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仁不停搖頭感歎,周彥的號召力遠遠超過他的預料。


    《十月》可不是什麽小雜誌,把全國的文學雜誌放在一起,他們即便不是第一梯隊,也肯定是第二梯隊的上遊。


    國內知名的作家,大部分都在他們雜誌上發表過作品。


    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作家發作品的時候,能有周彥這次的反響好。


    即便有些作品能夠大爆,通常也是需要些時間的,不像這次雜誌剛發,就賣這麽多。


    特別是近些年,文學期刊已經無法處在中心地帶,關注的人越來越少。


    人們的娛樂活動越來越多,文學刊物不再像從前那樣不可或缺了。


    別說是跟八十年代比,就是跟九十年代頭幾年比也是差了很多。


    比如賈平凹的《廢都》,當時之所以反響那麽劇烈,其實跟大眾媒體發展落後以及情色讀物管製有關。


    短短幾年過去,現在國內vcd市場發展迅猛,特別是今年,好多新的vcd品牌進入市場,老百姓的娛樂活動一下子變多了。


    要是擱在今年,《廢都》發表,銷量恐怕會大打折扣。


    畢竟好多讀者之所以買《廢都》,可不是衝著文學去的,隻是把它當做黃色讀物,用以聊慰深夜的寂寞而已。


    如今有了vcd,有那買書的錢,完全可以去買幾張有意思的碟片,不比來得生動有趣麽?


    這些變化,也就是幾年之間發生的而已。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現如今文學刊物的生存環境早已大不如前,各大雜誌社想要改變,但是也沒有好的辦法。


    大環境如此,形勢很難扭轉。


    張守仁當初一定要拿下周彥的新作,一方麵他確實很喜歡這部,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周彥的影響力。


    現在看來,他當時的想法沒錯,目的也達到了。


    “對了,出版社那邊說想要快一點把單行本弄出來。”組的組長柯岩說道。


    柯岩口中的出版社自然指的是燕京出版社,他們雜誌社本來就在燕京出版社下麵。


    出單行本這個事情,倒也不麻煩,之前談連載的時候,就已經跟周彥談好了單行本在燕京出版社出。


    隻是之前他們是準備第二期連載完,或者等全本連載完之後再出單行本,現在看來出版社是希望早點出。


    出版社想早點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出的越晚,銷量就越難保證。


    如果隻出兩期,還留一期不發還行,要是全部連載完了再去出單行本,很多讀者是不買賬的,畢竟他們都在雜誌上把書給看完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全部連載完之後,可能他們正版的單行本沒出來,盜版的就單行本就先一步出來的。


    反正弄盜版也不難,隻要把三期《十月》裏麵《別讓我走》的內容撕下來就能做成全本,然後印刷。


    “意思是第二期不連載了?”張守仁問,他還沒聽到任何相關的消息。


    柯岩點點頭,“是聽他們這麽說,不過具體如何我也不知道。如果是真的,這幾天應該就要開會說了吧。”


    這事不能遲,因為每一期的雜誌是提前排版的,要是等到下一期排版都弄完了再說這個事情,那不是讓他們白費功夫嘛。


    對於第二期發或是不發,張守仁並不太在乎,現在《別讓我走》已然在《十月》發表,反響也不錯,那他就算是成功了。


    至於後麵如何,跟他關係不大。


    ……


    張守仁以為,出單行本的事情就算要定,可能也要等幾天,但是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這事就上會了。


    而且上會不是討論,是直接定下來。


    出版社那邊決定半個月後直接發售單行本,首印十萬冊。


    因為稿子什麽都是現成的,校驗工作早已完成,連排版、書號這些東西也是之前就已經弄好的,所以現在發售單行本非常簡單,隻要協調一下印刷廠就行了。


    也就是說,什麽時候印刷廠能印完,他們什麽時候就能賣。


    關於首印十萬冊這事,會上還有兩種不同意見。


    一方認為剛連載沒兩天,隻有局部火熱,真正有價值的反饋還沒有,這就冒然要首印十萬冊,有點冒險了。


    另一方則認為首印十萬冊有點保守,按照周彥的名氣,十萬冊的銷量根本沒有什麽壓力。


    關鍵周彥的名氣是全國性的,如果首印的十萬冊不夠買,回頭再急急忙忙地去加印,實在是浪費時間,影響鋪貨的節奏。


    保守派跟激進派各執一詞,不過這事本來就是定下來的,不管他們怎麽爭論,也影響不了出版社那邊的決定。


    張守仁領了個差事,去通知周彥單行本要出版的事情。


    一則是他們本來就有告知義務,二則他們也想周彥能夠配合宣傳,甚至後麵他們還希望周彥能夠配合出版社開辦類似簽售會的活動。


    周彥接到張守仁電話的時候,人已經在燕京了。


    他聽到半個月就要出單行本的時候,還挺意外的,沒想到出版社那邊這麽急。


    張守仁笑道,“其實也不算是很急,好些都是這樣操作,之前談好在燕京出版社出單行本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


    “這事既然之前就已經談妥,就交給你們了,有什麽需要我配合的,跟我說便是。”


    “沒什麽特定的事情需要你配合,隻是新書要發售,出版社那邊自然希望你能夠幫忙多宣傳。”


    周彥笑道,“我自己的書我當然會宣傳,這一點不用擔心。”


    “後麵可能需要你配合開辦簽售會,不知道……”


    “隻要是在燕京,並且提前跟我確定時間的話,應該是沒問題。”


    “如果要辦簽售會,那肯定會提前跟你確定時間。後續如果有這方麵的事情,可能就不是我跟你溝通了,出版社那邊會有專門的人跟你聯係。”


    “這樣吧,你跟出版社那邊說,有什麽事情直接聯係我們工作室就行,工作室這邊會有專門的人跟他們對接。”


    “好的,沒問題,隻要能對接上就行。”


    張守仁也知道周彥平時很忙,所以對此表示理解。


    周彥這時候說這個,也是因為開年了他想開拓一下工作室的業務範圍。


    他們工作室原本主要做的是電影製作、配樂製作以及音樂專輯製作,去年加的電視劇部還沒有正式開工,但也快上正軌了。


    現在周彥就想在這幾個板塊的基礎上,再拓展一個文學板塊。


    之前他自己方麵的業務,要麽是他自己處理,要麽就是張有安幫忙處理,他覺得這太麻煩了,在工作室開辟這個業務之後,就可以成立一個部門,專門來處理文字方麵的業務。


    不僅僅處理他自己的,也順帶可以把餘樺跟史鐵笙他們的業務也給處理了。


    文字本來就是影視產業鏈的一環,現在多弄一個部門,也還算合理。


    這邊周彥掛了張守仁的電話,旁邊王祖賢送了半個沙糖桔到他嘴裏,笑盈盈地說,“這麽快單行本就要出了麽?”


    辦公室裏麵熱烘烘的,沙糖桔冰冰涼涼,吃到嘴裏挺清爽的,周彥將嘴裏的沙糖桔解決掉,隨後笑道,“出版社那邊比較急。”


    “快讓我們送樣本過來啊,之前的樣刊也沒送過來。”


    “哦,忘了跟張主審說這個事情了,沒事,過兩天再問他要。”


    “小容知道你新連載,急著問我要呢,台島那邊可買不到《十月》。”


    “買一本寄給她好了,不一定要非要樣刊。”


    “我本來想說,明天買一本給她寄過去,但是現在聽說要出單行本,就想著是不是還是等單行本出來吧。不然的話,看了前麵一部分她又會比較急,就像大嫂他們一樣。”


    “這倒也是。”


    周家人讀過了《別讓我走》之後,反應各不一樣。


    大家自然都是誇的,隻不過周彥能聽得出來,他們並不是人人都喜歡《別讓我走》,至少不是人人都喜歡前麵這部分。


    爺爺奶奶大概感覺這部太囉嗦,好幾萬字讀下來沒什麽特別的意思,的風格不太符合他們的口味。


    雖然奶奶連說“不錯”,但是反應跟當時看了《樹洞》時完全不同。


    之前看了《樹洞》,奶奶眼中的讚許那可是都快溢出來了。


    大伯周耀華倒是很喜歡這部,並給出了極高的評價,認為周彥新作的風格十分國際化。


    他還特別強調,是國際化,而不是西化。


    讀起來並不像是一本西方,卻又跟國內的大不一樣,很適讀,幾乎沒有給讀者設置障礙。


    同樣喜歡這部的還有大嫂顧芳芳,不過她是把《別讓我走》當作是懸疑來看的,她認為這個學校一定藏了某個驚天的大秘密,並且一直在期待答案揭曉。


    因此,得知秘密要在第二期才會顯露的時候,顧芳芳非常著急,差點問周彥要手稿了。


    其實她如果真問周彥要手稿,周彥也會給。


    隻不過手稿在燕京,他也不能立馬給。


    現在好了,單行本就要發售,大嫂他們也不用等待太長時間。


    ……


    周彥又吃了幾個橘子,然後起身往外麵走,“我去找劉航聊點事情。”


    “好。”


    當周彥出現在劉航辦公室,劉航露出了驚訝的表情,“老板你來找我?”


    通常情況下,周彥如果要找他,都是打電話叫他過去,很少來他辦公室。


    “跟,剛才《十月》的張守仁來電話,說燕京出版社那邊要出《別讓我走》的單行本,估計半個月後書就會發售。”


    “這麽快?”


    “嗯,他們提前都準備好了。”


    “看來新作反響不錯。”劉航笑了笑,又看向周彥,等著周彥後麵的話。


    的事情不是劉航負責,所以劉航不知道周彥忽然來說這個是什麽意思。


    周彥直接坐到沙發上,笑道,“我本來就在想要設立一個文學部,這次正好借著《別讓我走》單行本發行,把這事給定下來吧。”


    “要成立新部門麽?”劉航倒是沒想到老板剛放假回來就要有這麽大動作。


    成立一個新部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必須要有整體的規劃才行,不是說弄個辦公室,再扔兩個人進去就是新部門了。


    之前成立電視劇部,也是花費了挺長時間才勉強走上正軌。


    這還是在他們已經有電影部的前提下,人員相對都好安排。


    現在要弄文學部……


    他們工作室裏麵懂文學的,恐怕就老板一個人了吧?


    這新部門成立,誰來主管?從哪兒招人?主營什麽業務?


    看到劉航表情一下子嚴肅起來,周彥笑嗬嗬地說道,“你也不要把這事看得太難,我成立這個部門的目的,就是幫我跟餘樺他們處理文學相關的事情。這樣的部門,一開始也不需要多少人。”


    劉航點點頭,“我大致明白了,那新部門暫時沒有業務拓展需求。”


    “是的,暫時沒有。”


    “既然這樣,是要好辦一些,辦公地點就放在三號樓?”


    周彥擺擺手,“辦公地點都沒關係,不用急著定,我想問問你,有沒有認識的,圖書板塊的朋友?”


    “我跟圖書板塊接觸不是很多……”劉航話說到一半,忽然眼睛一亮,“我倒是想到一個人。”


    “誰?”


    “陳洪恒。”


    聽到這個名字,周彥挑眉道,“他不是法務麽?”


    劉航驚訝道,“老板你竟然還記得他麽?”


    周彥點頭,“嗯,之前集英社找我們要做合集,不就是委托他跟我們談的麽?”


    “沒錯,就是他。陳洪恒雖然是法務,但是他主要也是就是版權代理,這兩年我們一直都有聯係。”


    “他業務做得怎麽樣?”


    “去年他自己弄了個公司,沒有特別的發展,不過他的個人能力不錯,這方麵的經驗也豐富。”


    “他人在哪兒?”


    “現在在上滬。”


    周彥想了想,說,“你跟陳洪恒聯係一下,問他有沒有意願來燕京上班,如果有意願的話,我來跟他聊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90:從鮑家街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肉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肉都督並收藏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