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玉蟾道的虛實,並且和莫離論道一番之後,陸淵略帶不舍的返回了巴陵城。


    作為一道之主,莫離的修為雖然隻是凝聚一氣,甚至還有些比不上陸淵。


    畢竟陸淵修行太平道書,能接引天穹靈氣。


    再加上氣運之法的精進速度,實際上隻論修為,陸淵已經遠遠強過了莫離,距離凝聚二氣,也已經不遠了。


    可修為是修為,境界是境界。法力是法力,法術是法術。


    陸淵修為雖高,但論境界,明顯比不上已經修行上百年的莫離。


    對方隻是修為低了,但上百年精研道法,參悟各種道書典籍,所修行出的心境,比陸淵強上許多。


    而且非雙道乃是大派,門內收藏的各種法術神通,浩如煙海,猶如繁星,難以計數。


    陸淵手中的法術神通,僅有太平道書、以及五雷書中記載的寥寥數十種。


    雖然不少威力強大,但某種方麵上講,其實依舊有些偏科,並不全麵。


    比如天象類法術。


    太平道書中,到了三氣之境,有呼風之術,可招來大風。


    到了四氣之境,有喚雨之術,可令蒼穹下雨。


    到了五氣朝元之境,呼風喚雨互相組合,可成神通,一念令天地變色,風雨大作。


    五雷書內,同樣也也有天雷之術,可喚天雷相助,助施術者禦敵。


    但以上這些法術神通,隻包含風雨雷三種天象,雖然威力強大,卻並不全麵。


    如飛霜道內,類似的天象法術同樣擁有,不僅包含風雨雷,還衍生出了雪、冰、光、霧……等等天象。


    幾乎萬物自然中的天象,飛霜道內都有相對應的法術,隻是威力大小有所不同罷了。


    上萬年的傳承,過百代的弟子努力,一代代研究完善下來,早已讓飛霜道的傳承盡善盡美,沒有明顯的弊端。


    陸淵碰到某些險惡情況,可能會限於自身所修道法,難以解決突破,被困於險境。


    但如果換做莫離等大派出身的人,麵對任何險境難題,祖上留下的傳承中,都有類似應對的辦法。


    他們完全可以按照辦法,施展相應的法術神通,一一將問題破解,從而擺脫險境。


    這便是大派的底蘊,也是陸淵這種散修小戶出身,所欠缺的東西。


    他與莫離談論道法,講的也是這些東西。


    十日小談,這位飛霜道主講了不少自己修行術法的感悟經驗,讓陸淵頗覺受惠良多,對於太平道書上麵的一些道法,也觸類旁通,有了不小精進。


    等日後再去修煉,他有自信,能輕鬆簡單許多。


    也正因此。


    對於這場論法,陸淵頗為沉迷,生出不忍結束的想法。


    隻是世事所迫,諸多俗物纏身,他也沒太多空閑時間,用以自身愛好,隻得忍痛離去。


    不過經過這次天守山論法,還有前次在巴陵的論法,倒是讓陸淵深刻體會到,自己和那些大派弟子的差距。


    這種底蘊的沉澱,確實不是自己靠著太平道書作弊,單純提升修為就能夠抹平的。


    這令他下定決心,等各大仙門飛升之後,日後自己一統九州,一定要下令收集各家典籍道場,神通術法,以供禦覽。


    屆時學遍九州,通曉各家從上古年間傳承下的無數道法神通,有了一界仙門之底蘊,陸淵自身的修為境界,將精深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


    絕對能達到一個前無古人,後麵也很難有來者的地步。


    日後若真的飛升了仙界,靠著這些底蘊,他也能在短時間內,將自身境界提升到一個常人難以理解的妙境。


    當然。


    以上這些,都還隻是一個想法,真要行動,還遠不是時候。


    此時動手去收集各仙門的道法典籍,那無異於是覬覦他人道統,這是逼著那些九州修士和陸淵開戰。


    甚至等那些九州修士飛升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並不是收集這些道法神通的時機。


    因為那個時候,各個仙門雖然沒了修士,但靠著以往底蘊,先天宗師還是不會少的。


    有的這些先天宗師在,陸淵也不好強拿對方底蘊。


    真正收集這些道法神通的時機,是等到末法徹底降臨,神州各個異獸死絕,再難產出神血靈丹,先天宗師也徹底絕跡的那一天。


    這一天並不遙遠。


    很快九州修士就要啟動北冥幽都,屆時陣法抽取天地間最後一批殘餘的活躍靈氣,用以維持陣法。


    到時還能夠修士取用的活躍靈氣徹底消散,天地內殘餘的那些神血異種,也將徹底失去最後賴以生存的靈氣。


    沒了靈氣吐納,失去了生存的環境,剩下的神血異種也將因為缺乏靈氣,饑餓而死。


    也就是說。


    如今天底下,還殘活的那些神血異種,可能不用幾十年,就會慢慢病老而死。


    天下人,你將徹底失去神血靈丹這種,武者的修行寶藥來源,徹底與先天絕緣。


    到時先天絕跡,化為傳說。


    世上神通不顯,底下凡人最多隻能到後天一流之境。


    此境雖然厲害,但最多隻能力抗千軍,在大軍圍殺,強弓勁弩之下,也隻能暗然隱恨。


    甚至因為末法的緣故,到了後世,可能一流之境都很難達到。


    因為沒有靈丹輔助,哪怕天資極好的天才,想練通一條經脈,最快也要兩年時間。


    而突破一流,則需打通十二正經,加起來便是二十四年。


    這還是武者日夜苦修,從不懈怠的情況下。


    若是到處奔波,懈怠武藝,為外事所累。


    這個最短二十四年的期限,還要無限放大,可能三四十年,也難以突破一流。


    到那個時候,可能一流高手,便如如今的先天宗師,為江湖絕巔,少有人能及了。


    這種情況下,所謂的修仙煉氣,自然而然的會被世人認為虛妄。


    各種典籍記載中的仙神,也將會認為是虛構的神話,被人以訛傳訛,根本不值得信。


    那些仙門後人,估計也會暗自滴咕,覺得自家祖師是否是真的有道仙真,還是後人一代代粉飾,吹捧出來的“仙人”。


    而那個時候,也是陸淵收集這些道法的時機。


    那時憑著他的實力,足以對那些最高一流的江湖武者,形成降維打擊。


    橫掃天下,也難有一個敵手。


    屆時不管是以王朝皇帝的名義,讓天下道門進獻道法神通。還是直接出手強奪,都將輕鬆的很。


    這無疑是一條簡單的捷徑。


    唯一的弊端,也就是這種末世降臨,可能需要數百年時間,要經曆漫長的等待。


    而陸淵什麽都缺,但就是不缺壽命和時間。


    他有足夠的耐心等待。


    等收集了道法典籍後,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研讀,慢慢掌握。


    時間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


    回了巴陵,陸淵繼續密切關注著周國異動。


    周國那邊,關內郡的新募戰兵,依舊如火如荼的訓練著。


    距離長安不遠的藍田大營,每日都能聽到金鼓之聲,那些關內健兒的呼號嘶喊,震得周圍山穀都為之顫動。


    這個向來以尚武好戰著稱的大國,果然如同傳聞一樣,國內皆是虎狼之人,好戰喜鬥,蠻勇無比。


    隻是除了不斷操練兵馬外,周國朝堂上下,卻是半點異動也無。


    既不見他們有什麽出兵的跡象,也沒見他們打算罷兵休戰的想法。


    皇城司和鴻臚寺安插的探子,根本打探不到半點消息。


    周人像是忘記這件事一樣,沒有表露出半點對楚國的態度,一切顯得迷霧重重。


    陸淵與眾臣商議許久,也猜不出周人的心思。


    猜的久了,令他也有些煩躁。


    最後認真想想,幹脆也不猜了,也不等周人動作了。


    一味的消極等待,總是顯得被動。


    青雲子和北征的數萬禁軍,不可能一直拖在漢中。


    已經在籌謀中的南征計劃,還需這個分身和這批精銳參與,楚國沒時間陪著周人玩猜謎遊戲。


    因此陸淵直接下令,讓黃玄按照計劃,執行去年確定的河隴戰略。


    派出人馬前去聯絡雪原蕃人,讓他們配合出兵。


    然後漢中方麵派出數萬兵馬,進攻周國的隴西郡,策應那些蕃人的同時,也順帶擄掠當地人口,帶回充實國內。


    周人不是不動嗎?


    不是故布疑雲嗎?


    那你不動,我動。


    陸淵就不信了,自己大軍出動,直指河隴,麵臨重兵威脅,周人還能像現在一樣安穩練兵,當做什麽都沒發生?


    至於黃玄出征之後,漢中的防務問題,隻可暫時交給青雲子負責。


    漢中郡與周國關內郡接壤的斜穀要道,有一座斜穀關矗立,隻要在這座險關屯駐數萬重兵,再有青雲子鎮守。


    哪怕周人新練的那二十萬大軍全都南下,也隻能蹉跎關外,望險興歎,無可奈何。


    到時不管是周人派兵援助河隴,還是出兵南下,奪回漢中。陸淵都可以試出對方的底細和打算,讓他們露出馬腳來。


    隻要對方露出破綻,那楚國自然可以見招拆招,一一應對化解。


    他也想看看。


    之前莫離說的,玉蟾道與周國之間微妙的關係,究竟是否為真?


    一切就看此次了。


    於是在神武十年四月初三,楚國西三郡總管,護國真人黃玄,正式在漢中郡南鄭誓師祭天,然後發兵六萬,沿著陽平關出發,穿過隴山小道,進擊隴西。


    楚軍的這一手,又一次打了周人一個措手不及。


    誰也沒有想到,在關內經營二十萬周軍日夜操練,枕戈待旦,虎視漢中的情況下。


    麵對重兵威脅,漢中郡的楚軍竟然敢無視風險,依舊出兵隴西。


    更為致命的是。


    在今年三月末,雪原上的蕃人,就再度聚兵四十萬,發起了今年又一次的春掠。


    此時河隴二郡四十萬周兵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這些入侵的蕃人身上。


    對於處在後方,與漢中郡僅有小道連接的腹地,並無多少防備。


    也就僅是在這條陽關山道的另一頭,一處叫做臨關塞的地方,屯駐了一萬精兵,用於警戒防備漢中方麵的威脅。


    可這區區萬人兵馬,又怎麽可能是黃玄親自帶領的六萬精銳對手?


    不過一天時間,在黃玄的親自衝陣下,這座軍塞便被攻破,城中周人戰死數千,餘者被俘。


    然後楚軍以臨關塞為基地,留萬人駐守,剩下五萬兵馬兵分五路,大略周邊府縣,趁機搶占地盤。


    不過數日間,五路兵馬就攻破縣城十三座,府城兩座,直接把隴西郡處於後方,空虛無比的腹地兩府,給占領了。


    消息傳開,瞬間河隴震動。


    當時正在指揮兵馬,抵禦圍剿入侵蕃人的賀拔勝,更是驚得險些從馬上掉下來。


    此時他數十萬大軍壓在前線,與蕃人鬥智鬥勇,無數兵馬拖在距離後方數百裏外的前線,急切之間,根本抽不出多少兵馬來穩定後方。


    更關鍵的是。


    若是自己後方,有楚人出兵的消息傳到蕃人那邊。


    那些雪原上的那些蠻夷,必將大受鼓舞,此次想要如同以前那樣,給予對方一次迎頭痛擊後,再讓蕃人乖乖退去,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說不定雪原上的蕃人,就會繼續增兵,拖住自己前線的大軍,以配合楚人的行動。


    畢竟如今的楚國,已經迎娶了蕃人的靈女,雙方可是盟友關係,盟友間相互配合,再正常不過了。


    所以楚軍去聯絡蕃人,兩邊前後呼應,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作為沙場宿將的賀拔勝,心中對此毫無僥幸。


    因此他緊急抽調出了五萬兵馬,讓自己的副手西柱國大將軍司馬正德領兵,緊急趕往後方,遏製抵禦楚軍的行動,不令對方進一步在隴西郡擴散。


    此外還緊急加派信使,將楚人出塞的事情,飛馬傳回長安,讓朝中君臣盡早做好準備,並製定出應對之法。


    而賀拔勝本人,則抓緊時間,領兵迅猛出擊,以期能早點打垮蕃人,然後回師擊退楚人。


    然而他想法是好,但事情哪能皆如所願?


    就如同賀拔勝猜的一樣,雪原蕃人在收到楚人信使,得知楚國已經出兵隴西後方,打進了周人空虛之地後。


    雪原上的各個部落,頓時歡呼。


    同時對於自家出嫁靈女的決定,一個個大感值得,慶幸無比。


    你看看。


    靈女這才剛嫁過去,楚國瞬間就作出回應,一下子派出“十萬大軍”,幫著他們襲擊了周人的後方之地,斷了對方的退路。


    這是何等的誠摯,何等的友情?


    沒得說,麵對楚國請求這邊配合的提議,蕃人根本毫無遲疑,瞬間就同意了。


    為了回應盟友,也為了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原先已經出兵四十萬的基礎上,雪原上的方能各部又再度串聯起來,再湊出了三十萬大軍,以及三位先天勇士,組成了第二波入侵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河隴二地。


    如此一來,算上原先的兵馬,在河隴戰線上入侵的蕃人,數量已經達到了七十萬之眾,其中先天勇士也有七人之多。


    這麽強大的力量,哪怕是賀拔勝,情誼之間也休想取勝。


    甚至一個不慎,整個河隴戰局都可能崩盤,已經維持了數年的河隴二郡,也將徹底淪陷,喪失在蕃人楚國之手。


    一時之間。


    隨著黃玄的突然插入,周國在河隴地區的戰局,瞬間麵臨著崩盤的風險,局勢已經到了極其危急的時刻。


    見此情形。


    消息傳回周國之後,一直在故弄玄虛的周國君臣,終於再也坐不住了。


    於四月十三日當天,周帝親自冊封一位從玉華山下來的道長為南柱國大將軍,尤其接替了已經死去的東方無雲位置。


    然後緊急調令駐守朔方的前柱國大將軍,令其帶著朔方郡的十五萬北疆精銳,南下隴西,前去擊退鎮壓楚人的入侵。


    至於這些北疆精銳抽調後的空缺,隻有剛剛冊封的南柱國大將軍,領著剛剛招募,沒有訓練幾月的十五萬新兵,北上朔方,衛國戍邊。


    一番調動之後,周國的底細,也徹底暴露在眾人眼中。


    一切果然如同莫離所說,玉華山所處位置的複雜局勢,令得玉蟾道根本不敢全部押注在周國身上。


    對方給周國的援助,竟然僅僅隻是一位護法神將而已。


    區區一位先天,自然不可能擊敗黃玄、青雲子的組合,領兵奪回漢中。


    對方也正是知曉這一點。


    所以除了招募大軍,一直在藍田大營訓練之外,便再無絲毫動作。


    反倒是為了掩飾自身的虛弱,一直在故布疑陣,欺瞞天下人的眼線,想要借此維持周國強大的外表。


    此時楚國突然一次奇襲,瞬間打破了河隴局麵,卻是徹底撕開了這層遮羞布,把周國的虛弱,明明白白的展現在了天下人的眼前。


    所謂天下前三的霸主之國,已經衰落到僅能維持十名先天,麾下兵馬雖多,但在各處戰場的牽製下,所能調動的機動兵馬,也是越來越少。


    周國已經窘迫到連寧國都比不上了。


    畢竟人家寧國,在紫雲道的傾力幫助下,可是也有著十四位先天,以及隨時能動用六十萬以上的兵馬。


    僅從此點,便已強過了周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月共舉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月共舉杯並收藏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