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英、棄疾每日白日由劉瞻在學堂教授文章,晚上便由範燕堂帶著習武,早晚閑暇時再由鄆王指導演練象棋、圍棋戰法。另外,劉瞻不時請來王無競教授書法,郭長倩教授詩詞。


    範九兒不喜學文、演棋,白日便隨著燕堂漁獵,晚上一起習武。


    範如玉平時單獨由梁素蘭帶著習文練武,梁紅玉、範燕堂得空也來調教。


    那大老虎開始時非常可愛,但一二十年來成長得好快啊,突然間是身形長大了、行動起來矯健了,異常凶猛的猛獸。好幾個孩子雖然與這個大老虎打鬥起來越來越覺得都很困難,但它攻擊往往出其不意、行動如風,卻是一個難得的好對手,都是搶著逗弄它。那老虎與他們處得久了,多有依戀,一則看見好是喜歡,一則它卻並不十分好動,對於沒有完沒有了的打鬥起來不免有點不奈煩。


    有一天鄆王趙楷出外回來的時候檢驗這兩個人圍棋進境,分別與懷英、棄疾對弈後點評,道:“下棋與喝酒一樣,都有品格。


    “喝酒有九品,酒量的上升也需要功夫,不是隨隨便便達到的。喝酒與吃飯不一樣,喝酒要練。特別是在唐朝,唐人愛詩、愛酒的特點。要是把唐詩拿去壓榨,至少會淌出半斤酒來。詩人愛酒,飲酒姿態萬千,李白每每醉酒,佳句頻出;酒愛詩人,催發了他們的情感與創作。


    “小口細咂,這是品味;推杯換盞,這是客氣;放杯豪飲,這是氣度更是交情。第一重境界:小酌,第二重:微醺,第三重:淺醉,第四重:沉醉,第五重境界:酣醉,第六重境界:爛醉,第七重:酩酊,第八重:癲狂,駭俗。


    “下圍棋有幾重境界呢?本師叔祖就告訴你們,圍棋有九重境界。1、一品入神之境,此乃上上之境。喚做變化莫測,精義入神。是說為人處世可以料敵先機,不戰而屈人之兵,天下莫能與之敵。2、二品坐照之境,此乃上中之境。喚做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要人可以誌虛善應,破解一切難題,逢凶化吉。3、三品具體之境,此乃上下之境。喚做臨局之際,造形則無。對萬事萬物的具體情況可以體察入微,發現其中的奧妙進行破解。4、四品通幽之境,此乃中上之境。喚做或戰或否,意在通幽。每臨危急關頭,就可以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可以應變。5、五品用智之境,此乃中之境。未能通幽,戰則用智。意即沒有壓倒性的力量,但是善於用智慧解決問題,善加謀算,可以成功。6、六品小巧之境,此乃中下之境。不務遠途,好事小巧。是說那種沒有深謀遠慮的本領,憑借小聰明處世,總是占些小便宜,難以謀求大功業。7、七品鬥力之境,此乃下上之境。對應那些動則必戰,與敵相抗。是盡人之力是下智,盡人之智是上智。以智取勝則高,以力取勝則低。8、八品若愚之境,此乃下中之境。是講布置如愚,敵不敢拒。適合笨鳥先飛,不會進攻,就做好防守,最愚蠢的辦法也是辦法,即便不能勝敵,先保證自己不受傷害。9、九品守拙之境,此乃下之境。這是最下境界的,要守我之拙,彼無所施。這樣的人麵對無法戰勝的對手,情知無可奈何,隻有盡人事、聽天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該來的就讓他來吧。


    “以上就是圍棋九品。師叔祖教育我們人生時刻如同在棋盤上博弈,智慧算盡也不過是任人擺布的棋子,棋子沒有輸贏,隻有利用。要想主宰自己的命運,隻有跳出棋盤,成為棋手。棋道如人生,請用智者慎悟之!


    ”棋品每升一格,都需要極大的努力,費盡無數心血。”


    “無獨有偶,舉一反三,殺人也是需要血量的。沒有噬過血,又哪裏有血量?為了將來領兵打仗,隻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可遠遠不夠,我帶你們出去曆練一番,怎麽也要真刀真槍實幹一下。”說著抓了兩大把散碎銀子放入褡褳裏,搭在肩上就走。”


    那二人聽鄆王趙楷說自己的圍棋境界,好像已經有了點樣子,極其非常有可能登上很高的境界,那才是大是歡喜的事情。


    鄆王又說道:“單就就棋術而說呢,依照恁兩個人的目前的情形呢,我老人家能教的已經完全在這裏了,以後成就全靠各人的神功際遇與造化。自今日起,再教你們《孫子兵法》。這部兵法本是孫武所作,共十三篇,乃兵書之祖,《棋經十三篇》就是據之而來。能將此書學好用好,可以做到象圍棋品類的第二‘坐照’。話雖如此,但真要做到運用自如,普通人畢生演習或許都不能夠。


    “然後再學本朝曾公亮、丁度所著《武經總要》。此書前半部分介紹軍規軍製、選將訓兵、三軍編配、排兵布陣、山川地理、行軍宿營、攻防之法、古今陣法、通信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特別是在營陣、兵器、器械方麵,每每配有詳細插圖。後半部分輯錄有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戰例,品評用兵得失。書多有奇術異能具體而詳,帶兵打仗用之可以發揮所長。熟讀此書,畢盡其功,能做到象圍棋品類的第三‘具體’。


    “就與《武經總要》比較而言,《孫子兵法》既為兵書之祖,曆來為兵家圭臬,其實要精奧深沉得多,層次更高。之所以先從《孫子兵法》學起,還因其成書更早,後書多有因襲,正所謂開宗明義,高屋建瓴。再學《武經總要》,其要義便能顯而易見。這兩本書,需要反複切磋,來回印證,方能發揮二者最大效能。”


    “總之,《孫子兵法》《武經總要》以及諸如此類的書再好,都是會學不如會用。而要會用,就少不了知己知彼。要與人打架了,如果不知道自己吃幾碗幹飯,更不知道人家會多少,這架怎麽打啊?所以無論將《知己知彼》讀得再精也不為過。”


    《孫子兵法》共分十三篇,第一《始計》,第二《作戰》,第三《謀攻》,第四《軍形》,第五《兵勢》,第六《虛實》,第七《軍爭》,第八《九變》,第九《行軍》,第十《地形》,第十一《九地》,第十二《火攻》,第十三《用間》。


    棄疾讀到第三《謀攻》篇中“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心下不由暗暗駭異:“天下竟有這麽高深的學問,有如此出人意料的用兵境界,原來隻是認為打仗便是攻守殺伐,真是太膚淺了。此書珍貴無比,學好此書與否自然是大不一樣。”


    往下依然是篇篇精彩、字字珠璣。最後第十三篇《用間》,“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更知諜戰在戰爭中的重要,敵對雙方爭相用間,是明君賢將的首要之選。又想叔祖父帶著自己父母、姑父姑母一家人臥底完顏亮、完顏雍等金國緊要人物身邊,而完顏亮更是殺完顏亶以代做了皇帝。家人至親臥底他們身旁,其有望必成大功,頗為之欣慰。但更知此事凶險無比,不免為之擔心更多。有道是有事弟子負其勞,棄疾隻想自己早點長大,快些成才,以便以身代之。慮及於此,當即振奮精神,認真誦讀,仿佛自己將來的兵學成就,全然在是否學好這本書上。


    懷英、棄疾二人至今已然頗讀了不少書,四書五經的博大精深更是無與倫比,但那多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比起教導行軍打仗的《孫子兵法》來,其生動有趣卻遜了一籌。但二人年紀不大,涉世未深,對《孫子兵法》精微深奧的理解未免吃力。鄆王孜孜不倦給予詳細講解,薄薄的一本書,由生疏到熟練,由熟練到透徹,三四個月以後,才終於豁然開朗,融會貫通。


    教完《孫子兵法》,鄆王有事外出,再請韓世忠元帥教二人《武經總要》。


    《武經總要》是北宋曾公亮和丁度創作的一部軍事著作。北宋前期,為了邊防的需要,大力提倡文武官員研究曆代軍旅之政及討伐之事,並組織編纂出中國第一部新型兵書《武經總要》。該書包括軍事理論與軍事技術兩大部分,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後又將《孫子》等七部兵書匯編為武經七書,作為武學的必修課程。


    開寶八年,太祖趙匡胤並親自督查武器的生產情況,他每隔十天便查核一次各種兵器的質量。最高統治者的高度重視,使得北宋初的軍械生產水平便有了很大提高,南、北作坊的武器年產量達3萬多件。正是在軍隊的高度統一領導和軍備生產集中管理的基礎上,北宋前期誕生了一部集當時及古代兵器之大成的百科全書式兵書——《武經總要》。


    《武經總要》是宋仁宗趙禎朝編纂的,是中國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修的兵書。當時距宋朝立國已有60多年。宋仁宗為防止武備鬆懈,將帥“鮮古今之學”,不知古今戰史及兵法,所以下令天章閣待製曾公亮、工部侍郎參知政事丁度等,編纂一部內容廣泛的軍事教科書。曾公亮等以5年的時間編成《武經總要》,仁宗皇帝親自核定後,又為此書寫了序言。


    懷英、棄疾年紀雖小,但韓元帥是有名的抗金英雄,忠勇剛烈,用兵如神,於當時宋、金兩國婦孺皆知,兩人自然亦不例外。有他教授此書,兩個孩子實是意外之喜。參閱拙著《辛棄疾傳》


    韓元帥開始便道:“《武經總要》與《孫子兵法》老大不同。前半部分介紹古今戰例,將軍事製度、軍事組織、選將用兵、陣法、山川地理等軍事理論和規則。其中前集的二十卷詳細反映了宋代軍事製度,包括選將用兵、教育訓練、部隊編成、行軍宿營、古今陣法、通信偵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戰、武器裝備等,特別是在營陣、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詳細的插圖,後半部分介紹陰陽占卜。後集二十集卷輯錄有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戰例資料,分析品評了曆代戰役戰例和用兵得失。這些精致的圖像使得當時各種兵器裝備具體形象地呈現在我們麵前,是研究中國兵戰的極寶貴資料。


    “武經總要反映了大宋軍事思想上的某些積極變化。本來,宋初以來為防止地方割據,將帥專權,將帥的統兵權和作戰計劃的製定權都收歸皇帝直接直轄,但矯枉過正,結果弄得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導致戰爭失利,節敗退。而《武經總要》中則重新重視和強調古代孫子等兵書中用兵“貴知變”“不以冥冥決事”的思想,這在宋代軍事史上是難能可貴的,隻是大宋後來的統治者並沒有遵循和實踐這種用兵思想。書中還十分注重人在戰爭中的作用,主張“兵家用人,貴隨其長短用之”,注重軍隊的訓練,認為並沒有膽怯的士兵和疲惰的戰馬,隻是因訓練不嚴而使其茫然。”


    “武經總要詳盡記述和介紹了北宋時期軍隊使用的各種冷兵器、火器、戰船等器械,並附有兵器和營陣方麵的大量圖像。特別是第10至第13卷,如《攻城法》《水攻》、《水戰》、《守城》等攻戰篇,不但記錄了與這幾種戰法有關的兵器裝備,還有防禦工事和戰艦的情況。第10卷器圖,集中了當時軍隊的各種武器裝備,每一件都有清晰的插圖,僅第十至第十三卷的四卷中,就附有各式插圖二百五十幅以上,圖上還以楷書注有詳盡的器物名稱、使用方法等文字說明,是研究中國古代兵器史的極為重要的資料。


    “《武經總要》反映了宋仁宗時期宋王朝軍事思想上的某些積極變化。本來,北宋初以來為防止地方割據,將帥專權,將帥的統兵權和作戰計劃的製定權都收歸皇帝直接直轄,但矯枉過正,結果弄得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導致戰爭失利,節敗退。而《武經總要》中則重新重視和強調古代孫子等兵書中用兵“貴知變”“不以冥冥決事”的思想,這在宋代軍事史上是難能可貴的,隻是北宋後來的統治者並沒有遵循和實踐這種用兵思想。書中還十分注重人在戰爭中的作用,主張“兵家用人,貴隨其長短用之”,注重軍隊的訓練,認為並沒有膽怯的士兵和疲惰的戰馬,隻是因訓練不嚴而使其茫然。”


    《武經總要》還詳細記錄了防護用具,韓元帥也一一向懷英與棄疾交待清楚。


    大宋軍隊使用的防護裝具,仍舊是傳統的盾牌、鎧甲。《武經總要》裏記載的盾牌隻有步兵和騎兵使用的各一種,都是木製胎骨,外蒙皮革。步兵盾牌較長,平底尖首,可以倚立在地上,使步兵的整個身軀都蔽隱在牌後。騎兵盾牌是正圓形的,前麵畫著獸麵圖案,麵積不大,作戰時套在騎兵的左臂上,以抵禦飛來的敵箭。


    北宋的鎧甲,是在唐代鎧甲的基礎上形成了較完整的形製。北宋初年,南北作坊製造了大量的鎧甲;品種很多,有塗金脊鐵甲、素甲、渾銅甲、墨漆皮甲、鐵身皮符甲、金線朱漆皮馬具裝、鐵鋼朱漆皮甲具裝等。甲胄的質料有鐵、皮、紙3種,鐵鎧最為貴重。北宋步兵使用的叫“步人甲”,甲身是一整片,由12列小長方形甲片組成,上麵是保護胸、背的部分,用帶子從肩上係連,腰部又用帶子向前束紮,下垂左右兩片膝裙。身甲上綴披膊,左右兩片披膊在頸背後聯成一體,用帶子結係在頸下。頭部的兜鍪是圓形的覆缽狀,後麵垂綴著較長的頰項,頂上中央插著三朵漂亮的纓球。


    北宋初年宋軍的馬甲有皮質和鐵質兩種,到北宋中期則主要應用皮質的馬甲。馬甲結構合理而完整,包括麵簾、雞頸、蕩胸(即當胸)、馬身甲和搭後五部分,披裹在戰馬身上,可有效地護住戰馬的頭、頸和軀幹,隻有眼睛、嘴、耳朵、四肢和尾巴露在外麵。這種皮馬甲外還塗漆,最初塗黑色,以後逐漸改成了朱紅色。


    韓元帥鑒於當世已經出現火炮,但在《武經要術》中沒有登載,但有著拋石機的記錄,韓元帥詳細講解,期待能對兩個孩子有著有益的啟發。


    北宋軍隊裝備的另一種比床弩威力更大的遠射兵器,就是各種類型的原始炮——發動機。在火炮發明以前,這種發動機就是最重型的遠射武器。發動機,即原始的炮,是利用杠杆的原理製造的。把一根長長的炮梢,也就是巨大的杠杆裝在可以轉動的橫軸上,再把橫軸架在用粗大的木材構成的炮架上。在炮稍的一端用繩索連著一個用來兜裝石彈的皮窩,另一端係上幾十根長長的拽索。發射時,由一個戰士負責把石彈安置在皮窩裏,另外幾十個戰士猛地拽動拽索,哨杆一下子反轉過來,把安在皮窩中的石彈拋射出去。巨大的石彈可以摧毀敵方的防禦工事,也可以摧毀敵人的攻城器械,也可以殺傷敵人,擊亂敵人的陣線。


    兩個孩子設身處地,將戰爭全程來回推演。然後再將戰陣中所用之策與兵書對應印證,懷英與棄疾慢慢知道此書包羅萬象,用之於戰中無所不能,愈加喜愛。韓元帥便一邊教《武經總要》,一邊教弓馬騎射。參詳拙作《在北英雄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銅人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遠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遠闊並收藏銅人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