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回鶻的使節團,很快驚動了朱銘,因為裏麵藏著耶律大石的使者!


    這位使者為了保密,一路上都沒亮出身份,到了東京才通知鴻臚寺官員。


    遼國雖然已經滅亡,但漠北還沒納入金國統治。包括後世新疆的阿勒泰地區,與漠北共同組成遼國的西北路招討司,這些地方依舊還維持著遼國的行政係統。


    一度名存實亡,各部已經有獨立傾向。


    是耶律大石率領二百鐵騎,用武力威懾那些部族不敢輕舉妄動,並通過複興遼國的大義獲得統治地位。


    他這幾年都在串聯各部,實在不聽話的,就直接派兵去打。


    今年剛擺平阿勒泰地區的粘八葛部(乃蠻部前身),順便南下聯絡高昌回鶻,聽說高昌回鶻要出使大明,便悄悄的一並隨使節團而來。


    朱銘首先接見高昌回鶻使者,聽完敘述之後問道:“也就是說,耶律大石剛與高昌建立邦交?”


    高昌回鶻使節團首領叫策徹,即佛教裏的“持戒”之意,他回答說:“我國之前一直是大遼屬國,耶律大石自稱遼國正統,勒令我國繼續宣誓臣服。”


    朱銘點頭說:“遼國與中國為兄弟之邦,高昌臣服於遼國也不算背叛。”


    策徹表忠心道:“我國雖臣服於遼,卻是心係中國。之前與大宋曾約為甥舅,如今大明取代大宋,請太子繼續讓高昌做中國的外甥。”


    朱銘說道:“吾當稟明陛下,正式冊立高昌國王。”


    “多謝太子殿下!”策徹大喜。


    高昌占據著哈密和吐魯番,這全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可謂懷璧其罪。


    他們隻能到處找爸爸,之前的遼國是爸爸,而大宋又是舅舅,後來幹脆把耶律大石也當爸爸。


    可以先冊封高昌國王,等今後滅了西夏,打通河西走廊,再派兵進駐高昌國。


    國王若是識相,可以保留王位,但軍權必須剝奪,具體模式類似蒙古統治大理——大理國王仍在,同時軍政大權歸於蒙古。


    策徹退下之後,黃頭回鶻的使者又被帶進來。


    黃頭回鶻有許多部落,而且缺乏威望足夠的大首領。


    他們遊牧於青海北部、甘肅西南部和新疆東南部,名義上隸屬大宋隴右都護府。平時向大宋朝貢一些特產,也吃些絲綢之路的殘羹剩飯,如果遭受西夏武力威逼,就會請求大宋出兵幫忙。


    而大宋若從河湟進攻西夏,也會讓黃頭回鶻發兵,在西夏的西南部邊界襲擾(主要是搞劫掠)。


    一番交流之後,朱銘允諾冊封。


    大明將在黃頭回鶻各部當中,冊封三位大將軍,其餘部落首領皆為將軍。


    北宋的隴右都護府已經撤銷了,等今後攻略青藏才會複設,黃頭回鶻屬於極為重要的帶路力量。


    朱銘詢問道:“西夏之西乃高昌,高昌之西又是哪國?”


    一個黃頭回鶻使者說:“高昌之西,乃是黑汗國,所信之教為大食教。”


    朱銘點頭沉思,跟記憶中的喀喇汗國對應起來。


    此時的喀喇汗國,已分為東西兩部,後來耶律大石西征,主要征討的便是東喀喇汗國。


    東喀喇汗國吞並於闐之後,還在繼續冒充於闐進貢,在官方文書裏稱宋朝皇帝為“漢家阿舅大官家”。


    西域一堆政權跑來中國認舅舅,起因是唐朝皇帝下嫁公主。


    當時是把公主嫁給回鶻,這導致唐末五代以來,西域政權都在爭奪回鶻正統。


    就連從西邊殺來的喀喇汗國,也入鄉隨俗爭奪回鶻法統,搶著給中國皇帝做外甥。


    而且還有些道理,因為喀喇汗國就是西遷回鶻建立的。


    法統這個玩意兒,說起來雖然比較虛,用起來卻是極為順手。它可以提高統治的穩定度,確立統治者的正統性,增加國內反叛者的造反難度。


    ……


    耶律大石派來的使者,叫做蕭斡裏剌!


    此人出身遼國後族蕭氏,曾擔任奚六部大王。被金人俘虜關押,成功逃跑之後,一直跟在耶律大石身邊。


    蕭斡裏剌拜見寒暄幾句,就開門見山道:“聽說金兵南下,在河北扶立宋室偽帝。金國跟大明是仇敵,跟我們大遼也是仇敵,我家大汗願與大明結盟,兩國約為兄弟之邦,等來年就去南北夾擊金國!”


    朱銘問道:“貴主有多少軍隊?”


    蕭斡裏剌說:“大汗有精兵十萬!”


    朱銘笑道:“若真有精兵十萬,恐怕早就去跟金國作戰了。”


    蕭斡裏剌說:“雖沒有十萬,六萬精兵肯定有的。”


    朱銘說道:“回去告訴耶律大石,他有多少兵,我知道得很清楚,不必虛張聲勢來欺騙。大明與金國,明年必有一戰,到時候他可以發兵側擊金國。”


    “太子殿下果然是爽快人!”蕭斡裏剌大喜。


    此時的耶律大石,還沒有想過要西征,他一直在整合遼國殘餘勢力,想要帶兵從漠北殺回去。


    兩年前,耶律大石還聯絡西夏,讓西夏去攻打金國的山西北部地盤。誰知西夏轉頭就把他賣了,直接向金國稱臣納貢。


    什麽“耶律大石二百鐵騎征服中亞”,純屬他娘的瞎扯淡。


    如今耶律大石的駐地在可敦城,即烏蘭巴托附近。


    他已經統治漠北兩三年,收編遼國的漠北邊防軍,直接控製的部隊就有一萬多。現在又強迫阿勒泰的粘八葛部歸順,還勒令高昌回鶻臣服,讓高昌回鶻牽製二五仔西夏。


    真打起仗來,耶律大石很可能直接拉出兩三萬騎兵!


    蕭斡裏剌說:“大汗已交好白韃靼,白韃靼不再賣馬給金國。其餘諸部,同樣與大汗有來往,太子殿下盡管與金國開戰,大汗必能在北邊牽製金國二十萬兵馬!”


    “那就預祝明遼兩國旗開得勝!”朱銘笑著說。


    白韃靼即汪古部,在耶律大石的策反下,公然選擇與金國決裂。雖然名義上還臣服金國,但拒絕為金國提供戰馬及士兵。


    與此同時,耶律大石正在策劃出兵,奪取金國在漠北的地盤。


    正是因為耶律大石的各種動作,導致金國今年沒有大舉南下。金人意識到大明不是弱宋,不可能一鼓作氣拿下,耶律大石又在四處串聯,金國必須先消化鞏固遼國故地。


    不消化地盤會是什麽後果?


    當耶律大石攻占金國北方二營時,金國下令發兵征討,結果漠南諸部首領完全不配合!


    這導致金國精銳出發之後,沿途無法有效補給,也沒法征召草原諸部作戰。金國轟轟烈烈搞北伐,走到半路上隻能撤軍,完全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


    蕭斡裏剌問道:“聽聞大明斬俘西夏十餘萬,可否一觀大明之軍威?”


    “可以。”朱銘微笑道。


    遼國使者提出此事,是想觀察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他們實在被宋軍給搞怕了。


    朱銘把白勝叫來,讓他帶遼國使者去城外軍營,並召集士兵讓使者好生看看。


    三千重甲侍衛,一千被王淵帶去淮南,如今屯駐在江陵與鍾相對峙。剩下兩千,輪值守衛皇城。


    展現在蕭斡裏剌麵前的,隻有五百重甲侍衛,由古三負責統領。


    這些士兵已經不用狼銑、鏜鈀,而是清一色的鐵錐破甲步戰長槍。腰上還有一隻鐵骨朵,僅兩三斤重,用於貼身肉搏。


    古三親自喊著口令,五百重甲士兵如臂使指,前進後退轉向出槍整齊劃一。甚至還排成疊陣,演練波浪式進攻,以及交錯掩護後撤。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蕭斡裏剌這位西遼開國第一功臣,很快就明白那些重甲侍衛戰鬥力爆棚。他忍不住問:“此等戰士,貴國還有多少?”


    古三早就接到命令,誇大說道:“如此強兵不易操練,現在還隻有八千人。南方並未平定,其中五千被派去了南邊戰場,剩下的都留在東京拱衛皇城。”


    “八千人也不算少了,”蕭斡裏剌又問道,“除此之外,貴國還有強軍嗎?”


    古三又讓三千練習鴛鴦陣的過來:“這樣的軍隊,我大明有十餘萬人。”


    眼前的三千人,沒有穿步戰重甲,但其甲胄也不容小覷。


    皆著劄甲,戴有頭盔,全套盔甲約28斤重,已經快要摸到重甲的門檻了。


    古三同樣在吹牛逼,全部換裝此等甲胄的鴛鴦陣部隊,其實也就三四萬人而已。還有許多部隊穿著輕甲,正在慢慢等待換裝,目前能做到的隻是完全淘汰了紙甲。


    校場裏故意設置了崎嶇地形,甚至用木板豎起來模仿巷道。


    隻見那三千士卒分為兩隊,其中一千人站在小土丘上,於崎嶇地形結陣戰鬥。另外兩千人使用傳統武器,兩邊包圍夾攻,卻始終攻不破鴛鴦陣。


    繼而又在木板做的巷道裏,以小隊為單位結陣戰鬥。


    蕭斡裏剌驚歎道:“如此陣法,在開闊戰場無甚大用,卻可在山間、城內所向披靡!”


    古三又說:“我大明還有三萬多騎兵,被派去跟西夏、金國作戰。”


    蕭斡裏剌感慨道:“難怪明國可以擊敗宋國,又大勝西夏,還逼得金國撤兵。等我回到可敦城,必然稟明大汗。待遼國收複失地,就效仿當年的遼宋之盟,兩國永世結為兄弟之好。”


    古三說道:“太子有言,大明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此為‘大明三不’。遼國想要歲幣,那是不可能的。”


    “歲幣自然要作廢。”蕭斡裏剌嘿嘿笑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穿越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梓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梓鈞並收藏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