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足夠反觀自心的能力。我們總以為了解別人比了解自己來得辛苦,其實一個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
我們想想看:用手觸摸得到的臉、鼻子、眼睛,要靠模糊的鏡子所反射出來的影像告訴自己——“你長得就是這個樣子”。如果連自己的外在形貌都需要靠鏡子的反射幫助才能看見,那麽內在無形卻主導我們行為思想的自我意識,或一般人所說的“心”,當然更須反觀照見,才能對變化快速的人性有所理解,進而導向正麵的發展,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快樂、更美好。
對於“心”這個名詞可以有多種解釋。就佛教來說,所謂的心,並非隻是人類擁有,還包括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所有眾生,亦即整個浩瀚宇宙中的有情眾生都有心靈。佛陀在許多佛經中都曾說:“眾生本即佛,然因客塵染,垢淨即真佛。”隻要是六道眾生,都擁有最可貴的佛性,也都有成佛的一天。目前我們無法提升所有眾生的心靈,隻能先從提升人類的心靈境界開始做起。
人心原本應該是良善的,卻被像客塵一樣的障礙(也就是貪、嗔、癡、嫉妒、傲慢等等煩惱)所障蔽。這些煩惱是如何產生的呢?因為我們的主觀意識(也就是心靈)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外境相接觸,而產生種種好與不好的分別。這樣的分別一直循環,再加上自己的執著,使得原本純潔的心開始產生兩種情緒出來:一種是好,一種是壞。好壞的分別,並不是有真實的好壞,而是來自主觀的認定。
就佛教而言,心的狀態不隻一種,簡單地可分為善念、惡念以及無記三種。我們的語言、身體動作,最關鍵的還是心靈,與外在相接觸時,主意識下的判斷,如果是遵照佛陀所教導的十善(或簡單地說,與佛陀所講的“諸惡莫作”,也就是不要傷害到其他任何生命體的想法相互關聯)時,便是“善”念;反之,若是與“惡”相關聯,就稱為“不善”的念,即“惡”念。一般無好壞分別的思維,稱為“無記”。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有可能處在無記的狀態。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準備上班等等例行事務,我們日複一日重複地做,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從來沒有思考過是好或是壞,隻是該做便去做;又或是在沒有特別的目的下,隨意閑聊或做事情的心念,都可以稱之為“無記”。當然,有時心也可能是三種思維兩兩混合或同時存在而造作。
平常我們總認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什麽是善、什麽是惡,但人對心的認識,本身就是矛盾、模糊不清的。當我們實際去尋找“心”時,找不到一個確切的它;可是一旦執著起來,它便主導著我們整個身體、語言。而我們純潔的善念大部分時間都被“自我的執著”所遮掩了,需要長時間用強迫的方式使它從內在散發出來。所以,對於被自我所主導的身口意,如果不時時加以明察,往往會被我執所欺騙。例如,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某種理念是為了他人或其他眾生著想,也符合佛陀的教義,可是因為付諸行動的過程中沒有好好觀照自己的內在,往往變成為了達到自己世俗的私欲而做,造作了不如法的行為而尚不自覺。人心愈往自己的利益發展時,就愈不易行善;心裏愈為他人著想時,超越自我以後,人心的本善就較容易產生出來。但,往往我們的心會產生傷害別人的念頭和行為,這些念頭和行為就是所謂的惡,這也是我們所要提升的地方。對於無記的狀態,我們當然希望讓它成為善的念頭,但重點還是在控製住惡的部分。
你有沒有反省自己:是否已經做到身為一個人該盡的職責?就佛教徒而言,在做一個好的佛教徒之前,要先做一個好人;不能做一個好人,講太多宗教上的大道理也沒用。現代這種佛教徒實在太多了,道理說得很多,反觀自己的時間卻愈來愈少。我們很少有機會反過來觀察自己的生活,到底在做些什麽,自己的心態是否有所改變。身為一個宗教傳播者、社會教育者,或是社會關心者,不管是法師還是老師、教授,也應該重視確確實實地觀察自己。
常常觀察自己的心,就有辦法改變不好的習性,使心靈中沉淪的部分往上提升。仔細觀察後,對我們比較實用的隻能是:我們不喜歡別人怎麽對待我們,就不要這樣去對待別人;我們喜歡別人怎麽對待我們,就這樣去對待別人。有了足夠的愛心,更要有足夠的智慧來付諸行動。很多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除了物質跟學問以外,他們還落實善的教育,絕不隻是愛的教育。要提升人的心靈,必須知道用愛的教育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用善的教育來導正他們,如此,他們才會擁有分辨善惡的能力。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迷茫,在種種人生轉折的選擇點時常會感到無助。對於這些看不清方向的迷途,我們常用逆境來比喻它們。其實要談到迷,原因不在於眼前的抉擇或方向,而是心迷失了本真。我們總是想要得到更多,於是不停地去抓、去尋、去爭。可是心靈的本真就是淳樸無染的。我們一切的努力都是在心靈被垢染的前提下,於是不停地忙呀忙,但是內心本來渴求的平靜也在提醒我們,該放慢腳步了。這種內心矛盾的獨白,是會讓我們有所迷失,也常會問自己,什麽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所以,佛法的智慧就在告訴我們問題的根本在哪裏,生活的一切困境都不是問題,關鍵我們需要讓迷失的內心還原它本來的麵目,讓那層垢染能被清淨,這樣一切外在的忙與不忙,都不會讓我們迷失。
我們想想看:用手觸摸得到的臉、鼻子、眼睛,要靠模糊的鏡子所反射出來的影像告訴自己——“你長得就是這個樣子”。如果連自己的外在形貌都需要靠鏡子的反射幫助才能看見,那麽內在無形卻主導我們行為思想的自我意識,或一般人所說的“心”,當然更須反觀照見,才能對變化快速的人性有所理解,進而導向正麵的發展,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更快樂、更美好。
對於“心”這個名詞可以有多種解釋。就佛教來說,所謂的心,並非隻是人類擁有,還包括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所有眾生,亦即整個浩瀚宇宙中的有情眾生都有心靈。佛陀在許多佛經中都曾說:“眾生本即佛,然因客塵染,垢淨即真佛。”隻要是六道眾生,都擁有最可貴的佛性,也都有成佛的一天。目前我們無法提升所有眾生的心靈,隻能先從提升人類的心靈境界開始做起。
人心原本應該是良善的,卻被像客塵一樣的障礙(也就是貪、嗔、癡、嫉妒、傲慢等等煩惱)所障蔽。這些煩惱是如何產生的呢?因為我們的主觀意識(也就是心靈)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外境相接觸,而產生種種好與不好的分別。這樣的分別一直循環,再加上自己的執著,使得原本純潔的心開始產生兩種情緒出來:一種是好,一種是壞。好壞的分別,並不是有真實的好壞,而是來自主觀的認定。
就佛教而言,心的狀態不隻一種,簡單地可分為善念、惡念以及無記三種。我們的語言、身體動作,最關鍵的還是心靈,與外在相接觸時,主意識下的判斷,如果是遵照佛陀所教導的十善(或簡單地說,與佛陀所講的“諸惡莫作”,也就是不要傷害到其他任何生命體的想法相互關聯)時,便是“善”念;反之,若是與“惡”相關聯,就稱為“不善”的念,即“惡”念。一般無好壞分別的思維,稱為“無記”。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有可能處在無記的狀態。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準備上班等等例行事務,我們日複一日重複地做,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從來沒有思考過是好或是壞,隻是該做便去做;又或是在沒有特別的目的下,隨意閑聊或做事情的心念,都可以稱之為“無記”。當然,有時心也可能是三種思維兩兩混合或同時存在而造作。
平常我們總認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什麽是善、什麽是惡,但人對心的認識,本身就是矛盾、模糊不清的。當我們實際去尋找“心”時,找不到一個確切的它;可是一旦執著起來,它便主導著我們整個身體、語言。而我們純潔的善念大部分時間都被“自我的執著”所遮掩了,需要長時間用強迫的方式使它從內在散發出來。所以,對於被自我所主導的身口意,如果不時時加以明察,往往會被我執所欺騙。例如,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某種理念是為了他人或其他眾生著想,也符合佛陀的教義,可是因為付諸行動的過程中沒有好好觀照自己的內在,往往變成為了達到自己世俗的私欲而做,造作了不如法的行為而尚不自覺。人心愈往自己的利益發展時,就愈不易行善;心裏愈為他人著想時,超越自我以後,人心的本善就較容易產生出來。但,往往我們的心會產生傷害別人的念頭和行為,這些念頭和行為就是所謂的惡,這也是我們所要提升的地方。對於無記的狀態,我們當然希望讓它成為善的念頭,但重點還是在控製住惡的部分。
你有沒有反省自己:是否已經做到身為一個人該盡的職責?就佛教徒而言,在做一個好的佛教徒之前,要先做一個好人;不能做一個好人,講太多宗教上的大道理也沒用。現代這種佛教徒實在太多了,道理說得很多,反觀自己的時間卻愈來愈少。我們很少有機會反過來觀察自己的生活,到底在做些什麽,自己的心態是否有所改變。身為一個宗教傳播者、社會教育者,或是社會關心者,不管是法師還是老師、教授,也應該重視確確實實地觀察自己。
常常觀察自己的心,就有辦法改變不好的習性,使心靈中沉淪的部分往上提升。仔細觀察後,對我們比較實用的隻能是:我們不喜歡別人怎麽對待我們,就不要這樣去對待別人;我們喜歡別人怎麽對待我們,就這樣去對待別人。有了足夠的愛心,更要有足夠的智慧來付諸行動。很多成功的父母教育孩子,除了物質跟學問以外,他們還落實善的教育,絕不隻是愛的教育。要提升人的心靈,必須知道用愛的教育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用善的教育來導正他們,如此,他們才會擁有分辨善惡的能力。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迷茫,在種種人生轉折的選擇點時常會感到無助。對於這些看不清方向的迷途,我們常用逆境來比喻它們。其實要談到迷,原因不在於眼前的抉擇或方向,而是心迷失了本真。我們總是想要得到更多,於是不停地去抓、去尋、去爭。可是心靈的本真就是淳樸無染的。我們一切的努力都是在心靈被垢染的前提下,於是不停地忙呀忙,但是內心本來渴求的平靜也在提醒我們,該放慢腳步了。這種內心矛盾的獨白,是會讓我們有所迷失,也常會問自己,什麽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所以,佛法的智慧就在告訴我們問題的根本在哪裏,生活的一切困境都不是問題,關鍵我們需要讓迷失的內心還原它本來的麵目,讓那層垢染能被清淨,這樣一切外在的忙與不忙,都不會讓我們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