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69歲的老皇帝玄燁興致勃勃地到南苑去打獵。他偶感身體不適,即命駕返回京師西郊的皇家苑囿-暢春園休憩,不料病情日漸加劇,延至十一月十三白晚上溘然長逝。當夜,遺體送還紫禁城,安放在乾清官,十四日大鹼。二十日,文武百官奉皇四子胤禛登極,是為雍正。追溢玄燁為仁皇帝,廟號聖祖。


    康熙帝是清朝第二個皇帝,君臨天下61年,正是清初的隆盛時期,封建的經濟文化都發展到一個新的頂點。他的逝世和雍正繼承皇位,不但是當時震撼全國的重大事件,而且由此產生了許多傳說和懷疑。


    近年來,隨著清史研究的不斷深入,也出現了兩種不同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康熙是被毒死無疑。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許曾重撰文說,西征之役即將結束時,胤禛返京即位已成定局,胤禛因此采取斷然手段。十一月十二日晚,在嚴密控製暢春園的情況下,隆科多在食品中放入毒藥,致使康熙死去。


    另一種意見認為,康熙是久病纏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症狀導致死亡。南開大學曆史係馮爾康的文章指出,康熙身邊警衛森嚴,時有提防,不可能被人暗害。毒死之說是經不住推敲的。


    康熙有子35人,女20人。在諸皇子中,胤禛最長,但不是嫡出。嫡出最長者胤礽,康熙十四年被立為皇太子,準備日後繼承大統。清代自太祖以來皆不預立儲位。太祖曾說:“有德者即登大位。”清代之立太子自此開其端。胤礽立為皇太子以後,康熙選派大學士張英、儒臣熊賜履等教之,南巡北狩,都隨駕從行。康熙三十五年,禦駕親征噶爾丹於漠北,皇太子在京留守,得了狂疾。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在布爾哈蘇台行圍時,召集諸大臣宣布廢立,將胤礽幽禁鹹安宮。這是第一次廢太子。這時,太子兄胤是為直郡王,弟胤祉為誠郡王,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 、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都是貝勒,各結黨引類,覬覦儲為。皇太子廢立後,更加植黨暗爭。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念儲位不定,他日必定引起動亂,而廢太子胤礽病情略有好轉,便又立胤礽為皇太子。沒有很久,皇太子狂疾複發,至康熙五十一年不得已仍廢黜禁鋼,從此再也不提建儲的事。但諸皇太子奪嫡之爭益加激烈。


    在這種情況下,康熙死了。他是怎麽死的,不能不涉及諸皇子之間的奪嫡之爭。


    從康熙晚年言行來看,他的建嗣計劃中培養的對象是胤禵而不是胤禛。


    康熙早年曾三征噶爾丹,以平定西北疆土。但幾十年來,其部族的分裂野心不死。五十四年春,清朝作出西征準噶爾的重大決策,開始向西北地區增派援軍。如果能在老皇帝非常重視的西北戰場建功立業,無疑會使自己在立儲的問題上增加很重的砝碼。


    康熙五十七年秋天,康熙皇帝正式任命胤禵為撫遠大將軍,表現得對胤禵十分讚賞。


    作為清朝統治者的滿洲貴族曆來崇尚武功。開國的皇帝都是從戰場上殺出來的。基於這一思想,康熙皇帝實際上是在給胤禵創造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為他順利登上寶座鋪平道路。


    康熙晚年很注意打擊皇子結黨營私的行為,活動猖獗的皇八子胤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遭到打壓的。但康熙忽視了另一個覬覦皇位的人——皇四子胤禛。他表麵上不動聲色,實際上他已經網羅了年羹堯等地方大員,同時皇帝身邊的近臣隆科多也是他的死黨。而這一切,康熙並不知道。康熙生命的最後幾天就是在隆科多的“保護”下度過的,我們可以想象這幾天的情況。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晚,在嚴密控製暢春園並得到玄燁某些內侍協助下,隆科多在進給康熙的藥品或食物中投放了毒藥。藥性發作後,康熙雖未立即死亡,但已處於嚴重昏迷狀態。隆科多於是一方麵嚴密封鎖這一消息,另一方麵又矯詔將皇子們急召到暢春園,然後才告知玄燁“病危”,隨之他們也就參加對玄燁的照料和搶救,實際上是處於被變相軟禁的狀態。所以玄燁“病危”一事,皇親國戚及滿漢文武大臣當天並不知情。這樣做是為麻痹胤禩、胤禵集團其他成員以及被廢太子胤礽的親信,防止他們因此而有所警覺,進行反擊準備。


    關於傳位遺詔問題,是在玄燁死後才由隆科多向在場皇子們下達。這使大家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對胤禩、胤禵更不啻晴天霹靂,從而使皇子們憤恨異常卻又無可奈何。既然隆科多是胤禛的人,那麽他口中的所謂的“遺旨”也就是最有利於胤禛的了。其時,不但是諸位皇子、大臣對康熙的“遺詔”有懷疑,連西洋人對玄燁之死也抱著懷疑態度,意大利人馬國賢對康熙去世的記載就是:“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既無鴆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除此之外,胤禛即位後的一些舉動也讓人懷疑他的帝位得之有愧。在位期間,雍正沒有居住康熙生前所居暢春園,另撥巨款營建了圓明園;沒有去過一次康熙年年必往的避暑山莊,連自己的陵墓也離開了京東馬蘭峪,在數百裏以外的京西易縣另建西陵。


    雍正陰謀奪位,雖不光彩,但作為皇帝,他是當之無愧的。在他十三年的統治中,澄清吏治,削除朋黨,懲治貪風,使康熙朝後期一度廢弛的朝政得以整頓,從而建立起一個獨具革新特色、雷厲風行的帝王政府。由於雍正的勵精圖治,中國在他的繼承人乾隆統治下,出現了一直持續到18世紀的繁榮景象。


    他在政治上的才能,其實不能不說是康熙教導有方的結果。


    30年代初,清史研究的第一位開拓者孟森認為,康熙當時的病勢並不重,突然死亡,“不能無疑”,“參湯一碗之說,至少不能無同等之嫌疑也”,而隆科多身任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三營統領,掌握警比中的武裝力量,和年羹堯為川陝總督,以封疆大吏支持廄旗,都是這一事件的“機括所在”。


    王鍾翰在解放前寫成的《清世宗奪嫡考實》一文和孟森的看法一致,他並且引用意大利人馬國賢身臨其境目擊其事的記載:“駕崩之夕,號呼之聲,不安之狀,即無毒之事,亦必突然大變,可斷言也。”


    看來還需要對現有史料進行全麵綜合與比較,通盤考察,加強分析,去偽存真,才能揭開這一曆史事件的真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柒並收藏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最新章節