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了喀萬驛本該歡騰一片,但沙海政權的內部卻有了另外的聲音。


    “如果連羅摩都是這個態度,或許我們也沒有辦法了。”


    長老們麵麵相覷,“真要說誰的權力受損最大,這種把神明供奉在頭頂上的行為,顯然是羅摩損失最大。”


    “連羅摩都不得不接受,我們還能說什麽?”


    講道理,在自己頭上請來個爹,這種事情通常是誰站得高誰損失的最多。


    底層的部落戰士看到了美好未來。


    他們贏了之後也不急著推進,反而開始了慶功工作。


    這也是很正常的行為,在戰事之中表現出色的戰士得到表彰和嘉獎,然後所有人一起歡慶。


    一鼓作氣也不必連夜奔襲須彌城。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芭別爾召集了沙海政權如今的權力者們,將羅摩的話語告知了所有人。


    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工作,也是她掌握權力的基石。


    所有的長老和權貴之中,她是唯一一個可以和羅摩溝通的人。


    而剩下的人,他們隻負責接受羅摩的命令。


    芭別爾如此描述神明,長老們自然麵麵相覷。


    他們是奔著把雨林人打成奴隸來的,這也是複仇的最基礎的要求。


    基於過去漫長時間的偏差對待,他們每一個人都認為應該把雨林民給打成奴隸,讓他們和他們的子嗣為沙海工作,這才能夠讓他們從仇恨之中釋懷。


    所謂釋懷當然不是看開了,而是對方付出了足夠的代價,因而內心愉悅,不再把仇恨放在心上。


    肯定有雨林人對沙海沒有什麽偏見的,但他們並沒有一一分辨的心思。


    再者說,雨林民享受的高福利待遇並不是神賜的免費恩惠,這本來就是通過犧牲沙漠民的利益擠出來的優待。


    任何享受過這份優待的人,仇恨都可以毫無顧忌地蔓延過去。


    但看情況,似乎事情遠沒有這麽簡單啊······


    “草之神是雨林的神啊,雖然名義上祂也是須彌的神,但祂的立場應該是偏向雨林的。”


    沒有人真正的了解神明的邏輯,他們隻能夠猜測。


    底下的沙漠民怨恨草之神的不作為,上層的沙漠民卻不會盲目的怨恨,因為他們需要做出決定。


    都知道赤王統領沙漠,草之神本身就不需要對沙海負責。


    赤王死後的一切倒黴遭遇,隻能怨恨自家的神死的太突然了。


    更多的責任,是沒有辦法量清計算出來的。


    “也許是偏向於雨林的,但祂畢竟是須彌的神。”


    把順序調換之後,這就是兩種態度,或者說是兩種期望了。


    “我們未必不能夠得到神明的認可,畢竟從踏上喀萬驛開始,我們就已經走上了這條道路。”


    “既然草之神沒有站出來阻止我們入主喀萬驛,總歸是有機會的。”


    在芭別爾加入討論之後,他們的態度就從“拿下須彌城之後如何報複雨林民”變成了“如何獲得神明的認可”。


    他們開始揣測神明的態度,包括神明的沉默、神明為什麽不出現等等行為背後的意義。


    這就是下位對上位。


    你必須去思考祂的每一個行為是否另有深意,是否有什麽態度。


    當然有可能是【為什麽是藍色的窗簾,是不是表達了某種心情、代表著某種隱喻——不不不,因為作者家裏的窗簾真的就是藍色的】這種荒謬的揣測錯誤。


    但你不能不這麽做。


    因為祂可以因為你左腳先動把你給摁死,但你通常拿祂是沒有辦法的。


    絕對的地位差距,帶來的就是這樣小心翼翼的卑微情緒。


    他們把自己天然放在了距離神明最遠的一端,然後開始思索如何獻上忠誠,如何順從神明的意誌。


    因為凡人確實是無法戰勝神明的啊!


    “成功了。”


    觀望的羅摩微微頷首,很快便恢複了平靜。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上峰的態度對於下方的影響是非同尋常的。


    他一個人的態度不是影響不了整個沙海政權的複仇欲望,但強行壓下的仇恨本來就沒有什麽異議。


    可這些沙海權貴達成了【討好神明】的共識,他們是可以將這個共識推行下去的,並且得到更多人的認可的。


    而羅摩不行。


    他太獨了。


    與其說他是個國王,倒不如說他是個獨自掌握大權的漂泊浪客。


    他不和任何人有利益交換,通常人們隻會從他手中得到利益,而無法給予他任何反饋。


    沒有利益交換,你要和一個上位第一拳就是和自己的養母競爭權力的人談感情麽?


    不現實的。


    羅摩是部落的獨行客,沒有人能夠束縛他,因為他不和任何人有更深的牽扯與聯係。


    就連坎蒂絲,大家回頭觀望也發現了,她隻是羅摩拋出來的誘餌而已。


    恐怕沒什麽感情可言。


    “上行下效。”


    “他們的態度可以影響更多的沙漠民,當他們都認為贏下須彌必須通過神明這一關的時候,我答應納西妲的事情就完成了。”


    “討好神明,就要做一些符合神明態度的事情。”


    “祂想要保全雨林民,這是態度。承認沙海的統治權,這是讓步。”


    東西都到位了,當然你說了算。


    雖然納西妲其實並沒有這麽高的價值。


    祂自己雖然有不錯的權能,但這是祂自己的能力,羅摩也奪不走。


    此外,納西妲和可莉一樣,算是未來可期的典範。


    這個時期的可莉破壞力已經很強了,再加上有阿貝多、艾莉絲這樣的人作為前路的引路人,未來可期真不是假話。


    可莉是真的有機會成為站在最高處的那一批人。


    但沒有時間了。


    從熒妹介入劇情開始,命運的車輪就直接轉瘋了,一路朝著未知的方向狂奔。


    未來可期是真的······不過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支持她們合理發育,然後變強了。


    所以為了納西妲的好感度做什麽事情,其實沒什麽太多的價值。


    熒妹是渴求真相,好感度是追求真相的過程中的副產品。


    納西妲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已經成型了,多少的好感度也不能讓祂做一些違背祂的價值觀的事情,此外祂能夠做到的事情也十分有限,加點祂的好感度,其實沒什麽大用。


    不過出於劇情加成的好感度,羅摩還是願意花費一些無關緊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祂的委托。


    就當是過去自己的緬懷好了,反正也沒有損失什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原神:開局沙海,直抵神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的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的書並收藏原神:開局沙海,直抵神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