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此刻已是華燈初上,因為廣寧門的收複,皇城與紫禁城已經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見過太子爺!”


    一隊隊身穿褐綠色戎裝的錦衣衛在宮中遊弋巡邏,看起來精神比白天昂揚了許多,見到太子打招呼的時候聲音也洪亮了許多。


    “辛苦諸位了!”


    鱗次櫛比的燈籠點起,照耀的紫禁城燈火璀璨。


    這景色讓剛剛回宮的朱慈烺忍不住信馬由韁,慢慢欣賞紫禁城的夜景,從容的與駐足施禮的錦衣衛打著招呼。


    “這紫禁城的夜景美輪美奐,豈能拱手送給建奴?但凡能守住這大漢的這顆瑰寶,我朱慈烺絕不會拱手相讓!”


    回到紫禁城就安全了,展昭與潘風、邢道榮等貼身護衛不能進宮,一起前往位於皇城社稷壇附近的侍衛營下榻。


    隻是有一點讓他們感到疑惑,為啥跟了太子這麽久,想不起來之前住在哪裏?


    想不起來,仿佛失憶了一般想的腦殼疼,但誰也不好意思挑明,隻好各自裝糊塗。


    兩炷香的功夫後,朱慈烺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居住了多年的鍾粹宮。


    小太監徐來福急忙迎上來磕頭:“太子爺,您總算回來了,奴婢還以為見不到你了。”


    “胡說!”


    朱慈烺瞪了一眼這個小太監,“你家太子爺還沒娶太子妃,將來還要做千古一帝,至少做大明朝的中興之君,怎麽能死?”


    徐來福急忙解釋:“奴婢嘴笨,奴婢的意思是以為太子爺跟著萬歲爺去南京了。”


    “本宮勞累了一天,還沒吃午飯,馬上命禦膳房給我準備好吃的。”朱慈烺拍了拍饑腸轆轆的肚子,吩咐道。


    “禦膳房?”


    徐來福一頭霧水,“禦膳房是個啥衙門?”


    朱慈烺微微蹙眉,這才想起明朝皇宮並沒有設置禦膳房,早期的皇帝及嬪妃們平日裏的飲食都是由光祿寺伺候。


    但光祿寺畢竟是朝廷正式機構,除了伺候皇帝一大家子之外,還得安排各種筵筵、籌備各種祭祀的儀式和貢品,因此給皇帝準備的飲食隻能算是馬馬虎虎。


    皇帝不餓,皇帝的娃吃不好怎麽辦?


    那將來可是要繼承大統的人,是大明未來的希望!


    於是宣宗朱瞻基在位時又在宮裏設置了一個叫做“尚膳監”的機構,由太監來掌勺,算是給皇帝一家子改善生活,開開小灶。


    隻不過大明朝皇宮中設有十二監,這個尚膳監並沒有請朝的禦膳房出名,而朱慈烺平日裏並不過問柴米油鹽之事,因此才誤稱“禦膳房”。


    “就是尚膳監!”


    朱慈烺伸手在徐來福腦門爆了一個栗子,“本宮還想提拔你做紫禁城的司禮太監呢,看你這腦瓜也勝任不了啊!”


    年方十四的徐來福嚇得跪地磕頭:“太子爺折煞奴婢了,奴婢隻想侍候太子爺,豈敢有非分之想。”


    “倒也是!”


    朱慈烺沉吟一聲,陷入了沉思。


    這司禮太監除了忠誠之外還需要相當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得有一定的手段謀略才能玩得轉,畢竟整個紫禁城的太監與宮女加起來數量非常龐大。


    據清史描述,明朝皇宮最多的時候有十萬太監,三萬宮女!


    三萬宮女啊,朱慈烺想想這數量都覺得不可思議……


    說句不誇張的話,如果皇帝願意,可以一百年內不重複,夜夜當新郎……


    但事實是滿清的史書編纂人員誇張了,這個數字是在抹黑大明王朝。


    朱慈烺穿越前專門查過明史,終明一朝,太監人數最多的時候是在隆慶年間,整個紫禁城有太監一萬四千五百人,其次是萬曆年間的一萬四千一百人……


    當然,明王朝之所以養了這麽多宦官,絕不是隻讓他們打雜跑腿的,而是用來當作耳目,監控文武百官,最典型的就是東、西兩廠。


    宮女最多的時期則是嘉靖皇帝在位時,據光祿寺統計紫禁城有宮女兩千七百人,其他的隆慶、萬曆時期人數在兩千左右。


    到了崇禎年間,由於農民軍起義此起彼伏,外有建奴入寇,烽火四起,國庫空虛,朱由檢多次大幅裁減宮內人員。


    在去年司禮監統計的時候,紫禁城裏的太監已經僅剩兩千五百人,而宮女也隻剩下八百左右。


    自從闖軍圍了北京城,紫禁城內秩序大亂,多有太監宮女或者翻牆,或者鑽水溝、或者行賄守衛宮門的士卒,想方設法的逃命,至少逃了上千太監、上百名宮女。


    為啥太監逃得多,宮女跑的少,想來因為太監自恃男性力氣大,就算離開皇宮也能找個謀生的方式,不至於餓死街頭。


    而在皇宮裏衣食無憂的宮女則對出宮有種本能的恐懼,如果外麵沒有家人投奔怕是會客死他鄉,慘遭淩辱,甚至被人賣到窯子裏。


    往日熱鬧非凡,人影憧憧的紫禁城現在也變得冷清了許多。


    “實事求是的說,王承恩是個好太監,最起碼能陪著朱由檢以身殉國,單單這氣節就足以完爆曆史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太監。”


    其實,朱慈烺內心是很想留下王承恩繼續執掌司禮監,幫著自己打理紫禁城,而可惜他心裏隻有朱老爹,跟著一塊去了南京。


    “回頭看看能不能租一個太監,鄭和這種高級貨就不奢望了,就算是高力士、李蓮英,甚至魏忠賢這樣的都能湊合著頂一陣子!”


    見太子緘口不語,徐來福嚇得磕頭求饒:“太子爺饒命,奴婢該死!”


    朱慈烺收了思緒,彎腰扶起徐來福:“太子爺什麽時候說要你命了,你隻要忠心耿耿的給我辦事,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位早晚是你的。”


    “來福從八歲就跟著太子爺,我這條命都是太子爺的!”


    徐來福感動的淚流滿麵,抬起袖子擦了擦淚痕,“奴婢這就去尚膳監給你備餐!”


    “去吧!”


    朱慈烺舒展了下有些酸痛的筋骨,“對了,把宮女花木蘭給我喊過來!”


    一聽提到“木蘭”這倆字,徐來福的腦袋就一陣懵。


    也不知道今兒個怎麽了,從鍾粹宮的閑置房間裏不斷有全副披掛的將軍走出來,有牽著馬的有扛著斧的,甚至最後還走出來一個看起來凶巴巴的宮女。


    徐來福理解不了,也不敢問!


    太監第一守則,就是不許多嘴!


    “哦……太子爺說木蘭啊,我去喊她!”


    徐來福爬起來一溜煙般前往宮女房喊人:“花木蘭、花木蘭,太子爺召喚你了!”


    徐來福也是有點迷糊,感覺這個花木蘭似乎挺熟,可又想不起來哪裏熟悉,隻知道這個宮女在太子爺身邊挺有分量,其他就沒有印象了。


    其實這就是係統給出世之人身邊植入的“熟人意識”,僅限於接觸比較頻繁的人才會被插入記憶。


    鍾粹宮是大明朝曆代太子成人之前居住的地方,是個二進院,除了前麵的主殿之外,後麵還有一個“聖哲殿”。


    除此之外,還有二十多間偏房,配有十六個宮女,三十二個太監伺候這位大明朝的儲君。


    片刻之後,隻見一個身高大約在一米六出頭,相貌清秀,皮膚白皙,一臉英氣的宮女颯然走來。


    朱慈烺喜歡用穿越前的單位來衡量一個人,這樣記憶比較深刻,論尺多費勁,曆史早晚都是要進步的嘛!


    回頭找個機會就推廣米這個單位!


    “奴婢花木蘭見過太子爺!”


    花木蘭肅身行禮,聲音中透著幹練和豪氣。


    朱慈烺點點頭:“木蘭啊,你一身武藝,以後出門扮作太監跟在我身邊保護本宮。”


    花木蘭立即從扭扭捏捏的宮女恢複了男兒的豪氣,抱拳道:“是!”


    朱慈烺一陣翻箱倒櫃,找出了兩套五品太監的服裝。


    這還是早些年皇後讓他賞賜給掌管鍾粹宮的一個老太監的,隻是讓朱慈烺忘在了腦後便擱置了起來。


    後來因為朱慈烺不喜歡老頭,護娃狂魔周皇後就把鍾粹宮的太監一律換成了十五歲左右的年輕太監。


    “你換上這身衣服,去一趟詹事府,宣一個叫諸葛良的小吏來鍾粹宮見我。”朱慈烺把太監服遞給花木蘭道。


    “奴婢遵旨!”


    至於公孫策,朱慈烺暫時不打算接見,先讓他在刑部礪練一段時間再說。


    花木蘭剛走,朱慈烺耳畔就響起了提示音:“叮……李元霸體驗時間到,以錘震仙人橋,引發山體滑坡的方式將自己與兩萬大順軍同時埋葬,租用結束。”


    “元霸走了嗎?”


    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盡管知道李元霸是從時空中租用來的,可這麽一個有血有肉的活人就此消失在自己的世界中,這讓朱慈烺還是傷感不已。


    走到大殿前舉頭仰望天際的明月,隻見月色皎潔,渾然不知人間的疾苦。


    “元霸,謝謝你!”


    朱慈烺在心裏默默祈禱,也許這個華夏第一猛將李元霸屬於係統獎勵的新手禮包,說不定未來還有機會出現在租用選項中……


    是否還有再見之日,朱慈烺不確定,但內心卻依然充滿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鋒劍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鋒劍客並收藏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