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拜求長安君收斂神通,給條活路吧!嬴成蟜一請武安君!
家兄嬴政,誰敢殺我? 作者:黑茶芝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弘如遭雷擊!
嬴成蟜雖然令地龍翻身於代,但嬴成蟜卻也早早將此事告訴了代軍,李牧也在第一時間將這一消息告訴了代王嘉,並在不逾權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做了應對。
可結果卻是代王嘉隻安排了攔截嬴成蟜所部的兵馬,而沒有在內政領域做出任何準備。
地龍翻身之後,代地哀鴻遍野,代王嘉依舊沒有理會代地萬民苦楚,在代地最需要青壯參與救援的時候非但沒有派出任何救援力量,反倒是強征所有十二歲以上男丁,讓代地的損失進一步擴大。
曾經的李弘對此雖然也頗為不滿,但李弘也覺得代王嘉終究還是個少年,朝中也沒有幾名賢臣輔佐,準備和應對有所缺漏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經由嬴成蟜這麽一說,李弘的心髒卻頓感冰寒!
如果代王嘉不是疏忽大意了,而是故意為之的呢?
這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畢竟李牧對代地的掌控力更勝過一些君侯對其食邑的掌控力,倘若李牧不願,代王嘉的很多政令都隻能流轉於蔚縣,根本無法落實於代地。
身為君王的代王嘉,能甘心頭頂上一直坐著一尊大山嗎?
抽走代地菁華,定都於被李牧攻破的薊城,不止能重創李牧的權力和勢力,還能大幅削弱以李牧為首的代地勢力對代王嘉的轄製,更能扶持薊城本土權貴來製衡李牧,讓代王嘉的王位愈發穩固。
李弘很想對嬴成蟜的話語嗤之以鼻、反唇相譏。
但代王嘉於此戰過後權柄暴漲的事實卻讓李弘反駁的話語格外幹癟無力:“地龍翻身這等天災,即便是早有準備,又有何用?”
“大王此舉,隻是無計可施而已。”
沒等嬴成蟜開口,李泊便已輕聲一歎:“弘弟,不要心存幻想了。”
“曾經天下人或許確實不知該如何為地龍翻身早做準備,亦不知該如何應對地龍翻身之難。”
“然!去歲地龍翻身於鄭縣之前,大秦便已對此做出了周密準備,主帥更是在地龍翻身的第一時間親自率領大秦軍校弟子、衛兵、侍郎等官吏將士深入鄭縣救援災民。”
“波及十三縣之地,影響六十三萬餘民的地龍翻身,在大秦朝廷和主帥的應對之下,最終僅有四萬餘黎庶遭難身死!”
“代王若是果真有心救代地,無須再令賢臣思慮謀劃,隻需依照去歲的大秦所為一般施為即可,但代王對此卻是無動於衷。”
“時至今日,代地因地龍翻身而亡者已有幾何?乃兄不知,但弘弟理應一清二楚,想來定是遠高於去歲之鄭縣!”
此次地龍翻身對於代國而言,可謂是一場開卷考試,大秦剛剛寫完的參考答案還熱乎著呢,代國照著抄就是了。
但代王嘉不是沒抄好那麽簡單,而是連抄一下的意思都沒有!
要說代王嘉有心救助代地,李泊是不信的。
李弘臉色更是陰沉。
時至今日,此次代地地震及其後續影響已造成三十餘萬代地黎庶殞命!
若是沒有鄭縣地震的災後數據做對比,這個數據隻會讓人心痛。
然而當李泊將鄭縣地震的災後數據擺在代地地震的災後數據旁,兩份數據鮮明的對比卻讓李弘很難不對代王嘉心生恨意!
見李弘久久不言,李鮮主動接口道:“李某從未收到消息言說大王意欲遷都。”
“長安君所言想來隻是猜測而已。”
“李某以為,此戰過後大王必當坐鎮蔚縣,指揮我軍將士們救援災民!”
嬴成蟜搖了搖頭,平靜的說:“明歲,代地大旱,近乎於顆粒無收。”
“依代王心性,代王必不會留於代地。”
“恰好蔚縣已被地龍吞入黃泉,代王有充足的理由遷都薊縣,而不是在蔚縣周邊重建……”
嬴成蟜話還沒說完,李鮮便失聲驚呼:“秦長安君說什麽?”
“明歲代地大旱,近乎於顆粒無收?!”
正在閑聊暢飲的馬服兌等人也都停下話頭,齊齊愕然看向嬴成蟜。
啥玩意?
你剛剛平靜隨意的說了句啥?
嬴成蟜也以頗為驚訝的語氣反問道:“本將早已將此事回稟朝中,我王亦已將此事明告代相遂,請代國早做準備。”
“諸位難道至今不知此事乎?”
李鮮張口結舌道:“此事、不是這、本將、李某一無所知啊!”
大帳內好不容易才活躍起來的氣氛驟然降溫。
每一名代軍將領臉上的笑容都迅速化作一片冰寒、憤怒或恐懼!
代地剛剛經曆了地龍翻身,若是再經曆一次大旱,代地黎庶還怎麽活啊!
嬴成蟜沉默數息後了然頷首道:“想來代王是另有考量吧。”
另有考量?
什麽考量?
結合嬴成蟜前麵的話語,李鮮等一眾代軍都尉心裏都不可控的湧出了一個念頭。
代王嘉很可能要像漠視今年的地龍翻身一樣,漠視明年的代地大旱!
代王嘉就是故意要以此削弱代地,從而削弱李牧的話語權,以便於代王嘉執掌代國大權!
但那些生活在代地的官吏、將士和黎庶們,不隻是李牧的勢力,也不隻是一群資源,
他們更是代地邊軍的家人、鄉親,是他們拚盡全力保護的人啊!
李鮮當即起身,拱手悲呼:“今秦、代已休戰!”
“誠如秦長安君所言,沙場事沙場休,秦代兩國已是友非敵。”
“李某拜請秦長安君收斂神通,予代地萬民一條活路!”
馬服兌等一眾代將也齊齊出列,拱手苦求:“拜求長安君予代地萬民一條活路!”
嬴成蟜趕忙起身,先是雙手扶起了李鮮和李弘,而後連聲道:“二三子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本公子若是果真有操縱天災的能力,本公子定會讓整個天下都風調雨順!”
“然!去歲地龍翻身於鄭縣,本公子也隻能事先獲知此災,卻無半點阻止之能,隻能坐視萬民困苦。”
“明歲代地將遭大旱,我大秦亦將遭地龍翻身,本公子心中倍感痛惜,卻無能為力,隻能早早請我王將此事告知代相遂,以助秦、代兩國早做準備。”
“本公子已是竭力而為矣!”
聽聞天災不隻是在傷害著代國,也在打擊著秦國,李鮮眼中多了幾分訝色,而後又添了幾分絕望。
如果嬴成蟜連爆發在大秦的天災都無能為力的話,他又何來的餘力幫助代國免去天災?!
李鮮歉然一禮,悲聲長歎道:“是李某失態,萬望長安君勿怪!”
“隻是一想到代地黎庶之多艱,李某便心甚痛哉!”
嬴成蟜也是一歎:“本公子心亦痛哉!”
“於秦境,本公子還能提前準備、組織救援,挽救盡可能多的黎庶。”
“代地黎庶卻恐難得到賑濟和救助,方才經曆過地龍翻身的他們如何能熬過明歲?”
“本公子著實不忍思,不忍想!”
深深吐出一口濁氣,嬴成蟜強笑道:“不提這些糟心且沒有辦法解決的事了。”
“倘若代王果真定都於薊,代武安君意欲如何應對?”
不提?
能不提嗎!
世人皆知代地對於李牧的重要性,如果代王嘉果真放任天災毒害代地,甚至是借天災削弱代地,那也就意味著代王嘉已經對李牧出手了!
當今天下並不流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套愚忠思想,而是更崇尚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的思想。
如果代王嘉真的視李牧和代地萬民如草芥,那麽代王嘉便不再是李牧和代地萬民的王,而是李牧和代地萬民的仇寇!
但代王嘉果真會放縱大旱去吞噬代地萬民的生命嗎?
代王嘉果真會遷都薊城,扶持薊城權貴製衡李牧嗎?
李鮮不敢信嬴成蟜的一家之言,隻能強笑道:“李某今日聽長安君提及,方才知明歲代地將大旱之事,又怎能知家父會如何應對此事?”
“李某以為,我王仁善!”
“必不會坐視代地萬民受苦受難而無動於衷!”
嬴成蟜沒有反駁,而是輕輕頷首道:“如此最好!”
“本公子希望代王能以萬民為重,亦希望代武安君能以萬民為重。”
“煩請二位代本公子轉告代武安君。”
“代武安君若是有心歸秦,本公子將親自將其舉薦與我王,保其在三年內獲封君侯之位,若再有戰則薦代武安君為我秦軍主帥!”
嬴成蟜終於圖窮匕見,對李牧發起了招攬。
而嬴成蟜開出的條件更是讓所有代軍將領都瞠目結舌。
嬴成蟜親自舉薦,意味著嬴成蟜願意成為李牧入秦之後的靠山,有了這座靠山支持,李牧入秦之後幾乎不會遇到多少惡意和打壓,前途一片順遂。
保李牧三年內獲封君侯之位,也就意味著李牧入秦之後不會損失多少個人利益。
舉薦李牧為秦軍主帥,更意味著嬴成蟜對李牧人品、忠義、能力等多方麵的全盤信任。
毫不誇張的說,李牧隻要應下,隻需短短數年就能成為秦國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嬴成蟜的目光又看向馬服兌等人,溫聲道:“若代地歸秦,則大秦將先以《新區暫行律》治代五載,本公子亦會第一時間派遣研判使入代地研判土質,教授金汁治糞之術,五載之後再逐漸過渡為《秦律》治代。”
“代地各地官吏若有能力,亦可在經過考核後繼續為官吏,而無須參加分科舉士。”
“代軍眾將雖不能直接獲得我大秦爵位,但卻無須從小卒做起,本公子會與我王、國尉、武安君共同考教其才,依其才擢升軍職。”
“本公子由衷希望再與二三子相見時可為袍澤,而非敵手!”
嬴成蟜雖然令地龍翻身於代,但嬴成蟜卻也早早將此事告訴了代軍,李牧也在第一時間將這一消息告訴了代王嘉,並在不逾權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做了應對。
可結果卻是代王嘉隻安排了攔截嬴成蟜所部的兵馬,而沒有在內政領域做出任何準備。
地龍翻身之後,代地哀鴻遍野,代王嘉依舊沒有理會代地萬民苦楚,在代地最需要青壯參與救援的時候非但沒有派出任何救援力量,反倒是強征所有十二歲以上男丁,讓代地的損失進一步擴大。
曾經的李弘對此雖然也頗為不滿,但李弘也覺得代王嘉終究還是個少年,朝中也沒有幾名賢臣輔佐,準備和應對有所缺漏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經由嬴成蟜這麽一說,李弘的心髒卻頓感冰寒!
如果代王嘉不是疏忽大意了,而是故意為之的呢?
這不是沒有可能,而是很有可能!
畢竟李牧對代地的掌控力更勝過一些君侯對其食邑的掌控力,倘若李牧不願,代王嘉的很多政令都隻能流轉於蔚縣,根本無法落實於代地。
身為君王的代王嘉,能甘心頭頂上一直坐著一尊大山嗎?
抽走代地菁華,定都於被李牧攻破的薊城,不止能重創李牧的權力和勢力,還能大幅削弱以李牧為首的代地勢力對代王嘉的轄製,更能扶持薊城本土權貴來製衡李牧,讓代王嘉的王位愈發穩固。
李弘很想對嬴成蟜的話語嗤之以鼻、反唇相譏。
但代王嘉於此戰過後權柄暴漲的事實卻讓李弘反駁的話語格外幹癟無力:“地龍翻身這等天災,即便是早有準備,又有何用?”
“大王此舉,隻是無計可施而已。”
沒等嬴成蟜開口,李泊便已輕聲一歎:“弘弟,不要心存幻想了。”
“曾經天下人或許確實不知該如何為地龍翻身早做準備,亦不知該如何應對地龍翻身之難。”
“然!去歲地龍翻身於鄭縣之前,大秦便已對此做出了周密準備,主帥更是在地龍翻身的第一時間親自率領大秦軍校弟子、衛兵、侍郎等官吏將士深入鄭縣救援災民。”
“波及十三縣之地,影響六十三萬餘民的地龍翻身,在大秦朝廷和主帥的應對之下,最終僅有四萬餘黎庶遭難身死!”
“代王若是果真有心救代地,無須再令賢臣思慮謀劃,隻需依照去歲的大秦所為一般施為即可,但代王對此卻是無動於衷。”
“時至今日,代地因地龍翻身而亡者已有幾何?乃兄不知,但弘弟理應一清二楚,想來定是遠高於去歲之鄭縣!”
此次地龍翻身對於代國而言,可謂是一場開卷考試,大秦剛剛寫完的參考答案還熱乎著呢,代國照著抄就是了。
但代王嘉不是沒抄好那麽簡單,而是連抄一下的意思都沒有!
要說代王嘉有心救助代地,李泊是不信的。
李弘臉色更是陰沉。
時至今日,此次代地地震及其後續影響已造成三十餘萬代地黎庶殞命!
若是沒有鄭縣地震的災後數據做對比,這個數據隻會讓人心痛。
然而當李泊將鄭縣地震的災後數據擺在代地地震的災後數據旁,兩份數據鮮明的對比卻讓李弘很難不對代王嘉心生恨意!
見李弘久久不言,李鮮主動接口道:“李某從未收到消息言說大王意欲遷都。”
“長安君所言想來隻是猜測而已。”
“李某以為,此戰過後大王必當坐鎮蔚縣,指揮我軍將士們救援災民!”
嬴成蟜搖了搖頭,平靜的說:“明歲,代地大旱,近乎於顆粒無收。”
“依代王心性,代王必不會留於代地。”
“恰好蔚縣已被地龍吞入黃泉,代王有充足的理由遷都薊縣,而不是在蔚縣周邊重建……”
嬴成蟜話還沒說完,李鮮便失聲驚呼:“秦長安君說什麽?”
“明歲代地大旱,近乎於顆粒無收?!”
正在閑聊暢飲的馬服兌等人也都停下話頭,齊齊愕然看向嬴成蟜。
啥玩意?
你剛剛平靜隨意的說了句啥?
嬴成蟜也以頗為驚訝的語氣反問道:“本將早已將此事回稟朝中,我王亦已將此事明告代相遂,請代國早做準備。”
“諸位難道至今不知此事乎?”
李鮮張口結舌道:“此事、不是這、本將、李某一無所知啊!”
大帳內好不容易才活躍起來的氣氛驟然降溫。
每一名代軍將領臉上的笑容都迅速化作一片冰寒、憤怒或恐懼!
代地剛剛經曆了地龍翻身,若是再經曆一次大旱,代地黎庶還怎麽活啊!
嬴成蟜沉默數息後了然頷首道:“想來代王是另有考量吧。”
另有考量?
什麽考量?
結合嬴成蟜前麵的話語,李鮮等一眾代軍都尉心裏都不可控的湧出了一個念頭。
代王嘉很可能要像漠視今年的地龍翻身一樣,漠視明年的代地大旱!
代王嘉就是故意要以此削弱代地,從而削弱李牧的話語權,以便於代王嘉執掌代國大權!
但那些生活在代地的官吏、將士和黎庶們,不隻是李牧的勢力,也不隻是一群資源,
他們更是代地邊軍的家人、鄉親,是他們拚盡全力保護的人啊!
李鮮當即起身,拱手悲呼:“今秦、代已休戰!”
“誠如秦長安君所言,沙場事沙場休,秦代兩國已是友非敵。”
“李某拜請秦長安君收斂神通,予代地萬民一條活路!”
馬服兌等一眾代將也齊齊出列,拱手苦求:“拜求長安君予代地萬民一條活路!”
嬴成蟜趕忙起身,先是雙手扶起了李鮮和李弘,而後連聲道:“二三子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本公子若是果真有操縱天災的能力,本公子定會讓整個天下都風調雨順!”
“然!去歲地龍翻身於鄭縣,本公子也隻能事先獲知此災,卻無半點阻止之能,隻能坐視萬民困苦。”
“明歲代地將遭大旱,我大秦亦將遭地龍翻身,本公子心中倍感痛惜,卻無能為力,隻能早早請我王將此事告知代相遂,以助秦、代兩國早做準備。”
“本公子已是竭力而為矣!”
聽聞天災不隻是在傷害著代國,也在打擊著秦國,李鮮眼中多了幾分訝色,而後又添了幾分絕望。
如果嬴成蟜連爆發在大秦的天災都無能為力的話,他又何來的餘力幫助代國免去天災?!
李鮮歉然一禮,悲聲長歎道:“是李某失態,萬望長安君勿怪!”
“隻是一想到代地黎庶之多艱,李某便心甚痛哉!”
嬴成蟜也是一歎:“本公子心亦痛哉!”
“於秦境,本公子還能提前準備、組織救援,挽救盡可能多的黎庶。”
“代地黎庶卻恐難得到賑濟和救助,方才經曆過地龍翻身的他們如何能熬過明歲?”
“本公子著實不忍思,不忍想!”
深深吐出一口濁氣,嬴成蟜強笑道:“不提這些糟心且沒有辦法解決的事了。”
“倘若代王果真定都於薊,代武安君意欲如何應對?”
不提?
能不提嗎!
世人皆知代地對於李牧的重要性,如果代王嘉果真放任天災毒害代地,甚至是借天災削弱代地,那也就意味著代王嘉已經對李牧出手了!
當今天下並不流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套愚忠思想,而是更崇尚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仇的思想。
如果代王嘉真的視李牧和代地萬民如草芥,那麽代王嘉便不再是李牧和代地萬民的王,而是李牧和代地萬民的仇寇!
但代王嘉果真會放縱大旱去吞噬代地萬民的生命嗎?
代王嘉果真會遷都薊城,扶持薊城權貴製衡李牧嗎?
李鮮不敢信嬴成蟜的一家之言,隻能強笑道:“李某今日聽長安君提及,方才知明歲代地將大旱之事,又怎能知家父會如何應對此事?”
“李某以為,我王仁善!”
“必不會坐視代地萬民受苦受難而無動於衷!”
嬴成蟜沒有反駁,而是輕輕頷首道:“如此最好!”
“本公子希望代王能以萬民為重,亦希望代武安君能以萬民為重。”
“煩請二位代本公子轉告代武安君。”
“代武安君若是有心歸秦,本公子將親自將其舉薦與我王,保其在三年內獲封君侯之位,若再有戰則薦代武安君為我秦軍主帥!”
嬴成蟜終於圖窮匕見,對李牧發起了招攬。
而嬴成蟜開出的條件更是讓所有代軍將領都瞠目結舌。
嬴成蟜親自舉薦,意味著嬴成蟜願意成為李牧入秦之後的靠山,有了這座靠山支持,李牧入秦之後幾乎不會遇到多少惡意和打壓,前途一片順遂。
保李牧三年內獲封君侯之位,也就意味著李牧入秦之後不會損失多少個人利益。
舉薦李牧為秦軍主帥,更意味著嬴成蟜對李牧人品、忠義、能力等多方麵的全盤信任。
毫不誇張的說,李牧隻要應下,隻需短短數年就能成為秦國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嬴成蟜的目光又看向馬服兌等人,溫聲道:“若代地歸秦,則大秦將先以《新區暫行律》治代五載,本公子亦會第一時間派遣研判使入代地研判土質,教授金汁治糞之術,五載之後再逐漸過渡為《秦律》治代。”
“代地各地官吏若有能力,亦可在經過考核後繼續為官吏,而無須參加分科舉士。”
“代軍眾將雖不能直接獲得我大秦爵位,但卻無須從小卒做起,本公子會與我王、國尉、武安君共同考教其才,依其才擢升軍職。”
“本公子由衷希望再與二三子相見時可為袍澤,而非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