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靖續道:“但他深知此些秘籍隻會帶來災禍,因此秘而不宣,隻好好收藏在家中,並一脈單傳給自己的子嗣。”
榆琴點頭道:“榆琴本想這位先祖的想法與《萬武歸藏》頗有相似之處,不過他高瞻遠矚,知道這事當不可公諸於世。”
衛靖道:“是了,不過這還沒完,由於百裏家人向來是劍術名家,其後人知道有這麽一些收藏,不自覺便想『既有此物,何不把我所知劍法也抄錄上去?』就這樣,連他的後代也繼續把劍法補齊,這才讓百裏家收藏了從古至今,多如繁星的劍法。”
榆琴道:“公子的劍法便是自此而來?”
衛靖笑道:“我的劍法的確是來自百裏家的藏書,不過我卻是偷學來的。”
老者問道:“既是自家收藏,劍法卻為何要用偷學的?”
衛靖道:“起因於我的曾祖父,他認為這些書乃禍害,倘若消息走漏,對家族將大大不利,因此他不僅禁止參閱秘籍,連劍法也不許練。不久後不知是誰得了消息,竟開始在武林上傳言『百裏藏劍』,但此時的百裏家僅是一群不懂武功之人,那便與『百裏世家乃劍術名家』的傳言不符,藏劍一說自然說服力大減,百裏家也因此得以避禍。”
榆琴道:“原來如此,難怪僅有上官世家留存至今,百裏家則消失於江湖。”
老者道:“既是如此,小友又是如何習得這些劍法?”
衛靖笑道:“這是我孩提時代的經曆,此時的百裏家已是普通的經商人家,當時鎮上有一富家少年,他自幼便與武師習武,學了武功後卻盡是欺負其他孩童,某次他又故態複萌給我撞見,我看不過眼想揍他,但那時我才八歲,又不會武功,給人家打得鼻青臉腫。”
榆琴笑道:“原來衛公子從小便在教訓小賊。”
衛靖苦笑道:“這可不敢當,一開始我都隻有給人教訓的份兒。”
接著續道:“後來我想起家中藏有劍法,便趁夜偷偷溜入藏書之處,心想好歹學個幾招,再回去找場子。當時便挑了一套看起來最簡單的劍法,嗯,我仍記得那是一路『流星劍』。”
“隔天我帶根樹枝再去找那惡少,又給揍了一頓,因為我當時力氣小,劍法隻會硬背死記,不懂招式內涵,打不贏也是天經地義。那時我心想,一套打不贏就再學幾套,就這麽著,每次打不贏我便再記幾套,後來總是過了數月才回去找場子,終於三年後力氣也大了,我第一次打贏那惡少,我還記得那天用的,便是方才的點水快劍。”
也因此直到今日,那點水快劍仍是衛靖臨敵時常用的劍法。
榆琴頗感意外地道:“想不到衛公子也有如此好勝的一麵。”
衛靖咬牙道:“琴姑娘,你不知道那惡少有多可惡,仗著他爸是大財主,老是奪人所愛,從玩具到零食無一不搶,鎮上的孩子對他全都是既恨又怕,大人們又一聲不吭。”
榆琴笑道:“是了,那才有我們衛小俠行俠仗義。”
衛靖隻是苦笑,然後便道:“後來那家人便搬走了,我卻學劍學出了興趣,看了一路劍法後,發現與另一路頗有互通之處,覺得越發有趣,此後反而學得更勤了。之後又過兩年,藏書中較為完整的劍法已給我記得差不多了,隻是許多文字、招式晦澀難懂,我雖記著卻不知其中含意,直到年紀增長,閱曆也多了,許多劍法才慢慢懂得如何運用。”
老者道:“憑小友如今的見識,再回去翻閱那些不完整的劍法,也許仍能有所收獲?”
衛靖卻臉色一沉,然後道:“其實,那些藏書已全都不在,百裏家也消失在世上了。”
榆琴見衛靖神色黯然,一手輕輕放在他的手背上,輕輕喊了聲:“衛公子。”
衛靖隨即又恢複開朗的神情,對榆琴笑道:“我沒事。”
然後續道:“不瞞前輩,在晚輩十四歲那年,百裏家遭逢巨變,一夕間家破人亡,藏書之所也已一把火讓人燒了幹淨。”
榆琴與老者皆“啊”了一聲。
衛靖又道:“事發前,家父便將我托付給安慶司馬家老宗主,當時說帶我去見見世麵,讓我在司馬家好生待著,怎知十數日後便傳來百裏家的噩耗。想來是當時家父並未多說,是以宗主也不知仇家何人。”
老者道:“這些年小友可有探聽到仇家消息?”
衛靖搖頭道:“倘若晚輩手上有線索,亦或有人知情,那晚輩自當循線報仇,以雪家恨,但若杳無音訊,晚輩卻也不會汲汲營營於此道,世上還有許多仍來得及挽回的悲劇,就算千裏追凶最終報了仇,又複有何益?”
榆琴內心一動,想起自己正是衛靖挽救的其中一人。
故事到此總算告一個段落,這番經曆聽得老者嘖嘖稱奇,萬想不到居然真有人能成此奇功,卻又一朝覆滅,對衛靖這個年輕人更是好感有加。
老者沉思半晌,然後撫須道:“小友年紀雖輕,然一身俠氣教老朽也不禁佩服。”
衛靖道:“這晚輩可不敢當。”
老者道:“小友這段行俠之旅,老朽亦想有幸參與其中,然而年歲已高,心有餘而力不足。”
衛靖拱手道:“前輩有這份心便足矣。”
老者微笑道:“老朽雖無法相隨,劍法卻是可以。”
衛靖聞言一怔,老者竟是有意傳劍。
老者道:“老朽雖多年不曾與人比劍,但閑暇之餘,仍是會將劍拿起,隨手比劃一番,近年便心有所感,融合從前所學,創了幾路劍法聊以自娛,方才小友所見便是其中一路。還是小友心懷天下劍,已然看不上眼啦?”
衛靖連忙道:“前輩說哪兒的話,那路劍法天衣無縫,晚輩窮盡所學亦無功而返,又怎會看不上眼?”
那老者笑道:“如此,那便隨老朽來吧。”
說完便往亭外空地而去,衛靖見老者似乎勢在必行,便對榆琴道:“琴姑娘.…..”
榆琴微笑道:“衛公子盡管去學,榆琴在這兒候著便是。”
衛靖遂點頭走向亭外。
那老者又道:“此兩套劍法乃老朽隨心所創,無門無派,你我亦不必師徒相稱,今晚不過是兩個愛劍人交流用劍心得而已。”
老者擔心衛靖另有師承,心有顧忌,是以先把話說在前頭,要衛靖不必擔心。
衛靖見老者拳拳盛意,自己確實也心癢難耐,便深深作了一揖道:“晚輩拜謝。”
老者點頭後便開始傳劍,那兩路都是重意而不重招的劍法,招式不多,因此老者隻講解遇上不同情形,該當如何應對,在劍招上應該如何理解,衛靖學遍天下劍法,於劍術一道觸類旁通,因此進境神速,隻一個多時辰便已盡數傳授。
兩路劍法第一套乃是方才比劍所用,守禦為先的劍法,第二套也是一路快劍,兩者皆是難得的上乘劍法。
衛靖問道:“此兩路劍法如何稱呼?”
那老者偏頭想了一想,然後道:“第一路劍法以守禦見長,劍網綿密正似蛛網,便稱『織網勢』,第二路似追風逐電,就叫『逐風勢』吧。”
衛靖頗為意外地道:“原來先前並無名號?”
這兩路劍法無一不是高明之作,老者居然連名字也沒取,可見其性情豁達、心無罣礙。
老者笑道:“這些劍法不過是老朽年老寂寞,創以自娛罷了,老朽從未想過它們會流入江湖,更沒想到有一天會覓得傳人。”
說著兩人又走回了涼亭。
榆琴點頭道:“榆琴本想這位先祖的想法與《萬武歸藏》頗有相似之處,不過他高瞻遠矚,知道這事當不可公諸於世。”
衛靖道:“是了,不過這還沒完,由於百裏家人向來是劍術名家,其後人知道有這麽一些收藏,不自覺便想『既有此物,何不把我所知劍法也抄錄上去?』就這樣,連他的後代也繼續把劍法補齊,這才讓百裏家收藏了從古至今,多如繁星的劍法。”
榆琴道:“公子的劍法便是自此而來?”
衛靖笑道:“我的劍法的確是來自百裏家的藏書,不過我卻是偷學來的。”
老者問道:“既是自家收藏,劍法卻為何要用偷學的?”
衛靖道:“起因於我的曾祖父,他認為這些書乃禍害,倘若消息走漏,對家族將大大不利,因此他不僅禁止參閱秘籍,連劍法也不許練。不久後不知是誰得了消息,竟開始在武林上傳言『百裏藏劍』,但此時的百裏家僅是一群不懂武功之人,那便與『百裏世家乃劍術名家』的傳言不符,藏劍一說自然說服力大減,百裏家也因此得以避禍。”
榆琴道:“原來如此,難怪僅有上官世家留存至今,百裏家則消失於江湖。”
老者道:“既是如此,小友又是如何習得這些劍法?”
衛靖笑道:“這是我孩提時代的經曆,此時的百裏家已是普通的經商人家,當時鎮上有一富家少年,他自幼便與武師習武,學了武功後卻盡是欺負其他孩童,某次他又故態複萌給我撞見,我看不過眼想揍他,但那時我才八歲,又不會武功,給人家打得鼻青臉腫。”
榆琴笑道:“原來衛公子從小便在教訓小賊。”
衛靖苦笑道:“這可不敢當,一開始我都隻有給人教訓的份兒。”
接著續道:“後來我想起家中藏有劍法,便趁夜偷偷溜入藏書之處,心想好歹學個幾招,再回去找場子。當時便挑了一套看起來最簡單的劍法,嗯,我仍記得那是一路『流星劍』。”
“隔天我帶根樹枝再去找那惡少,又給揍了一頓,因為我當時力氣小,劍法隻會硬背死記,不懂招式內涵,打不贏也是天經地義。那時我心想,一套打不贏就再學幾套,就這麽著,每次打不贏我便再記幾套,後來總是過了數月才回去找場子,終於三年後力氣也大了,我第一次打贏那惡少,我還記得那天用的,便是方才的點水快劍。”
也因此直到今日,那點水快劍仍是衛靖臨敵時常用的劍法。
榆琴頗感意外地道:“想不到衛公子也有如此好勝的一麵。”
衛靖咬牙道:“琴姑娘,你不知道那惡少有多可惡,仗著他爸是大財主,老是奪人所愛,從玩具到零食無一不搶,鎮上的孩子對他全都是既恨又怕,大人們又一聲不吭。”
榆琴笑道:“是了,那才有我們衛小俠行俠仗義。”
衛靖隻是苦笑,然後便道:“後來那家人便搬走了,我卻學劍學出了興趣,看了一路劍法後,發現與另一路頗有互通之處,覺得越發有趣,此後反而學得更勤了。之後又過兩年,藏書中較為完整的劍法已給我記得差不多了,隻是許多文字、招式晦澀難懂,我雖記著卻不知其中含意,直到年紀增長,閱曆也多了,許多劍法才慢慢懂得如何運用。”
老者道:“憑小友如今的見識,再回去翻閱那些不完整的劍法,也許仍能有所收獲?”
衛靖卻臉色一沉,然後道:“其實,那些藏書已全都不在,百裏家也消失在世上了。”
榆琴見衛靖神色黯然,一手輕輕放在他的手背上,輕輕喊了聲:“衛公子。”
衛靖隨即又恢複開朗的神情,對榆琴笑道:“我沒事。”
然後續道:“不瞞前輩,在晚輩十四歲那年,百裏家遭逢巨變,一夕間家破人亡,藏書之所也已一把火讓人燒了幹淨。”
榆琴與老者皆“啊”了一聲。
衛靖又道:“事發前,家父便將我托付給安慶司馬家老宗主,當時說帶我去見見世麵,讓我在司馬家好生待著,怎知十數日後便傳來百裏家的噩耗。想來是當時家父並未多說,是以宗主也不知仇家何人。”
老者道:“這些年小友可有探聽到仇家消息?”
衛靖搖頭道:“倘若晚輩手上有線索,亦或有人知情,那晚輩自當循線報仇,以雪家恨,但若杳無音訊,晚輩卻也不會汲汲營營於此道,世上還有許多仍來得及挽回的悲劇,就算千裏追凶最終報了仇,又複有何益?”
榆琴內心一動,想起自己正是衛靖挽救的其中一人。
故事到此總算告一個段落,這番經曆聽得老者嘖嘖稱奇,萬想不到居然真有人能成此奇功,卻又一朝覆滅,對衛靖這個年輕人更是好感有加。
老者沉思半晌,然後撫須道:“小友年紀雖輕,然一身俠氣教老朽也不禁佩服。”
衛靖道:“這晚輩可不敢當。”
老者道:“小友這段行俠之旅,老朽亦想有幸參與其中,然而年歲已高,心有餘而力不足。”
衛靖拱手道:“前輩有這份心便足矣。”
老者微笑道:“老朽雖無法相隨,劍法卻是可以。”
衛靖聞言一怔,老者竟是有意傳劍。
老者道:“老朽雖多年不曾與人比劍,但閑暇之餘,仍是會將劍拿起,隨手比劃一番,近年便心有所感,融合從前所學,創了幾路劍法聊以自娛,方才小友所見便是其中一路。還是小友心懷天下劍,已然看不上眼啦?”
衛靖連忙道:“前輩說哪兒的話,那路劍法天衣無縫,晚輩窮盡所學亦無功而返,又怎會看不上眼?”
那老者笑道:“如此,那便隨老朽來吧。”
說完便往亭外空地而去,衛靖見老者似乎勢在必行,便對榆琴道:“琴姑娘.…..”
榆琴微笑道:“衛公子盡管去學,榆琴在這兒候著便是。”
衛靖遂點頭走向亭外。
那老者又道:“此兩套劍法乃老朽隨心所創,無門無派,你我亦不必師徒相稱,今晚不過是兩個愛劍人交流用劍心得而已。”
老者擔心衛靖另有師承,心有顧忌,是以先把話說在前頭,要衛靖不必擔心。
衛靖見老者拳拳盛意,自己確實也心癢難耐,便深深作了一揖道:“晚輩拜謝。”
老者點頭後便開始傳劍,那兩路都是重意而不重招的劍法,招式不多,因此老者隻講解遇上不同情形,該當如何應對,在劍招上應該如何理解,衛靖學遍天下劍法,於劍術一道觸類旁通,因此進境神速,隻一個多時辰便已盡數傳授。
兩路劍法第一套乃是方才比劍所用,守禦為先的劍法,第二套也是一路快劍,兩者皆是難得的上乘劍法。
衛靖問道:“此兩路劍法如何稱呼?”
那老者偏頭想了一想,然後道:“第一路劍法以守禦見長,劍網綿密正似蛛網,便稱『織網勢』,第二路似追風逐電,就叫『逐風勢』吧。”
衛靖頗為意外地道:“原來先前並無名號?”
這兩路劍法無一不是高明之作,老者居然連名字也沒取,可見其性情豁達、心無罣礙。
老者笑道:“這些劍法不過是老朽年老寂寞,創以自娛罷了,老朽從未想過它們會流入江湖,更沒想到有一天會覓得傳人。”
說著兩人又走回了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