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剪輯師跟他打過電話來,粗剪工作已經完成了。
楊一斌立即回到公司,開始對影片進行精剪。
剪輯師是從專做影視後期的製作公司請來的,本身來講水平並不低,手裏也剪輯過不少部影片。
不過他還是大開眼界,除了配字幕、調色工作等是交給助手完成的,其他都是導演親自動手。
楊一斌很快就將粗剪的130分鍾版本,一口氣剪到了95分鍾。
整整砍去了35分鍾的戲份,更關鍵的是,導演似乎對成片胸有成竹,一些他覺得拿捏不住,或有些含糊的地方,經過他刪減、添加以及調動順序,居然意外地流暢,含糊的地方也變得很清晰。
導演進行的精剪工作,十分迅速,一天時間就剪出了30分鍾的戲份。
隻用了3天半的時間,他就把整部影片剪好了,原作的音樂並不是太出彩,但也不差,不過都是英文歌,他能用的用,不能用的就在樂庫找配樂替換,找好了便讓人去花錢搞定版權。
這種電影使用配樂,隻要不是當前大火的熱門歌曲之類,一般來說都是很便宜的。
加上配樂,5天時間搞定了精剪+音樂,再加上特效製作部分,齊活。
剪輯師是泰國人,名叫奧普,他算是漲見識了,第一次見到這種快槍手,雖然導演是在他粗剪基礎上展開工作的。
“導演先生,你的速度太快了!我感覺你要是入了剪輯這行,我都找不到飯吃。”奧普一通恭維。
楊一斌一笑,這算什麽,腦子裏就有電影,照著剪總會吧。
換成別的他不熟悉的電影,那抱歉,楊導是不會嚐試進行剪輯的,他會本著完全信任的原則,全麵放權給剪輯師。
“放心,我不會做剪輯師,所以你的飯碗端的牢牢的。”
當他在這裏剪輯時,宣發工作也正式提上日程。
杜毅拿出一個宣發方案來找他,還是老一套,無非就是重要城市的路演、上綜藝、電視與報紙上買廣告等等,費用一共是600萬泰銖,120萬人民幣。
其中在曼穀的路演,確定aump和平采娜都會來,算是很給麵子。
當然,代價就是要付出一定的酬勞,這也正常,要借用人家的名氣自然要付出點東西才行。
這筆宣傳費省不了,而且也沒多少,楊一斌拿起筆就批準了。
至於上映的問題,杜毅已經開始與泰國兩大院線majorcineplex和sfcinemacity,以及幾家獨立院線交涉,憑他與謝承潤大少的關係,這部電影很快就可以在院線全線上映。
而且給的分成並不低,大陸製片方與院線分成大體為40-43%:57-60%的比率,能談下多少要看投資、影片質量、人脈關係等等,很複雜。
泰國這邊的分成也差不多,比華國略高一兩個點。
杜毅談下來的分成是45%,已經算是很不錯了,這當然有關係原因在裏麵,還有一個原因是院線方覺得影片是4000萬泰銖的大投資,質量有一定保證,而且從成片看感覺可以。
不過杜毅還是感到了壓力,等簽完字他專門拉楊一斌去喝酒。
“楊哥,這影片咱們連上宣發一共920萬人民幣,4600萬泰銖,要回本至少要1.03億泰銖的票房,我看了一下以往年份的泰國電影票房,至少得是前三名才能直接回本。”
泰國這邊對酒是管控的,不是哪裏都能買到,也不是什麽時間都能買,隻有中午和晚上才可以買酒。
不過酒吧也要做生意,所以一般來說,即使像他倆這樣下午3點多過來的,也照樣招待。
他們要了兩杯雞尾酒,楊一斌一邊喝,一邊解釋說:
“其實當初拍電影就是玩兒,也沒打算賺錢。所以,我能說我拍電影是為了給自己找點事做嗎?”
杜毅聽了哈哈大笑,補充了一句:
“也對,既是為了玩,同時也是為了藝術,為了用電影表達對人生、對生活的思考。”
泰國比國內好的地方在於,電影票房雖然不咋地,但至少人家的正版碟片dvd租賃市場比國內好很多,靠dvd分成就能回不少血,而且電影的周邊產品市場也不錯,其總規模是票房總收入的三倍以上。
所以,其實哪怕電影上映後不怎麽火,隻要票房還行,那就有機會通過周邊和碟片市場回本,當然速度會比較慢,往往以年論。
“所以說嘛,電影是一門影音藝術形式,堪比文學所具有的價值……,當然,我覺得憑電影的質量,即使不盈利也不至於虧太多。”
楊一斌這句話總算是交了底,他覺得憑電影的質量,不太會死的難看。
再說,就算虧了點錢又能如何?
夢想不比小錢錢更重要嗎?
誰有金手指誰牛皮,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商量好宣傳方案後,他本人就神隱了,至於說導演必須帶隊宣傳,那他是真沒興趣。
除了曼穀的這一場路演他會出場,其他就讓製片人和杜毅帶隊進行宣傳。
你們都是成熟的團隊了,要學會自己去宣傳。
而且影片《我與幽靈戀愛的日子》在曼穀路演的那天,他也隻是拿著話筒跟下麵大量熱情的aump和小水的粉絲們說:
“這電影是個很美的愛情故事,你可以一邊吃爆米花一邊喝快樂水,看著你們的偶像出場,歡笑一個半小時,然後……,你會再度相信愛情的!”
基本上就是蹭了一下兩位明星的熱度,順便許了個美好的心願。
至於能不能實現,嗬,先騙進影院再說。
《曼穀郵報》的記者正要上前去采訪,導演又拿起了話筒。
“我再補充一句,這部電影如果是專門為你們打造的夢,所以一定要來啊。”
放下話筒,他就退居幕後了。
行了,作為導演我就忽悠到這裏,剩下的全看你們了。
你們可是演員啊,不會表演怎麽行,我的任務完成了。
等到台上的明星先後說了幾句話後,幾家被花錢買了版麵的報社記者都趕緊衝上去問問題。
那個《曼穀郵報》的記者還想找導演,不過他轉眼間就不見了。
楊一斌已經離開了,電影《靈媒》也已經拍好,全劇組都轉回曼穀了。
他要去給bow接風洗塵,順便把這部電影的後期搞定。
楊一斌立即回到公司,開始對影片進行精剪。
剪輯師是從專做影視後期的製作公司請來的,本身來講水平並不低,手裏也剪輯過不少部影片。
不過他還是大開眼界,除了配字幕、調色工作等是交給助手完成的,其他都是導演親自動手。
楊一斌很快就將粗剪的130分鍾版本,一口氣剪到了95分鍾。
整整砍去了35分鍾的戲份,更關鍵的是,導演似乎對成片胸有成竹,一些他覺得拿捏不住,或有些含糊的地方,經過他刪減、添加以及調動順序,居然意外地流暢,含糊的地方也變得很清晰。
導演進行的精剪工作,十分迅速,一天時間就剪出了30分鍾的戲份。
隻用了3天半的時間,他就把整部影片剪好了,原作的音樂並不是太出彩,但也不差,不過都是英文歌,他能用的用,不能用的就在樂庫找配樂替換,找好了便讓人去花錢搞定版權。
這種電影使用配樂,隻要不是當前大火的熱門歌曲之類,一般來說都是很便宜的。
加上配樂,5天時間搞定了精剪+音樂,再加上特效製作部分,齊活。
剪輯師是泰國人,名叫奧普,他算是漲見識了,第一次見到這種快槍手,雖然導演是在他粗剪基礎上展開工作的。
“導演先生,你的速度太快了!我感覺你要是入了剪輯這行,我都找不到飯吃。”奧普一通恭維。
楊一斌一笑,這算什麽,腦子裏就有電影,照著剪總會吧。
換成別的他不熟悉的電影,那抱歉,楊導是不會嚐試進行剪輯的,他會本著完全信任的原則,全麵放權給剪輯師。
“放心,我不會做剪輯師,所以你的飯碗端的牢牢的。”
當他在這裏剪輯時,宣發工作也正式提上日程。
杜毅拿出一個宣發方案來找他,還是老一套,無非就是重要城市的路演、上綜藝、電視與報紙上買廣告等等,費用一共是600萬泰銖,120萬人民幣。
其中在曼穀的路演,確定aump和平采娜都會來,算是很給麵子。
當然,代價就是要付出一定的酬勞,這也正常,要借用人家的名氣自然要付出點東西才行。
這筆宣傳費省不了,而且也沒多少,楊一斌拿起筆就批準了。
至於上映的問題,杜毅已經開始與泰國兩大院線majorcineplex和sfcinemacity,以及幾家獨立院線交涉,憑他與謝承潤大少的關係,這部電影很快就可以在院線全線上映。
而且給的分成並不低,大陸製片方與院線分成大體為40-43%:57-60%的比率,能談下多少要看投資、影片質量、人脈關係等等,很複雜。
泰國這邊的分成也差不多,比華國略高一兩個點。
杜毅談下來的分成是45%,已經算是很不錯了,這當然有關係原因在裏麵,還有一個原因是院線方覺得影片是4000萬泰銖的大投資,質量有一定保證,而且從成片看感覺可以。
不過杜毅還是感到了壓力,等簽完字他專門拉楊一斌去喝酒。
“楊哥,這影片咱們連上宣發一共920萬人民幣,4600萬泰銖,要回本至少要1.03億泰銖的票房,我看了一下以往年份的泰國電影票房,至少得是前三名才能直接回本。”
泰國這邊對酒是管控的,不是哪裏都能買到,也不是什麽時間都能買,隻有中午和晚上才可以買酒。
不過酒吧也要做生意,所以一般來說,即使像他倆這樣下午3點多過來的,也照樣招待。
他們要了兩杯雞尾酒,楊一斌一邊喝,一邊解釋說:
“其實當初拍電影就是玩兒,也沒打算賺錢。所以,我能說我拍電影是為了給自己找點事做嗎?”
杜毅聽了哈哈大笑,補充了一句:
“也對,既是為了玩,同時也是為了藝術,為了用電影表達對人生、對生活的思考。”
泰國比國內好的地方在於,電影票房雖然不咋地,但至少人家的正版碟片dvd租賃市場比國內好很多,靠dvd分成就能回不少血,而且電影的周邊產品市場也不錯,其總規模是票房總收入的三倍以上。
所以,其實哪怕電影上映後不怎麽火,隻要票房還行,那就有機會通過周邊和碟片市場回本,當然速度會比較慢,往往以年論。
“所以說嘛,電影是一門影音藝術形式,堪比文學所具有的價值……,當然,我覺得憑電影的質量,即使不盈利也不至於虧太多。”
楊一斌這句話總算是交了底,他覺得憑電影的質量,不太會死的難看。
再說,就算虧了點錢又能如何?
夢想不比小錢錢更重要嗎?
誰有金手指誰牛皮,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商量好宣傳方案後,他本人就神隱了,至於說導演必須帶隊宣傳,那他是真沒興趣。
除了曼穀的這一場路演他會出場,其他就讓製片人和杜毅帶隊進行宣傳。
你們都是成熟的團隊了,要學會自己去宣傳。
而且影片《我與幽靈戀愛的日子》在曼穀路演的那天,他也隻是拿著話筒跟下麵大量熱情的aump和小水的粉絲們說:
“這電影是個很美的愛情故事,你可以一邊吃爆米花一邊喝快樂水,看著你們的偶像出場,歡笑一個半小時,然後……,你會再度相信愛情的!”
基本上就是蹭了一下兩位明星的熱度,順便許了個美好的心願。
至於能不能實現,嗬,先騙進影院再說。
《曼穀郵報》的記者正要上前去采訪,導演又拿起了話筒。
“我再補充一句,這部電影如果是專門為你們打造的夢,所以一定要來啊。”
放下話筒,他就退居幕後了。
行了,作為導演我就忽悠到這裏,剩下的全看你們了。
你們可是演員啊,不會表演怎麽行,我的任務完成了。
等到台上的明星先後說了幾句話後,幾家被花錢買了版麵的報社記者都趕緊衝上去問問題。
那個《曼穀郵報》的記者還想找導演,不過他轉眼間就不見了。
楊一斌已經離開了,電影《靈媒》也已經拍好,全劇組都轉回曼穀了。
他要去給bow接風洗塵,順便把這部電影的後期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