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此行目的並非是為了巡看雲州諸事,接見屬官也就隻走了個過場,不過因為其中一人,這時也說得上是她故舊了,於是特意留下來交談。


    正是羅厚羅九郎,如今職位雖是雲州轄下新複縣尉,卻還兼管一州農事,雖不經科舉入仕,卻能盡情發揮所長,羅少府如今可是如魚得水,說起話來越發喋喋不休,到後來,竟然索要筆墨,當場便要將他新近發明的農具畫給晉王妃見識。


    十一娘雖然並不精通稼穡,也沒有挫敗羅厚的積極性,饒有興趣真讓準備筆墨紙硯,站在一邊,看著那些她其實壓根不知有何用途的農具,極為認真地傾聽羅厚侃侃而談。


    王遠致這時又再跟著伯父進入後宅,暗暗留心晉王妃,聽她竟然問出一些極為外行的話,一貫有些驕傲的羅少府竟然知無不言,一點沒有顯現出不耐煩來,王遠致暗中稱奇,也悄悄頷首,王妃並不是敷衍而已,看來的確關心稼穡之事,又沒有不懂裝懂——這一點就連伯父都不能免俗,有時雖根本聽不明白羅少府的用意,又不願顯示出來,是以用“甚好”掩示,完全交付給羅少府處辦,如此表明信重,羅少府卻心有戚戚,雖並不明顯,他卻仍然看得出來這位對伯父的疏遠。


    偏偏對晉王妃卻心悅誠服!


    王遠致不由嚐試著與羅少府換身處境,倒也厘清了其中道理。


    羅少府是希望他的才幹真正得到賞識,棱角又完全沒有被所謂的官場規則打磨過,懷抱赤子之心,然而伯父有些言行,始終難免官僚作風,晉王妃雖說未必就是真坦率,但顯然卻比伯父更加懂得如何迎合人心,當然,伯父大約覺得他沒有必要迎合羅少府,晉王妃卻是真正重視這位農事奇才。


    他看向王妃的目光,不知不覺更多幾分度測,漸漸停留得久了些,又忽視意識到王妃竟然不曾察覺,王遠致輕輕一動眉梢:就敏銳而言,王妃差晉王殿下似乎甚多呀。


    一場談話下來,王績甚至都有些坐不住了,十一娘才笑著阻止羅厚的長篇大論:“我這回來,原就打算在雲州盤桓略長,必定也會特意空出幾日,去郊縣巡看,自是要九郎你這位內行陪同,今日公務先就談到這裏。”


    羅厚雖說有些談興未盡的模樣,卻也懂得適可而知,因聽王刺史留客,他連忙站起身來告罪:“內子恰逢臨產,雖有家人服侍,某難免牽掛,請恕不能陪同飲宴。”


    說完話也不待王績反應,作了個揖便告辭而去,十一娘留意王績的反應,雖見他似乎有些難堪,更多的卻是無可奈何,訕然一笑說道:“羅九郎這性情,並不適合現今官場,不過的確富有才幹不說,品性也無可挑剔,今後造化我也不能判斷,不過眼下在雲州,隻要我還是他上官,便不會因為這些小節打壓刁難。”


    十一娘笑道:“世父大度寬仁,又慧眼識珠,確為羅少府之幸,我也知道羅少府不耐圓滑,卻未曾告誡過他流於世俗,隻因在我看來,官場規則也不是完全不能變通,正如世間之事,誰能保證一塵不變?”


    王績將這話當作晉王妃的恭維,一笑而過,王遠致卻再度看來兩道探究的目光,這次他沒有克意掩藏,故而竟與十一娘遇個正準,他仍然維持探究,十一娘似乎也不以為意,隻忽然話鋒一轉:“這回前來雲州,其實不是專為看察事務,實則因為還是舊歲之時,便發生一件蹊蹺事,察了許久,方捕捉到蛛絲馬跡。”


    便將曲豐兒事件大致一說,當然隱去了賀燁參與其中並起到關鍵作用的推斷,倒是絕大多數均為實情。


    ——王績既得太後授令為雲州刺史,自然也是領奉密令,明白需要配合十一娘鏟除雲州王之計,王進穀不奉朝廷調令,雖說還論不上謀逆大罪,但擁兵自重的企圖已然昭然若揭,韋太後作為執政者,奪其兵權並非有違德義,王績這樣的臣子當然不會反對有利君國穩定的令旨,十一娘自然也不需隱瞞早在雲州布下耳目的事實。


    但她說這話時由淺入深,緩緩推進,卻當把前因後果交待清楚之時,王績依然沒有讓侄兒王遠致避退的示意,十一娘當然明白王績的意思,儼然是極度信任以及器重這位少年及第,剛剛才滿冠歲的侄子。


    十一娘不僅格外留意起王遠致來。


    往往對子侄的培養,均以家主意見眼光為重,尤其王績與王遠致並非父子,甚至連他都稱不上京兆王的決策之人,不大可能因為這幾年跟隨輔助,便對王遠致另眼相看到如此地步,也就是說,是靈沼公王淮準,特別看重王遠致,甚至超過了長房宗孫!


    因為憑王績的閱曆,不可能不知十一娘接下來的話關係禁秘,王遠致如今並無授職,按理,是不應旁聽耳聞的。


    但關於鏟除雲州王,雖說太後並沒讓政事堂協商議定,但也不算什麽見不得光的詭密,之所以隱瞞,是擔心萬一泄露,隻怕就會將王進穀幹脆逼反了。


    然而王遠致顯然不會泄密,所以王績既然沒讓他避退,十一娘倒也聽之任之。


    “四年晃眼過去,雲州城如今已經初具規模,再兼潘遼聯軍眼看鋒勢不再,隻怕王知禮越發蠢蠢欲動,我是擔心,他會為了權位之爭激發軍中生變,導致募兵無辜喪命,故而才來雲州,務必阻止王知禮陰謀。”


    王績聽完十一娘的分析,這時也嚇出一身冷汗來。


    雲州不比京城,甚至不比太原、朔州,王進穀部下,早便不遵大周軍法,那些都督部親軍,完全可以在城中自由行動,若真要挑生事故欺殺募軍,他這個隻有治政之權的刺史可是防不勝防,甚至事後也根本難以追究凶犯罪責!


    王績擔心的不僅僅是被朝廷追問放縱行凶之罪,更加後怕的是萬一事情鬧大,親軍與募兵因而嘩變,豈不是給予潘博進攻雲州的絕佳機會,雲州若然失守,他必定是萬死難贖其罪。


    “是,此等陰謀必須阻止!”王績不由拍案而怒,這當然不是衝著晉王妃,相信王知禮倘若這時在他跟前,王績一定會抄起膝案直接將此人砸死。


    “刺死王知禮不難,但卻很可能會影響大計,甚至徹底將王進穀逼反!”王遠致反倒比王績沉著,提出疑慮。


    “我並沒想過刺死王進禮。”十一娘輕笑。


    王遠致不由深深蹙起眉頭:“可消極防範,實在難以杜絕事態惡化。”


    “雲州官員不能幹涉軍務,縱然要防,也根本是防不勝防,但有一人,隻要他先洞悉王知禮詭計,至少能夠杜絕無辜喪命,以及嘩變發生。”十一娘道。


    這一回,伯侄二人竟然是異口同聲:“王妃所稱者,難道是王橫始?”


    十一娘頷首:“正是王橫始。”


    王知禮與王進穀其餘子侄不同,並沒有領軍,所以他能策動的親軍相當有限,王橫始必然對王知禮的勢力範圍了如指掌,隻要他有所防範,便能針對性的杜絕事態惡化,當然要比王績作用更大。


    “王妃此計雖妙,卻仍有一個難點。”又是王遠致率先厘清頭緒:“要是王知禮真能爭取親軍領將擁戴,那麽雲州王內部便會產生分裂,更加有利於連根拔除,可要是王橫始挫損王知禮,王知節可就完全沒有了競爭力。”


    這樣一來,除非朝廷下令大軍征滅,否則幾乎不可能將雲州王鏟除,然而短期之內,韋太後根本不可能顧得上雲州,但她甚有可能怪罪晉王妃與王績辦事不利。


    “我對王橫始,要比十四郎更加了解幾分,此人雖說武勇,若論陰謀詭計,到底不如王知禮,因而我計劃是,雖告訴他王知禮陰謀,卻也有所保留,隻要王橫始幾番阻止親軍生事,偏袒募軍,王知禮那計劃也算達成,並不一定非要死人,抑或嘩變。”晉王妃一如既往的胸有成竹:“並我有兩個人,打算安插在王橫始部下,此二人會有意接交募軍。”


    王績聽到這裏,簡直便已心驚膽跳:“王妃是決意要對雲州王下手了?”


    “那是當然,王知禮既然已經摁捺不住,我們也應該有所準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望族權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刹時紅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刹時紅瘦並收藏望族權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