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敘早歲光陰荏苒 憶往昔逝水流年
相失萬重雲——我的前半生 作者:楊友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沐冉的記憶裏,似乎沒有哪一位親族沒有去過關東,也有不少親戚,雖則關係匪淺,卻紮根東北,素未謀麵。沐冉家是村裏最早安裝電話的幾戶之一,當時親戚大多聚在沐冉家,一通電話就是十幾二十分鍾,在電話費昂貴的當時,沐冉的母親每每頭疼不已。
廚師是村裏的炒菜好手,或者說是最能顛動大鍋的人,庭院中間搭建起熱騰騰的灶台,紅彤彤的火焰在黑黢黢的鍋底下來回遊竄,滋啦啦的油鍋內,各色美食翻滾而出。牧村的口味偏鹹,濃鬱的醬油裹著雞肉、豬肉、排骨,清燉的魚湯、醃製的黃瓜、香椿也各占一盤,在物質還不是極大豐盈的當時,確實是一桌大餐。
舅舅接過一柄剪刀,象征性地剪掉沐冉頭頂心的一綹頭發,保佑沐冉能健康成長。在牧村,一個孩子的舅舅是有著極高的分量的,是最尊貴的客人,嬰兒頭上的乳痂,他們便喚作“舅舅屎”。圍觀的親友左擁右擠,杯盤狼藉,沐冉從未見過這麽多人,他睜大了水汪汪地大眼睛,呆住了。
沐冉父母管理著三個鄉鎮的工藝品加工點,在他的記憶力,父母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他的整個童年,大多是在外公家度過的。
外公家在村西口,外公是村裏油坊的會計,靠著翻字典的本事,自學成才。婚喪喜慶之時,外公會在油燈底下,鋪平一張紅紙,工工整整的寫下賀詞,字是豎排寫就的,沐冉不懂,單隻覺得好看,和跳動的燈芯一樣,一點點,一點點,綴成了他的整個童年。
外公家的門後,是一堆沙子,沙子是外公從大河沿用獨輪車推來的。牧村有兩條河流,在村子中間,是小河沿,水淺而清冽,遍布鵝卵石和水草,而村子南麵的大河沿,則水深渾濁,全是細沙,夏天汛期,總是發大水,靠近河邊的住戶,經常半夜三更起來發現床已經漂出了房屋。每每有哪家添丁而又被孩子問起時,長輩總是說:“從大河沿裏撈來的孩子。”
沐冉會泅水時,一頭紮下去,時長會有上遊的牛糞掛在耳邊,沐冉想,這或許就是嬰兒頭上的“舅舅屎”,然而他並沒有撈到過一個孩子。
沙子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城堡。城裏舅舅家的表哥在寒暑假也會在這裏度過。沐冉喜歡在沙子裏挖一個洞,搭上細細的木條,鋪上撿來的廢舊報紙,一個陷坑就做好了。其實並沒有多少人掉進陷坑裏,但是沐冉樂此不疲。
表哥的日子和沐冉截然不同,他是外公家最受寵之人,沐冉同他相較,便是一個小廝。沐冉穿的許多衣服是表哥穿剩下的,當時頗為流行的五鮮伊麵,外婆隻煮給表哥吃,沐冉隻有偷偷聞著的份兒。沐冉同母親訴苦後,母親也給買過一包,單是調料包,沐冉就抿了許久,這在他,是人間至味。
沐冉的童年,極少在祖父家度過。祖父做著販賣瓷器的生意。牧村每逢五逢十是趕集,牧村的集場在大河沿邊上,一片便是粗壯楊樹的灘塗區。沐冉最驕傲的是,村裏的集市是他見過最大的一個,過年是最熱鬧的時候,集市逶迤從村外延伸至村裏,村裏的牆壁上掛滿了各種年畫,當時的毛主席是必不可少的畫作,還有連年有餘、送子觀音也是暢銷之物,集市上人擠人,越是人多的地方,反而越多的人湊熱鬧,即使城裏的集市也不能相提並論。集市東邊是生鮮,南麵是果蔬,西麵是五金,中間是百貨。沐冉最愛瞧的是剃頭師傅。打來一盆水,熱熱地擺放好,師傅會拿起一個小刮刀,從頭上一撮一撮地剃下,用水一衝,就是一顆精光油亮的頭皮,如今想來,大約剃頭師傅除了光頭也不會別的手藝。
祖父的攤位在由公路下坡的拐角處,逢集也是鄉下各種人到牧村來交貨之時,沐冉的父母會特別忙碌,趕集的當口,會把沐冉放在祖父的攤位上。臨近中午,蟬鳴如斯,祖母會去買幾塊錢的水煎包,煎的焦黃的包子底,配上軟嫩的麵皮,這是沐冉的最愛。沐冉央求母親也做水煎包吃,母親便四處打聽求教,但是做的都不夠軟和,沐冉吃著也不過癮。
平時,父母極少把沐冉放在祖父家,祖父家人多雜亂,母親怕沐冉不學好,外公家清淨安閑,來往也少。祖父承襲的是大庭院,有沒有其他兄弟分家,一個大院落裏雜七雜八堆滿了各種雜物。西廂房是堂屋,門口一株月季花,是難得的點綴。祖父家有不少株梧桐樹,在牧村,老宅大多廣種梧桐,而新宅大都栽種楊樹。梧桐樹開花之時,淡紫色的花落在地上,同綠色的果實黏連在一起,踩上去,一步一個啪啪地響,如若占在手上,怎麽洗也洗不掉。
在沐冉的腦海中,他隻在祖父家住過一次,是在六月酷暑之時,蚊蟲亂飛,祖父家也不掛蚊帳,夜靜更深,祖母拍打著沐冉講道:“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和尚……”牧村人都會講此故事,沐冉從來未聽到完整版,他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次日醒來,眼皮上被蚊子叮了一個包,從此之後,便再也沒在祖父家留宿了。
起初,沐冉家裏也養了一頭大肥豬,他並沒有多少影響,隻是些許記得一點,庭院的東邊是個豬圈,然後是三株參天的楊樹。沐冉家的堂屋是三間北房,東邊預留了兩間空地,在牆壁上,沐冉記得那裏長滿了絲瓜的藤蔓,一個幹癟的絲瓜,掛在半空中,枯黃的有些可憐,這已是深秋時節了。
在西房的外牆上掏了一個洞,作為窗口,父母開起了小賣部,煙酒糖茶是日常所需,幾個貨架子上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商品。沐冉和姐姐有了許多珍饈美味可以品嚐。玩具不多,但是足夠玩耍,小巧的黑色玩具槍,橡皮筋、口哨,應有盡有。多年之後,沐冉還從家裏搜刮出了幾個蒙著塵土的玩具,寂寂地躺在角落裏,無人問津。
廚師是村裏的炒菜好手,或者說是最能顛動大鍋的人,庭院中間搭建起熱騰騰的灶台,紅彤彤的火焰在黑黢黢的鍋底下來回遊竄,滋啦啦的油鍋內,各色美食翻滾而出。牧村的口味偏鹹,濃鬱的醬油裹著雞肉、豬肉、排骨,清燉的魚湯、醃製的黃瓜、香椿也各占一盤,在物質還不是極大豐盈的當時,確實是一桌大餐。
舅舅接過一柄剪刀,象征性地剪掉沐冉頭頂心的一綹頭發,保佑沐冉能健康成長。在牧村,一個孩子的舅舅是有著極高的分量的,是最尊貴的客人,嬰兒頭上的乳痂,他們便喚作“舅舅屎”。圍觀的親友左擁右擠,杯盤狼藉,沐冉從未見過這麽多人,他睜大了水汪汪地大眼睛,呆住了。
沐冉父母管理著三個鄉鎮的工藝品加工點,在他的記憶力,父母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他的整個童年,大多是在外公家度過的。
外公家在村西口,外公是村裏油坊的會計,靠著翻字典的本事,自學成才。婚喪喜慶之時,外公會在油燈底下,鋪平一張紅紙,工工整整的寫下賀詞,字是豎排寫就的,沐冉不懂,單隻覺得好看,和跳動的燈芯一樣,一點點,一點點,綴成了他的整個童年。
外公家的門後,是一堆沙子,沙子是外公從大河沿用獨輪車推來的。牧村有兩條河流,在村子中間,是小河沿,水淺而清冽,遍布鵝卵石和水草,而村子南麵的大河沿,則水深渾濁,全是細沙,夏天汛期,總是發大水,靠近河邊的住戶,經常半夜三更起來發現床已經漂出了房屋。每每有哪家添丁而又被孩子問起時,長輩總是說:“從大河沿裏撈來的孩子。”
沐冉會泅水時,一頭紮下去,時長會有上遊的牛糞掛在耳邊,沐冉想,這或許就是嬰兒頭上的“舅舅屎”,然而他並沒有撈到過一個孩子。
沙子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城堡。城裏舅舅家的表哥在寒暑假也會在這裏度過。沐冉喜歡在沙子裏挖一個洞,搭上細細的木條,鋪上撿來的廢舊報紙,一個陷坑就做好了。其實並沒有多少人掉進陷坑裏,但是沐冉樂此不疲。
表哥的日子和沐冉截然不同,他是外公家最受寵之人,沐冉同他相較,便是一個小廝。沐冉穿的許多衣服是表哥穿剩下的,當時頗為流行的五鮮伊麵,外婆隻煮給表哥吃,沐冉隻有偷偷聞著的份兒。沐冉同母親訴苦後,母親也給買過一包,單是調料包,沐冉就抿了許久,這在他,是人間至味。
沐冉的童年,極少在祖父家度過。祖父做著販賣瓷器的生意。牧村每逢五逢十是趕集,牧村的集場在大河沿邊上,一片便是粗壯楊樹的灘塗區。沐冉最驕傲的是,村裏的集市是他見過最大的一個,過年是最熱鬧的時候,集市逶迤從村外延伸至村裏,村裏的牆壁上掛滿了各種年畫,當時的毛主席是必不可少的畫作,還有連年有餘、送子觀音也是暢銷之物,集市上人擠人,越是人多的地方,反而越多的人湊熱鬧,即使城裏的集市也不能相提並論。集市東邊是生鮮,南麵是果蔬,西麵是五金,中間是百貨。沐冉最愛瞧的是剃頭師傅。打來一盆水,熱熱地擺放好,師傅會拿起一個小刮刀,從頭上一撮一撮地剃下,用水一衝,就是一顆精光油亮的頭皮,如今想來,大約剃頭師傅除了光頭也不會別的手藝。
祖父的攤位在由公路下坡的拐角處,逢集也是鄉下各種人到牧村來交貨之時,沐冉的父母會特別忙碌,趕集的當口,會把沐冉放在祖父的攤位上。臨近中午,蟬鳴如斯,祖母會去買幾塊錢的水煎包,煎的焦黃的包子底,配上軟嫩的麵皮,這是沐冉的最愛。沐冉央求母親也做水煎包吃,母親便四處打聽求教,但是做的都不夠軟和,沐冉吃著也不過癮。
平時,父母極少把沐冉放在祖父家,祖父家人多雜亂,母親怕沐冉不學好,外公家清淨安閑,來往也少。祖父承襲的是大庭院,有沒有其他兄弟分家,一個大院落裏雜七雜八堆滿了各種雜物。西廂房是堂屋,門口一株月季花,是難得的點綴。祖父家有不少株梧桐樹,在牧村,老宅大多廣種梧桐,而新宅大都栽種楊樹。梧桐樹開花之時,淡紫色的花落在地上,同綠色的果實黏連在一起,踩上去,一步一個啪啪地響,如若占在手上,怎麽洗也洗不掉。
在沐冉的腦海中,他隻在祖父家住過一次,是在六月酷暑之時,蚊蟲亂飛,祖父家也不掛蚊帳,夜靜更深,祖母拍打著沐冉講道:“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和尚……”牧村人都會講此故事,沐冉從來未聽到完整版,他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次日醒來,眼皮上被蚊子叮了一個包,從此之後,便再也沒在祖父家留宿了。
起初,沐冉家裏也養了一頭大肥豬,他並沒有多少影響,隻是些許記得一點,庭院的東邊是個豬圈,然後是三株參天的楊樹。沐冉家的堂屋是三間北房,東邊預留了兩間空地,在牆壁上,沐冉記得那裏長滿了絲瓜的藤蔓,一個幹癟的絲瓜,掛在半空中,枯黃的有些可憐,這已是深秋時節了。
在西房的外牆上掏了一個洞,作為窗口,父母開起了小賣部,煙酒糖茶是日常所需,幾個貨架子上琳琅滿目地擺放著商品。沐冉和姐姐有了許多珍饈美味可以品嚐。玩具不多,但是足夠玩耍,小巧的黑色玩具槍,橡皮筋、口哨,應有盡有。多年之後,沐冉還從家裏搜刮出了幾個蒙著塵土的玩具,寂寂地躺在角落裏,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