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我想先問個問題哈。”


    就在所有所有人都在大腦飛速運轉,思索這個勁爆的消息將來對他們影響的時候,


    緩緩回過神的李恩銘,卻忍不住問道:“張總,你們這項目……該不是扶貧慈善項目吧?”


    張晴忍不住笑著問道:“這有什麽區別嗎?”


    “當然有了,扶貧慈善項目,說白了就是要貼錢的,總歸不是長久之計……當然,張總您也別誤會,我的意思不是說不歡迎你們過來幫扶,而是我更希望看到更加良性、正向的投資項目,這樣的項目才能長久有效……”


    雖然李恩銘話說得很委婉,但張晴幾乎立即就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和顧慮。


    李恩銘顯然沒有被眼前的重磅消息給迷惑了雙眼,


    他已經考慮到了另一個問題。


    雲鶴這種高效、便捷且成本完全可控的新型交通方式,絕對會對他們現有的交通體係,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能長久運行,當然是沒任何問題,


    但如果搞一段時間,突然就說虧錢太多,搞不下去了怎麽辦?


    大宋低空可以說撤就撤,


    但對他們來說,可就慘了,


    雖然本地交通體係基礎確實很差,但那也是好不容易才慢慢建立起來的,一旦毀了想要再重新建起來,肯定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等於幫扶出了一個巨嬰。


    國家本來是出於好心,扶持一些貧困戶的,


    結果貧困戶嚐到了甜頭後,變得越來越懶……


    哪怕他們是在虧錢做,至少也要讓他心裏有個數,


    聽到張晴這話,在場的領導連忙放下了手中的筆,並主動把手機給關機了。


    萬一大宋空通資金斷裂要撤,他也知道市裏有沒有這個能力,墊資兜住這個項目……


    張晴思索了片刻後,最終沉聲說道:“本來按照我秒集團的商業保密條款,是不能向外界公開我們具體營收計劃的。”


    其實雲鶴項目的保密等級,也不是那麽高,


    但至少現場領導的意識和態度,還是讓人感覺非常舒服的……


    公布出來,無非就是讓外界對他們的盈利能力,會有一個大概的評估標準,


    雖然張晴知道這話說出來後,不可能繼續做到保密,


    別說國內的公司了,哪怕直接送一架雲鶴給老美研究,他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仿製出來。


    “但既然李市長提出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適當地,向各位領導披露一下我們的成本和盈利能力……”


    就像是把自己的收入水平,告訴了親朋好友,低了可能別人幸災樂禍,高了又難免眼紅,所以能藏著當然是最好了,藏不住其實也沒啥。


    至於如果是某個地方的吃相難看……


    其實在國家扶貧項目中,經常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那大宋空通肯定不帶猶豫,直接就撤。


    所以就算別的公司再眼紅,也壓根沒用。


    這種巨嬰,這種項目,李恩銘見過很多,


    他不想看到昌督的交通基礎,將來也變成這樣的巨嬰,所以是打心底裏希望,大宋空通是能通過這個項目,真正賺到錢的。


    反正雲鶴的技術,全都掌握在龍騰集團手上,這條技術鏈從電池、電機、飛控、生產線等等,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係。


    這時候如果突然斷奶,或者減少奶量,簡直和殺了他們沒什麽區別。


    本來還有點自我生存能力的,結果這一幫扶,整個人就就廢了。


    但正常來說,應該沒有誰會蠢到把他們給逼走。


    像李市長剛剛就已經明確表態了:他不怕大宋空通賺錢,反而就怕他們不賺錢。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各位領導,我們這個項目並不是慈善項目,我們對一架雲鶴的年營收目標,是每年1200萬元。”


    張晴先是公布了雲鶴項目的營收目標。


    其實本來是700萬一年的,但張晴故意把這個營收目標虛報了點,讓人以為他們的成本更高點,適當降低眼紅值。


    “根據雲鶴的貨運版10噸載重、乘用版30人荷載來計算,滿載營收能力就是30元/km,當然,考慮到不滿載、有兒童半價票之類的情況,可能需要打個折,我們就算20元/km。”


    “這意味著隻要一架雲鶴每年能飛行60萬公裏,每天平均1643公裏,就能達到這個營收目標。”


    “而1643公裏,對於雲鶴的速度來說,其實就是每天5小時左右的運營時間。”


    聽到這裏,李恩銘頓時就放心了。


    張晴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隻要一架雲鶴每天能飛滿5小時,他們就不虧!


    這個創收壓力,確實不算太大。


    如果李恩銘知道,實際上隻要他們每天飛滿3小時,三年就能回本,往後就全是賺……


    不知道他會有何感想。


    當然,這其實都是理想狀態下,實際情況肯定多少會有點出入,但不管怎麽看,這個項目虧錢肯定是不會虧錢的,隻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而且關於飛機能不能坐滿人、拉滿貨的問題,其實也不用有太多的考慮。


    以雲鶴的靈活性,他們能在茫康部署十幾架,甚至上百架雲鶴,也能隻部署一架,


    完全可以根據運輸需求量,來靈活調整。


    運輸需求量大,每個航線就多開通幾班,需求量小,就用一架雲鶴,飛多條航線。


    反正飛一趟,也就是一兩個小時的事。


    測試航線運輸需求量,靈活調整航班時間,也是大宋空通設點試運行的主要目的。


    其實談到這裏,大家對大宋空通公司的這個項目,已經基本了解地差不多了,所有的疑慮和擔憂,都已經得到了解釋。


    而且張晴在最最後,又補充了一句話:“其實雲鶴,和傳統的交通工具並不是有你無他的絕對矛盾關係,兩者其實是完全互補的。”


    “我們不可能開著飛機,去沿途的每個村鎮接上那麽一兩個乘客,所以那種鄉鎮短距離的路線,還是需要傳統的地麵交通工具來規劃,縣城就是個遊客集散中心,至於貨運就更別說了,那種像大型木材之類的物品,飛機也裝不下,所以還是需要互補的。”


    聽完張晴的這段分析,白穎鋒也覺得很有道理,終於徹底放心了。


    於是激動、喜悅、興奮……


    這些情緒在這個時候,才終於開始湧上他們的心頭。


    而且越想越上頭!


    他們都有種強烈的預感,


    臧區的發展,即將因為雲鶴的出現,而插上騰飛的翅膀!


    會議結束後,應張晴的請求,領導們又陪她去茫康客運站進行了實地調研,簡單地了解了一下當地客流量的具體情況。


    茫康客運站非常小,大部分班車都是早上八點就出發了,剩下的就是兩趟中午12點的,


    所以當張晴來到這裏後,整個客運站孤零零地隻停了兩輛大巴車,旅客稀稀拉拉的也沒幾個。


    這讓茫康縣的領導還挺尷尬的,


    好在張晴並沒有介意或者感到失望,她很清楚現在的情況和數據,隻能作為初期試點規劃的參考。


    有了雲鶴,人們的出行意願、貨物的流通量,絕對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這裏很快,就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參觀完茫康客運站後,時間也差不多到飯點了,


    午宴安排在了當地的一家特色菜餐廳,上桌的都是什麽野生菌火鍋、高原魚、燉犛牛肉、藏紅花炒土豆等等。


    地道正宗的高原特色菜肴,吃得大宋空通的眾人大呼過癮。


    因為有市裏麵的領導在,白穎鋒一直沒找到機會,


    到了飯局上,氣氛開始變得沒那麽正式嚴肅後,他終於找到機會,向張晴提了個問題:


    “張總,那個……我想請問一下,你們能提供包機服務嗎?”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星造事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星造事包並收藏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