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述職
重生之陌上花開當緩緩歸矣 作者:大橘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納蘭雪認定是他人抽不出空來照顧王爺,這才由著雲哥哥過來侍疾的,禁不住想為他分擔些。
“咳……”身旁的籬兒,清月紛紛咳了一聲,王爺的王妃,可不就在她跟前麽,這許久她竟也也沒有認出主子的身份來……
“沒關係,我來陪雲哥哥一起。”納蘭雪拍拍胸脯,承諾道;她要“拯救”雲哥哥。
“納蘭小姐的好意,在下心領了。”雲蝶兒望著一旁一直在憋笑的籬兒與清月,再看看一臉正經的納蘭雪,隻能硬著頭皮應下來。
得到雲哥哥的應允,便主動開始忙活起來,先是把那布條重新浸濕,擰幹,又是換水的,勤快得緊了……
另一邊,顧淩宸一行人早已經離開中原。
顧淩宸歸心似箭,想要早日回宮述職,便領著南潯,至歡,上官及幾名精銳先行。留下顧淩殤與大部隊緊跟其後;眼下幾人已是快到了城門之外。
而此前大王爺在歸途中,不幸感染了風寒,醫師曾言,感染風寒之人不宜過度顛簸,可當下返程,不能耽誤過多時間,顧淩殤主動表明,不願因自己一人,而耽誤行程,這才與大部隊的兄弟們在後共進退。
“王爺當真是料事如神,這一路上至歡便聽了不少百姓紛紛誇讚你未雨綢繆……”夏至歡一行人已然到了皇城腳下,仔細回想起這一路東走,路過的村莊小鎮,所見所聞之事,才不由的感歎起來;王爺連天災都能預測,並處以應對之措,果然不俗,他打心裏是更加敬佩王爺了。
“料事如神不敢當,那是大家給本王麵子,過譽罷了。”顧淩宸應到,況且這是因著蝶兒的點撥,自己才能想到這個方麵,倘若說感謝,蝶兒才是那個最受得起的人。而自己做好份內事便可,至於百姓如何評價,由他們說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至歡心中,王爺乃真君子。”
夏至歡脫口而言,不管如何,在自己心裏,王爺是條漢子,隴西路遠崎嶇,又是荒涼偏僻,在這皇城裏頭待慣了的,也沒幾個能夠吃的了苦,願意跑到隴西去,更別說是負責那山區百姓的搬遷事宜了。
“到了,待本王述職閑下後,再同你再皇城腳下好好走走罷?”顧淩宸回過頭來,同他喊到,見他滿懷好奇的眼神,正四處流連,顧淩宸是極樂意帶他瞧一瞧這皇城的。
隴西郡公他們做了那麽久的東道主,如今至歡到了皇城腳下,也該自己來招待招待他,也好讓至歡能夠更快地融入皇城的風俗民情;隻是刻下,進宮述職,乃是頭等大事。
“至歡在此,便多謝王爺款待。”夏至歡跟著往前走,看著眼前的雄偉挺拔的城樓,與隴西可謂是雲泥之別。
而後他又見兩旁街道熱鬧非凡,馬足下光亮整潔,遍眼全是綠瓦紅牆,高高飄揚的商鋪旗幟,粼粼而來的車馬,川流不息的行人,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襯出皇城腳下的繁華,民眾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心想,這樣繁華而美好的地方,想來沒人能夠拒絕吧?便是自己這個外鄉人,見過皇城的繁華後,竟也有一股眷戀不舍的心情油然而生。
顧淩宸征得至歡的同意,便策馬往皇宮走去,眼下暫且把旁的事先放一放,回宮是要緊事。
宣政殿上,大臣早已站成兩列,文武各半。紛紛然道:
“宸殿果然是未雨綢繆,此前是我等愚鈍了。”言官頓然醒覺,意識到他們還此前多番阻撓這利民工程,實在是愚鈍之極。
“這,便是宸殿的過人之處。”六品修撰溫嶠熙首肯坦言道;在他眼裏,宸殿向來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存在,隻是自己人微言輕,說話沒有分量罷了。
“宸殿體恤百姓之心,人人皆知……”納蘭將軍得意門生,抿了抿嘴,捋了捋小胡,忍不住誇讚到。
這一捋胡的動作,可謂是將納蘭的神情“學”到了精髓。
“此番西行,大皇兄也一同前往,大家為何一再地誇讚三哥,本王覺得,大皇兄是勇氣可嘉,也不可忽略的。”九皇子顧淩風有些抑製不住自己情緒,坦言道。
他不過是在外時間久了些,這一回來,便聽到這些老家夥在細言細語,據他所知,大哥也是跟著老三一同前往的隴西,不說其他,便是隻要到了隴西那茹毛飲血之地,便是勇士,也是值得誇獎的。
而在他回宮時,一路聽來,那些老東西卻隻是對老三一致好評,絲毫不提及大皇兄;他們當真是些隻懂紙上談兵的庸人;以一個人功過下定論,這是極不公平的。
他倒不認為老三近來所做之事,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收買人心,打的幌子,冷不丁地便站出來,說是為民請命,誰知道他暗地裏不是往著那個位置上爬呢。
老三不過是靠著惠妃而得勢,顧淩風是打心眼裏瞧不上老三的;隻是如今局勢不如從前,大家似乎遺忘了那仍在冷宮中的皇後娘娘,皇後仍是皇後,大皇兄再不濟,還占著嫡長子的身份,雖說父皇遲遲不立儲,但是朝中多的是持嫡長子繼承之態,父皇多少會頂著這些壓力的,故而大皇兄得當太子之位,機會是極大的,他便是看中大皇兄的嫡長子身份,才打小同他玩在一起,事事以他為先,為的是日後他能夠有一天,念著自己的好,對自己寬厚些。
“大皇子,自然是勇氣可嘉的……”
言官聞言,多少有些尷尬,既然九皇子提出了,他們也不能置之不理,便是隨便應付幾句罷了,況且他年紀尚小,不懂事也是正常。
這明麵上,他是大皇子,勇氣可嘉,不可置喙,他們是臣下,自然不能多說些什麽;可私下裏,卻是恰恰相反,隴西一行,怕是要成為大皇子的糟點了罷。
當中誰人不知,大皇子在初入隴西之際,因途遇餓狼,心生害怕,試圖帶著那些精銳撤退,反觀三皇子,盡管處於那般危險之地,也能鎮定自如,讓部下先行撤退,隻是留下了幾名心腹,與之一同對抗惡狼;而此次來報,聽聞大皇子是受不了這周車勞頓,才跟著大部隊慢慢回來的,隻是不知道要延後許久,他們才能返到皇城呢……
“宸王殿下到!”一道綿長悠遠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這是內侍傳報之音。
繼兒又是一道綿長之音……
“隴西世子到!”
大臣們正交頭接耳,聽聞內侍通傳後,也紛紛止住了,先前的熱鬧非凡,轉瞬寂靜無聲。
話音未落,便瞧見了顧淩宸一身戎裝,氣勢十足地朝著宣政殿走去,顧淩宸是這帶光芒的,而一旁的隴西世子,初次進宮麵聖,也是吸引著眾大臣的目光,早在內侍通報之時,眾人便紛紛向他投去了目光,並紛紛讓開了一條足夠大的行道,以供他們往前走。
而麵對大臣們這樣炙熱的目光以及這麽大的場麵,夏至歡多少有些緊張的,隻是在他看到身旁的王爺,一臉堅定時,似乎讓他也鎮定了許多,往後一心隻管跟著王爺走便是了,他如何做,自己便跟著做。
“兒臣,見過父皇。”顧淩宸行著跪拜禮,曆時兩個月,他總算是在此站在這方熱土之上了。
“小臣夏至歡,代表隴西臣民,見過陛下,陛下安好!”夏至歡見著王爺行了禮,便也跟在一旁行禮;隻是這行禮,倒是叫他犯了難,他這才想起來,自己似乎沒有正經地學過朝廷的禮儀。
見著大家也都在望著自己,情急之下,隻能雙手向前伸直,右手搭在左手之上,右腿置於左腿後,稍微半蹲,而後將左手順勢伸往背後,右手輕輕彎曲於胸膛之前;這是他平常向父親,母親所行的禮,如今謹以此禮,拜見陛下,希望不會失了禮數。
初次見著夏至歡所行之禮,不少官員私底下便開始了躁動,各個以手捂口:
“你們說,這是什麽禮?”
“非我見過之禮,不知。”
“還挺好看的。”
離朝堂遠些的官員,更是想要模仿起來,便是照瓢畫葫蘆,也是學不來隴西世子的儀態;更學不來他的氣質,瞧他這一襲白衣,看著便是文人模樣,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夏至歡的身上,體會得淋漓盡致。
而一旁瞧見他們學成不三不四模樣,忍不住給了他們一記白眼,眼裏也是有些笑鬧之意的;直到龍椅上的男子,出了聲,他們才止住了玩笑。
“世子快請起,一路的奔波勞碌,幸苦了。”北帝抬起右手,宣他們起身來;他瞥了一眼台下之人,得體端莊,不禁點了點頭。
“多謝父皇。”顧淩宸起身站立。
“多謝陛下。”夏至歡亦是向陛下表達了感謝之情。
而後又主動告知陛下自己此番前來的目的:
“小臣此番前來,一是替隴西百姓,感謝陛下英明決策,救百姓於天災;二是家父擔憂城西疫症,特地派我前來,施以綿薄之力,援助城西,報效我朝。”
“咳……”身旁的籬兒,清月紛紛咳了一聲,王爺的王妃,可不就在她跟前麽,這許久她竟也也沒有認出主子的身份來……
“沒關係,我來陪雲哥哥一起。”納蘭雪拍拍胸脯,承諾道;她要“拯救”雲哥哥。
“納蘭小姐的好意,在下心領了。”雲蝶兒望著一旁一直在憋笑的籬兒與清月,再看看一臉正經的納蘭雪,隻能硬著頭皮應下來。
得到雲哥哥的應允,便主動開始忙活起來,先是把那布條重新浸濕,擰幹,又是換水的,勤快得緊了……
另一邊,顧淩宸一行人早已經離開中原。
顧淩宸歸心似箭,想要早日回宮述職,便領著南潯,至歡,上官及幾名精銳先行。留下顧淩殤與大部隊緊跟其後;眼下幾人已是快到了城門之外。
而此前大王爺在歸途中,不幸感染了風寒,醫師曾言,感染風寒之人不宜過度顛簸,可當下返程,不能耽誤過多時間,顧淩殤主動表明,不願因自己一人,而耽誤行程,這才與大部隊的兄弟們在後共進退。
“王爺當真是料事如神,這一路上至歡便聽了不少百姓紛紛誇讚你未雨綢繆……”夏至歡一行人已然到了皇城腳下,仔細回想起這一路東走,路過的村莊小鎮,所見所聞之事,才不由的感歎起來;王爺連天災都能預測,並處以應對之措,果然不俗,他打心裏是更加敬佩王爺了。
“料事如神不敢當,那是大家給本王麵子,過譽罷了。”顧淩宸應到,況且這是因著蝶兒的點撥,自己才能想到這個方麵,倘若說感謝,蝶兒才是那個最受得起的人。而自己做好份內事便可,至於百姓如何評價,由他們說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至歡心中,王爺乃真君子。”
夏至歡脫口而言,不管如何,在自己心裏,王爺是條漢子,隴西路遠崎嶇,又是荒涼偏僻,在這皇城裏頭待慣了的,也沒幾個能夠吃的了苦,願意跑到隴西去,更別說是負責那山區百姓的搬遷事宜了。
“到了,待本王述職閑下後,再同你再皇城腳下好好走走罷?”顧淩宸回過頭來,同他喊到,見他滿懷好奇的眼神,正四處流連,顧淩宸是極樂意帶他瞧一瞧這皇城的。
隴西郡公他們做了那麽久的東道主,如今至歡到了皇城腳下,也該自己來招待招待他,也好讓至歡能夠更快地融入皇城的風俗民情;隻是刻下,進宮述職,乃是頭等大事。
“至歡在此,便多謝王爺款待。”夏至歡跟著往前走,看著眼前的雄偉挺拔的城樓,與隴西可謂是雲泥之別。
而後他又見兩旁街道熱鬧非凡,馬足下光亮整潔,遍眼全是綠瓦紅牆,高高飄揚的商鋪旗幟,粼粼而來的車馬,川流不息的行人,一張張恬淡愜意的笑臉,無一不襯出皇城腳下的繁華,民眾對於泱泱盛世的自得其樂。
心想,這樣繁華而美好的地方,想來沒人能夠拒絕吧?便是自己這個外鄉人,見過皇城的繁華後,竟也有一股眷戀不舍的心情油然而生。
顧淩宸征得至歡的同意,便策馬往皇宮走去,眼下暫且把旁的事先放一放,回宮是要緊事。
宣政殿上,大臣早已站成兩列,文武各半。紛紛然道:
“宸殿果然是未雨綢繆,此前是我等愚鈍了。”言官頓然醒覺,意識到他們還此前多番阻撓這利民工程,實在是愚鈍之極。
“這,便是宸殿的過人之處。”六品修撰溫嶠熙首肯坦言道;在他眼裏,宸殿向來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存在,隻是自己人微言輕,說話沒有分量罷了。
“宸殿體恤百姓之心,人人皆知……”納蘭將軍得意門生,抿了抿嘴,捋了捋小胡,忍不住誇讚到。
這一捋胡的動作,可謂是將納蘭的神情“學”到了精髓。
“此番西行,大皇兄也一同前往,大家為何一再地誇讚三哥,本王覺得,大皇兄是勇氣可嘉,也不可忽略的。”九皇子顧淩風有些抑製不住自己情緒,坦言道。
他不過是在外時間久了些,這一回來,便聽到這些老家夥在細言細語,據他所知,大哥也是跟著老三一同前往的隴西,不說其他,便是隻要到了隴西那茹毛飲血之地,便是勇士,也是值得誇獎的。
而在他回宮時,一路聽來,那些老東西卻隻是對老三一致好評,絲毫不提及大皇兄;他們當真是些隻懂紙上談兵的庸人;以一個人功過下定論,這是極不公平的。
他倒不認為老三近來所做之事,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收買人心,打的幌子,冷不丁地便站出來,說是為民請命,誰知道他暗地裏不是往著那個位置上爬呢。
老三不過是靠著惠妃而得勢,顧淩風是打心眼裏瞧不上老三的;隻是如今局勢不如從前,大家似乎遺忘了那仍在冷宮中的皇後娘娘,皇後仍是皇後,大皇兄再不濟,還占著嫡長子的身份,雖說父皇遲遲不立儲,但是朝中多的是持嫡長子繼承之態,父皇多少會頂著這些壓力的,故而大皇兄得當太子之位,機會是極大的,他便是看中大皇兄的嫡長子身份,才打小同他玩在一起,事事以他為先,為的是日後他能夠有一天,念著自己的好,對自己寬厚些。
“大皇子,自然是勇氣可嘉的……”
言官聞言,多少有些尷尬,既然九皇子提出了,他們也不能置之不理,便是隨便應付幾句罷了,況且他年紀尚小,不懂事也是正常。
這明麵上,他是大皇子,勇氣可嘉,不可置喙,他們是臣下,自然不能多說些什麽;可私下裏,卻是恰恰相反,隴西一行,怕是要成為大皇子的糟點了罷。
當中誰人不知,大皇子在初入隴西之際,因途遇餓狼,心生害怕,試圖帶著那些精銳撤退,反觀三皇子,盡管處於那般危險之地,也能鎮定自如,讓部下先行撤退,隻是留下了幾名心腹,與之一同對抗惡狼;而此次來報,聽聞大皇子是受不了這周車勞頓,才跟著大部隊慢慢回來的,隻是不知道要延後許久,他們才能返到皇城呢……
“宸王殿下到!”一道綿長悠遠的聲音從遠處傳來,這是內侍傳報之音。
繼兒又是一道綿長之音……
“隴西世子到!”
大臣們正交頭接耳,聽聞內侍通傳後,也紛紛止住了,先前的熱鬧非凡,轉瞬寂靜無聲。
話音未落,便瞧見了顧淩宸一身戎裝,氣勢十足地朝著宣政殿走去,顧淩宸是這帶光芒的,而一旁的隴西世子,初次進宮麵聖,也是吸引著眾大臣的目光,早在內侍通報之時,眾人便紛紛向他投去了目光,並紛紛讓開了一條足夠大的行道,以供他們往前走。
而麵對大臣們這樣炙熱的目光以及這麽大的場麵,夏至歡多少有些緊張的,隻是在他看到身旁的王爺,一臉堅定時,似乎讓他也鎮定了許多,往後一心隻管跟著王爺走便是了,他如何做,自己便跟著做。
“兒臣,見過父皇。”顧淩宸行著跪拜禮,曆時兩個月,他總算是在此站在這方熱土之上了。
“小臣夏至歡,代表隴西臣民,見過陛下,陛下安好!”夏至歡見著王爺行了禮,便也跟在一旁行禮;隻是這行禮,倒是叫他犯了難,他這才想起來,自己似乎沒有正經地學過朝廷的禮儀。
見著大家也都在望著自己,情急之下,隻能雙手向前伸直,右手搭在左手之上,右腿置於左腿後,稍微半蹲,而後將左手順勢伸往背後,右手輕輕彎曲於胸膛之前;這是他平常向父親,母親所行的禮,如今謹以此禮,拜見陛下,希望不會失了禮數。
初次見著夏至歡所行之禮,不少官員私底下便開始了躁動,各個以手捂口:
“你們說,這是什麽禮?”
“非我見過之禮,不知。”
“還挺好看的。”
離朝堂遠些的官員,更是想要模仿起來,便是照瓢畫葫蘆,也是學不來隴西世子的儀態;更學不來他的氣質,瞧他這一襲白衣,看著便是文人模樣,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夏至歡的身上,體會得淋漓盡致。
而一旁瞧見他們學成不三不四模樣,忍不住給了他們一記白眼,眼裏也是有些笑鬧之意的;直到龍椅上的男子,出了聲,他們才止住了玩笑。
“世子快請起,一路的奔波勞碌,幸苦了。”北帝抬起右手,宣他們起身來;他瞥了一眼台下之人,得體端莊,不禁點了點頭。
“多謝父皇。”顧淩宸起身站立。
“多謝陛下。”夏至歡亦是向陛下表達了感謝之情。
而後又主動告知陛下自己此番前來的目的:
“小臣此番前來,一是替隴西百姓,感謝陛下英明決策,救百姓於天災;二是家父擔憂城西疫症,特地派我前來,施以綿薄之力,援助城西,報效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