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初心與使命:做新時代追夢人 作者:東方治主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40年6月,伴隨珠江口外的一聲炮響,有著五千多年文明曆史的古老中國墜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國人民經受戰亂頻發、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無數仁人誌士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嚐試,但無論是開明地主階級主導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資產階級性質的辛亥革命,均宣告失敗。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真理中找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一、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麵向未來的政治宣言。它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曆史擔當和使命追求。
1.中國夢提出的時代背景
自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中國夢的概念之後,他在一係列重要講話中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定義、基本內涵、奮鬥目標和實現路徑,逐步使中國夢成為一項係統的戰略思想。
一般而言,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總是為了回應當前國際和國內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也就是說要針對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我們明確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當前形勢的判斷是,“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麵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具體從國內看,改革開放在各方麵都取得重大進展,使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但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如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反腐敗鬥爭形勢嚴峻等。在這樣一個曆史節點,我們需要凝聚人心、團結全部力量,去攻堅克難,為更高的目標而奮鬥。中國夢概念的提出,就是一份政治動員令,是集結號也是衝鋒號。從國際看,中國逐漸強大了,但國際社會特別是某些發達國家還沒有做好接受這個事實的準備。我們需要明確亮出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訴求,提出中國夢概念實際就是這樣一種主動的表達。
2.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戰略思想作出過係統闡釋。他指出,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首先,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有三個層麵:國家、民族、人民。從國家層麵看,中國夢就是強國夢。中國要成為強大的現代化國家,贏得世界認同,並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主導力量。從民族層麵看,中國夢就是民族複興夢。中華民族要對人類發展作出更大、更多、更重要的貢獻。從人民層麵看,中國夢就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每一個中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同時,實現中國夢也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上述三個層麵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從而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係在一起。
其次,中國夢的現實基礎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談到,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我們黨曆來強調遠大理想要與現實工作結合起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際就是中國夢在現時代的具象化。再次,中國夢是曆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凝結著無數仁人誌士的不懈努力,是全體中華兒女堅定不移、代代相傳的信念。我們曾經輝煌,也曾經衰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既是貫穿20世紀中國曆史的基本線索,也是21世紀中國的突出主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飛躍。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最後,中國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夢與人類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夢想相一致,是開放、包容、共享的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中國夢的國際表達。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夢與美國夢、歐洲夢有著本質區別。
3.中國夢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曆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要發展中國、穩定中國,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黨的十八大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即實現中國夢的總體布局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而為完成這五個方麵的宏偉任務,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從而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中國夢,不僅要求我們具備強大的物質基礎,也要求我們具備強大的精神力量。諸多國家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沒有牢固的精神框架做支撐,沒有人民精神上的團結以及道德準則的一致,所有一切美好的設想就隻能停留在口號裏。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但它必須與時代融合才能為現時代的人們所接受。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代表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緊密結合。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中國力量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群眾是人類曆史活動的主體,唯有人民才能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人民是曆史發展和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人民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之源。實現中國夢,需要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需要充分發揮全體中華兒女的聰明才智。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追夢需要勇氣,圓夢需要行動。當前我國已進入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還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既要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勇氣蹚過深水區去追夢,也要誠實勞動、開拓創新,以實幹興邦,以實幹圓夢。[6]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係統回答了什麽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的新結合。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把握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提出了民族複興的戰略方向、布局、路徑、環境、方法,開創了一個使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完整理論體係,體現了繼承與發展相結合的民族理性,體現了當今時代民族理性與世界理性的圓融和合通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科學理論指導。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最主要最集中地反映了我們黨對於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邏輯的基本認識。這些基本認識是來源於實踐、完善於實踐、應用於實踐的規律論,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總結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實踐而得出的必然結論,是科學認識實現未來發展趨勢、重點、方略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1.我們黨對“三大規律”的自覺認識運用不斷深化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中一個又一個勝利,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曆程,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文化軟實力大幅提高,走上了實現民族複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個承載了中華民族獨立富強夢想的東方社會主義大國屹立於世界曆史潮頭。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有底氣和自信,對如何帶領人民執好政、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順應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有了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探索中,始終堅持理論先導、執政為民、聯係群眾、發展為要、製度為本,不斷提高執政興國的能力,對執政目標、方式、手段、條件、方略的認識更加完善。我們黨堅持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內涵、製度、戰略、條件的認識,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戰略布局和具體方法,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真正枝繁葉茂。我們以人類社會發展為己任,超越對抗競爭,擴大合作協商,看清大勢和主流,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方向、前景、載體的認識更加深刻,在世界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突出,在全球治理變革中承擔更多的責任,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產生巨大國際影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入。這些規律性認識來之不易,是500多年社會主義長期發展的深刻記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寶貴經驗的高度凝結。這些規律性認識,形成了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關於怎樣建設黨、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有效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基本認識,是指導我們黨長期執政興國、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理論遵循。
2.深化把握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一係列理論成果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黨執政必須強化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重視從思想上建黨是我們黨的一大特點和優良傳統。始終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立黨、治黨、興黨,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不斷發展的理論成果錘煉黨、武裝黨,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革命性,成為黨長期以來形成的政治優勢,是黨治國理政的前提條件。我們黨執政70年的曆史經驗表明,理論建設是黨的一項根本建設。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黨執政必須聚焦的物質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我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就決定了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精會神抓好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是黨執政必須打牢的組織基礎。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才能長期執政、執好政。要把管黨治黨作為政治責任,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確保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3.深化把握運用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正確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依據和總任務。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我們黨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後再奮鬥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提出,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內容的認識更加全麵深入。把握“五位一體”,要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麵缺一不可,緊密聯係,相互促進,構成一個整體,要形成聯動效應;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麵建設具有不同的側重點,體現了不同領域的工作著眼點;深刻認識不同曆史時期有不同的建設重點,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於加速改善生態環境;深刻認識不同時期每一個建設也有不同的重點內容,在一定時期內具體推進每項建設時要結合現實的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堅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從根本上解決治國理政的一係列深層次問題。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鬥,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社會主義建設戰略布局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全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深化了對這個戰略布局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奮鬥目標、發展動力、製度保障和領導力量,分階段有重點有策略地綜合推進,構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現實的總體路徑。
始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效率與公平、需求與供給、各種經濟成分之間、不同群體之間、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城鄉及其內部、民族宗教、軍隊和地方等一係列重大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辯證方法。社會主義建設要講辯證法,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起來,始終正確認識和處理建設過程必須麵對的一係列重大關係。
4.深化把握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社會主義經曆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體趨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走得對、走得好。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到21世紀中葉,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不但是給占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
在長期競爭中加強包容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和平、發展、合作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體係變革的要求突出,國際社會正麵臨越來越多新的曆史課題。共同用好發展機遇,共同努力合作應對各種風險,成為各國人民的願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的深刻把握,是國際社會共同破解當下發展與安全難題、正確處理相互關係所應秉持的共同願景和目標,要求世界各國從經濟、政治、安全、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麵擴充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內涵,摒棄傳統的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上推進利益深度融合,共同應對各種問題,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造性發展。
促進人的自由全麵發展,促進人與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價值。追求人類解放,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麵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題。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的實現,是一個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漫長的曆史過程,但是其所指向的理想境界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價值取向。要始終將現實的人作為價值主體和歸宿,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立尊重和發展人的主體性的社會機製,促使人與人之間各種矛盾的化解包容。同時要尊重自然界的基礎地位,努力使人的活動不產生破壞自然的嚴重後果,實現人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共生共榮。
尊重各個國家發展的自主性和多樣性,結合實際確立完善多種所有製、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具體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實現形式。人類社會發展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不可能簡單照搬照套同一種方式,隻能采取同本國實際相結合的具體形式。中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在遵循現代化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獨具特色的成功道路。中國道路符合中國實際,體現中國特色,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為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新選擇。[7]
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大裏程碑
每一個曆史時代都有自己的高峰,它既是時代的地標,也是通向未來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大裏程碑。”這一重要論述科學概括了20世紀以來中國曆史的發展道路,準確揭示了不同階段的曆史地標,為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指明了方向。
1.三大裏程碑科學概括了中華民族複興的曆程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在苦難和屈辱中掙紮的中國爆響的第一聲春雷,成為中華民族複興征程中的一大裏程碑。從此,中國革命的麵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回望鴉片戰爭後的70餘年,中國內憂外患,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深淵。尤其是西方列強的環伺宰割,使中華民族麵臨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擺脫落後挨打的命運,無數仁人誌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但從“師夷長技以製夷”到維新變法,再到辛亥革命,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五四運動以後,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毛澤東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成功開辟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後繼,浴血奮鬥,贏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道路上樹立起一座宏偉的曆史豐碑。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華民族走向複興的曆史新紀元。這一偉大曆史性事件,徹底終結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曆史,宣告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民族贏得了曆史性的新生,這是我們走向民族複興的基礎。在黨的領導下,年輕的人民共和國不斷成長。我們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曆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消滅了剝削製度,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麵,各族人民實現了空前的大團結;經濟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國防建設不斷加強,人民軍隊不斷壯大;等等。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
在人類曆史上,沒有哪一種新生事物是完美無缺的,社會形態的變革尤其需要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社會主義製度的確立、鞏固也不例外,不可能一蹴而就,注定充滿艱辛和曲折。在新中國前30年的探索中,我們經曆了嚴重曲折,走過不少彎路,“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的挫折和損失。但曆史的學費不會白交。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曆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開始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注定要在中華民族曆史上、世界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習近平同誌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曆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改革開放40年,是中華民族創造人間奇跡的40年。以經濟建設為例,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以人民生活為例,40年來,我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我們建成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係,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17年的76.7歲。人民缺吃少穿、忍饑挨餓的時代總體上一去不複返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在艱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進入新時代。
改革開放4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4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發展奇跡,無論是放在世界範圍橫向比較,還是置於曆史長河縱向觀察,都歎為觀止,震古爍今!
2.三大裏程碑蘊含著深刻的曆史啟示
回首五四運動以來百年中國曆史,仰望三大裏程碑,我們能得到許多寶貴的教益。
三大巍然屹立的裏程碑,標明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發展的不同階段,但同時又貫穿著一條鮮明主線,彰顯著堅定不移、一以貫之的曆史使命和擔當,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鴉片戰爭以後,飽受列強侵略欺淩的中華民族,最大的心願就是實現民族複興。而要實現民族複興,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付出巨大犧牲,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實現民族複興。毛澤東同誌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鄒容在《革命軍》中號召人民起來革命,其目標是要成為“地球上名國,地球上主人翁”。這些都從不同側麵體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矢誌不移的追求。
三大巍然屹立的裏程碑,揭示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曆史發展的一個偉大真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科學指南。恩格斯說:“自從曆史也得到唯物主義的解釋以後,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也在這裏開辟出來了。”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先進思想、先進文化的旗幟和靈魂。此後近百年的實踐證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就從根本上堅持了科學精神;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我們就從根本上掌握了中華民族的未來。當然,我們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是和中國曆史、國情、實踐緊密結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科學思想。毛澤東同誌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於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係的。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所以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創造人類發展的曆史奇跡,關鍵在於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曆史的實踐與經驗告訴我們:當代中國要創造新的輝煌,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繼續創造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跡。
三大巍然屹立的裏程碑,昭示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曆史發展的基本結論: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根本政治保證。社會變革有其客觀必然性,非單純主觀意誌所能左右。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站在曆史舞台的中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事業的領導者,是20世紀以來時代潮流大浪淘沙的結果,是人民選擇的結果。近代以來,在中國眾多政治組織中,隻有中國共產黨掌握了推動社會發展的科學真理,並最善於運用和發展真理;隻有中國共產黨能夠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最能代表並捍衛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隻有中國共產黨能始終站在時代進步的最前沿,永不止步,不斷進取,引領並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提升;隻有中國共產黨具有最強大的組織力和凝聚力,擁有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領導核心。實踐反複證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就有了主心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有了堅強的政治保證。[8]
四、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次偉大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用三次“偉大飛躍”精準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曆程,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豐功偉績。認真回顧與總結這三次“偉大飛躍”,對於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與現實意義。
1.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誕生後,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站起來”是近代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時代主題,是“富起來”“強起來”的根本前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首要奮鬥目標。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災難深重,中國人民饑寒交迫、民不聊生。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代表最先進的階級,就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重任,顯示出旺盛的創造力和戰鬥力,成為勇擔民族複興大任、帶領中國人民勇於鬥爭的先鋒隊。
帶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創造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性地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全麵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將中華民族複興偉業引上社會主義的曆史征程。黨領導人民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不僅在贏得政治獨立之後又贏得經濟獨立,而且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經驗,形成了立足國情的經濟、政治、文化製度,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確立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在這一次偉大飛躍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革命與建設中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經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全黨認同並寫入黨章,成功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思想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中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一係列獨創性理論成果,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了重要理論準備。
2.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富起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價值目標,是“強起來”的經濟基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經階段。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曆史新時期。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領導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我們黨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黨的十六大以後,我們黨成功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躍升至2012年的518942億元,高居世界第二位。我國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富起來”成為現實。這不僅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這一次偉大飛躍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鄧小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抓住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係列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黨所處曆史方位,加深了對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3.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曆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曆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政治擔當,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麵加強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力、號召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極大增強;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強國等,正在逐步變成現實。我們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堅定不移全麵深化改革,改革全麵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堅定不移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黨的理論創新全麵推進,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堅定不移推進社會建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治理體係更加完善;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人民軍隊革命性重塑;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不斷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等等,可以說,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走向輝煌,偉大祖國健步走向強盛,中華民族昂首走向複興。
在這一次偉大飛躍中,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係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新時代的重大課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是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的指導思想。[9]
五、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對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一係列重要論述,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觀點,並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起點,科學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對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闡述、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高瞻遠矚、催人奮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麵把握“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任務和要求,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鬥。
1.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曆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並賦予全麵小康更高的標準、更豐富的內涵。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規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時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發出了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
回顧曆史,“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在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創造中形成並完善的,貫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整個曆史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曆史性變革,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雄厚基礎、創造了各方麵條件。五年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黨和國家事業全麵開創新局麵,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麵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麵,港澳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麵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這五年的巨大成就,在我們黨的曆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中華民族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領導保證、政治引領、製度優勢和物質基礎。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麵”。“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麵”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提出的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曆史檢驗。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必須遵循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全麵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一定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麵,指導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紮實推進、全麵勝利。
一定要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必須全麵貫徹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麵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製”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麵從嚴治黨。要全麵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引領黨和人民事業順利發展。
一定要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戰略設計。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遵循“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戰略安排: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二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深化機構和行政體製改革,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三是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四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有效維護國家安全。五是加快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要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係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製。六是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麵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七是堅持“一國兩製”,推進祖國統一。八是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九是堅定不移全麵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係,全麵增強執政本領。
一定要全麵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加強黨的建設,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政治組織保證。要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麵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全麵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製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3.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一切偉大的事業,總是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不斷推向前進。從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部署。這個戰略安排既籌謀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對第二個百年奮鬥藍圖又進行謀劃部署,清晰地展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任務和戰略步驟,體現了步步深入推進、行穩致遠的發展脈絡,表明了我們黨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
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所以取得了曆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煥發出勃勃生機,在於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這也是我們取得一切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繼續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
必須著眼於新時代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我們必須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和曆史方位中,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凝聚起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磅礴力量,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必須堅持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腳踏實地,付出艱苦努力,用真抓實幹、苦幹實幹托起美好未來。要堅持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樹立正確政績觀,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幹、苦幹實幹的良好風尚;要以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的奮鬥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在克服困難、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中抓落實;要一步一個腳印,用新的思路、新的舉措,紮紮實實把十九大確定的各項目標完成好,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胸懷理想、堅定信念,頑強奮鬥、不懈奮鬥,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一定會如期實現。[10]
一、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麵向未來的政治宣言。它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曆史擔當和使命追求。
1.中國夢提出的時代背景
自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中國夢的概念之後,他在一係列重要講話中深刻闡述了中國夢的定義、基本內涵、奮鬥目標和實現路徑,逐步使中國夢成為一項係統的戰略思想。
一般而言,提出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總是為了回應當前國際和國內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也就是說要針對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我們明確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當前形勢的判斷是,“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麵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具體從國內看,改革開放在各方麵都取得重大進展,使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但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如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反腐敗鬥爭形勢嚴峻等。在這樣一個曆史節點,我們需要凝聚人心、團結全部力量,去攻堅克難,為更高的目標而奮鬥。中國夢概念的提出,就是一份政治動員令,是集結號也是衝鋒號。從國際看,中國逐漸強大了,但國際社會特別是某些發達國家還沒有做好接受這個事實的準備。我們需要明確亮出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訴求,提出中國夢概念實際就是這樣一種主動的表達。
2.中國夢的基本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夢戰略思想作出過係統闡釋。他指出,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
首先,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有三個層麵:國家、民族、人民。從國家層麵看,中國夢就是強國夢。中國要成為強大的現代化國家,贏得世界認同,並成為引領世界發展的主導力量。從民族層麵看,中國夢就是民族複興夢。中華民族要對人類發展作出更大、更多、更重要的貢獻。從人民層麵看,中國夢就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每一個中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同時,實現中國夢也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上述三個層麵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從而使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都緊緊地聯係在一起。
其次,中國夢的現實基礎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談到,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我們黨曆來強調遠大理想要與現實工作結合起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際就是中國夢在現時代的具象化。再次,中國夢是曆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凝結著無數仁人誌士的不懈努力,是全體中華兒女堅定不移、代代相傳的信念。我們曾經輝煌,也曾經衰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是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既是貫穿20世紀中國曆史的基本線索,也是21世紀中國的突出主題。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偉大飛躍。今天,“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標,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最後,中國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夢與人類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夢想相一致,是開放、包容、共享的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中國夢的國際表達。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夢與美國夢、歐洲夢有著本質區別。
3.中國夢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曆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改革開放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要發展中國、穩定中國,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黨的十八大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即實現中國夢的總體布局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而為完成這五個方麵的宏偉任務,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從而為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中國夢,不僅要求我們具備強大的物質基礎,也要求我們具備強大的精神力量。諸多國家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沒有牢固的精神框架做支撐,沒有人民精神上的團結以及道德準則的一致,所有一切美好的設想就隻能停留在口號裏。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但它必須與時代融合才能為現時代的人們所接受。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代表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緊密結合。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
中國力量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人民群眾是人類曆史活動的主體,唯有人民才能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人民是曆史發展和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人民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之源。實現中國夢,需要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需要充分發揮全體中華兒女的聰明才智。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追夢需要勇氣,圓夢需要行動。當前我國已進入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還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既要以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勇氣蹚過深水區去追夢,也要誠實勞動、開拓創新,以實幹興邦,以實幹圓夢。[6]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係統回答了什麽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的新結合。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把握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的特點和趨勢,提出了民族複興的戰略方向、布局、路徑、環境、方法,開創了一個使中華民族強起來的完整理論體係,體現了繼承與發展相結合的民族理性,體現了當今時代民族理性與世界理性的圓融和合通達,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科學理論指導。這些新的理論成果,最主要最集中地反映了我們黨對於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對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邏輯的基本認識。這些基本認識是來源於實踐、完善於實踐、應用於實踐的規律論,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總結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實踐而得出的必然結論,是科學認識實現未來發展趨勢、重點、方略的望遠鏡和顯微鏡。
1.我們黨對“三大規律”的自覺認識運用不斷深化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中一個又一個勝利,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曆程,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科技創新能力、文化軟實力大幅提高,走上了實現民族複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個承載了中華民族獨立富強夢想的東方社會主義大國屹立於世界曆史潮頭。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有底氣和自信,對如何帶領人民執好政、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順應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有了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探索中,始終堅持理論先導、執政為民、聯係群眾、發展為要、製度為本,不斷提高執政興國的能力,對執政目標、方式、手段、條件、方略的認識更加完善。我們黨堅持從實際出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內涵、製度、戰略、條件的認識,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戰略布局和具體方法,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真正枝繁葉茂。我們以人類社會發展為己任,超越對抗競爭,擴大合作協商,看清大勢和主流,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方向、前景、載體的認識更加深刻,在世界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突出,在全球治理變革中承擔更多的責任,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產生巨大國際影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又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入。這些規律性認識來之不易,是500多年社會主義長期發展的深刻記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寶貴經驗的高度凝結。這些規律性認識,形成了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關於怎樣建設黨、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有效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基本認識,是指導我們黨長期執政興國、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理論遵循。
2.深化把握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一係列理論成果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是黨執政必須強化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重視從思想上建黨是我們黨的一大特點和優良傳統。始終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立黨、治黨、興黨,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不斷發展的理論成果錘煉黨、武裝黨,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革命性,成為黨長期以來形成的政治優勢,是黨治國理政的前提條件。我們黨執政70年的曆史經驗表明,理論建設是黨的一項根本建設。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黨執政必須聚焦的物質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我國發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就決定了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精會神抓好改革發展各項事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執政骨幹隊伍,是黨執政必須打牢的組織基礎。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才能長期執政、執好政。要把管黨治黨作為政治責任,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確保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3.深化把握運用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正確認識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依據和總任務。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我們黨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然後再奮鬥三十年,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內容。“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提出,表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內容的認識更加全麵深入。把握“五位一體”,要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麵缺一不可,緊密聯係,相互促進,構成一個整體,要形成聯動效應;深刻認識到五個方麵建設具有不同的側重點,體現了不同領域的工作著眼點;深刻認識不同曆史時期有不同的建設重點,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布局,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於加速改善生態環境;深刻認識不同時期每一個建設也有不同的重點內容,在一定時期內具體推進每項建設時要結合現實的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堅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從根本上解決治國理政的一係列深層次問題。經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力奮鬥,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社會主義建設戰略布局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全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深化了對這個戰略布局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奮鬥目標、發展動力、製度保障和領導力量,分階段有重點有策略地綜合推進,構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抽象到具體、從理論到現實的總體路徑。
始終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效率與公平、需求與供給、各種經濟成分之間、不同群體之間、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之間、城鄉及其內部、民族宗教、軍隊和地方等一係列重大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辯證方法。社會主義建設要講辯證法,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結合起來,始終正確認識和處理建設過程必須麵對的一係列重大關係。
4.深化把握運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社會主義經曆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轉的總體趨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走得對、走得好。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到21世紀中葉,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不但是給占世界總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條路,更重要的是向人類表明,社會主義是必由之路,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
在長期競爭中加強包容合作,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途徑。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和平、發展、合作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潮流。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體係變革的要求突出,國際社會正麵臨越來越多新的曆史課題。共同用好發展機遇,共同努力合作應對各種風險,成為各國人民的願望。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潮流的深刻把握,是國際社會共同破解當下發展與安全難題、正確處理相互關係所應秉持的共同願景和目標,要求世界各國從經濟、政治、安全、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麵擴充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內涵,摒棄傳統的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上推進利益深度融合,共同應對各種問題,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推動人類文明實現創造性發展。
促進人的自由全麵發展,促進人與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價值。追求人類解放,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麵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題。人的自由全麵發展的實現,是一個隨著社會生產力和文化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漫長的曆史過程,但是其所指向的理想境界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現實價值取向。要始終將現實的人作為價值主體和歸宿,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立尊重和發展人的主體性的社會機製,促使人與人之間各種矛盾的化解包容。同時要尊重自然界的基礎地位,努力使人的活動不產生破壞自然的嚴重後果,實現人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共生共榮。
尊重各個國家發展的自主性和多樣性,結合實際確立完善多種所有製、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具體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實現形式。人類社會發展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不可能簡單照搬照套同一種方式,隻能采取同本國實際相結合的具體形式。中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在遵循現代化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獨具特色的成功道路。中國道路符合中國實際,體現中國特色,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新探索,為世界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可資借鑒的新選擇。[7]
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大裏程碑
每一個曆史時代都有自己的高峰,它既是時代的地標,也是通向未來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大裏程碑。”這一重要論述科學概括了20世紀以來中國曆史的發展道路,準確揭示了不同階段的曆史地標,為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指明了方向。
1.三大裏程碑科學概括了中華民族複興的曆程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在苦難和屈辱中掙紮的中國爆響的第一聲春雷,成為中華民族複興征程中的一大裏程碑。從此,中國革命的麵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回望鴉片戰爭後的70餘年,中國內憂外患,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深淵。尤其是西方列強的環伺宰割,使中華民族麵臨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為了挽救民族危亡,擺脫落後挨打的命運,無數仁人誌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但從“師夷長技以製夷”到維新變法,再到辛亥革命,無一例外都失敗了。五四運動以後,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以毛澤東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成功開辟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後繼,浴血奮鬥,贏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製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道路上樹立起一座宏偉的曆史豐碑。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華民族走向複興的曆史新紀元。這一偉大曆史性事件,徹底終結了中華民族100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曆史,宣告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華民族贏得了曆史性的新生,這是我們走向民族複興的基礎。在黨的領導下,年輕的人民共和國不斷成長。我們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製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曆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消滅了剝削製度,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結束了舊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麵,各族人民實現了空前的大團結;經濟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國防建設不斷加強,人民軍隊不斷壯大;等等。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
在人類曆史上,沒有哪一種新生事物是完美無缺的,社會形態的變革尤其需要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社會主義製度的確立、鞏固也不例外,不可能一蹴而就,注定充滿艱辛和曲折。在新中國前30年的探索中,我們經曆了嚴重曲折,走過不少彎路,“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嚴重的挫折和損失。但曆史的學費不會白交。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曆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開始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注定要在中華民族曆史上、世界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習近平同誌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曆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鬥讚歌”“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曆程。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改革開放40年,是中華民族創造人間奇跡的40年。以經濟建設為例,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以人民生活為例,40年來,我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我們建成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係,居民預期壽命由1981年的67.8歲提高到2017年的76.7歲。人民缺吃少穿、忍饑挨餓的時代總體上一去不複返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在艱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進入新時代。
改革開放40年,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4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發展奇跡,無論是放在世界範圍橫向比較,還是置於曆史長河縱向觀察,都歎為觀止,震古爍今!
2.三大裏程碑蘊含著深刻的曆史啟示
回首五四運動以來百年中國曆史,仰望三大裏程碑,我們能得到許多寶貴的教益。
三大巍然屹立的裏程碑,標明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發展的不同階段,但同時又貫穿著一條鮮明主線,彰顯著堅定不移、一以貫之的曆史使命和擔當,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鴉片戰爭以後,飽受列強侵略欺淩的中華民族,最大的心願就是實現民族複興。而要實現民族複興,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付出巨大犧牲,最終目標都是為了實現民族複興。毛澤東同誌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鄒容在《革命軍》中號召人民起來革命,其目標是要成為“地球上名國,地球上主人翁”。這些都從不同側麵體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矢誌不移的追求。
三大巍然屹立的裏程碑,揭示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曆史發展的一個偉大真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科學指南。恩格斯說:“自從曆史也得到唯物主義的解釋以後,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也在這裏開辟出來了。”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先進思想、先進文化的旗幟和靈魂。此後近百年的實踐證明: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就從根本上堅持了科學精神;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我們就從根本上掌握了中華民族的未來。當然,我們所說的馬克思主義,是和中國曆史、國情、實踐緊密結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科學思想。毛澤東同誌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於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係的。中國共產黨成立98年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所以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創造人類發展的曆史奇跡,關鍵在於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曆史的實踐與經驗告訴我們:當代中國要創造新的輝煌,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繼續創造改天換地的人間奇跡。
三大巍然屹立的裏程碑,昭示了五四運動以來中國曆史發展的基本結論: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根本政治保證。社會變革有其客觀必然性,非單純主觀意誌所能左右。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站在曆史舞台的中央,成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事業的領導者,是20世紀以來時代潮流大浪淘沙的結果,是人民選擇的結果。近代以來,在中國眾多政治組織中,隻有中國共產黨掌握了推動社會發展的科學真理,並最善於運用和發展真理;隻有中國共產黨能夠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來自人民、紮根人民、造福人民,最能代表並捍衛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隻有中國共產黨能始終站在時代進步的最前沿,永不止步,不斷進取,引領並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提升;隻有中國共產黨具有最強大的組織力和凝聚力,擁有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領導核心。實踐反複證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就有了主心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有了堅強的政治保證。[8]
四、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三次偉大飛躍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用三次“偉大飛躍”精準概括了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曆程,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豐功偉績。認真回顧與總結這三次“偉大飛躍”,對於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與現實意義。
1.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誕生後,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製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站起來”是近代中國人民革命鬥爭的時代主題,是“富起來”“強起來”的根本前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首要奮鬥目標。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災難深重,中國人民饑寒交迫、民不聊生。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代表最先進的階級,就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重任,顯示出旺盛的創造力和戰鬥力,成為勇擔民族複興大任、帶領中國人民勇於鬥爭的先鋒隊。
帶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和使命,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創造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性地完成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全麵確立社會主義基本製度,將中華民族複興偉業引上社會主義的曆史征程。黨領導人民開展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不僅在贏得政治獨立之後又贏得經濟獨立,而且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寶貴經驗,形成了立足國情的經濟、政治、文化製度,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確立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在這一次偉大飛躍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革命與建設中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經過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全黨認同並寫入黨章,成功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思想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中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一係列獨創性理論成果,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了重要理論準備。
2.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富起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價值目標,是“強起來”的經濟基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經階段。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曆史新時期。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領導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我們黨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黨的十六大以後,我們黨成功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億元躍升至2012年的518942億元,高居世界第二位。我國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富起來”成為現實。這不僅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這一次偉大飛躍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鄧小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緊抓住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係列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黨所處曆史方位,加深了對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3.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曆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曆史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政治擔當,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麵加強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力、號召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極大增強;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強國等,正在逐步變成現實。我們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堅定不移全麵深化改革,改革全麵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堅定不移全麵推進依法治國,黨運用法律手段領導和治理國家的能力顯著增強;堅定不移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黨的理論創新全麵推進,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黨全社會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堅定不移推進社會建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治理體係更加完善;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堅定不移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人民軍隊革命性重塑;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不斷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等等,可以說,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闊步走向輝煌,偉大祖國健步走向強盛,中華民族昂首走向複興。
在這一次偉大飛躍中,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係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新時代的重大課題,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行動指南,是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的指導思想。[9]
五、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對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一係列重要論述,提出了許多重大理論觀點,並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起點,科學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對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新闡述、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高瞻遠矚、催人奮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麵把握“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任務和要求,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鬥。
1.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曆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並賦予全麵小康更高的標準、更豐富的內涵。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規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時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發出了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
回顧曆史,“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在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創造中形成並完善的,貫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整個曆史進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取得的曆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曆史性變革,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雄厚基礎、創造了各方麵條件。五年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係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係列重大舉措,推進一係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麵”戰略布局,黨和國家事業全麵開創新局麵,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麵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強軍興軍開創新局麵,港澳台工作取得新進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全麵從嚴治黨成效卓著。這五年的巨大成就,在我們黨的曆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中華民族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為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領導保證、政治引領、製度優勢和物質基礎。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麵”。“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麵”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提出的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曆史檢驗。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才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必須遵循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全麵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一定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麵,指導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紮實推進、全麵勝利。
一定要堅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必須全麵貫徹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即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麵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製”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麵從嚴治黨。要全麵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引領黨和人民事業順利發展。
一定要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是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戰略設計。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遵循“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的戰略安排: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二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係,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深化機構和行政體製改革,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三是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四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強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有效維護國家安全。五是加快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要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係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製。六是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麵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七是堅持“一國兩製”,推進祖國統一。八是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九是堅定不移全麵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係,全麵增強執政本領。
一定要全麵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加強黨的建設,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政治組織保證。要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麵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全麵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製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3.在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上開啟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一切偉大的事業,總是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中不斷推向前進。從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部署。這個戰略安排既籌謀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同時對第二個百年奮鬥藍圖又進行謀劃部署,清晰地展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任務和戰略步驟,體現了步步深入推進、行穩致遠的發展脈絡,表明了我們黨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決心。
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所以取得了曆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煥發出勃勃生機,在於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這也是我們取得一切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繼續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毫不動搖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
必須著眼於新時代新思想新戰略新舉措。我們必須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和曆史方位中,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凝聚起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磅礴力量,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必須堅持腳踏實地、苦幹實幹。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腳踏實地,付出艱苦努力,用真抓實幹、苦幹實幹托起美好未來。要堅持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樹立正確政績觀,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真抓實幹、苦幹實幹的良好風尚;要以知難而進、鍥而不舍的奮鬥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在克服困難、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中抓落實;要一步一個腳印,用新的思路、新的舉措,紮紮實實把十九大確定的各項目標完成好,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胸懷理想、堅定信念,頑強奮鬥、不懈奮鬥,中華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一定會如期實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