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麽一瞬間的功夫,黃昊腦中升起的念頭倒也清晰無比,那就是他應該立馬扔下手中的鋤頭奔跑回家,然後起了老爹黃二杆子埋在母親梳妝台下的銀錢,接著迅速並且不留下任何痕跡的領著老娘和楊三娘一起遠走高飛。
至於東京汴梁這等花花世界肯定是不能去的,也不能走江陵府或者下杭州去到黃家的勢力範圍,所以隻能直接下了洞庭湖走水路,一直往南跑去廣州或者海南島!
呃!想來此時海南島上的亞龍灣或者鹿回頭、海花島上應該還沒有什麽人煙,自己說不準可以在天涯海角的石頭腳下蓋上幾間木房,從此門朝大海,春暖花開!
可是,這個念頭也就是想想罷了,他可以帶著老娘和楊三娘跑路,那麽丈母娘還有大小舅子一家要不要管?若是管上了老丈人一家,如楊漢柏、楊亭、楊恭這些跟老娘也是沾著親帶著故的楊氏族人要不要也管上呢?
再說了,就算黃二杆子沒回家,家裏或許自己真能做得了主,可這般跑路就真的一定穩妥了麽?萬一這黃家隨手來個千裏追殺怎麽辦?想想看一個轉運衙門的火簽就能讓華容縣派出整個快班來抄了白氏兄弟的家,到時依葫蘆畫瓢再要來整黃昊的話,放個什麽四路或者六路海捕的公文不就跟玩似的。
一時間黃昊的腦子裏亂得猶如一團亂麻,各種想法也是紛至遝來,好不容易叫他稍微理出了一些頭緒來的時候,這都過去了盞茶時分。
瞧著楊漢柏和楊軒都在愣愣的看著自己,黃昊也終於算是想明白了眼下的處境,倒也做下了打算,看樣子也就隻能臨時抱抱佛腳,先從武備這一塊下手了。
想定了,黃昊便也扛起出頭抬步要走,不過卻是想起一事,扭頭望向楊軒道:“你這般跟來,可是嶽母已經知道了?怎麽說?”
楊軒慌亂的點點頭,算起來這楊漢柏是他本家堂叔,所以一打探到了消息,楊漢柏當然首先急報給了自家兄嫂,如今聽得黃昊來問,楊軒便也道:“俺娘說了,俺爹一向都聽黃老爹的指使,如今這事要俺隻管聽你的!”
黃昊想想點了頭,這黃二杆子和楊老爹,一個是小頭目一個是什長,上下屬的關係就跟人的外號一樣,絕對不會隨意變更,如今兩個家長都不在家的情況下,自己作為兩家的後輩的兄長自然要撐頭。
不過黃昊跟著轉頭來看楊漢柏,問道:“叔叔怎麽說?”
論輩分楊漢柏是楊軒本家的堂叔,自然也就是楊老爹的堂弟,跟黃二杆子是一個輩分,如今當然還是大了黃昊一輩,如今聽得黃昊來問,楊漢柏便也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兒,皺眉道:“俺爹說俺嘴笨還缺心眼子,所以還是你拿主意的好,再說你晚上跟人學本事的事情俺也是知道的。”
見楊漢柏這麽上道,黃昊也不多說了,便領著二人在溝裏洗了腳,穿上鞋就往楊家的鐵匠鋪行去。
楊家村本就是個不大的村落,加上所處的位置也不是什麽交通要道或是通衢關隘,所以並沒有外姓的職業鐵匠願意來村裏落戶,須得知道職業鐵匠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和高收益的行當,需要廣泛的客源才能養活自己,總不能一個駐村鐵匠每年就靠給村人打幾把菜刀、柴刀或者修補一些犁頭、鋤頭活著,身為百工之首的鐵匠也不能光吃菜,總是要吃肉的。
所以,整個華容縣五裏坡南的五村當中,隻有一個東湖村因為要靠水行船的緣故有駐村鐵匠,其餘四個村子裏就隻有楊家村有楊老爹這一家鐵匠鋪。
也不說黃二杆子這幫人真正做的“趕魚”行當因為需要動用鐵器和需要楊老爹這個人力,實際上每年洞庭湖中的正常趕魚也是少不了鐵匠的身影,也的確需要他們修補些船上用的鐵器,需要他們隨著大隊行動,所以每年楊老爹都會名正言順的駕著一條比黃家父子的舢板還要短小一些的鐵匠船跟在隊伍裏。
今年自然也是如此,再說鐵匠船也上不了兩個人,所以大錘、小錘兄弟就被楊老爹留在了家裏,交代他們按照吩咐做些備料的工作之外,也許了他們可以開爐做一些修補的營生。
所以黃昊領著楊軒和楊漢柏來到鐵匠鋪的時候,也就正好瞧著鋪中爐火正旺,兩兄弟正各自揮舞著錘子下力。隻是瞧著叫人覺得有意思的是,此時也就見得二人一個站著一個坐著,名字叫做大錘的坐著使小錘在鐵料上輕輕一點,名字叫做小錘的卻站著使大錘重重來敲,叮叮當當好不熱鬧。
見得黃昊領人過來,兩人因為要趕火候也沒出聲招呼,隻是匆忙點了點頭,也就繼續用心敲打鐵料,待得二人手中敲打的鐵料逐漸變硬之後,這才插回爐中起身與黃昊招呼:“唉吔!是姑爺來了!”
“你等在打什麽?”黃昊指指爐中正燒著的七八塊鐵條,有些不解的問道,大錘便也答道:“在備料,師傅走時托付我們,要把這些生鐵都製成十煉的鐵料。”
黃昊聽得糊塗,仔細一問才知道楊老爹這次走前跟華容縣官榷買下三千斤永州產的生鐵料,全部裁成二十斤一枚的鐵條,交代錘子兄弟們將每一枚鐵條都夾雜熟鐵折疊鍛打十次,備成十煉的鐵料。
聽得仔細一說,黃昊當即也就明白,楊老爹這是在用百煉法做盲選。
所謂的百煉法,也就是簡單粗暴的將鐵料反複折疊鍛打,百煉成鋼也就是指的是這種百煉法可以通過多次折疊鍛打的方式將鐵料的品質提升至鋼,隻不過這樣的粗糙提升,損耗也是極大,一條二十斤重的鐵條經過十次鍛打後,剩下來的也不過十一、二斤,折損超過四成,且成功概率波動極大,有可能敲十塊下來有七八塊成功,也有可能七八塊失敗,所以楊老爹幹脆讓錘子兄弟把三千斤一百五枚鐵料全都加工一次做盲選,然後再由他來做精選。
黃昊讓錘子兄弟且還是繼續打鐵,他放下肩上的鋤頭便也細細觀察起這鐵匠鋪的一切,首先他就發現如今鐵匠爐裏燒著的不是煤也不是炭,而是大塊碳頭,這碳頭也就是木炭在燒窯時因為燜火不充分而得到的次品碳,因為燒起來煙大不好燒,又不能二次加工,所以價格很便宜,多數屬於半賣半送,如今錘子兄弟做備料隻是需要將鐵料燒紅軟就成,又不是需要將鐵料燒化,所以自然不用什麽好料,燒燒碳頭也就足夠了。
當然,在鐵匠爐的邊上,也堆著上好的雜木碳和一些拳頭大小成塊的石炭,隨口問了一句也才知道這些石炭居然還都是本地產的,就在楊家村西北麵十五裏外華英村裏就有一眼石炭窯,楊家的石炭便是從華英村購來,黃昊仔細一瞧,還發現全都是上好的無煙煤。
此外,黃昊又仔細查看了鐵匠爐和風箱,發現楊家的鐵匠爐還是最古老的井字爐,風箱也是相當古老的方形回字風箱,既簡單又粗暴,毫無科技含量可言。
至於什麽錘、氈、釺、鉗這類基礎的工具,自然也就不用提了,不過黃昊在仔細的查看之後,發現楊家的鐵匠鋪裏別說沒有打磨鐵件專用的銼刀不說,就連螺紋鑽頭沒有,用來作為鑽頭的鑽子,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平頭的鑿子,直叫黃昊沒有話好說。
花了小半個時辰,黃昊正兒八經的把楊家鐵匠鋪從內到外好好瞧上了一圈,也乘著這個時間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好好梳理了一下。
上次他來找楊老爹打造狼牙和太平刺的時候本來也起過同樣的心思,隻是那時對這事還沒有緊迫感,後來再叫別的事情一打岔也就晃過去了,如今瞧著形勢已然這般的不容安逸了,黃昊突然有了後世那種臨近交稿截止時間越急,越是文思泉湧的感覺,這也才認真了起來。
首先,錘子兄弟這種又是費工又是廢料,在黃昊看來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一般的百煉法鍛鋼的工作當然不會停了,畢竟這是他們師傅楊老爹交代下來的工作,黃昊可沒有權利叫停。
不過黃昊卻是可以跟錘子兄弟打商量,跟他們借了五百斤也就是二十五條鐵料來做試驗,然後便也正式的指使起了楊軒和楊漢柏兄弟,讓他們一個去附近的禹山腳下挖觀音土,一個去村頭的溪邊挖粘土和黃土。
至於黃昊自己,卻是對楊家鐵匠鋪門外一口用來堆棄礦渣、煤渣的土坑下起了功夫,用鋤頭挖開之後,便從中撿起了焦煤渣和過了火的煤矸石。
對於黃昊的交代,楊軒和楊漢柏倒是沒有多問一句為什麽,也就乖乖的拿著籮筐去了。不過黃昊怎麽說也得自己把科技樹給點亮才成,於是便先來說觀音土這玩意兒,世人對它的所知,也多是可以用來充饑,隻是少許吃上一點或可解得饑餓的感覺,但會引起腹部墜漲和便秘,若是暴飲暴食便會活活脹死。不過這時的人卻不知道,這觀音土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高嶺土,是用來做耐火材料、瓷器還有各種冶金配料的好東西。
瓷器什麽的先不說,黃昊要高嶺土當然是用來做耐火材料,這東西的用途,基本上一兩本書都是說不清楚,隻能簡單的說:在古代文明還未進入工業時代之時,製約鋼鐵產能的兩頭攔路虎,分別就是煉鋼的技法和耐火的材料!
由此可見,耐火材料的發現和運用,實際上也正是科技樹上相當重要的一片葉子!
至於東京汴梁這等花花世界肯定是不能去的,也不能走江陵府或者下杭州去到黃家的勢力範圍,所以隻能直接下了洞庭湖走水路,一直往南跑去廣州或者海南島!
呃!想來此時海南島上的亞龍灣或者鹿回頭、海花島上應該還沒有什麽人煙,自己說不準可以在天涯海角的石頭腳下蓋上幾間木房,從此門朝大海,春暖花開!
可是,這個念頭也就是想想罷了,他可以帶著老娘和楊三娘跑路,那麽丈母娘還有大小舅子一家要不要管?若是管上了老丈人一家,如楊漢柏、楊亭、楊恭這些跟老娘也是沾著親帶著故的楊氏族人要不要也管上呢?
再說了,就算黃二杆子沒回家,家裏或許自己真能做得了主,可這般跑路就真的一定穩妥了麽?萬一這黃家隨手來個千裏追殺怎麽辦?想想看一個轉運衙門的火簽就能讓華容縣派出整個快班來抄了白氏兄弟的家,到時依葫蘆畫瓢再要來整黃昊的話,放個什麽四路或者六路海捕的公文不就跟玩似的。
一時間黃昊的腦子裏亂得猶如一團亂麻,各種想法也是紛至遝來,好不容易叫他稍微理出了一些頭緒來的時候,這都過去了盞茶時分。
瞧著楊漢柏和楊軒都在愣愣的看著自己,黃昊也終於算是想明白了眼下的處境,倒也做下了打算,看樣子也就隻能臨時抱抱佛腳,先從武備這一塊下手了。
想定了,黃昊便也扛起出頭抬步要走,不過卻是想起一事,扭頭望向楊軒道:“你這般跟來,可是嶽母已經知道了?怎麽說?”
楊軒慌亂的點點頭,算起來這楊漢柏是他本家堂叔,所以一打探到了消息,楊漢柏當然首先急報給了自家兄嫂,如今聽得黃昊來問,楊軒便也道:“俺娘說了,俺爹一向都聽黃老爹的指使,如今這事要俺隻管聽你的!”
黃昊想想點了頭,這黃二杆子和楊老爹,一個是小頭目一個是什長,上下屬的關係就跟人的外號一樣,絕對不會隨意變更,如今兩個家長都不在家的情況下,自己作為兩家的後輩的兄長自然要撐頭。
不過黃昊跟著轉頭來看楊漢柏,問道:“叔叔怎麽說?”
論輩分楊漢柏是楊軒本家的堂叔,自然也就是楊老爹的堂弟,跟黃二杆子是一個輩分,如今當然還是大了黃昊一輩,如今聽得黃昊來問,楊漢柏便也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兒,皺眉道:“俺爹說俺嘴笨還缺心眼子,所以還是你拿主意的好,再說你晚上跟人學本事的事情俺也是知道的。”
見楊漢柏這麽上道,黃昊也不多說了,便領著二人在溝裏洗了腳,穿上鞋就往楊家的鐵匠鋪行去。
楊家村本就是個不大的村落,加上所處的位置也不是什麽交通要道或是通衢關隘,所以並沒有外姓的職業鐵匠願意來村裏落戶,須得知道職業鐵匠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和高收益的行當,需要廣泛的客源才能養活自己,總不能一個駐村鐵匠每年就靠給村人打幾把菜刀、柴刀或者修補一些犁頭、鋤頭活著,身為百工之首的鐵匠也不能光吃菜,總是要吃肉的。
所以,整個華容縣五裏坡南的五村當中,隻有一個東湖村因為要靠水行船的緣故有駐村鐵匠,其餘四個村子裏就隻有楊家村有楊老爹這一家鐵匠鋪。
也不說黃二杆子這幫人真正做的“趕魚”行當因為需要動用鐵器和需要楊老爹這個人力,實際上每年洞庭湖中的正常趕魚也是少不了鐵匠的身影,也的確需要他們修補些船上用的鐵器,需要他們隨著大隊行動,所以每年楊老爹都會名正言順的駕著一條比黃家父子的舢板還要短小一些的鐵匠船跟在隊伍裏。
今年自然也是如此,再說鐵匠船也上不了兩個人,所以大錘、小錘兄弟就被楊老爹留在了家裏,交代他們按照吩咐做些備料的工作之外,也許了他們可以開爐做一些修補的營生。
所以黃昊領著楊軒和楊漢柏來到鐵匠鋪的時候,也就正好瞧著鋪中爐火正旺,兩兄弟正各自揮舞著錘子下力。隻是瞧著叫人覺得有意思的是,此時也就見得二人一個站著一個坐著,名字叫做大錘的坐著使小錘在鐵料上輕輕一點,名字叫做小錘的卻站著使大錘重重來敲,叮叮當當好不熱鬧。
見得黃昊領人過來,兩人因為要趕火候也沒出聲招呼,隻是匆忙點了點頭,也就繼續用心敲打鐵料,待得二人手中敲打的鐵料逐漸變硬之後,這才插回爐中起身與黃昊招呼:“唉吔!是姑爺來了!”
“你等在打什麽?”黃昊指指爐中正燒著的七八塊鐵條,有些不解的問道,大錘便也答道:“在備料,師傅走時托付我們,要把這些生鐵都製成十煉的鐵料。”
黃昊聽得糊塗,仔細一問才知道楊老爹這次走前跟華容縣官榷買下三千斤永州產的生鐵料,全部裁成二十斤一枚的鐵條,交代錘子兄弟們將每一枚鐵條都夾雜熟鐵折疊鍛打十次,備成十煉的鐵料。
聽得仔細一說,黃昊當即也就明白,楊老爹這是在用百煉法做盲選。
所謂的百煉法,也就是簡單粗暴的將鐵料反複折疊鍛打,百煉成鋼也就是指的是這種百煉法可以通過多次折疊鍛打的方式將鐵料的品質提升至鋼,隻不過這樣的粗糙提升,損耗也是極大,一條二十斤重的鐵條經過十次鍛打後,剩下來的也不過十一、二斤,折損超過四成,且成功概率波動極大,有可能敲十塊下來有七八塊成功,也有可能七八塊失敗,所以楊老爹幹脆讓錘子兄弟把三千斤一百五枚鐵料全都加工一次做盲選,然後再由他來做精選。
黃昊讓錘子兄弟且還是繼續打鐵,他放下肩上的鋤頭便也細細觀察起這鐵匠鋪的一切,首先他就發現如今鐵匠爐裏燒著的不是煤也不是炭,而是大塊碳頭,這碳頭也就是木炭在燒窯時因為燜火不充分而得到的次品碳,因為燒起來煙大不好燒,又不能二次加工,所以價格很便宜,多數屬於半賣半送,如今錘子兄弟做備料隻是需要將鐵料燒紅軟就成,又不是需要將鐵料燒化,所以自然不用什麽好料,燒燒碳頭也就足夠了。
當然,在鐵匠爐的邊上,也堆著上好的雜木碳和一些拳頭大小成塊的石炭,隨口問了一句也才知道這些石炭居然還都是本地產的,就在楊家村西北麵十五裏外華英村裏就有一眼石炭窯,楊家的石炭便是從華英村購來,黃昊仔細一瞧,還發現全都是上好的無煙煤。
此外,黃昊又仔細查看了鐵匠爐和風箱,發現楊家的鐵匠爐還是最古老的井字爐,風箱也是相當古老的方形回字風箱,既簡單又粗暴,毫無科技含量可言。
至於什麽錘、氈、釺、鉗這類基礎的工具,自然也就不用提了,不過黃昊在仔細的查看之後,發現楊家的鐵匠鋪裏別說沒有打磨鐵件專用的銼刀不說,就連螺紋鑽頭沒有,用來作為鑽頭的鑽子,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平頭的鑿子,直叫黃昊沒有話好說。
花了小半個時辰,黃昊正兒八經的把楊家鐵匠鋪從內到外好好瞧上了一圈,也乘著這個時間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好好梳理了一下。
上次他來找楊老爹打造狼牙和太平刺的時候本來也起過同樣的心思,隻是那時對這事還沒有緊迫感,後來再叫別的事情一打岔也就晃過去了,如今瞧著形勢已然這般的不容安逸了,黃昊突然有了後世那種臨近交稿截止時間越急,越是文思泉湧的感覺,這也才認真了起來。
首先,錘子兄弟這種又是費工又是廢料,在黃昊看來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一般的百煉法鍛鋼的工作當然不會停了,畢竟這是他們師傅楊老爹交代下來的工作,黃昊可沒有權利叫停。
不過黃昊卻是可以跟錘子兄弟打商量,跟他們借了五百斤也就是二十五條鐵料來做試驗,然後便也正式的指使起了楊軒和楊漢柏兄弟,讓他們一個去附近的禹山腳下挖觀音土,一個去村頭的溪邊挖粘土和黃土。
至於黃昊自己,卻是對楊家鐵匠鋪門外一口用來堆棄礦渣、煤渣的土坑下起了功夫,用鋤頭挖開之後,便從中撿起了焦煤渣和過了火的煤矸石。
對於黃昊的交代,楊軒和楊漢柏倒是沒有多問一句為什麽,也就乖乖的拿著籮筐去了。不過黃昊怎麽說也得自己把科技樹給點亮才成,於是便先來說觀音土這玩意兒,世人對它的所知,也多是可以用來充饑,隻是少許吃上一點或可解得饑餓的感覺,但會引起腹部墜漲和便秘,若是暴飲暴食便會活活脹死。不過這時的人卻不知道,這觀音土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高嶺土,是用來做耐火材料、瓷器還有各種冶金配料的好東西。
瓷器什麽的先不說,黃昊要高嶺土當然是用來做耐火材料,這東西的用途,基本上一兩本書都是說不清楚,隻能簡單的說:在古代文明還未進入工業時代之時,製約鋼鐵產能的兩頭攔路虎,分別就是煉鋼的技法和耐火的材料!
由此可見,耐火材料的發現和運用,實際上也正是科技樹上相當重要的一片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