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西北之行
我是劉協,我不做獻帝 作者:青煙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孫,你說我家那兄長是不是喝多了,他閑得沒事兒讓我這紈絝子弟去什麽廷尉府?”
“不知道....不過你還是莫要叫孤太孫的好。
如今孤和你身邊的這仆從一樣,都是你劉宅裏麵的仆從書童。”
“太孫怎的這麽認真....”
“不是認真,是孤覺得這一次的出行恐怕有什麽危險,太孫容易死,書童...必要的時候可以讓你替孤去死!”
“......”劉陶看著自己麵前的太孫劉程,那臉皮也是止不住的顫抖了起來,“太孫你這般說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畢竟這是陛下的命令,而且咱們去的是廷尉府...又不是什麽刀山火海的,太孫你怕個什麽?
隻不過這話說回來了....你看看廷尉府那什麽...那董宏他是不是有點什麽毛病,哪有第一天進入廷尉府,這規矩還沒弄明白呢,就被派到雍涼公幹的?
這...他們是不是嫉妒你家少爺我的絕世容顏?”
此時,在前往雍涼之地的官道上,兩匹足以識途的老馬正馱著一主一仆還有一稚童三個年輕人朝著西北的方向而去。
其中一個穿著華麗服飾,卻又和碎嘴子一樣的年輕人自然就是那大漢京兆尹的親弟弟,號稱京師活閻王的劉陶了。
至於他身邊的,除了那稚童太孫之外,則是楊家的家仆,祖上數代都是伺候楊家的忠仆楊鐵。
自幼就是一個字兒都不認識,卻學了一身好本事,雖然不敢說什麽橫推三山倒拔五嶽,但這一身武力就算是放在軍伍之中也最起碼能夠堅持一時半刻再被人捅死...
而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裏,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劉陶在自己老爺子的逼迫之下,不得不進入那廷尉府擔任官職。
有了那位陛下的恩蔭旨意,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劉陶也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在那廷尉府會不會受到什麽苛待,或者說被人故意找茬..
總之,他已經想好了許許多多的可能,然後還將自己前世記憶之中的那些屬於什麽權謀宮鬥一類的電視劇也全都回憶了一遍。
最終他終於鼓起了自己的勇氣走進了那廷尉府的府衙之中。
但和他預料之中的完全不同,整個廷尉府之中上至那廷尉府卿董宏,下至廷尉府的諸多官吏甚至是仆從們,都算得上是非常忙碌了。
那來來回回奔跑的身形,無不是在告訴劉陶,這活兒不是那麽的好幹....
“你初來乍到,如今我廷尉府也沒有人再帶著你教導什麽規矩。
正好這朝廷有些命令要送往雍涼之地,而那雍涼之地也恰好有一個案子送到了我廷尉府希望我等來給一個章程出來。
你來得正好,這件事情就你去吧!”
那廷尉府卿董宏在見到了劉陶之後直接給劉陶來了這麽一句,一下子讓這初來乍到的劉陶都愣在了原地。
不過那劉陶也是個聰明人,看到這個情況之後也是想都不想立刻躬身行禮,然後二話不說就開始回家收拾行囊。
當他兄長劉寓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是大吃了一驚,甚至還專門殺回去了問了問他。
“吾兒當真舍得離開這京都繁華之地?”
“不舍得,但是再繼續待下去,我怕哪天死在廷尉府!”
“那西北苦寒...”
“好歹沒人總想害我!”
劉陶留下了這兩句回答之後,便直接將打點好的行囊直接扛在了肩上,順帶招了一匹老馬還有大量的錢財。
出門在外可以不帶任何東西,但絕對不能不帶錢!
這規矩他還是很清楚的。
而劉寓看著那第一次出門的親弟弟,雖然自家的這個兒子興致勃勃的,不過最終還是選擇給他找了一個隨從護衛。
算是勉強讓自己安心下來吧。
當然,也是因為這一次還有一個了不得的人物跟著,雖然不明白那位陛下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過....現在既然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自然也不能就這麽當作不知道才是。
這一路上劉陶並沒有太多的出行經驗,不過好在那楊鐵也絕對算是楊家的忠仆,從小養在楊家不說,更是常年在外麵跟著那商隊往返多地。
算是經驗相當老到的一個家夥了。
有了那忠仆楊鐵的幫助之後,那劉陶和劉程兩個小家夥這一路上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度過去了。
足足一個多月之後,兩人才算是正式出了潼關進入了那雍涼的地界兒,而也就是這一刻劉陶領悟到了什麽叫做苦寒之地。
這剛剛過關之後,景色氣候還算是勉強稱得上是正常,可隨著他們繼續朝著西北的方向前進,這氣候也越來越惡劣。
到了後麵,那更是幾乎黃沙漫天,風沙不斷。
用羊皮襖子將自己的麵目徹底圍住,隻留下了一個縫隙讓眯起來的眼睛可以看著前麵的道路。
嘴巴不敢隨意地張開,否則就會吃下一口的風沙。
那身上的衣袍更是如此,風沙讓他們狼狽不堪,讓他們的衣服裏麵仿佛都是沙土在覆蓋,讓劉陶的身體難受極了。
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西北之地的一座叫昌黎縣的小縣城。
具體的案卷那廷尉府廷尉董宏並沒有給劉陶,而是讓他去了之後直接找到當地的縣令仔細詢問。
當然,還要讓他仔細查詢此事。
為此,劉陶也是一臉的迷糊,不知道這董宏到底是怎麽想的,這麽折騰下去到底是什麽意思?
一旁的太孫對此也是滿腹怨氣,總覺得這董宏對那劉陶太過於輕視了倒是無所謂的,可自己憑啥也得跟著受這份兒罪?
這簡直就是太欺負人了!
對此,劉陶反倒朝著對方安慰了起來。
“誰讓人家是廷尉府的廷尉呢,咱們既然在廷尉府任職,在人家的眼皮子下麵,自然是要守著人家的規矩才是。
這昌黎縣不大,平素裏偷雞摸狗的事情倒也還算是不少,但若是能夠驚動廷尉府,並且讓廷尉府親自派人下來查探的....
楊鐵!”
“諾!”
“你先去打聽打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這縣裏麵最近是不是出了什麽大事兒?”
“諾!”
看著那躬身領命之後直接飛奔而去的仆從,這劉陶的呼吸也是慢慢變得沉重了起來。
他不是傻子,他雖然不知道劉寓的葫蘆裏麵到底是賣的什麽藥,也不知道董宏到底想要對自己做些什麽,又為什麽非要讓自己來這裏。
但他很清楚,那董宏的確是位高權重,但那也是對於別人來說的。
而對於他....這董宏也不過隻是廷尉府的一個廷尉罷了,自家兄長還是京兆尹呢。
如今朝廷已經取締了司隸校尉,這京兆尹就是當年的司隸校尉,真要是吵起來了...他兄長可不會怕什麽小小的廷尉!
就算是他想要公報私仇,他也不會做出什麽愚蠢的事情,自家的那位兄長一定會一天十二個時辰死死盯著他。
直到自己離開自家那位老爺子都沒有做出什麽動作,那就說明這西北的事情他知道。
而且...還是一件的確需要廷尉府出手的事情。
“這事兒....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此時的劉陶將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線索都羅列了出來,看著自己麵前的布帛忍不住摸索起了自己的下巴。
眼神之中也是開始了閃爍....
而半天之後,直到那太陽都落下山去之後,那仆從楊鐵才帶著一臉詭異的神色回到了劉陶和劉程兩個人的身邊。
“公子...這件事情...的確是有些麻煩的...”
楊鐵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臉鐵青之色了,甚至可以說臉上已經是非常難看了!
“怎麽,難不成是這小小的昌黎縣之中還有貪官汙吏逼迫百姓,迫害...”
“若真是如此,那倒是還好了!”臉上已經變成了豬肝色的楊鐵直接將手中的布帛交給了麵前的劉陶,“還請公子自己看一看吧...”
看著楊鐵這麽一副模樣,劉陶的這臉色也是忍不住皺了起來,帶著幾分好奇,幾分猶豫的將那布帛拿了過來,然後緩緩打開...
“嘶........這簡直是胡來,這昌黎縣的官員是瘋了麽?”
這布帛之中說得就是這昌黎縣如今天大的事情,或者說是值得他們廷尉府來處理的事情。
劉陶在看到這一幕之後甚至都感到這是不是朝廷上下的官員的腦袋都被驢踢了,怎麽就能夠有人說出這種屁話。
竟然還能夠通過,甚至試行!
“立刻去府衙...立刻去!”劉陶此時也是等不得了,他覺得自己是有必要去會一會這昌黎縣的府衙官員們了。
這東西,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昌黎縣的府衙並不豪華,甚至看上去還有些簡陋,畢竟這西北之地本就算是苦寒,氣候惡劣導致了這地方異常的貧困。
和西南群山都有一拚了已經。
在這種地方的府衙,就算是再如何修繕也是不會與豪華沾邊的,更何況這昌黎縣...還不是一個喜歡修繕府衙的人。
“看這府衙,這縣令倒也不算是個惡人,隻不過這惡政...他們怎麽就下得去手!”
這種事情稍有不慎就會傷人性命,就算是輕了那也是去了半條命。
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不引起民變?
若是朝中當真有這等奏疏出現,倒也是能夠讓劉陶理解為何廷尉府要派人來這種地方待著了。
恐怕後麵不僅僅是廷尉府...就連那三法司甚至禦史台上麵的人,以及這禁軍還有州郡府衙的人都得聚集在這裏。
名刺已經遞了過去,劉陶這個人什麽毛病都有,但就是一點沒有。
那就是他從來不做脫了褲子放屁這種破事兒。
什麽深入民間,便衣查訪...他從小在那個圈子裏麵長大,太清楚這裏麵的破事兒了,除了某些極為特殊的情況。
就算是他爹今天上午在東頭屋多放了幾個屁,那不到下午這廚房裏所有的蘿卜都得喂了狗。
他是堂堂正正來這裏辦差的,不是來這裏找麻煩的,裝什麽犢子?
隨著名刺的送進去,不過片刻功夫一名年輕的文士就帶著這昌黎縣上下官員來到了劉陶的麵前朝著其躬身行禮。
“昌黎縣令來忠,拜見上使!”
“來忠...”劉陶本想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就進去的,但剛剛走了兩步突然感覺這名字有些耳熟。
“上使...”
“來忠...你家門如何?”劉陶想了半天沒想起這來忠是誰,但是這個姓氏可是了不得的,天底下也沒有幾個姓這個的。
而且...這個家門...不好對付啊。
因此他總覺得這個名字很耳熟,但就是想不起來了。
不過好在這家夥臉皮夠厚。
既然想不起來,那就直接問就是了。
而那來忠也的確是如同這蕭穀所想的那樣,不是什麽普通貧寒之人,而是正經兒的豪門出身。
“家父名諱敏!”
“來敏...來敏?”劉陶看著麵前的來忠,臉皮忍不住抽搐了一下,“荊湖學派的那位...”
“家父當年的確是因為先帝的原因,離開了益州然後四處求學問道,最終在在荊湖一帶教學,說起來...倒也的確是有些名聲..”
“你爹那叫有些名聲嗎?那叫創始人...”劉陶的臉皮抖動的更加離開了,看著那來忠也是忍不住客氣了起來。
這真是沒辦法的,他劉陶的爹和兄長是朝中重臣,但看到了來忠的親爹來敏也還得客客氣氣的。
這倒不是說來敏是朝中的什麽人,而是說人家乃是正經兒的名士,不是吹出來的那種,人家是一手創立了荊湖學派的幾個人之一。
來氏一族本就是大漢的名門望族,而那來敏又是嫡係,當年是益州了不得的存在,不過後來先帝奪取益州之後,因為諸多原因曾經召集了益州和不少從其他地方逃到益州的名士。
其中就有來敏,並且還和他們洽談了許久許久。
當年先帝到底說了什麽這沒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是,在他們從先帝那裏離開之後,都是各自離開,然後尋找自己的道路去了。
其中不乏有許多人真正走出來了一條全新的理念,哪怕是現在這些理念聽著並不是那麽的...與天下合適!
就比如那來敏當年提出來的“四民平等,農工皆本”更是和當年那位諸葛丞相提出來的天下為公以法行之,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甚至可以說,兩個人算是同門師兄弟也不是不行。
畢竟據說這來敏也去找過荊州的那幾位討教過。
其在當世地位之高,堪稱是讓人仰望的存在。
“閣下好歹是來公子孫,怎麽會來著小小的昌黎縣...罷了,如今這東西都出來了,這縣令是來公子孫那倒也是合情合理了。”
劉陶本想問問對方是怎麽回事,他怎麽會來這裏。
不過想想自己懷裏麵的那份兒信帛,他覺得這事兒現在看著也是挺正常的。
此時那劉陶想到了自己懷中的那一份兒帛書上的內容就忍不住有些額角脹痛,甚至總是忍不住想要看著那位太孫,他總感覺這位太孫有點意思。
他作為一個被放到台麵的人不知道這些很正常,但是那位太孫可不會不知道的。
這些年因為天下穩定,百姓的人口也終於得到了很大的恢複,但也的確是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在一些土地足夠貧瘠的地方,他們的土地越發的減少,而這些年增長的百姓卻是讓他們所在的地方有些供不上了。
所以....便有人開始作妖了。
比如這昌黎縣,竟然下令本地百姓不許再瘋狂的生子,無論男女每家每戶隻能有三名子嗣。
否則,就當重罰!
當那劉陶看到了這消息之後,他差點直接罵了娘,這是什麽樣的豬腦子才能夠想出來這種了不得的東西。
他們是不要命了不成!
而此時他知道了來忠的身份之後,劉陶也是沒有了太多的顧忌,隨手擺動之下讓眾人退去,然後拉著來忠就進入了書房之中。
那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劉陶回家了呢。
好一招反客為主!大儒子孫的來忠愣是都沒反應過來,在聽到劉陶的一句“你別客氣,自己找地方坐”的時候,還真找了個地方坐下了...
“上使...”
“莫要上啊下啊的,這件事情到底怎麽回事?”劉陶擺明了是沒打算給來忠反應過來的機會。
在那來忠剛剛打算開口的時候,他就搶先將懷中的帛書拍在了那來忠的麵前,然後雙眼之中帶著幾分憤怒的朝著來忠直接怒罵了起來。
“來兄,早就聽聞令尊曾經提出四民平等,農工皆本,乃是我大漢真正的大儒名士。
可你作為這等大儒之後,怎麽就能夠做出如此助紂為虐的事情,你可知道自己在幹什麽!”
“....”來忠看著上來就劈頭蓋臉一頓訓斥的劉陶,他臉上並沒有半點驚訝的感覺,他隻是淡然的將那掉落到了地上的帛書撿了起來。
然後帶著幾分可惜,帶著幾分決然的語氣和劉陶說了一句話。
“當然知道...我在救這個天下!”
“你在為了這個天下?”劉陶看著麵前的來忠,愣是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這個家夥剛剛在說了什麽東西,“難道來縣君昨日的宿醉還沒有醒酒不成麽?”
“下官不敢,隻不過下官所說句句屬實!”
此時的來忠當然看出來了這劉陶的怒吼,而且也知道這劉陶不是什麽好人。
但是他仍然還是堅持自己的說法,這一次那劉陶是真的有些想笑了。
他就偏好縱橫,但是他還真是第一次見到比自己還要死擰死擰的!
“好一個句句屬實,你倒是說一說,你怎麽一個屬實!”劉陶見到這個來忠都到這一步了還在胡說八道,那真是有了幾分怒氣出來。
“你今天最好給我一個交代,否則...你恐怕是不能囫圇個的離開這裏了。”
聽到劉陶這種話語之後,那來忠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的畏懼,他隻是非常淡然的看著麵前的劉陶,然後微微躬身問出來了一連串的問題。
“上使可知道這西北之地一共有多少田壟可以用作耕種,每年的產量又有幾何?”
“朝廷每年統算人口,這西北之地前些年有多少人口,如今又有多少人口,上使既然是從朝廷而來的,那想來心中是有數的吧?”
“另外,這上使可知道這西北的百姓每日需要吃下多少....”
“好了!”劉陶直接抬手將這些話語打斷,他並不是聽不下去或者是惱羞成怒了,而是他壓根就不知道這些。
在來之前....他來之前還在想著那怡紅樓的翠花呢!
看著那劉陶陰沉的臉色,來忠似乎是明白了什麽,臉色有些尷尬,同時也有些難堪。
不過很快他就讓自己的臉色恢複了正常,他不知道劉陶在京都是個什麽德行,但是他已經為了今天準備了許久許久。
“上使,下官如今已經準備好了上使所需要的所有賬目名錄,還請上使一觀。”
隨著那來忠的這句話,數本厚厚的賬目便出現在了劉陶的麵前,隨意翻看就見到了一堆讓他頭昏目眩的數字。
不過好在這飽受戰亂的大漢經過了諸葛丞相還有當年先帝多年的調教和治理,在這記錄賬簿上還是有了不少進步,最起碼表格做得還算是不錯。
雖然劉陶看不出這賬簿裏麵到底是有沒有什麽假賬,但是他從這裏麵還真是看出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
“想來上使也已經發現了,如今僅僅是在我西北之地這些年的田壟就已經出現了問題。
當年諸葛丞相幫助陛下穩坐天下,為了拉攏天下民心一手開始了分田之舉,直接丈量天下田壟然後強行從無數世家豪族的手中分給了天下百姓。
甚至為了讓百姓能夠日後手中有田,不會再被人所奪取,效仿當年先周之製度,將所有田壟都劃歸國家,不許百姓們隨意買賣。
上使覺得這可是好事兒?”
“這自然是好事!”劉陶再回答這句話的時候,那叫一個痛快!
雖然他現在就是萬惡的那個啥,但是他仍然認為這就是一個好政策,畢竟他們老劉家也不是靠著多少田壟起家的。
若是想要錢他們有的是錢,若是想要糧...他們又不造反,閑的沒事存那麽多糧食幹什麽?
至於世家豪族....該存在的仍然存在,不存在的已經被收拾幹淨了,這年頭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不斷在更新換代的!
所以這天底下的田壟給了最該給的人,這在劉陶眼中當然是極好的事情,哪怕他不是什麽為國為民的聖人,他也是如此想的!
隻不過當那劉陶說完之後,這來忠卻是忍不住的搖了搖頭。
“上使的意思我明白,甚至這就是當年諸葛丞相的本意,可是這麽多年早就已經物是人非了!
僅僅是這西北之地,百姓得到了田壟,他們可以種出來糧食,在最開始的那幾年裏,沒有苛捐雜稅的壓迫,他們甚至可以在冬節前後吃上一頓肉。
這是何等幸福的日子,可這種日子又能夠維持多久?”
“那自然是能夠一直...”
“難道上使也認為這天下的事情就是一成不變的麽?”來忠直接一聲大喝打斷了那劉陶的話語,“這些年陛下做得如何?
雖然這天下也不是那麽的安穩,但是多年來陛下不修宮殿,不多征徭役,不擅動兵,休養生息讓百姓更好的活下去。
不知道如此皇帝,可算是明君?”
“.....”劉陶聽到這些話,想到了這些年這天下的政策,他最後短暫的沉默之後還是緩緩點了點頭,“對於百姓來說,陛下的確是明君!”
對於諸葛丞相來說,可能就未必了。
“如此明君治理天下,手中又有農田,這些年天佑我武朝,不敢說是風調雨順,但也算是讓我武朝百姓有了希望。
不知道上使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我武朝的百姓,我西北的百姓吃上些許好的,蓋上一個好些的宅院,再生上幾個孩子壯大一下家族。
是不是就真的不可饒恕,就真是是罪大惡極?”
“胡言亂語,你莫要在這裏胡言亂語!”劉陶聽到那來忠後麵的話語之後差點就直接蹦起來了,“這不過是人之常情...”
“可就是這個人之常情讓他們活不下去啊!
二十年了...從第一次分田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了!
二十年的時間裏,那些百姓的子嗣已經長大成人,他們現在需要一個生計,需要一個活命的營生來養活自己!
不知道上使覺得本官應該用什麽辦法養活他們?
若是那官營作坊裏麵的子嗣,還可以接替他們的長輩繼續去官營作坊裏麵學個手藝。
可是這耕田務農的,難道本官要將他們爹娘的田地給分了麽?
前些年本官也不是沒有想過別的辦法,最開始是讓那些百姓開墾新的土地,用開墾的土地來平複這些如今的百姓。
但是...新開墾的土地不但耗費時間太久,而且這西北就是這麽大的地方。
他和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可以開山可以開荒,而這西北年年風沙,而且風沙越來越大了已經。
就算是再如何努力地開墾田壟,最後可用的也是百不存一!
最終耗費了巨大的財力人力,得到的結果確實相當不盡如人意。
不僅如此....本官也甚至去拿出來了當年諸葛丞相的治西北沙策來治理此地。
當年先帝得到了這西北之地,也知道這西北百姓的不容易,曾經留下來過防沙之法,丞相更是做出來了補充。
讓西北的百姓去耕種防沙林來緩解,可是這花費如何算,這用度如何算,那些百姓的子嗣他們沒有經曆過先輩的悲慘,他們受不得這些。
他們不想如此,又能如何?
我大漢已經不是當年了,這些年因為戰亂和諸多原因,甚至都不許百姓四處流竄了,以防止再次出現大規模的流民。
可是不讓百姓流竄...那中原富饒之地百餘年都不用擔心土地不夠,可是我西北這貧瘠之地怎麽辦?
他們沒有那麽多的土地,百姓也足夠能活,這畢竟不是一代人換一代人的時候。
三代之後,這西北的百姓就沒有多餘的田壟可以分了啊!
諸葛丞相給天下百姓造了一個美夢,可是現在,這個美夢....就這麽破碎了。
上使,還請告訴下官,在這種時候我等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讓他們的美夢繼續下去。”
此時來忠將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地步,而那劉陶也終於愣了下來。
在這一刻,在來忠將所有的真相都鋪在了他麵前的時候,他終於明白了一個最淺顯也是最無奈的事實與真相。
那就是當年先帝和諸葛丞相弄出來的那些東西,其實並不應該就這麽出現。
這不是先帝和諸葛丞相錯了,也不是這政策錯了,而是這個無比正確的決策不該出現在那個時間段裏麵。
“分田之法雖好,但說到底不過就是一時之策而非萬世之舉,甚至因為田壟的瓜分導致了這接下來的百姓無事可做。
分田可一而不可再,當一代代的人長大成人,如果沒有新的東西讓他們重新獲取錢帛供他們存活下去。
那麽這些人就會開始成為禍患....
來兄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此時的劉陶也直接將這話給說了出來,直白的話語似乎是對來忠之前話語的認可。
也是讓來忠對那劉陶忍不住高看了一眼。
或者他也沒有想到這位從京城而來的上使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話語而惱羞成怒,也沒有因為先帝和諸葛丞相的名頭而對自己口誅筆伐。
甚至順著自己的話語,領悟到了自己話語之中的意思。
這不得不說讓那來忠的心微微放鬆了下來,然後朝著那劉陶躬身行禮,表示自己的確就是這個意思。
得到了來忠的認可之後,那劉陶的臉色也是變得更加的難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那一直沉默不語的小書童此時也是忍不住的想到了一個自己曾經見到過的一句詞。
或者說是讓他的很多先生都爭論不休的一句國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是當年周朝定下來的國策,當然也可以稱之為是井田製。
周朝雖然在很多地方有著不可理解的黑暗,但是他將國家的土地分給百姓,然後分成了公田還有私田,從而讓天下的百姓繼續耕種。
這個國策好麽?
當然不好,否則也就不會被時代和時間所拋棄了。
但是這個國策一直被各個時代的“能人誌士”們所讚賞,並且瘋狂地效仿。
儒道亞聖孟子,那個曾經讓大漢之人痛苦無比的王莽,甚至...劉陶覺得未來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提出來這種事情。
因為這種事情真的很有誘惑力!
他們都在致力於恢複井田製度並不是因為他們腦子被灌了水,而是因為他們想要將天下的土地全都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或者說收回到當時朝廷的手中,然後從而鞏固皇權和勢力。
這想法是好的,但是這問題也是很嚴重的,之前劉程或許還不明白,但是如今他似乎是有些明白了過來。
那就是二十年之後,或者說一代人之後....
王朝的土地是有變化的但是這個變化不會太快,如果沒有長久的征戰,如果沒有瘋狂的進攻,如果沒有大量人口的消耗。
或者說....當老百姓真的可以安居樂業之後,他們的壽命就會隨之延長,而新生兒的誕生也會源源不斷。
富饒之地還能夠在數百年裏有一個平衡出現,但是一些貧瘠之地很快就會達到一個極致!
那就是他們的人口的增加會高於土地的增加,進而會讓新一代的百姓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從而讓他們慢慢陷入迷茫乃至於窮困之中。
窮則生變,更何況是一群沒有生計的窮人?
因此他們得想辦法活下去,而想著想著...朝廷可能就沒有了。
當然,不用井田製或者說不用這種辦法直接將土地的權利交給那些世家豪族也是皇權鞏固的一種辦法。
簡而言之,將百姓與皇帝之間的矛盾變成了百姓與世家豪族之間的矛盾。
讓世家豪族們去承擔這種人口增加而帶來的問題。
好處就是朝廷和百姓之間有了一層緩衝帶,然後若是等到下麵的世家豪族將怨氣吸收得比較多了,那麽就直接對其下手。
最經典的例子...應該就是太祖高皇帝及其以後時期的政治環境。
當年太祖高皇帝所建立的大漢,是有官員升遷手劄記載,每逢官員外放總是要做三件事情!
殺豪強,分田地,均財富盡斂民心然後大興水利,開墾農田,緩解百姓壓力,最後大興教育導致政通人和...
靠著這種辦法,第一代大漢的官員那所過之處當真是人頭滾滾,殺得地方豪強就和三孫子一樣。
但這麽做同樣是可以救得了一時而救不了一世。
同時也導致了這麽做的最大的後患也出現了,那就是世家豪族也不是傻子,一次兩次他們尚且還可能反應不過來。
但是隨著各種事情的增多,他們終於開始學會了反抗,甚至是學會了改變...
從而在一場大亂之後世家豪族與皇權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麵就慢慢形成了。
而朝堂之上那皇權與外戚之間的爭奪慢慢也就演變成了皇權,外戚,宦官,清流世家之間的多重角力。
這個時代,被稱之為後漢....
當然這些曆史在劉陶和劉程這裏並不重要,他也不是很在乎這些曆史的發展。
他在乎的是....如何改變這種事情。
此時的劉程似乎發現了那位聲名赫赫的先帝和諸葛丞相最致命的問題。
那就是他們絕對是空有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識,然後他也利用這些見識在這個時代做出來了常人無法做到甚至可以說無法理解的改變。
可是他並不能堅持到永遠,而他們身後的人,卻並沒有明白這裏麵的根源,領悟到他們的想法。
所以最終也隻能照本宣科罷了。
而此時的劉程也忍不住看向了一旁的劉陶,想要看看那劉陶要如何破局。
“來兄!”此時想通了這些事情的劉陶突然開口說到,“所以如今這朝廷發布如此政令就是為了遏製人口。
或者說必須遏製這逐漸失控的人口,然後轉而治理...
但來來兄要知道,即便是我等當真做了,甚至可以做得更加決絕狠辣一些。
可這仍然是治標不治本。
天下逐漸開始失控並不是因為人口的增快,或者說不能將所有的原因都放在百姓之上。
不知道來兄以為如何?”
“劉兄竟然還有如此想法?”此時來忠看著麵前的劉陶眉頭忍不住微微皺起,似乎是覺得自己已經有些看不清麵前的這個家夥了。
“難道劉某不該有這種想法?”劉陶如今也是麵帶微笑,看著那來忠心中也是忍不住有些疑惑起來。
這家夥看自己的眼神這般怪異,難不成是聽說過當年我活閻王的名聲不成?
隻不過這點心思此時他還真沒時間說出來了,因為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而那來忠此時也同樣恢複了正常。
“劉兄,既然你能夠說出這等話語,那麽想來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妨直接說上一說....”
來忠似乎看出來了這劉陶的與眾不同之處,直接開口相邀也是讓那劉陶有些激動。
畢竟相比較於自己之前認識的那些狐朋狗友,此時這來忠可是真正的青年俊傑。
而是人家還是名士之後,不出意外日後也得是個名士起步!
有這麽個朋友,日後自己去青樓了說話都能大聲一些!
“不知道....不過你還是莫要叫孤太孫的好。
如今孤和你身邊的這仆從一樣,都是你劉宅裏麵的仆從書童。”
“太孫怎的這麽認真....”
“不是認真,是孤覺得這一次的出行恐怕有什麽危險,太孫容易死,書童...必要的時候可以讓你替孤去死!”
“......”劉陶看著自己麵前的太孫劉程,那臉皮也是止不住的顫抖了起來,“太孫你這般說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畢竟這是陛下的命令,而且咱們去的是廷尉府...又不是什麽刀山火海的,太孫你怕個什麽?
隻不過這話說回來了....你看看廷尉府那什麽...那董宏他是不是有點什麽毛病,哪有第一天進入廷尉府,這規矩還沒弄明白呢,就被派到雍涼公幹的?
這...他們是不是嫉妒你家少爺我的絕世容顏?”
此時,在前往雍涼之地的官道上,兩匹足以識途的老馬正馱著一主一仆還有一稚童三個年輕人朝著西北的方向而去。
其中一個穿著華麗服飾,卻又和碎嘴子一樣的年輕人自然就是那大漢京兆尹的親弟弟,號稱京師活閻王的劉陶了。
至於他身邊的,除了那稚童太孫之外,則是楊家的家仆,祖上數代都是伺候楊家的忠仆楊鐵。
自幼就是一個字兒都不認識,卻學了一身好本事,雖然不敢說什麽橫推三山倒拔五嶽,但這一身武力就算是放在軍伍之中也最起碼能夠堅持一時半刻再被人捅死...
而他們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裏,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劉陶在自己老爺子的逼迫之下,不得不進入那廷尉府擔任官職。
有了那位陛下的恩蔭旨意,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劉陶也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在那廷尉府會不會受到什麽苛待,或者說被人故意找茬..
總之,他已經想好了許許多多的可能,然後還將自己前世記憶之中的那些屬於什麽權謀宮鬥一類的電視劇也全都回憶了一遍。
最終他終於鼓起了自己的勇氣走進了那廷尉府的府衙之中。
但和他預料之中的完全不同,整個廷尉府之中上至那廷尉府卿董宏,下至廷尉府的諸多官吏甚至是仆從們,都算得上是非常忙碌了。
那來來回回奔跑的身形,無不是在告訴劉陶,這活兒不是那麽的好幹....
“你初來乍到,如今我廷尉府也沒有人再帶著你教導什麽規矩。
正好這朝廷有些命令要送往雍涼之地,而那雍涼之地也恰好有一個案子送到了我廷尉府希望我等來給一個章程出來。
你來得正好,這件事情就你去吧!”
那廷尉府卿董宏在見到了劉陶之後直接給劉陶來了這麽一句,一下子讓這初來乍到的劉陶都愣在了原地。
不過那劉陶也是個聰明人,看到這個情況之後也是想都不想立刻躬身行禮,然後二話不說就開始回家收拾行囊。
當他兄長劉寓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是大吃了一驚,甚至還專門殺回去了問了問他。
“吾兒當真舍得離開這京都繁華之地?”
“不舍得,但是再繼續待下去,我怕哪天死在廷尉府!”
“那西北苦寒...”
“好歹沒人總想害我!”
劉陶留下了這兩句回答之後,便直接將打點好的行囊直接扛在了肩上,順帶招了一匹老馬還有大量的錢財。
出門在外可以不帶任何東西,但絕對不能不帶錢!
這規矩他還是很清楚的。
而劉寓看著那第一次出門的親弟弟,雖然自家的這個兒子興致勃勃的,不過最終還是選擇給他找了一個隨從護衛。
算是勉強讓自己安心下來吧。
當然,也是因為這一次還有一個了不得的人物跟著,雖然不明白那位陛下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過....現在既然都已經到了這一步了,自然也不能就這麽當作不知道才是。
這一路上劉陶並沒有太多的出行經驗,不過好在那楊鐵也絕對算是楊家的忠仆,從小養在楊家不說,更是常年在外麵跟著那商隊往返多地。
算是經驗相當老到的一個家夥了。
有了那忠仆楊鐵的幫助之後,那劉陶和劉程兩個小家夥這一路上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度過去了。
足足一個多月之後,兩人才算是正式出了潼關進入了那雍涼的地界兒,而也就是這一刻劉陶領悟到了什麽叫做苦寒之地。
這剛剛過關之後,景色氣候還算是勉強稱得上是正常,可隨著他們繼續朝著西北的方向前進,這氣候也越來越惡劣。
到了後麵,那更是幾乎黃沙漫天,風沙不斷。
用羊皮襖子將自己的麵目徹底圍住,隻留下了一個縫隙讓眯起來的眼睛可以看著前麵的道路。
嘴巴不敢隨意地張開,否則就會吃下一口的風沙。
那身上的衣袍更是如此,風沙讓他們狼狽不堪,讓他們的衣服裏麵仿佛都是沙土在覆蓋,讓劉陶的身體難受極了。
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西北之地的一座叫昌黎縣的小縣城。
具體的案卷那廷尉府廷尉董宏並沒有給劉陶,而是讓他去了之後直接找到當地的縣令仔細詢問。
當然,還要讓他仔細查詢此事。
為此,劉陶也是一臉的迷糊,不知道這董宏到底是怎麽想的,這麽折騰下去到底是什麽意思?
一旁的太孫對此也是滿腹怨氣,總覺得這董宏對那劉陶太過於輕視了倒是無所謂的,可自己憑啥也得跟著受這份兒罪?
這簡直就是太欺負人了!
對此,劉陶反倒朝著對方安慰了起來。
“誰讓人家是廷尉府的廷尉呢,咱們既然在廷尉府任職,在人家的眼皮子下麵,自然是要守著人家的規矩才是。
這昌黎縣不大,平素裏偷雞摸狗的事情倒也還算是不少,但若是能夠驚動廷尉府,並且讓廷尉府親自派人下來查探的....
楊鐵!”
“諾!”
“你先去打聽打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這縣裏麵最近是不是出了什麽大事兒?”
“諾!”
看著那躬身領命之後直接飛奔而去的仆從,這劉陶的呼吸也是慢慢變得沉重了起來。
他不是傻子,他雖然不知道劉寓的葫蘆裏麵到底是賣的什麽藥,也不知道董宏到底想要對自己做些什麽,又為什麽非要讓自己來這裏。
但他很清楚,那董宏的確是位高權重,但那也是對於別人來說的。
而對於他....這董宏也不過隻是廷尉府的一個廷尉罷了,自家兄長還是京兆尹呢。
如今朝廷已經取締了司隸校尉,這京兆尹就是當年的司隸校尉,真要是吵起來了...他兄長可不會怕什麽小小的廷尉!
就算是他想要公報私仇,他也不會做出什麽愚蠢的事情,自家的那位兄長一定會一天十二個時辰死死盯著他。
直到自己離開自家那位老爺子都沒有做出什麽動作,那就說明這西北的事情他知道。
而且...還是一件的確需要廷尉府出手的事情。
“這事兒....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此時的劉陶將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線索都羅列了出來,看著自己麵前的布帛忍不住摸索起了自己的下巴。
眼神之中也是開始了閃爍....
而半天之後,直到那太陽都落下山去之後,那仆從楊鐵才帶著一臉詭異的神色回到了劉陶和劉程兩個人的身邊。
“公子...這件事情...的確是有些麻煩的...”
楊鐵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滿臉鐵青之色了,甚至可以說臉上已經是非常難看了!
“怎麽,難不成是這小小的昌黎縣之中還有貪官汙吏逼迫百姓,迫害...”
“若真是如此,那倒是還好了!”臉上已經變成了豬肝色的楊鐵直接將手中的布帛交給了麵前的劉陶,“還請公子自己看一看吧...”
看著楊鐵這麽一副模樣,劉陶的這臉色也是忍不住皺了起來,帶著幾分好奇,幾分猶豫的將那布帛拿了過來,然後緩緩打開...
“嘶........這簡直是胡來,這昌黎縣的官員是瘋了麽?”
這布帛之中說得就是這昌黎縣如今天大的事情,或者說是值得他們廷尉府來處理的事情。
劉陶在看到這一幕之後甚至都感到這是不是朝廷上下的官員的腦袋都被驢踢了,怎麽就能夠有人說出這種屁話。
竟然還能夠通過,甚至試行!
“立刻去府衙...立刻去!”劉陶此時也是等不得了,他覺得自己是有必要去會一會這昌黎縣的府衙官員們了。
這東西,到底是從哪裏來的!
昌黎縣的府衙並不豪華,甚至看上去還有些簡陋,畢竟這西北之地本就算是苦寒,氣候惡劣導致了這地方異常的貧困。
和西南群山都有一拚了已經。
在這種地方的府衙,就算是再如何修繕也是不會與豪華沾邊的,更何況這昌黎縣...還不是一個喜歡修繕府衙的人。
“看這府衙,這縣令倒也不算是個惡人,隻不過這惡政...他們怎麽就下得去手!”
這種事情稍有不慎就會傷人性命,就算是輕了那也是去了半條命。
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不引起民變?
若是朝中當真有這等奏疏出現,倒也是能夠讓劉陶理解為何廷尉府要派人來這種地方待著了。
恐怕後麵不僅僅是廷尉府...就連那三法司甚至禦史台上麵的人,以及這禁軍還有州郡府衙的人都得聚集在這裏。
名刺已經遞了過去,劉陶這個人什麽毛病都有,但就是一點沒有。
那就是他從來不做脫了褲子放屁這種破事兒。
什麽深入民間,便衣查訪...他從小在那個圈子裏麵長大,太清楚這裏麵的破事兒了,除了某些極為特殊的情況。
就算是他爹今天上午在東頭屋多放了幾個屁,那不到下午這廚房裏所有的蘿卜都得喂了狗。
他是堂堂正正來這裏辦差的,不是來這裏找麻煩的,裝什麽犢子?
隨著名刺的送進去,不過片刻功夫一名年輕的文士就帶著這昌黎縣上下官員來到了劉陶的麵前朝著其躬身行禮。
“昌黎縣令來忠,拜見上使!”
“來忠...”劉陶本想點了點頭然後轉身就進去的,但剛剛走了兩步突然感覺這名字有些耳熟。
“上使...”
“來忠...你家門如何?”劉陶想了半天沒想起這來忠是誰,但是這個姓氏可是了不得的,天底下也沒有幾個姓這個的。
而且...這個家門...不好對付啊。
因此他總覺得這個名字很耳熟,但就是想不起來了。
不過好在這家夥臉皮夠厚。
既然想不起來,那就直接問就是了。
而那來忠也的確是如同這蕭穀所想的那樣,不是什麽普通貧寒之人,而是正經兒的豪門出身。
“家父名諱敏!”
“來敏...來敏?”劉陶看著麵前的來忠,臉皮忍不住抽搐了一下,“荊湖學派的那位...”
“家父當年的確是因為先帝的原因,離開了益州然後四處求學問道,最終在在荊湖一帶教學,說起來...倒也的確是有些名聲..”
“你爹那叫有些名聲嗎?那叫創始人...”劉陶的臉皮抖動的更加離開了,看著那來忠也是忍不住客氣了起來。
這真是沒辦法的,他劉陶的爹和兄長是朝中重臣,但看到了來忠的親爹來敏也還得客客氣氣的。
這倒不是說來敏是朝中的什麽人,而是說人家乃是正經兒的名士,不是吹出來的那種,人家是一手創立了荊湖學派的幾個人之一。
來氏一族本就是大漢的名門望族,而那來敏又是嫡係,當年是益州了不得的存在,不過後來先帝奪取益州之後,因為諸多原因曾經召集了益州和不少從其他地方逃到益州的名士。
其中就有來敏,並且還和他們洽談了許久許久。
當年先帝到底說了什麽這沒人知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是,在他們從先帝那裏離開之後,都是各自離開,然後尋找自己的道路去了。
其中不乏有許多人真正走出來了一條全新的理念,哪怕是現在這些理念聽著並不是那麽的...與天下合適!
就比如那來敏當年提出來的“四民平等,農工皆本”更是和當年那位諸葛丞相提出來的天下為公以法行之,就有異曲同工之妙。
甚至可以說,兩個人算是同門師兄弟也不是不行。
畢竟據說這來敏也去找過荊州的那幾位討教過。
其在當世地位之高,堪稱是讓人仰望的存在。
“閣下好歹是來公子孫,怎麽會來著小小的昌黎縣...罷了,如今這東西都出來了,這縣令是來公子孫那倒也是合情合理了。”
劉陶本想問問對方是怎麽回事,他怎麽會來這裏。
不過想想自己懷裏麵的那份兒信帛,他覺得這事兒現在看著也是挺正常的。
此時那劉陶想到了自己懷中的那一份兒帛書上的內容就忍不住有些額角脹痛,甚至總是忍不住想要看著那位太孫,他總感覺這位太孫有點意思。
他作為一個被放到台麵的人不知道這些很正常,但是那位太孫可不會不知道的。
這些年因為天下穩定,百姓的人口也終於得到了很大的恢複,但也的確是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在一些土地足夠貧瘠的地方,他們的土地越發的減少,而這些年增長的百姓卻是讓他們所在的地方有些供不上了。
所以....便有人開始作妖了。
比如這昌黎縣,竟然下令本地百姓不許再瘋狂的生子,無論男女每家每戶隻能有三名子嗣。
否則,就當重罰!
當那劉陶看到了這消息之後,他差點直接罵了娘,這是什麽樣的豬腦子才能夠想出來這種了不得的東西。
他們是不要命了不成!
而此時他知道了來忠的身份之後,劉陶也是沒有了太多的顧忌,隨手擺動之下讓眾人退去,然後拉著來忠就進入了書房之中。
那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劉陶回家了呢。
好一招反客為主!大儒子孫的來忠愣是都沒反應過來,在聽到劉陶的一句“你別客氣,自己找地方坐”的時候,還真找了個地方坐下了...
“上使...”
“莫要上啊下啊的,這件事情到底怎麽回事?”劉陶擺明了是沒打算給來忠反應過來的機會。
在那來忠剛剛打算開口的時候,他就搶先將懷中的帛書拍在了那來忠的麵前,然後雙眼之中帶著幾分憤怒的朝著來忠直接怒罵了起來。
“來兄,早就聽聞令尊曾經提出四民平等,農工皆本,乃是我大漢真正的大儒名士。
可你作為這等大儒之後,怎麽就能夠做出如此助紂為虐的事情,你可知道自己在幹什麽!”
“....”來忠看著上來就劈頭蓋臉一頓訓斥的劉陶,他臉上並沒有半點驚訝的感覺,他隻是淡然的將那掉落到了地上的帛書撿了起來。
然後帶著幾分可惜,帶著幾分決然的語氣和劉陶說了一句話。
“當然知道...我在救這個天下!”
“你在為了這個天下?”劉陶看著麵前的來忠,愣是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這個家夥剛剛在說了什麽東西,“難道來縣君昨日的宿醉還沒有醒酒不成麽?”
“下官不敢,隻不過下官所說句句屬實!”
此時的來忠當然看出來了這劉陶的怒吼,而且也知道這劉陶不是什麽好人。
但是他仍然還是堅持自己的說法,這一次那劉陶是真的有些想笑了。
他就偏好縱橫,但是他還真是第一次見到比自己還要死擰死擰的!
“好一個句句屬實,你倒是說一說,你怎麽一個屬實!”劉陶見到這個來忠都到這一步了還在胡說八道,那真是有了幾分怒氣出來。
“你今天最好給我一個交代,否則...你恐怕是不能囫圇個的離開這裏了。”
聽到劉陶這種話語之後,那來忠並沒有感覺到任何的畏懼,他隻是非常淡然的看著麵前的劉陶,然後微微躬身問出來了一連串的問題。
“上使可知道這西北之地一共有多少田壟可以用作耕種,每年的產量又有幾何?”
“朝廷每年統算人口,這西北之地前些年有多少人口,如今又有多少人口,上使既然是從朝廷而來的,那想來心中是有數的吧?”
“另外,這上使可知道這西北的百姓每日需要吃下多少....”
“好了!”劉陶直接抬手將這些話語打斷,他並不是聽不下去或者是惱羞成怒了,而是他壓根就不知道這些。
在來之前....他來之前還在想著那怡紅樓的翠花呢!
看著那劉陶陰沉的臉色,來忠似乎是明白了什麽,臉色有些尷尬,同時也有些難堪。
不過很快他就讓自己的臉色恢複了正常,他不知道劉陶在京都是個什麽德行,但是他已經為了今天準備了許久許久。
“上使,下官如今已經準備好了上使所需要的所有賬目名錄,還請上使一觀。”
隨著那來忠的這句話,數本厚厚的賬目便出現在了劉陶的麵前,隨意翻看就見到了一堆讓他頭昏目眩的數字。
不過好在這飽受戰亂的大漢經過了諸葛丞相還有當年先帝多年的調教和治理,在這記錄賬簿上還是有了不少進步,最起碼表格做得還算是不錯。
雖然劉陶看不出這賬簿裏麵到底是有沒有什麽假賬,但是他從這裏麵還真是看出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
“想來上使也已經發現了,如今僅僅是在我西北之地這些年的田壟就已經出現了問題。
當年諸葛丞相幫助陛下穩坐天下,為了拉攏天下民心一手開始了分田之舉,直接丈量天下田壟然後強行從無數世家豪族的手中分給了天下百姓。
甚至為了讓百姓能夠日後手中有田,不會再被人所奪取,效仿當年先周之製度,將所有田壟都劃歸國家,不許百姓們隨意買賣。
上使覺得這可是好事兒?”
“這自然是好事!”劉陶再回答這句話的時候,那叫一個痛快!
雖然他現在就是萬惡的那個啥,但是他仍然認為這就是一個好政策,畢竟他們老劉家也不是靠著多少田壟起家的。
若是想要錢他們有的是錢,若是想要糧...他們又不造反,閑的沒事存那麽多糧食幹什麽?
至於世家豪族....該存在的仍然存在,不存在的已經被收拾幹淨了,這年頭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不斷在更新換代的!
所以這天底下的田壟給了最該給的人,這在劉陶眼中當然是極好的事情,哪怕他不是什麽為國為民的聖人,他也是如此想的!
隻不過當那劉陶說完之後,這來忠卻是忍不住的搖了搖頭。
“上使的意思我明白,甚至這就是當年諸葛丞相的本意,可是這麽多年早就已經物是人非了!
僅僅是這西北之地,百姓得到了田壟,他們可以種出來糧食,在最開始的那幾年裏,沒有苛捐雜稅的壓迫,他們甚至可以在冬節前後吃上一頓肉。
這是何等幸福的日子,可這種日子又能夠維持多久?”
“那自然是能夠一直...”
“難道上使也認為這天下的事情就是一成不變的麽?”來忠直接一聲大喝打斷了那劉陶的話語,“這些年陛下做得如何?
雖然這天下也不是那麽的安穩,但是多年來陛下不修宮殿,不多征徭役,不擅動兵,休養生息讓百姓更好的活下去。
不知道如此皇帝,可算是明君?”
“.....”劉陶聽到這些話,想到了這些年這天下的政策,他最後短暫的沉默之後還是緩緩點了點頭,“對於百姓來說,陛下的確是明君!”
對於諸葛丞相來說,可能就未必了。
“如此明君治理天下,手中又有農田,這些年天佑我武朝,不敢說是風調雨順,但也算是讓我武朝百姓有了希望。
不知道上使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我武朝的百姓,我西北的百姓吃上些許好的,蓋上一個好些的宅院,再生上幾個孩子壯大一下家族。
是不是就真的不可饒恕,就真是是罪大惡極?”
“胡言亂語,你莫要在這裏胡言亂語!”劉陶聽到那來忠後麵的話語之後差點就直接蹦起來了,“這不過是人之常情...”
“可就是這個人之常情讓他們活不下去啊!
二十年了...從第一次分田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了!
二十年的時間裏,那些百姓的子嗣已經長大成人,他們現在需要一個生計,需要一個活命的營生來養活自己!
不知道上使覺得本官應該用什麽辦法養活他們?
若是那官營作坊裏麵的子嗣,還可以接替他們的長輩繼續去官營作坊裏麵學個手藝。
可是這耕田務農的,難道本官要將他們爹娘的田地給分了麽?
前些年本官也不是沒有想過別的辦法,最開始是讓那些百姓開墾新的土地,用開墾的土地來平複這些如今的百姓。
但是...新開墾的土地不但耗費時間太久,而且這西北就是這麽大的地方。
他和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可以開山可以開荒,而這西北年年風沙,而且風沙越來越大了已經。
就算是再如何努力地開墾田壟,最後可用的也是百不存一!
最終耗費了巨大的財力人力,得到的結果確實相當不盡如人意。
不僅如此....本官也甚至去拿出來了當年諸葛丞相的治西北沙策來治理此地。
當年先帝得到了這西北之地,也知道這西北百姓的不容易,曾經留下來過防沙之法,丞相更是做出來了補充。
讓西北的百姓去耕種防沙林來緩解,可是這花費如何算,這用度如何算,那些百姓的子嗣他們沒有經曆過先輩的悲慘,他們受不得這些。
他們不想如此,又能如何?
我大漢已經不是當年了,這些年因為戰亂和諸多原因,甚至都不許百姓四處流竄了,以防止再次出現大規模的流民。
可是不讓百姓流竄...那中原富饒之地百餘年都不用擔心土地不夠,可是我西北這貧瘠之地怎麽辦?
他們沒有那麽多的土地,百姓也足夠能活,這畢竟不是一代人換一代人的時候。
三代之後,這西北的百姓就沒有多餘的田壟可以分了啊!
諸葛丞相給天下百姓造了一個美夢,可是現在,這個美夢....就這麽破碎了。
上使,還請告訴下官,在這種時候我等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讓他們的美夢繼續下去。”
此時來忠將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地步,而那劉陶也終於愣了下來。
在這一刻,在來忠將所有的真相都鋪在了他麵前的時候,他終於明白了一個最淺顯也是最無奈的事實與真相。
那就是當年先帝和諸葛丞相弄出來的那些東西,其實並不應該就這麽出現。
這不是先帝和諸葛丞相錯了,也不是這政策錯了,而是這個無比正確的決策不該出現在那個時間段裏麵。
“分田之法雖好,但說到底不過就是一時之策而非萬世之舉,甚至因為田壟的瓜分導致了這接下來的百姓無事可做。
分田可一而不可再,當一代代的人長大成人,如果沒有新的東西讓他們重新獲取錢帛供他們存活下去。
那麽這些人就會開始成為禍患....
來兄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此時的劉陶也直接將這話給說了出來,直白的話語似乎是對來忠之前話語的認可。
也是讓來忠對那劉陶忍不住高看了一眼。
或者他也沒有想到這位從京城而來的上使並沒有因為自己的話語而惱羞成怒,也沒有因為先帝和諸葛丞相的名頭而對自己口誅筆伐。
甚至順著自己的話語,領悟到了自己話語之中的意思。
這不得不說讓那來忠的心微微放鬆了下來,然後朝著那劉陶躬身行禮,表示自己的確就是這個意思。
得到了來忠的認可之後,那劉陶的臉色也是變得更加的難看了起來。
與此同時,那一直沉默不語的小書童此時也是忍不住的想到了一個自己曾經見到過的一句詞。
或者說是讓他的很多先生都爭論不休的一句國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是當年周朝定下來的國策,當然也可以稱之為是井田製。
周朝雖然在很多地方有著不可理解的黑暗,但是他將國家的土地分給百姓,然後分成了公田還有私田,從而讓天下的百姓繼續耕種。
這個國策好麽?
當然不好,否則也就不會被時代和時間所拋棄了。
但是這個國策一直被各個時代的“能人誌士”們所讚賞,並且瘋狂地效仿。
儒道亞聖孟子,那個曾經讓大漢之人痛苦無比的王莽,甚至...劉陶覺得未來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提出來這種事情。
因為這種事情真的很有誘惑力!
他們都在致力於恢複井田製度並不是因為他們腦子被灌了水,而是因為他們想要將天下的土地全都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或者說收回到當時朝廷的手中,然後從而鞏固皇權和勢力。
這想法是好的,但是這問題也是很嚴重的,之前劉程或許還不明白,但是如今他似乎是有些明白了過來。
那就是二十年之後,或者說一代人之後....
王朝的土地是有變化的但是這個變化不會太快,如果沒有長久的征戰,如果沒有瘋狂的進攻,如果沒有大量人口的消耗。
或者說....當老百姓真的可以安居樂業之後,他們的壽命就會隨之延長,而新生兒的誕生也會源源不斷。
富饒之地還能夠在數百年裏有一個平衡出現,但是一些貧瘠之地很快就會達到一個極致!
那就是他們的人口的增加會高於土地的增加,進而會讓新一代的百姓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從而讓他們慢慢陷入迷茫乃至於窮困之中。
窮則生變,更何況是一群沒有生計的窮人?
因此他們得想辦法活下去,而想著想著...朝廷可能就沒有了。
當然,不用井田製或者說不用這種辦法直接將土地的權利交給那些世家豪族也是皇權鞏固的一種辦法。
簡而言之,將百姓與皇帝之間的矛盾變成了百姓與世家豪族之間的矛盾。
讓世家豪族們去承擔這種人口增加而帶來的問題。
好處就是朝廷和百姓之間有了一層緩衝帶,然後若是等到下麵的世家豪族將怨氣吸收得比較多了,那麽就直接對其下手。
最經典的例子...應該就是太祖高皇帝及其以後時期的政治環境。
當年太祖高皇帝所建立的大漢,是有官員升遷手劄記載,每逢官員外放總是要做三件事情!
殺豪強,分田地,均財富盡斂民心然後大興水利,開墾農田,緩解百姓壓力,最後大興教育導致政通人和...
靠著這種辦法,第一代大漢的官員那所過之處當真是人頭滾滾,殺得地方豪強就和三孫子一樣。
但這麽做同樣是可以救得了一時而救不了一世。
同時也導致了這麽做的最大的後患也出現了,那就是世家豪族也不是傻子,一次兩次他們尚且還可能反應不過來。
但是隨著各種事情的增多,他們終於開始學會了反抗,甚至是學會了改變...
從而在一場大亂之後世家豪族與皇權共同治理天下的局麵就慢慢形成了。
而朝堂之上那皇權與外戚之間的爭奪慢慢也就演變成了皇權,外戚,宦官,清流世家之間的多重角力。
這個時代,被稱之為後漢....
當然這些曆史在劉陶和劉程這裏並不重要,他也不是很在乎這些曆史的發展。
他在乎的是....如何改變這種事情。
此時的劉程似乎發現了那位聲名赫赫的先帝和諸葛丞相最致命的問題。
那就是他們絕對是空有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識,然後他也利用這些見識在這個時代做出來了常人無法做到甚至可以說無法理解的改變。
可是他並不能堅持到永遠,而他們身後的人,卻並沒有明白這裏麵的根源,領悟到他們的想法。
所以最終也隻能照本宣科罷了。
而此時的劉程也忍不住看向了一旁的劉陶,想要看看那劉陶要如何破局。
“來兄!”此時想通了這些事情的劉陶突然開口說到,“所以如今這朝廷發布如此政令就是為了遏製人口。
或者說必須遏製這逐漸失控的人口,然後轉而治理...
但來來兄要知道,即便是我等當真做了,甚至可以做得更加決絕狠辣一些。
可這仍然是治標不治本。
天下逐漸開始失控並不是因為人口的增快,或者說不能將所有的原因都放在百姓之上。
不知道來兄以為如何?”
“劉兄竟然還有如此想法?”此時來忠看著麵前的劉陶眉頭忍不住微微皺起,似乎是覺得自己已經有些看不清麵前的這個家夥了。
“難道劉某不該有這種想法?”劉陶如今也是麵帶微笑,看著那來忠心中也是忍不住有些疑惑起來。
這家夥看自己的眼神這般怪異,難不成是聽說過當年我活閻王的名聲不成?
隻不過這點心思此時他還真沒時間說出來了,因為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而那來忠此時也同樣恢複了正常。
“劉兄,既然你能夠說出這等話語,那麽想來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妨直接說上一說....”
來忠似乎看出來了這劉陶的與眾不同之處,直接開口相邀也是讓那劉陶有些激動。
畢竟相比較於自己之前認識的那些狐朋狗友,此時這來忠可是真正的青年俊傑。
而是人家還是名士之後,不出意外日後也得是個名士起步!
有這麽個朋友,日後自己去青樓了說話都能大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