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望樓上響起鼓聲。
蟲族後陣,綠白紫三色長虹斜入高空,不需言語挑釁便自然引出人族三位宗師相對,須臾間且戰且遠。
元磁級別的戰鬥就像是大象摔跤,對腳下蟻群是不可控的因素。
在勝遇軍的戰例中,除了海族那些被真火燒到癲狂的高層,各族指揮官都會盡力避免這種不確定性。
蕭楚在親衛保護下退下城頭,不久,黑風喧囂席卷,模糊了天地。
難以估計數量的飛蟲自四麵八方俯衝攻擊,稀疏木棚隻能起到有限的保護。
與全裝輕重甲胄的守城勁卒相比,亞蟲甲殼輕薄、生命力孱弱,挨上一刀足以致死,往往消耗數十隻才能換人族一個戰損。
但它們的價值不在戰力。
振翅的嗡鳴會刺激聽覺。
霧化的蟄毒會腐蝕呼吸道。
而人族將士持續仰攻,被迫直視日光,雙目難免泛紅流淚。
麵對鋪天蓋地的蟲群,胡莊、林露釧、史元緯這類物理型武者效能平平,專修風雷火的則大放異彩。
而洪範熾潮連發,一擊便掃清一片,反而因為避免誤傷,被城頭其他人限製了殺傷效率。
紛亂的戰鬥持續了兩刻鍾。
飛蟲消耗小半,換了人族千餘傷亡。
望樓上響起號角聲。
洪範以餘光觀察,見二裏地外真蟲與工蟲的混編部隊如潮湧進。
數分鍾後,蟲族地麵部隊推進至城下三百米;望樓號角二次激昂,催促炮兵小隊上城。
雷鳴很快炸響在城頭。
一顆顆三十斤重的鑄鐵實心彈貫穿大氣,小傾角滑行數百米後在曬硬的土地上彈起,拖出一道道百米長的死線。
任何真蟲,不論其體型防禦,一旦不幸攔在炮火的軌跡,輕則肢體斷裂,重則軀幹粉碎,在黃土上濺作一灘綠色血汙。
重炮的威力,帥蟲在飛燕關下已有足夠了解。
它們驅使真蟲稀疏排布,相互間留足十米距離,將實心彈的殺傷效果降到最低。
蟲潮推進至二百米。
床弩與鐵臂弓得令開火,在轟烈的炮擊聲中填補入更多清越風嘯。
兩米長的槍箭足以將兵蟲釘在地上,但除非命中頭部否則不足以致死——依靠螯鉗或尾刺,它們自行截斷箭杆,拖著淋漓的內髒繼續前進,直到再吃上二三矢才倒下。
申時初(下午三點),蟲潮的前鋒趟過最後兩道壕溝。
蟲兵們輕易躍過數米寬的護城河抵達城下——爾白城立於幽湖旁的半島,為了防止湖潮侵蝕城基,護城河反而比許多中等城池更窄。
這時候城頭的黑風已清澈少許,守軍在蕭楚軍令下輪換過一批。
正戲至此開始。
體重較輕、擅長攀爬的兵蟲揮舞刀足插入磚縫攀爬,不時被壘木石塊砸落。
更多不適合垂直爬行的重型蟲族隅於城腳,如蝦蛄般彈射鐵螯,專注地粉碎青磚,一層層剝去爾白城的皮。
震動一路傳到城頭。
扒下青磚,兵蟲再朝裏層的夯土下手。
洪範從未見過這種攻城模式。
人類、蛇人都知城牆是死物,是要翻越的障礙,但蟲潮卻把它當成敵人,毅然決然地要將之推平。
爾白城牆有七丈厚、六丈高。
要怎樣的“愚蠢”才會嚐試將之“殺死”?!
但當密集的碎磚之聲縈繞城頭,守軍無不感到顫栗般的恐懼。
第一頭幸運的蟲兵翻上了牆頭,螯刺在陽光下閃爍著鐵色青藍,旋即被三根槍矛紮入甲縫,死於兜頭轟下的蒺藜骨朵。
在飛蟲的掩護下,更多真蟲爬上城頭,在精銳小隊的針對下譬如飛蛾撲火。
工蟲孱弱,飛蟲更是不堪一擊,而真蟲大半困在城下開石掘土。
戰局看上去毫不艱難。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隻是個開始。
蟲潮不似人類軍隊,更不是需要日照以保持血溫的蛇人;它們一旦開始進攻便無所謂日夜,輕易不會退卻。
最初的半個小時,洪範頻繁使用火玉和荒沙戰甲,仿佛一柄遊蕩在城頭的火色金刀。
他甚至下了兩次城,借熱風地獄開路,擊殺數頭壓在後陣的將蟲。
在淮陽三郡,不算先期準備,軍隊一波強攻不會超過一個小時。
因為士兵會累,士氣會降,指揮會亂。
但黃昏時分,當蟲潮送出第四批增援,洪範甚至看到了力竭的兵蟲就地進食休息。
一頁晚霞紅如烈火,煆燒著玄月。
戰鬥還在繼續。
城頭不再有呼喝戰吼,守軍的豪情已同化於蟲潮的沉默。
休息過第三輪,洪範第四次上城,與其餘先天一般身著雙層玄鐵甲、手持狼牙棒,非必要時不用真元,以盡可能久地停留在城頭維持戰線。
又數個小時。
夜已深重,月亮早早落到青嶂山下。
黎明尚不知多遠,世界黑得像被壓在棺材裏頭。
此時周文楊之流也數次真元衰竭,而古意新更是頻頻借城頭拉扯,依靠諸先天助拳緩解蕭堂皇的壓力。
即便如此,他身上的傷口也越來越多。
又半日後。
三月廿九,下午。
戰鬥已持續了一夜一日。
不是淮陽國那種打一陣停一陣的一夜一日,而是字麵意義上一刻未曾停歇的二十四小時。
至申時正(下午四點),蟲群累計投入四千餘真蟲,八萬亞蟲。
日頭偏西的時候,大地在斜照中熔融,又一千真蟲攜裹過萬亞蟲無聲前壓,身側拴著扭曲頎長的節肢影子,往城下聚攏。
洪範站在核心處最荒蕪的城段,拄著禿瓢的蒺藜骨朵,滿是血絲的紅眼睛看向望樓。
爾白城不得不交出第一張底牌了。
蕭楚親自揮舞紫金雷旗三回,待城上守軍臥倒隱蔽,城外預埋的炸藥立時引爆。
洪範沒有退避。
他麵敵而立,注視著火焰暴起、流離,稍稍燎焦了罩袍的邊角。
音浪如風如震,鑿子般捅入耳孔;洇濕的泥土撲散在臉上,觸膚溫熱。
洪範猛嗅硝煙,於大音大象中出神。
在他腳下,千餘真蟲過半失去了戰鬥力,亞蟲大部分死於超壓。
遠處蟲潮黑魆,真蟲數量雖多,亞蟲已有短缺。
繼續強攻對帥蟲來說不夠劃算——坦克再強,也不能脫離步兵揮霍。
於是空氣中的信息素起了複雜變化,幸存的蟲子在深紫色的天幕下回撤。
洪範將蒺藜骨朵隨手擲到城下。
麵前,二十米厚的城牆被削去一層,自九十度懸壁傾塌為七十餘度的陡坡;死亡的真蟲留下不腐不朽的外骨骼,閃著鐵光屹立不倒。
左右,披綠的城牆看不出原色,隻數十米外的角樓還留有些石色斑駁。
一日夜間,城上守軍輪換十七次,累計傷亡一萬五千餘,青銅大炮因過熱炸膛了三成,被鑄鐵霰彈炮拆碎的雉堞隨處可見。
蟲群的殘酷自此完全袒露在洪範麵前——它不止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也逼得敵人無法在乎。
疲憊像泉水般湧起,爾白城一片寧靜。
洪範踉蹌幾步,按腿坐下。
隔壁城段。
肉山般的胡莊跳到城下,扯下肩頭零碎的鐵甲,自爆炸中心抓起條焦熟的兵蟲前螯大口啃食。
角樓半殘。
古意新站在高處以指磨槍,身上有二十餘處電擊與切割傷口。
瘡痍滿目。
洪範往後躺倒,意識沉入靈台。
龍魂樹下,生機霧狀充溢;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在脾胃的疊合處正傳來溫暖的癢。
蟲族後陣,綠白紫三色長虹斜入高空,不需言語挑釁便自然引出人族三位宗師相對,須臾間且戰且遠。
元磁級別的戰鬥就像是大象摔跤,對腳下蟻群是不可控的因素。
在勝遇軍的戰例中,除了海族那些被真火燒到癲狂的高層,各族指揮官都會盡力避免這種不確定性。
蕭楚在親衛保護下退下城頭,不久,黑風喧囂席卷,模糊了天地。
難以估計數量的飛蟲自四麵八方俯衝攻擊,稀疏木棚隻能起到有限的保護。
與全裝輕重甲胄的守城勁卒相比,亞蟲甲殼輕薄、生命力孱弱,挨上一刀足以致死,往往消耗數十隻才能換人族一個戰損。
但它們的價值不在戰力。
振翅的嗡鳴會刺激聽覺。
霧化的蟄毒會腐蝕呼吸道。
而人族將士持續仰攻,被迫直視日光,雙目難免泛紅流淚。
麵對鋪天蓋地的蟲群,胡莊、林露釧、史元緯這類物理型武者效能平平,專修風雷火的則大放異彩。
而洪範熾潮連發,一擊便掃清一片,反而因為避免誤傷,被城頭其他人限製了殺傷效率。
紛亂的戰鬥持續了兩刻鍾。
飛蟲消耗小半,換了人族千餘傷亡。
望樓上響起號角聲。
洪範以餘光觀察,見二裏地外真蟲與工蟲的混編部隊如潮湧進。
數分鍾後,蟲族地麵部隊推進至城下三百米;望樓號角二次激昂,催促炮兵小隊上城。
雷鳴很快炸響在城頭。
一顆顆三十斤重的鑄鐵實心彈貫穿大氣,小傾角滑行數百米後在曬硬的土地上彈起,拖出一道道百米長的死線。
任何真蟲,不論其體型防禦,一旦不幸攔在炮火的軌跡,輕則肢體斷裂,重則軀幹粉碎,在黃土上濺作一灘綠色血汙。
重炮的威力,帥蟲在飛燕關下已有足夠了解。
它們驅使真蟲稀疏排布,相互間留足十米距離,將實心彈的殺傷效果降到最低。
蟲潮推進至二百米。
床弩與鐵臂弓得令開火,在轟烈的炮擊聲中填補入更多清越風嘯。
兩米長的槍箭足以將兵蟲釘在地上,但除非命中頭部否則不足以致死——依靠螯鉗或尾刺,它們自行截斷箭杆,拖著淋漓的內髒繼續前進,直到再吃上二三矢才倒下。
申時初(下午三點),蟲潮的前鋒趟過最後兩道壕溝。
蟲兵們輕易躍過數米寬的護城河抵達城下——爾白城立於幽湖旁的半島,為了防止湖潮侵蝕城基,護城河反而比許多中等城池更窄。
這時候城頭的黑風已清澈少許,守軍在蕭楚軍令下輪換過一批。
正戲至此開始。
體重較輕、擅長攀爬的兵蟲揮舞刀足插入磚縫攀爬,不時被壘木石塊砸落。
更多不適合垂直爬行的重型蟲族隅於城腳,如蝦蛄般彈射鐵螯,專注地粉碎青磚,一層層剝去爾白城的皮。
震動一路傳到城頭。
扒下青磚,兵蟲再朝裏層的夯土下手。
洪範從未見過這種攻城模式。
人類、蛇人都知城牆是死物,是要翻越的障礙,但蟲潮卻把它當成敵人,毅然決然地要將之推平。
爾白城牆有七丈厚、六丈高。
要怎樣的“愚蠢”才會嚐試將之“殺死”?!
但當密集的碎磚之聲縈繞城頭,守軍無不感到顫栗般的恐懼。
第一頭幸運的蟲兵翻上了牆頭,螯刺在陽光下閃爍著鐵色青藍,旋即被三根槍矛紮入甲縫,死於兜頭轟下的蒺藜骨朵。
在飛蟲的掩護下,更多真蟲爬上城頭,在精銳小隊的針對下譬如飛蛾撲火。
工蟲孱弱,飛蟲更是不堪一擊,而真蟲大半困在城下開石掘土。
戰局看上去毫不艱難。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隻是個開始。
蟲潮不似人類軍隊,更不是需要日照以保持血溫的蛇人;它們一旦開始進攻便無所謂日夜,輕易不會退卻。
最初的半個小時,洪範頻繁使用火玉和荒沙戰甲,仿佛一柄遊蕩在城頭的火色金刀。
他甚至下了兩次城,借熱風地獄開路,擊殺數頭壓在後陣的將蟲。
在淮陽三郡,不算先期準備,軍隊一波強攻不會超過一個小時。
因為士兵會累,士氣會降,指揮會亂。
但黃昏時分,當蟲潮送出第四批增援,洪範甚至看到了力竭的兵蟲就地進食休息。
一頁晚霞紅如烈火,煆燒著玄月。
戰鬥還在繼續。
城頭不再有呼喝戰吼,守軍的豪情已同化於蟲潮的沉默。
休息過第三輪,洪範第四次上城,與其餘先天一般身著雙層玄鐵甲、手持狼牙棒,非必要時不用真元,以盡可能久地停留在城頭維持戰線。
又數個小時。
夜已深重,月亮早早落到青嶂山下。
黎明尚不知多遠,世界黑得像被壓在棺材裏頭。
此時周文楊之流也數次真元衰竭,而古意新更是頻頻借城頭拉扯,依靠諸先天助拳緩解蕭堂皇的壓力。
即便如此,他身上的傷口也越來越多。
又半日後。
三月廿九,下午。
戰鬥已持續了一夜一日。
不是淮陽國那種打一陣停一陣的一夜一日,而是字麵意義上一刻未曾停歇的二十四小時。
至申時正(下午四點),蟲群累計投入四千餘真蟲,八萬亞蟲。
日頭偏西的時候,大地在斜照中熔融,又一千真蟲攜裹過萬亞蟲無聲前壓,身側拴著扭曲頎長的節肢影子,往城下聚攏。
洪範站在核心處最荒蕪的城段,拄著禿瓢的蒺藜骨朵,滿是血絲的紅眼睛看向望樓。
爾白城不得不交出第一張底牌了。
蕭楚親自揮舞紫金雷旗三回,待城上守軍臥倒隱蔽,城外預埋的炸藥立時引爆。
洪範沒有退避。
他麵敵而立,注視著火焰暴起、流離,稍稍燎焦了罩袍的邊角。
音浪如風如震,鑿子般捅入耳孔;洇濕的泥土撲散在臉上,觸膚溫熱。
洪範猛嗅硝煙,於大音大象中出神。
在他腳下,千餘真蟲過半失去了戰鬥力,亞蟲大部分死於超壓。
遠處蟲潮黑魆,真蟲數量雖多,亞蟲已有短缺。
繼續強攻對帥蟲來說不夠劃算——坦克再強,也不能脫離步兵揮霍。
於是空氣中的信息素起了複雜變化,幸存的蟲子在深紫色的天幕下回撤。
洪範將蒺藜骨朵隨手擲到城下。
麵前,二十米厚的城牆被削去一層,自九十度懸壁傾塌為七十餘度的陡坡;死亡的真蟲留下不腐不朽的外骨骼,閃著鐵光屹立不倒。
左右,披綠的城牆看不出原色,隻數十米外的角樓還留有些石色斑駁。
一日夜間,城上守軍輪換十七次,累計傷亡一萬五千餘,青銅大炮因過熱炸膛了三成,被鑄鐵霰彈炮拆碎的雉堞隨處可見。
蟲群的殘酷自此完全袒露在洪範麵前——它不止不在乎自己的生死,也逼得敵人無法在乎。
疲憊像泉水般湧起,爾白城一片寧靜。
洪範踉蹌幾步,按腿坐下。
隔壁城段。
肉山般的胡莊跳到城下,扯下肩頭零碎的鐵甲,自爆炸中心抓起條焦熟的兵蟲前螯大口啃食。
角樓半殘。
古意新站在高處以指磨槍,身上有二十餘處電擊與切割傷口。
瘡痍滿目。
洪範往後躺倒,意識沉入靈台。
龍魂樹下,生機霧狀充溢;足陽明、足太陰經別在脾胃的疊合處正傳來溫暖的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