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與使命:做新時代追夢人 作者:東方治主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作出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強調主題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忠誠幹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鬥。當前我們正走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夢想,就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一、初心和使命的內涵
全麵正確把握初心和使命的內涵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基礎性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同時還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內涵不局限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而是有著更寬廣的世界胸懷和更豐富的時代內涵。這個內涵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主旨講話中提出的“三個為”,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
1.初心不改: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是一個莊嚴的承諾,是一切共產主義者的初心。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之心。黨的十九大報告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表達了這一初心,同時指出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為人民謀幸福的時代內涵是什麽?所謂幸福就是需求得到滿足,人民幸福就體現在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得到滿足。理解新時代為人民謀幸福的理論內涵關鍵要把握三個要點:一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元化的、多層次的。新時代人民群眾已經不滿足於低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而是有著更高質量、更為多元的需求。滿足這些多元化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二是幸福的主體是全體人民。“獨行快,眾行遠”,這是一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時代,幸福的主體一定是全體人民,這既是我們初心的內在要求,也是檢驗初心的實踐標準。三是為人民謀幸福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其中“盡力”講的是態度,彰顯了初心、決心與氣魄,“量力”講的是科學,要求實踐中要尊重現實、尊重規律。二者關係密切,缺一不可。
2.使命擔當:為中華民族謀複興
中國近代以來的曆史就是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曆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義無反顧地將實現這一夢想作為自己的曆史使命,並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曆經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奮戰實現了“站起來”的奮鬥目標、曆經了兩個“三十年”的探索實現了“富起來”的奮鬥目標。這些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就是帶領中國人民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一判斷符合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使命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它表明:一方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是黨的領導。另一方麵,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必須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辯證統一於為人民謀幸福和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實踐。新時代,黨隻有用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全麵從嚴治黨,才能真正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這裏的“硬”既包括政治過硬也包括本領過硬。事實上,上述兩個方麵關係密切、相輔相成。其中堅持黨的全麵領導是前提、是原則,全麵從嚴治黨是手段、是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都是衝刺實現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和根本保證。
3.大黨責任: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
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內涵。這一內涵繼承了馬克思主義聯合體思想、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天下情懷、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
一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聯合體思想。追求人類幸福是馬克思及其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早在1848年,《共產黨宣言》就提出了聯合體的思想:“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和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的使命號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聯合體思想的繼承、發揚和實踐。
二是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天下情懷。中華文化具有天下觀念、天下格局、天下氣度的涵養,天下大同是中華民族的最理想世界。毫無疑問,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的使命意識和擔當行動源自於中國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
三是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中國共產黨把自身發展同國家、民族和人類的發展緊密聯係起來,主動擔負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使命,這充分體現了黨的博大胸襟和氣度、自覺的責任意識和強烈的擔當精神。
新時代,肩負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的曆史使命,關鍵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指引下,既堅持立足自身,又推動人類發展。從國際視角來看,世界各國的依存度不斷加深,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和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必然要求。事實上,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我們一直在行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一帶一路”、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共商人類發展大計等等,這些都是為世界和平安寧、共同發展以及文明交流互鑒作貢獻的具體行動。新時代,我們仍需秉承世界眼光、世界意識和世界情懷,為構建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和美麗清潔的美好世界接續奮鬥。[1]
二、不忘初心彰顯黨性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奮進的動力源泉,是對黨性原則的高度凝練。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就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對照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一句話,不忘初心,彰顯黨性。
縱觀中國近代曆史,麵對國家貧弱、民族危亡,眾多仁人誌士以天下為己任,在救國救民道路上艱難摸索。然而,一些政黨或組織走著走著就離散了,幹著幹著就蛻化了,有的甚至違背初心、倒行逆施。這說明,如果淡忘初心、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和堅定信仰支撐,誌向再大、調門再高,都隻能是曇花一現、有始無終。一部中華民族擺脫苦難、走向富強的中國近現代史證明,隻有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種定力從哪裏來?歸根到底來自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來自人民至上的黨性修為,它使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彰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政黨能走多遠。政黨衰落、政權瓦解,往往始於理想信念喪失、道德價值滑坡。鄧小平同誌指出,為什麽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習近平同誌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尤其需要為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團結奮鬥的思想共識和精神動力,這種共識和動力就蘊藏在初心和黨性中。匯聚共識、凝聚動力,離不開每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用黨性這把標尺丈量自身,在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征途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在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不忘初心,就要鍛煉堅強黨性,做到天下為公、執政為民。1941年,毛澤東同誌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事實上,真正敢於公開宣示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實意接受人民監督的,唯有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幹部來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強化黨的意識和宗旨意識,以堅強黨性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我們黨擁有不竭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難在不忘、貴在堅持,關鍵是要有那麽一股韌勁,在黨紀國法麵前心存敬畏,始終做到嚴於律己。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始終堅強有力的根本保證。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執政,沒有鐵的紀律規矩,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會被削弱,人民幸福、民族複興就無從談起。還應看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不會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前進道路上還會麵臨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形勢越複雜、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誌、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做到這一點,離不開黨員、幹部擦亮初心、涵養黨性,時刻牢記共產黨員這個第一身份,努力為人民多做實事、多出實績。[2]
三、深刻認識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必須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在理論維度、曆史維度和實踐維度的統一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踐行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時代要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1.從理論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理論原點在於馬克思主義為人類求解放的遠大目標,與共產主義理想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和靈魂,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對於無產階級政黨的曆史使命,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而是公開宣布“我們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製度”和“實現共產主義”。他們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建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把我們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民族國家曆史使命與共產主義的世界曆史遠大使命有機統一起來。實現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經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在現階段的具體體現。曆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對理想信念的堅守,為初心和使命的不懈奮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全部理論創新的根本主旨。在新時代,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全麵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曆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
2.從曆史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取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追求,“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特質,早已沉澱為對國泰民安、民族複興的不懈追求,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心理積澱深深融入中華兒女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範之中。曆史上,中華民族飽受入侵、戰亂、分裂等災難,國家沒有滅,民族沒有散,文化傳承從來沒有中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中國人民有著偉大的民族精神。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中華民族追求夢想的道路艱難曲折。近代中國曆史表明,舊式農民革命和軟弱的資產階級革命都不可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更不可能承擔起實現民族複興的曆史使命。在中國遭遇“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在近代以後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注定要承載起救民族於危難的曆史重任,注定要擔負起帶領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
回望中國共產黨98年的光輝曆程,始終圍繞著踐行初心和使命的艱苦奮鬥展開,黨的曆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奮鬥史。為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製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3.從實踐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曆史性變革,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孜孜以求踐行初心使命的嶄新篇章。新時代要以新思想為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寬廣的世界視野和深邃的曆史眼光,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對黨在新時代應該承擔什麽樣的曆史重任、如何肩負起這一重任作出高度概括,把對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境界。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精神旗幟和行動指南,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人民立場,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擔起初心使命。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邏輯遵循和價值追求。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凝聚起眾誌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曆史偉業。這是尊重曆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使命既是曆史的,又是現實的。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與“四個偉大”緊密相連,“四個偉大”就是新時代踐行初心使命的現實任務。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連為一體,明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全麵完整反映出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曆史新階段正在做、將要做的事情,體現了奮鬥目標、實現路徑、前進動力的高度統一,曆史傳承、現實任務、未來方向的高度統一,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前途命運、人民的前途命運的高度統一。中國共產黨人要在統籌推進“四個偉大”中矢誌不渝、接續奮鬥,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的曆史重任。[3]
四、係統把握“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隻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鄭重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黨的十九大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大會主題的關鍵詞。習近平同誌關於“不忘初心”的重要論述是對黨的宗旨使命、精神風貌的高度概括,是我們黨在今天具有強大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思想基礎。
1.“不忘初心”是對黨的宗旨使命的深刻闡發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今天,我們要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就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從“不忘初心”的高度回顧黨的宗旨使命,可以認清兩大問題:一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不可分割;二是偉大理想和現實出路的內在關聯。在風雨如磐的舊中國,湧現出許多立誌救國救民的誌士仁人,但他們都沒有找到現實的出路。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把中華民族的複興和人類的共產主義事業緊密聯係在一起,為解決中國問題指明了現實的出路。
今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同時也包含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同誌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為世界謀大同。”“不僅致力於中國自身發展,也強調對世界的責任和貢獻;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既把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共產主義光明前景緊密相連,又把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緊密相連,這種追求充分表明具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初心”這個根子上就摒棄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注定要沿著人類文明大道不斷開拓前行。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立足中國、胸懷世界的偉大政黨。這一崇高的宗旨使命,不僅是我們奮鬥不息的力量源泉,而且是我們堅信自己事業正義性的堅強依托。
當代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呈現出深刻複雜變化的態勢,充滿著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人類社會麵臨的共同挑戰和應對挑戰的人類共識不成比例,發展的機遇隱藏在層出不窮的挑戰中,人類休戚與共的共同利益淹沒在局部利益的凸顯和衝突中。在這樣的背景和環境下,戰略定力至關重要。“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堅持不忘初心,就能排除幹擾、認準方向、堅定信心、繼續前進。
2.“不忘初心”是對曆史規律和時代潮流的自覺遵循
“不忘初心”就要經常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這樣才能把準問題、看清前途。隻有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效貫通起來,才能認識和把握曆史規律。正如馬克思指出的,工人階級的革命事業要“經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進中停下腳步,返回到仿佛已經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開始把這些事情再做一遍”。認識和實踐都在這經常的重新開始中深化。
曆史是在曲折中發展的,認識曆史規律也是反複比較、不斷糾偏的過程。“不忘初心”深刻揭示了這一認識規律。關於認識的曲折性和反複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過深刻闡述。列寧形象地指出,“人的認識不是直線(也就是說,不是沿著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串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毛澤東同誌精辟地指出:“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不忘初心”就是每每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都要回望出發點,理清走過的路,辨明腳下的路,認準前行的路。
“不忘初心”揭示了曆史規律形成的特點。曆史規律是在回答重大現實問題中通過實踐逐步形成的,因而是具體地、曆史地形成的;曆史不是毫無聯係的碎片,而是透過現實的道路展示出自身的曆史邏輯。“不忘初心”就是要直麵問題,通過道路的辨別把握曆史規律,堅定前進信心。曆史規律就存在於走過的路中,存在於前行的方向中。它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表象的,而是可以感受到、辨認出的曆史潮流,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客觀根據。
3.“不忘初心”體現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
“不忘初心”要求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我們黨之所以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因為“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可見,“不忘初心”內在包含中國共產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這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推向前進。
“不忘初心”要求我們不要忘記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立黨立國之本。中國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所謂固本,就是堅定這份信仰、這份信念、這份忠誠。世界社會主義的曲折曆程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一旦放棄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就會土崩瓦解。習近平同誌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不忘初心”從根本上闡明了科學信仰和科學理論的內在統一,使我們能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從世界觀上看,就是解決信仰和科學的統一、價值和真理的統一問題。我們事業的正義性來自科學性,它不僅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還是對客觀規律的把握;我們的頂層設計不僅要有曆史和現實的依據,還要有科學理論的支撐。
“不忘初心”要求我們把創新發展視為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人間正道。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堅持創新發展,就要回答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就要麵對新的實踐課題。習近平同誌指出:“理論思維的起點決定著理論創新的結果。理論創新隻能從問題開始。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實踐中來,形成理論,又通過理論的指導作用回到實踐中去,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特點,就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製度創新的聯動推進。理論創新引領實踐創新、製度創新,而實踐創新、製度創新的需求和問題又成為理論創新的不竭動力。如此反複,不斷發展。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同誌強調:“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
4.“不忘初心”是對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自覺磨練
實現理想、完成使命,必須具備堅強的意誌品質,必須自覺塑造革命精神。這種革命精神,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勝不驕、敗不餒,永不自滿、永不懈怠,也就是毛澤東同誌一貫倡導的“兩個務必”的精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必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鬥誌,勇於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
“不忘初心”之所以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是因為它把衡量成敗得失的標尺交給了創造曆史的人民。“不忘初心”要求全黨時刻不要忘記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幹得怎麽樣、是否稱職,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由人民評判、由曆史宣告。這種評判不僅是客觀的,而且是持續更新的。隻有清醒認識到昨天的成功並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才能永遠保持革命精神。
“不忘初心”之所以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就在於它把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和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有機統一起來,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我們黨之所以具有其他任何政黨都不可比擬的自我革命的強大動力,就是因為這種動力來自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客觀需要,來自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對我們黨所必須具備品格的內在需要。肩負著中國人民厚望的中國共產黨人隻要不忘初心,就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和永不枯竭的創新源泉。[4]
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
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回顧黨的曆史,重溫入黨誓詞。這既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我們黨立黨初心的一次精神溯源,也是一次鮮明的政治宣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中強調,隻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隻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苦幹實幹,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巨輪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1.必須堅定遠大理想信念不動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堅定遠大理想信念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要求全黨“牢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鮮明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信念、價值追求、行動綱領。正是有了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的精神支撐,我們黨經受住了革命戰爭年代槍林彈雨、血與火的考驗,經受住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考驗,經受住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內憂外患、困難曲折的考驗,經受住了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胸懷遠大理想,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勝利時、順境中不自滿不停步,困難時、逆境中不消沉不動搖,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革命鬥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革命精神和奮鬥力量的源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不忘初心,最核心的就是不能動搖我們黨成立時確立的遠大理想。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藍圖,明確了新時代黨的曆史使命,從現在起到2020年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要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把新時代的使命牢牢記在心上,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不懈奮鬥。
2.必須具有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具有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黨的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那鏗鏘有力的宣誓聲,昭示著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黨的事業的堅強意誌。擁有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強大精神優勢。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無數共產黨員憑著堅強的革命意誌,麵對凶惡的敵人毫無畏懼、衝鋒在前;在敵人的監牢裏忍受著嚴刑拷打、殘酷折磨,絕不屈服;在敵人的刑場上,大義凜然,慷慨赴死;在敵人的百般利誘麵前,視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如糞土,不為所動……他們的英雄壯舉譜寫出了一曲曲共產黨人的正氣歌。在和平建設時期,廣大共產黨員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生死關頭豁得出來,用生命和汗水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堅強革命意誌。
9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遇到的艱難險阻也是世界上任何政黨不可比擬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是因為有了矢誌不移的革命意誌,我們黨才能飽受磨難而自強不息、曆經曲折而愈挫愈勇、備嚐艱辛而愈加成熟,成為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世界第一大黨。今天,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奮鬥正未有窮期,我們仍在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還會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始終保持那麽一股勁,那麽一股革命熱情,那麽一種拚命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3.必須繼續發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繼續發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黨同誌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他在浙江工作期間,曾經對“紅船精神”做了精辟概括,其中一個重要方麵就是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產黨宣言》中鄭重宣布,“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把為中國人民求解放、謀幸福作為黨的根本任務。延安時期,毛澤東同誌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演講,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將“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寫入了黨章。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提出,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製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在黨的曆史上,李大釗、方誌敏、劉胡蘭等革命先烈,雷鋒、孔繁森、焦裕祿、廖俊波等時代楷模,為人民的利益奮鬥犧牲,豎起了中國共產黨人忠誠為民的崇高精神豐碑。我們黨因人民而生、為人民奮鬥,也贏得了人民的擁護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嚴格執行八項規定、集中整治“四風”、堅決懲治腐敗,黨和群眾血肉聯係更加緊密,為奪取新的曆史條件下偉大鬥爭的勝利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今天,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根本上說,就是不能忘記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作為一切行動的基本準則。我們黨要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新時代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繼續發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形成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4.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誌這次集體出行,目的是回顧我們黨的光輝曆程,特別是建黨時的曆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明確肩負的重大責任,增強為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奮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高度重視。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豐富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先進政黨。我們黨在90多年的奮鬥曆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偉大精神,形成了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鬥、艱辛探索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從斯諾通過同延安軍民的接觸斷定這支軍隊具備戰勝一切對手的“東方魔力”,到陳嘉庚從國共兩黨兩頓飯的差別中得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的結論,曆史不斷證明,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黨就能夠千錘百煉更堅強;背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就會失去精神動力、喪失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新的曆史條件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既是無比壯麗的崇高事業,也是需要長期艱苦奮鬥的曆史進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意味著始終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銘記在心,落實到行動上,使之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當成為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始終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先進性,在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曆史使命和宏偉目標的奮鬥中不斷作出新貢獻。[5]
一、初心和使命的內涵
全麵正確把握初心和使命的內涵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基礎性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同時還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由此可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內涵不局限於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而是有著更寬廣的世界胸懷和更豐富的時代內涵。這個內涵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主旨講話中提出的“三個為”,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
1.初心不改: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是一個莊嚴的承諾,是一切共產主義者的初心。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之心。黨的十九大報告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表達了這一初心,同時指出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為人民謀幸福的時代內涵是什麽?所謂幸福就是需求得到滿足,人民幸福就體現在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得到滿足。理解新時代為人民謀幸福的理論內涵關鍵要把握三個要點:一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元化的、多層次的。新時代人民群眾已經不滿足於低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而是有著更高質量、更為多元的需求。滿足這些多元化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二是幸福的主體是全體人民。“獨行快,眾行遠”,這是一個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時代,幸福的主體一定是全體人民,這既是我們初心的內在要求,也是檢驗初心的實踐標準。三是為人民謀幸福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其中“盡力”講的是態度,彰顯了初心、決心與氣魄,“量力”講的是科學,要求實踐中要尊重現實、尊重規律。二者關係密切,缺一不可。
2.使命擔當:為中華民族謀複興
中國近代以來的曆史就是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曆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義無反顧地將實現這一夢想作為自己的曆史使命,並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曆經了二十八年的浴血奮戰實現了“站起來”的奮鬥目標、曆經了兩個“三十年”的探索實現了“富起來”的奮鬥目標。這些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就是帶領中國人民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要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一判斷符合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使命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和實踐邏輯。它表明:一方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是黨的領導。另一方麵,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必須要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辯證統一於為人民謀幸福和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實踐。新時代,黨隻有用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推進全麵從嚴治黨,才能真正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這裏的“硬”既包括政治過硬也包括本領過硬。事實上,上述兩個方麵關係密切、相輔相成。其中堅持黨的全麵領導是前提、是原則,全麵從嚴治黨是手段、是保障,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都是衝刺實現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和根本保證。
3.大黨責任: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
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內涵。這一內涵繼承了馬克思主義聯合體思想、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天下情懷、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
一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聯合體思想。追求人類幸福是馬克思及其創立的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早在1848年,《共產黨宣言》就提出了聯合體的思想:“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和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的使命號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聯合體思想的繼承、發揚和實踐。
二是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天下情懷。中華文化具有天下觀念、天下格局、天下氣度的涵養,天下大同是中華民族的最理想世界。毫無疑問,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的使命意識和擔當行動源自於中國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
三是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責任擔當。中國共產黨把自身發展同國家、民族和人類的發展緊密聯係起來,主動擔負起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使命,這充分體現了黨的博大胸襟和氣度、自覺的責任意識和強烈的擔當精神。
新時代,肩負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的曆史使命,關鍵是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指引下,既堅持立足自身,又推動人類發展。從國際視角來看,世界各國的依存度不斷加深,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和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必然要求。事實上,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我們一直在行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一帶一路”、促進縮小南北發展差距、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共商人類發展大計等等,這些都是為世界和平安寧、共同發展以及文明交流互鑒作貢獻的具體行動。新時代,我們仍需秉承世界眼光、世界意識和世界情懷,為構建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和美麗清潔的美好世界接續奮鬥。[1]
二、不忘初心彰顯黨性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奮進的動力源泉,是對黨性原則的高度凝練。黨員、幹部不忘初心,就要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對照合格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一句話,不忘初心,彰顯黨性。
縱觀中國近代曆史,麵對國家貧弱、民族危亡,眾多仁人誌士以天下為己任,在救國救民道路上艱難摸索。然而,一些政黨或組織走著走著就離散了,幹著幹著就蛻化了,有的甚至違背初心、倒行逆施。這說明,如果淡忘初心、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和堅定信仰支撐,誌向再大、調門再高,都隻能是曇花一現、有始無終。一部中華民族擺脫苦難、走向富強的中國近現代史證明,隻有中國共產黨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種定力從哪裏來?歸根到底來自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來自人民至上的黨性修為,它使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彰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政黨能走多遠。政黨衰落、政權瓦解,往往始於理想信念喪失、道德價值滑坡。鄧小平同誌指出,為什麽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習近平同誌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尤其需要為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團結奮鬥的思想共識和精神動力,這種共識和動力就蘊藏在初心和黨性中。匯聚共識、凝聚動力,離不開每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用黨性這把標尺丈量自身,在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征途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在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不忘初心,就要鍛煉堅強黨性,做到天下為公、執政為民。1941年,毛澤東同誌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指出:“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事實上,真正敢於公開宣示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實意接受人民監督的,唯有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幹部來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強化黨的意識和宗旨意識,以堅強黨性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我們黨擁有不竭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難在不忘、貴在堅持,關鍵是要有那麽一股韌勁,在黨紀國法麵前心存敬畏,始終做到嚴於律己。組織嚴密、紀律嚴明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始終堅強有力的根本保證。在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執政,沒有鐵的紀律規矩,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會被削弱,人民幸福、民族複興就無從談起。還應看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不會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前進道路上還會麵臨許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形勢越複雜、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誌、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做到這一點,離不開黨員、幹部擦亮初心、涵養黨性,時刻牢記共產黨員這個第一身份,努力為人民多做實事、多出實績。[2]
三、深刻認識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必須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在理論維度、曆史維度和實踐維度的統一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踐行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時代要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1.從理論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理論原點在於馬克思主義為人類求解放的遠大目標,與共產主義理想具有高度一致性。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核心和靈魂,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對於無產階級政黨的曆史使命,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而是公開宣布“我們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製度”和“實現共產主義”。他們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建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把我們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民族國家曆史使命與共產主義的世界曆史遠大使命有機統一起來。實現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經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在現階段的具體體現。曆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對理想信念的堅守,為初心和使命的不懈奮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全部理論創新的根本主旨。在新時代,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全麵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深刻認識實現共產主義是由一個一個階段性目標逐步達成的曆史過程,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
2.從曆史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取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追求,“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特質,早已沉澱為對國泰民安、民族複興的不懈追求,作為一種民族文化心理積澱深深融入中華兒女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範之中。曆史上,中華民族飽受入侵、戰亂、分裂等災難,國家沒有滅,民族沒有散,文化傳承從來沒有中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中國人民有著偉大的民族精神。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中華民族追求夢想的道路艱難曲折。近代中國曆史表明,舊式農民革命和軟弱的資產階級革命都不可能完成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任務,更不可能承擔起實現民族複興的曆史使命。在中國遭遇“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在近代以後中國社會的劇烈運動中,在中國人民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激烈鬥爭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注定要承載起救民族於危難的曆史重任,注定要擔負起帶領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
回望中國共產黨98年的光輝曆程,始終圍繞著踐行初心和使命的艱苦奮鬥展開,黨的曆史就是一部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奮鬥史。為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製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3.從實踐維度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曆史性變革,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曆史性成就。曆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孜孜以求踐行初心使命的嶄新篇章。新時代要以新思想為引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寬廣的世界視野和深邃的曆史眼光,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對黨在新時代應該承擔什麽樣的曆史重任、如何肩負起這一重任作出高度概括,把對中國共產黨初心和使命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境界。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精神旗幟和行動指南,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采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人民立場,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擔起初心使命。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邏輯遵循和價值追求。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凝聚起眾誌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曆史偉業。這是尊重曆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自覺擔當。
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使命既是曆史的,又是現實的。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與“四個偉大”緊密相連,“四個偉大”就是新時代踐行初心使命的現實任務。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緊密連為一體,明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全麵完整反映出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曆史新階段正在做、將要做的事情,體現了奮鬥目標、實現路徑、前進動力的高度統一,曆史傳承、現實任務、未來方向的高度統一,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前途命運、人民的前途命運的高度統一。中國共產黨人要在統籌推進“四個偉大”中矢誌不渝、接續奮鬥,展現新氣象、彰顯新作為,切實肩負起新時代的曆史重任。[3]
四、係統把握“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隻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鄭重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黨的十九大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大會主題的關鍵詞。習近平同誌關於“不忘初心”的重要論述是對黨的宗旨使命、精神風貌的高度概括,是我們黨在今天具有強大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思想基礎。
1.“不忘初心”是對黨的宗旨使命的深刻闡發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今天,我們要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就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要牢記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從“不忘初心”的高度回顧黨的宗旨使命,可以認清兩大問題:一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不可分割;二是偉大理想和現實出路的內在關聯。在風雨如磐的舊中國,湧現出許多立誌救國救民的誌士仁人,但他們都沒有找到現實的出路。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把中華民族的複興和人類的共產主義事業緊密聯係在一起,為解決中國問題指明了現實的出路。
今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同時也包含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習近平同誌指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複興,為世界謀大同。”“不僅致力於中國自身發展,也強調對世界的責任和貢獻;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既把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共產主義光明前景緊密相連,又把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緊密相連,這種追求充分表明具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初心”這個根子上就摒棄了狹隘的民族主義,注定要沿著人類文明大道不斷開拓前行。中國共產黨是真正立足中國、胸懷世界的偉大政黨。這一崇高的宗旨使命,不僅是我們奮鬥不息的力量源泉,而且是我們堅信自己事業正義性的堅強依托。
當代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呈現出深刻複雜變化的態勢,充滿著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人類社會麵臨的共同挑戰和應對挑戰的人類共識不成比例,發展的機遇隱藏在層出不窮的挑戰中,人類休戚與共的共同利益淹沒在局部利益的凸顯和衝突中。在這樣的背景和環境下,戰略定力至關重要。“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堅持不忘初心,就能排除幹擾、認準方向、堅定信心、繼續前進。
2.“不忘初心”是對曆史規律和時代潮流的自覺遵循
“不忘初心”就要經常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這樣才能把準問題、看清前途。隻有把過去、現在和未來有效貫通起來,才能認識和把握曆史規律。正如馬克思指出的,工人階級的革命事業要“經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進中停下腳步,返回到仿佛已經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開始把這些事情再做一遍”。認識和實踐都在這經常的重新開始中深化。
曆史是在曲折中發展的,認識曆史規律也是反複比較、不斷糾偏的過程。“不忘初心”深刻揭示了這一認識規律。關於認識的曲折性和反複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過深刻闡述。列寧形象地指出,“人的認識不是直線(也就是說,不是沿著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串圓圈、近似於螺旋的曲線。”毛澤東同誌精辟地指出:“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不忘初心”就是每每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都要回望出發點,理清走過的路,辨明腳下的路,認準前行的路。
“不忘初心”揭示了曆史規律形成的特點。曆史規律是在回答重大現實問題中通過實踐逐步形成的,因而是具體地、曆史地形成的;曆史不是毫無聯係的碎片,而是透過現實的道路展示出自身的曆史邏輯。“不忘初心”就是要直麵問題,通過道路的辨別把握曆史規律,堅定前進信心。曆史規律就存在於走過的路中,存在於前行的方向中。它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表象的,而是可以感受到、辨認出的曆史潮流,是我們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客觀根據。
3.“不忘初心”體現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
“不忘初心”要求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我們黨之所以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因為“中國先進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可見,“不忘初心”內在包含中國共產黨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這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推向前進。
“不忘初心”要求我們不要忘記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立黨立國之本。中國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所謂固本,就是堅定這份信仰、這份信念、這份忠誠。世界社會主義的曲折曆程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一旦放棄馬克思主義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就會土崩瓦解。習近平同誌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不忘初心”從根本上闡明了科學信仰和科學理論的內在統一,使我們能夠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從世界觀上看,就是解決信仰和科學的統一、價值和真理的統一問題。我們事業的正義性來自科學性,它不僅是對美好未來的憧憬,還是對客觀規律的把握;我們的頂層設計不僅要有曆史和現實的依據,還要有科學理論的支撐。
“不忘初心”要求我們把創新發展視為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人間正道。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堅持創新發展,就要回答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就要麵對新的實踐課題。習近平同誌指出:“理論思維的起點決定著理論創新的結果。理論創新隻能從問題開始。從某種意義上說,理論創新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篩選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從實踐中來,形成理論,又通過理論的指導作用回到實踐中去,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重要特點,就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製度創新的聯動推進。理論創新引領實踐創新、製度創新,而實踐創新、製度創新的需求和問題又成為理論創新的不竭動力。如此反複,不斷發展。正因為如此,習近平同誌強調:“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
4.“不忘初心”是對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自覺磨練
實現理想、完成使命,必須具備堅強的意誌品質,必須自覺塑造革命精神。這種革命精神,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勝不驕、敗不餒,永不自滿、永不懈怠,也就是毛澤東同誌一貫倡導的“兩個務必”的精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必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鬥誌,勇於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
“不忘初心”之所以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是因為它把衡量成敗得失的標尺交給了創造曆史的人民。“不忘初心”要求全黨時刻不要忘記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幹得怎麽樣、是否稱職,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由人民評判、由曆史宣告。這種評判不僅是客觀的,而且是持續更新的。隻有清醒認識到昨天的成功並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才能永遠保持革命精神。
“不忘初心”之所以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就在於它把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和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有機統一起來,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我們黨之所以具有其他任何政黨都不可比擬的自我革命的強大動力,就是因為這種動力來自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客觀需要,來自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對我們黨所必須具備品格的內在需要。肩負著中國人民厚望的中國共產黨人隻要不忘初心,就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和永不枯竭的創新源泉。[4]
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
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回顧黨的曆史,重溫入黨誓詞。這既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我們黨立黨初心的一次精神溯源,也是一次鮮明的政治宣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中強調,隻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隻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苦幹實幹,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巨輪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1.必須堅定遠大理想信念不動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堅定遠大理想信念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要求全黨“牢記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步一個腳印向著美好未來和最高理想前進”。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鮮明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信念、價值追求、行動綱領。正是有了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的精神支撐,我們黨經受住了革命戰爭年代槍林彈雨、血與火的考驗,經受住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的考驗,經受住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內憂外患、困難曲折的考驗,經受住了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胸懷遠大理想,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勝利時、順境中不自滿不停步,困難時、逆境中不消沉不動搖,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革命鬥誌。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革命精神和奮鬥力量的源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不忘初心,最核心的就是不能動搖我們黨成立時確立的遠大理想。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藍圖,明確了新時代黨的曆史使命,從現在起到2020年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要始終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把新時代的使命牢牢記在心上,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不懈奮鬥。
2.必須具有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具有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黨的一大會址重溫入黨誓詞,那鏗鏘有力的宣誓聲,昭示著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黨的事業的堅強意誌。擁有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強大精神優勢。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無數共產黨員憑著堅強的革命意誌,麵對凶惡的敵人毫無畏懼、衝鋒在前;在敵人的監牢裏忍受著嚴刑拷打、殘酷折磨,絕不屈服;在敵人的刑場上,大義凜然,慷慨赴死;在敵人的百般利誘麵前,視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如糞土,不為所動……他們的英雄壯舉譜寫出了一曲曲共產黨人的正氣歌。在和平建設時期,廣大共產黨員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生死關頭豁得出來,用生命和汗水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堅強革命意誌。
9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遇到的艱難險阻也是世界上任何政黨不可比擬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是因為有了矢誌不移的革命意誌,我們黨才能飽受磨難而自強不息、曆經曲折而愈挫愈勇、備嚐艱辛而愈加成熟,成為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世界第一大黨。今天,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奮鬥正未有窮期,我們仍在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還會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堅如磐石的革命意誌,始終保持那麽一股勁,那麽一股革命熱情,那麽一種拚命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3.必須繼續發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繼續發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黨同誌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他在浙江工作期間,曾經對“紅船精神”做了精辟概括,其中一個重要方麵就是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
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產黨宣言》中鄭重宣布,“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把為中國人民求解放、謀幸福作為黨的根本任務。延安時期,毛澤東同誌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演講,1945年在黨的七大上將“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寫入了黨章。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誌提出,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製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在黨的曆史上,李大釗、方誌敏、劉胡蘭等革命先烈,雷鋒、孔繁森、焦裕祿、廖俊波等時代楷模,為人民的利益奮鬥犧牲,豎起了中國共產黨人忠誠為民的崇高精神豐碑。我們黨因人民而生、為人民奮鬥,也贏得了人民的擁護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嚴格執行八項規定、集中整治“四風”、堅決懲治腐敗,黨和群眾血肉聯係更加緊密,為奪取新的曆史條件下偉大鬥爭的勝利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今天,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根本上說,就是不能忘記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作為一切行動的基本準則。我們黨要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新時代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繼續發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形成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
4.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全體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誌這次集體出行,目的是回顧我們黨的光輝曆程,特別是建黨時的曆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學習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明確肩負的重大責任,增強為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奮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高度重視。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豐富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先進政黨。我們黨在90多年的奮鬥曆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精神等偉大精神,形成了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鬥、艱辛探索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從斯諾通過同延安軍民的接觸斷定這支軍隊具備戰勝一切對手的“東方魔力”,到陳嘉庚從國共兩黨兩頓飯的差別中得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的結論,曆史不斷證明,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我們黨就能夠千錘百煉更堅強;背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就會失去精神動力、喪失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新的曆史條件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既是無比壯麗的崇高事業,也是需要長期艱苦奮鬥的曆史進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意味著始終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銘記在心,落實到行動上,使之在新時代發揚光大。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當成為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始終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先進性,在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曆史使命和宏偉目標的奮鬥中不斷作出新貢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