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深明大義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複我山河! 作者:青鋒劍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題既然扯到了鬆錦之戰,吳襄自然少不了自我辯護一番。
“太子爺,罪臣是冤枉的!”
五十多歲的吳襄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解釋,“臣當時得到的情報是皇太極準備從喜峰口朝北京進軍,因此打算繞道伏擊清軍。
臣最多隻能算是判斷失誤,絕不是流言所說的不戰而逃。洪承疇都還在錦州死戰,我吳襄的兩萬兵馬跑什麽?
後來周延儒挾私報複,鼓動同黨抹黑汙蔑我,參劾我臨陣脫逃……
唉……說起來我吳襄也有罪,是我判斷失誤,導致洪承疇孤軍無援,陷入了清軍的包圍後做了俘虜。
說起來還是我吳襄害了大明的九邊精銳,所以臣也就不辯解了,心甘情願的坐牢贖罪。”
吳襄說的既悲憤又後悔,但朱慈烺不敢全信,畢竟隻是一麵之詞。
但今天這些事都不重要,自己紆尊降貴來到吳家不是追究吳襄的罪責,而是來求他給吳三桂修書,讓吳三桂趕緊率兵來解京城之圍。
“周延儒這奸賊今年已經被父皇處死,本宮相信時間久了就會水落石出,吳將軍受到的委屈自有大白於天下之時。”
朱慈烺把手裏的銀票塞到吳襄手裏,“這算是朝廷對吳將軍被羈押數年的補償,還望吳將軍給平西伯修書一封,本宮會派人突圍前往山海關方向送信,讓平西伯盡早勤王救駕。”
吳襄這才恍然頓悟。
原來這太子爺是來求自己給兒子寫信的,這一萬兩銀票是拿來賄賂自己爺倆,或者是賞賜給吳家的,到底該收還是不收?
一萬兩銀子也不是個小數目,折合到朱慈烺穿越前大體相當於一千萬人民幣,這對三年沒有領到俸祿的吳襄是個不小的誘惑。
都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自己爺倆苦練武藝,熟讀兵書,在沙場上刀頭舔血,不就是為了換來封侯拜相,榮華富貴麽?
我吳襄坐了三年的勞,從正三品的總兵被貶為庶人,朝廷給我點補償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既然如此,臣就多謝太子爺賞賜!”
吳襄心念電轉,經過片刻猶豫之後最終決定收下這一萬兩銀票,“來人,給老夫準備筆墨,我給長伯修書一封,催他火速回京勤王救駕。”
等下人端來了筆墨,吳襄筆走龍蛇,給兒子吳三桂寫了一封家書,勸他不惜一切代價,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一切困難,以最快的速度率部前來北京勤王救駕。
“太子爺請過目。”
吳襄等著晾幹筆墨後,雙手呈給朱慈烺。
朱慈烺看完後很是滿意:“吳將軍寫的情真意切,本宮相信平西伯看到書信後一定會盡早趕到京城勤王。天色已黑,本宮就不叨擾了,就此告辭!”
得了一筆意外之財,吳襄心情大好,笑容滿麵的挽留:“既然到了吃飯的時辰,太子爺就在寒舍用過晚膳再走不遲。”
一萬兩銀子買了吳襄一封家書,更主要的是換回吳三桂的全力救援,總而言之這筆生意不算虧。
“本宮還有政務在身,就不叨擾了!”
朱慈烺急著回紫禁城看看周奎答應的十萬兩銀子到手了沒有,根本沒有心情留下來吃飯,話說忘了問一下陳圓圓是否有助興的節目就拒絕了,真是遺憾!
“既然如此,罪臣就不耽誤太子爺了。”
吳襄率領全體家眷恭送到門口,“恭送太子爺回宮!”
朱慈烺揮揮手,從潘風手裏接過韁繩,正要翻身上馬,忽聽身後有人召喚。
“太子爺請留步。”
朱慈烺詫異的轉身凝視,發現出聲之人赫然正是陳圓圓。
隻見她伸出纖纖玉手,趁著吳襄不備,一下子把他握在手裏的銀票抽了出來,緊緊握在了手中。
吳襄又驚又怒,瞪眼道:“陳氏,你這是要做什麽?這可是太子爺賞賜給老夫的,並非賞賜給長伯的,難道你想霸占嗎?”
咽了口唾沫,氣呼呼的道:“再說了,就算是賜給長伯的,也輪不到你來當家,別忘了你隻是妾氏,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仗著長伯疼愛你就為所欲為。”
吳三桂的正妻李氏也站出來斥責陳圓圓:“陳妹妹,當著太子爺的麵你這是要做什麽?快些把銀票還給公公。”
陳圓圓冷哼一聲,手裏拿著銀票高聲道:“吳長伯是大明臣子,是大明朝的總兵,食君之祿當報君恩,全力回京勤王救駕是他的分內之事。
如今京城被闖賊重重包圍,每日都有將士戰死城頭,大明朝廷國庫空虛,將士們皆有不同程度的欠餉,可他們依然在為平定叛亂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而浴血奮戰。
公公倘若收了這筆錢,長伯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天下人都會罵他擁兵自重,要挾天子,拖延進軍,以後朝堂上的禦史都會彈劾他,為他的人生埋下禍端……”
朱慈烺不說話,靜靜地聽陳圓圓演講。
她說的這些話,朱慈烺還沒有想到,但不可否認吳襄收了這筆錢,確實就落人口舌,將來存在極大的隱患。
吳襄還是有些不舍:“可是……可是這筆錢是太子爺賞賜的,卻之不恭啊!”
陳圓圓繼續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圖有所不圖,太子殿下賞賜是大明君主對臣子的恩,我們吳家不收是臣子對君主的義。
我們吳家這些年雖然拮據了一些,但也不至於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筆錢應該拿去平定叛賊,賑濟災民,這才是他的價值!”
陳圓圓說完轉身走到朱慈烺麵前,白皙的雙手呈上銀票:“請太子爺收回成命,這筆錢吳家不能收。”
朱慈烺不由得肅然起敬,朝著陳圓圓鄭重的做了一個揖:“陳姑娘高義,本宮佩服的五體投地,我在這裏代替大明的臣民謝過姑娘。”
陳圓圓急忙跪倒在地回拜:“民女豈敢當太子殿下如此大禮,請收回銀票,拿來平定流寇,賑濟災民。”
朱慈烺自己扭頭朝徐來福使了個眼色,徐來福立即上前從陳圓圓手裏接過銀票,揣進了袖子裏,生怕遲了就被吳襄搶回去。
朱慈烺正直、正義、大公無私、正氣浩然的伸手握住了陳圓圓的柔荑,將她從地上扶起:“陳姑娘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觸手之處,柔若無骨,不愧是秦淮八豔之首,當真是極品尤物。
“臭表子、下賤貨,就你事多,看把你能的,不過一個青樓妓女而已,卻在這裏裝高尚!”
吳襄在心裏破口大罵,誰知道北京城能不能保住,一萬兩銀子就這樣被臭娘們霍霍了。
朱慈烺看著吳襄陰沉的臉色,莞爾一笑道:“陳姑娘深明大義,還是吳將軍教導有方啊,由此可見吳家門風定是正氣浩然。”
吳襄隻能訕訕的道:“太子爺過獎了,這錢……還是朝廷先拿來應急吧!”
朱慈烺高聲賜封:“本宮也不能虧了吳將軍,即日起加封你為明威將軍,賜子爵。”
還需要利用吳襄拉攏吳三桂,畢竟論能力吳三桂算得上大明朝廷數一數二的良將,手中又握有最精銳的寧遠兵團,吳家父子還有利用價值。
吳襄這才平複了心中怒火,急忙跪地磕頭:“臣多謝太子殿下隆恩,定當戴罪立功,不負提攜之恩。”
雖然明威將軍隻是個虛銜,但畢竟也是正三品的官員,自己也算是重回朝廷編製。
朱慈烺點點頭:“起來吧,吳將軍已經在家中賦閑多時,可以去城牆上參加防禦,協助王國興、司馬炎等人守城了。”
“臣遵詔!”
吳襄爬起來後再作揖恭送,“臣恭送太子殿下回宮!”
此刻天色已經黑了下來,京城內的大街小巷已是燈火通明,朱慈烺翻身上馬,在一眾錦衣衛的護送下返回了紫禁城。
朱慈烺回宮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內帑查看周奎答應的十萬兩銀子是否到賬?
剛來到昭儉宮便遠遠看到十來兩馬車一字排開,二十多個尚寶監的小太監正在李從良的指揮下卸車,一箱箱的白銀絡繹不絕的抬進了空蕩蕩的內帑庫。
“奴婢拜見太子爺!”
看到朱慈烺大步流星的走來,李從良急忙上前施禮參拜,笑容滿麵的道,“事情進行的很順利,周家乖乖的捐出了十萬兩銀子,一兩也不少。”
朱慈烺輕撚下頜:“這還差不多,嘉定伯呢?”
“已經釋放回家了。”
朱慈烺壞笑道:“沒給我外公捎上幾桶鹹菜麽?”
徐來福忍俊不禁,低著頭捂嘴偷笑。
李從良一臉懵逼,不知道這是什麽梗,“這個倒是不曾,太子爺也沒交代奴婢,要不我派人連夜送過去?”
朱慈烺笑著擺擺手:“罷了、罷了……自今夜起,加派人手看管內帑,進出賬目寫的明明白白,若有差錯,本宮定然拿尚寶監問罪。”
“太子爺,罪臣是冤枉的!”
五十多歲的吳襄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解釋,“臣當時得到的情報是皇太極準備從喜峰口朝北京進軍,因此打算繞道伏擊清軍。
臣最多隻能算是判斷失誤,絕不是流言所說的不戰而逃。洪承疇都還在錦州死戰,我吳襄的兩萬兵馬跑什麽?
後來周延儒挾私報複,鼓動同黨抹黑汙蔑我,參劾我臨陣脫逃……
唉……說起來我吳襄也有罪,是我判斷失誤,導致洪承疇孤軍無援,陷入了清軍的包圍後做了俘虜。
說起來還是我吳襄害了大明的九邊精銳,所以臣也就不辯解了,心甘情願的坐牢贖罪。”
吳襄說的既悲憤又後悔,但朱慈烺不敢全信,畢竟隻是一麵之詞。
但今天這些事都不重要,自己紆尊降貴來到吳家不是追究吳襄的罪責,而是來求他給吳三桂修書,讓吳三桂趕緊率兵來解京城之圍。
“周延儒這奸賊今年已經被父皇處死,本宮相信時間久了就會水落石出,吳將軍受到的委屈自有大白於天下之時。”
朱慈烺把手裏的銀票塞到吳襄手裏,“這算是朝廷對吳將軍被羈押數年的補償,還望吳將軍給平西伯修書一封,本宮會派人突圍前往山海關方向送信,讓平西伯盡早勤王救駕。”
吳襄這才恍然頓悟。
原來這太子爺是來求自己給兒子寫信的,這一萬兩銀票是拿來賄賂自己爺倆,或者是賞賜給吳家的,到底該收還是不收?
一萬兩銀子也不是個小數目,折合到朱慈烺穿越前大體相當於一千萬人民幣,這對三年沒有領到俸祿的吳襄是個不小的誘惑。
都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自己爺倆苦練武藝,熟讀兵書,在沙場上刀頭舔血,不就是為了換來封侯拜相,榮華富貴麽?
我吳襄坐了三年的勞,從正三品的總兵被貶為庶人,朝廷給我點補償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既然如此,臣就多謝太子爺賞賜!”
吳襄心念電轉,經過片刻猶豫之後最終決定收下這一萬兩銀票,“來人,給老夫準備筆墨,我給長伯修書一封,催他火速回京勤王救駕。”
等下人端來了筆墨,吳襄筆走龍蛇,給兒子吳三桂寫了一封家書,勸他不惜一切代價,想盡一切辦法,克服一切困難,以最快的速度率部前來北京勤王救駕。
“太子爺請過目。”
吳襄等著晾幹筆墨後,雙手呈給朱慈烺。
朱慈烺看完後很是滿意:“吳將軍寫的情真意切,本宮相信平西伯看到書信後一定會盡早趕到京城勤王。天色已黑,本宮就不叨擾了,就此告辭!”
得了一筆意外之財,吳襄心情大好,笑容滿麵的挽留:“既然到了吃飯的時辰,太子爺就在寒舍用過晚膳再走不遲。”
一萬兩銀子買了吳襄一封家書,更主要的是換回吳三桂的全力救援,總而言之這筆生意不算虧。
“本宮還有政務在身,就不叨擾了!”
朱慈烺急著回紫禁城看看周奎答應的十萬兩銀子到手了沒有,根本沒有心情留下來吃飯,話說忘了問一下陳圓圓是否有助興的節目就拒絕了,真是遺憾!
“既然如此,罪臣就不耽誤太子爺了。”
吳襄率領全體家眷恭送到門口,“恭送太子爺回宮!”
朱慈烺揮揮手,從潘風手裏接過韁繩,正要翻身上馬,忽聽身後有人召喚。
“太子爺請留步。”
朱慈烺詫異的轉身凝視,發現出聲之人赫然正是陳圓圓。
隻見她伸出纖纖玉手,趁著吳襄不備,一下子把他握在手裏的銀票抽了出來,緊緊握在了手中。
吳襄又驚又怒,瞪眼道:“陳氏,你這是要做什麽?這可是太子爺賞賜給老夫的,並非賞賜給長伯的,難道你想霸占嗎?”
咽了口唾沫,氣呼呼的道:“再說了,就算是賜給長伯的,也輪不到你來當家,別忘了你隻是妾氏,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仗著長伯疼愛你就為所欲為。”
吳三桂的正妻李氏也站出來斥責陳圓圓:“陳妹妹,當著太子爺的麵你這是要做什麽?快些把銀票還給公公。”
陳圓圓冷哼一聲,手裏拿著銀票高聲道:“吳長伯是大明臣子,是大明朝的總兵,食君之祿當報君恩,全力回京勤王救駕是他的分內之事。
如今京城被闖賊重重包圍,每日都有將士戰死城頭,大明朝廷國庫空虛,將士們皆有不同程度的欠餉,可他們依然在為平定叛亂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而浴血奮戰。
公公倘若收了這筆錢,長伯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天下人都會罵他擁兵自重,要挾天子,拖延進軍,以後朝堂上的禦史都會彈劾他,為他的人生埋下禍端……”
朱慈烺不說話,靜靜地聽陳圓圓演講。
她說的這些話,朱慈烺還沒有想到,但不可否認吳襄收了這筆錢,確實就落人口舌,將來存在極大的隱患。
吳襄還是有些不舍:“可是……可是這筆錢是太子爺賞賜的,卻之不恭啊!”
陳圓圓繼續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圖有所不圖,太子殿下賞賜是大明君主對臣子的恩,我們吳家不收是臣子對君主的義。
我們吳家這些年雖然拮據了一些,但也不至於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筆錢應該拿去平定叛賊,賑濟災民,這才是他的價值!”
陳圓圓說完轉身走到朱慈烺麵前,白皙的雙手呈上銀票:“請太子爺收回成命,這筆錢吳家不能收。”
朱慈烺不由得肅然起敬,朝著陳圓圓鄭重的做了一個揖:“陳姑娘高義,本宮佩服的五體投地,我在這裏代替大明的臣民謝過姑娘。”
陳圓圓急忙跪倒在地回拜:“民女豈敢當太子殿下如此大禮,請收回銀票,拿來平定流寇,賑濟災民。”
朱慈烺自己扭頭朝徐來福使了個眼色,徐來福立即上前從陳圓圓手裏接過銀票,揣進了袖子裏,生怕遲了就被吳襄搶回去。
朱慈烺正直、正義、大公無私、正氣浩然的伸手握住了陳圓圓的柔荑,將她從地上扶起:“陳姑娘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觸手之處,柔若無骨,不愧是秦淮八豔之首,當真是極品尤物。
“臭表子、下賤貨,就你事多,看把你能的,不過一個青樓妓女而已,卻在這裏裝高尚!”
吳襄在心裏破口大罵,誰知道北京城能不能保住,一萬兩銀子就這樣被臭娘們霍霍了。
朱慈烺看著吳襄陰沉的臉色,莞爾一笑道:“陳姑娘深明大義,還是吳將軍教導有方啊,由此可見吳家門風定是正氣浩然。”
吳襄隻能訕訕的道:“太子爺過獎了,這錢……還是朝廷先拿來應急吧!”
朱慈烺高聲賜封:“本宮也不能虧了吳將軍,即日起加封你為明威將軍,賜子爵。”
還需要利用吳襄拉攏吳三桂,畢竟論能力吳三桂算得上大明朝廷數一數二的良將,手中又握有最精銳的寧遠兵團,吳家父子還有利用價值。
吳襄這才平複了心中怒火,急忙跪地磕頭:“臣多謝太子殿下隆恩,定當戴罪立功,不負提攜之恩。”
雖然明威將軍隻是個虛銜,但畢竟也是正三品的官員,自己也算是重回朝廷編製。
朱慈烺點點頭:“起來吧,吳將軍已經在家中賦閑多時,可以去城牆上參加防禦,協助王國興、司馬炎等人守城了。”
“臣遵詔!”
吳襄爬起來後再作揖恭送,“臣恭送太子殿下回宮!”
此刻天色已經黑了下來,京城內的大街小巷已是燈火通明,朱慈烺翻身上馬,在一眾錦衣衛的護送下返回了紫禁城。
朱慈烺回宮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內帑查看周奎答應的十萬兩銀子是否到賬?
剛來到昭儉宮便遠遠看到十來兩馬車一字排開,二十多個尚寶監的小太監正在李從良的指揮下卸車,一箱箱的白銀絡繹不絕的抬進了空蕩蕩的內帑庫。
“奴婢拜見太子爺!”
看到朱慈烺大步流星的走來,李從良急忙上前施禮參拜,笑容滿麵的道,“事情進行的很順利,周家乖乖的捐出了十萬兩銀子,一兩也不少。”
朱慈烺輕撚下頜:“這還差不多,嘉定伯呢?”
“已經釋放回家了。”
朱慈烺壞笑道:“沒給我外公捎上幾桶鹹菜麽?”
徐來福忍俊不禁,低著頭捂嘴偷笑。
李從良一臉懵逼,不知道這是什麽梗,“這個倒是不曾,太子爺也沒交代奴婢,要不我派人連夜送過去?”
朱慈烺笑著擺擺手:“罷了、罷了……自今夜起,加派人手看管內帑,進出賬目寫的明明白白,若有差錯,本宮定然拿尚寶監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