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的感情傳導與技巧運用
張嘴就來: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即興發言技巧 作者:林望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演講,作為一種口語表達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以其深刻的議論給人以啟發和教益,而且還以其強烈的抒情給人以感染和激勵。整個演講過程,充滿著演講者對聽眾的情感傳導。這種傳導,是演講者有聲語言和態勢語言輸載的情感信息,通過聽眾的感知、聯想、體驗並引發共鳴來實現的。它是演講者和聽眾之間心與心的相互溝通,情與情的彼此交融,也是強化演講效果的一條重要的心理途徑。
●呼召式
呼召式是指在演講激動處,使用熱烈的呼語直接感召聽眾。這種表情方式,可以集中情感指向,強烈刺激聽眾的心理情緒,從而達到情感傳導的目的。
例如,著名演說家李燕傑給青年人作題為《國家、民族與正氣》的報告,他在列舉古今中外典型事例並聯係自己的真切感受,精辟地論述了“愛國之心”“民族之魂”和“正氣之歌”以後,滿懷激情地說:“青年朋友們,愛我們的國家吧,愛我們的民族吧,同心協力,把我們民族的正氣,把我們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愛國主義精神極大地發揚起來!”這一振聾發聵的呼召,熔鑄著演講者的人生信念,一下子掀起了關心祖國命運和前途的青年人思想感情的波瀾。演講者熱切地呼喚,應和著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一起在聽眾的心上震響,演講的感情活動也就達到了高潮。這種傳導方式,用在演講結尾處,往往能夠產生巨大的感染力量。
●變稱式
變稱式是指在演講需要時,換用變化的人稱,直接鼓舞聽眾。這種表情方式,可以調整情感意向,迅速縮小與聽眾的心理距離,從而發揮情感傳導作用。
曲嘯在題為《人生、理想、追求》的演講中,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回憶了自己過去20多年的坎坷人生路程,表現了一個追求理想和真理的知識分子的優秀品格與高尚情操。最後,演講者變換第二人稱,這樣講道:“特別是青年同誌們,應該充分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在四化建設中,做無愧於光榮稱號的新時代的青年人,邁開堅定的步伐,走向你們輝煌壯麗的成年!”
這一語重心長的勉勵,寄托著演講者的滿腔希望,一下子引起了青年人內心感情的共鳴。每一個聽眾都可從一部人生戲劇的敘述中,體會演講者的情感和意願。這種傳導方式,用在演講過程中,同樣能夠加強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情感聯係。
●祝願式
所謂祝願式,是指在演講活動中,采取真誠的祝願,直接激勵聽眾。這種表情方式,可以明確情感方向,自然引發聽眾的情緒感應,從而產生情感傳導的效果。
1978年3月30日,郭沫若同誌在全國科學大會上作題為《科學的春天》的講話,郭沫若滿懷信心和深情地回顧了科學事業發展的曲折曆程,展望了科學事業發展的光輝前景,並對科學工作者表達了最誠摯的祝願:“我祝願我們老一代的科學工作者老當益壯,在新的長征中為我國科學事業建立新功。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勇攀世界科學高峰。我祝願全國青少年立誌獻身於雄偉的共產主義事業,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學家點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一熱情洋溢的祝願,表達了演講者的殷切期待,所有與會者無不深受感動,老一輩熱情的希望化作了新一代創造未來的巨大力量,演講者與聽眾的思想感情也就在這美好的祝願中交融為一體了。這種傳導方式,用在演講高潮處,常常會收到強烈的抒情效果。
●演講“怯場”分析
作為一個演講者,最大的敵人是什麽?毫無疑問,是“怯場”。怯場能使你精心準備的一切(演講詞、儀表、姿態等)化為烏有,呈現在聽眾麵前的隻是一個尷尬、笨拙、足以引起憐憫的形象。這樣說是否有點過火?請看: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嘴裏仿佛塞滿了棉花,脈搏快得像賽跑運動員。
英國首相丘吉爾心窩裏似乎堵著一塊冰。
美國政治家路易·喬治的舌頭抵在上牙床,不能說一個字。
李燕傑“懷裏好像揣著一頭小鹿”。
羅馬演說家西塞羅“臉色蒼白,四肢和心靈都在顫抖”。
美國演說家詹寧斯·伯瑞安的兩個膝蓋抖得碰到一塊。
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不是在講話,而是在尖叫”。
我們可以得到安慰了:怯場是初次登台者的普遍心理,連世界第一流的演說家也不能幸免。但我們必須戰勝它,因為“我們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羅斯福)。
怯場的一般表現是過分的緊張。“心理—生理—社會”模式認為,緊張是環境刺激與機體能力不平衡的結果,是機體不能適應環境的“情緒應激”行為,它往往表現出如下的生理反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汗腺分泌、口幹舌燥、喉頭發緊、聲音發顫、四肢僵硬、肌肉抽搐、頭痛眩暈等。
心理學上把能夠引起緊張的事物稱為“應激源”。應激源有四類:軀體性的、文化性的、社會性的和心理性的。在演講中,緊張的應激源主要是後兩種,具體來看,主要有:
1.陌生的體驗
當我們置身於不熟悉的環境和氣氛中,站在講台上,以少有的角度、距離和方式(姿勢、聲調、音量等)對眾多聽眾演講時,緊張的體驗是必然發生的。它會形成一種“孤獨感”“危機感”,甚至會使我們緊張地想道:“哎呀,我怎麽會在這裏,我要幹什麽?”從而使腦中出現一片空白。
2.過度的期望
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演講能夠獲得成功,但主觀的過高期望(如“第一名”和“演說家”的期望)會促使自己力求每個細節都“完美”,從而患得患失。在聽眾反應不佳的時候,尤其會出現慌亂、煩躁,進而擾亂預定的演講安排。
3.自卑的態度
認為自己知識不夠、經驗不足,缺乏演講者素質,上講台隻是“應景”。而看到排在前麵的演講者從容自在、滔滔不絕時,就更增加了心虛和膽怯。形成自卑態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對演講稿還沒有完全記熟而形成“這次非出醜不可”的先入之見。
4.聽眾的壓力
如果確信聽眾比自己更了解演講的主題,或者對自己抱著一種不友好的態度,就會形成直接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迅速逃避的意向:“趕快講完算了。”
5.人格特征
性格順從、依賴性強、易受暗示、內向羞怯的人最容易染上“社交恐懼症”,何況當眾演講。從氣質看,抑鬱質、黏液質較之膽汁質和多血質更容易形成緊張情緒。
對“應激源”進行了分析,就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方法來消除緊張了。不過,前麵談到的緊張隻是指過度的緊張而言。而適度的緊張不僅無害,反而有益。心理學家斯皮曼說得好:“不是要消除緊張,而是要消除慌亂。”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的緊張水平與活動效率呈倒“u”字曲線關係。這就是說,過低或過高的緊張水平都不利於活動,隻有在適度的緊張狀態下,才會有好的效率。適度的緊張是人們活動的激勵因素。我們經常采用考試、評比、檢查、競賽等手段促進活動,其目的也在於促使人們產生緊張感,產生“活化效應”。適度的緊張會促使人體內腎上腺激素大量分泌,而又不至於形成分泌紊亂。增加腎上腺激素的分泌,不僅能增加體力,也能大大促進人們的思維活動、注意能力、記憶能力等。“急中生智”與“急中生力”就是例證。適度的緊張也能激勵人們認真地、審慎地對待活動,而不至於盲目自信、草率從事。
一位賽跑運動員已經站在起跑線上,正等待裁判的一聲號令,但如果他這時還沒有一絲緊張的感覺,事情就不妙了。同樣,一位演講者即將臨場時還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事情也不見得好。曾有人主張用催眠的手段來消除人的緊張感,這對於臨床倒是有效,但對演講不合適。
那麽,如何避免因緊張而產生的“怯場”呢?
首先,演講者應該有充分的、能說服自己的“自信”。縱觀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大多非常自信。“如果我堅持什麽,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把我打倒。”(巴甫洛夫)“我們應該有信心,特別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什麽代價,這種事情必須做到。”(居裏夫人)“我決心從化學方麵取得哲學博士,我做到了;我決心寫故事,我做到了;然後我決定寫小說,我做到了;而後我又決定寫科學方麵的書,我也做到了;最後我又決定成為一位整個時代的作家,我確信變成了這樣的人。”(阿西摩夫)
自信心對於人的心理確有重要的影響。前蘇聯心理學家從一班人中選出一位最醜的女學生,要求大家改變對她的看法,向她獻殷勤,爭先恐後地照顧她,以假當真地認為她是位聰明美麗的姑娘,以增進她的自信。結果不到一年,她便出落得嫵媚動人起來,行為舉止判若兩人。索洛維契克說:“美與醜,不在於自己本身如何,而在於如何看待自己。認為自己美的往往就美,經常抱怨自己醜的就會扮出一副傻相。同樣,不覺得自己聰明的,就不會變得很聰明;不覺得自己善良的,也成不了善良的人。”
看看,自信有多麽大的魔力啊!
電學的創始人之一,英國的法拉第不僅是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演講家。他善於以簡潔明快、通俗易懂的語言激起聽眾對於科學的興趣,以及對於他的精彩演講的興趣。他的崇拜者對他的演講技巧讚歎不已。一次,一位新手要登台演講,特意去請教法拉第如何假定聽眾的水平,法拉第直截了當地回答說:“他們一無所知。”
●演講的“暗示”技巧
“暗示”是一種心理策略,它不是直接地闡明某個問題,而是靠直接或間接的提示,使聽眾自己明白。國外有一種戒煙電話,當人們的煙癮發作時,拿起電話聽筒,撥一個特定的號碼,就可以聽到使人難以忍受的氣喘聲、咳嗽聲,從而打消吸煙的念頭。
暗示作為一種表達思想的手段,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效果。在演講藝術中,它常常表現為含蓄、委婉、迂回、設問、反向等手法。
暗示還有一個微妙的作用,即能夠使聽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除了語言外,演講者的表情、行動也可以作為暗示的“符號”。有一次,林肯作為被告的辯護律師出庭。原告的律師將一個簡單的論據翻來覆去地陳述了兩個多小時,聽眾極不耐煩。輪到林肯發言時,隻見他走上講台,先把外衣脫下來放在桌子上,然後拿起玻璃杯喝了幾口水;又重新穿上外衣,然後又喝水。如此重複了五六次,逗得聽眾前俯後仰、樂不可支。這種“一言不發”的暗示,使他獲得了“首場勝利”。
演講一般采取的是“他人暗示”,其中又包括:
1.直接暗示
直接暗示,即有意識地直接提示。如古希臘演說家伯裏克利的一段演說:“我不想作一次冗長的演說來評述一些你們都很熟悉的問題,我不說我們用以取得我們勝利的一些軍事行動,也不說我們父輩英勇地抵抗希臘內部和外部的敵人……”再如秋瑾的一段演說:“上天生人,男女原是沒有區別的。試問,天下沒有女人,就能生出這些人來麽?……諸位,國家是要滅亡的了,男人自己也不保,我們還想靠他麽?”前者是“欲說還休”,後者是“不疑而問”,都是直接暗示的手法。
2.間接暗示
間接暗示,是不顯露動機的間接提示。這種暗示不容易被理解,但一旦被理解,產生的體會就很深刻。請看林肯的一段演講:“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也租了一個辦公室,室內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既高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麽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
聽了上述演講,你對林肯產生了什麽印象?當然,這種印象是無意中形成的。首先是感情豐富(妻子和兒子都是無價之寶);其次,思想深刻(大書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還有,謙虛誠懇(實在沒有什麽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是你們)。一個人具備了上述三種品質,還有什麽可說的呢?
3.反暗示
反暗示,是顯露動機的反麵提示,即“正話反說”。馮玉祥當旅長時,有天聽部下訴苦:其他部隊的士兵譏笑他們穿得破爛,罵他們是孫子兵。為了鼓舞士氣,他立即召集全體官兵,作隊前演講:
“剛才你們來報告,說第四旅的兵罵我們是孫子兵,聽說大家很生氣,可是我倒覺得他們罵得對。按曆史的關係說,他們的旅長曾做過二十鎮的協統,我是二十鎮裏出來的,你們又是我的學生,算起來你們不是矮兩輩嗎?他們說你們是孫子兵,不是說對了嗎?再看衣服來說,緞子的兒子是綢子,綢子的兒子就是布。現在他們穿緞子,我們穿布,因此他們說我們是孫子兵,不也是應當的嗎?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若是有朝一日開上戰場,那時就能看出誰是爺爺,而誰是真正的孫子來了。”
這篇演講,似真非真、似抑而揚。士兵們聽了後情緒頓時高漲,由自卑轉為自豪。
恰當的暗示能給演講帶來魔力,但它與幽默一樣,也不是一匙萬能的調料,否則會影響演講應有的“明白性”。
下麵是一篇絕妙的“暗示”演講,它是心理學家路賽羅對企圖自殺者的勸導,不讀殊為可惜。現抄錄於後,以饗各位:
你已經孤注一擲了,生命對於你已不再有吸引力了,因而你選擇了自殺。
好的。但你在殺死自己之前,我想告訴你幾件事,我是精神病院的護士,親眼看到過種種自殺者的下場。
自殺不一定能成功。你以為你一定能殺死自己嗎?請看這位25歲的青年,他試圖電死自己,然而他活著,但是兩條胳膊都沒有了。
那麽跳樓怎麽樣?去問問約翰。他曾是一個多麽聰明和富有幽默感的人,但這都是他跳樓以前的事了。如今,他的腦子受到了損傷,拄拐杖,步履蹣跚,永遠需要別人的照顧。最糟糕的是他還明白他曾是一個正常人。
甚至一些不太劇烈的方式也會使你變為殘疾。你想吃安眠藥致死嗎?看看這個12歲的孩子,他就是因此而得了嚴重的肝病。你見過嚴重的肝病患者嗎?你會在全身慢慢變黃中死去。這條路實在是太痛苦。
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你想用槍嗎?這位24歲的年輕人向自己的腦袋開了槍,現在他拖著一條腿和一隻沒用的胳膊,並且喪失了半邊的視覺和聽覺。這就是你所認為的萬無一失的方法。
自殺並不那麽有魅力。你可以設想一個電影明星是在吞服了過量的安眠藥之後,穿著睡衣進入了長眠。但是,在你的設想中忽略了一個事實:隨著死亡,她的肌肉變得僵硬,最後,全部美麗化作塵埃。
誰從地板上擦掉你的血跡、刮掉你的腦漿?誰把你從上吊繩上解下來?誰從河裏撈起你腫脹的屍體?你的媽媽?你的妻子?還是你的兒子?這種差事即使職業清潔工也會拒絕的。但這種事總得有人去做。
你的那封精心措辭、愛意切切的訣別書是沒有用的。那些愛你的人永遠也不會完全從這件悲痛的事情中解脫出來。他們懊悔,陷入無邊的痛苦,同時感到憤怒,因為那時你隻想到你自己。
自殺是一種傳染病。看看你的家庭成員:兒子、女兒、兄弟、姐妹、丈夫、妻子。你4歲的兒子正在地毯上玩他的小汽車。如果你今晚上殺死了你自己,那麽10年後他也會幹同樣的事。事實上,自殺常常導致家庭其他人的自殺。而孩子們在這方麵尤其脆弱,所以就更容易受到傷害。
你必須有其他選擇。總會有人在危機中給你幫助,打個電話,找找朋友,看看醫生,或者去叫警察。
也許他們會告訴你,生活還是會有希望的。這希望之光也許來自明天的一封信;也許來自周末的一個電話;也許來自某位在商店相遇的好心人。你不知道它來自何處──沒人知道。但是所期待的可能就在一分鍾、一天或一個月後突然到來。
你仍舊堅持要幹這件蠢事嗎?一定要幹嗎?那好吧,不久我就會在精神病院的監護室裏與你相見,屆時我們照料你所剩下的一切,依然要幹所有你再也不幹了的事。
●演講的“激情”效應
在演講中,熱情是通過演講者的麵部表情、姿勢、語言、語調等表現出來的。“一個冷淡的人在進行熱情的演講”——你會相信嗎?
熱情是人類進行活動的源泉。黑格爾說:“沒有熱情,世間任何偉大的業績都不能實現。”列寧說:“我們為熱情的浪潮所激勵,我們首先激發了人民普遍的政治熱情,然後又激發了他們的軍事熱情,我們曾打算用這種熱情直接實現與一般政治任務和軍事任務同樣偉大的經濟任務。”在演講中,我們應該采取“熱情”這個有效的背景和捷徑,運用情感的力度去感染聽眾、充分喚起聽眾與演講者的“心理共鳴”。
如何進行“熱情”的演講呢?這首先取決於你對聽眾的興趣和感情。心理學家亞得洛認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生活中困難最大,對別人的損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由這些人中發生。”被譽為魔術之王的塞斯頓認為自己的成功經驗有兩條:首先懂得人情,其次對人有真實的感情。每次上台前,他都反複地對自己說:“我愛我的觀眾,我將盡力把最好的給他們。”注意:如果你對聽眾沒有興趣和熱情,那是無法掩飾的。小說家凱瑟認為:“熱情是每個藝術家的秘訣,而每位演講家都應該是藝術家。這是一個公開的秘訣,十分有效,它如同英雄的本領一樣,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歌唱家史密斯在主持一次廣播節目中發表勸購公債的演說,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其實她的講稿水平一般,但由於充滿真情、毫無做作,使聽眾感到她簡直是“倚門盼兒歸的父母,期待男友早日凱旋的癡情少女”,無不為之感動,正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對演講的主題和內容的熱情也是不可少的。如果你對所要講的沒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覺,如果演講的主題、內容不能使你感動,那麽我勸你最好先不要講,否則你與聽眾都會處於一種難堪的局麵。古羅馬一位詩人說得好:“隻有一條路可以打動人的心,就是向他們顯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動。”加裏寧認為:“如果你想使你的語言感動別人,那麽就應該在其中注入自己的血液。”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麵對德、意、日法西斯的瘋狂進攻,英國首相丘吉爾向秘書口授了一篇演講稿:“我們決不投降,決不屈服。我們要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戰,我們將滿懷信心地在空中越戰越強。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本土……我們任何時候決不投降!”據他的秘書講,當丘吉爾口授完這篇演講稿時,這位年近七旬的首相竟“像小孩一樣,哭得涕淚橫流”。
●呼召式
呼召式是指在演講激動處,使用熱烈的呼語直接感召聽眾。這種表情方式,可以集中情感指向,強烈刺激聽眾的心理情緒,從而達到情感傳導的目的。
例如,著名演說家李燕傑給青年人作題為《國家、民族與正氣》的報告,他在列舉古今中外典型事例並聯係自己的真切感受,精辟地論述了“愛國之心”“民族之魂”和“正氣之歌”以後,滿懷激情地說:“青年朋友們,愛我們的國家吧,愛我們的民族吧,同心協力,把我們民族的正氣,把我們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的愛國主義精神極大地發揚起來!”這一振聾發聵的呼召,熔鑄著演講者的人生信念,一下子掀起了關心祖國命運和前途的青年人思想感情的波瀾。演講者熱切地呼喚,應和著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一起在聽眾的心上震響,演講的感情活動也就達到了高潮。這種傳導方式,用在演講結尾處,往往能夠產生巨大的感染力量。
●變稱式
變稱式是指在演講需要時,換用變化的人稱,直接鼓舞聽眾。這種表情方式,可以調整情感意向,迅速縮小與聽眾的心理距離,從而發揮情感傳導作用。
曲嘯在題為《人生、理想、追求》的演講中,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回憶了自己過去20多年的坎坷人生路程,表現了一個追求理想和真理的知識分子的優秀品格與高尚情操。最後,演講者變換第二人稱,這樣講道:“特別是青年同誌們,應該充分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在四化建設中,做無愧於光榮稱號的新時代的青年人,邁開堅定的步伐,走向你們輝煌壯麗的成年!”
這一語重心長的勉勵,寄托著演講者的滿腔希望,一下子引起了青年人內心感情的共鳴。每一個聽眾都可從一部人生戲劇的敘述中,體會演講者的情感和意願。這種傳導方式,用在演講過程中,同樣能夠加強演講者和聽眾之間的情感聯係。
●祝願式
所謂祝願式,是指在演講活動中,采取真誠的祝願,直接激勵聽眾。這種表情方式,可以明確情感方向,自然引發聽眾的情緒感應,從而產生情感傳導的效果。
1978年3月30日,郭沫若同誌在全國科學大會上作題為《科學的春天》的講話,郭沫若滿懷信心和深情地回顧了科學事業發展的曲折曆程,展望了科學事業發展的光輝前景,並對科學工作者表達了最誠摯的祝願:“我祝願我們老一代的科學工作者老當益壯,在新的長征中為我國科學事業建立新功。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勇攀世界科學高峰。我祝願全國青少年立誌獻身於雄偉的共產主義事業,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學家點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一熱情洋溢的祝願,表達了演講者的殷切期待,所有與會者無不深受感動,老一輩熱情的希望化作了新一代創造未來的巨大力量,演講者與聽眾的思想感情也就在這美好的祝願中交融為一體了。這種傳導方式,用在演講高潮處,常常會收到強烈的抒情效果。
●演講“怯場”分析
作為一個演講者,最大的敵人是什麽?毫無疑問,是“怯場”。怯場能使你精心準備的一切(演講詞、儀表、姿態等)化為烏有,呈現在聽眾麵前的隻是一個尷尬、笨拙、足以引起憐憫的形象。這樣說是否有點過火?請看: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嘴裏仿佛塞滿了棉花,脈搏快得像賽跑運動員。
英國首相丘吉爾心窩裏似乎堵著一塊冰。
美國政治家路易·喬治的舌頭抵在上牙床,不能說一個字。
李燕傑“懷裏好像揣著一頭小鹿”。
羅馬演說家西塞羅“臉色蒼白,四肢和心靈都在顫抖”。
美國演說家詹寧斯·伯瑞安的兩個膝蓋抖得碰到一塊。
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不是在講話,而是在尖叫”。
我們可以得到安慰了:怯場是初次登台者的普遍心理,連世界第一流的演說家也不能幸免。但我們必須戰勝它,因為“我們唯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羅斯福)。
怯場的一般表現是過分的緊張。“心理—生理—社會”模式認為,緊張是環境刺激與機體能力不平衡的結果,是機體不能適應環境的“情緒應激”行為,它往往表現出如下的生理反應: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汗腺分泌、口幹舌燥、喉頭發緊、聲音發顫、四肢僵硬、肌肉抽搐、頭痛眩暈等。
心理學上把能夠引起緊張的事物稱為“應激源”。應激源有四類:軀體性的、文化性的、社會性的和心理性的。在演講中,緊張的應激源主要是後兩種,具體來看,主要有:
1.陌生的體驗
當我們置身於不熟悉的環境和氣氛中,站在講台上,以少有的角度、距離和方式(姿勢、聲調、音量等)對眾多聽眾演講時,緊張的體驗是必然發生的。它會形成一種“孤獨感”“危機感”,甚至會使我們緊張地想道:“哎呀,我怎麽會在這裏,我要幹什麽?”從而使腦中出現一片空白。
2.過度的期望
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演講能夠獲得成功,但主觀的過高期望(如“第一名”和“演說家”的期望)會促使自己力求每個細節都“完美”,從而患得患失。在聽眾反應不佳的時候,尤其會出現慌亂、煩躁,進而擾亂預定的演講安排。
3.自卑的態度
認為自己知識不夠、經驗不足,缺乏演講者素質,上講台隻是“應景”。而看到排在前麵的演講者從容自在、滔滔不絕時,就更增加了心虛和膽怯。形成自卑態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對演講稿還沒有完全記熟而形成“這次非出醜不可”的先入之見。
4.聽眾的壓力
如果確信聽眾比自己更了解演講的主題,或者對自己抱著一種不友好的態度,就會形成直接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迅速逃避的意向:“趕快講完算了。”
5.人格特征
性格順從、依賴性強、易受暗示、內向羞怯的人最容易染上“社交恐懼症”,何況當眾演講。從氣質看,抑鬱質、黏液質較之膽汁質和多血質更容易形成緊張情緒。
對“應激源”進行了分析,就可以采取一些具體的方法來消除緊張了。不過,前麵談到的緊張隻是指過度的緊張而言。而適度的緊張不僅無害,反而有益。心理學家斯皮曼說得好:“不是要消除緊張,而是要消除慌亂。”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的緊張水平與活動效率呈倒“u”字曲線關係。這就是說,過低或過高的緊張水平都不利於活動,隻有在適度的緊張狀態下,才會有好的效率。適度的緊張是人們活動的激勵因素。我們經常采用考試、評比、檢查、競賽等手段促進活動,其目的也在於促使人們產生緊張感,產生“活化效應”。適度的緊張會促使人體內腎上腺激素大量分泌,而又不至於形成分泌紊亂。增加腎上腺激素的分泌,不僅能增加體力,也能大大促進人們的思維活動、注意能力、記憶能力等。“急中生智”與“急中生力”就是例證。適度的緊張也能激勵人們認真地、審慎地對待活動,而不至於盲目自信、草率從事。
一位賽跑運動員已經站在起跑線上,正等待裁判的一聲號令,但如果他這時還沒有一絲緊張的感覺,事情就不妙了。同樣,一位演講者即將臨場時還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事情也不見得好。曾有人主張用催眠的手段來消除人的緊張感,這對於臨床倒是有效,但對演講不合適。
那麽,如何避免因緊張而產生的“怯場”呢?
首先,演講者應該有充分的、能說服自己的“自信”。縱觀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大多非常自信。“如果我堅持什麽,就是用大炮也不能把我打倒。”(巴甫洛夫)“我們應該有信心,特別要有自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什麽代價,這種事情必須做到。”(居裏夫人)“我決心從化學方麵取得哲學博士,我做到了;我決心寫故事,我做到了;然後我決定寫小說,我做到了;而後我又決定寫科學方麵的書,我也做到了;最後我又決定成為一位整個時代的作家,我確信變成了這樣的人。”(阿西摩夫)
自信心對於人的心理確有重要的影響。前蘇聯心理學家從一班人中選出一位最醜的女學生,要求大家改變對她的看法,向她獻殷勤,爭先恐後地照顧她,以假當真地認為她是位聰明美麗的姑娘,以增進她的自信。結果不到一年,她便出落得嫵媚動人起來,行為舉止判若兩人。索洛維契克說:“美與醜,不在於自己本身如何,而在於如何看待自己。認為自己美的往往就美,經常抱怨自己醜的就會扮出一副傻相。同樣,不覺得自己聰明的,就不會變得很聰明;不覺得自己善良的,也成不了善良的人。”
看看,自信有多麽大的魔力啊!
電學的創始人之一,英國的法拉第不僅是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演講家。他善於以簡潔明快、通俗易懂的語言激起聽眾對於科學的興趣,以及對於他的精彩演講的興趣。他的崇拜者對他的演講技巧讚歎不已。一次,一位新手要登台演講,特意去請教法拉第如何假定聽眾的水平,法拉第直截了當地回答說:“他們一無所知。”
●演講的“暗示”技巧
“暗示”是一種心理策略,它不是直接地闡明某個問題,而是靠直接或間接的提示,使聽眾自己明白。國外有一種戒煙電話,當人們的煙癮發作時,拿起電話聽筒,撥一個特定的號碼,就可以聽到使人難以忍受的氣喘聲、咳嗽聲,從而打消吸煙的念頭。
暗示作為一種表達思想的手段,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效果。在演講藝術中,它常常表現為含蓄、委婉、迂回、設問、反向等手法。
暗示還有一個微妙的作用,即能夠使聽眾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除了語言外,演講者的表情、行動也可以作為暗示的“符號”。有一次,林肯作為被告的辯護律師出庭。原告的律師將一個簡單的論據翻來覆去地陳述了兩個多小時,聽眾極不耐煩。輪到林肯發言時,隻見他走上講台,先把外衣脫下來放在桌子上,然後拿起玻璃杯喝了幾口水;又重新穿上外衣,然後又喝水。如此重複了五六次,逗得聽眾前俯後仰、樂不可支。這種“一言不發”的暗示,使他獲得了“首場勝利”。
演講一般采取的是“他人暗示”,其中又包括:
1.直接暗示
直接暗示,即有意識地直接提示。如古希臘演說家伯裏克利的一段演說:“我不想作一次冗長的演說來評述一些你們都很熟悉的問題,我不說我們用以取得我們勝利的一些軍事行動,也不說我們父輩英勇地抵抗希臘內部和外部的敵人……”再如秋瑾的一段演說:“上天生人,男女原是沒有區別的。試問,天下沒有女人,就能生出這些人來麽?……諸位,國家是要滅亡的了,男人自己也不保,我們還想靠他麽?”前者是“欲說還休”,後者是“不疑而問”,都是直接暗示的手法。
2.間接暗示
間接暗示,是不顯露動機的間接提示。這種暗示不容易被理解,但一旦被理解,產生的體會就很深刻。請看林肯的一段演講:“有人寫信問我有多少財產。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都是無價之寶。此外,也租了一個辦公室,室內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牆角還有一個大書架,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我本人既高又瘦,臉蛋很長,不會發福。我實在沒有什麽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們。”
聽了上述演講,你對林肯產生了什麽印象?當然,這種印象是無意中形成的。首先是感情豐富(妻子和兒子都是無價之寶);其次,思想深刻(大書架上的書值得每人一讀);還有,謙虛誠懇(實在沒有什麽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是你們)。一個人具備了上述三種品質,還有什麽可說的呢?
3.反暗示
反暗示,是顯露動機的反麵提示,即“正話反說”。馮玉祥當旅長時,有天聽部下訴苦:其他部隊的士兵譏笑他們穿得破爛,罵他們是孫子兵。為了鼓舞士氣,他立即召集全體官兵,作隊前演講:
“剛才你們來報告,說第四旅的兵罵我們是孫子兵,聽說大家很生氣,可是我倒覺得他們罵得對。按曆史的關係說,他們的旅長曾做過二十鎮的協統,我是二十鎮裏出來的,你們又是我的學生,算起來你們不是矮兩輩嗎?他們說你們是孫子兵,不是說對了嗎?再看衣服來說,緞子的兒子是綢子,綢子的兒子就是布。現在他們穿緞子,我們穿布,因此他們說我們是孫子兵,不也是應當的嗎?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若是有朝一日開上戰場,那時就能看出誰是爺爺,而誰是真正的孫子來了。”
這篇演講,似真非真、似抑而揚。士兵們聽了後情緒頓時高漲,由自卑轉為自豪。
恰當的暗示能給演講帶來魔力,但它與幽默一樣,也不是一匙萬能的調料,否則會影響演講應有的“明白性”。
下麵是一篇絕妙的“暗示”演講,它是心理學家路賽羅對企圖自殺者的勸導,不讀殊為可惜。現抄錄於後,以饗各位:
你已經孤注一擲了,生命對於你已不再有吸引力了,因而你選擇了自殺。
好的。但你在殺死自己之前,我想告訴你幾件事,我是精神病院的護士,親眼看到過種種自殺者的下場。
自殺不一定能成功。你以為你一定能殺死自己嗎?請看這位25歲的青年,他試圖電死自己,然而他活著,但是兩條胳膊都沒有了。
那麽跳樓怎麽樣?去問問約翰。他曾是一個多麽聰明和富有幽默感的人,但這都是他跳樓以前的事了。如今,他的腦子受到了損傷,拄拐杖,步履蹣跚,永遠需要別人的照顧。最糟糕的是他還明白他曾是一個正常人。
甚至一些不太劇烈的方式也會使你變為殘疾。你想吃安眠藥致死嗎?看看這個12歲的孩子,他就是因此而得了嚴重的肝病。你見過嚴重的肝病患者嗎?你會在全身慢慢變黃中死去。這條路實在是太痛苦。
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你想用槍嗎?這位24歲的年輕人向自己的腦袋開了槍,現在他拖著一條腿和一隻沒用的胳膊,並且喪失了半邊的視覺和聽覺。這就是你所認為的萬無一失的方法。
自殺並不那麽有魅力。你可以設想一個電影明星是在吞服了過量的安眠藥之後,穿著睡衣進入了長眠。但是,在你的設想中忽略了一個事實:隨著死亡,她的肌肉變得僵硬,最後,全部美麗化作塵埃。
誰從地板上擦掉你的血跡、刮掉你的腦漿?誰把你從上吊繩上解下來?誰從河裏撈起你腫脹的屍體?你的媽媽?你的妻子?還是你的兒子?這種差事即使職業清潔工也會拒絕的。但這種事總得有人去做。
你的那封精心措辭、愛意切切的訣別書是沒有用的。那些愛你的人永遠也不會完全從這件悲痛的事情中解脫出來。他們懊悔,陷入無邊的痛苦,同時感到憤怒,因為那時你隻想到你自己。
自殺是一種傳染病。看看你的家庭成員:兒子、女兒、兄弟、姐妹、丈夫、妻子。你4歲的兒子正在地毯上玩他的小汽車。如果你今晚上殺死了你自己,那麽10年後他也會幹同樣的事。事實上,自殺常常導致家庭其他人的自殺。而孩子們在這方麵尤其脆弱,所以就更容易受到傷害。
你必須有其他選擇。總會有人在危機中給你幫助,打個電話,找找朋友,看看醫生,或者去叫警察。
也許他們會告訴你,生活還是會有希望的。這希望之光也許來自明天的一封信;也許來自周末的一個電話;也許來自某位在商店相遇的好心人。你不知道它來自何處──沒人知道。但是所期待的可能就在一分鍾、一天或一個月後突然到來。
你仍舊堅持要幹這件蠢事嗎?一定要幹嗎?那好吧,不久我就會在精神病院的監護室裏與你相見,屆時我們照料你所剩下的一切,依然要幹所有你再也不幹了的事。
●演講的“激情”效應
在演講中,熱情是通過演講者的麵部表情、姿勢、語言、語調等表現出來的。“一個冷淡的人在進行熱情的演講”——你會相信嗎?
熱情是人類進行活動的源泉。黑格爾說:“沒有熱情,世間任何偉大的業績都不能實現。”列寧說:“我們為熱情的浪潮所激勵,我們首先激發了人民普遍的政治熱情,然後又激發了他們的軍事熱情,我們曾打算用這種熱情直接實現與一般政治任務和軍事任務同樣偉大的經濟任務。”在演講中,我們應該采取“熱情”這個有效的背景和捷徑,運用情感的力度去感染聽眾、充分喚起聽眾與演講者的“心理共鳴”。
如何進行“熱情”的演講呢?這首先取決於你對聽眾的興趣和感情。心理學家亞得洛認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生活中困難最大,對別人的損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由這些人中發生。”被譽為魔術之王的塞斯頓認為自己的成功經驗有兩條:首先懂得人情,其次對人有真實的感情。每次上台前,他都反複地對自己說:“我愛我的觀眾,我將盡力把最好的給他們。”注意:如果你對聽眾沒有興趣和熱情,那是無法掩飾的。小說家凱瑟認為:“熱情是每個藝術家的秘訣,而每位演講家都應該是藝術家。這是一個公開的秘訣,十分有效,它如同英雄的本領一樣,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歌唱家史密斯在主持一次廣播節目中發表勸購公債的演說,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其實她的講稿水平一般,但由於充滿真情、毫無做作,使聽眾感到她簡直是“倚門盼兒歸的父母,期待男友早日凱旋的癡情少女”,無不為之感動,正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對演講的主題和內容的熱情也是不可少的。如果你對所要講的沒有一種“一吐為快”的感覺,如果演講的主題、內容不能使你感動,那麽我勸你最好先不要講,否則你與聽眾都會處於一種難堪的局麵。古羅馬一位詩人說得好:“隻有一條路可以打動人的心,就是向他們顯示你自己首先已被打動。”加裏寧認為:“如果你想使你的語言感動別人,那麽就應該在其中注入自己的血液。”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麵對德、意、日法西斯的瘋狂進攻,英國首相丘吉爾向秘書口授了一篇演講稿:“我們決不投降,決不屈服。我們要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上作戰,我們將滿懷信心地在空中越戰越強。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本土……我們任何時候決不投降!”據他的秘書講,當丘吉爾口授完這篇演講稿時,這位年近七旬的首相竟“像小孩一樣,哭得涕淚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