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巳時左右,三人就進了襄陽府城門。冒襄在襄陽府準備住在姐夫家的,路上也邀請顛道人一起去,顛道人謝絕了,說有道觀落腳,並說等到二人金榜題名再去道賀。


    三人分手後,王逸向路人打聽玉樹街,那是襄陽府有名的一條街,很容易就找到了冒襄姐夫——襄陽府推官陸幫傑的府邸。一到大門,門房就認出了他們,歡天喜地地把他們請進門。


    還沒到正廳,冒襄的姐姐就迎了出來,拍著手笑道:“好兄弟,可把你盼到了。”說完不等兩人行禮就拉著冒襄的手領進了正廳,口裏說著“姐姐天天數著手指頭算日子,就算到你們今天該到了。”又問“路上還好吧,沒遇到什麽事吧,”接著埋怨“爹也老糊塗了,怎麽也該雇輛車,派兩個人跟著,他也真放心。”


    進了廳門後,她拉過冒襄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說道:“好幾年沒見了,又長高了不少,真是大人了。”說完眼睛就紅了:“娘要是還在多高興啊。”冒襄的母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病故了。


    冒襄強笑道:“姐,多年沒見,說點高興的事。”


    冒襄姐姐轉悲為喜道:“是是,快洗把臉吃飯,你們肯定餓了。這是火生吧。”這時她才顧上招呼王逸。


    王逸深施了一禮道:“大小姐好,見過大小姐。”


    冒襄姐姐一把扶起了王逸,說道:“不要那麽見外,路上多虧你照應。”說過又望望他道:“你現在也是秀才了,怎麽還穿了一身短打。”又埋怨冒襄:“你也不知道給你兄弟做一身長袍?”


    冒襄笑道:“誰說不做了,他一定不肯穿,說出門在外短打便利。”


    王逸也道:“老爹早就給我做了,我穿不習慣,在學塾我也一直穿著短衣。”


    冒襄姐姐道:“作此官行此禮,朝庭這是給讀書人臉麵,那些商人再有錢,也不能穿儒衫、別玉簪,不然就要挨板子呢。”


    話音未落,“舅舅呢舅舅呢!”一個6-7歲的小女孩從後麵奔了進來,圓圓的臉,一身綠衣,是陸幫傑的女兒、冒襄的外甥女,名叫綠珠。


    她一眼瞧見冒襄,衝過來就抱住叫著:“舅舅舅舅,給我帶什麽禮物了?”


    冒襄姐姐笑道:“也不知道行禮,小姑娘家家的,跑來跑去算怎麽回事。”


    冒襄蹲下身,在她兩邊臉頰上捏了捏,笑道:“就衝你喊了這麽多舅舅,還能少了禮物。”


    王逸已經笑著打開了箱子,冒襄拿出一包綢子包裹,一層層打開後取出一把金燦燦的項圈,替綠珠帶上後,又取出一隻長木匣,打開一看,是兩根五彩斑斕彩鴒。綠珠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拿起一根驚歎地問道:“好漂亮!是什麽上麵的?”


    冒襄道:“山鳳凰,莊上獵戶好不容易打到的,就尾上兩根,花了10兩銀子呢。”


    旁邊冒襄姐姐嘖嘖道:“真糟蹋銀子。”


    綠珠叫道:“銀子哪有這好看!”說完望向王逸:“你是王叔叔?”


    王逸笑著說:“綠珠小姐好。”


    冒襄姐姐道:“就叫綠珠,喊什麽小姐。”


    王逸從懷裏掏出個布包,說道:“我也給綠珠小姐帶個小玩意。”打開後拿出一隻竹管遞了過去。


    冒襄姐姐忙道:“你還給她帶什麽東西。”


    綠珠沒有接,望著媽媽。王逸道:“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我自己做的笛子,吹著玩。”


    冒襄姐姐道:“還讓兄弟費心。快謝謝王叔叔。”


    綠珠蹲了蹲身子,道:“謝謝王叔叔。”說完忙接過竹笛,對著吹口就吹,卻沒有聲音,


    王逸走過來笑道:“要按著笛孔吹。”說完拿著綠珠的手教她按住,一下發出清脆的鳥鳴聲。


    綠珠一下蹦了起來:“真好聽!”


    冒襄姐姐道:“好了好了,別煩你舅舅和王叔叔了,讓舅舅和叔叔洗臉吃飯。”說完又吩咐下人把兩人行李送去房間。


    等到冒襄、王逸洗好臉,一桌豐盛的酒菜已擺好。二人坐下後,冒襄姐姐坐著相陪,綠珠也嚷嚷著和舅舅、叔叔一起吃飯,她也隻好吩咐拿了綠珠的碗筷。


    冒襄姐姐親自給冒襄倒了杯酒,王逸謝絕了酒。冒襄問道:“姐夫不在家嗎?”


    冒襄姐姐沒好氣道:“到底下縣裏去了,走了好些日子了。”停了停又道:“不過他捎了信回來,說是一定趕在發榜前趕回來。”


    冒襄道:“姐夫管著一府的刑名,事務繁忙也正常。”


    冒襄姐姐歎口氣道:“原先也還好,就這幾個月,也不知怎麽了,到處都出事,忙得頭打腳後根,40不到的人,頭發白了大半了。”


    “是嗎?”冒襄疑惑地問:“都是些什麽事啊?”


    冒襄姐姐說道:“聽說好像幾鬥米什麽什麽的。”


    冒襄道:“五鬥米教。”


    “對對”冒襄姐姐接著說道:“襄陽府裏還好,底下7-8個縣都出了事,都和五鬥米有關,還說了,不光襄陽府,郡裏南麵的幾個府也都有事呢。”


    冒襄對王逸說:“怪不得一路上江湖打扮的人多了不少。”又有些奇怪地說:“在我們吉安府也有五鬥米教,但好像是民間百姓互幫互助的道門,也沒聽說有什麽不法之事啊。”


    王逸道:“這些民間教派、道門,平時無事還好,遇上天災人禍,時局動蕩,很容易生出事端,官府管束得力,處置及時,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冒襄對姐姐說:“姐夫平時居官就勤勉,這種時候就更親力親為了,不要因為我們的事讓他分心。再說了,我又不是馬上就走,且要住些日子呢。”


    冒襄姐姐道:“可不是嗎,你和火生踏踏實實地住著,好吃好睡的養足了精神,輕輕鬆鬆地拿個舉人回來,明年到京城再中進士,也弄個官當當,為我們冒家還有你們王家好好地露露臉,特別是火生,讓王大娘好好享享福。”


    王逸道:“冒兄是十拿九穩的,他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這幾年靜心讀書,書院的先生都說他學已大成。至於我,本來天資就不好,靠著點笨功夫死記硬背,就這樣好些書還磕磕噠噠,就是這個附生,還是學政大人聽說我讀書刻苦,家境又貧苦,獎勵給我的。”


    冒襄道:“你也太輕看自己了。”


    冒襄姐姐說:“是啊,讀書本來就不容易,你看多少讀書人讀得白了頭發,也沒個功名,你才18歲就是秀才了,根本就不是個笨的,早早晚晚也能讀出個官當當。”


    王逸笑著說:“謝謝大小姐和冒兄,就算我自己讀不出來,等冒兄出來做官了,我給冒兄做個師爺也挺好。”


    幾個人說說笑笑,冒襄已兩壺酒下肚了,冒襄姐姐勸道:“好兄弟,我知道你酒量好,我們晚上再喝。再說了,沒兩天就要開考了,酒也悠著點。”


    於是停酒擺飯,飯後冒襄姐姐安置他們到住處暫歇。


    陸家是個三進的中等宅院,第一進接待訪客,第二進是起居和陸幫傑的書房,第三進內宅才是一家人的臥房。冒襄姐姐把他們二人安排在第三進靠西的一個單獨小院,三間房,二人一人一間,中間算是會客間。又安排身邊的一個丫鬟名叫翠香的,專門服侍二人。


    晚飯後,冒襄姐姐也沒多和他們過多聊天,知道他們在路上走了10來天,夠累了,加上過兩天二人就要進場考試,需要好好休息,於是讓他們二人早早回房去了。


    冒襄晚上又喝了酒,心裏興奮,沒什麽睡意,端著翠香新沏的一杯熱茶來到王逸的房間聊天。冒襄坐在椅子上,喝了口熱茶說道:“火生,今天聽了五鬥米教的事,又想想那天顛道人說的流民的情形,在外麵我不願多說,怕言多必失,但心裏一直放不下。”


    王逸道:“冒兄有些什麽想法?”


    冒襄道:“東南幾郡一向是我朝賦稅重地,如今流民四散,積弊多年,朝廷再不想辦法解決,遲早會有心腹大患。”


    王逸點點頭,沒有說話。


    冒襄接著道:“流民問題就是土地問題。了然師傅說過,東南幾郡土地肥沃,那些豪門勳戚大肆兼並土地,他們的土地賦稅極低,甚至不交賦稅,於是乎大量的賦稅轉加在平民百姓頭上,收成的一半以上要交賦稅,還有各種雜役、攤派,真是家無餘糧。一遇到事情或者災情,隻有借貸或者賣地。那些豪門大族,官府不敢得罪,於是很多百姓寧願把土地獻給豪門,然後再租地耕種,即使交一半的地租,好在有豪門庇護,沒有其它攤派,就勝過自己耕種自己的土地。於是這些土地的賦稅又轉到其他平民的地上。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平民土地越少,負擔越重,國家稅負也越少,流民也越多。”


    王逸問道:“冒兄覺得該如何呢?”


    冒襄一拍椅子扶手,說道:“均賦。朝廷應當對所有土地征收賦稅,把各種雜役、攤派也均攤到土地上,豪門不得例外,這樣豪門大戶再不會肆無忌憚地大肆兼並土地,普通百姓負擔自然降低,國家賦稅也能保障。耕種的負擔輕了,流民自然不願離鄉背井,即使沒地,也願在家鄉租地耕種了。”


    王逸頻頻點頭,又搖頭說道:“王公貴戚的土地不交稅,從我朝一開始就是如此。江南的金陵王是唯一的親王,開始封地不過50萬畝,如今至少有4-5百萬畝了,都不交稅。還有那些郡王、勳爵,名下的土地也不交稅。如今要均賦,談何容易,誰能做的到,誰又敢去做?”


    冒襄站起身,緩緩踱步,道:“事情總要有人去做。首先要有人敢於開口,不怕得罪豪門高官。第二,事情一定要說透,要讓皇上和勳戚、百官看清大勢,積弊不除,國家危矣。第三,一旦決定施行,必須雷厲風行,以絕死之心,不畏險阻,不考慮個人得失、家族利益,求天下長治久安,成就萬世功業。”


    王逸抬著頭望著冒襄,道:“冒兄,我從未想到你有如此的誌向和雄心,也沒想到你能有如此的遠見。”


    冒襄來回踱著步,低頭說道:“其實我和你在了然師傅那裏,聽到當今許多的弊端和不公,又看過他讓你讀的那些書,我就覺得我們讀書考功名,就為了做官,光宗耀祖嗎?從弘治朝開始,我們這些寒門子弟才能通過科舉,博取功名、做官,改變過去隻有高門豪族世襲居官的製度,我們就應該按照聖賢道理,輔助君王治理天下,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王逸道:“冒兄的誌向讓我十分感佩,但是做起來困難重重、凶險萬分啊。前車之鑒就是弘治朝的五公之亂,就為了廢除高門豪族子弟世襲居官製度,改為不分門第,科舉取士,當時的五位開國國公聯手作亂,連弘治皇帝都因此殉難。要不是當今皇上一舉平亂,還不知道如今天下是什麽樣的情形呢。”


    冒襄歎了口氣,坐下說道:“是啊,其實要想施行均賦,最難的還是當今的皇帝真正下得了決心。”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慢慢放下杯子後說道:“但如今情勢已大不相同,這十幾年來,通過平定五公之亂,世襲豪門勢力大不如前,開科取士,讓如今朝廷裏有大批的寒門官員。隻要皇上下定決心,穩妥推行,循序漸進,即使豪門貴族反對,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這時,門外響起了翠香嬌滴滴的聲音:“二位公子,夜深了,奴婢們服侍公子洗漱歇息吧。”


    冒襄自嘲地對王逸笑道:“看看,喝了點酒就說醉話了,連個舉人還沒考上,屁官都不是,就開始議論軍國大事了。”


    王逸道:“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唯有立大誌,才能幹大事,王逸願與冒兄一起,完成大業,得遂心願。”


    冒襄起身笑道:“好吧,我們就先從洗腳開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燈影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作家b2hcx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作家b2hcxN並收藏燈影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