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王統治天下的根基,其中之一便是緹騎四處,暗探遍布。
在那數百名的生員聚集在皇城根下請陛見之時,弘治皇帝人雖未露麵,但已是派人前去徹查此事。
身為帝王,他很快便聯想到了這是一場有預謀,有人指使的政治事件。
有人想借這所謂天下生員之口,所謂天下士子之心的輿情,來攻訐新政,矛頭明指著夏源,但暗指的,卻是他這個皇帝。
國朝迄今一百四十年,何時有過生員士子聚集皇城門下請陛見之事。
如今驟然出現此事,若說這後頭沒人指使,他第一個不信。
此時,一封封相關的探報已是擺在了禦案之上。
不過區區半天功夫,這幫讀書人的籍貫,曾與何人來往,又和朝中哪位官員來往密切,等等一切相關訊息自是還未查清,但卻是將他們今日的行徑查的一清二楚,說了哪些話,喝了幾杯茶,用了什麽糕點.
乾清宮的暖閣之內,弘治皇帝一個人站在禦案邊,翻看著這些訊息。
紙上的一行行文字,無論怎麽看,都像是一場意外,一場在茶樓大肆談論國政,有人振臂一呼提議去請陛見,然後群情激憤,紛紛響應的意外事件。
盡管如此,朱佑樘的臉依舊沉著,看不出喜怒,這場看似的意外會不會是一場作秀,那名叫周禮誠的煽動者,背後又站著何人。
他的目光深邃,一時間想到了很多。
“皇爺,夏詹事覲見。”
暖閣外傳來值守太監的聲音。
“宣進來。”
很快,夏源就來到了暖閣,剛想見禮,弘治皇帝便道:“免了吧,自己找地方坐。”
夏源也沒客氣,在暖閣內環顧一圈,最後端了個小錦墩往上一坐,弘治皇帝撂下那些奏報,在錦榻上坐下,目光看著他,頓了幾頓才問道:“朕聽聞你最近在忙活著種什麽番薯?”
“是。”
“朕還聽聞,你種的這什麽番薯能畝產千斤?”
“不是畝產千斤,是畝產四五千斤。”
“噢。”
弘治皇帝噢了一聲,這段時間總聽那個太子嚷嚷著師傅瘋了,如今一看,這是真瘋了。
這世上哪有能畝產四五千斤的神物,便是做夢都夢不到這種情況。
頓了頓,他那張沉著的臉上有了慈容,擠出笑容道:“你能躬耕於農事,朕倒是欣慰的緊,畢竟國朝以農為本嘛。但這畝產四五千斤,嗯.還是莫要再提,往後也別出去與人說道。”
聽到這話,夏源就知道皇上這是不信,但他也沒去爭論,隻是道:“臣也沒同旁人講過,就是和太子說了。”
弘治皇帝嗯了一聲,稍稍的沉默過後,這才問起了正事,
“皇城下的那數百名請陛見的讀書人,你適才與他們接觸過,你覺得他們可像是背後有人指使?”
“沒有查清之前,臣不敢妄自下結論,但臣建議就按照有預謀,有人指使去處理此事。”
朱佑樘表情陡然一變,明顯是會錯了意,旋即深吸一口長氣,盡量坦然的道:“你覺得這背後有預謀,有人指使?”
“不是臣覺得,而是臣建議就按著有預謀,有人指使去徹查,不管有沒有,都按著這個去查處,就算沒有,也這樣去查。”
這話就讓弘治皇帝聽不大懂了,眉頭也皺了起來,這怎麽聽著像是唯恐天下不亂,“你這話何意?”
“臣覺得時機到了。”
“什麽時機?”
“變法的時機。”
聽到變法二字,弘治皇帝眸子倏然就變的鋒銳起來,下意識在暖閣裏環顧,見沒有旁人,這才舒緩下來,但仍是壓低聲音道:“你且仔細說來。”
“臣覺得可用此事引起風波,趁著朝中一應官員自顧不暇,將那數百犯官放出來,然後開始推動攤丁入畝。”
“.”
弘治皇帝這下明白了意思,但卻是久久不語,良久才問道:“若這般行事,是否太過激進冒失?”
“是有些激進,但以此事做筏子,可將變法的阻力降到最低,甚至可以暢通無阻的推行下去。”
朱佑樘又不言語了,他在權衡,若是這場風波一旦開啟,那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動蕩,屆時朝中人人自危,人人自顧不暇,若要推動一件變法之事,當是能推動下去的。
但這般劍走偏鋒,朱佑樘素來性子穩重,對這種劍走偏鋒之事向來就有所不喜。
可這確實是一個機會,一個不用與朝臣爭鬥,便能推行此事的機會。
反複沉吟半天,他問道:“以你的意思,是以此事要挾朝臣,讓他們作出讓步,還是渾水摸魚?”
“這個要看陛下抉擇,臣無法說。”
又是片刻的沉默,弘治皇帝這才仿佛是下了定計,徐徐說道:“那便以此事要挾,如此也便於隨時結束這場動蕩。”
見弘治皇帝選了前者,夏源意外的同時,又不覺得意外,若是選了後者,恐怕才不符合弘治皇帝寬和穩重的性子。
“陛下,若如此做,恐怕有損陛下的聲名。”
聞言,朱佑樘卻是笑了,是那種有些說不出的笑,“都要變法了,還在乎聲名?”
夏源也笑了,是那種坦然的笑,“陛下看得這般開,倒是臣著相了。”
笑了一陣,弘治皇帝斂住笑意,問道:“如何行事?”
“陛下,若要掀起風波,那便一定要快,若是慢了,效果恐怕會大打折扣,最好現在就召內閣六部九卿來乾清宮議事,而且還要麻煩陛下演一出戲。”
“演戲?”
“對,演戲,一出演給群臣看的戲。”
弘治皇帝眼中精芒一閃,大抵明白了這是場什麽戲,但仍是問道:“什麽戲目?”
“臣不大會起名,如果陛下非要讓臣取個名字,那就叫君王之怒吧。”
“你果然不會起名,依朕之見,不如叫怒斥夏源如何?”
夏源表情一滯,“陛下.”
“朕扮相出場,你還想躲在後頭看戲?”
“那陛下要不怒斥簫公公吧。”
“蕭伴伴自是也得參與進來,與你一同接受朕的怒斥,如此,這戲才能鋪開。”
簫敬站在暖閣門口聽得心裏惴惴的跳,恨不能把耳朵堵上求個清淨,見還有自個兒的戲份,心下一突,忙跪下來道:“皇爺,奴婢不大會演戲,萬一誤了皇爺的大事.”
“少在那兒裝模作樣,去,敲景陽鍾,召內閣六部前來議事!”
(本章完)
在那數百名的生員聚集在皇城根下請陛見之時,弘治皇帝人雖未露麵,但已是派人前去徹查此事。
身為帝王,他很快便聯想到了這是一場有預謀,有人指使的政治事件。
有人想借這所謂天下生員之口,所謂天下士子之心的輿情,來攻訐新政,矛頭明指著夏源,但暗指的,卻是他這個皇帝。
國朝迄今一百四十年,何時有過生員士子聚集皇城門下請陛見之事。
如今驟然出現此事,若說這後頭沒人指使,他第一個不信。
此時,一封封相關的探報已是擺在了禦案之上。
不過區區半天功夫,這幫讀書人的籍貫,曾與何人來往,又和朝中哪位官員來往密切,等等一切相關訊息自是還未查清,但卻是將他們今日的行徑查的一清二楚,說了哪些話,喝了幾杯茶,用了什麽糕點.
乾清宮的暖閣之內,弘治皇帝一個人站在禦案邊,翻看著這些訊息。
紙上的一行行文字,無論怎麽看,都像是一場意外,一場在茶樓大肆談論國政,有人振臂一呼提議去請陛見,然後群情激憤,紛紛響應的意外事件。
盡管如此,朱佑樘的臉依舊沉著,看不出喜怒,這場看似的意外會不會是一場作秀,那名叫周禮誠的煽動者,背後又站著何人。
他的目光深邃,一時間想到了很多。
“皇爺,夏詹事覲見。”
暖閣外傳來值守太監的聲音。
“宣進來。”
很快,夏源就來到了暖閣,剛想見禮,弘治皇帝便道:“免了吧,自己找地方坐。”
夏源也沒客氣,在暖閣內環顧一圈,最後端了個小錦墩往上一坐,弘治皇帝撂下那些奏報,在錦榻上坐下,目光看著他,頓了幾頓才問道:“朕聽聞你最近在忙活著種什麽番薯?”
“是。”
“朕還聽聞,你種的這什麽番薯能畝產千斤?”
“不是畝產千斤,是畝產四五千斤。”
“噢。”
弘治皇帝噢了一聲,這段時間總聽那個太子嚷嚷著師傅瘋了,如今一看,這是真瘋了。
這世上哪有能畝產四五千斤的神物,便是做夢都夢不到這種情況。
頓了頓,他那張沉著的臉上有了慈容,擠出笑容道:“你能躬耕於農事,朕倒是欣慰的緊,畢竟國朝以農為本嘛。但這畝產四五千斤,嗯.還是莫要再提,往後也別出去與人說道。”
聽到這話,夏源就知道皇上這是不信,但他也沒去爭論,隻是道:“臣也沒同旁人講過,就是和太子說了。”
弘治皇帝嗯了一聲,稍稍的沉默過後,這才問起了正事,
“皇城下的那數百名請陛見的讀書人,你適才與他們接觸過,你覺得他們可像是背後有人指使?”
“沒有查清之前,臣不敢妄自下結論,但臣建議就按照有預謀,有人指使去處理此事。”
朱佑樘表情陡然一變,明顯是會錯了意,旋即深吸一口長氣,盡量坦然的道:“你覺得這背後有預謀,有人指使?”
“不是臣覺得,而是臣建議就按著有預謀,有人指使去徹查,不管有沒有,都按著這個去查處,就算沒有,也這樣去查。”
這話就讓弘治皇帝聽不大懂了,眉頭也皺了起來,這怎麽聽著像是唯恐天下不亂,“你這話何意?”
“臣覺得時機到了。”
“什麽時機?”
“變法的時機。”
聽到變法二字,弘治皇帝眸子倏然就變的鋒銳起來,下意識在暖閣裏環顧,見沒有旁人,這才舒緩下來,但仍是壓低聲音道:“你且仔細說來。”
“臣覺得可用此事引起風波,趁著朝中一應官員自顧不暇,將那數百犯官放出來,然後開始推動攤丁入畝。”
“.”
弘治皇帝這下明白了意思,但卻是久久不語,良久才問道:“若這般行事,是否太過激進冒失?”
“是有些激進,但以此事做筏子,可將變法的阻力降到最低,甚至可以暢通無阻的推行下去。”
朱佑樘又不言語了,他在權衡,若是這場風波一旦開啟,那將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動蕩,屆時朝中人人自危,人人自顧不暇,若要推動一件變法之事,當是能推動下去的。
但這般劍走偏鋒,朱佑樘素來性子穩重,對這種劍走偏鋒之事向來就有所不喜。
可這確實是一個機會,一個不用與朝臣爭鬥,便能推行此事的機會。
反複沉吟半天,他問道:“以你的意思,是以此事要挾朝臣,讓他們作出讓步,還是渾水摸魚?”
“這個要看陛下抉擇,臣無法說。”
又是片刻的沉默,弘治皇帝這才仿佛是下了定計,徐徐說道:“那便以此事要挾,如此也便於隨時結束這場動蕩。”
見弘治皇帝選了前者,夏源意外的同時,又不覺得意外,若是選了後者,恐怕才不符合弘治皇帝寬和穩重的性子。
“陛下,若如此做,恐怕有損陛下的聲名。”
聞言,朱佑樘卻是笑了,是那種有些說不出的笑,“都要變法了,還在乎聲名?”
夏源也笑了,是那種坦然的笑,“陛下看得這般開,倒是臣著相了。”
笑了一陣,弘治皇帝斂住笑意,問道:“如何行事?”
“陛下,若要掀起風波,那便一定要快,若是慢了,效果恐怕會大打折扣,最好現在就召內閣六部九卿來乾清宮議事,而且還要麻煩陛下演一出戲。”
“演戲?”
“對,演戲,一出演給群臣看的戲。”
弘治皇帝眼中精芒一閃,大抵明白了這是場什麽戲,但仍是問道:“什麽戲目?”
“臣不大會起名,如果陛下非要讓臣取個名字,那就叫君王之怒吧。”
“你果然不會起名,依朕之見,不如叫怒斥夏源如何?”
夏源表情一滯,“陛下.”
“朕扮相出場,你還想躲在後頭看戲?”
“那陛下要不怒斥簫公公吧。”
“蕭伴伴自是也得參與進來,與你一同接受朕的怒斥,如此,這戲才能鋪開。”
簫敬站在暖閣門口聽得心裏惴惴的跳,恨不能把耳朵堵上求個清淨,見還有自個兒的戲份,心下一突,忙跪下來道:“皇爺,奴婢不大會演戲,萬一誤了皇爺的大事.”
“少在那兒裝模作樣,去,敲景陽鍾,召內閣六部前來議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