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凡夫俗子,在真實的人生運作中,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在當下做到絕對的善、惡與無記的判斷。純粹地講道理容易懂,隻要有機會聽聞或接觸,漸漸就明白了,但要將理論化為實際行動,的確不是件容易事。佛陀傳講佛法時是要我們聞思而修,修了之後還要行。不斷地聞思修行佛法,才能透徹地剖析、理解並善用我們的人生。
佛法中所講的聞思修,“聞”是指聽聞善、慈悲、智能的佛法;“思”是指不斷思考所聽聞到的佛法,並且使思維能夠堅固;“修”就是觀察自己內在的身口意,讓它維持在善良以及擁有智慧的當下,並延續下去。當我們照著上麵所聞思的佛法,如法地去做,是“行”。我們發了很多願,也為推廣佛法付出很多心力,但到最後做到精疲力竭,就會有退轉的心態,這是因為我們觀察自己內在的機會變少了。如果這部分可以繼續增加,那麽你付出的這一切就會成為你成就的來源。
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要真正提升我們的心靈,靠修行是最快的。佛陀教法中講得最多的是反觀我們自性的部分。反觀自性的機會愈多,就表示我們有真正在實修。實修的機會愈多,我們麵對世間的許多煩惱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來解剖它,因而了解到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善或絕對的惡,善惡的分別往往來自我們內心,所以要把心導正到不傷害別人的狀態。如果你不傷害別人,發心是善的,即使表麵看起來不善,也會導向善果。所以功德的大小,不在於所布施的外在物質大小,或奉獻的多少,而是我們內在發心與虔誠心的大小。這些都是我們現代人學佛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這也是原始佛教教義裏最珍貴、卻離我們愈來愈遠的部分。
現在交通非常發達,往來於不同的地點不是件難事,因此求法不必像古人那麽辛苦,所以“佛法難聞”對現代人而言似乎不太有感受,隻要自己留意,周邊常常有人在宣講佛法。世間所有的福報,隻要它來得容易,我們就比較不會珍惜,這是人常有的毛病。同樣的情形,不難求得的佛法,我們得到了不會珍惜,因為得來太容易了。所以,聽聞到珍貴難聞的佛法,我們要改正習氣,要仔細思考它的含義,並以行動實踐。
很多時候,佛教徒將佛法作為選擇別人、挑剔別人的工具。今天聽了法,自己不依循教理如法實修,卻在明天用來觀察其他人有沒有如實照做。剛開始學佛時比較有虔誠心,對於佛經裏所說的都有心力去做,日子久了,許多道理都聽過,愈來愈麻木,麻木到後來變成“佛油子”,就會用我們外在的行相來混淆我們的內在。尤其學佛愈久的人,常常會跟別人炫耀“我學佛已經二三十年或四十年了”,並將學到的佛法用來和人討論好壞、爭辯對錯。這時候最需要反觀自己,因為如果沒有好好地修行,就會把很多真理扭曲成觀察別人缺點的標準,到最後將佛法當成是個放大鏡用來觀察別人是否做錯。自己缺點一大堆,卻還觀察人家身上有沒有小毛病,自以為是地批評之。
所有的修行都需要思考,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之後還要“行”。你做得到了,別人看到你的舉止行動充滿善念善行,也會願意跟隨你而努力實踐;如果你的脾氣不好、修行很差,所作所為都不如法,然後又每天對別人講道理,別人是聽不進去的。現在有很多這種人,不好好修行,將佛法當成一種學問到處宣揚。不應該是這樣的,應該是自己先做了別人的表率,再將自己的經驗和心得講給別人聽。別人看到你學了佛之後心靈平靜,和善且樂於助人,家庭非常幸福美滿,當然也想跟著你學。否則,你和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關係一團糟,還到處對別人說佛教的教育很好,別人就會想:“如果是這樣,那我還是不要跟著你學比較好。”要保持良好的心靈品質,需要長時間的修行,先往內在解剖自己,才能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幫助。
聽道理比較容易,聽的時候大家都可以感受,好像都懂了。但是,就像《楞嚴經》所言“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雖然道理當下就明白,可是實踐於事上時必須“漸修”。事情須慢慢做,慢慢改,不可能因為我今天晚上講了這些話,你明天就恍然大悟什麽都解決了。離開這個道場以後,你還是你,習氣還是會存在;但是,如果我所講的,你有一點點感受,就可以隨著這些道理修行而漸漸改變自己思維和處事的方式。俗語雲“知之深不如行之切,知一丈不如行一尺”,善思之!
成熟的麥穗都會是低頭的姿態。水看似柔軟無比,卻可以至清,至美。從一勺,至千裏。利人利物,時行時止。這些都是自然萬物的形態,但卻寓意無窮。一個心靈成熟和有智慧的人,他會懂得示弱。這不是妥協或膽怯,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也是一種心態完善的變現,因為懂得容忍,才會一笑了之。我們的修行,不是為了讓已有的習氣更加出彩,而是要被漸漸削弱。煩惱之所以會困擾我們,是因為我們還沒有修行至如水的姿態。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卻可以放置任何一種形態的容器當中,這就是“有容乃大”的境界。如果,我們因為一點點的聞思修而助長了自身的貢高我慢,那我們充其量隻是半瓶子會響的水而已。
佛法中所講的聞思修,“聞”是指聽聞善、慈悲、智能的佛法;“思”是指不斷思考所聽聞到的佛法,並且使思維能夠堅固;“修”就是觀察自己內在的身口意,讓它維持在善良以及擁有智慧的當下,並延續下去。當我們照著上麵所聞思的佛法,如法地去做,是“行”。我們發了很多願,也為推廣佛法付出很多心力,但到最後做到精疲力竭,就會有退轉的心態,這是因為我們觀察自己內在的機會變少了。如果這部分可以繼續增加,那麽你付出的這一切就會成為你成就的來源。
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要真正提升我們的心靈,靠修行是最快的。佛陀教法中講得最多的是反觀我們自性的部分。反觀自性的機會愈多,就表示我們有真正在實修。實修的機會愈多,我們麵對世間的許多煩惱都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來解剖它,因而了解到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善或絕對的惡,善惡的分別往往來自我們內心,所以要把心導正到不傷害別人的狀態。如果你不傷害別人,發心是善的,即使表麵看起來不善,也會導向善果。所以功德的大小,不在於所布施的外在物質大小,或奉獻的多少,而是我們內在發心與虔誠心的大小。這些都是我們現代人學佛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這也是原始佛教教義裏最珍貴、卻離我們愈來愈遠的部分。
現在交通非常發達,往來於不同的地點不是件難事,因此求法不必像古人那麽辛苦,所以“佛法難聞”對現代人而言似乎不太有感受,隻要自己留意,周邊常常有人在宣講佛法。世間所有的福報,隻要它來得容易,我們就比較不會珍惜,這是人常有的毛病。同樣的情形,不難求得的佛法,我們得到了不會珍惜,因為得來太容易了。所以,聽聞到珍貴難聞的佛法,我們要改正習氣,要仔細思考它的含義,並以行動實踐。
很多時候,佛教徒將佛法作為選擇別人、挑剔別人的工具。今天聽了法,自己不依循教理如法實修,卻在明天用來觀察其他人有沒有如實照做。剛開始學佛時比較有虔誠心,對於佛經裏所說的都有心力去做,日子久了,許多道理都聽過,愈來愈麻木,麻木到後來變成“佛油子”,就會用我們外在的行相來混淆我們的內在。尤其學佛愈久的人,常常會跟別人炫耀“我學佛已經二三十年或四十年了”,並將學到的佛法用來和人討論好壞、爭辯對錯。這時候最需要反觀自己,因為如果沒有好好地修行,就會把很多真理扭曲成觀察別人缺點的標準,到最後將佛法當成是個放大鏡用來觀察別人是否做錯。自己缺點一大堆,卻還觀察人家身上有沒有小毛病,自以為是地批評之。
所有的修行都需要思考,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之後還要“行”。你做得到了,別人看到你的舉止行動充滿善念善行,也會願意跟隨你而努力實踐;如果你的脾氣不好、修行很差,所作所為都不如法,然後又每天對別人講道理,別人是聽不進去的。現在有很多這種人,不好好修行,將佛法當成一種學問到處宣揚。不應該是這樣的,應該是自己先做了別人的表率,再將自己的經驗和心得講給別人聽。別人看到你學了佛之後心靈平靜,和善且樂於助人,家庭非常幸福美滿,當然也想跟著你學。否則,你和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關係一團糟,還到處對別人說佛教的教育很好,別人就會想:“如果是這樣,那我還是不要跟著你學比較好。”要保持良好的心靈品質,需要長時間的修行,先往內在解剖自己,才能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幫助。
聽道理比較容易,聽的時候大家都可以感受,好像都懂了。但是,就像《楞嚴經》所言“理可頓悟,事須漸修”,雖然道理當下就明白,可是實踐於事上時必須“漸修”。事情須慢慢做,慢慢改,不可能因為我今天晚上講了這些話,你明天就恍然大悟什麽都解決了。離開這個道場以後,你還是你,習氣還是會存在;但是,如果我所講的,你有一點點感受,就可以隨著這些道理修行而漸漸改變自己思維和處事的方式。俗語雲“知之深不如行之切,知一丈不如行一尺”,善思之!
成熟的麥穗都會是低頭的姿態。水看似柔軟無比,卻可以至清,至美。從一勺,至千裏。利人利物,時行時止。這些都是自然萬物的形態,但卻寓意無窮。一個心靈成熟和有智慧的人,他會懂得示弱。這不是妥協或膽怯,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也是一種心態完善的變現,因為懂得容忍,才會一笑了之。我們的修行,不是為了讓已有的習氣更加出彩,而是要被漸漸削弱。煩惱之所以會困擾我們,是因為我們還沒有修行至如水的姿態。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卻可以放置任何一種形態的容器當中,這就是“有容乃大”的境界。如果,我們因為一點點的聞思修而助長了自身的貢高我慢,那我們充其量隻是半瓶子會響的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