而他及手下將領的座船都是大海船,需要換乘小船。其他大船所載人員和物資也需更換船,部分人員輜重需要改走陸路。另一方麵是因為自建康出發之後急於趕路,全軍已十分疲憊,索性便下令休息兩日。
這些戰船是蒙元大將董文炳的麾下。從建康府出發之後,董文炳率水軍沿江而下,一路勢如破竹,沿途俘獲和收附了大量的宋軍降船降兵,到達澉浦時其手下已有十萬之眾,船隻近萬艘。這些船隻中,擄來的商船和漁船達一半以上,皆用來運輸糧草輜重和人員。戰船數量隻有三千餘艘,其中配備弩炮投石機的大型戰船一百餘艘,多為繳獲或投降的宋軍水師船隻。其餘的一千餘艘戰船,多是用於跳幫作戰的小型戰船,另外便是用於突擊、偵察騷擾的白鷂海船和哨馬船。
自董文炳率軍入海之後,便不斷收到霹靂軍戰船在臨安周邊出沒的情報。為此,他派出了數十艘白鷂海船四下偵察。據這些偵察船回報,霹靂軍並無主力戰艦出現,其出動的都是輕快戰船,數量也較少,頻密出現長江口、臨安和舟山周邊海域。見了白鷂海船前來,這些船隻便遠遠地避開。蒙元水師將領據此認為,滅宋戰爭關乎周邊海上勢力的商貿利益,霹靂軍的這種偵察行動無可厚非。董文炳也自信滿滿,認為即便霹靂軍出兵幹涉也不足為懼,自己有水兵十萬戰船三千,還有數十艘火炮戰船。“蟻多咬死象”,隻要霹靂軍膽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正是因為正種心態,他仍按照原有計劃進軍,隻是下令加強偵察與警戒。三路往臨安進發的元軍中,西路的阿剌軍受阻於溧陽西南的伍芽山,中路伯顏的主力受阻於常州,唯有自己所率東路最快,如果不出意外,可以獲得奪得臨安的首功。
正是這種心態,董文炳並沒有將泉州送來的密信放在心上。眼見臨安政權行將就木,蒲壽庚暗中了投降蒙元政權,並得到了忽必烈仍讓其主管市舶司的承諾。隻不過他明白如果不蕩平霹靂軍,蒲氏家族仍然無法掌握海外貿易。為此,蒲壽庚屢次進言忽必烈,勸其拿下臨安之後,一舉奪下流求、濟州和瓊州這三島和交趾。這些地方一失,霹靂軍與南洋、西洋等海外據點的聯係將被切斷,會慢慢失血而衰落,蒲氏家族便可一步步將其接管。蒙元大舉攻宋後,他便派人觀察著霹靂軍船隻的一舉一動,其探子發現霹靂軍的商業貿易正常,但艦隊活動頗有異常。蒲壽庚在密信中提醒董文炳,霹靂軍的東海艦隊在流求大規模集結,而南海艦隊離開星島往東南方向而去,不知所蹤。
與董文炳不同,蒲壽庚篤定霹靂軍對攻打臨安的蒙元水軍動手,隻是不知道何時動手,會出動多少軍艦。他作出這樣的判斷,並不是因為霹靂軍抗蒙的宣傳口號,也不是因為霹靂軍是臨安名義上的臣屬,甚至不是為了製衡蒙元政權,而是為了海外貿易。蒲壽庚家族以海貿起家,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利益有多大,也知道霹靂軍如果沒有海外貿易,實力將會大減。從他商人的角度看來,霹靂軍必然會趁蒙元水軍大舉進攻臨安之時,將其消滅打殘,摧毀蒙元水軍的根基,讓其在極長的時間內無法威脅其製海權,從而確保海上貿易霸權。
實事求是的地說,蒲壽庚的眼光十分毒辣,雖然他的判斷理由隻對了一半。霹靂軍雖然不會容忍製海權旁落,但抗蒙卻是最核心的目標,絕非隻是口號。重慶會議之後,南海、東海和北海這三支艦隊便開始了決戰準備。東海艦隊的主力戰艦紛紛回到台北,新任艦隊司令夏大根也前往各個港口、分艦隊實地考察;北海艦隊的主力則隱藏到了小流求群島的偏僻島嶼之上,艦隊司令張宣與海軍陸戰軍長吳青兩人,則率參謀人員進行了多次登陸聯合演練;南海艦隊主力在司令樂全安的率領下,從星島先向東南方航行,在香料群島附近又折回西北方向,秘密到達了流求東海岸兩個海港,這兩個港口分別叫宜蘭和花蓮,由歐陽軒親自命名。
當曹軒、昝萬壽和董虎分別率軍向河東、洛陽和六盤山進發時,海軍艦隊也出發了。按照重慶會議的決定和歐陽軒的授權,在徹底控製長江航道之前,東線的戰事將由流求都督黃大根全權負責,東、南、北這三海艦隊及海軍陸戰軍皆由其節製。當得知伯顏的元軍主力渡過長江之時,黃大根動手了。夏大根的東海艦隊的任務是控製肅清長江航道上的元軍水軍,阻止元軍南援和北返。樂全安的南海艦隊的任務則是擊潰董文炳所率元軍水師,黃大根還特別叮囑樂全安,軒哥兒特別交待,如遇元軍將領張弘範,要盡量將其擊斃。
蒙元水師經過劉整等人漚心瀝血的發展,加上繳獲和投降的宋軍船隻,船隻總數量已達到驚人二萬餘艘,軍力號稱二十萬。這些水上軍力董文炳所率的東路攻宋大軍便占了一半,另有數千船隻數萬人控製長江沿線,山東等北方漢地隻有數百船隻和數千水軍。懸殊的戰船和兵力差距,在夏大根和樂全安看來仍然優勢在我。已方的戰船數雖遠遜於蒙元水軍,水兵數量也不及其五分之一,但戰力卻不可同日而語。此時的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可謂兵強馬壯,各擁有主力戰艦近百艘,另有數百艘護衛船和輔助船隻,更擁有上萬經驗豐富的水手。
率先出擊的是南海艦隊,前鋒是數十艘輕護船和“梭鏢魚”型偵察船。按照樂全安的命令,輕快小船將沿途遇見的商船、漁船押回流求,不聽命令者當場擊沉,除此之外他們還將前出建立封鎖線,驅離元軍的偵察船,防止艦隊行蹤泄露。新研製的梭鏢魚型船隻和改進後的輕護船,不管是船速與火力均勝過敵人白鷂海船隻。董文炳其派出的偵察船都在沿岸八十裏內活動,並沒有發現東海艦隊的接近。
董文炳及手下的將領們正沉浸在即將奪取臨安的喜悅之中。他們眼下臨安不足百裏,如果按照正常行程,不到三日便可到達。之所以停在澉浦,一方麵是因為通往臨安的錢塘江航道淺窄,隻有中小型船隻才適宜航行,而他及手下將領的座船都是大海船,需要換乘小船。其他大船所載人員和物資也需更換船,部分人員輜重需要改走陸路。另一方麵是因為自建康出發之後急於趕路,全軍已十分疲憊,索性便下令休息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